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事官之制。中郎将升殿侍奉。凡侍奉,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
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若有口敕,通事舍人承受传声阶下而不闻者,中郎将宣之。
    长史、录事参军、兵胄二曹参军、 人数、品秩同诸卫。  司阶各二人, 正六品
上。  中候各三人,司戈各五人,执戟各五人,品秩同诸卫。千牛备身十二人,备身
左右各二人。
    左右羽林军 汉置南北军,掌卫京师。南军,若今诸卫也;北军,若今羽林军也。
汉武置羽林,名曰建章营骑,属光禄勋,后更名羽林骑,取六郡良家子,及死事之孤为
之。后汉置左右羽林监,南朝因之,后魏、周曰羽林率,随左右屯卫,所领兵名曰羽林。
龙朔二年,置左右羽林军。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下。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下。  羽林将军统领北卫
禁兵之法令,而督摄左右厢飞骑之仪仗,以统诸曹之职。若大朝会,率其仪仗以周卫阶
陛。大驾行幸,则夹道驰而为内仗。凡飞骑每月番上者,皆据其名历而配于所职。其飞
骑仗或有敕上南衙者,则大将军承墨敕白移于金吾引驾仗,引驾仗官与监门覆奏,又降
墨敕,然后得入。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胄三曹参军、 品秩如诸卫。  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如千卫品秩、人数。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
队正。 人数、品秩如诸卫。
    左右龙武军 初,太宗选飞骑之尤骁健者,别署百骑,以为翊卫之备。天后初,加
置千骑,中宗加置万骑,分为左右营,置使以领之。自开元以来,与左右羽林军名曰北
门四军。开元二十七年,改为左右龙武军,官员同羽林军也。
         大将军一员, 正三品。  将军二员。 从三品。
    长史一人,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一人,史二人,仓兵胄三曹参军事各一人。 随
曹有府、史、掌固人数。  司阶二人,中候三人,司戈、执戟各五人,长上各十人。
右件官员阶品、人数、职掌,如羽林军也。
    左右神武军 至德二年,肃宗在凤翔置。初,贞观中置北卫七营,后改为左右羽林
军。皆选才力骁勇者充,每月一营十人为番当上。又置左右龙武军,皆唐元功臣子弟并
外州人。如宿卫兵,分日上下。肃宗在凤翔,方收京城,以羽林军减耗,寇难未息,乃
别置神武军,同羽林制度官吏,谓之北衙六军。又置衙前射生手千余人,谓之左右英武
军。非六军之例也。乾元二年十月敕,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官员并升同金吾
四卫,置大将军二人,将军二人也。
    左右神策军 上元中,以北衙军使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镇陕州,以拒东寇,以
中使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伯玉军。及伯玉入为羽林帅,出为荆南节度使,朝恩专统神
策军,镇陕。广德元年,吐蕃犯京师,代宗避狄幸陕,朝恩以神策军迎扈。及永泰元年,
吐蕃犯京畿,朝恩以神策兵屯于苑中。自是,神策军恆以中官为帅。建中末,盗发京师,
窦文场以神策军扈跸山南。及还京师,赏劳无比。贞元中,特置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中
官为之,时号两军中尉。贞元已后,中尉之权倾于天下,人主废立,皆出其可否,事见
《宦者传》也。
    大将军各二员, 正三品。贞元二年九月敕,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军,置大将军各
二人,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至贞元三年五月,敕左、右神策将军各加
二员,左、右神武将军各加一员也。
    神威军 本号殿前射生左右厢,贞元二年九月改殿前左右射生军,三年四月改为左
右神威军,非六军之例也。
    大将军二员, 正三品。  将军二员。 从三品。  职田、俸钱、手力、粮料等,
同六军诸卫。
    六军统军 兴元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敕,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各置统军一
人,秩从二品。
    十六卫上将军 旧无此官。贞元二年九月一日敕:“六军先有敕,各置统军一人,
十六卫宜各置上将军一员,秩从二品。其左右卫及左右金吾卫上将军俸料、随军人马等,
并同六军统军。其诸卫上将军,次统军例支给。”贞元二年九月十三日,六军十二卫上
将军,并放入宿,已后为例也。
    诸府 隋置骠骑、鹰扬等府,凡天下守戍兵,不成军曰牙,府有上中下也。
