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后,这是为何呀?”齐王建一脸的迷糊。

“是呀,为何胜了才奇怪,败了反而不奇怪?”后胜也是不解。

“秦异人是那么好对付的吗?要是秦异人好对付,他能从一个质子成为秦帝吗?你们也不想想,他在邯郸做的那些事儿,哪一件不是了得?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虽是沽名钓誉之辈,却并非无能之人,他们还是有几下子的,可在秦异人面前,总是吃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秦异人不凡。”君王后对秦异人甚多夸赞之词,道:“更别说,秦异人提兵北征,处置得宜,就是当今之名将如白起、乐毅、田单也不过如此。秦国虽是连丧两君,五国联兵讨秦,虽是良机难得,却也难胜秦国。”

君王后不愧是一代贤后,明智之人,这眼光不错。纵使秦国处在国丧之中,对秦国的军心士气打击很是沉重,却也奈何不得秦国,秦异人一定会沉着应对。

“母后,你既知奈何不得秦国,为何大齐还要参与?而且还是你一手推动?”齐王建更加迷糊了。

“是呀。明知要败却要大齐参战,道理安在?”后胜更加不解了。

“呵呵!”君王后发出一阵畅笑声,道:“这有何难解?唯有如此,大齐才能左右逢源,两边得利。秦国要想大齐不参与,就得给大齐足够的好处;楚韩燕魏四国要大齐参与,也得给大齐好处。能得利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是打胜仗的时候,只要利用得好,随时可以得利。齐王啊,你要好好学学。”

君王后真是个精明人,从齐国的角度说,这样的处置才是最好的,齐国可以左右逢源,两边讨好处,还得求着齐国。

“母后英明!王儿服了!”齐王建恍然,真心实意的赞颂一句。

“姐,你是越来越精明了,不愧是我们家的人啊。”后胜也是服气得紧,说话很是亲昵。

听得出来,二人是真心的,君王后大是欣慰,微微点头,道:“好了,没事就儿下去吧,我要再睡一会儿。”

“禀太后、君上、丞相,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秦军打来了!”然而,就在这欢喜之际,一个内侍急匆匆冲进来,大声叫嚷破坏这难得的喜悦气氛。

“好好说,莫慌。”君王后绝对沉得住气的人,一点也不慌乱,眉头一挑,沉声道。

说也奇怪,君王后的话自具一股令人安心的气势,内侍不再那么慌乱,道:“秦军在打败联军后并没有收兵回秦,而是直下楚国,破坏了陈城,再来到淮水,把寿春和淮水之都破坏了。然后,然后……”

说到这里,打量着君王后,不敢再说了。

“说!”君王后眉头一掀,威严立现。

“然后就冲入大齐之境,把琅邪的盐场破坏了,再把即墨破坏了……”内侍不敢不说,只得接着禀报。

“什么?秦军破坏了盐场?”适才还镇定自若的君王后如同被壮爆了菊似的,一蹦老高,脸色大变。

第三十七章 伏尸万里(六)

君王后适才闻联军兵败而不以为奇,眼下却是一听说盐场被破坏了,不由得脸上变色,这令齐王建和后胜万分不解。他们很想问个明白,只是眼下不是问询的时机,二人只得把一腔好奇埋在心里。

“盐场!盐场!大齐没了盐场,还能是大齐吗?”王翦这一手打在齐国的要害上了,令君王后这个很镇定的人也是再难镇定了。

齐国之所以强,就在于齐国得渔盐之利,王翦把盐场破坏了,这会令齐国遭受的损失难以估算。就算齐国能够重建盐场,这也要一笔巨大的花费。再说了,重建这段时间,齐国无法产盐,就无法与列国贸易,难有进项,这会令财政大为吃紧,即使以君王后这种镇定人物也是不能自安了。

“母后,你不会说是秦军要把大齐的盐场全部破坏?”话都到了这份上,就是猪也会明白了,齐王建终于明白过来了。

“不会?秦军已经动手了!”君王后咬牙切齿,恨声恨气的道。

“天啊,要是大齐的盐场被破坏了,大齐可就完了呀。”后胜也是惊惧难安,额头上的冷汗直冒。

这话也太夸张了些,不过呢,却是说明了盐场对于齐国的重要性。

“莫慌。”君王后就是君王后,很快就镇定下来了,眉头一拧,道:“很明显,秦帝这次是要狠狠惩戒韩燕魏楚齐五国,他对联兵之事异常愤怒,这才要秦军深入各国腹地破坏。哼,秦异人,你以为大齐是好欺负的吗?我就要你来得的去不得。你不是要破坏盐场吗?那好,老身这就调兵,在秦军去盐场的路上堵截,我就不信杀不光虎狼秦人。”

