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人法相-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上小摊卖的东西各式各样,临近七夕,许多摊子上都是出现了自己家里调制的树浆以及花汁草汁。

    七夕的时候,女人们会用树浆洗发,祈祷自己可以年轻美丽,未婚的女子则还想着祈祷早些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说是树浆,其实只是将柏叶和桃枝掺到泉水或者河水里面熬出的汤水。女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得到鹊仙的庇佑,得到一段美满的姻缘。

    花汁草汁则是少女们染指甲所用,除了少女,小孩子们也常常会染出各种颜色的指甲,这是也是大魏的风俗。

    除了这些,七夕还有一种名吃,巧果,又称乞巧果子,是用油,面,蜜,糖调制出来的零嘴。

    “哥哥,那边那个小兔子样子的蜜食好可爱。”邢红梅拉了拉邢羽的衣袖,满面期待的样子。

    “好,我们过去看看。”邢羽顺从的点了点头,带着邢红梅走到小摊前。

    小摊的主人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木制的小推车上摆着五海碗各种样式的巧果,有兔子样式的,小鱼样式的,小狗样式的,还有小猫和小牛样式的。

    巧果温热,似是刚出炉不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老人家,这些巧果怎么买?”

    摊子前只有三五个顾客,老妇人熟练地给客人们称上巧果,装在油纸袋里,递给他们。

    推车上的海碗里,兔子样式的巧果已经所剩无几,其它样式的巧果也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见到邢羽两人凑上前来,老妇人慈祥的笑了笑,然后冲着邢红梅问道:“小姑娘,要来一些么?”

    “嗯嗯,我要小兔子的,还有小猫的,和小鱼的。”邢红梅迫不及待的说道。

    “好嘞。”老妇人轻快的点了点头,拿起小铲子从碗里各自取了一些装到袋子里。

    她放到称上称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一共七两半,够么?”

    “不够。再来一些。”邢红梅摇了摇头。

    “老人家,够多了,这些就行了,麻烦您了。”邢羽伸手抓住邢红梅,无奈摇了摇头,“你先买这些,要是你还想吃,我们明天再来买,买多了你吃不完,时间长了,可就不好吃了。”

    “好吧。”邢红梅闻言有些犹豫,不过想起昨天馊了的蜜饯,她又点了点头,同意了邢羽的话语。

    “公子,一共十枚铜板。”老妇人将装有巧果的油纸袋递了过来,邢红梅伸手接过袋子,邢羽从钱袋中取出铜板,结了账。

    “走吧。”邢羽伸手拍了拍邢红梅的肩膀,小姑娘已经闷头吃了起来,她手中攥着三枚巧果,口里也已经塞满了,听到邢羽呼唤,她才抬起头来,将手中的巧果递给邢羽,嘴里呜咽不清的说道:“哥哥,给你。”

    邢羽笑着点了点头,接过那三枚巧果,一并送入嘴里。

    “好吃。”

    “嗯嗯,婆婆卖的巧果真好吃,明天我还要买。”

    “等你吃完这些再想明天做什么吧。”邢羽无奈摇了摇头。

    天上的半轮月光芒皎洁,满是伤痕的月亮上仿佛刻着什么经世的诺言,邢羽看着月亮,忽而想起了那个流传久远的传说,他低下头去,低声问道,“红梅,听说过鹊仙么?”

    邢红梅闻言摇了摇头,她艰难的将口中的巧果咽下去,迷茫的问道:“鹊仙是谁?”

    “鹊仙啊,就是七夕你要祭拜的神灵,是一个很善良很善良的神灵,也是一个很漂亮的神灵。”邢羽说。

    “那她还活着么?”邢红梅天真的问道。

    “当然没有,鹊仙也是人,也会经历生老病死,死后才成为了神灵。”邢羽摇了摇头,喃喃说道。

    一阵凉风忽然吹过,背地里仿佛有一个柔柔的目光正在深情的望着邢羽,他忽然想起了柳絮,继而又想起了苏雅。

    邢羽忽然沉默下来,邢红梅还在等着他继续讲,见到邢羽沉默下来,不由轻轻扯了扯邢羽的衣袖。

    “哥哥?你怎么了?鹊仙有什么故事么?”

