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行动起来,把能带走的东西全带走了。然后就是一把火,把安邑化为了废墟。

王翦率领秦军,直奔这次破坏的最后目标,韩国而去。

……

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什么?你说一支秦军深入楚国、齐国、燕国腹地,破坏了陈城、寿春、淮水之地、齐国的盐场和燕国的督亢?”魏安釐王正在痛饮之际,突然得到秦军深入楚国、齐国、燕国破坏的事儿,不由得大吃一惊。

“是呀,君上。”禀报消息的内侍忙肯定一句。

“糟了!糟了!”突然间,魏安釐王火烧了JJ似的,一蹦老高,失声尖叫起来:“秦军破坏的都是楚国、齐国、燕国最为紧要之处,虎狼秦国一定不会放过大魏,也会破坏大魏,会破坏哪里呢?安邑!一定是安邑!来人,快传令给安邑,要安邑加强警戒。”

魏安釐王能想到这点也不错了,还是一个精明人,只是耽于享乐,心思没用到正途上。

事实上,山东之地的君王也不乏聪慧之人,只是心思用错了地方罢了。

“君上,大事不好了,秦军破坏了安邑,一把火把安邑化为了废墟。”然而,他的话刚落音,一个内侍急匆匆而来,远远就叫嚷起来。

“完了!完了!寡人贮存在安邑的金银珍玩便宜了虎狼秦人呀!”魏安釐王得报竟然不过问口众损失,而是心疼金银珍玩,真是令人无语。

在玩乐主眼里,国人庶民的死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珍玩。

……

新城郡,是韩国的一座重镇,紧邻宜阳。

宜阳,是当时最名著名的铁矿所在,当时天下的铁兵十之八九出自宜阳,因而宜阳吸引了来自天下各地的商贾,宜阳附近特别富饶。虽然宜阳被秦国所夺,却不影响新城郡的繁华。

王翦率领秦军离开安邑后,直奔新城郡而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新城郡给破坏了。

……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

“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秦军把新城郡化为了废墟。”韩开地惊惶失措,快步而来,远远就叫嚷起来了。

“新城郡完了?”韩桓惠王猛的跳起来,一脸的紧张之色,问道:“秦军可走了?”

“走了,走了。”韩开地忙回答,道:“秦军破坏完新城郡后,就撤走了,直奔洛阳而去。哎,虎狼秦人太过凶狠,新城郡已成焦土。”

韩开地气恨恨的大骂秦人,然而,韩桓惠王却是一点也不气愤,反而仰首向天,大笑不已:“哈哈!哈哈!”

笑得前仰后合,满脸的喜色,如同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似的。

新城郡被毁,按理说韩桓惠王应该气恼才对,他竟然在笑,而且还很欢喜,这令韩开地不明所以。

“君上,如此令人痛心之事该当气愤才是,你为何发笑?为何发笑?”韩开地真的恼了,以质问的口气问韩桓惠王。

“自从得知联兵战败的消息后,寡人就在忧心如何应对秦帝的怒火,如今秦国毁了新城郡,秦帝的怒火已消,大韩稳若磐石,难道这还不是好消息?难道寡人还不能快活一笑?”韩桓惠王一拍脑门,眼睛放光,道:“以后,要是秦帝发怒了,寡人就请他来破城池就是,这样可保大韩。爱卿,你说寡人这一奇计可好?”

韩开地不听则已,一听这话,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你奇计来奇计去,韩国却是越来越弱,有你这样的奇计吗?

第三十八章 狠狠敲诈

韩桓惠王自以为是的认为联兵讨秦这事已经完结了,却不知王翦的破坏行动只是一个开始,秦异人接下来的行动更狠。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异人头载帝冠,身着帝袍,端坐的宝座上,威仪四射。

范睢、白起、乐毅、蒙武、黄石公、尉缭、韩非他们跪坐在矮几上,脸上泛着喜色。

“王翦不错,不错,善于用兵,非常善于用兵。”范睢首先赞叹。

“是呀。哀兵必胜,被他用得淋漓尽致,白起征战一生,自叹不如!”白起点着一颗硕大的头颅,大是赞成。

想当初,白起因为担心秦国连丧两君,对秦国的军心士气打击极为严重,反对出兵,主张坚守函谷关。而王翦却是反对他的见解,主张出兵,用哀兵来打五国联军。事实证明,王翦是对的,非常正确。

“王翦不愧是随君上打过匈奴的,对这捞好处的本领学得不错,俘获者每人一石粮、十金,死者一人十金,大秦有不少收获嘛。”乐毅却是打量一眼秦异人,半认真半调侃的道。

“呵呵!”秦异人收刮的本领了得,众人皆知的事儿,一听乐毅这话,无不是大笑。

“啪!”然而,出人意外的是,只见秦异人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冷冷的道:“这个王翦,真不让寡人省心。”

“呃!”众人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惊奇不置。

王翦目光深远,眼光独到,看得准,善谋善于用兵,这次攻打五国联军就是明证,这让人很省心,怎会又成了不让人省心?