君王后不愧是明智之人,一经想明白秦军是要破坏盐场,就有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在有盐场,特别有大型盐场之地派兵堵截,就能堵住秦军。

只要堵住了秦军,秦军就是插翅难逃。因为这是齐国的腹地,齐国调兵方便,很快就能调来大军,把秦军歼灭。

“嗯,莱山那里盐场多,就在那里对付秦军。”君王后立时选好了战场。

“太后,不行呀,秦军已经过了莱山。”内侍忙禀报。

“什么?过了莱山?”君王后吃了一惊。

莱山的盐场多,而秦军要破坏盐场,必去莱山不可。然而,秦军已经把莱山破坏了,这着实令君王后震惊。

“破坏了就破坏了,没什么大不了。夜邑的盐场也不少,秦军必去,就在夜邑打吧。”君王后虽是吃惊,却是很快就寻到解决之道。

“太后,夜邑已经被秦军破坏了。”内侍的声音有些小。

“夜邑也被破坏了?”君王后这一惊非同小可。

她选择了两处战场,都被秦军破坏了。也就是说,秦军的行动是异常迅捷,压根儿就不给她调兵的机会。

如此快捷的行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使以君王后的胆识,也是震惊异常。

“那千乘呢?”千乘是齐国与燕国交界处的一个大型盐场。若是秦军破坏了这里的话,也就意味着秦军已经离开了齐国,她没有一丝儿对付秦军的机会。

“千乘还未有消息。”内侍忙禀报。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意味着千乘还完好无损。嗯,得及时调兵去千乘围堵,先堵住就行。援军随后就到。”君王后决定了,要在千乘打。

她的旨意一下,整个齐国就行动起来了,各路大军朝千乘赶去,准备在千乘歼灭秦军。

然而,让君王后异常恼怒的是,很快就传回了消息,她的旨意还没有传到千乘,秦军已经把千乘给破坏了。

千乘是齐国与弱国接壤之地,秦军破坏了千乘之后直接进入燕国境内,也就是说齐国已经完全失去了歼灭秦军的良机。

这还不算,秦军在千乘杀人之后,把齐人的尸体摆出两句话。

一句是“大秦不可侮!”。

另一句是“不劳相送。”

这两句话令君王后吐血。

第一句话“大秦不可侮”是秦军此番破坏的目的,那就是要严惩齐国,这虽然让人难受,君王后还能忍受。最让她难受的是第二句话“不劳相送”,也就是说她的行动早在王翦的意料中了,这是讥嘲她,是在狠狠打她的脸,君王后这辈子还没有遇到如此难缠的对手,要她不怒都不成。

君王后才情在当时非常有名,就连智计高千古的范睢在她手下都吃了一个哑巴亏。范睢曾经派人给君王后送来一个玉连环,要君王后解,这是在刁难君王后。要是一般人的话,很可能会花费心思去解。君王后却是没费任何心思,而是当着秦使的面,用锤子把玉连环给砸了,并且要秦使回去告诉范睢说我解了。

范睢得到这消息后就感叹说,君王后了得,齐国不可图。从此以后,范睢对齐国特别容忍,连带的秦国对齐国也很容忍了。

君王后就是这般了得,她的打算被王翦算准了,还把人杀了,摆出这句话来讥嘲她,君王后怒火上涌,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

“母后!”

“姐!”

齐王建和后胜大惊失色,惊呼出声。

“秦军过境,杀人盈野,所过之处必是一片废墟,这是秦帝怒了,要惩戒大齐呀。”君王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道:“这事还没完。秦军的破坏只是先兆,接下来才是秦帝的怒火。老身失策呀,早知如此,何必资助鲁仲连合纵。”

原本以为资助鲁仲连合纵,可以给齐国带来天大的好处,眼下方知失策了,给齐国招来祸事了。

“母后,就算秦帝要对付大齐,大齐离秦国太远,秦国也是奈何不得大齐呀。”齐王建倒是不担心。

“秦异人善谋善断,切不可轻视,我虽不知他会如何惩治大齐,不过,我却知道他必有让人难以招架的妙法。”君王后的脸更加苍白了,又是一口老血吐出来。

……

督亢,是燕国的膏腴之地,是燕国的粮仓。

燕国地处北地,在战国时代属于经济极不发达的不毛之地,其经济主要就是靠督亢支撑。居住在督亢的燕人很多,这里的经济水平不错,虽然比不了中原之地,在北地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然而,秦军的到来,却是把督亢给变成了废墟。

