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槐一怔,看着甘茂投来的目光,沉默许久,而后嘴角一咧,笑道:“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同样也请甘卿放心,接下来,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依旧会持续下去。”

    甘茂闻言心领神会,随即松了一口气,郑重的长拜道:“臣,谢大王!”

    熊槐点了点头,三两句话,一个无法宣之于口的协议就已经初步达成共识。

    甘茂起身后,再次开口道:“大王,寡君让臣出使贵国,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大王助敝国逼迫魏国交出魏章。若是大王出手相助,敝国能成功抓到魏章,无论死活,敝国都愿奉上千金作为谢礼,另外,武关之外,敝国愿意拿出三县,以为大王寿。”

    “此言当真?”熊槐一怔,为秦王荡的慷慨感到吃惊。

    甘茂郑重的点头道:“大王在前,臣不敢有戏言。”

    熊槐立即应道:“好,此时寡人答应了,不久后,寡人会向韩宋两国进行说明。各国出兵伐魏,将会增加一个目标,那就是逼迫魏国交出背主小人魏章。”

    说着,熊槐郑重的许诺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谢大王。”

    ······

    三天后,甘茂与向寿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后,便留下千金,带着楚国的承诺离开郢都,启程返回秦国。

    而秦国使者离去不久,郢都的北面,再次出现一支庞大的商队。

    不久后。

    景鲤来到楚宫中,向熊槐禀报到:“大王,燕国使者公子安秘密来访。”

    “嗯?这公子安为何秘密来楚,所谓何事?”熊槐诧异的看着景鲤。

    上次燕国使者屈庸也是秘密访问楚国,现在公子安又秘密来访,莫非燕国使者来楚国都是见不得人吗?

    景鲤解释道:“大王,今日公子安以商人的身份,通过鄂君的关系,前来求见于臣。至于公子安秘密来楚的原因,则是因为这次公子安带着大量的牛、马、羊的皮料,以及各种牲畜的筋、角,说是要将这些东西献给大王。”

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 
    熊槐一怔。

    牛皮是制作皮甲的重要原料,除了楚越两国的犀牛皮甲,牛皮就是皮甲中最坚固的了。而筋角这两样东西,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这些东西,是违禁品,各国一般都不准出售。

    现在,公子安作为燕国使者,竟然带着这些东西前来楚国,无论是送是卖,对楚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也难怪公子安要秘密来楚了。

    若是此事被齐国或者魏国知道了,那么一定会恨上燕国。

    想着,熊槐立即问道:“公子安现在在哪,寡人欲见他一面。”

    景鲤应道:“大王,臣已经将其安顿在臣的府上,若是大王现在就想召见他,臣立即就将他带来宫中。”

    “好。”熊槐点了点头:“现在就将公子安带来。”

    “是,大王。”

    很快,景鲤便带着一人来到殿中。

    熊槐看着那人一副商人打扮,却处处流露出贵气,便知这人就是公子安,之所以这副打扮,应该是在隐瞒身份吧。

    果然,那人来到熊槐身前不远处后,立即行礼道:“外臣姬安,拜见楚王。”

    “免礼!”

    待公子安起身,熊槐问道:“不知公子此时来楚,有什么指教与寡人的吗?”

    “不敢。”公子安脸色露出一丝谄媚,姿态摆的很低,拱手应道:“大王,去年敝国答应向楚国出售千余匹上等战马。此事寡君一直铭记于心,丝毫不敢怠慢。不过,可惜的是,几个月前,东胡人大举进攻敝国,导致敝国北方的牧场毁于一旦。故而,原本答应楚国的战马,敝国今年已经无法兑现。

    所以,寡君特遣臣来楚国向大王请罪。敝国愿献上牛皮五千张,筋角百车,以向大王谢罪。”

    熊槐一惊。

    五千张牛皮,这绝对不是少数,要是楚国一口斩杀五千头牛,熊槐顾及,自己的心痛许久。

    更何况还有百车筋角,肯定不是五千头牛能凑齐的。

    这是一大笔战备物资。

    正想着,殿下的景鲤开口道:“公子此言差矣,楚燕两国的约定,只是一笔买卖,燕国遭到不幸,敝国感同身受,深为同情,这种情况下,燕国不能完成约定,只需派人来告知一声,敝国自然就会理解。哪里有需要什么谢罪道歉之言呢。”

    熊槐点了点头,楚燕两国是对等的国家,燕国并非楚国的附属国,所以,虽然燕国自己将姿态放得很低,但是楚国却不能大大咧咧的接受。燕国献上的牛皮和筋角,楚国自然是不能要的,但是,这么多战略物资来到楚国,也不能让燕国再运回去吧!