    折冲都尉各一人, 上府,都尉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武
德中,采隋折冲、果毅郎将之名,改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  左右果毅
都尉各一人, 上府,果毅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隋炀帝置果毅
郎将,国家置折冲都尉。  别将各一人, 上府,别将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
下府,从七品下。
    长史一人, 上府,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  兵曹参军
一人, 上府,从八品下。中府,正九品上。下府,从九品下也。  录事一人,校尉
五人。每校尉,旅帅二人,每旅帅,队正、副队正各二人。诸府折冲都尉掌领五校之属,
以备宿卫,以从师役,总其戎具、资粮、差点、教习之法令。凡卫士,三百人为一团,
以校尉领之,以便习骑射者为越骑,余为步兵。其团,十人为火,火备六驮之马。每岁
十一月,以卫士帐上尚书省天下兵马之数以闻。凡兵马在府,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
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也。 具有教习簿籍。
                  东宫官属
    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 并从一品。师傅,宫官,南朝不置。后魏、北齐,
师傅品第二,号东宫三太。隋品亦第二。武德定令,加从一品也。 太子少师、少傅、
少保各一员。 并正二品。三少,亦古官,历代或置或省。南朝并不置。后魏、北齐置
之,品第三,号东宫三少。皇家定令,正二品。  三师三少之职,掌教谕太子。无其
人,则阙之。
    太子宾客四员。 正三品。古无此官,皇家显庆元年春始置四员也。  掌侍从规
谏,赞相礼仪。
    太子詹事一员, 正三品。  少詹事一员。 正四品上。詹事,秦官,掌皇太子宫。
龙朔二年改为端尹,天授为宫尹,神龙复也。  詹事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少詹
为之贰。凡天子六官之典制,皆视其事而承受之。
    丞二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正九品下。
    令史九人,书令史十八人。丞掌判府事。主簿掌印,检勾稽。录事掌受事发辰。
    司直一人, 正七品上,  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司直
掌弹劾宫僚,纠举职事。太子朝,宫臣则分知东西班。凡诸司文武应参官,每月皆具在
否以刺之。
    太子左春坊:左庶子二人, 正四品上。  中允二人。 正五品下。  左庶子掌
侍从赞相,驳正启奏。中允为之贰。
    司议郎四人, 正六品上。  录事二人, 从八品下。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下。
  令史七人,书令史十四人。司议郎掌启奏记注宫内祥瑞,宫长除拜薨卒,每年终送
史馆。
    左谕德一人, 正四品下。  左赞善大夫五人, 正五品上。  传令四人,掌仪
二人,赞者四人。左谕德掌讽谕规谏。
    崇文馆: 贞观中置,太子学馆也。  学士,直学士, 员数不定。  学生二十
人,校书二人, 从九品下,  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熟纸
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学士掌东宫经籍图书,以教授诸生。凡课试举送,如
弘文馆。校书掌校理四库书籍。
    司经局:洗马二人, 从五品下。洗马,汉官,为太子前马。  太子文学三人,
正六品。  校书四人, 正九品。  正字二人, 从九品上。  书令史二人,楷书
手二十五人,典书四人。洗马掌四库图籍缮写、刊缉之事。文学掌侍奉文章。校书、正
字掌典校四库书籍。
    典膳局:典膳郎三人, 正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书令史二人,主
食六人,典食二百人,掌固四人。典膳郎掌进膳尝食,每夕局官于厨更直。
    药藏局:药藏郎二人, 正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侍医典药九人,
药童十八人,掌固六人。药藏郎掌和剂医药。
    内直局:内直郎二人, 从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下。  典服三十人,典
扇十五人,典翰十五人,裳固六人。内直郎掌符玺、伞扇、几案、衣服之事。
    典设局:典设郎四人, 从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下。  幕士六百人。典
设郎掌汤沐、洒扫、铺陈之事。凡大祭祀,太子助祭,则于正殿东设幄坐。
    宫门局:宫门郎二人, 从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下。  门仆一百三十人。
