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岱见此情景,一勒马头。将马速放缓,眉头蹙了起来,吩咐身后的亲兵道:“让这帮刁民把路让开。”

    身后的亲兵们应诺道,放缓了马速之后,接下腰刀,连着刀鞘向那群围观的百姓砸去,嘴里大声的呵斥着。

    其中一名身上背着扁担的汉子听到呵斥声后回过头来看了不远处蹙眉而立的韩岱,又很快的转过头去了。

    韩岱被他这么一看,心中突的闪过一丝危险的信号。此人看自己的眼光异常的平静,好像还带着一丝怜悯,就好像看死人的眼光一样。根本没有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对官员的那种畏惧之情。

    还没等韩岱做出什么反应,异变突生。那些上前教训小贩的汉子,以及围观的人群突然掉头向韩岱的十几名亲兵扑了过来。手中的扁担等物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一柄柄锋利的刀刃。甚至那刚才显得惊慌失措的卖早点的小贩此刻也是面目狰狞,手中操着一柄短刀向韩岱扑去。

    “不好!中计了!”韩岱此时忽然惊醒这根本就是洪承畴所设的一个计策,根本的目的就是杀了自己。

    “洪老狗,竟然歹毒如斯!”韩岱心中大骂,但是手上却不慢,急忙调转马头,向从街道的另一头冲过去。只要回到府邸,这些人再嚣张也不敢强行攻打吧。

    韩岱的十几名亲兵根本没有料到这种局面发生,那些汉子向他们暴起发难的时候,他们还愣了一下,没搞清楚什么状况。就是因为他们这一犹豫,连最后的生机都给葬送了。

    那些汉子不知道演练了多久。他们扑到那些亲兵马前的时候,毫不拖泥带水的一把抓住了亲兵手中的腰刀,长臂一振,好几个亲兵顿时坐不稳,直接被从马上扯了下来。不等他们落地,早有人上前一刀切断了他们的脖子,鲜血顿时飙射出来。

    有几个比较机灵的亲兵,发现情形不断,立刻奋力抽出了腰刀,有两人策马向韩岱身边退去,其余几人策马挥刀向刺客们冲杀而去。

    结果没等到他们冲到跟前,随着几声“嘭嘭”的声音,每个人咽喉中都已经插着一支黑幽幽的弩箭,甚至连惨叫都没有发出一声,便从马上摔了下来。

    韩岱已经来不及看这边的情景,他已经调转了马头,正向冲出长街。可是等他转过头来却发现在他不远处已经有十几名表情平静冷漠的汉子正张弓持刀看着他。

    韩岱脸色顿时一片苍白,心中哀叹一声:“吾命休矣!”

    身后又传来两声惨叫,那赶过来保护他的两名亲兵也被刺客的弩箭射中了后背,惨叫着摔下马去。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是洪老狗派你们来的吗?”面对着不断逼近的刺客,韩岱嘴唇嗫喏着,本想问出这句话,可是却发现自己此时根本说不出话来。他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胆大,否则也不会轻易的投降清国了。

    眼看着对面的刺客已经端起了手中的劲弩对准了他,那蓝幽幽的箭头分明是死神的狞笑。

    韩岱已经闭上了眼,他知道自己这次无法幸免了。

    忽然,韩岱听见了无数的箭矢破空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了很多低沉的惨叫声,和**仆倒在地的闷响声,武器落地的撞击声。

    韩岱战战兢兢的睁开眼睛,惊讶的发现自己身前的十几名刺客已经全部倒在了地上,身上插满了箭矢。急忙回头望去,身后的刺客们也是同样的情形,都已经惨死在地。

    劫后余生的韩岱此时已经有些懵了,这他娘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如果是洪老狗要杀我的话,那又是谁救了我,为什么要救我?韩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韩大人,你已经安全了。”突然一个身材精壮结实的中年汉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韩岱的面前,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你是何人?为何要救本官?”韩岱一脸疑惑的问道。

    “我是何人,韩大人日后就会知道。这个你拿着,我们会来找你的!”那汉子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状的东西扔给了韩岱。

    韩岱下意识的伸手接住,放眼一看,那是一面盾牌形状的腰牌,一面画着一直金色的雄狮,另一面却是一只银色的鹰首。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那鹰的一双锐利的眼神,让人似乎有种无法注视之感。

    韩岱呆呆的看着这块腰牌,那中年汉子却已经走远了,只是远远的扔下一句话:“韩大人还是早些回府去吧。小心再遇到刺客!”

