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术上的落后比武器落后更要命,就像印加帝国对上西班牙殖民者,再多人数上的冲锋也不顶用。

    “这仗打得越来越无聊了。”郝摇旗远远地看着几里外的战场,丝毫没有一点热血沸腾的感觉。

    “以前攻这样的一个关隘最少需要两个团,可是现在我们只派出去了一个营就拿下了。”参谋长回应郝摇旗的话。

    “说到底还是因为敌人是待在哪不会动,就像我们用燧发枪打鸟一样。如果鸟站在原地,我一枪打不死就多打几枪,总会打死。

    可是鸟是不会挺在原地让我们打的,它听到枪声肯定会飞。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没人会学,活该被人打。

    同样的道理,我军现在打这种关隘非常容易,可是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科尔沁的骑兵我们却一点办法没有。我反而觉得打科尔沁骑兵更有意思。”郝摇旗说。

    “军长是不是有什么好点子了?”参谋长问。

    “小时候抓鸟,要么去掏鸟窝,要么用网。一个人一支枪想打鸟是很难的。要想打科尔沁骑兵,最好的办法也是用网。”郝摇旗说。

    “用网?”参谋长不解。

    “我已经把想法写成奏折报给皇上了,希望皇上能采纳。”郝摇旗看了看前方,喜峰口的几个烽火台已经插上了第八军的旗帜。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全速进关。”郝摇旗说。

    ……

    宣化城外。

    布尔民带着三千多察哈尔骑兵焦虑不安,他们的身边也只有三千明军。而宣化城头上却站满了守城的金兵,起码超过万人。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而以少量兵力去攻打多自己几倍的敌人,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要不是迫于无奈,他布尔民早就扭头就跑了。

    “布尔民,你是不是草原上的勇士?你好像很害怕?”李铭依旧是坐在马车上的,他的脸最近有些干,草原上的风已经吹干了他脸上的油腻,像是裹紧的一层薄膜,有些皱纹。

    “胡说,草原的男人永远不知道害怕。尤其是像我布尔民这样有着黄金家族血脉的勇士,我可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布尔民骄傲地一梗脖子,实际上他当然会害怕。

    要不是知道鞑子在南方大败,他也不会反抗多尔衮,主要是胆子不够。

    “布尔民你想想,为什么你会跟着我们来攻打宣府呢?”李铭笑一笑说。

    “那是因为我要复仇,我是草原的汗。”布尔民说。

    “那是因为我军有大炮,有无数的大炮。”高一功靠了过来。

    “好吧!我承认你们有大炮,可是如果不是因为我的部落不想迁徙,你们的大炮能打中我飞驰的战马吗?”布尔民不服。

    “我打不中你奔驰的骏马,但是我可以打中不会跑的京城。能替你报仇!”高一功说:“你马上就能看到我军大炮的威力了。”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说好了,如果能让我见识到你们的威力,我就拿出我的部落里所有的粮食供应你们打到京城。”布尔民说。

    “你错了。我们是借,借你的牛羊。等我们打下京城,大明皇帝会用粮食还给你的。”李铭说。

    布尔民压根就没听进去李铭的话,在他看来这些汉人都是狡猾的狐狸,汉人的话不可信。要不是他祖父林丹汗跟明朝是盟友,加上这些明军的确有些实力,他才不会帮忙的。

    可怜的布尔民,满打满算凑了三千骑兵,合了全部落能拿的出来的牛羊和五千匹马,一股脑地交给了明人,他的心思只有一个:打败后金。

    宣化城不同于太原,这里没什么百姓可以依仗,而且洪承畴也没聊到明军会来到这里,这里的守军主要就是为了防守察哈尔和草原部的。顺治当政的时候,草原还没被后金吃下,不光是察哈尔,还有西面的准葛尔,都是心腹大患。

    “进攻吧!”李来亨就坐在城外的一个山岗子上,他的身边燃起了一堆碳火,没有一丝青烟。碳堆的上面架着一个木架子,一支烤得滋滋冒油的羔羊正发出诱人的香气。

    作为主要指挥官的李来亨根本就没有临战的紧张,反而是不停地弄着烤全羊,仿佛战争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害怕把羊给烤糊了。