宫门郎掌内外宫门管钥之事。 其钟鼓刻漏,一如皇居之制也。
     太子右春坊:右庶子二人, 正四品下。  中舍人二人, 正五品上。 舍人四
人, 正六品上。  录事一人, 从八品下。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下。
    舍人掌行令书令旨及表启之事。太子通表,如诸臣之礼。诸臣及宫臣上皇太子,大
事以笺,小事以启,其封题皆曰上,右春坊通事舍人开封以进。其事可施行者皆下于坊,
舍人开,庶子参详之,然后进。不可者则否。
    右谕德一人, 正四品下。  右赞善大夫五人, 正五品上。  传令四人, 谕
德、赞善,掌事如左。  通事舍人八人, 正七品下。  典谒二十人。舍人掌导引
宫臣辞见及承令劳问之事。
    太子内坊: 皆宦者为司局。  典内二人, 从五品下。  录事一人,典直四人,
正九品下。  导客舍人六人,阁帅六人,内阍八人,内给使, 无员数。
    内厩二十人,典事二人,驾士三十人。典内掌东宫阁门之禁令,及宫人衣廪赐与之
出入。丞为之贰。典直主仪式。导客主傧序。阁帅主门户。内阍主出入。给使主伞扇。
内厩主车舆。典事主牛马。典内统而监之。
    太子内官:司闺二人, 从六品。  掌导引妃及宫人名簿,总掌正、掌书、掌筵
三司。掌正三人, 从八品。  掌文书出入,目录为记。并阁门管钥,纠察推罚。女
史,流外三品。掌典文簿而执行焉。,掌书三人, 从八品。
    掌宝、符契、经簿、宣传、启奏、教学、廪赐、纸笔、监印。
    掌筵三人, 从八品。  掌帷幄、床褥、几案、伞扇、洒扫、铺设之事。司礼二
人, 从六品。  掌礼仪参见,以总掌严掌缝,掌藏,而领其事。掌严三人,从八品。
  掌首饰、衣服、巾栉、膏沐、仗卫。掌缝三人,从八品。  掌裁缝、织缋。掌藏
三人, 从八品。  掌货贝、珠玉、锦彩。
    司馔二人, 从六品。  掌膳羞。进食先尝,总掌食、掌医、掌园三司,而领其
事。掌食三人, 从八品。  掌膳羞、酒醴、灯烛。掌医三人, 从八品。掌医主医药。
掌园三人, 从八品。  掌园苑树艺、蔬果。
    太子家令寺:令一人,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
九品下。  录事一人。家令掌太子饮膳、仓储、库藏之政令,总食官、典仓、司藏三
署之官属。
    食官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掌膳十二人,奉觯三
十人。食官令掌饮膳之事。
    典仓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园丞二人,典事六人。
典仓令掌九谷入藏,及醯醢、庶羞、器皿、灯烛之事。
    司藏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司藏令掌库藏财货、
出纳、营缮之事。
    太子率更寺:令一人,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
九品下。  录事一人,伶官师二人,漏刻博士二人,掌漏六人,漏童六十人,典鼓二
十四人。率更令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
    太子仆寺:仆一人, 从四品下。  丞一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九
品下。  录事一人,太子仆掌车舆、乘骑、仪仗之政令及丧葬之礼物,辨其次序。
    厩牧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典乘四人,牧长四人,
翼驭十五人,驾士三十人,兽医二十人。厩牧令掌车马、闲厩、牧畜之事。
    东宫武官
    太子左、右卫率府: 秦、汉有太子卫率,主门卫。晋分左、右、中、前四卫率,
后代因置左、右率。北齐为卫率坊。隋初始分置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左右虞候、
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十府,以备储闱武卫之职。炀帝改为左、右侍率,国家复为卫率。
龙朔改为左、右典戎卫,咸亨复。  率各一员,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
品上。  左右卫率掌东宫兵仗羽卫之政令,总诸曹之事。凡亲勋翊府及广济等五府属
焉。凡正、至太子朝,宫臣率其属仪仗,为左右厢之周卫,出入如卤簿之法。
    长史各一人, 正七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从八品上。  仓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兵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胄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司阶一人, 从六品上。  中候二人, 从七品下。 司戈二人, 从八品下。  
执戟三人。 从九品下。  长史掌判诸曹及三府五府之贰。录事掌监印勾稽。官掌本
曹簿籍。 职事皆视上台。  亲府勋翊府中郎将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郎将
