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抚衙门的告示,要想办法送到皮岛、宁远乃至于复州等地去,我相信,只要有人来到登州和莱州,知道我们官府说话算数,就会有人源源不断的来到登州和莱州。”
史可法来到巡抚衙门的时候,吴宗睿正在苦思如何增加登莱人口户数的问题。
吴宗睿点名让史可法到登州出任知府,有自身的想法,史可法为人正直,算得上清廉,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优柔寡断,做事情不干脆,遇见重大的事情难以决断,往往贻误和丧失机会,而形成这样的性格,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史可法老好人的思想作祟。
这正是吴宗睿需要的人才,从出任登莱巡抚的那一天开始,吴宗睿就有自身的打算,他所做的有些事情,肯定是不符合朝廷规矩的,如果换做其他人担任登州知府,情急之下很有可能向皇上和朝廷写奏折弹劾,但史可法不会这样做,史可法也许会提出异议,但最终会以服从大局的方式执行。
至于说卢发轩,和吴宗睿的关系很好,一定程度上也明白吴宗睿的想法,出任莱州知府,能够执行吴宗睿所做的任何决定,而且还能够制衡莱州总兵杨御蕃。
在登州和莱州这种不毛之地做事情,吴宗睿最为需要的是上下一心。
只要各级的府州县衙门,都按照巡抚衙门的要求做事情,那就不担心登州和莱州发展不起来。
吴宗睿毕竟是穿越之人,在如何发展经济方面,比起其他人有着天然的优势。
“大人,这清理土地的事宜,下官觉得激进了一些,是否可以缓缓,那些士大夫家族和乡绅家族,就算是遭遇叛军的杀戮,应该还有人在外地为官,或者在外地做事情,府州县衙门若是将他们的土地全部收缴,一旦他们回到登州和莱州,必定找官府理论,如果引发太大的争执,对于大人不利啊。。。”
“宽之兄,你的担心有些道理,可我必须要这样做,这些日子,巡抚衙门大致清理了登州和莱州现有的人户人口,预计人户不足三万,人口不足二十万人,若是登州和莱州不能够大规模的增加人口,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登州和莱州刚刚遭遇劫难,外面说起这里,都是不寒而栗,官府没有足够的优惠条件,谁会到登州和莱州,如此情况之下,巡抚衙门必须要下定决心,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创造足够好的条件,才能够吸引大量的人口前往登州和莱州,给予土地就是最好的办法,至于说这样做,很有可能引发外界的反弹,甚至遭遇弹劾,我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够让登州和莱州发展起来,一切责任我来承担。”
听见吴宗睿这样说,史可法连忙站起身来,抱拳稽首行礼。
“大人的话语,让下官惭愧,下官只是想到了清收土地可能引来麻烦,却没有想到登州和莱州等地的发展,这是下官的失职。。。”
“宽之兄万万不要这样说,有这等的担忧是正常的,今日宽之兄既然来了,那我就明说了,今后登州府衙按照巡抚衙门的要求所做的任何事情,由巡抚衙门承担一切的责任。”
“这可不行,事情是下官做的,怎么能够让大人来承担所有责任。”
“宽之兄,你不用多想,我说过了,登州和莱州遭遇叛军的荼毒,几乎是赤地千里,你我被皇上和朝廷赋予重任,到这里来做官,就是让登州和莱州重新焕发生机,若是我们畏首畏尾,总是为自身的前途考虑,导致登州和莱州迟迟不能发展,那就是我们的罪过了,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和朝廷的重托,你说是不是。。。”
史可法满脸通红,站起身来,再次抱拳稽首。
“大人的话语,下官记住了,今后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做事情,大人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
官道上扬起一阵阵的灰尘。
战马疾驰而过,寥寥可数的飞鸟惊慌失措,盘旋在空中。
气候慢慢转冷,从官道看向四周,到处都是荒芜的景象,战马疾驰一刻钟的时间,看不见一户的人家。
这就是战后登州和莱州的实际情况,已经一个多月,依旧没有多大改善。
吴宗睿脸色阴沉,没有开口说话,身边的廖文儒,低着头,也没有开口说话。
信义押司的军士,来到登州的已经有八千人,剩余的两千多人,暂时留在青州,处理好善后的事宜,待到所有押运任务都完成之后,这些军士也会全部迁到登州府城。
青州府城信义押司的铺面保留下来,登州府城内也开设了信义押司的铺面。
新军重新建立起来,廖文儒和刘宁出任游击将军,罗典明等人则是出任千总,巡抚衙门已经将众人的任职上奏兵部报备,从这个时候开始,廖文儒等人就是明军之中的一员了。