    “轰……”明军的大炮整齐地发射着炮弹,似乎是一场排练好的烟火表演。

    一轮炮火过后,本来就不坚固的宣化城已经斑驳不堪,外墙包砖掉在城壕沟里,已经填平了大半。

    守城的士兵哪里还敢傻乎乎地站在城上,那城墙上只有歪歪斜斜的几面八旗旗帜东倒西歪地挂着。

    “怎么还不投降?”高一功皱着眉头说。

    “可能是吓傻了吧!”李铭朝李来亨所在的地方瞅瞅,他已经闻到飘过来的香味了。

    “那就把城门楼子给炸了吧!”高一功轻描淡写地话让布尔民心里难受,他刚刚已经见识到了明军大炮的威力了。

    听这个汉人的意思,弄垮一个城门就像踩倒一颗草那么简单。要知道游牧文明打农耕文明,那道城门就像是一个打不开的咒语一样。

    “芝麻开门”才是他们的幻想。

    一辆双马马车驶出,布尔民只看到一个车夫,然后再无一人。这样攻城门?

    “怎么不多派一些勇士呢?”布尔民问。

    “派那么多去送死啊?”高一功不屑。

    布尔民不懂高一功话里的意思,但是他看到那辆马车冲过了已经落下的吊桥,然后被驾车的士兵快速隔断了绳索。

    紧接着布尔民就看到那个士兵骑上马背就害怕地跑了回来,那惊恐惧怕的眼神显示对方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

    “哼,你们汉人的士兵都是一群胆小鬼。”布尔民从心理瞧不起这些士兵。

    “嘭!”然而他还没轻视完,一声天崩地裂的爆炸声就震聋了他的耳朵。一阵大风刮卷着沙土打在他的脸上生疼。

    烟雾笼罩了整个城门周围,几千骑兵胯下的战马躁动不安,甚至有些骑手已经扭头逃跑了。

    “哦,长生天啊!地龙翻身了吗?”布尔民惊慌的看看周围,明军们显得特别淡定,一些人刚好才把堵耳朵的手拿下来。

    “玩什么爆破嘛!我好好的一只烤羊被你们撒满了土,吃不成了。”远远地就传来了李来亨的埋怨。

    “将军,我布尔民亲自为您再烤一只更嫩的。”布尔民立刻转变了笑脸,巴结着跑向李来亨。

第517章 大明凸显出的国力() 
渤海湾里,晴朗的天气下白帆满满,海鸟竟相飞翔,欢呼雀跃的声音似一场音乐盛宴。自西方不停地有船驶来,迎头劈开海浪,一路漂向辽东湾。

    而自东向西,朝鲜国王李淏派出的大小船只一百艘正向西开来。相比较大明的船只,朝鲜的船显得又破又小,其中全是典型的硬帆帆船,而且船帆上的布丁很多。

    大明此次参与行动的船只也不都是战舰,大部分都是民用船只。其中一大半还是福建沿海的渔船以及原福建郑家水师淘汰下来的战船。

    但是就是这样的船,也远远强于朝鲜的船队。

    “朱爱卿,这一次朝鲜国派了多少船只过来帮忙?”朱由检看着已经有序地分成来去两队的船队问朱舜水。

    “启禀皇上,朝鲜国自亲后金的仁祖李倧薨后,由新即位的李淏执掌国事。李淏心向大明,此次更是派出所有水师来支援我军作战,可谓忠心王事。”朱舜水替李淏说好话,这也是他接任外交司之后办成的第一件外交大事,脸上有光。

    “李淏,朕好像记得他。此人不错,等战事了却,可准其从我水师舰船中选购一些自用。朕观他朝鲜的船也太破旧了一些,有损我宗主国的颜面。”

    对于李淏,贴吧里最常说的一个帖子就是他在位的时候,朝鲜国内心向大明的士大夫阶层还有很多人。

    当时朝鲜君臣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

    李朝李淏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倡议北伐。他对大臣说:“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听者,天时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机会来时。故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

    对大臣“万一蹉跎,有覆亡之祸,则奈何”的担心,他说:“以大志举大事,岂可保其万全也。大义则明,则覆亡何愧,益有光举于天下万世也。且天意有在,予以为似无覆亡之虞也”。

    在仁祖之后的历代朝鲜国王《实录》,只书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纪年。至于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后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对于这样一个把崇祯记在心里的人,朱由检岂能亏待?