    韩岱知道这人说的对,自己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回府。至于这些人的身份,既然人家都说了日后会来找他,那就不急在一时。至少,他们现在对自己是没有恶意的。

    等淮安知府带人赶到的时候,原本人流熙攘的大街上已经是空无一人,连两边的店铺都早早的关了门。这种事情老百姓都害怕牵连到自己身上。

    知府衙门的捕快们唯一的收获就是大街上横七竖八的几十具尸体和满地的兵刃。

    捕头寇文强仔细查看了现场后低声对正愁容满脸,正在狠狠的揪自己胡子的知府季峰汇报道:“大人,从现场初步来看,这些人都是来路不正啊!死的这些人除了十三名身着甲胄的士兵之外,其余人根据卑职多年的办案经验来看,都是久经训练的杀手。从兵刃吻合程度来看,这些士兵则是被这些杀手所杀。而这些杀手却都是被另外一拨人用劲弩近距离的射杀的。而且从这些杀手的兵刃上发现了这个。”

    寇文强将手中的一柄短刀递了过来,指着接近刀柄护手的刀面上一处刻有一只金色雄狮的图案对季峰说道。

    “这是什么标志?你可曾见过?”季峰端详着这只金色雄狮,满脸的疑惑。(未完待续。)

    ps:  今天六一,祝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如果你们今天心情不错的话,尽管用你们的票票咱砸晕老猫吧!

二百五十章 嫁祸

    接到行刺失败的消息之后,洪承畴很是吃惊。他并不为自己派出的那些死士而心疼。这些人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他效死。他吃惊的是在这淮安城中竟然还有这么大一股自己不清楚的力量可以悄无声息,干脆利落的干掉自己这几十号受过残酷训练的死士。这些人到底是谁?从何而来,为什么要救韩岱?

    这些问题让洪承畴疑惑不解。但是在接到亲兵回报伊尔德来了的消息之后,洪承畴很自然的继续陷入了昏迷。

    伊尔德接到消息之后也是急忙的赶来,没想到得到的消息却是洪承畴早上刚刚醒过来一会又陷入昏迷之中了。

    烦躁的伊尔德等了一会,依然不见洪承畴醒转,只得告辞回府。

    等伊尔德刚出总督府的大门后,便接到了韩岱遇刺的消息。不仅仅是韩岱,同时还有其他三名明朝降将也在来总督府的路上遭遇了刺杀。只不过他们的运气似乎都不错,那些刺客都被另外一拨人给杀了,他们自身并没有受到损伤,只是随行的侍卫亲兵都被刺客给杀死了。

    伊尔德大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洪承畴派人干的。洪承畴跟韩岱之间的恩怨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是洪承畴一直在昏迷中,没有理由干这些事情。而且同时还有其他三人被刺。如果真是洪承畴干的,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啊。

    伊尔德脑子又不太够用了,让他冲锋陷阵没问题,可是让他推理这些弯弯绕绕可就真是为难他了。洪承畴正在昏迷之中,城中官职最高的就是他了。这件事如果不查清楚,城中的明军降将人人自危,这城还怎么守!

    就在伊尔德快要抓狂的时候,一脸惶恐的淮安知府季峰匆匆赶来了,将自己查验现场的结果告诉了伊尔德,并且将带有金色雄狮标志的几柄短刀也带了过来。

    伊尔德拿过短刀一看,脸色顿时大变。这个金色的雄狮标志实在是让他记忆实在太深刻了。每一次伴随着这个金色雄狮出现的时候。就是大清八旗勇士惨败收场的时候。那个人。那支可怕的军队给很多八旗勇士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恐怖印象。

    难道这些刺客都是那个人派来的吗?可是他为什么要刺杀这些汉人降将,却不对八旗将领下手呢?伊尔德想了想,一向不灵光的脑袋豁然开朗了,其中的缘由自行开始了脑补。

    萧毅颁布的那个汉奸榜的事情,伊尔德自然也是听说了的。他知道凡是那榜上有名的人,都要一死。那萧毅定然是派出这些刺客按图索骥,韩岱和其他几名遇刺的将领应该都是上了榜的。所以才会遭到刺杀。杀了这些降将,不仅让萧毅更加名声大振,而且还会影响守军士气,消弱守军实力,从而减轻定北军攻城时的压力。

    是了,一定是这样!伊尔德为自己的分析不仅有些洋洋自得。哼。汉人的这些弯弯绕绕也不过如此嘛。

    伊尔德认定了这些人是萧毅派出之后,心中大定,想着自己一定要在洪承畴醒过来之前把这件事查清,最后能抓到那些刺客余孽。也让摄政王好好看看他伊尔德不仅有勇,也是有谋的。