    “啊,我没事,鹊仙的故事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她……”

第21章 鹊仙() 
很久以前,有一个女子,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女,自幼父母疼爱,兄长与姊姊处处娇惯。

    邻里街坊都以为她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不知柴米油盐的大小姐,未曾想到,这个女子成年后不仅操持得一手好家务,而且刺绣纳衣样样精通。

    她知书达礼,学堂不收女学生,她父母便请了教习,到家里给她讲学。

    她温柔贤惠,父母有时生病,她就在塌前不眠守候,端水送药。

    女子成年后没多久,知府家的公子上门提亲,带着一箱子的珠宝以及二十匹上好的缎子,女子虽然见过许许多多珍贵的珠宝,但是知府公子打开那个鎏金箱子的时候,她还是感到极为惊讶,但最终,女子还是没有接受。

    知府家的公子带着珠宝以及缎子离开了女子家中,他不明白,为何女子不喜欢自己,为何她不喜欢自己带去的珠宝。

    他的箱子里,有海中鲛人的泪珠,有皇宫玉匠亲手雕琢的长命锁,还有西域的乌金珠。

    他欣喜而去,悲愤而归,自此不再意气风发。

    没多久,知府的公子知道了究竟。

    原来,王侯家的公子早已经与女子暗许了终生,他们在月桂树下接吻,在乌鹊低鸣的墙角拥抱,他们最终在满城人的祝福下结为夫妇,婚礼宴席的角落里,知府家的公子痴情的望着满脸喜悦的女子。

    女子嫁给王侯家的公子后没多久就生了孩子,她本以为会过上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但生活并不总是如她所愿。

    王侯家的公子没多久就厌倦了她,整日在外游荡,回到家中也对她大吵大骂。

    她的父母只是家境富裕的商人,对于王侯家的事情不甚了解。

    女儿嫁出后,每次回到家中都是强颜欢笑,她的父母最终也知道了王侯家公子的所作所为,气的卧病在床,没多久就接连离世了。

    父母离世后,女子的哥哥姐姐都是知道了她的遭遇,皆是极为气愤。担心妹妹日后的生活,他们便派了长兄去王侯府上请求退婚。

    但是女子的长兄却被王侯公子家的侍卫打了一顿,没多久就吐血而死。

    女子悔恨不已,苦苦劝说兄长姐姐们不要再理会自己的夫君,以免惹祸上身。

    但是宠爱小妹的哥哥姐姐们怎么如此善罢甘休。况且,他们已经因此失去了自己的长兄。

    于是,他们将王侯家的公子告上官府,希望知府能够为他们申冤,但是知府哪有那个胆子得罪王侯,他压下了这个案子,并偷偷告知了王侯。

    王侯闻之震怒,勒令自己的儿子退婚,公子虽然对女子怀恨在心,但也不敢违背自己的父亲,很快就退婚了。

    女子的一儿一女被留在了王侯府上,自己也是回到了父母家中,她死去的父母将住宅以及资产都留给了她,哥哥姐姐也没有与她争夺。

    可是没过多久,女子的父亲被暴露出曾勾结叛逆,于是,知府派人捉拿了她的哥哥姐姐,一并押入牢中。而女子因为王侯家公子的作证,逃过了一劫。

    但她并没有想到,这仅仅只是噩梦的开端。

    没几天,女子接到消息,要去官府画押。他的两个哥哥因为私通叛逆而被凌迟处死,其他的亲人虽然接连被释放,但仍是被罚没了家产。

    女子的亲人瞬间从大户变为了贫困,她自己的财产也被尽数罚没,空余四壁。

    好在她的亲人都是坚强勇敢的人,虽然失去了财产,但还是坚强的过了下去。

    而知府的公子暗地里也曾多次帮助女子,助他们度过困境。

    没几年,女子嫁给了一个穷书生,又过了不久,她生了一子一女,一家人虽然贫困,但仍是其乐融融。

    但是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女子的丈夫在学堂里讲课,一天却带着满身的伤痕回到了家中,女子追问为何,丈夫却只说是遇上了强盗。

