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印之。凡藏院之内,禁人燃火,及无故入院者。昼则外四面常持仗为之防守,夜则击
柝,而分更以巡警之。
    右藏署:令二人, 正八品上。  丞三人, 正九品上。  府五人,史十人,监
事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七人,掌固十人。右藏令掌国宝货。丞为之贰。凡四方
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皆藏之。出纳禁令,如左藏。
    常平署: 汉宣帝时,始置常平仓,以平岁之凶穰。后汉改为常满仓,晋曰常平,
后魏曰邸阁仓。隋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运仓,转
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国家垂拱初,两京置常平署,天下州府亦置之。
    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府四人,史八人,监事五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五人,掌固六人。常平令掌仓储之事。丞为之贰也。
    国子监 国子之义,见《周官》。晋武始立国子学。北齐曰国子寺,隋初曰学,后
改为寺,大业三年改为监。龙朔曰大司成,光宅曰成均,神龙复为国子监也。
    祭酒一员, 从三品。《周官》曰师氏、保氏。汉始置祭酒博士,历代因之。隋祭
酒,品第三。龙朔、光宅,随曹改易。  司业二员。 从四品下。隋大业三年,始置
司业一人,从四品。官名随曹改易。  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
六学。 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也。  凡春秋二分之
月,上丁释奠于孔宣父,祭以太牢,乐用登歌轩悬。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凡教授
之经,以《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
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兼习之。每岁终,考
其学官训导功业之多少,为之殿最。
    丞一人, 从六品下。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下。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下。
    府七人,史十三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丞掌判监事。凡六学生每岁有业成上于
监者,以其业与祭酒、司业试所习业,上尚书礼部。
    国子博士二人, 正五品上。  助教二人, 从六品上。  学生三百人,典学四
人,庙干二人,掌固四人。博士掌教文武官三品已上、国公子孙,二品已上曾孙为生者。
生初入,置束帛一篚,酒一壶,修一案。每岁生有能通两经已上求出仕者,则上于监。
堪秀才进士者,亦如之。典学掌抄录课业。庙干掌洒扫学庙。
    太学博士三人, 正六品上。  助教三人, 从七品上。  学生五百人。太学博
士掌教文武五品已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之为生者。教法并如国子。
    四门博士三人, 正七品上。  助教三人, 从八品上。  四门博士掌教文武七
品已上及侯伯子男子之为生者,若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教法如太学。学生五百人。直讲
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之职。大成二十人。 通四经业成,上于尚书吏部,试登第者,加
阶放选也。
    律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太宗置。  助教一人, 从九品上。  学生五十人。
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子为生者。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之。
    书学博士二人, 从九品下。  学生三十人。博士掌教文武八品已下及庶人之子
为生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兼习之。
    算学博士二人, 从九品下。  学生三十人。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之
子为生者。二分其经,以为之业。习《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
邱建》、《夏侯阳》、《周髀》十五人,习《缀术》、《缉古》十五人。其《纪遗》、
《三等数》亦兼习之。
    《五经》博士各一人。 五品下。旧无《五经》学科,自贞元五年一月敕特置《三
礼》《开元礼》科,长庆二年二月,始置《三传》《三史》科,后又置《五经》博士。
检年月,未获也。
    广文馆博士二人。 正六品上。天宝九载置,试附监修进士业者。置助教一人,至
德后废也。
    少府监 秦置少府,掌山泽之税。汉掌内府珍货。梁始为卿。历代或置或省。隋大
业五年,始分太府置少府监。龙朔改为内府,光宅改为尚方,神龙复为少府监。
    监一员, 从三品。秦、汉有少府,梁始为卿,隋改为监,从三品,少监,从四品。
  炀帝改为令,武德复为监,龙朔、光宅,随曹改易之。少监二员。 从四品下。 
 监之职,掌供百工伎巧之事,总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之官属,庀其工
徒,谨其缮作。少监为之贰。凡天子之服御,百官之仪制,展采备物,皆率其属以供之。
    丞四人, 从六品下。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下。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二十七人,史十七人,计史三人,亭长八人,掌固四人。丞掌判监事。凡五署所
修之物,则申尚书省,下所司,以供给焉。
    中尚署:令一人, 从六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府九人,史十八人,
监作四人,典事四人,掌固四人。中尚令,掌供郊祀之圭璧、器玩之物。中宫服饰,雕
文错彩之制,皆供之。丞为之贰。其所用金玉齿革毛羽之属,任土以时,而供送之。
    左尚署:令一人, 正七品下。  丞五人, 从七品下。  监作六人, 从九品
下。  典事十八人,掌固四人。左尚令掌供天子之五辂、五副、七辇、三舆、十有二
车、大小方圆华盖一百五十有六,诸翟尾扇及小伞翰,辨其名数,而颁其制度。丞为之
贰。
    右尚署:令一人, 正七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监作六人, 从九品
下。  典事十三人,掌固十人。右尚署令供天子十有二闲马之鞍辔及五品三部之帐,
