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清军南下,自然也是携带了许多红衣大炮的。但是基本上还没来的及发威的时候就被萧毅给劫了。但是后来多尔衮又从北方给洪承畴运送了一批火炮用来守城。洪承畴当年在守松山的时候对火炮的运用已经很是娴熟。当时明军对付清军攻城的典型做法就是用远射程的红衣大炮装上开花弹,用来猛轰被诱入大炮射程中的鞑子骑兵,给他们密集的队形造成重大伤亡。

    这一次守淮安,洪承畴自然也会故技重施。在他看来,只要定北军敢攻城,必然是排成密集的阵型进攻。远处的话用红衣大炮轰,中距离还有一些小号的火炮,近距离的话还有弓箭火铳等来杀敌。定北军兵力太少,根本承担不起这样大的伤亡。说不得在伤亡惨重之下就会撤军。

    洪承畴知道这一点,萧毅也同样更明白这一点。所以这次攻城他根本就没有打算用人海战术强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穿越者,用人海战术这种落后的攻城方式是可耻的。而做好的办法就是用大炮对大炮,用洪承畴最擅长的方法打败他。城外的猛攻集合城内的策反,在萧毅的眼中,淮安陷落只是个时间问题。在领地富余的后勤供给下,萧毅并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所以,他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陈于阶的改良完成后及时的将大炮运到前线来。

    扬州城郊一处被鞑子祸害过的村子里,已经年过半百的陈于阶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紧张的望着远处。他的身后跟着数百名工匠,也都是一脸紧张的看着远处。在他们不远处,则是负责警戒的一千名士兵。

    终于,远处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一个黑点由远及近,快速的向这边冲来。黑点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清那是一名骑在马上的士兵。

    士兵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打湿,策马狂飙疾奔到陈于阶面前翻身下马气喘吁吁的禀报道: “陈大人,小的仔细查看过了,炮弹首次落地射程十五里,落地后又向前翻滚了近一里地。距离目标偏差了约有一百多步。”

    陈于阶闻言脸上稍微露出了些喜色道:“这次试射还不错,老夫可以跟秦国光交差了!”

    身后的众位匠人听了他的话也是一个个面带欣喜,就差欢呼起来了。这位一向要求严格的陈大人能说出这样的话,那说明这次真的比较满意。陈大人满意了,想必国公爷也会满意的。

    国公爷可是事先说了,如果这次改良成功大炮后每个人重重有赏,功劳大的甚至还能当官。所以,这次这些匠人都迸发出了无比的热情,跟着陈于阶不辞辛苦的改良大炮,想尽各种办法给炮管刻上了膛线,不断的试射,不断的改进,终于算是成功了。

    陈于阶转身对身后的一名校尉说道:“小将军,可以给国公爷报喜了。”(未完待续。)

    ps:  今天第一更,晚上第二更。诸友,周末愉快!老猫去买菜了……

二百五十二章 定北军的致命缺陷

    眼看着伊尔德在城中搞的鸡飞狗跳,民怨沸腾,始作俑者的洪承畴终于无法再继续“昏迷”下去了,终于在几名大夫的注视下幽幽醒转,让几名遭到伊尔德死亡威胁的大夫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伊尔德在得到洪承畴苏醒的消息之后便急匆匆的赶到了总督衙门。在洪总督知道他昏迷这两日城中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满面惭愧之色,连连自责,并且表示伊尔德大肆搜捕之举确实是很有必要,有助于震慑歹人的威风。但是同时表示,此时正值大战爆发之际,此举对于稳定城中军心、民心来说影响不太好。所以还是停止大规模搜捕的好。

    得到洪承畴认可的伊尔德这次却是从善如流,当即同意了洪承畴的意见。他是个武将,对于这些查案找人的事情实在没有耐心。既然洪总督醒了,这事情还是让他去操心的好。

    洪承畴苏醒之后,很快的就召集了城中的主要将领在总督府召开战前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首先表示了歉意,对自己这两日昏迷给大家造成的不便表示由衷的歉意。对诸位将军对自己的关心牵挂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着话题一转,自然而然的提起了韩岱等四人遇刺的事情。首先洪承畴表达了对四位当事人的深切慰问和关怀,然后又强烈的谴责了这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表示一定要追查到底,给各位受害者一个交代。同时表示,此类的事情一定不会再发生,城中将会加强戒备,保证各位将军的人身安全,使大家能在淮安保卫战中全身心的投入。

    “诸位将军,大战即将爆发,但却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使本督不说,相信大家也能猜到这是何人作为。”洪承畴扫视了众将一圈,故作深沉的说道。

    诸将闻言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很多人脸上都带着一副心照不宣的神情。

    洪承畴看着众人神情。不动声色对着门外唤道:“将东西送上来。”

    很快,两名亲兵抱着几把短刀送到了洪承畴的案头。

    洪承畴拿起其中一把短刀,指着其上的金色雄狮图像问道:“诸位将军,想必对这个图案不会陌生吧?”