    想着,熊槐开口道:“令尹所言不错,寡人一向以德服人,岂会干出这种强人所难的事情!所以,请公子不要再提谢罪之言,否则羞煞寡人矣。”

    见公子安点了点头,熊槐接着道:“不过,既然燕王已经将这些东西运到楚国来了,寡人若是拒绝,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所以,寡人打算将公子带来的东西部买下来,不知公子以为如何。”

    熊槐并以为公子安会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结果,却见公子安摇了摇头。

    “公子,莫非寡人的提议有何不妥之处吗?”熊槐问道。

    公子安摇头道:“大王好意,臣已经知道了。但是,臣从蓟都出发的时候,寡君千叮万嘱,一定要将这些东西送给大王,若是臣带来这些东西,然后又带走大量的钱财,等臣回到蓟都,燕王肯定不喜,会以为臣贪图钱财,而忘记了楚燕两国的友谊。”

    说着,公子安又感慨道:“大王,燕王在蓟都之中,时常感叹,当年若是不大王力相助,同时挡住了秦齐两国的压力,燕国复国都是奢望,更别提燕王能重新登上燕君之位了。所以,臣带来的这些东西,只能送,而不能卖。若是大王坚决不接受,那么臣也只好将这些东西留在楚国之内,然后独自返回燕国想燕王请罪了。”

    “这···”熊槐与景鲤对视一眼,都露出迷茫之色,摸不准燕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莫非燕王真的是如此讲情谊的国君吗?

    熊槐不信。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不是别有所求,就是有所筹谋。

    想起这次公子安在楚国与齐魏两国大战的前夕,送来这么多的战备物资,燕王似乎是在支助楚国与齐魏两国大战啊。

    熊槐瞥了一眼下方的公子安,莫非这就是燕王的意思,只要能打击齐国,对齐国进行报复,燕国哪怕无偿支持他国,也在所不惜?

    但即便如此,熊槐也无法接受。

    楚燕两国相距甚远,并无利益冲突,所以,熊槐并不想让楚国失去燕国这个天然的盟友。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是短时间内就会结束的,而是长久的,眼前的利益,必将导致长久的仇怨。

    诈骗、索取、欺压,恐惧,都是两国之间关系破裂的根源。

    所以,熊槐并不想让楚国大占燕国的便宜,免得日后燕王回想起来,会恼羞成怒。

    从而让原本没有冲突的楚燕两国出现裂痕。

    互惠互利,才是两国长久交好的方式。

    想着,熊槐看着诚意十足公子安,迟疑的开口道:“公子,燕王对寡人的情谊,寡人已经感受到了。虽然燕王有此美意,寡人心中甚喜,但是,这份重礼,寡人不能答应。吾尝闻,无功不受禄,更何况,寡人当年帮助燕国复国,难道是想要燕王有所报答吗?

    燕王此举,却是陷寡人欲不仁,寡人不能接受。”

    公子安一听楚王的语气不善,立即长拜谢罪道:“大王,寡君仅仅只是表达内心的一片谢意罢了,万万没有陷大王于不仁的心思。”

    熊槐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公子安的说法,接着,又问道:“公子,燕王的心意,寡人可以收下,但是寡人也想有所回报,不知敝国有什么可以帮助燕王的吗?”

    “这···”

    公子安表面十分为难,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

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 
    之前几次,楚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每次都会联系燕国,让燕国出兵相助。

    燕王职刚刚即位的那段时间,每次都是满口答应下来,即便限于实力不足,也在燕国南部集结兵力,威胁齐国北部,牵制齐国一部分军队。

    其后,燕国被齐国教训了几次之后,燕王职便彻底消停了下来,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再也没有表现出仇视齐国的行为了。

    结果,这次楚国联合各国攻打齐魏两国,天下各国全都派去了使者,结果却独独忘记了燕国。

    这令燕王职很迟疑,莫非楚国真的以为燕国被齐国打击了几次,就认怂了。

    否则,为何没有派人来联系呢?