    至于那些救了韩岱等人的那伙人,自动被伊尔德忽略了。

    伊尔德严令知府季峰对全城百姓进行搜查,一定要找出那些刺客余孽。并且还派出了清兵以协助的名义进行全城大搜刮。

    城中自然又是一片鸡飞狗跳,那些如狼似虎的清兵在衙役的带领下挨家挨户以搜查的名义大肆劫掠。一时间城中凄风苦雨。百姓们怨声载道。稍有反抗的百姓则立即被冠以刺客同党的罪名抓起了甚至当场斩杀。伴随着劫掠的,自然少不了禽兽之举。孩子的哭泣声。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惨呼声,让这大清治下的淮安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百姓们虽然暂时被鞑子的屠刀吓住了,但是他们的怨念却在心底深深的埋藏了起来。很多百姓都想起来了城外的定北军,心中强烈的期盼着秦国公带着定北军早日打进来,把这些禽兽不如的鞑子杀个干干净净。

    那些救了韩岱等人的自然就是军统司的人了。他们属于军统司的外围力量,组成人员除了少部分自然人之外,大多数都是由萧毅从领地中的佣兵客栈中购买的刺客死士。这些人都是一次付钱,终身效死。他们的天上职业就是刺客,最擅长的就是潜踪匿影。军统司成立的时候,萧毅就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刺客编入了其中,作为外围力量。

    这些人的存在在定北军中都是属于机密,知道的人不超过一个巴掌。他们早在军统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便被打散了潜入了萧毅所认为的那些有价值的城池。只有军统司的间谍人员执行任务时需要调动武装力量时他们才会现身,平时都是靠着早已经伪造好的身份隐于市井之中,跟平常人一样,外人很难看出来。

    伊尔德的大肆搜查自然不会搜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执行完这次任务之后武器都早都隐藏了起来,又启用了早就存在的身份,鞑子如果不是拿着淮安城历年的人口名册对照的话,根本发现不了什么。即使发现了也休想从他们嘴中得到任何东西。

    至于刘斌及哼哈二将,自然有汪家早就给准备好的身份,更不用担心。

    城中的变故很快就被传了出来,送到了萧毅的面前。

    看着手中的情报,萧毅眉头微微一蹙,思忖片刻后将情报递给了尤条。

    “梦熊先生,你怎么看?”

    尤条快速的看完之后,不假思索的说道:“很显然,这是洪承畴干的。其目的有两个,杀掉韩岱,同时嫁祸给我们,以激起其余明军叛将同仇敌忾之心,从而死守淮安城,于我军以重创。”

    萧毅点点头道:“那这么说来,他真正的行刺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韩岱。其他三人也只是掩人耳目而已了。”(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到,有点困了,偷个懒,以后基本都是3k以上。2k的很少的。六月第一天,求票票!老猫本月的目标是拿全勤奖哦!

二百五十一章 大杀器

    尤条颔首道:“正是。洪承畴妄想着嫁祸江东,来个一石二鸟。”

    萧毅接道:“只可惜,洪承畴却怎么也没有料到我们已经提前有了安排,无意中破坏了他的奸计。哼,本督倒要看看,他能昏迷到什么时候。”

    尤条习惯性的捋了一下胡子笑道:“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洪承畴最迟明天就应该醒了。他若是再不醒的话,鞑子就会将这淮安城闹个鸡犬不宁了。到时候民怨沸腾,部下离心,说不得城池都能不攻自破了。多尔衮再英明,恐怕也得找他作为替罪羊。因此,他必须得醒过来,而且还得恰到好处。”

    萧毅哈哈一笑,击节叹道:“洪承畴这一番作为正好给我们做了嫁衣。本来还想着如何接近这些降将。现在有了这一层香火情,策反他们就更有把握了。”

    尤条道:“卑职想来,如今城中的百姓都在翘首盼望国公大军早日攻破城池,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呢!只是卑职有一事不明,国公爷何不趁着此时城中人心混乱,洪承畴假装昏迷之际趁机攻城,说不得能一举而下。”

    萧毅摇摇头解释道:“军师言之有理,若是我军再有五万之众,本督定然会下令攻城。只是如今我大军虽然骁勇无比,但是却只有两万之余。若是此时强行攻城,必然是伤亡惨重。即使能一举攻破城池,我们也会元气大伤。届时,鞑子若发动反攻,我们将无力抵抗。本督如今再等,等一样大杀器到来后就可以开始攻城了。”