备其材革,而修其制度。丞为之贰。凡刀剑、斧钺、甲胄、纸笔、茵席、履舄之物,靡
不毕供。具用绫绢、金玉、毛革等,所出方土,以时支送。
    织染署:令一人, 正八品上。  丞二人, 正九品上。  监作六人, 从九品
下。  典事十一人,掌固五人。织染令掌供天子太子群臣之冠冕,辨其制度,而供其
职。丞为之贰。
    掌冶署:令一人, 正八品上。  丞一人, 正九品上。  监作四人, 从九品
下。  掌冶令掌熔铸铜铁器物。丞为之贰。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
若白镴,则官市之。其西北诸州,禁人无置铁冶及采铁。若器用所须,具名移于所由官
供之。
    诸冶:监一人, 正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录事一人,府一人,史
二人,监作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掌固四人。诸冶监掌铸铜铁之事。
    北都军器监一人, 正四品上。  少监一人, 正五品上。  丞二人, 正七品
上。  主簿一人, 正八品上。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上。  府十人,史十八人,
典事四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军器监掌缮造甲弩,以时纳于武库。
    甲坊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五人,监
作二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
    弩坊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五人,监
作二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
    诸铸钱监: 绛州三十炉,扬、宣、鄂、蔚四州各十炉,益邓、郴三州各五炉,洋
州三炉,定州一炉也。  诸铸钱监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监一人,上佐判之。
丞一人,判司判之。监事一人,或参军或县尉知之。录事、府、史,士人为之。
    诸互市:监各一人, 从六品下。  丞一人。 正八品下。  诸互市监掌诸蕃交
易马驼驴牛之事。
    将作监 秦置将作,掌营缮宫室,历代不改。隋为将作寺,龙朔改为缮工监,光宅
改为营缮监,神龙复为将作监也。
    大匠一员, 从三品。大匠之名,汉景帝置。梁置十二卿,将作为一卿。后周曰匠
师中大夫。隋初为将作寺,置大匠一人,又改为监,以大匠为监。炀帝改为令,武德改
为大匠。龙朔、光宅,随曹改易也。  少匠二员。 从四品下。  大匠掌供邦国修
建土木工匠之政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以供其职事。凡两京宫殿、宗庙、城
郭、诸台省监寺廨宇楼台桥道,谓之内外作,皆委焉。
    丞四人, 从六品下。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下。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府十四人,史二十八人,计史三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左校署:令二人, 从八品下。  丞四人, 正九品下。  府六人,史十二人,
监作十人。 从九品下。  左校令掌供营构梓匠。凡宫室乐悬簨弶,兵仗器械,丧葬
所须,皆供之。
    右校署:令二人, 从八品下。  丞三人, 正九品下。  府五人,史十人,监
作十人, 从九品下。  典事十四人。右校令掌供版筑、涂泥、丹頠之事。
    中校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三人, 正九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监
事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八人,掌固二人。中校令掌供舟车兵仗、厩牧杂作器用
之事。凡行幸陈设供三梁竿柱,闲厩供锉碓行槽,祭祀供葛竹堑等。
    甄官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府五人,史十人,监
作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十八人。甄官令掌供琢石陶土之事。凡石磬碑碣、石人
兽马、碾常鲎ㄍ摺⑵矿局鳌⑸ピ崦髌鳎怨┲
    百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阴、伊阳等监: 百工监在陈仓,就谷监在王屋,库
谷监在鄠县,太阴监在陆浑,伊阳监在伊阳,皆在出材之所。  监各一人, 从七品
下。  丞一人, 正八品下。  府各一人,史三人,典事各二十一人,录事各一人,
监事四人。 从九品下。  百工等监掌采伐材木。
    都水监
    都水监:使者二人, 正五品上。汉官有都水长,属主爵,掌诸池沼,后改为使者,
后汉改为河堤谒者。晋复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梁改为太舟卿,北齐亦
曰都水台。隋改为都水监,大业复为使者,寻又为监,复改监为令,品第三。武德复为
监,贞观改为使者,从六品。龙朔改为司津监,光宅为水卫都尉,神龙复为使者,正五
品上,仍隶将作监。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二人, 从八品下。  录事一
人,府五人,史十人,掌固三人。使者掌川泽津梁之政令,总舟楫、河渠二署之官属,
凡虞衡之采捕,渠堰陂池之坏决,水田斗门灌溉,皆行其政令。
    舟楫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舟楫署令掌公私舟船
运漕之事。
    河渠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上。  府三人,史六人。河
堤谒者六人,掌修补堤堰渔钓之事。典事三人,掌固四人,长上渔师十人,短番渔师一
百二十人,明资渔师一百二十人。河渠令掌供川泽鱼醢之事。祭祀则供鱼醢。诸司供给
鱼及冬藏者,每岁支钱二十万,送都水,命河渠以时价市供之。
    诸津:令一人, 正九品上。  丞一人。 从九品下。  津令各掌其津济渡舟梁
之事。
                   武官
    左右卫 周制:军万二千五百人。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
将皆命卿。至秦、汉,始置卫将军,后汉、魏因之。晋武帝始置左、右、中三卫将军。
至隋始置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左右领军、左右率府。各有大将军一人,谓十二
卫大将军也。国家因之。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左右卫将军之职,掌统
领宫廷警卫之法,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凡亲勋翊五中郎将府及折冲府所