即使以范睢、白起、乐毅、黄石公和尉缭之才,也是想不明白。

“君上,何出此言?”黄石公愣了愣,这才问道:“据臣所知,王将军这事儿可是深得君上收刮真传呀。”

众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黄石公所言。

“就这么便宜了五国,还得寡人真传,亏你说得出口。”秦异人却是冷冷的道。

王翦这一手已经够狠了,这还叫便宜的话,那什么才叫不便宜呢?

“俘获者每人一石粮,一百金勉强够了。”秦异人接下来的话为他们释疑了。

“……”释疑倒是释疑了,却是令范睢、白起、乐毅他们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秦异人直接把赎金提升了十倍,远远超出了王翦当初判断的三二十金,要范睢他们不震惊都不成。

“至于死了的人,那就得给两百金。”秦异人的话不仅令人震惊,还很绕。

“君上,为何死了的人还要更多金?”范睢智计高千古之人,也是想不明白了。

活着的人才有价值,死了的人有屁的价值,五国能出金买回尸骨就不错了。秦异人倒好,竟然把死者的价码在王翦价码基础上提升二十倍。

“大秦不是被山东之地骂为虎狼吗?要大秦虎狼出手杀人,这价码是不是该高些呢?”秦异人的话跳跃性很大,令范睢他们无言以答。

秦国被骂为虎狼不假,可这与杀不杀联军有屁的干系,更与高价码没关系。

“最重要的是,死者多。”秦异人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五十五万联军,死者高达数十万,是幸存联军士卒的十倍,这样一来,足以令秦国捞到天大的好处。

“君上,死者多是多了,可是,如此一来,这价码就高了,五国哪有金来赎回去呀?”范睢无奈的摇摇头。

范睢的话很对,每个死人两百金,数十万死人就要赎金上亿金,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的七大战国,任何一个战国都没有这样的财力。不要说七大战国,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这样的财力。

秦异人的价码虽好,五国却是无力赎回,这也是白搭。

“今岁付不起,不是还有明岁吗?明岁付不起,不是还有后年吗?”秦异人却是不在乎。

“哦,对呀。”秦异人的话令范睢他们的眼睛一亮,这可是给五国增加沉重负担的良机,绝不能错过了。

“嗯,就算这样的话,五国兴许还没有把金还上,就被大秦灭了呀。”范睢略一心算,就知道若五国答应赎买的话,那需要还上三二十年的:“大秦也捞不到几多好处。”

“是呀。是呀。”白起、乐毅他们也算清楚了,赞成范睢的说法。

“这也好办嘛,出不起金,可以用土地城池口众粮草物产来还嘛。”秦异人一副很好说话的好好先生样儿。

“君上高明。”范睢他们齐声赞扬。

眼下的秦国之所以还没有扫灭列国,就是因为粮草不足,若是能趁此机会再捞上一笔,就足以把扫灭列国的时间提前了,这是天大的美事。

至于土地城池、人口,都是秦国眼下需要的,能捞到的话,当然是美事。

“君上,就算这样,五国也未必允啊,这实在是太狠了。”尉缭想了想,提醒秦异人道:“要捞好处自然是要五国能承受,一旦五国不能承受,就是白费力气。”

要想敲诈五国,也必须要在五国承受范围内,若是五国不能承受的话,也没用处。

“没事,寡人已经为他们想好了。”秦异人站起身来,眼中精光暴射,道:“此次五国联兵,虽是鲁仲连合纵,然而,首恶却是齐国,齐国必惩……”

“君上,不可呀。”范睢忙阻止,道:“齐国离大秦甚远,若要惩戒齐国的话,大秦就要大举出兵。而眼下大秦连丧两君,无力大举出兵。再者,眼下的大秦当以积蓄国力为务,不应再兴刀兵,还请君上三思。”

范睢不愧是智者,看得很准。眼下的秦国已经操天下大势于己手,只需要积累到足够的国力,就可以大举东进,扫灭列国了,犯不着因一时之怒而再兴刀兵。

“还请君上三思!”白起、乐毅、黄石公他们齐声附和。

“呵呵!”秦异人发出一阵畅笑声,冲范睢道:“丞相,你的顾虑在理。然而,寡人没说要大秦出兵呀。”

“大秦不出兵?不出兵,还怎么惩戒齐国?”白起、蒙武二人一脸的迷糊,想不明白了。

范睢、乐毅、黄石公、尉缭、韩非五人却是若有所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微一颔首,脸上立时泛起笑容,齐声赞道:“君上英明!”

