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仲侈思绪一转,看着盛君,眼中浮现出一抹杀机,而后立即隐去。
暗道或许得让盛君死在宛城中,如此,才能让秦楚两国派兵前来围攻宛城。
想着,公仲侈立即大笑道“秦国大破义渠,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若是宛城的守将得知此事,必然人心震动,士气大跌。若是此时去招降,极有可能会在绝望之下向我三国投降。”
“不错!”盛君一听公仲侈也认为宛城的楚军会在震动之下投降,立即点了点头道“不错,寡君与秦相也是如此认为,故派在下前来招降。请将军明日暂缓攻城,在下必能说得宛城归降。”
公仲侈笑道“暂缓攻城的事情好说,不过,令尹,昔日楚王曾与寡君有约在先,若是楚王能回国即位,必以宛城叶地方城山相谢。
故,劝降一事,我韩国必须参与其中,得有一人作为令尹副使,见证宛城的投降。”
盛君一听公仲侈同意明日暂缓攻城,便应道“将军放心,寡君答应的事情,必然言出必行···”
翌日。
宛城中。
庄蹻与庄辛站在西侧城墙上,远远望见韩军在数里摆开进攻的阵势,却没有前来攻城,不由大为疑惑。
见此,庄辛皱着眉,轻声询问道“贤弟,韩军这是何故,莫非是犀首已经杀到宛城,韩军这是防备犀首吗?”
庄蹻摇了摇头“不知,情况不明。不过,这半个月来,我一直保留着两万五千精锐未用,只要犀首大军一到,小弟便可立即出城夹击韩军。”
说着,庄蹻看着远处的韩国大军道“无论如何,这一次韩国都跑不了!”
正在观望之际,二人就见有数人迅速靠近,然后一人走到城墙近处,高喊道
“吾乃楚国令尹盛君,今欲入城与城中主事者一会,还望城中速速开门!”
。
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
“盛君?”庄蹻发出一声惊呼,怔了怔,随后大喜道:“盛君乃是丹淅之败的罪魁祸首之一,更被叛逆子兰立为令尹,大王恨之深矣。不想,今日他竟自投罗网,合该你我立此大功。”
说着,不等庄辛回话,立即吩咐道:“传令,立即将金汁换成清水,稍后本将要烹了盛君,以解心头之恨。
传令,放下吊篮,让盛君入城。”
庄辛见状,立即劝道:“贤弟,这次盛君乃是作为使者而来,如此烹杀使者,是否不妥?”
“兄长,我就是要杀使者,以激怒城外的韩军。如今犀首的大军不知何时到来,但只要犀首大军一到,见韩军正展开激烈的攻城,这就是一个破敌之机。”庄蹻微微一笑:“所以,现在韩军围而不攻,对我楚国而言,不是好事!”
说着,庄蹻看着城外原地未动的韩国大军,眼中冒出一阵寒光:“现在,必杀使者,以激怒韩军攻城。”
庄辛闻言,点了点头,不在相劝。
城下。
盛君见宛城并没有如他预想中的打开城门,而后从城墙上吊下数个吊篮,见此,昨夜在韩军大营受辱的怒气立即涌了上来。
韩国羞辱他也就罢了,不想,现在连区区的宛城令以及一个区区的楚国将军竟然也敢羞辱与他。
耻辱······
而后,盛君立即深呼吸三口气,这才压住怒火,愤恨道:“入城!”
城墙上,庄蹻见使者从吊篮上下来,立即向为首的盛君问道:“阁下真是伪楚令尹盛君。”
盛君怒道:“楚王子兰乃是天下承认的楚王,暴君熊槐已为天下唾弃,朝不保夕,谁是伪楚?我乃大楚令尹盛君!”
“是叛逆盛君就行!”庄蹻见盛君承认,立即吩咐道:“左右将这个叛徒拿下,投入鼎中烹了,以解我等心头之恨。其余随从全部杀掉,将人头还给韩军。”
上到城墙上的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周围的楚人一拥而上,就地扑杀当场。
城外。
公仲侈一见城墙上出现乱象,立即大喜道:“事成矣!我韩国勇士肯定得手了。就算没有得手,也无关大局了!”
说着,公仲侈立即下令道:“传我将令,立即攻城。”。。
“诺。”
战鼓声响起后,公仲侈又吩咐道:“来人,传出消息给秦军主将樗里疾,就说宛城得知义渠失败后,依然拒绝投降,意欲死扛到底。
传令,派人去通知邓县的楚王,就说宛城丧心病狂之下,已经斩杀令尹盛君,意欲与宛城共存亡。”
说到这,公仲侈笑了笑道:“告诉楚王子兰,就说对于楚国令尹盛君之死,本将甚是遗憾,但为了替盛君报仇,本将决意强攻宛城。同时,为了快速攻克宛城,请楚王将襄阳城外的楚军调来助我一臂之力!”