各一人, 正五品下。录事一人,兵曹参军一人,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
副队正二十人。郎将掌其府之属以宿卫,而总其事。 职掌一视上台亲府。
    太子左、右司御率府: 本号左、右宗卫府,龙朔改为司御率府。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二人, 从四品上。  卫御率掌同左右率。
    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职掌如左右卫府也。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隋文置左右虞候府,各开府一人,掌斥候。国初亦为左、
右虞候,龙朔改为清道率府,神龙又为虞候,开元复为清道也。  率各一人, 正四
品上。  副率各二人。 从四品上。  清道率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法。
    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如
左右卫率府。
    太子左右监门率府: 隋置此官,国家因之。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监门率掌东宫禁卫之法,应以籍入宫殿门者,
二率司其出入,如上台之法。
    长史、录事参军事、兵胄二曹参军。监门直长七十八人。 人数、品秩同诸率府。
    太子左、右内率府: 隋初置内率府,拟上台千牛卫。龙朔初,为奉裕率,咸亨复。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内率之职,掌东
宫千牛备身侍奉之事,而立其兵仗,总其府事。
    长史、录事参军事、兵胄二曹参军, 人数、品秩如诸率。  千牛十六人,备身
二十八人,主仗六十人。
    王府官属 公主邑司。
    亲王府:傅一人, 从三品。汉官有王傅、太傅,魏、晋后唯置师,国家因之,开
元改为傅。  谘议参军一人, 正五品上。  友一人, 从五品下。文学二人, 从
六品上。  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 从七品上。
    傅掌傅相赞导,而匡其过失。谘议訏谋左右。友陪侍规讽。文学雠校典籍,侍从文
章。祭酒接对宾客。
    长史一人, 从四品上。  司马一人, 从四品下。  掾一人, 正六品上。
    属一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六品上。  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功仓户兵骑
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 正七品上。  参军事二人, 正八品下。 行参军四人,
从八品。  典签二人。 从八品下。  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掾统判七
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记室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事勾稽省署钞目。录事掌受事
发辰。七曹参军各督本曹事,出使检校。典签宣传教命。
    亲王亲事府:典军二人, 正五品上。  副典军二人, 从五品上。  执仗亲事
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准部内人
数多少置。  亲王帐内府典军二人,副典军二人, 品秩如亲事府。  帐内六百六
十七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看人数置。  典军、副典军之职,掌率校尉已
下守卫陪从之事。
    亲王国:令一人, 从七品下。  大农二人, 从八品下。  尉二人, 正九品
下。  丞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典卫八人,舍人四人,学官长一人,食
官长一人,丞一人,厩牧长二人,丞二人,典府长二人,丞二人。国令、大农掌通判国
事。国尉、国丞掌判国司,勾稽监印事。典卫守居宅。舍人引纳。学官教授内人。
    公主邑司: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下。  录事一人, 从九
品下。  主簿二人,谒者二人,舍人二人,家吏二人。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
田园征封之事。其制度,皆隶宗正寺。
    州县官员
    京兆河南太原等府: 自秦、汉已来为雍、洛、并州。周、隋或置总管都督,通名
为府。开元初,乃为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三府牧各一员, 从二品。牧,古
官,舜置十二牧是也。秦以京城守为内史,汉武改为尹。后魏、北齐、周、隋又以京守
为牧。武德初,因隋置牧,以亲王为之。或不出阁,长史知府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