隶,皆总制之。凡宿卫,内廊阁门外,分为五仗, 一供奉仗、二亲仗、三勋仗、四翊
仗、五散手仗也。  皆坐于东西廊下。若御坐正殿,则为黄旗仗,分立于两阶之次,
在正门之内,以挟门队坐于东西厢。皆大将军守之。
    长史各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正八品上。  仓曹、兵曹参
军各二人, 正八品下。  骑曹、胄曹参军各一人, 正六品下。  司阶二人, 正
六品上。  中候三人, 正七品下。  司戈五人, 正八品下。  执戟五人, 正
九品下。  奉车都尉五人。 从五品下。  长史掌判诸曹、亲勋翊五府及武安、武
成等五十府之事。诸曹参军皆掌本曹勾检之事。 随曹各有府史。
    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等五府每府中郎一人、中郎将一人, 皆
四品下。  左右郎各一人, 正五品上。  录事一人,兵曹参军事一人, 正九品上。
  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副队正二十人。中郎将领本府之属以宿卫。左
右郎将贰之。若大朝会、巡幸,以卤簿之法以领其仪仗。
    左、右骁卫 古曰骁骑,隋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国家去“骑”
字曰骁卫府,龙朔去“府”字,改为左、右武威,神龙复为骁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骁卫将军之职,掌如左、
右卫。大朝会在正殿之前,则以黄旗队及胡禄队坐于东西廊下。若御坐正殿,则以其队
仗次立左、右卫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 员数、品秩如左右卫。  司阶、中候、
司戈、执戟等, 四色人数、品秩如左、右卫也。  校尉、旅帅、队正、副队、(人数
如左右卫。翊府中郎、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左、右郎将。 职掌如左右卫。
    左右武卫 魏武为丞相,有武卫营。隋采其名,置左右武卫府,有大将军。光宅改
为左右鹰扬卫,神龙复也。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其职掌如左、右卫。大
朝会,被白铠甲,执器盾及旗等,跸称长唱。警持鈒队,应跸为左、右厢仪仗。在正殿
前,则以诸队次立于骁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皆
如左、右卫也。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 人数、品秩如左、右卫。
    左右威卫 隋为左、右屯卫,龙朔改为威卫,光宅改为左、右豹韬卫,神龙复为威
卫也。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其职掌,大朝会则被黑
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队,次武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 职掌、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也。
    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如左右卫。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
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之亲府。
    左右领军卫 汉建安中,魏武为丞相,始置中领军,后因之。北齐置领军府,后因
之。炀帝改为屯卫,国家改为领军卫。龙朔改为戎卫,光宅改为玉钤卫,神龙后为领军
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其职掌,大朝会则被青
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仪仗,次立威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如
左右卫。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人
数、品秩、掌如左右卫也。
    左右金吾卫 秦曰中尉,掌徼巡,武帝改名执金吾,魏复为中尉。,南朝不置。隋
曰候卫。龙朔二年改为左、右金吾卫,采古名也。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左右金吾卫之职,掌宫
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翊府及同轨等五十府皆属之。凡车驾出入,则
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硃雀等旗队先驱,如卤簿之法。从巡狩畋猎,则执其左、右营
卫之禁。凡翊卫、翊府、同轨、宝图等五十府彍  骑卫士应番上者,各领所职焉。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职掌如左右卫也。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品秩、人数、职掌如左右卫也。
    左右监门卫 汉、魏曰城门校尉,始置左右监门府,省将军、郎将等官,国家因之。
龙朔二年,去府字为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中郎将四人。 正四品
下。  监门将军之职,掌宫禁门籍之法。凡京司应入宫殿门者,皆有籍。左将军判入,
右将军判出。若大驾行幸,即依卤簿法,率其属于牙门之下,以为监守。中郎将,掌监
诸门,检校出入。
    长史、录事参军、兵曹胄曹二曹参军。 品秩如诸卫。
    监门校尉,各三百二十人,立长各六百八十人,长人长上二十人,立长长上各二十
人。
    左右千牛卫 宋谢绰《拾遣》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取
《庄子》庖刀解牛之义,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二十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
人,掌宿卫侍从。炀帝置备身府,皇家改为千牛府。龙朔为左右奉宸卫,神龙复为千牛
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中郎将各二人。 正四
品下。  千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统其曹务。凡千牛备身左右,
执弓箭以宿卫,主仗守戎服器物。凡受朝之日,则领备身左右升殿,而侍列于御坐之左
右。凡亲射于射宫,则将军率其属以从。凡千牛备身之考课、赐会及禄秩之升降,同京
职事官之制。中郎将升殿侍奉。凡侍奉,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
禁摇头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