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这是一部关于被历史忽略了的草根们的“三国演义”。让我们一起看:小人物玩转大时代,领略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三国风采。一切就在我家有只大王的《汉末张家记》!谢谢捧场!
111135
第1章 张家子()
公元180年仲夏,某天正午,一富贵人家的大院中传来一声娃娃的哭喊声。传来哭声的房间的门帘被掀开,一个农村妇人抱着一个小包,喜笑颜开地对站在园中一脸期盼的中年大叔贺喜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为您添了一个男丁!”
大叔一听,眼泪立马出来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我张家终于有后了!”
此时园中其他人陆续向大叔道贺。“恭喜大哥喜得贵子!”大叔右边长得像个富家翁的白胖男子笑呵呵地说道。
大叔左边的黑实汉子也是双目含泪,插嘴到:“大哥,你看,苍天真有眼的,张家终于有后了,这是平时积下的福报。是上天的预示呢!”
大叔身后的白衣青年也一并道喜:“恭贺师尊!”
他旁边的年轻一点的黑汉子摸着后脑勺,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到:“就只有这么小一个吗?”
白衣青年马上用手臂碰了一下他:“黑子不得无礼。”
大叔先是楞了一下的,然后转过身对俩青年说:“无妨无妨。为师此前交代你们的事情,就先去忙吧。都是重要的事情,马虎不得!”
白衣青年恭敬地回道:“谨遵师命!”
拽着黑子就往前院走。黑子一边走,一边还用手比划着婴儿的大小,嘴里念着:“人生出来的时候都这么小吗?那我咂长这么大了?我还没见过他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白衣青年训斥道:“还在犯浑呢!先把正事办完了,回来再看。”
黑子诺诺地应了一句,跟着白衣青年离开了院子。
这时,大叔向抱着孩子的妇人问到:“可以让我看看吗?”
妇人连忙小心地将手中的小包送到大叔怀中。大叔一边接过小包,看着被团成一团的小人儿,看着他熟睡的小脸,满心温暖。一边关切地问:“夫人身子如何?”
“夫人身体没有大碍,就是比较累,睡着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黑实汉子说:“大哥,给咱侄儿取个名吧!”
“就叫张平吧。”
“平定……”白胖中年说到一半,好像意识到不妥,没有继续说下去。
“人人平等,正合教义,好名字!”黑汉子说到。
“嗯,人人平等。小张平,你喜欢这样的国家吗?”大叔一脸慈祥地看着怀中的小人,眼中充满坚毅。
这家人正是东汉的掘墓人,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一家。大叔就是老大张角,白胖中年是老二张宝,黑实汉子是老三张梁。刚刚离开白衣青年是张角的入室大弟子张晟,黑子是张角的入室弟子,就叫张黑子,排第三。张黑子原本没有名字,自从师从张角后,就跟了师傅姓。因为在入室弟子中排第三,所以叫张三。但师兄弟之间都喜欢叫他黑子,外人听了,以为他真叫黑子,所以都叫他张黑子了。
原本巨鹿张家可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好几辈人都在朝中做过官。但到了公元166年,张角的父亲却被党锢牵连,不但丢了官,还被奸人所害,命丧狱中。党锢之祸的起因是宦官的亲朋在知道将要大赦天下,就让自己的儿子去把看不顺眼的人杀了。李膺在接到大赦的旨意后,依然把犯罪分子给正法了。宦官当然不答应了,这明摆着打脸呢!于是告诉灵帝:“您老人家的脸被打了。”灵帝那是火帽三丈,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把李膺给关起来。士人集团不同意啊!灵帝就更觉得打脸了,干脆让宦官们上。宦官本就与士人集团势同水火,于是大搞牵连。张家的仇家是某宦官八竿子打着了的亲戚,于是怂恿宦官把张家给办了,不但杀了张父,还把当时还年轻无知的张角三兄弟给弄进了监狱,说他们心怀怨恨,毁谤朝廷,在原有的禁止当官的惩罚上再加上牢狱之灾。兄弟三人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这其中受到了男人们不能言说的刑罚,导致张宝张梁都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张角也被造成生育障碍。所幸张角41岁时,终于迎来了他的孩子——张平。无怪乎四十的大男人了,还在人前哭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时是到开心处,于是也弹了。因为有后了!