“诺。”
信使离去后,公仲侈看着前方的宛城,不由微微一笑。
城中。
盛君还未被投入鼎中,城外便响起了震天的鼓声,随后,韩军士卒的喊杀声也传来过来。
城墙上的庄辛庄蹻一听,立快步走到城墙边向外一看,见韩军已经发起冲锋,顿时相互一望,然后极有默契的点了点头,接着,庄辛便立即向城中走去,以调度百姓帮助守城。
另一边,庄蹻看了看盛君,又看了看城外的韩军,随即下令道:“传令,准备守城。”
“诺!”
接着,庄蹻退回盛君身侧,好奇的看着慌乱不已的盛君,笑着问道:“盛君,你这次入城来,是特意前来送死么,怎么刚刚一入城,韩军就迫不及待的攻城了呢?”
“这···这···”
此时盛君脑袋已经炸开,乱成一团浆糊。楚人欲杀他而后快,他还能理解。但是韩军在他刚刚入城还没死的情况,就立即发起进攻,无论怎么看,都是欲至他于死地。
想着,盛君立即大怒道:“公仲侈你这个阴险小人,本君与你势不两立!”
庄蹻闻言,嘲弄的摇了摇头,现在韩军已然攻城,烹杀盛君已无必要。
想着,便吩咐左右道:“将盛君关押起来,日后交由大王亲自处置。一个活得盛君,可比一个死人价值高多了。”
盛君一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顿时又担心宛城被破,他会遭到韩军谋杀。于是,连忙开口劝道:“庄蹻将军,如今秦将司马错已经大破义渠,楚王槐最后的希望已经破灭,此时左右主动让位与楚王子兰一条路。是以,将军此时再次死守,无疑是螳臂当车自取死路。
为将军计,如何与我一般投靠大王。大王新立,身边亲信不足,此时正是将军的机会,只要将军愿率宛城相投,本令尹愿保举将军为左司马。”
庄蹻一怔:“秦国大破义渠?”
盛君见庄蹻一惊,立即应道:“正是如此,如今暴君熊槐已经是死路一条,将军何不弃暗投明?”
庄蹻随后摇了摇头:“若是秦军在两个月前大破义渠,或许还能从容退走,但是现在,大局已定!”
说着,庄蹻一挥手,立即让士卒将惊疑不定的盛君押走。
不多时,韩军杀到宛城城下,接着立即对宛城南北西三面展开围攻。
双方激战到正午时分,攻城正激烈之时,一个斥候快步跑到公仲侈身侧不远处禀报道:“将军,一支楚军先锋突然出现在宛城北面二十五里处,此刻正向我军杀来。另楚军主力已到北面三十五里之外,楚军先锋与楚军主力相距超过十里,请将军速做打算。”
公仲侈脸色一沉,立即问道:“楚军有多少军队,是谁统领的大军。”
斥候应道:“回将军,楚军先锋五千人,主将不明,中军约五万人,中军主将乃是楚国方城守将景缺。”
“楚军先锋主力相距十里,距离如此之远,必然首尾难顾。”公仲侈闻言面上平静,毫无惧色,接着挥了挥手,让斥候退下后,冷冷一笑:“早就知道景缺不会坐以待毙,既然方城守军已离开长城,那就这一战一并解决了。
传令,让后军三万人立即前往北部迎敌,先吃掉楚军先锋,再与楚军决战。传令,攻城的大军立即暂缓攻城,在城门处设防,堵住宛城城门,严防宛城楚军出城。
传令,让城西城北攻城的大军立即整顿大军,留下守城门的士卒后,其余军队作为我军侧翼,一同围剿楚军。
传令,让城南的大军立即迂回北面,包抄楚军后阵。
传令,立即派人去襄阳求援,就是方城楚军已出,请秦国立即派人来援,与我韩军一道,先围歼景缺,再取宛城。”
“诺。”
军令一下,韩军立即行动起来。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
另一边,公孙衍率领大军在快速前进中,一个斥候来报“将军,我军也被韩军发觉,韩军主将公仲侈正率军向我部杀过来。”
公孙衍闻言笑了笑道“本将与公仲相交多年,其人长于谋算,短于军争。只是,不想这么多年过去,公仲见小利而忘大害的毛病还是没改。既然公仲自持韩军之强,想要先吞下本将,那就随他的意好了。传令,继续加快速度,急行军,突击韩军。”
“诺!”