军械和战马是足够的,当初高起潜率领大军班师的时候,几乎留下了所有的战马和军械,还有不少的粮草,只是府库里面看不见多少银子了。
新军目前的总人数一万出头,拥有七千匹战马,二十四尊红夷大炮,两百门弗朗机,八百门西洋火炮,近千辆炮车和双轮车。
特谢拉依旧为新军总教习,科雷亚、亨利两人为副总教习,他们一边教习军士熟练操控红夷大炮、弗朗机和西洋火炮,一边认真研究和改进各类的火炮。
至于那些鸟铳和手铳等等,吴宗睿还真的看不上,射程不远,杀伤力不大,灌注弹药耗费时间,等到你一轮射击之后,人家骑兵早就冲到跟前来了。
战马以及军械的大量增加,意味着开销也大幅度的增加,皇上有言在先,不再承担新军的开销,包括莱州新军的开销,登州和莱州的驻军,都是仿效卫所军士执行,也就是实行屯田制,耕种土地得到收入,用以养活军队。
用屯田来满足军队的开销,根本行不通,这一点大明卫所制度的败坏,已经说明一切。
这样说明了,登州和莱州的新军,地位全面下降,和其他卫所军队待遇一样了。
“报,前方发现土匪的踪迹,有三十多人,五匹战马。。。”
“继续侦查,锁定土匪详细的位置,尽量侦查到他们的老巢。”
斥候再次去侦查。
廖文儒扭头看着吴宗睿。
“大哥,我带着一百名军士,前去剿灭土匪。”
“好吧,记住,一定要彻底剿灭这些土匪,不要拖泥带水。”
。。。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廖文儒带着军士回来了。
登州和莱州境内的土匪,经历了叛军作乱之后,也是元气大伤,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登州新军派遣大量斥候,四处侦查,弄清楚土匪的藏身之地,新军军士出击,短时间之内,剿灭了大量零星的土匪,登州和莱州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俘虏有十来人,个个蓬头垢面,乍看上去还以为是流民。
廖文儒带着一名土匪走过来,其余土匪被押下去了。
吴宗睿看了看廖文儒,没有开口说话。
“大人,这名土匪说了,他原来是登州叛军之中的一员。”
吴宗睿的眼神瞬间变得尖锐。
廖文儒推推土匪,示意土匪开口说话,土匪身体哆嗦,颤颤巍巍开口了。
“大、大人,小的知道有五百多叛军军士,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
吴宗睿冷冷一笑。
“你怎么知道附近有五百多叛军军士。”
“小的、小的前不久还和他们在一起,只是、只是小的忍不住了,才逃出来的。。。”
“叛军被剿灭已经有两个月时间,这么长时间,五百多叛军军士是怎么活下来的。”
“好、好多人逃离的时候,身上带着钱财,都、都是用钱财,到城池去购买的,有时候也在村镇抢一些粮食。。。”
吴宗睿不再看眼前的土匪,而是看向了廖文儒。
“文儒,让他将土匪所在的区域说出来,尽量详细一些,绘制成为地图,如果斥候侦查属实,则抽调两千军士,彻底剿灭这股叛军。”
。。。
安排布置好一切,廖文儒来到吴宗睿的跟前。
“大哥,五百多人,全部剿灭吗。”
“说吧,你是什么想法。”
“如果可能,叛军之中的普通军士,可以招募进入新军队伍之中,毕竟他们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战斗厮杀,能够活下来,战斗力一定不错。”
吴宗睿略微思索,摇摇头。
“不行,这些叛军军士,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进入新军之中,他们既然能够从大战之中脱身,作战能力强悍是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叛军之中地位不一般,很有可能是叛军精锐的军官军士,叛军被剿灭已经两个多月时间,这些人能够坚持下来,我也挺吃惊的。”
“如果情报真实,务必彻底剿灭他们。”
“我所说的剿灭他们,并非是赶尽杀绝,如果他们之中有人愿意投降,还是要饶过性命,杀俘不祥,我们新军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廖文儒有些迷糊,既然不杀,又不能进入新军之中,那如何处置俘虏。
“文儒,你怕是不大明白,该如何的处置俘虏,我给你一个建议,登州和莱州缺人,特别缺乏耕种土地的人,将这些投降的俘虏,集中看管起来,要求他们种地劳作,播种粮食,等到他们真正有所改变,再行考虑是不是让他们进入新军之中,或者让他们成为农户。”
廖文儒用力拍了一下额头。
“大哥,您真的是神了,这个办法好,太好了,新军军士人数众多,登州府城内的军营,已经无法容纳,我正想着在城外挑选地方,建起军营,这些俘虏,正好可以建营房。”
“考虑不错嘛,在青州的时候,我不赞成大规模的建营房,现在不一样了,你们要在登州城外,建立起规模宏大的军营,新军还要不断扩大规模,若是能够恢复到当初的四万人规模,我们就能够做很多的事情了。”