    尤条不了解定北军的实情,但是萧毅自己心里很明白。因为系统的限制,他现在拥有的系统兵力只有区区两万。虽然说这些系统士兵战死之后能够迅速得到补充,但是却是需要时间。如果在没有补充完之后,鞑子发起反攻,那他就会很吃力了。而且随着淮安府的全境光复,各处城池都需要分兵驻守。一旦分兵。他的防线就更加的单薄了。

    因此。淮安这一战,他不仅仅要打下城池,更要立威,给所有被鞑子占据的城池守将立威。告诉他们,我定北军不仅野战骁勇无比,攻坚战同样犀利无双,日后让他们听到定北军的消息就会心惊胆战。看到定北军的金色雄狮大旗就会军心低落。所以,这一仗,萧毅是要用最猛烈的攻势,最少的代价,达成最大的战果。

    为了今天,萧毅自从第一次解了扬州之围就开始谋划了。而他谋划的关键则是落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人就是扬州的陈于阶。此人江南人氏。进士出身,曾官拜江南桐城知县,驭下严厉,但是对百姓极为宽待。当时,桐城县境内有数十里长的一片荒芜而肥沃的水洼地,他组织人筑堤成田,后低租租给无地农民,每年可获稻谷数10万石。故此。百姓称此地为“陈家洲”。后来被调到扬州任职。在原本的历史上,在扬州城破之后。他也随之牺牲殉国。

    大部分人都知道陈于阶是个爱民如子又政绩突出的好官,但是知道他是个火炮专家的人却很少。萧毅也是因为当年读史的时候,看到书中提了一句。后来破了城之后,知道这位专家也在扬州,心中大喜,将之邀请过来深谈了一番后心中大定。

    这陈于阶不仅书读得好,官做的好,对火炮研究更是情有独钟。他曾经跟随徐光启学习过,也跟发明了燧发枪的毕懋康关系很好。两人经常一起讨论火器的改进。只不过研究方向不太一样。毕懋康兴趣在火铳上,陈于阶则是在火炮上。

    萧毅自己虽然不太懂火炮,但是却是知道火炮的基本原理和后世火炮的发展趋势。他将自己所知的以闲聊的方式隐隐的点拨了下陈于阶,就让他陷入了极大的惊喜之中。

    回去之后,陈于阶就陷入了痴迷的研究之中去了。萧毅下令让工匠营全力配合。

    因为当时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陈于阶的第一步并不是制作新火炮,而是改良当时定北军手头已有的红夷大炮。

    对于这次改良,萧毅的要求很简单:一定要比鞑子目前拥有的火炮射的更远,射的更准。至于威力的问题,那就牵扯到火药改良的问题了,暂时还顾不上。

    而要比普通的红衣大炮射的更远,更准,作为一门前装滑膛炮来说,绕不开的选择就是在炮管内刻上膛线,从而保证炮弹的射程和精确度。

    这个时候的红衣大炮,三千斤以上射程轻轻松松达到七八里之外,甚至史料记载,最长时候甚至能够达到十里之外。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射程可达2…4公里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出,其威力着实惊人。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长于攻城,拙于野战,更别提守城了。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在多年与大明争夺辽东的战争中,满清鞑子是吃够了红夷大炮的苦头。甚至连老野猪皮努尔哈赤都是被红夷大炮给击伤而挂了的。

    早期的满洲鞑子并不是顽固保守,冥顽不化的。在吃够了苦头之后,皇太极命汉八旗诸头领率所部炮匠到锦州铸神威大将军炮,1643年又派人赴锦州督造红夷炮,像这样一批批地遣官造炮,说明当时的锦州已成为清军火器的制造基地。甚至现在有人认为清人当时所铸成的35门铁心铜体的“神威大将军”火炮,其品质已达世界最高水平。

    在清军入关之后,鞑子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拔寨,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主要依靠的就是红夷大炮的巨大威力。就连天下雄关的潼关也在红衣大炮面前快速的沦陷了。因此,鞑子曾扬言:将炮一百位摆作一派,凭它哪个城池,怎么当得起三四日狠攻?

    就连当时的大明朝请的洋人火炮专家汤若望都震惊不已。以前是大明有大炮,鞑子没有,都是败多胜少。现在人家不仅有了,而且质量还不比我们差,数量还比我们多,这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这次清军南下,自然也是携带了许多红衣大炮的。但是基本上还没来的及发威的时候就被萧毅给劫了。但是后来多尔衮又从北方给洪承畴运送了一批火炮用来守城。洪承畴当年在守松山的时候对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