接着,公孙衍继续下令道“传令,告诉将军景缺,就说本将已经向韩军发起冲锋,决战已经爆发,让他立即摆出攻击阵型,向韩军冲锋。”
“诺。”
“传令,让将军庄蹻立即率军出城,与本将夹击韩军。”
“诺。”
军令下达之后,近卫军立即打出公孙衍的将旗,然后行军速度再度加快了三分,向二十里外的宛城杀去。
此时,公仲侈亲自指挥着后军向楚军先锋杀去,大军刚走两三里,就有斥候来报“报···将军,楚军先锋速度突然加快,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我军杀来。”
公仲侈一怔“这楚军先锋是想急着送死吗?此时此刻不原地防守待援,竟然还敢主动杀过来!传令,大军继续向前,围杀楚军先锋,再与景缺决战。”
“诺。”
接着,韩军再次向前走了两里,又一个探子来报“将军,楚军先锋已经距离我军不足十里!”
公仲侈一怔,韩军才前行不足五里,而楚军已经突进接近十里,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想着,猛然抬头一望,见不远处半空中弥漫的烟尘,大惊道“这怎么可能,虽然楚军一向以行军速度快闻名天下,号称其飘如风,但行军速度如此之快,简直闻所未闻。”
说着,公仲侈猛然摇了摇头“不,这不是没有前例,魏国的武卒便可以如此快速行军。”
说到这,公仲侈想起那只一直呆在郢都的武卒,顿时脸色大变“不好,中计了,楚军先锋是公孙衍亲自训练的武卒,说不定公孙衍亲自来了。”
说完,公仲侈急忙下令到“传令,立即原地驻守,以待援军。”
“传令,让两翼速速来援。”
“传令,攻打南门的大军立即停止迂回,让他们前来护卫我军后阵,提防宛城突袭。”
“诺。”
与此同时。
公孙衍远远的望见韩军停止前进,似乎是在原地驻守的样子。
见此,公孙衍不禁摇了摇头“现在才发觉不对,已经太晚了。不过,就算一开始便原地驻守,也不过是多费一番力气罢了。在韩军今日攻城那一刻,就已经败局已定!”
说着,公孙衍下令道“传令,打出本将将旗,突击韩军军阵。”
公孙衍声音一落,身旁负责掌旗的士卒便立即迫不及待竖起公孙衍的将旗。
十里之遥,在近卫军的快速冲锋下,很快便杀到韩军阵前。
此时,韩军匆忙变阵之下,甚至还有一部分军队阵形也没整理好。
阵中的公仲侈一见楚军杀到,又见楚军之中果然打出了公孙衍的旗号,顿时大恨道“可恶,早知公孙衍今日会杀至,本将就应该暂且饶盛君一命,趁他游说宛城之际,暂且休整一二。否则,现金怎会如此被动。”
且不必公仲侈心中如何悔恨。
此时,公孙衍已经正式向韩军军阵发起冲锋。
两军仓促相遇,韩军闻名天下的强弩并未携带多少,五千楚军以极轻的代价便杀到韩军近前。
接着,两军短兵相接,就在交战的一瞬间,楚军便如一支利箭一般,迅速撕开了韩军两条防线,突入韩军阵中。
楚军阵中的公孙衍立即察觉到韩军军阵的不稳,当即下令道“传令,大军立即扰乱韩军军阵,驱赶韩军士卒。”
“诺!”
随着公孙衍一声令下,原本快速突进的近卫军,立即转变方略,密集的方阵迅速两侧扩散开来,并挟持一部韩军败军向其他韩军军阵冲击。
很快,原本韩军最前方被撕裂的两条防线就在楚军的冲击下乱成一团,接着,楚军立即驱赶着前方韩军士卒继续向前冲击其他韩军防线。
等公仲侈反应过来,前方的防线短时间内就乱了一半。
公仲侈见状,立即传令道“擂鼓,楚军人少,让将士们全力阻拦楚军,告诉将士们,援军很快便到,稳住阵型。
传我将令,督战队上前,但有后退者,斩。”
军令下达不久,斥候来报“将军,攻打宛城西北两面的四万大军已到,请将军下令。”
公仲侈精神一振,接着抬头一望,见楚国的援军也已经到了不远处,当即下令道“好,传令,让他们立即向前,对楚国援军发起冲锋,务必要将敌方援军拦截住,不能让他杀到我军阵中。”
“诺。”
接着,韩军左右两翼立即向前,向景缺率领的楚军冲去。而后双方相遇,很快便杀成一团。
公孙衍听见后方的厮杀声,回头一看,见景缺已被韩军拦住,又看了看被近卫军打成一团遭的韩军,不由摇头长叹“可惜,若是景缺早到半刻钟,则我军已胜矣。”
说着,公孙衍便望向南面的宛城,一听南方同样传来一片由远及近的厮杀声,不由笑道“此战,我军已胜。”
另一边,公仲侈听着身后的厮杀声传来,不由脸色一变,立即询问道“攻打南门的大军现在到哪里了?”
