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盛唐当驸马-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晟乃是隋朝名将,出身关陇贵族。其人最大的功绩是以夷制夷,用离间计将既强且庞大的突厥汗国分猎为东、西两突厥汗国。而大隋帝国则借此分化打击,重新将汉族中央帝国塑造为东亚最强的军事力量。其有五子,分别是长孙无乃、长孙无傲、长孙无宪、长孙无忌、长孙无逸。其中四子长孙无忌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官至司徒、太尉,赵国公,乃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其人在太宗死后,高宗即位的前几年,位极人臣,创造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最后辉煌。其女便是太宗文德皇后,高宗李治生母。

    长孙晟此人箭法高深,当世无匹。在出使突厥时,百步外射中铜钱方孔在突厥尔伏可汗摄图面前,以一箭射落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威震塞外。这就是“一箭双雕”典故的由来。将李晟比作隋朝的长孙晟,可见李晟此人箭术之高明。其人号称“河西军第一神射手”,与河北安禄山帐下的平卢兵马使,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帐下的蕃军校尉白孝德,在藩镇各军中,被同称为“天下三大神箭”。

    李晟在去年的天宝四载从军,而在短短一年,便已经威震西陲。今年的天宝五载春,李晟随王忠嗣攻打吐蕃,遇到吐蕃一猛将守城抵抗,唐军伤亡很大。王忠嗣大怒,召集军中善射的士卒。李晟应召而去,一箭射死蕃将,三军振奋。王忠嗣厚加劳赏,抚着李晟的背道:“此万人敌也。”

    以“万人敌”、“河西第一神射手”、“天下三大神箭”之一的赫赫威名,在崇尚军功武力的大唐帝国,自然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在之前一开始他指名挑战史思明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不例外把他当成疯子或者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而当他报出自身名字时,全场肃然。再无人会怀疑他的实力与名声,因为“洮州李晟”这四个字便足以抹去所有人的质疑与轻视不屑。

    史思明闻言则是一脸凝重,倘若在之前李晟未报出身份时,如果拒绝他的挑战,那所有人都不会说三道四质疑什么。因为史思明自身的实力并非是那些无名小卒可比的,拒绝一个无名小卒的挑战,所有人都不可能会怀疑他的实力与威名。但河西李晟亮出自身身份时,无论是史思明自己还是平卢军将士亦或在场的所有宾客,都心知肚明此战在所难免了。

    拒绝一个无名小卒的挑战自然不会有损自身威名,但倘若拒绝李晟这样一个与自己齐名的神箭手武将,那恐怕今日离开后,他一辈子都洗清不了徒有虚名与胆怯而退这样的耻辱了。

    无论为帝国效力的武将,还是那些散步江湖的侠客,最让人耻辱的就是面对与自身实力差相仿佛的武人而不敢应战。无论是沙场还是江湖,三千年流传下来的潜规则便是:当一个与你水平差不多的武人向你挑战时,你必须应战不可,否则无论你实力多强,有多大的苦衷,都一辈子摆脱不了这种被人鄙视耻辱。而你一旦没有应战,那无论你之前有多大的名声,都会因为此时完全烟消云散,你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也会将你当成一个耻辱,从此一生永远抬不起头来。

    史思明与李晟两人,本身便同处于大唐天下箭法最登峰造极的水平层次内。今日一战无论如何,都会名动天下。史思明自然不敢,也不会退缩。

    从单纯武人的角度来看,史思明自然也是十分期待与李晟这样的高手对决。毕竟只有即便野心强如史思明,也终究逃脱不了武人对强大对手的炽热渴望。

    即便心思复杂如史思明,自然也毫不例外地流淌着这种单纯武人的血液,当他听闻挑战者是名声实力不相上下的李晟时,他那尘封已久的武人之心也雀然兴奋起来。

    只是即便强悍如他,面对李晟这样的对手时,也不免会想到落败的结果。这并非是他技不如人或者对自身实力不自信,他对自身实力反而是极为自傲。但终究身份不同,李晟只是一名普通校尉,即使身上背着“河西第一神射手”的盛名,终究只是一名十九岁的年轻武将。即使他落败,那无论是身份还是名声,都不会成为他的包袱与累赘。而史思明不同,起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河北军帐下的平卢兵马使,一举一动,无论胜负都牵系着平卢三万多将士的荣辱与平卢节度使安禄山的脸面。所以他的压力,委实要比李晟大多了,所以即便强悍自负如他,一时间也不敢托大,脸色深沉凝重的思索应对方法。

    而在场的大唐贵族们,心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心情兴奋与期待。毕竟是“河西第一神箭”对决“河北第一神箭”。两个人都是箭术登峰造极,名震天下的人物,这种高手强者间的巅峰对决,在众人的眼里,无异于古龙中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在紫禁之巅对决的那种场面所带来的期待与震撼。

    “好——好——好——”顾元溪身旁的南霁云拊掌大笑道:“我这次倒真是来对了,河北的史思明对决河西的李晟,这种场面可谓是百年难得一遇啊。”

    在旁的雷万春哈哈笑道:“以贤弟的箭法,自然也不在此二人之下,何不上前一齐较量啊?”

