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儿,你来的正好。带了多少人马来了?”张献忠现在如惊弓之鸟,他迫切地需要保护,所以首先问张定国带了多少人。
“义父,事情紧急,孩儿带来五千精兵先头赶来。”风尘仆仆的张定国疲惫地说。
“才五千人啊?”张献忠失望地说:“那正好,你守在此地,务必要挡住追兵。为父先走一步了。”
张献忠现在只感觉到成都府方向有无数个索命的鬼魂在朝他撵过来。行了大不义之事的人做贼心虚了,他要跑。他只想着赶紧离开,越远越好。
张定国留了下来,带着他的五千疲惫的手下,挡在了北上的要道中间。
可是足足一个时辰过去了,成都方向没有一个追兵撵过来。而且不光没有追兵,连一个逃难的百姓也没有。
张定国很奇怪,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以前打仗,不管是西军还是官兵,百姓们总是避之不及的。为何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去找个人问问,成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定国不能再淡定了,他想要知道答案。成都方向太安静了,安静的真的就像是通向地狱的通道,非常可怕。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张定国看着通向成都的大路,心里极不舒服。
“已经问过了,末将还特意留下了几个人。将军要不要亲自问一问?”作为张定国的心腹,靳统武也感觉到事情的不对。
刚刚才二十五岁的张定国却已经显示出超出正常人的理性和严谨出来,这是一个大将必有的性格。
张定国找到了十个被靳统武扣留的从成都逃出来的大西军,其中有兵也有官。他对这些人进行了一一询问,而且确定不会是胡编乱造的可能。
“怎么会是这样?”张定国还是完全不相信这些人说的事实,他在川西一年了,成都怎么变成这样了。
“将军,要不要前去看看?”靳统武也不信,但是他问过的人可不止十个。所以,靳统武是偏向于相信成都出现了大屠杀的。
“点齐所有兵马,立即随我前去看看。”张定国绝对还是去看看,眼见为实最好。
此时,成都北门外的杀戮现场,冲天的血腥味已经迷漫着方圆二里地了,川军们总算是清醒了过来,他们正忙着打扫战场。至于那些被杀的女子的尸首,还都堆砌在地上。
侥幸未死的人,已经被后续的部队转移到了南面,其余的川军正在城里灭火并解救城内的百姓。所有人都抽不出手来做防御,谁也没想过还会有人过来成都。
连续的杀戮已经让成都变成了一座地狱,漫天的乌鸦盘旋在成都城的上空,它们早就从空气中闻到味了。
“报,敌军几千人正从北面杀过来了。”一匹快马立刻报信过来,左懋第心里一惊。
“距离多远?”
“已经不足五里。”
“坏了,来不及了,这里需要守城。”
川军只顾得救人,也根本没有派哨出北门,这一下子被动了。
第317章 动情()
张定国派人一直探路探到城外二里地,回报说北面根本就没有防备,官兵也不多,所以他准备直接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等到张定国带着部队冲过来,川军这边才知晓。可是这个时候再防御已经来不及了,好几十个川军将士还撒在屠杀现场在。
“慌什么,派人回去报信增援。城外的人列阵,准备迎战。”左懋第打算一边迎战一边增援,他不打算躲开,反正今天死的人已经太多了。
“就让我也死在这吧!”左懋第看着一大堆死人,仰天长叹,泪如溪水。他已经被这种场景触动到对生死不在乎的境地了。
张定国冲到二百步远,只看到对面有一单排手握火铳,火铳前面装着细长小剑,穿着奇怪衣服的兵。张定国也是第一次见这种装备的军队。
再朝前面看,一大片死人的屠杀现场一目了然,张定国早就闻到血腥味了。
再后面的城门口,一大群手持棍棒的百姓就站在城墙上,人人怒视着张定国这边,眼睛通红通红的,仿佛要吃了他们。
