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崇祯元年,袁崇焕出任蓟辽督师,领兵部尚书衔,手持尚方宝剑,决断辽东的一切事宜,从那个时候开始,袁崇焕在辽东暗地里培养忠于自身的势力,广宁铁骑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广宁铁骑是袁崇焕倾力打造,投入大量的钱财,战斗力异常的强悍,几乎可以与满八旗的精锐正面厮杀,而吴三桂正是其中的一员。
袁崇焕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包括不请旨斩杀毛文龙,被密报给京城的皇上,让皇上如坐针毡,崇祯二年,后金皇太极亲率大军绕开关宁锦防线,入关作战,突然抵达京城,令大明朝廷震动,皇上震怒,尽管袁崇焕后来率领大军驰援京城,且率领最为精锐的广宁铁骑与后金鞑子作战,护卫京城,但已经无法消除皇上的愤怒和猜忌,也就是那个时候,袁崇焕被投入大牢之中,待到后金鞑子撤离关内,京畿之地稳定下来之后,袁崇焕被斩杀。
吴宗睿在担任登莱巡抚的时候,就开始集聚实力,不断的壮大登莱新军,来到辽东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掩饰,一方面扩充登莱新军的军士,一方面逐渐收编辽东边军,让其成为登莱新军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做法,早就超过当年的袁崇焕,京城的朱由检肯定是坐卧不安的。
不过吴宗睿比袁崇焕做的好一些的是,登莱新军屡次打败入关作战的后金鞑子,已经成为大明百姓心目中的王者之师,朱由检找不到动手的理由,也不敢轻易动手。
可危险时时刻刻存在,吴宗睿与朱由检和大明朝廷之间,总有翻脸的时候。
吴宗睿已经打算提拔吴三桂,让其成为登莱新军的副将,这是仅次于总兵的职位,如果是信不过的人,或者意志不坚定的人,不可能出任。
让吴三桂跟随刘宁到山海关去,就是要看吴三桂究竟是怎么表现的,刘宁在山海关整顿军务,肯定会引发一些风波,吴三桂如果真的想着进入登莱新军之中,那就需要做出有利于登莱新军的事情,譬如说利用自身的威望降服那些桀骜不驯的辽东边军军官,甚至是吴襄在山海关驻军之中的一些心腹。
说白了,这是吴宗睿对吴三桂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次考验。
吴宗睿很清楚,吴襄苦心经营山海关,在山海关驻军之中,有不少的心腹,而且吴襄离开山海关到中原去作战,一定会将军务大事交予心腹,保证山海关不出现任何乱子。
吴襄的那些心腹,吴宗睿知道,登莱新军情报司的触角早就伸进山海关,将其中的很多情况都弄清楚了。
将辽东看做自身势力范围的那一天开始,吴宗睿绝不允许辽东存在其他的力量,经历辽东之战以及济南之战,辽东进入了暂时稳定的时期,吴宗睿岂会浪费时间,他就要开始对整个辽东大规模的整治,将山海关彻底纳入势力范围就是第一步。
其实吴宗睿可以用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请走吴襄,或者利用征伐的机会调动山海关驻军,他这样做其他任何人无法提出异议,但吴宗睿不想辽东出现动荡,同时也想着将吴三桂纳入到登莱新军之中。
长时间接触,吴宗睿不得不承认,吴三桂的确是人才。
吴宗睿倒是没有打算让吴三桂背叛吴襄,这样做不近人情,也会留下极大的隐患,所以吴宗睿需要适当的提醒吴三桂。
“长伯,辽东一府一州六县总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蓟辽督师府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我一直都在考虑,我知道你有能力,熟悉辽东的诸多情况,说说你的想法。”
吴三桂楞了一下,没有马上开口,显然是缺乏思想准备。
“这个,下官一切都听从大人的安排部署。”
吴宗睿脸色平静,看着吴三桂再次开口了。
“你的父亲吴襄总兵马上就要率领大军进入中原作战,为朝廷剿灭流寇,我相信吴总兵一定能够旗开得胜,立下战功,得到皇上和朝廷的赏赐,接到皇上圣旨的时候,我也考虑,让你跟随吴总兵进入中原作战,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让你在战斗之中立下功劳,得到升迁,本就是我应该要做的事情。。。”
吴宗睿还没有说完,吴三桂的脸色就变化了,快步走到吴宗睿的对面,单膝跪地。
“下官绝无跟随父亲大人进入中原作战的想法,下官愿意跟随在大人身边效劳。”