    雷万春闻言脸色潮红,显得极其兴奋跃跃欲试。顾元溪心想,倘若不是今日这种场合的话,恐怕以南霁云的性子,当真会毫不犹豫地上前要求与两个身负盛名的箭法高手比试较量吧。不过顾元溪对南霁云的箭法也是极为赞赏。以南霁云在后来安史之乱后向贺兰进明求援时,一箭射入临淮城外佛塔砖墙半箭的水平来看,其箭法之绝妙,与李晟、史思明相比只高不低。

    “怎么?中郎将难道不肯赐教么?”李晟见状微微皱眉,倘若之前史思明不应是瞧不上自己的话,那在自报身份后史思明自然会了解自己的实力,难道他连自己这个“河西第一神射手”的实力都瞧不上么,还是他自己只是个浪得虚名之辈。他瞥了史思明一眼,见他久久沉思没有答复,不禁怒从心起,骤然不耐烦地冷冷问道:“史监门到底肯不肯赐教!”

    史思明问得“史监门”这三个人,顿时怒发冲冠。

    大唐的官场,一般是以排行称呼或者表字、姓加官职或者籍贯为称呼。前两种一般是左右亲近之人或者朋友才会如此称呼,所以对于李晟与史思明这种互不相识的两个人来说是不适用的。自然只能官职或者籍贯来称呼。

    以官职来称呼的话,史思明是正四品下武散阶的壮武将军,兼左监门卫中郎将,封容城县开国男。从散官称呼,可以称呼为“史将军”或者“史壮武”;从职官方面称呼,一般可以称为“史中郎”、“史中郎将”或者“史左监卫”、“史监卫”、“史左监门”与“史监门”;从爵位方面称呼,可以称为“史容城”或者“史县男”。

    李晟称呼他为“史监门”,其实从场面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但因为之前李晟把左右监门卫的职务形容为看门,把左监门卫中郎将一职形容为看门狗,那么此时“史监门”这个称呼就显得格外刺耳。

    史思明指着自己的席帐,愤然赪怒道:“好好好,自开元二十五年从军平卢以来,史某人在弓术箭法上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对手了。李校尉年纪轻轻却有‘河西第一神射手’之名,想来年少出名,定然实力非凡——”

    他捋起袖子,瞋目扼腕道:“史某人纵横河北二十余年,在箭术这方面自认颇有所成。今日在秦国夫人还有众位贵主面前,就让史某人好好看看,这‘河西第一神箭’的实力,到底是如何的深不可测!”

第六十六章 指责盛王() 
阳光洒满了偌大的太乙猎场,各色的旌旗在猎场中微微飘扬。

    太乙猎场里所有的宾客全部将眼神聚焦在猎场中央。

    此时此刻,河西镇的牙将,官拜从八品上御侮校尉的河西使牙左牙将李晟,与刚刚敕旨升为正四品下壮武将军的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两人各自纵马驰弓。

    号称“河北第一神射手”的史思明与被誉为“河西第一神射手”的李晟,这两个强者之间的对决自然是无比引人注目的。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两人也不敢松懈怠慢,各自凝神屏气,希冀能发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即使两人嘴上再如何讽刺对方,但到了这个真正对决的时刻,却绝不会带有一丝大意与对方的轻视。

    史思明成名已久,安禄山帐下的范阳、平卢两镇猛将如云,而史思明能在此中脱颖而出,积累出“河北第一神射手”的威名,自然不是泛泛之辈。李晟虽然年纪,却也不是那种因年轻便嚣张无人、狂妄之大之人。

    史思明盯着自己手中的角弓,微微叹息一声。他自然是一个臻于巅峰的箭术高手,但自从担任平卢兵马使以后,他一心专营权势功名,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练习过箭术了。

    “既然是这箭术比试是李校尉提起的。但到底怎么个比法,李校尉提出便是。”史思明目无表情的看着李晟,恢复了他那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容。

    李晟正想要重复方才所说的比试方法,但嘴唇方启。便听得场中传来一声“且慢”的叫喊声。

    顾元溪与众人顺着声音一看,来者头戴软脚幞头,身着云纹圆领袍,腰环玉带,足衣乌皮六合靴,便是当今陛下二十一皇子,盛王李琦。他早晨与十二皇子仪王李璲在猎场中明争暗斗,故而顾元溪与在场贵族都是记忆尤深。

    盛王李琦昂步走到李晟、史思明两人中间,微微笑道:“自然是比试,自当别出心裁,否则何以体现河西神射与河北神射的威名,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在场好事的贵族都应声喝彩起来,对他们这群贵族来说,这比试越出奇越有意思越好。

    李晟、李光弼与史思明闻言都是眉头一皱,异口同声的问道:“不知大王有何指教?”