。。。
两天之后。
廖文儒神色兴奋的进入巡抚衙门,径直来到厢房。
“大哥,的确有五百多名叛军军士,我们前去围剿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投降了,他们完全失去了斗志,甚至在杀战马吃了。”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文儒,其实这些叛军军士,在军队中的时候,战斗力肯定是强悍的,可一旦失去斗志,甚至不如寻常的百姓,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大哥,我不是很明白,或许他们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作战了。”
“不是,现在的他们,任何人指挥,都不会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没有了信仰。”
“什么是信仰啊,大哥,我怎么从来没有听您说过。”
吴宗睿站起身来,走到了廖文儒的面前,用力拍拍廖文儒的肩膀,意味深长的开口。
“所谓信仰,就是对某个人的信奉和敬仰,表现出来的是无条件的服从和信任,甚至愿意为这个人去牺牲自身的性命。”
廖文儒楞了一下,突然明白了。
“大哥,只要是为了您,我愿意牺牲生命。”
“哦,如果面对的是皇上,面对的是高官厚禄,你会怎么想。”
“皇上关我什么事情,我心里只有大哥,高官厚禄我更是看不上。”
“所有的新军军士也是这么想的吗。”
“当然了,他们只会服从大哥的调遣,他们的心里也只有大哥,压根没有皇上和朝廷。”
“那倒不一定,总有人想着飞黄腾达,一旦得到了皇上的注意,就能够达到目的了,而且高官厚禄是很多人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大哥放心,这样的人,在新军之中没有立足之地。”
“十根指头有长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想法,想要让他们彻底改变,需要时间,不可一蹴而就,不过,文儒,新军之中的军官,上至游击将军,下至千总、把总、守备和巡检,都要和你的想法一致,军官之中决不能有心怀异志之人,如果发现,坚决清除,乃至于斩杀,我说过了,每个人都希望高官厚禄,都希望富足的生活,这是人的本性,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贫穷,甚至无法养活家小。”
说到这里,吴宗睿的语气变得深沉。
“你和刘宁等人跟随在我的身边,摸爬滚打,甚至将性命置之度外,如果不能过上好日子,我愧对你们,所以我的信仰之一,就是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让跟随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过上舒心舒适的日子。”
“这一点,你务必让新军所有军官和军士明白,他们跟随在我的身边,不是一辈子都吃苦的,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扬眉吐气。”
“不过想要过好日子,就要让地方富足,让百姓也过上好日子,这需要我们努力,甚至是拼却性命,就好比是吃饭,锅里有碗里才有,我们首先要保证锅里的米饭充足,才能够保证我们碗里的米饭也是充足的。”
。。。
廖文儒听得特别认真,思索的很仔细,一种从未有过的认识,逐渐的在脑海里面形成,这恐怕就是吴宗睿所说的信仰。
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运()
规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穿越的吴宗睿,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失落,什么叫做着急。
快两个月时间过去,来到登州和莱州的人寥寥无几,外界对于登州和莱州的传闻,依旧停留在叛军作乱的情形之中,这也不能怪别人,毕竟大明的交通太不发达,很多消息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够传递出去,而不利于登州和莱州的传闻,正是喧嚣尘上的时候。
眼看着到了冬月,马上就要进入春耕季节,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如果耽误了本年度的春耕,来年吴宗睿就算是神仙,也无法改变登州和莱州持续萧条的局面。
玉蜀黍种子、番薯种子,已经派人到江西去采购,小麦种子已经备好,就等着开春播种。
一段时间,吴宗睿急的吃不好、睡不好。