“回将军话,方才南面主将来报,他此时正在向北面赶了。”
公仲侈闻言一滞,还未说话,就有斥候来报“报将军,宛城楚军出城,正在冲击我留守北门的军阵。楚军人数众多,我军人少,难以阻拦。此时,已有一万楚军绕过我军防线,正向将军杀来,请将军早做准备。”
公仲侈闻言,顿时全身发寒,无力的哀叹道“完了,看来宛城早有准备,公孙衍秘密从郢都前来,并非救援宛城而来,而是专门针对我韩国大军而来。”
。
第六百六十七章 败退()
公仲侈一见宛城出兵速度如此快捷,能立即与城外的楚军相互呼应,便明悟楚军这一战早有准备。
防御过来后,公仲侈回头看了看身后宛城的楚军,见楚军距离此处已经不远,顿时皱了皱眉。
此时城南的援军还未见踪迹,而楚国的援军已经杀到,而且,宛城方向的远处,还有一大股被阻截楚军正杀过来,形势很不利。
接着,公仲侈又看了看被团团围住的公孙衍所部,只见自己所部的前军已经彻底乱了,而公孙衍率领的楚军,虽然被韩军团团围住,但是在前军乱卒的牵制下,却是稳如磐石。
此刻,自己这边大量军队被牵制,一旦楚国援军杀到···
则必败无疑!
想着,公仲侈便决定退走。
只是退往何出?
向南还是向西?
公仲侈心中迟疑不定。
若是向南,有秦军相助,自然可以轻易脱险。
但是然后呢?
秦韩联军一起呆在襄阳,一旦汉北各地反复,尤其是丹淅之地再次被楚国控制,秦韩联军后路断绝,则这里的近十万韩军则极有可能将会沦为秦军的炮灰,十有八九全军覆没。
若是向西,则楚军有极小的几率会向南去解襄阳之围,如此则韩军将会全身而退。若是公孙衍向西追杀,最多也只会追到淅水,然后大军在丹淅设防,围堵襄阳的秦军。如此,这就是用秦军来掩护韩军,韩军大部能保全!
想着,公仲侈露出坚定之色,下令道:“传令各部,立即向西方退走,稍后,本将将亲自率军断后。
传令,派人通知秦军,我军败了!”
说着,公仲侈立即指挥军队脱离战场,然后向西部退去。
另一边,韩军一动,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的公孙衍立时便知。
“想跑?”公孙衍大喜道:“传令,令将士们一起大喊,韩军已败,不要走了公仲。”
周围的将士一听,立即一同大喊。
很快,韩军已败,公仲逃跑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战场。
本来就已经陷入混乱中的韩军前军,一见公仲侈的将旗在快速向西而去,顿时大崩,然后不再与楚军厮杀,纷纷转身就跑。
与此同时,正与景缺厮杀的四万韩军,也开始向西方败退。
不久,近卫军杀散周围的韩军,再度聚集在一起,邓陵光来到公孙衍身侧问道:“将军,如今韩军正向西部退走,我军接下来如何行动?”
公孙衍想也不想,立即开口道:“传我将令,立即通知襄阳的屈原以及襄阳附近的阴君,告诉他们我军已经击败韩军,正在阻断秦军的退路以及粮道,让他们立即出兵牵制秦军,滞缓秦军的行动,本将要将秦军围堵在汉水之侧。
还有告诉襄阳手屈原,大王有诏,那些投靠叛逆子兰的人,若是能立即倒戈,则免除灭族的罪责;若是能全力攻击秦军,戴罪立功,则免除全族被贬为庶人的罪责;若是能获得盛君召陵君弋阳君三人之一,无论生死,全都算是有功。
同理,若是能获得秦将,也算功劳。”
“诺。”一个传讯兵立即领命而去。
接着,公孙衍在开口道:“传令给宛城令庄辛,让他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汉北各地招降。”
“诺。”
而后,公孙衍目光转向西方,看着不断向西部撤退的韩军道:“传令给景缺以及庄蹻,立即率领本部大军追杀韩军,这一次,本将要收回丹淅防线。”
“诺。”
襄阳城外,秦军大营。
子兰得到公仲侈传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