    燕王心中忧虑,担心未来等到燕国同齐国决战的时候,各国会怀疑燕国的决心。

    于是,就在燕王职的惊疑之中,便有了公子安的这次楚国之行。

    以这份重礼向楚国表明,燕国对齐国的仇恨依然没有忘记,只要能打击齐国,燕国愿意付出代价,哪怕是没有任何回报。

    但现在,公子安见楚王坚决不接受燕国的无偿奉献,而是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只得一边感叹楚王的大气,一边应承道:“大王,这两年来,我燕国接连与东胡人作战,国中战备之金(铜)已有所不足。而楚国出产的金石,闻名天下各国。故,臣欲向大王请于金,还望大王成全。”

    熊槐闻言一阵沉吟。

    所谓的金,指的是铜,这年头,铜器既可以制作铜钱,也可以制作铜器,更可以打造兵器。这是现在各国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严禁出口的管制品。

    虽然天下各国或多或少都有铜矿,但是论及铜矿的规模以及数量,楚国一个国家的铜矿就能与其他所有国家加在一起相当。

    仅仅是为了随国的铜矿,楚国早年就与周天子大打出手,结果,连周昭王都浪死在汉水。同样,楚国也没有占到便宜,最后一胜一败被周室压制在汉水以西,不能东进。

    但楚国一直没有放弃对铜矿的追求,历尽楚武王楚文王两代连续征伐,并且连楚武王都死在攻打随国的路上,前后近三百年,最终控制了随国铜绿山的矿场。

    这是当时天下开采规模最大的铜矿。

    不仅如此,其后楚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洞庭、淮水、彭泽等地,这些地方,也全都有大规模的铜矿。

    从此,楚国在也没有为铜矿发愁,愁的只是人手不足,无法快速将铜矿石转化为武器以及其他铜器。

    想着,熊槐便应道:“公子所请,寡人自然不会拒绝。”

    说着,熊槐便对一旁的景鲤道:“令尹,稍后卿可与司空说一声,交付公子足够的金石。就说,这是寡人送给燕王的礼物。”

    景鲤应道:“唯。”

    公子安见楚王答应下来,立即拱手谢道:“谢大王。”

    熊槐笑了笑,接着迟疑了一下,而后开口道:“公子,敝国的金石数不胜数,但是敝国缺马,所有的战马都要从其他国家买进。而燕国与胡人相接,拥有大量的牧场,牧场中的战马,同样成群结队数不胜数,但是贵国却缺少金石。

    所以,寡人打算用楚国金石换取燕国的战马,不知贵国可有意与敝国交易。”

    说完,熊槐便目不转睛的看着公子安。

    之前楚国虽然与燕国也有战马交易,但是这都是用钱买的,用的的是黄金以及铜钱。

    金钱虽然重要,但是燕国却也并不急需。如此一来,便是燕国源源不断的向楚国输送战马,楚国大占燕国的便宜。

    现在,经公子安一提醒,熊槐这才意识到燕国真正缺少的东西。

    或许,用燕国缺少的金石来交换燕国的战马,这才会让燕国输送战马更积极一些吧。不会像这次一样,遭遇损失后,便停止向楚国运吗?

    而且,似乎一个强大的燕国,对楚国而言,好像没有什么损失啊。

    至少从目前来看,一个强大的燕国,比一个弱小的燕国,对楚国而言更加有利一些。

    另一边,公子安听到楚王的话,顿时一喜。

    燕国境内金石产量并不多,但是无论是兵器还是铜器乃至铜钱,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石。故而,燕国常常感到金石的短缺,为金石的不足而感到烦恼。为此,燕国不得不效仿韩国,使用铁石打造兵器。

    但是,铁制兵器很不稳定,燕国已经打造出一些比铜剑还要精良的铁剑,但是,更多的铁剑,却是比不上铜剑。

    若是能获取楚国的金石,那么燕国就可以淘汰一批劣质铁剑了。

    只是,燕王派他来只是送礼的,这么重要的事情,公子安无法一言而决。

    故而公子安沉吟了一下,拱手道:“大王,贵国愿意用金石换战马,这是敝国的荣幸,虽然臣很乐意答应下来,但是此时还得向寡君请示。故而,臣希望能尽快返回蓟都,向寡君说明大王的美意。”

    熊槐笑道:“当然,只要燕王能答应此事,那么敝国淮南出产的金石,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燕国。”

    郢都距离燕国太远,运送皮革还好,若是运送矿石,那就太过麻烦。想要快捷方便,那就是从淮南的铜矿运输,经淮水河水,直达燕国。

    公子安闻言露出期待之色。

    不久后,公子安便送走几个信使,让他们趁着日落之前离开郢都,快马返回蓟都向燕王命。

    日落时分。

    景鲤与昭鱼将燕国送来的皮革筋角处理完毕后,便一同来到宫中。

    君臣相见后,熊槐问道:“令尹,司空,燕国的事情可曾处理完毕?”