更加让他揪心的是,信义押司尚在青州的两千军士,无法搬迁到登州府城,因为绝大部分的押运生意,都是在青州,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官吏,都不愿意到登州来。
该想的办法想了,该做的也做了,可就是不见大量的人口迁徙而来。
按照吴宗睿的计划,首先是增加人口,发展农业,只有稳住了登莱之地的局势,下一步才能够考虑发展商贸的问题。
按照巡抚衙门的安排部署,府州县衙门专门对辖区内的人户和人口进行了核实,这其中蓬莱知县崔云辉是最为卖力的,统计上来的数字,让吴宗睿倒吸一口凉气,截止崇祯五年十一月中旬,登州和莱州总户数两万七千余户,总人口十七万余人,而且主要集中在莱州府城、登州府城和少数几个州县城池之中,有部分的县城,譬如说黄县县城,县城内的人口仅有千余人,县城特别的清冷。
而且这个人口总数,还包括了登莱境内所有的卫所军士。
应该说,登莱之地,已经萧条到了极点,可以用赤地千里来形容了。
舆论的杀伤力是无穷的,巡抚衙门的公告文书和舆论比较起来,不值一提。
迫不得已之下,吴宗睿已经想好了,春耕时间,登州和莱州的所有军士,悉数都去种田,能够种下多少是多少,来年总归有些收成,至于说不荒芜一块耕地,怕已经是幻想。
在府城东直大街转悠了一圈,吴宗睿慢慢朝着巡抚衙门而去,他和家眷悉数都居住在巡抚衙门的后院,相比较来说,巡抚衙门的后院,比青州府衙的后院要好一些。
“大人,我都等您好一会了。”
“刘宁,怎么了,你不是在负责蓬莱水城,负责水师事宜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大人,水城水师码头扣押了五艘货船,说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因为海上风浪太大,不得已停靠水师码头。。。”
刘宁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眼睛亮了。
“走,到水师码头去看看。”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让曾先生去看看,您不必亲自去水师码头。。。”
“不要多说,备马,到水师码头去。”
。。。
水师码头,被扣押的五艘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就在不远处,货船的船主和船员,被押解在码头南侧,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刘宁,让货船的船主到厢房,我有话要问他们。”
刘宁楞了一下,随即转身离开厢房,亲自前往码头南侧。
吴宗睿已经有些激动,海运两个字,从头脑之中冒出来,他依稀记得,穿越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大明王朝海运的文章,整个的大明王朝,海运一直都在发展的阶段,明朝初期,漕运的作用特别凸显,海运相对弱势一些,可是到了明朝末期,因为大运河的拥堵,河沙的淤积,漕运大受影响,南北的货物调运遭受严重的影响,而海运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大明海运主要集中在三处,一处是广州府,一处是福建沿海,一处就是登州、莱州以及天津港,相比较来说,登州和莱州占据很大的优势,这里的岛屿较多,补给相对容易,而且这一片的海域,因为岛屿众多,可以用来躲避海上的飓风。
从运输方面来说,登州和莱州也占据很大的优势,福建和广州等地,海运的货物,需要途径漫长的运输,才能够抵达北方,而登州和莱州则不一样,货物抵达这里,南北方向的运输都较为方便,可以说,如果发展海运,登州和莱州的港口,完全可以覆盖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以及湖广等地。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通过海运,可以快速的发展登州和莱州的商贸。
。。。
刘宁带着两个金发碧眼的船主进入厢房,随同进来的,还有一个汉人,应该就是翻译了。
东印度公司全称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1799年解散,其巅峰时期,自己发型货币,有着属于自身的雇佣军,其地位与国家差不多。
“大、大人,我们是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因为在海上遭遇风浪,漂泊到贵港口,绝无冒犯大人的意思啊。。。”
翻译进入厢房,连忙开口。
吴宗睿看了看两个金发碧眼的船主,看了看翻译。
“你们这批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