    “嘿嘿——”李琦扫视全场一圈,随即器满意得的笑道:“既然是河西第一神射手与河北第一神射手的对决,这规则自然不该那么简单无奇。”

    他随手拿起场上某个贵人身前案几上的一颗晶莹剔透的葡萄果微微摇着道:“这是从西域昭武九国进贡而来蒲桃,两位互相在对方头上放个葡萄,然后彼此相离一百步的距离,要求就是要射中葡萄。”

    此言一出,全场都是忽然寂然无声,随即一些好事的贵族纷纷哄堂拍掌叫好,而李光弼、李晟与史思明连同河西平卢两军的将领脸色都是变得极为难看起来。

    “这盛王李琦还真是喜欢兴风作浪啊!”顾元溪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案几,摇头冷笑道:“把两位神射手当成宠物来看,这分明是不把河西、平卢两军甚至是天下军士的荣誉放在眼里啊。”

    盛王李琦这种建议在大唐的达官贵人看来,是极为刺激的。但在河西、平卢两镇士兵的眼里,却是一种侮辱与蔑视。这种比试手段固然难度极高,对于这两位高手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真正透露出来的是,盛王李琦以及他背后的唐朝贵族对这些武人的轻视。他们只把这样的比试当成一种游戏来看待,丝毫不顾这种比试手段的危险。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高兴与否,而李晟与史思明都是作为一种取悦他们的玩具而已。

    史思明双眼骤然一闪,他脸上虽然淡然无波,但心里已经是出奇愤怒。

    身为一个胡人,在大唐汉人政权之下,自然是想极力融入汉人这个强大的民族还有大唐帝国这个强盛的国家之内,史思明大半辈子都为融入汉人政权与大唐帝国的权力阶层做努力与奋斗。可是即使已经升到从四品下壮武将军这样已经不算低贱的官阶,即使已经成为平卢兵马使这样拥有实力兵权的使职,即使已经封为容城县开国男,勉勉强强挤入了贵族阶层,但他依旧被这群大唐贵族所轻视与侮辱,依旧被看做一个玩物,这使他出奇的愤怒,心里骤然生起了对李唐皇室与这些高官贵人的恨意。

    他第一次生出了将这群高高高在上的皇族清流狠狠践踏在脚下的念头,当他浮现出这种念头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作为大唐臣子,生出这种念头绝对是大逆不道的。

    盛王李琦自然不知道史思明几个人内心的想法,他微微笑道:“怎么,史将军跟李校尉不敢么?”

    史思明与李晟面面相觑,迟疑许久,皆是不敢答话。答应吧,这命可只有一条。大丈夫虽然不怕这个死字,但那是指战死沙场,倘若运气不好死在这奇葩的比试上,未免死得太窝囊。而不答应吧,提议的是当今皇子,虽然这群皇子没什么实权,但要是得罪了也基本没什么好果子吃。所以两个人都默不作声,心里却不怀好意的期盼对方能够站出来拒绝。

    “这盛王李琦未免太过胡闹了。”盛王李琦得意洋洋之下,却忽然听到一声令他感到不快的斥责声。

    在场添乱的贵族们兴奋之下也如同被泼了一桶冷水,怒气冲冲之下闻声望去,想看看是哪个作死的东西如此不长眼,扰人兴致。

    尼玛,随便嘟喃一句都听得到,这是什么鬼运气。顾元溪只觉得背上一凉,在一道道眼光射来的情况下,他顿时汗流浃背。

    “你是谁,竟然敢诽谤本王?”盛王李琦面带冷笑,然后谁都知道,这位不得志的皇子已经起了杀心了。

    皇子再不得志也是皇子,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训斥讽刺的。很显然,盛王李琦已经准备拿顾元溪开刀,借此杀鸡儆猴了。

    顾元溪全身一抖,只怪自己大嘴巴,这个时候脑子一空白,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回叔王。这是京兆顾元溪,乃是我的好友。”建宁王李倓帮顾元溪答道。

    “顾元溪?什么东西。”盛王李琦没有听说过顾元溪的名字,想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自然不屑一顾道:“你这刁民,如何敢指责本王?”