    “臣代朝鲜谢过皇上隆恩。”朱舜水赶紧磕头,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大方,要知道海船造价都很贵,与其说是让朝鲜购买不如说是半买半送。

    “这一次总共调集了多少船只?”朱由检对于一下子见到这么多船还是有些意外,他印象中大明好像也没造多少船,主要还是郑家舰队那些家底而已。

    “皇上有所不知,我水师自从战胜后金水师,荷兰人舰队,以及施琅在南海的剿灭海盗等海战之后,水师实力大增。光是各型大小船只就有五千多艘。

    这一次三大舰队除了留下必备的战船巡逻之外,把所有能调出的船只全都派出来了,总共三千多艘。皇上现在看到的,只是参与到天津港的一千多艘,还有大量的船只在登莱和长江口一带参与运输移民和粮草事宜。”于大海骄傲地回答。

    “你是说山东移民的计划没有停下?而粮草是从江南运过来的?”朱由检最近只顾得操心天津的战事,完全没有管后勤。

    “是的。朝廷按陈大人调度,一直都是从江南调集粮草啊!”于大海回答。

    “嗯,朕的担心总算可以放下了。”其实朱由检现在很震惊,他没想到陈子龙的成长这么快,大有能挑起内阁首辅重担的本事了。

    如果陈子龙能担起更大责任,那么李岩就可以另派大用了。

    朱由检感到这两年修养之后国力的快速增强很明显。从军队的将领到朝廷的文官,都慢慢涌现出一大批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出来。

    相比最初的两年,朱由检感到顺手多了,就像这海湾中的大船一样,都在朝一起挤。

    但是还没有到自豪的时候,就比如这些船队,三千艘船听起来很吓人,其实大多数都是装不了几个人的小船。

    真正能算到一起的吨位,恐怕抵不到荷兰人的五百艘。差距绝对还是很明显的。

    同理,人才上面看起来不少,可是能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也是屈指可数。大明很大,光是每个省派一个靠谱的巡抚都需要好几十个。如果再加上朝廷里重要的机构,如果朱由检手上没有几百人的人才捏着,一样干不成事。

    朱由检决定还是要先统一,然后韬光养晦再说。

    “天津卫的战事如何了?”朱由检问道。

    “刚刚送来的战报:刘体纯部已经抵达天津卫城下,与冯信部还相距三十里。”夏完淳一脚踹开想挤到朱由检身边图表现的纳兰明珠,看都不看一眼手上的文件,一字不差地背书。

    “为什么攻击进度这么慢,一天才能前进十里路。照这样下去,双方会师岂不是还要三天?”朱由检有些恼火,他是不理解陆地上的战斗到底遇到了什么,居然一天只能打十里。

    “这个不能怪他们,港口这边才进攻了三天时间,敌人就给我们送来了整整六万百姓。可以想得到刘体纯那边的压力有多大,他们可是根本就没有驱散百姓的办法的。”李岩劝说着。

    朱由检紧接着脑补了一下李岩形容的场景,他觉得自己还真想象不出来那种场面。

    几十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它可以是半边艳阳半边雨,也可以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就在几十里外,黑压压的人群已经饿的快走不动路了,人群只能相互搀扶着向前迈开沉重的双腿。至于到底有多久没有吃饱饭了,没有人记得。他们只记得在三天前被金兵驱赶着跑向明军之后,每个人分到过两顿照得见人影的稀粥。

    正是这两顿粥,救活了多少人命,而刘体纯自己,也是只能喝上一碗粥了。部队的几天粮食被十几万人分,肯定别想吃干饭。

    “老袁,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了?”刘体纯饿得发慌,他摇了摇头努力使自己清醒一点。

    “足足十五万人。”袁宗第拼命地喝水,他害怕饿。

    “粮食还能供多久?”刘体纯问。

    “只够给部队每人两碗粥了。”袁宗第说。

    “杀马吧!还有三十里,都饿晕了还怎么打仗?”刘体纯终于下了最艰难的命令。

第518章 佟养甲的人肉炮弹() 
眼见的一点距离,可是为什么这么难靠近?