    说着将短刀交给身侧的一名亲兵传了下去,诸将纷纷查看,表情各异。有震惊者、有畏惧者、有愤怒者,亦有暗自冷笑者。当然也有茫然者。

    其中一名身材适中,却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将领站出来操着一口四川官话说道:“总督大人,这个图案分明和那城外的定北军的旗帜上的图案一模一样。难道说这些刺客都是那萧毅派来的不成?”

    说话这人姓胡,名尚友,四川人氏,投降清朝前也是大明总兵。降清之后。多尔衮根据范文程等人的建议给这些明军降将都保持原来官职不变,依旧统领本部人马。

    “胡总兵当日也是跟着豫亲王去过扬州的,自然是见过定北军的旗帜是什么模样的。”洪承畴点点头说道。

    另有一个矮小粗粗壮的明军降将说道:“不错,这图案正是跟那定北军旗帜上的图案一模一样。”说话的人也是一口的四川话,正是和胡尚友一起降清的明朝总兵韩尚良。这两人原本是受命带着军队去勤王的,结果还没到京师,半路就听到了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便被吓的裹足不前。后来遇到鞑子大军南下。便降了鞑子。

    这两人一说话。很快也有其他几名参加过扬州大战的将领出言附和,一致认出这图案和定北军旗帜图案一样。

    洪承畴摆摆手。示意众将安静下来。

    “既然各位都认出了这图案是何人所有,那么这次派人刺杀韩大人和三位将军的幕后主使便已经昭然若揭了。这人正是已经陈兵城外的萧毅小儿。”

    洪承畴顿了口气接着道:“萧毅小儿这几日陈兵城外,却又迟迟不敢攻城。原来却正是用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来刺杀我军大将,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将我军各个击破的结果。端的是好算计!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韩大人和三名将军被城中义士所救,并没有受到伤害,总算是邀天之幸!”脸上表情之真诚,实在让人觉得洪承畴这人对部下的关怀之情是发自肺腑的。

    洪承畴的这一番做做,看在众将眼里,有人感叹,有人狐疑,有人冷眼旁观,表情各异,但却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很多人心中就在琢磨,如果真的是萧毅派人干的话,那么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自己。这么一想,便有些惴惴不安起来,想着这几日出门一定要多增加些护卫人马。

    人群中永远都不缺乏聪明人。比如明军降将金声桓就是一个。

    金声桓面上毫无表情,但是心底却在冷笑。你洪承畴是把大家伙都当傻子啊。你跟韩岱不和,人尽皆知。韩岱前日刚顶撞了你,第二天早上去你府上探望你的时候就遭遇了刺客。你说这也未免太巧了吧。即使是萧毅派人刺杀,那也没有必要留下带着他自己印记的武器吧。以萧毅一向的行事风格来看,这种低级错误应该是不会犯的。他这么做有什么好处,难道是想让本来是一盘散沙的淮安守军同仇敌忾,一致枪口对向他么?

    洪承畴看众人表情,依然是不动声色道:“但是通过这次的行刺事件,本督发现了萧毅小儿一个致命的弱点。”

    众人一听,定北军的致命弱点?顿时都竖起了耳朵,仔细的听了起来。

    洪承畴眼中闪过一丝冷笑,随即敛去道:“兵法有云,攻城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萧毅小儿已经陈兵在城下两日,却迟迟未发起进攻?何故?”

    高杰之子高天照年少轻狂,脱口而出道:“莫非是因为他们兵力不足么?”