张定国没有害怕那奇怪的士兵,但是他却害怕了那满城百姓的眼神了。在他用望远镜看到那些眼神后,吓得不敢再看第二眼。
这种神情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让人愧疚,像是欠了对方恩情一般。
对面的士兵中慢慢走出一个大明官员,就那样带着愤怒的神情对视着张定国。
“将军,打吗?”靳统武小声问道。
“等等看。”张定国第一次心里胆怯了,下不了攻击的命令。
川军见来的西军没有进攻的意思,僵持了一盏茶时间,然后居然不再理睬张定国了,他们又开始收殓尸体,仿佛张定国他们不存在一样,唯有那个大官一人继续愤怒地看着张定国。
“撤!”张定国心里发慌,这是透过心底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一阵阵的心悸,很不舒服,甚至有些窒息。
张定国带着人迷迷糊糊地北撤了,最终在绵州一带和张献忠汇合。这个时候,张定国的大军也已经汇聚在一起,西军所部兵力十几万人了。
“义父,下一步该怎么走,孩儿请义父定夺。”张定国来到张献忠的身边,小声地问。
整个西军各部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情绪,将官和士兵都很萎靡不振,一个个拉耸着脑袋,眼神迷离恍惚,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其实张定国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往西军流动中干点屠杀的事,杀的人大多和自己无关。他们残暴不仁也好,嗜杀成性也好,都体会不出亲手杀死亲人的感觉。
这一次,张献忠的嗜杀,让西军彻底感触出了失去亲人的感觉。征战多年,定都大西,很多人是抱着稳定过日子的心思在成都安家的。
现在“家”没了,还是自己人亲手毁灭的。这种狠心只可能一小嘬人不在乎,对于成千上万的影响是巨大的。
“去广元吧,能奇和文秀我儿都在哪,主力也在哪。咱们向北看看能不能打进陕西去,孤想家了,想陕西的娃了。”张献忠闭着眼睛说,他说完就像是睡着了。
……
成都这边,光是掩埋尸体就进行了整整十天。而且整个成都已经没有粮草了,要不是川军有水师支撑着运力,可能会饿死很多人。
朱由检从川南调动了大批的物质去救援成都,但是也同时让川军失去了短时间进攻的能力。川军各部只好就地休整,准备在川南一带征兵买粮。
“皇上,我们进攻江口是对还是错?”
宜宾城里,左懋第居然当面质问起朱由检来。显然他在成都受到刺激了,战争造成的心理后遗症。
朱由检看着左懋第,这个虽然有才,但是正经经历大战不多的人。
“如果没有江口,眉山、乐山、宜宾、泸州、重庆,甚至一直到武昌、南京。将会死多少人?你有没有想过?
张献忠所部已经流窜多少年了,其危害了六七个省,死了多少人?如果不在江口把他的根子端了,这个祸根就会永远存在。”
“皇上为什么不在江口把张献忠除掉?他如果死了,成都才不会死那么多人啊!”左懋第哽咽着。
“西军还有几十万部队,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如果张献忠死在我们手上,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可以剿灭他们吗?
后金已经攻下剑阁了,张献忠如果死了,又会有多少人投降后金?张献忠只能死在后金的手里,不能死在我们的手里。明白吗?”
“皇上,臣想不通啊,臣心里难受。那么多女人和孩子,就活活被杀死了……”左懋第哭了起来。
“剩下的那六七万女人和孩子,带来了吗?”朱由检问。
“臣想还是把她们安置在宜宾比较好。”左懋第擦了一下眼睛,拱拱手说。
朱由检知道,这些女人代表着什么,她们的身后其实站着好几万大西将士的心。哪怕他再不想利用这些人,但是既然她们在自己手上,就已经具有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陈子龙呢?”