    这不是明军无能,而是伪军太狡猾。明军的真实战力根本发挥不出来,还得被活活拖累死。

    用李岩的话讲,刘体纯部是此战的一个诱饵。如果不设下这个饵,洪承畴这条大鱼只会赖在京城,以京城为老窝来对抗。

    现在好了,大鱼是挪窝了,但是鱼太大,快要把钓鱼的线给拉断了,钓鱼的人还不能帮忙。

    原野上,一个个大行军锅架在新挖的灶坑上,大块大块的马肉丢在滚沸的锅里。不远处,人群像饿狼一样巴巴地看着锅里,如果不是有刺刀阻拦,恐怕这些马肉早已经被哄抢生吃了。

    “大火炖,使劲炖。都给我炖烂了,不许有大肉块。”一个后勤的负责人大声呵斥着火头军们。

    还有三十里,即使刘体纯把马杀光,也不够所有人吃的。他只能保证一部分攻击部队能先吃饱。

    肉汤熬了足足两个时辰,除了骨头,肉都熬成了碎末了。不过这种汤也确实香,虽然没有什么调料,可是袁宗第一口气喝了五大碗。

    “老刘,昨天咱们甩掉的那些百姓又跟上来了。你看怎么办,还是不让靠近部队吗?”袁宗第那饿的苍白的脸总算缓了过来。

    “当然不能让他们靠近部队,谁知道那里面有没有伪军的奸细?这些人不是没粮吗,他们哪儿来的力气跟上来啊?”刘体纯说。

    “这还不简单,洪承畴不给粮食,周围一百里就我们有粮。这些人不朝我们这跑他们能去哪?”袁宗第回答。

    “合着我们就是那唯一的一块肉,狼群全盯上我们了?”刘体纯说。

    “你现在才知道啊?他李岩就是拿咱哥俩当这块肉在钓洪承畴这条鱼。谁知道洪承畴自己是赶着一大群狼来的?”袁宗第说。

    “不许胡说。李岩这几年对我们几个老哥们还是很不错的,没能达到作战预期是你我的能力不够。”刘体纯赶紧堵袁宗第的嘴,这家伙喜欢大嘴。

    李岩虽然和闯军的这几个老营出来的将领算不上一条心了,但是也没故意给小鞋穿。从派系论来讲,其实原鲁中军这一系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掌握的权利却是最大的。

    “现在咱们没有马了,想要再搞一次强袭已经不可能了。剩下的三十里怎么打?”袁宗第问。

    “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了,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顾忌太多。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不死百姓咱们就要全死在这。我决定要杀开一条血路,完成这最后的行军。”刘体纯坚毅的眼神让人感觉像是心头被刺了一下。

    “早该这样了。”袁宗第立刻站了起来。

    ……

    洪承畴一个人待在军帐里,不容许随便有人去打扰他。作为文官,他一向都是不喜欢碰兵器。但是今天,洪承畴手拿着长剑,坐得端端正正。

    明军占领天津卫的码头他不意外,但是明军居然能有强大的海运能力这一点太超乎他的预料了。在这场角逐中,洪承畴的计算就是要拖垮明军的的补给,然后靠粮草最后不战而胜。

    但是这最后的三十里,如果让刘体纯部走完,那他必输无疑。但是他洪承畴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因为情报已经显示出,刘体纯部只有这最后一击的能力了。而码头上的增援部队,也没有能力打通这三十里。

    “轰……”明军的攻击开始了。

    洪承畴身子一震,他缓缓的站了起来,然后快速走了出去。

    “大帅,大战开始了。”佟养甲见洪承畴出来了,他的表情很兴奋。在佟养甲的心里,洪承畴实在是太厉害了。

    青县一仗之后已经足足过去了五天,几万明军被拖垮,还被打得死伤不少,以至于现在面临被包围的境地。而伪军这边,却几乎没有损失。

    部队还在,粮食还在,手里照样圈禁着几十万百姓。洪承畴这样的算计本事,怎么能让人不信服!

    “把你们准备的第一道开胃菜送上去吧。”洪承畴说得轻描淡写,仿佛真的只是一道菜而已。

    “得勒。大帅您瞧好吧。”佟养甲高兴地跑开。

    一道巨大的木栅栏门被打开,无数的百姓惊恐地看着外面凶神恶煞的伪军。

    “大人留下,孩子带走。”佟养甲脸上只有杀气,毫无怜悯。

    “军爷,行行好,别带走我们的孩子啊!”

    人群里哭喊着,声音已经嘶哑到像是地狱传出来的。

    “想要孩子?很简单。本官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否则,你们的孩子就会像他们一样。”佟养甲说完,抽刀劈砍,几个四五岁的男孩被当场砍死。

    “儿啊!”几个女人当场晕倒在地上。

    “将军,这样能行吗?”佟养甲身边一个将领问道。

    “这些贱民,他们不去,那这些孩子就得死。换成是你,你会不会自己先去送死?”佟养甲反问。

    明军的这次进攻很犀利,不管是伪军驱赶了多少捆绑的百姓,他们一律不在顾及,而是一往无前。

    紧跟在突击部队身后的,是许多士卒人工推动的马车。马已经进了人的肚子,但是留下的马车不能浪费。两排长长的马车队排出了一个通道,适时地阻挡了不少百姓对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