第一次党锢之祸的年底,因为同情党人的士人上书陈情,灵帝免除了对党人的酷刑。三兄弟在狱中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但曾经的人上人,却变成了阶下囚,普通人都未必能适应,何况公子哥张角三兄弟呢?张角每天只是痴痴的,不是望着脚下的稻草,就是望着走道尽头昏暗的灯,眼神空洞洞的;张宝干脆自暴自弃闷头大睡,饭都不怎么吃了;张梁骂骂咧咧,不停地咒天诅地,整一个愤青样。
三兄弟就这样在狱中,再熬了半年,到了公元167年6月,党锢的主角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怕引火烧身,于是松口了,向灵帝进言又是大赦天下的时候了。灵帝当然是从善如流,于是张家兄弟好不容易终于回到了家。
兄弟仨一进屋,就发现了异样,整个家弥漫着悲伤。管家看到家人领着三位少爷进门,先是一喜,却又立即苦着脸,对张角告罪道:“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张福,你先说清楚是什么事?”张角问。
原来张老夫人在知道自己的儿子死在了狱中后,就一病不起,在上年年底就过世了。大夫人在兄弟仨被锁拿后,整日以泪洗脸,不多时候也病倒了,眼也哭瞎了,一直不见好转。家中一直靠二夫人在操持。
兄弟仨在仆人的帮忙下粗略洗了把脸,整理了乱糟糟的头发,换了身干净衣服,就第一时间奔向了大夫人的院落。
张角一边推门,一边哭喊到:“娘,不孝儿张角回来了!”
张宝、张梁也告了声:“大娘,儿张宝(张梁)回来了!”
一家人抱头痛哭。到了夜深时,还各自在自己的院落陪着母亲(妻子)哭。除了哭,兄弟仨还能做点什么呢?会做点什么呢?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没有了前途,这家还能维持下去吗?还有延续灯火呢?
张角在这后来的日子,还学会了整天唉声叹气。才28岁的小伙子,已经开始长出白发了。张宝呢?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完全放弃自我了。张梁却挺有想法的,纠集了一班流氓地痞,开始做起了抢地主的游戏。不是打扑克啦,是抢地盘做大王,干起了黑社会。
时间来到了168年初,张家大夫人在上年底也离开人世了,此时的张角更加的绝望。于是某天,他想到了出家(道教)。这天他写好了休书,去向二夫人请了罪,最后向两个弟弟交代好后事道个别,就背上包袱打算去寻仙缘了。
说来又是巧,张角后脚还没离开大门,就有一个老道士登门拜访了。老道自谓华南老仙,自称自己与张角有缘,传了张角一本《太平清领道》,希望张角能领悟道教的精神,走出阴影重新振作。发生了这么一出,张角的婚就没离成了。
张角初读此书,觉得给他打开了一片新世界。此书教人向善,积善德,得善果。张角想或许多做善事,能得到上天的眷顾,重新振兴张家也说不定呢。从此,张角从一个富家少爷慢慢转变成为了张大善人。他还不止自己做善事,还要求两个弟弟加入,还鼓励他帮助过的人一起做善事。慢慢地,张上师的名声就在巨鹿郡传扬开了。连外地的人都慕名前来寻医问药、寻求指引。
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这次三兄弟没有参与也没被牵连其中,但往日悲痛的记忆被掀开了,引起了兄弟仨心中深深的痛、涛涛的恨。对失去亲人的痛,对朝廷荒诞不公的恨充斥三兄弟心间。渐渐地,这股怒火发展成了一个惊天的想法——推翻大汉统治!把贪官污吏、昏君奸臣统统清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兄弟仨为了这个想法开始进行计划,创教行善收人心,进而带领广大穷苦百姓翻身做主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嘛,后面慢慢讲。
这时又好巧不巧的,上天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冀州大旱。朝廷的精英们都在集中精神围绕党锢斗个你死我活,哪有那份闲心去管泥腿子的死活呢?这正好给了仨革命分子机会,朝廷不仁,张天师很讲义啊,信天师得小米啊(那时候的主粮好像还不是大米吧,作者说此故事是娱乐向,看看就好,不要较真)。信天师,有饭吃。于是很多百姓就信了。张晟、张燕、张黑子等入室弟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跟随张角的,他们原本都是吃不饱饭与家人失散或是被遗弃的孤儿(那年代更多的是后者)。
有了信众,当然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教派了。太平教就这样诞生了。
第2章 人间惨剧()
上回说到张角家遭不幸,遇老道点化,后来心生邪念,继而创立太平教。
经过12年的传教,太平教发展壮大,已经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换到现今的概念,大概是从北的东北南部开始,向南覆盖华北、华中、华南、甚至连岭南、云贵高原都可能有所包含。太平教不单分布广,信众基数也大,多达数十万。真不知道张家兄弟是怎么做到的。可能出个远门,问个路都能撞上教友。信众多数是农村贫苦的农民、城镇的小手工业者,还有张家的旧交,以及其他新结交的士人,最难以想象的是竟然还有属于张家仇人集团的宦官。看来张家兄弟是铁了心一条黑路走到底了,全豁出去才能把面具戴得这么彻底。