    景鲤应道:“回大王,公子安已经派人返回燕国向燕王请示。而他本人则是继续留在郢都,等候燕王的回复。另外,公子安为了保密,不愿住在郢都的宾馆中,所以,臣已经安排他在郢都中的闲置府邸中暂居。”

    “好!”熊槐应着。

    接着,昭鱼开口道:“回大王,燕国送来的礼物,共有牛皮五千张,马皮五千张,羊皮三万张,另有筋角等物百车,臣已经清点完毕,全部放入仓库。至于送给燕国的金石,臣应公子安所请,已经命人从淮南调出金石,然后让燕国使者派人从淮南运回。”

    说着,昭鱼笑了笑道:“大王,据臣的查看,这次燕国送来的皮革筋角,全都是最近几月才获得的上等材料,燕王送来的这份大礼,可谓用心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 
    景鲤一听昭鱼之言,立即笑道:“大王,臣听说几个月前燕国与东胡人的大战,燕国不仅击退了东胡人,而且还再次杀入草原之中,追杀百余里,所获牛羊甚多,看来这是真的了。不然,燕国不可能一口气拿出如此多的新鲜材料。”

    熊槐点了点头:“不错,看来燕国在这场战争中,虽然北面的牧场是被毁了,但是燕国也并没有吃多大的亏!”

    顿了顿,熊槐又向景鲤与昭鱼二人笑道:“这秦国使者才刚刚向寡人保证,一定会准时出兵魏国。另一边,燕国就送来了如此多的战备物资,为寡人解决后顾。若不是这次寡人的目标不是齐魏两国,恐怕这次齐魏两国必然在劫难逃,非得割一大块肉不可。”

    景鲤二人闻言,同时拱手道:“恭喜大王,天命在楚。”

    君臣闻言相视大笑。

    ······

    随着时间越来越靠近五月,天下的局势驺然变得紧张起来。

    二月下旬,楚燕两国达成战马换金石的协议后,公子安便心满意足的从郢都离去。

    又过了二十余日。

    三月十五。

    楚国大朝会,这也是熊槐出征前的最后一次大朝议。

    坐在王位上,等群臣行礼后,熊槐直接向昭雎问道:“司马,本次攻打齐魏两国,各地的士卒是否已经准备好?”

    对于楚王的询问,昭雎毫不意外,这一次可是举国而战,士卒的调度可是头等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于是,昭雎郑重的从座位上起身,而后走到大殿中间,行拜礼道:“回大王,对于攻打齐魏两国的战事,我楚国势在必得。所以,早在三月初,臣就已经传命给各地,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征召士卒。故而,现在只需大王一声令下,我楚国各地的大军,就可以立即云集效命。”

    “好。”熊槐面无表情的吩咐道:“司马下朝后立即向各地传令,开始征召士卒,准备与齐魏两国开战。”

    “唯。”昭雎应道,再行礼,而后退回原地。

    接着,熊槐看向景鲤问道:“令尹,各国那边可有消息传回。”

    景鲤出列应道:“回大王,不久前,秦韩宋越四国,全都已经传来消息,不会耽误了五月的战事。”

    “好。”熊槐点了点头。

    接着,熊槐看向一旁静坐的太子横。

    “太子。”

    太子横立即应道:“臣在。”

    熊槐郑重的开口道:“本次出征事关我楚国国运,故,寡人打算亲自出征。寡人不在郢都的期间,太子你替寡人监国。”

    太子横立即沉重的拱手行礼道:“臣领命。”

    熊槐接着向景鲤与昭鱼道:“令尹,司空,寡人不在郢都期间,有劳两国贤卿尽心辅佐太子,处理国事。”

    景鲤昭鱼二人同时拜道:“唯。”

    而后,熊槐向斗由道:“太府尹,此战意义非比寻常,故而,寡人想请贤卿亲自为寡人督粮,供应大军所需。”

    斗由立即应道:“臣领命,稍后臣就会赶往寿县,为淮北以及陈地的大军准备军需。”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景翠,开口道:“柱国,稍后便开始点齐郢都的大军,让将士们做好准备,三日之后,大军出发前往淮北。”

    “唯。”景翠应着。

    最后,熊槐目光从群臣身上扫过,开口道:“诸卿,寡人不在郢都期间,有劳诸位继续为国分忧。”

    “唯。”殿中传来一片应承之声。

    待殿中的声音落下,熊槐见事情已经安排好,便开口道:“既如此,退朝吧。”

    ······

    三日后。

    熊槐与景翠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