督亢是燕国的经济重心,要惩戒燕国,自然是对督亢下手了。

王翦在离开齐国之后,率领秦军直奔督亢而来。沿途所见,到处是肥沃的土地,不比秦国的关中差,这让将士们大是惊讶,又是好一通议论与讥嘲。

山东之地总是在说秦国富强,是因为有关中这个肥沃之地。听他们的口气,好象山东之地是穷僻壤似的。事实上,山东之地都有肥沃的土地,不仅不比关中差,甚至有可能还要胜上一筹。

山东之地坐拥宝山却在哭穷,诚令人无语。

到了督亢之地,王翦直接下令破坏就是。对于破坏一事,在经过了楚国和齐国的演练之后,秦军已经异常熟悉了,破坏起来是驾轻就熟,异常彻底。

这场破坏没费几多时间,就把督亢之地给破坏了。然后,王翦率领秦军离开燕国,直入魏境,要对魏国大加破坏了。

……

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

燕王僖与群臣痛饮,酒到爵干,好不快活。

席间说得最多的便是这次联兵一定能攻下函谷关,一定能打进关中,一定能灭了秦国。

正说间,得到军报,联军全军覆灭,这令燕王僖大惊失色,顿时失去了痛饮的心思。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燕王僖心惊肉跳。

“君上,这有什么啊?联军败了就败了,又不是大燕一国失败。”有大臣不以为然。

“你懂什么?”燕王僖却是大吼一声,痛斥这个多嘴的大臣,道:“那个秦异人不是个吃亏的主,他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这次联兵讨秦,胜了一切好说。败了,就是招惹了秦异人,他能放过大燕吗?他一定会算后帐。”

秦异人在邯郸的所作所为早就传遍了天下,广为人知了,就连燕王僖也是了解得不少。

“这……”一想到秦异人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脾气,一众大臣无不是惊胆跳。

“禀君上,秦军打来了!秦军把督亢……”就在这时,一个内侍急匆匆进来禀报。

“什么?秦军到了督亢?”燕王僖这一惊非同小可,身子摇摇晃晃,摔倒在地上,竟然晕死了。

“君上!”一众大臣惊呼出身,忙招来太医救治。

经过太医一番救治,燕王僖终于醒过来了,只是他的脸色煞白,没有一丝儿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秦军可到蓟城了?”燕王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秦有没有到蓟城,真令人无语。

“君上,秦军撤了……”有大臣忙禀报。

“撤了?你没说谎吧?秦军怎会撤呢?”燕王僖如同在听天方夜谭似的。

“真撤了呀。”大臣忙回答。

“撤了好啊!害寡人虚惊一场!”燕王僖立时化恐惧为力量,大喜过望,满脸红光,神气活现,适才差点被吓死的事儿仿佛不存在似的。

“君上,秦军虽然撤了,可是督亢却给破坏了,成了废墟。”有大臣一脸的心痛表情。

督亢是燕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区,被秦军化为了废墟,谁能不心疼?

“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燕王僖竟然大声好,道:“来啊!设宴!寡人与要诸位爱卿痛饮!”

“君上,这是天大的事儿,怎能饮宴呢?”一众大臣都是爱玩乐之人,此时也觉得饮宴不合适了。

“督亢没了,大燕不是还有蓟城吗?”燕王僖一点也不以为意。

燕王僖就一玩乐主,他才不在乎督亢怎么样了,他只在乎有没有美酒,有没有肉,有没有美人。

第三十七章 伏尸万里(七)

安邑,是魏国的旧都,是繁华之地。

在战国初期,一代贤侯魏文侯在位五十余年,举贤任能,他那一朝有很多名动千古的名臣,比如吴起、李悝等。魏文侯命李悝为相,在魏国进行变法,魏国一举而成为最强战国,雄视天下,魏文侯之命天下莫敢不从。

那时节,安邑是天下的中心,从这里发出过很多令天闻风色变的命令,比如吴起攻秦,夺取秦国河西之地,攻占秦国的函谷关等,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还有强横的庞涓攻韩攻赵,都是从安邑出发。

后来,到了魏惠王时,他自恃魏国强大,四面出击,到处树敌,更有庞涓这个有战术没有战略头脑的上将军相辅,这君臣二人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好的战略规划,想打谁就打谁,最终却是惹得天怒人怨,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对付魏国。

尤其是齐国,出了一个雄材大略的君主,叫齐威王。齐威王善于纳谏,手下有一批能人,文有名相邹忌,武有孙膑、田忌,再得渔盐之利,齐国的实力极为雄厚,隐隐有取代魏国之势。正是因为如此,韩国和赵国遭到庞涓的进攻后,就向齐国求援,遂有马陵和桂陵这两次著名的大战。

更有“围魏救赵”这个名动千古的典故与奇计!