    洪承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孺子可教也,知道配合上官,有前途,日后倒是可以培养下。当即颔首道:“高将军说的不错。那定北军正是兵力不足才迟迟未发起进攻。诸位可仔细回想,那萧毅自打从江南横空出世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胜绩,但是却有一个规律,基本上都是以奇兵取胜,并没有与我大清军队堂堂正正列阵对峙而胜的。再加上这次的行刺事件,更能看出他们兵力不足。否则绝对不会出此为人所不齿的下策的。”

    众将一听,思考了一下,多是深以为然。金声桓虽然鄙视洪承畴刚才的做做,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洪承畴的分析能力还是很强的。

    洪承畴看众人表情就知道被他的话打动了,心中暗喜,又继续说道:“而且根据我军斥候这几日的探查,发现萧毅的大营最多也就是两三万人规模,正好印证了本督刚才的分析。反观我军将近十万大军,而且又占有城池之坚,火炮之利,以十万对两万,焉有不胜之理。只有诸位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将萧毅大军牢牢吸引在淮安城下。只等摄政王大军一到,我们内外夹击,那萧毅必败无疑。”

    不得不说,洪承畴的分析和鼓动让在场的很多人都心头逐渐火热起来了。那定北军野战厉害不假,可这次咱不跟你玩野战。咱用十万人跟你打守城战,看谁能耗过谁。这么一想,很多人失去的信心则有逐渐回来了。(未完待续。)

二百五十三章 不速之客

    萧毅接到陈玉阶火炮改良成功的消息之后,顿时大喜,急忙下令将改良成功的二十门大炮全部运到淮安前线来。

    “哈哈,有了这二十门火炮,攻下淮安城就变得容易多了。”萧毅兴奋的在中军大帐中走来走去,甚至开始自言自语。

    坐在一旁的尤条看着秦国公兴奋的样子,这才明白他口中所说的大杀器就是这二十门红衣大炮。他虽然能理解萧毅的兴奋,但是却并没有那么盲目乐观。

    尤条虽然饱读兵书,但是却没有哪一本兵书上对火炮的运用做了详细介绍。即使是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武备实纪》中对火炮运用有些描述,但也是寥寥数语,不甚详细。这既有彼时火炮威力于如今不同的原因,也有戚继光生平大部分战绩都是对阵以冷兵器为主的倭寇时取得的有关。

    再加上他根本就没有经过实际的战阵历练,更别说是大量运用火炮的战争了。

    但是萧毅不同。来自后世的他可是深知火炮的威力的,那可是被称为“战争之神”的大杀器。火炮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战争的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定义,改写了战争的意义。即使是此时那些看上去还非常落好的大铁家伙也是在战争中展现了巨大的作用。

    尤条自然也知道淮安城中有相当数量的火炮,所以,他认为即使定北军最后能够攻下淮安城,也主要是靠的智取为主,正兵为辅。在他看来,萧毅的二十门火炮在对阵清军的火炮下并没有什么优势。

    尤条自然不会理解膛线在火炮发展史上的巨大意义,不会懂的膛线对火炮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才对萧毅的兴奋过头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萧毅此时并顾不上解答他的首席军师的疑惑,而是兴奋的转了几个圈后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得,急忙站定道:“命令武奇带领三千骑兵火速去接应火炮运输队伍,一定要确保这二十门火炮万无一失。一路如有任何敢于拦阻的,格杀勿论。这些火炮若是出了问题,就让他提着人头来见本督。”

    亲卫队长王青嘉头一次听见萧毅用这么严肃的语气下达军令。急忙神情一肃。亲自去传达命令了。

    武奇接到命令之后没有丝毫怠慢,立刻点起三千骑兵火速出了大营南门火速向扬州方向而去。

    淮安城中,洪承畴利用这次自己一手炮制的行刺事件,较为成功的再一次提升了城中守军的士气,成功的让他们相信城外的定北军只有两万余人,想要攻克眼前这座坚城并没有那么容易,反而还有很大的可能会被聚歼于城下。为这些城中守将每个人添上一份重重的功劳。

    也许是洪承畴太会忽悠了,就连这次行刺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一向和洪承畴不对付的兵部尚书韩岱在这次事件以后也出人意料的沉默了下来,再没有发出过任何针对洪承畴的不利言论。很多人甚至在猜想,韩岱是不是被这次的事情吓破了胆这才有所收敛。

    洪承畴心中也是倾向于认为韩岱这样的表现是因为自己的这次刺杀行为给了他一个严重的警告,让他知道谁才是这淮安城中的大佬。但是狡诈的洪承畴一向多疑。还是派人盯着韩岱的府邸,看看事情是不是如自己所想那般。

    韩岱的确沉默了许多,但是这并非是他的本意。当天他遇刺之后,心神惶恐的回到府邸后,躲在书房中思量了半天。

    韩岱并不傻,相反能得到清廷赏识当上兵部尚书的人能傻吗?他此时已经确定刺杀他的人绝对是洪承畴派来的人。他疑惑的是那些救他的人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那么巧的救了他?难道说这根本就是洪承畴自编自导的一个圈套,杀他的人和救他的人都是洪承畴的人。但是洪承畴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聪明人有时候太聪明也不太好。往往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夜幕已深。韩岱的书房中还亮着烛光。

    “笃笃笃”忽然门外响起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正对着书案凝神沉思的韩岱立刻被惊醒过来。警惕的问道:“门外何人?”