秦异人还没有说出办法,只是开了个头,范睢、乐毅、黄石公、尉缭和韩非五人就想到了,这份才智着实了得,秦异人微微点头,大为赞许。

“你们……”白起和蒙武二人在谋略方面不如范睢五人,更加迷糊了。

“上将军,要惩戒齐国不一定非要大秦出兵呀。”范睢为白起这个老搭挡解释,道:“大秦完全可以令楚、魏、燕、韩四国出兵嘛。”

“驱狼并虎!高!高!委实高!”白起和蒙武明白过来,大拇指差点把殿顶给捅破了,一脸的赞叹。

“楚国与齐国是世仇,若大秦要楚国打齐国,楚王会非常乐意。魏国与齐国更不用说了,亦是世仇,魏国由战国初期的霸主衰败到今日这般,都是因为齐国之故,魏王会乐于报仇。更别说,前不久,田单伐魏,夺了不少魏地,魏王早就想收复了呢。”范睢开始剖析起来。

“至于燕国,更不用说了,昔年骑劫兵败于齐,被田单复齐,这令燕国念念不忘,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不要说大秦明令四国联兵伐齐,只需要君上一个授意,燕王也会出兵。”乐毅对燕国是太了解了,他的话就是必然之事。

“韩……国随波逐……流!”韩非一句话道出了韩国的心态。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韩燕楚魏四国的情形说明白了,谁都不敢有疑议。

“更别说,王翦将军深入楚燕魏韩四国腹地大肆破坏,这令四国闻风丧胆,不敢不遵。”黄石公也来剖析,道:“还有君上提出的苛刻赎金之事,为了摆脱这一沉重负担,四国一定乐于出兵。”

“大秦虽要惩治齐国,却没有出兵,应当给四国留个念想,若得齐地,大秦只取一半,留一半给四国,如此一来,四国一定会非常乐意出兵吧?”尉缭更是出主意捞好处了。

“原来君上早就有深意,臣还以为君上真的是要狠狠敲诈五国呢。”白起恍然,大声赞叹,一脸的钦佩之色。

“上将军此言差矣!”范睢狠狠摇头,道:“君上这敲诈如此之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这话没错,秦异人这一手敲诈绝对够狠。楚燕韩魏四国不仅要出粮出金赎回俘虏和尸骨,还要听命于秦国,联兵伐齐。伐齐之后,得地还要分一半给秦国。

而秦国,却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有天大的好处,还有比这更狠的敲诈了吗?

至于齐国,君王后就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仅要出粮出金赎回俘虏与尸骨,还要丢土失地。更重要的是,还会失去秦国这个最为强大的盟友,使齐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另外,给五国传话,要他们国君亲来咸阳,为大父、阿父送葬!”秦异人脸一沉,沉声道。

于是乎,这道旨意传到五国,令五国心惊肉跳。除了韩桓惠王亲来送葬外,燕王、魏王、楚王、齐王哪敢前来,只得派出丞相代他们而来。为了表示诚意,全盘接受秦国的苛刻条件。

第三十九章 风光大葬

咸阳,一片悲戚,因为今天是秦昭王和嬴柱下葬的日子。

秦昭王当了五十余年的秦王,在他当秦王期间,秦国大举东进,打了一个又一个大胜仗,令山东之地谈秦色变,秦国的版图增加了许多。在秦人的心目中,秦昭王是明君,秦人很是爱戴他,他要下葬,秦人自然是悲恸难已。

至于嬴柱,秦人倒不怎么伤心。毕竟嬴柱差点连太子之位都不能保住,要不是秦异人异军突起的话,他都被秦昭王废了,不会当上秦帝。

在崇尚功劳的秦人心目中,嬴柱属于可有可无的人。

聚集在咸阳,为秦昭王送葬的不仅仅有咸阳的秦人,还有关中的秦人,还有从秦国各地赶来的秦人。

秦昭王是一代明君,令秦国强大的明君,他要下葬,不论路程远近,能赶来的秦人都赶来了。是以,咸阳,以及咸阳周围是人满为患,秦异人不得不派出锐士维持秩序。

其实,秦异人即使不派出秦军锐士维持秩序,也不会出乱子,因为秦人遵纪守法是出了名的,哪会在秦昭王葬礼之时乱来。

“君上啊,你怎生就走了呢?”

“君上呕心沥血治理大秦,方有大秦今日之强!”

“君上一生节俭,从不奢侈,堪为万古楷模。昔年,有人在君上生日上寿牛祝寿,想要阿谀奉承,捞取官职,君上采取雷霆手段,果断的诛杀这等别有用心之人,肃我大秦朝纲,振我大秦风气!”