魏国在遭到齐国这两次打击后,其军事支柱“魏武卒”伤亡惨重,魏国元气大伤,难以成为天下霸主。就在这时,适逢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电子书下载秦国兵精粮足,要夺回河西之地,要收复函谷关,遂爆发了河西之战。

这一战的结果众所周知,魏国公子昂被商鞅戏耍了,被商鞅活捉,秦国收回了河西之地,收复了函谷关。而魏国残存的魏武卒也被秦国歼灭,自此以后,魏国完全失去了天下霸主的资格。

若事情到此为止的话,魏国还有再复起的机会,毕竟魏文侯在位五十余年,还有贤明不下于魏文侯的魏武侯在位多年,积累的国力极为雄厚,一时的折挫不算什么,只要魏惠王能痛定思痛,励精图治,魏国还是很有希望再度崛起的。

遗憾的是,这个魏惠王是个玩乐主,他只喜金银珠宝,不喜人才,他的一生失去了孙膑、商鞅、张仪这三个大才,也正是这三个大才终结了魏国的霸主地位。

河西战败的消息传来后,魏惠王大是惊恐,认为安邑离秦国很近,若是秦国进攻的话,安邑难保,他决定迁都。就这样,魏国的都城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河南开封)。

魏惠王之所以决定迁都,除了惧怕秦国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为大梁风华天下所重,比起安邑有更多的玩乐事,而且逢泽湖就在大梁附近,逢泽糜鹿味美,他很喜欢这道菜。

这一迁都就不得了,葬送了魏国最后崛起的机会。自此以后,魏国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弱,终至于到了眼下这般衰弱不堪。

就是这样,秦国多年对魏国用兵,也未能攻下安邑,由此可见安邑之难打了。同时,也说明了魏惠王迁都是多么的愚蠢。

安邑虽然不再是魏国的都城了,然而,其繁华依旧,依然很热闹,进进出出的人非常多。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引得行人好一通惊讶。在惊讶之际,只见一片黑色的海潮涌来,汹涌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对于魏人来说,他们对秦军实在是太熟悉了,一见这情形,立时就认出来这是秦军打来了,无不是惊惶失措,狼奔鼠蹿。

来的正是王翦率领下的秦军,在破坏了督亢之后,王翦率军直奔安邑而来。要是能攻下安邑,把安邑给破坏了的话,这对魏国来说,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王翦当然不会错失。

秦军如狼似虎一般,杀光行人,直奔城门,在守门魏军关上城门之前就杀进了城里。秦军一冲进城里,就是大开杀戒。

安邑不愧是魏国的旧都,这里的住户不少,拥有数十万人口。要知道,在战国时代,人口稀少,能拥有数十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是何等的难得了,也由此可见安邑的了得。

秦军费时两天两夜方才结束战事。

“将军,发了,发了,发大了。”一结束战事,一个秦将飞也似的冲来,向王翦禀报,远远就叫嚷起来。

王翦一瞧,只见这将领红光满面,眼里尽是美妙的小星星,欣喜难已。

“找到仓廪了?”王翦问道。

“是呀。仓禀太充实了,比起楚国寿春的仓廪都要充实呢,充实得多。”秦将兴奋之下,扯起嗓子大吼。

王翦随着秦将去一瞧,差点晃花了他的双眼,仓廪里有堆成山的粮草,有成堆的金银珍宝,就是以王翦的坚韧心智,也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安邑曾是魏国的旧都嘛,要是没有点儿好东西我倒要奇怪了。”紧接着,王翦就想明白了。

“将军,这要毁了吧?”秦将依照惯例猜测。

“毁?为何要毁?”王翦问道。

“将军,一路行来,我们不都是毁了的吗?”秦将忙解释一句。

“那是往昔,我们要保持快速行军,不能有负重拖累。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安邑,离秦国不远了,即将回家了。这些好东西,当然是能带走就带走嘛。告诉弟兄们,让他们使劲儿的装,能带走几多就带走几多。”王翦兴奋起来,双手不住搓动。

王翦说得没错,到了魏国,离秦国已经不远了,回到秦国极为方便。参与联兵讨秦的只有一个韩国还没有受到秦国的惩戒,只需要再惩戒一番韩国,秦军就该收兵了。至于闻秦而溃的韩国,又能把秦军怎样?

在这收尾之际,秦军是该带些好东西回去了。

命令一传下,秦军欢声雷动,无不是大喜过望。

他们在王翦的率领下,行军数千里,沿途所见的珍宝多不胜数,早就想带走,只是王翦有严令,他们不敢违抗军令。如今,王翦终于允他们带好东西了,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秦军行动起来,把能带走的东西全带走了。然后就是一把火,把安邑化为了废墟。

王翦率领秦军,直奔这次破坏的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