“他已经接手了成都府,正在安排官员接管眉山、乐山、资阳、内江等地。张献忠这一撤,空出了好多地方,急需要大量的官员和驻军管理这些地方。”
“让陈子龙尽快统计一份民情出来,不求多精细,有个七八成就行。”朱由检现在需要知道四川的具体情况,到底遭受了多大的破坏。
按照川军一路上遇到的情况,张献忠虽然一直在肃清,但是主要针对的还是官绅地主,对蜀中百姓却还算可以,甚至有一些清明的景象。
难逃的官绅地主一部分已经被朱由检在重庆控制了,剩下一部分聚集在宜宾。蜀中的事情反而好干了。朱由检亲自坐镇宜宾,就是为了这批人而来。
对于这些人,朱由检早就想好了对策,那就是威逼利诱,用这些人的资金和管理能力发展工商业。同时,朱由检最终把重庆集中营里的那批人也放了出来。
首先恢复自贡的盐业生产,在内江组建新式马车营造工厂,在宜宾组建船运公司、军需工厂等等。
这个时候的朱由检,已经有能力开始大规模的对某一地区进行工业初开发了。南京各工厂的一半儿资源开始准备西进,朱由检计划在半年后在川南建立一个跟南京同等规模的工业基地出来。
半个月后,陈子龙的蜀中民情奏折就递到了朱由检的手上。朱由检看得喜不自禁,他是真没想到四川这个时候还这么好。
就川军控制下的几个州府光人口还有近五百万,并未遭受大损失。而且基本农业生产力都还保留着。遭受破坏的只是一些传统的手工工商业。就连造船业因为各方都需要,还都被保留着。
“皇上,宜宾的这些有钱人不可信啊!”马乾对四川太了解了,现在又清楚朱由检的心思,他要想在四川巡抚这个位置上干出让朱由检满意的成绩,自然知道那些是朱由检看重的事。
“也不能一杆子全部打倒吧!找个借口,把最有钱的前十户抄家吧。”朱由检合上奏折,淡淡地说。
杀年猪,是朝廷惯用的手段。虽然对个别人不公平,但是对全局有利,而且对同阶层有震慑作用,对贫苦阶层能安抚民心。
朱由检要促进四川的发展,就必须有打一些强心剂的手段。重庆的财主们已经被扒光了,再干掉宜宾领头的,其他人暂时翻不起浪来。
这个时候,四川别说官绅一体纳粮了,就是朱由检要所有人加税,都没人敢反对。
“招兵,再招二十万兵。”朱由检看着人口数字,直接就想到了大规模手拿火枪的士兵了。
第318章 团结的曙光()
“可是,现在四川还不太平,建这么多厂子,是不是不太安全啊?”马乾虽然知道皇上心大,可是如果这些努力成果出了事,那可都是他这个巡抚的责任。
“组建工厂,准备工作需要一个月;人员设备搬迁需要两个月;安装调试到正式生产又需要一个月;等到第一批产品出产已经是半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是三月中旬,也就是说等到四川各厂能出产品,起码要到九月份了。快吗?”
朱由检这句话是问马乾,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攀科技树也好,超越对手的科技也好,都需要时间。除非穿越者自带系统,像印刷机,像3D打印机一样无限生产产品。
否则这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军阀建立根据地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撵不上皇帝对整个资源的掌控、集中、调度来的快。
朱由检不缺钱了,真的不缺了。张献忠送过来的财富足足四千万两之多,而且江南也不需要这笔资金。朱由检就想把它们用在四川,因为现在除了江南,就四川有人口,有资源。
“四个月以后,新兵就训练成了。其中征兵工作需要一个月,基础训练两个月,武器训练一个月。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们在蜀中还不能自保,大明何以自保?”
朱由检继续摸着胸口问自己。四个月,是训练火器兵的最快速度。川军团又是大明最精锐之师,以一半的老兵带一半儿的新兵,这种扩张速度有些冒险,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皇上,南京方面送来的北方情报。”纪彪急匆匆进屋,拿着厚厚的一叠文件。
朱由检匆匆看了一眼,然后赶紧说:“快去把左大人请来。”
马乾退出屋里,左懋第转身进门,纪彪从外面把门关上。
“多尔衮下达全国动员令了,勒令所有八旗以及北方大规模征兵,预计总兵力一百二十万人。他们再次掠夺了蒙古百万头牲畜,准备南下。”
朱由检把情报递给左懋第,点燃一根烟使劲抽着。
“天啦!光是汉中就集中了三十万人;山东也调集了二十万人;中原竟然有足足七十万人。多尔衮不管他的大后方了吗?”
左懋第惊呆了,没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会不震惊的。一百多万人南征,这已经达到了所有战争史上的空前高度了。
“后金把北方的汉人军队抽空了,多尔衮已经不需要后方了。北上投奔后金的那帮读书人成了他们的骨干,帮助后金稳定后方。”
这是朱由检不理解的地方,因为山西的姜襄也在征调之中。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姜襄反正将不存在了。
“娘的,这些汉奸真是辱没了先人。”左懋第愤愤地骂到,军中的气氛已经改变了这个文官,自从成都之后,他偶尔会冒出脏话。
“咱们有大麻烦了,可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朱由检头疼的很,大明的确没有准备好。足足准备了两年,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一条防线,而且这条防线还是防备六十万兵力的,现在对方一下子把兵力增长一倍,大明拿什么去阻挡?