“君上一生大举东进,打得山东列国束手无策,谈秦色变。伊阙之战、河内之战、攻破楚国都城焚毁楚国王陵,长平大战,全歼匈奴百万之众,肃清华夏边境……”

秦人在悲恸之下,一边恸哭,一边说着秦昭王一件件惊天之功。

秦昭王一辈子的战功太多了,名垂千古的也不在少数,秦人一说起来就是没完没了,费时好久也不能说完。

一时间,整个咸阳处于哭泣中,整个关中之地都是悲恸之气。

到了时辰,秦昭王的棺椁被抬了出来。

是的,是被抬了出来的,不是用马车运出来的。

“那是韩王!”

“楚国令尹春申君,国舅李园。”

“齐国丞相国舅后胜!”

“魏国丞相须贾!”

秦人正哭间,陡然认出这些为秦昭王抬棺之人,个个一脸的惊诧。

韩桓惠王、魏国丞相须贾、燕国丞相后胜、楚国令尹春申君、国舅李园亲为抬棺,这是何等惊人之事,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秦异人苛刻的条件传遍五国,五国之君心惊胆跳,不敢有异议,除了一件事不能接受外,全盘接受了。

不能接受的条件就是要楚王魏王齐王燕王亲来为秦昭王送葬一事了。对于他们来说,进入秦国,就是进入不测之渊,有去无回,当然不敢来了。

唯有韩桓惠王亲自来了,因为他自认这是一条无上奇计。

列国国君不敢来,只能派出重臣了,齐国丞相后胜、魏国丞相须贾、楚国国舅李园自然是跑不掉的。

春申君早就被秦异人软禁在咸阳,此时自然是要来送葬的。

其实,秦异人只是要他们前来送葬,没有让他们为秦昭王抬棺的打算了。只是这些人认为,不如此不足以显其诚意,向秦异人求恳。

尤其是韩桓惠王一把眼泪一把鼻濞,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听者动容,闻者落泪,不明究里的人还以为秦昭王是他祖宗似的。要是秦异人不同意的话,他大有不罢休的架势,秦异人只好准了。

秦昭王的棺椁是一副普通的棺椁,除了大以外没有别的特色,更没有任何装饰之物。一代明君,一个雄视天下数十载的国君,用如此普通的棺椁下葬,真的令人钦佩。

当然,这都是秦昭王生前安排好了的,他亲自为自己选中这副棺椁,在临死前,一而再,再三而的交待秦异人,不准厚葬,一定要简单简朴。

在安葬之前,秦国开了一场朝议,很多人提议要为秦昭王厚葬,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出秦昭王的丰功伟业。

秦异人坚持不允,要尊重秦昭王的意愿,并且说“大父之丰功韦业自有青史留名,不在于丧葬之事”。范睢极力支持秦异人,因为他追随秦昭王多年,深知秦昭王的心性。若是厚葬的话,秦昭王泉下有知,也不会高兴。

就这样,秦昭王的荆礼极为简朴。

“这些山东之人真是没脸没皮,生前骂君上是虎狼,生后却不敢不来为君上送葬,更要亲自抬棺,活该!”

秦人看在眼里,大是欢喜,只觉扬眉吐气。

在秦国历代国君中,被山东之人骂得最多的,一是秦始皇,二是秦昭王。秦始皇不用说了,后人骂了两千多年了,还在骂。秦昭王却是同时代的国君中被骂得最狠的一个,秦人这是在为他鸣不平。

这副棺椁极沉,韩桓惠王、春申君、李园、须贾、后胜他们只觉肩上压了一座大山,没过几多时间,就是满头大汗,却是不敢叫苦叫累,只得咬牙强忍着,使出吃奶的力气抬棺。

兴许,这是韩桓惠王他们这辈子遭罪最多的一天了,他们这辈子吃的苦头加起来还没有今儿一天多。

把他们这狼狈样儿看在眼里,秦人大是欢喜,喝问道:“山东狗,你们累吗?”

“不累!”韩桓惠王胸一挺,头一昂,昂昂而答。

“一点儿也不累!”春申君、李园、须贾、后胜他们忙附和。

瞧他们那模样儿,仿佛还能再抬上十回八回似的。

“腰都快压断了,还不累?都快累死了!”几人在心里嘀咕,却不敢有任何表露。

韩桓惠王他们累得象狗似的,总算来到墓穴处,正式下葬了。

这下葬的过程很是简单,因为秦昭王的随葬物之并不多,主要就是生前所用之物。秦昭王很节俭,他生前所用之物大多很陈旧,他仍是舍不得,没有扔掉,用来陪葬。其中,有不少是他生前挑好的。

整个下葬过程前前后后,不过两个时辰就完成了。

一个国君,一代雄视天下数十载的雄主,其下葬过程是如此的简短,真的出人意料,又令人钦佩。

埋葬了秦昭王,再给嬴柱下葬。同样是韩桓惠王他们抬棺,他们已经累得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