为什么这么说呢?也不是每一个宦官都是仇人吧?都不能结交?但信徒里面可是来了一个比较特别的VIP成员,那就是十常侍“俱乐部”的一个“常任委员”封胥。作为宦官集团的头领人物之一,封胥是不可能完全摘清他与党锢之祸的关系的。但张家兄弟也把他拉进来了。为了他们伟大的革命事业。另外,还把教规改得比较注重人权了:犯错的教徒,只需要对教会最高领袖坦白他的罪过,就能得到黄天的原谅。这和曾经出现在西方的某神棍的教义有点像呢。
太平教除了以上变化,就连我们的张大神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上师,到后来的天师,现在还大贤良师。用符水医治的病人多了,连大神的弟弟们也唤做大医了。都是自封的,但叫的人多了,也就信了。
一切的一切皆是为了那个执念:向腐败的朝廷复仇,可以不计任何牺牲,包括自己的家庭、财产、家族,甚至无辜民众的生命。
但这一切,随着小平平的诞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就在小平平出生后的第二天早晨,张角进房看自己的小宝宝与妻子。
“相公,你想怎么处置平儿呢?”
处置?张角想,自己的儿子疼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处置呢?
看到张角傻愣愣地看着自己,妻子脸红了红,继续说:“相公,你现在做的事情,要是失败了,平儿怎么办呢?”
张角有点明白了,怒喝道:“妇道人家懂什么!”
妻子没有妥协,继续道:“你确定一定能成功?”
张角觉得妻子是在拆自己台,不支持自己,甩下一句“不可理喻”,怒气冲冲地转身就走了,连儿子都还没看一眼。
张角在出门时正好撞到张宝来找他。张宝看到大哥这么愤怒地从房里出来,非常地纳闷:大哥和大嫂不是一直相敬如宾的吗?大嫂为了这个家,牺牲了很多,大家都很感激的。于是问道:“大哥,你是怎么了?”
张角看了张宝一眼,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于是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她,妇人之见!”
张宝看张角不愿多说,也就不再问了,拉着张角去书房相商他们的“教务”了。
张角在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心不在焉,一直在想着妻子那几句话,还想起了家仇,想起了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但想到小平平的脸的时候,张角感觉好像忘掉了一点重要的东西没想起来,究竟是什么呢?
张宝注意到了大哥的变化,心想:大哥大嫂肯定出了什么问题,别是大哥做了对不起大嫂的事情,被大嫂发现了,所以不好意思说才恼羞成怒?人啊,就是这样,心想的不一定是真相,但就是愈发相信自己的推断。于是张宝决定暗中观察大哥,要是发现大哥做了什么错事,要劝大哥回头。
夜深了,张角一个人在书房中,还在想早晨发生的事情。突然想起自己在小平平出生时,喜极而泣,说了句:“张家有后了!”对了!就是张家有后了!在那段黑暗的日子,张角是觉得张家全完了,两个弟弟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有后代,而自己也很大可能会绝后,学习方术后也给自己算过,结果就是无后。所以万念俱灰之下才想着拉着大汉皇朝陪葬。根本就没想过会成功的,只是后来太平教发展越来越壮大,才觉得或许还真能成功。只是成不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给张家陪葬。因为张家已经没有了未来,这都是那个昏君造成的,即使他死了,这笔债也要他的儿子孙子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张家有了小平平,张家人因为党锢之祸虽然不能入仕,但只要小平平接下自己的衣钵,能过得比那昏君差吗?张家又会重新壮大的!但要是一意孤行,凭着现在的打手阵容,张角还真的没有必胜的信心。现在手下的人是很多了,但是什么歪瓜裂枣都有,真能拿出来的却没有几个。好的资源都集中在了士族手中,那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翌日,张角唤来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向弟弟们说了自己的打算:停止造反计划,培养小平平接自己的班。
张宝听完,一时傻了,为此付出了十二年的努力目标,就这样瓦解了?这是为什么?张宝一时想不明白,宕机了。
张梁就比较简单,反正这些年都是大哥说了算的,自己就只是跑跑腿。费脑子的事情就交给大哥自己做好了。再不行就加上二哥。反正自己对不是用武力解决的事情都不怎么感兴趣。不做太平教大医,还能回去做他的城西豹子头,当年他的手下们现在也只是换了身衣裳,也还是他的手下们。班底都在呢,而且现在谁敢不给就几分薄面!