“皇上,要不把川军团调到江南去吧,江南万万不能丢啊!”左懋第盯着地图,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解除现在的困局。
“那蜀中就完了,朕刚刚还在和马乾商讨在川南大规模建厂的计划呢。”
“这样的话,除非只有一个可能:张献忠死,大西军被我收编。”左懋第想了想,又摇摇头:“这不可能,张献忠现在还有近三十万兵力,比我们还多。他怎么可能立刻死呢!”
“如果让他就这样安逸地活着,当然不可能。我们得有点行动才行,给西军加点料,让他们的日子更难过一些。”
“皇上的意思是,反攻?”
“对,在合川反攻。利用我强大的水师控制住沱江和嘉陵江两条水道,然后派兵逼张可望北上。”
朱由检看着地图,实际上蜀中的战略点其实就四个方向围着蜀中盆地,非常好理解。广元控制着北面的剑阁;重庆控制东面的三峡;成都控制西面;宜宾扼守进云南的要道。
至于川中的盆地,不管突破哪一个方向,占优势一方都能迅速的占领。而现在川军团有这四川唯一的水师,占据着控制川中平原的优势,大西军根本没有能力南下了。
“臣的意见是:第八军三个旅守成都,第十军占领资阳,第十一军守内江自贡,第九军和第十二军汇聚合川,准备北上攻击张可望部。水师分成两步,一部扼守保护沱江防线,主力参与合川攻击。只是这样,合川方向的兵力有点少,恐怕应付不过来。”
左懋第迅速拿出了作战方案,并且说明了困难,就等着朱由检排版了。
“再加上两条:调李来亨部从安康进入万源,朝达州攻击,务必堵住西军东进的退路;第二,把直属炮师全部调到合川,该是时候展示我们的军火实力了。”
“李来亨部现在有多少人了?”左懋第很好奇,一直在安康郧阳府打游击的李来亨部,能有多少兵力?
“整整一个军。”朱由检一想到郧阳的那个人,脸上就神采飞扬。说是在商洛大山里打游击的李来亨,其实一直在不断地扩充实力。加上朱由检的无底限支持,李来亨才是冒起来最快的一个将领。
第二天,由朱由检签署的扩军命令,以及由邓之容签署的川军部署和作战命令就下达了。
第八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就地扩编。军部编号不变,但是旅扩编为师,而且是甲种师的编制。除此之外,川南还将组建三个预备役师,作为地方卫戍部队守卫川南。其实这三个师就是留给第九军和第十二军的扩充预备兵。
水师主力已经开始北上了,已经完成换装的第十二师作为主力,和炮师开始向合川调动。
朱由检要想要的,就是在多尔衮对淮泗战役发起前,先要让四川的战火烧起来。如果四川的战事拖得太久,大明靠江南的兵力是扛不住后金七十万大军的攻击的。
就算后金不占领江南,只需要把江南打烂了,大明也别想在短时间内恢复。这场仗,不是能不能战胜后金的问题,而是怎么样瓦解后金对社会生产力破坏的问题。朱由检可没有几十年时间来恢复中原生产力的富裕精力。
在战争发起的同时,从南京各厂调动的生产机械,技术人员也同时开始有计划的朝四川转移。
远在福建的郑成功受到皇帝的一封求援信,信中的大意是要求福建水师调派一万名水手和若干战船、运输船增援长江水师。
“国姓爷,咱们给不给?”
“给,要多少给多少。皇朝廷若是败了,我郑家一家能保存得住?”郑成功没有犹豫半分,立刻派出了三分之一的水手和船只北上。这样一来,福建水师的战力大减,他们面对的防守区域很大,基本就无力帮助施琅抵抗后金水师对长江口的攻击了。
施琅遇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他的战船很强大,但是他只能保护长江口。南京船厂的生产一直在供应四川,根本就没有产能扩充江南的水师。
在朱由检和左懋第共同构筑的这条庞大的布局中,光是需要用到水师的地方就有西部的岷江、沱江、嘉陵江;中部的汉水以及东部的长江水道。
同一时间,作为象征意义存在的秦良玉也发出号召,召集整个三峡地区的百姓参与到纤夫的行列中去,为包围大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明,除了江南的某些读书人冷眼旁观之外,在其他地方居然形成了空前的团结。
第319章 逼退张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