    顾元溪大汗,硬着头皮拱手道:“因为大王的提议,草民感觉不是很恰当。”

    “好好好!你倒是说说孤的提议如何个不恰当法?”盛王李琦看着顾元溪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怒极反笑。

    顾元溪咬咬牙,忽而化作一脸正色道:“射箭,乃君子六艺之一。而史中郎与李校尉乃国之栋梁,大王的提议太过凶险,史中郎与李校尉虽然箭术高超,但箭头锋利不认人,任凭其中一人有何损伤,也是我大唐的损失。故而盛王的提议,草民以为不大恰当。至于草民的言语冒犯了盛王,惹得大王不高兴的话,草民任凭大王处置便是。”

    盛王李琦脸色一青,正要开口。却听顾元溪补充道:“当然,大王乃当今天子之子,当今陛下以虚心纳谏而享誉天下,故而贤臣倍出,终于成就我大唐开元盛世。大王乃大唐皇子,想来也定然是宽宏大量的人,不至于跟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计较。”

    盛王李琦脸色忽而一青,忽而一红,恨不得将顾元溪这个田舍奴拉出去虐杀。但人家已经这么说了,你爸皇帝李隆基以纳谏治国,我诚心指出你的错误,你是他的儿子,总不会想丢你爸的脸吧。

    诛心之辈,该千刀万剐。盛王李琦心里恨不得将顾元溪除之而后快,嘴上却笑着说:“顾郎说的有理,是孤的疏忽不是,请顾郎接受孤的道歉。”

    开玩笑,话都被你说尽了,能能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处置你吗?但他嘴上说道歉,身体却没有一点行动。

    “顾郎这两个字从你嘴里说出来太恶心了,吓得我鸡皮疙瘩。”顾元溪嘴角一颤,心想这小东西估计怀恨在心想私底下玩报复了。怎么那么倒霉呢,到处得罪这些达官贵人。顾元溪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但也知道不可表现出畏惧之色,他一脸正色道:“哪里哪里。大王虚怀若谷,其高山仰止,真是令在下敬佩不已啊。”

    “好了,互相给个台阶下,大家各退一步,用护舒宝,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要给脸不要脸,惹急老子,我管你是皇子还是狗子。”顾元溪心里暗暗念着。

    盛王李琦忍住怒意,拂袖离开,当然也不敢哗众取宠再去说什么比赛规则了。

    顾元溪长舒一口气,心道有建宁王罩着,这盛王想挟私报复也得掂量掂量吧。抬头看着建宁王李倓,心里一阵愧疚,别人坑爹坑娘,我却总坑朋友啊!

    抬起脚踏步想要回到席帐,却忽然听到一阵女子的娇声:“顾元溪,就是那个京兆府第一神箭么?不如与两位将军比较下箭法如何?”

    顾元溪身体一僵,半踏入席帐的脚霍然停下,一阵愕然后才喃喃道:“老子是京兆第一神箭?哪个神经病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第六十七章 两个女人的报复() 
顾元溪抬起脚踏步想要回到席帐,却忽然听到一阵女子的娇声:“顾元溪,就是那个京兆府第一神箭么?不如与两位将军比较下箭法如何?”

    顾元溪身体一僵,半踏入席帐的脚霍然停下,一阵愕然后才喃喃道:“老子是京兆第一神箭?哪个神经病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回头,却是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淑真那个小辣椒妹。

    顾元溪脸颊一抽,暗中叫苦。这小妮子看来是想让自己当场出丑啊。

    场上宾客闻言纷纷将眼睛转向顾元溪身上,看的他全身发烫。就连走到一半的盛王李琦也愕然停下来回头盯着顾元溪不放,心里喃喃自语道:“这臭小子居然号称京兆第一神箭手,难道刚才一直是扮猪吃老虎?”

    而其他人则纷纷咋舌道:“果然是少年出英雄,真人不露相啊。”

    因为崔淑真的身份,所以没有一人会想到是她在调侃阴害顾元溪。笑话,堂堂韩国夫人的女儿、广平王妃的妹妹、长安上流社会的顶级名媛会无聊到在这场合没事找人耍吗?

    况且,众人看到顾元溪能坐在建宁王的身边,想必是有些本事的。建宁王李倓在宗室里素有贤名,又是太子的儿子,能在这种场合堂而皇之的坐在他身边的人,会是个无能之辈吗?所以,当时场上场下目光都集中在顾元溪身上,纷纷发出“真人不露相,高手在民间”的那种感慨。

    顾元溪大汗,想要向前澄清事实。不想那河西神箭李晟已经大步走到顾元溪身旁,肃然拱手道:“未曾想到此中居然有顾兄如此高手,实在令良器艳羡。这位崔家小娘子说的不无道理,顾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