    “故人来访,韩大人不必紧张。”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同时门被推开了。

    韩岱一惊,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

    当他看清眼前的人赫然就是救了他,并送他一个腰牌的人时,神情略有放松。

    “韩岱多谢阁下今日救命之恩!”韩岱知道眼前的人对自己并无恶意,断然不会白天救了自己,晚上又来杀自己。而且就凭人家这悄无声息,高来高去的本事,想杀自己也是易如反掌。这么一想,心神倒是平静了下来。

    那来人正是军统司总旗刘斌,也正是他白日带人击灭了洪承畴派去的全部刺客,救了韩岱一命。

    刘斌看这韩岱脸上惊惶恐惧的表情很快就平静下来,心中不由的也是微微有些惊讶。

    “韩大人莫要谢我,在下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你要谢就当面谢我家主人好了。”刘斌摆摆手道。

    “壮士救命之恩,韩岱岂能不报!他日若有幸见到贵主人,定当当面致谢!只是烦请告知贵主人名讳,好让韩岱日后有机会报答。”韩岱依然恭恭敬敬的道。在他没有搞清楚对方身份之前,还是恭敬一点好。

    刘斌哈哈一笑道:“韩大人若是真的有心报答我家主人,此时倒是真有一个极好的机会。“

    韩岱一惊,但是面上依然平静的问道:“请壮士明示,若是在下力所能及,定当尽力做到。”

    刘斌却并不接着他的话茬,反而是长叹一口气道:“在下今日能救的了韩大人一时,却就不了韩大人一世啊!”

    韩岱闻言心中一沉,急忙问道:“壮士此话怎讲?”

    刘斌不答却反问道:“韩大人以为这淮安城能守住么?”

    韩岱默然,他从心底根本不相信淮安城能守住。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数十万大军都在江南被人杀的节节败退,更遑论这城中派系众多,军心涣散的九万余人了。

    但是此时来人依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韩岱自然不能据实相告,而是道:“淮安城中有洪承畴大人总督一方,主持大局,又有近十万大军驻守,兵精粮足,城高濠深,而且不日摄政王殿下的援军将会源源不断的从北方开来。那城下的定北军虽然骁勇,但是奈何兵力不足,只有两万余人,想攻克淮安,何其难也!”

    刘斌闻言却不生气,韩岱这种久经官场的官僚他见多了,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棺材不掉泪。以前在锦衣卫的时候,那些官员进来之后都是大喊着自己无罪,但是等体验过锦衣卫各种刑法的**滋味之后,便是让他说自己亲爹是叛党都是毫不迟疑的了。

    “哈哈哈哈……”刘斌忽然低声长笑起来,好似听到了一件特别好笑的事情一般,直笑的韩岱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心中恼怒,但是却不敢发作。

    刘斌笑够了,忽然神情一凛,脸上浮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表情来。

    “兵精粮足、十万大军?哼,天大的笑话!韩大人莫非忘了,你的大清已经在江南死了几个王,几个贝勒了?就连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此时还是阶下之囚呢!十万大军如何,在我家主人眼里也只是土鸡瓦狗而已,跟十万头猪差不了多少。至于城高濠深么,这倒是不错。只是你觉得十万头猪驻守的城池,即使城墙再高,壕沟再深又能如何呢?”

    刘斌的话里蕴含着一种强烈的自信,一种从心底流露的自信,让无论谁听到了他的这番话都会被他话中强烈的情绪所感染,都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城中真是驻守着十万头猪而已。

    韩岱此时的心中是既惊又喜,惊得是此人好大的口气,喜的是这人言语中已经透露出了他的真正身份。

    “莫非壮士是哪位派来的?”韩岱虚空指了下城外的方向,试探的问道。

    “嘿嘿,既然韩大人知道了,那在下也就不兜圈子了。我家主人宅心仁厚,不忍这城中百姓生灵涂炭,也不忍韩大人跟鞑子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才派在下来见大人,是想为这淮安百姓做一点善事,也想救韩大人一命。想必今日的士气,韩大人还记忆犹新吧。若非我等恰好出现,韩大人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