不说张梁怎么YY。张宝一个人先离开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了教会后的密室。一个身影靠近张宝,行了个礼,恭敬地称呼张宝:“师尊。”
张宝被这个突如其来的人影吓了一跳,下意识地问到:“你谁啊?”
“弟子唐周,已经准备好动身去洛阳,此来向大贤良师、大医辞行。”
“唐周,之前交代你的事情暂时不用去了。”
唐周惶恐地问到:“师尊,这是为何?是弟子犯了什么错吗?”
张宝很无奈,回道:“非也。”
唐周联系起张宝进屋时的神清,更慌乱了,心想:莫非计划泄露了?
张宝注意到了唐周的异样,自觉唐周作为自己的入室弟子之一,是知道“大计划”的少数人之一,为了安定军心,是有必要向他们传达最新的安排的。不然让他们自己胡乱猜测,真把事情捅出去了,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安慰道:“只是计划中止执行。”
唐周一听,心里不乐意了,心想:老子当初看你们规模大,肯定能捞不少油水,才加入的,好容易爬到核心圈子,竟然发现有一场更大的富贵在眼前等着。你们现在说不干就不干了?能不干吗?
张宝见到唐周还楞在原地,就亲切地说:“你去和其他师兄弟说一下吧。”
“师尊,弟子能问这是为什么吗?”
张宝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回道:“大贤良师有继承人了,所以决定中止计划。”
唐周急问:“大贤良师的继位人不是师尊您吗?”
唐周想啊:老子就是看你最可能问鼎大贤良师的继任人选,才特意靠近你的。好容易做到现在的位置。这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大贤良师满头的白发(张角虽然才40出头,但年轻时的经历让他看起来起码比同龄人老了10岁。详情请看第一回),还能活多久?你却正值壮年啊。怎么突然冒出个继承人了?
唐周于是怂恿道:“师尊,要是计划成功了,这大位难道不应该传给您吗?”
张宝说:“大贤良师有儿子了,就在两天前。”
唐周急了,怎么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急道:“师尊,大位您不要了?”
张宝也被说心动了:对啊,整个天下都该是我的!现在突然冒出个小人,就什么都没有了?
张宝下意识问到:“那,怎么办?”
唐周表情狰狞,用手做了个下切的动作。
张宝看到,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怎么能行?那是我的亲侄儿。但大位……。
张宝沉默了一阵子,对唐周说:“你先回去吧,把马元义给我叫来,我有事情吩咐他做。”
唐周心有不甘,但知道自己现在多说无益,要是事不可为,就别挂周某人无义了,相信朝廷是很乐意听到你们做的事情的。于是退出了密室去叫马元义了。
张宝等到马元义进来了,让马元义进到身前,张宝让他附耳过来,轻声地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
马元义听完,很吃惊地看着张宝。
张宝安慰道:“元义,你是为师最忠心的大弟子,但唐周不是,而他知道了一些不该他知道的事情,所以此事为师交由你来处理了。”
马元义心里五味杂陈,既有被师傅信任的窃喜,也有对唐周的兔死狐悲。
张宝加了句:“你办事,我放心。”
马元义一抖精神,恭敬回道:“谨遵师命!”
看着马元义走出密室的背影,张宝笑了:真是简单的孩子啊!这种才是我的好徒弟。只要唐周死了,还有谁会知道侄儿是怎么死的呢?
第3章 失策!失手!()
上回说到张角准备培养张平继位,中止造反计划。张宝受到怂恿,为了心中的皇位,准备谋杀张平。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马元义受命去杀唐周。他先是回到教会找,没看到唐周。问了其他信众关于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