吴宗睿看着单膝跪地的吴三桂,眼神变得尖锐。
“吴总兵率领大军进入中原作战,短则数月,长则数年,这期间,山海关的防务不能耽误,我知道吴总兵一定会有所安排,不过我觉得,山海关乃是关宁锦防线最为重要的一环,不能够有丝毫的波动,所以蓟辽督师府对于山海关的防务事宜,会做出一些安排。”
“长伯,你可明白我说的意思。”
吴三桂额头上冒出了汗滴。
“下官明白,下官在大人面前起誓,不管遇见什么情况,下官都是一心效忠大人的。”
吴宗睿微微一笑。
“长伯,起来吧,事情倒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我只是想着加强山海关的防御,让关宁锦防线成为后金鞑子的梦寐,为了做到这一点,采取某些措施也是必须的,不过这不忠不孝的事情,我不能做,你更不能做。”
等到吴三桂站起身来,吴宗睿挥挥手。
“好了,你去准备吧,刘宁明日就要出发,前往山海关,你跟随刘宁到山海关去,可暂时留在山海关,协助刘宁完善山海关所有的防务事宜,我看好你,也很信任你,相信你能够做好,能够成为刘宁的得力助手。”
。。。
走出厢房,吴三桂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他的手心里面,已经有了一层冷汗。
吴襄写来的信函,吴三桂已经烧掉了。
吴襄的确在山海关做了一些动作,包括当初甄别辽东边军的军士,目的就是将山海关牢牢的握在手里。
吴三桂压根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知道祖大寿和金国凤两人,能力上面都强于父亲吴襄,人家都看清楚了局势,准备彻底归附吴宗睿和登莱新军,父亲吴襄居然还想动小心思,这岂不是自找苦吃。
吴三桂佩服吴宗睿,暗地里将吴宗睿与当年的袁崇焕比较,他觉得吴宗睿比袁崇焕厉害太多,袁崇焕当年打造的广宁铁骑,总兵力不过一万人左右,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广宁铁骑就算是厉害和骁勇,也没有办法与后金鞑子面对面硬抗,只能是在作战的过程之中,起到奇兵的作用,可是登莱新军就完全不一样了。
吴三桂亲率登莱新军将士,生擒后金的多罗贝里岳托,那些将士展现出来的杀气,让吴三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且登莱新军完全有能力与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最终还能够形成对后金鞑子的碾压。
所以在收到吴襄的信函之后,吴三桂马上求见吴宗睿,表明自己的决心。
父亲吴襄在山海关的所作所为,怎么可能瞒得过吴宗睿。
吴三桂必须给自己留下后路。
可惜吴三桂的这点心思,被吴宗睿看的透透的。
情急之下吴三桂表态了,到了关键时刻,他会表达出来决心,不惜背叛父亲吴襄。
这点心思又被吴宗睿看穿了,吴宗睿说到了不做不忠不孝的事情。
吴三桂终于明白了,这是吴宗睿在提醒他,给他机会。
走出厢房,吴三桂没有丝毫的犹豫,瞬间做出了决定,效忠吴宗睿,至于说跟随刘宁到山海关去,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他心知肚明。
走出蓟辽督师府,转身看了看府前的一对白玉大狮子,吴三桂内心默念,这位蓟辽督师吴宗睿大人,展现出来的气势和睿智,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比拟和想象的,这位吴宗睿大人究竟是什么想法,将来准备要做什么。
当然,这一切,对于已经下定决心的吴三桂,不是特别重要了,他需要做的,就是协助刘宁,彻底稳定山海关的局势,让蓟辽督师府完全的掌控山海关。
第五百六十三章 整顿军务(1)()
山海关副总兵气势汹汹的来到了吴三桂的营房。
吴襄总兵率领的大军已经出发三天时间,副总兵按照吴襄的要求,开始管理整个山海关的防务事宜,可是来到山海关的都督同知、莱州总兵刘宁,却提出了异议,他要按照蓟辽督师府的要求,对山海关的整个防务事宜进行整顿。
这让副总兵猝不及防,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要求刘宁出示蓟辽督师府的钧令,刘宁却没有拿出来,副总兵忍不住翻脸,说是自己按照总兵大人的要求管辖山海关一切的防御事宜,不会服从其他人的命令。
让吴三桂觉得奇怪的是,刘宁没有马上动手,而是笑眯眯的开口说话,让副总兵好好的想一想,接下来究竟该要怎么做,就离开了总兵府回营房去了。
一直到回到营房,吴三桂才恍然大悟,原来刘宁压根不是询问副总兵应该要怎么办,而是在询问自己应该要怎么办,要做出什么样的姿态来。
懊恼的情绪缠绕着吴三桂,他已经想好,若是明日副总兵依旧固执己见,不愿意交出来权力,那自己首先站出来驳斥,甚至是用强。
偏偏这个时候,副总兵居然到营房来了。
吴三桂本就是山海关游击将军,在山海关有自身的营房,回到山海关之后,自然是到自己的营房居住,他的营房距离登莱新军驻扎的营地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可能是吴襄专门做出的安排,副总兵直接到营房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宜。
看见副总兵有些铁青的脸色,吴三桂强忍住怒气,和颜悦色的开口了。
“怎么,想好了吗。”
副总兵带着狰狞的神情开口了。
“吴将军,什么想好不想好的,蓟辽督师府也管的太宽了,手都想伸到山海关来了,山海关是什么地方,总兵大人在这里驻守多年,皇上和朝廷放心,我记得皇上曾经专门给总兵大人下旨,由总兵大人负责山海关的一切事宜,我看没有圣旨,就算是蓟辽督师府也不能够干预山海关的军务事宜。。。”
吴三桂的脸色骤然有些变化,他突然嗅到一丝危险的气味,如果皇上给父亲大人专门下了旨意,那意味着形势不一般,这件事情吴三桂不知道,不过作为父亲大人心腹的副总兵,很有可能知道。
“原来是这样,那副总兵大人准备如何应对当下的事情。”
也就是在瞬间,吴三桂想透了,辽东的吴家不需要成为皇上朝廷与蓟辽督师府之间的棋子,只需要做出选择就是了,皇上和朝廷距离山海关很远,就算是想着伸手,也不大可能干预到山海关以及辽东的事宜,蓟辽督师府就不一样了,强悍的登莱新军可以决定辽东的所有事情,尽管山海关还驻扎有三万多辽东边军,但这点兵力,在登莱新军眼中不值一提,人家十万后金鞑子,登莱新军都敢于发起进攻,就不用说三万多辽东边军了。
更加关键的一点是,辽东所有的事宜,都是蓟辽督师府做出决定,吴宗睿的手中有尚方宝剑,若是副总兵不听从命令准备用强,可以被尚方宝剑砍掉脑袋,皇上和朝廷是不可能出头的。
吴三桂彻底明白了,吴宗睿本来就可以用强,但还是采取了柔和的手段,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机会,要不然驻扎山海关的早就是登莱新军将士了。
副总兵没有明白吴三桂的意思,更不会知晓吴三桂的想法。
“哼,蓟辽督师府有什么了不起,我想好了,明天拒绝刘总兵的要求,我倒是要看看,刘总兵准备怎么做,难不成对我驻守山海关的军士动手吗,要真的这样,休怪我不客气,我还要向皇上密报,就说刘总兵想要造反。。。”
吴三桂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冷冰冰的开口了。
“副总兵大人有这等的想法,我不敢多说,只是你可不要牵连到父亲大人和在下了。”
副总兵看着吴三桂,露出吃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吴将军,这可是你的父亲做出的安排布置,我都是按照总兵大人的要求去做的。。。”
“有些话可不要乱说,我想父亲大人是明白事理的,绝不会做出这等的安排。”
“那、那吴将军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蓟辽督师府负责辽东的一切事宜,蓟辽督师吴大人手中有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如果你敢对刘都督同知动手,或者向皇上和朝廷禀报刘都督同知造反,你想面对你的是什么结局,尚方宝剑杀不得你吗,皇上和朝廷不知道辽东的具体情况,辽东军务方面的事宜,都是蓟辽督师府做出决定,你居然说刘都督同知调整山海关防务事宜是造反,皇上若是知晓此事,会如何看待父亲大人,难不成你也想着让父亲大人成为众矢之的。。。”
副总兵急的脸色通红,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吴将军,可总兵大人手里有皇上的圣旨啊。。。”
“啪。。。”
吴三桂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了,看着副总兵,面带狰狞的神色开口了。
“副总兵大人,我不知道什么圣旨的事情,我只是知道,皇上和朝廷让吴大人全面负责辽东的事宜,吴大人手中有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整个辽东防务事宜,吴大人都可以决定,不要说抽调山海关的驻军,就是让驻扎的所有军士撤离山海关,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包括父亲大人都无权开口说话,只能服从命令。”
吴三桂的气势,让副总兵愣住了。
“吴、吴将军,我不能听你的,总兵大人离开的时候,专门吩咐过,让我负责山海关的一切事宜,若是有什么变故,必须得到总兵大人的准许。。。”
吴三桂眯起了眼睛,他忽然觉得,父亲在这件事情上面做的很愚蠢,看不透当下的局势,舍不得手中那点可怜的权势,如果真的惹恼吴宗睿,人家动动嘴皮子,父亲可能脱一层皮。
副总兵的想法不可能有什么改变了,但吴三桂还要做最后的努力。
“副总兵大人,我再说一遍,父亲大人不会那么糊涂,敢于对抗蓟辽督师府,若是这件事情传出去,让吴大人知晓了其中的缘由,我辽东吴家绝不会与你善罢甘休。。。”
副总兵楞了一下,牛脾气也上来了。
“吴将军,这是你父亲做出的决定,我只是执行总兵大人的决定,他日你成为山海关总兵,我一定按照你的命令行事。。。”
吴三桂看着副总兵冷笑了几声。
“既然你这样想,那就不必多说了,今夜你就不要离开了,就在我这里好好想想,明日一早我们一同到总兵府去。”
四名亲卫出现在副总兵的身后。
副总兵的右手放到了刀鞘上面。
“怎么,吴将军准备扣留我吗,你的胆子也太大了,我是山海关副总兵,你只是山海关游击将军,你这样做是以下犯上,就算是总兵大人回到山海关,我也不会客气。”
吴三桂笑了笑,看着副总兵大人,他突然觉得,父亲大人信赖的这些人,都是没有大脑的,也不知道父亲大人是怎么了,以为依靠这些人,就可以保住权势吗。
“副总兵大人,我提醒你最好不要妄动,虽然我是山海关游击将军,但我从锦州来,协助刘都督同知整顿山海关的军务,你若是在这里动手,与造反一样,我可以当场将你斩杀,禀报蓟辽督师府,到时候你就是真正的造反,你呗斩杀不说,你的家人也要流放。。。”
副总兵脸上的神色完全变化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本来是前来找寻吴三桂商议办法,却自投罗网了。
“吴将军,我是受总兵大人的委托,你可要想清楚,你要是跨出这一步,就没有办法回头了,到时候总兵大人回来,你该怎么交代。。。”
吴三桂挥挥手,不耐烦的开口了。
“副总兵大人,这些事情就不需要你操心了,好了,请副总兵大人到旁边的营房歇息,我去告诉外面的军士,让他们回去,副总兵大人就留在我这里,商议重要的事情。”
。。。
天色完全黑下来了。
带着副总兵的吴三桂,出现在登莱新军的营地里面。
刘宁营房的灯依旧亮着。
吴三桂只身进入营房,发现刘宁端坐在椅子上面,脸上带着笑容。
“禀报都督同知大人,下官将山海关副总兵扣押了,带过来了,副总兵到下官的营房,出言不逊,下官实在忍不住。。。”
刘宁挥挥手。
“吴将军不用多说了,情况我已经知道,既然你来了,我不妨告诉你,明日一大早,我就要开始整顿山海关的军务,大人早就对一切做出了安排,驻守山海关的辽东边军,要进行全面的甄别,看看其中是不是有勾结后金鞑子之人。。。”
吴三桂的额头上面冒出了冷汗,连忙对着刘宁抱拳。
“下官明白了,下官一定按照都督同知的要求行事,下官这里有一份名单,名单上面之人,虽无勾结后金鞑子的嫌疑,但品行不是很好。。。”
刘宁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这样啊,这些军士既然没有勾结后金鞑子的嫌疑,那就另行安置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顿军务(2)()
翌日一大早,山海关副总兵因为抗命,被关押到大牢之中,山海关游击将军吴三桂站出身来,专门做了解释,痛斥副总兵不明事理,指出山海关驻军存在太多问题,且提议蓟辽督师府对于驻守山海关的军队进行全面的整顿。
如此情况之下,山海关驻军的军官不敢出头了。
整顿军务的事宜全面铺开。
依照吴三桂提供的名单,以及登莱新军情报司侦查到的情况,一百多名军官被清理出来,一万多军士也被清理出来,这些人将组成一队大军,离开山海关,进入到中原,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山海关四万多驻军,吴襄带走一万人,清理出来一万多人,留下的还有两万军士。
山海关是广宁锦防线最为重要的一环,但那是在广宁和锦州等地存在巨大危险的时候,山海关作为广宁锦防线最为重要的一环,成为最后的堡垒,阻止后金鞑子入关。
现在锦州和广宁等地都在登莱新军的掌控之中,包括西平堡等地,都没有什么危险,登莱新军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