    丈夫伤重,在床上休息了几天,一双儿女也不再胡闹,安静下来,陪着两人。

    等到丈夫伤势痊愈,讲学的工作却是丢了。

    丈夫多次去学堂争论,最终也不了了之,没了办法。

    一家人的生活变得艰难。

    不久后,知府家的公子得知了女子的困境,便聘请她的丈夫到自己府上为自己的孩子讲课。

    那时,知府已经高升为太守,即使是王侯,也要对他礼敬有加。

    生活原本会这样好转,但最终却是走上了歧路。

    丈夫告诉女子,自己那一次带着满身伤痕回家,其实是遭到了王侯家公子手下的毒打。

    女子知道后,抱头痛哭,声称是自己连累了丈夫,要求与丈夫断绝关系,但是善良的读书人却是没有同意,他告诉女子,他会多加小心,不会让女子担心。

    有了太守家公子的帮助,女子一家的生活终于渐渐好转,她自己织的衣物在集市上倍受百姓喜爱,丈夫也成为了太守门上的贵客。

    但是时不我待,太守在平定叛逆的时候身中乱箭,死在了战场。

    他的儿子知道以后身染重病,府上门庭冷落,渐趋衰败。

    没过一年,女子的丈夫便失去了维持生计的营生。

    好在那些年里,女子的丈夫颇受王公们的喜欢,没几日又找到了营生。

    但是灾难还是降临了。

    王侯的公子在这几年后成了王侯,他亲自来到女子家中,告诉她自己已经忘却了过去的恩怨,希望女子能原谅自己。

    他还带着女子的儿女上门看望,甚至还聘请女子的丈夫成为自己幼子的讲师。

    生活给予了她希望,但却立刻狠狠的打碎了它。

    一天,女子的儿女去王侯门前等待自己的父亲,但最终一家三口却都是没有回来。

    女子去王侯府上寻,最终却被告知,王侯有令,不见闲人。

    后来,女子与王侯的儿子偷偷派人告诉她,她的丈夫以及儿女都被王侯囚禁,他让自己的母亲不要再来府上,自己会设法将他们救出。

    没几日,王侯府上的仆人去告知女子,与他的丈夫团聚,女子欣喜若狂,跟着他到了一所破庙里,但见到的却是不可一世的王侯。

    王侯让女子一家团聚,但却命人将女子的丈夫在女子面前活活打死。

    女子痛哭流涕,在自己的儿女即将被打死之前,一只乌鹊落在了女子肩上,它告诉女子,自己是天河中的仙人,它可以帮助女子救出自己的儿女,也可以帮助女子救活自己的丈夫,只要她下定决心,用王侯的性命来抵换。

    但是女子却没有同意,她不能用自己年长的儿女失去父亲去换取自己年幼的儿女得到父亲。

    她恳请乌鹊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回自己丈夫的性命,这样王侯就不会继续找她丈夫的麻烦,而她也能瞑目。

    女子的儿女都不同意,王侯却是愿意接受这个做法,他其实仍是爱着女子,但他那种扭曲偏执的爱早已不是真正的爱。

    女子死了,丈夫活了,王侯也失去了为难他们的兴趣,没多久也郁郁而终。

    乌鹊告诉女子,她可以留下来,但女子最终拒绝了。

    自那之后,江南道开始流传起一个传说,乌鹊横飞的枝下,情人们许下诺言的时候,鹊仙会牢牢的记住他们的诺言,并祝福他们,如果他们没有遵守诺言,他们会受到诅咒。

    鹊仙的故事,就是这样了。

    邢羽笑着说道。

第22章 相望() 
风从远方吹来的时候,邢羽的故事也讲完了,邢红梅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回味。

    她不太明白鹊仙最后为什么独自离开了丈夫和孩子,孤独的在天河里守望人世。她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知府的公子就愿意帮助鹊仙,而王侯的公子却想方设法的想要谋害鹊仙,即使鹊仙曾经那么的爱他。

    她手里的巧果已经凉了,吃多了巧果的嘴里也有些发干,她感到眼睛有些涩涩的,似乎有些液体执着的想要流出。

    她抹了抹眼角,抬起头来,看向邢羽:“哥哥。”

    邢羽闻言偏过头来,关切的问道:“怎么了?”

    邢红梅摇了摇头,“只是感觉,鹊仙的故事让我有些难过。”她有些责怪的补充道,“哥哥,你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

    邢羽摇了摇头,轻声安慰道:“每个人都在哀悼,我们要做的不是哀悼,而是祝福他们。乞巧节,也叫鹊仙节,从大秦之前就一直存在,或许鹊仙也只是古人们编造出来的,我们要记住,爱情不是简单的喜欢,它还有着更多的承担。”

    邢红梅闻言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承担?”

    “你现在还小,还不了解,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邢羽笑着拍了拍邢红梅的脑袋,“巧果要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他拿起一枚巧果,放在嘴中细细咀嚼着,巧果几乎已经凉了,不过吃起来还是极为好吃。邢红梅撅了噘嘴,小声嘟囔了几句,抱怨着邢羽不好好给她讲。

    她低下头去,凝眉细想,还是没有想明白邢羽的意思,她要承担什么呢?女人们从来都没有掌握话语权,即使是鹊仙,最终成为天河中的仙人,也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活。·

    她抬起头,刚想发问,忽然看到邢羽呆愣看着不远处的一名女子,女子一身素衣,梳着高高的发髻,正站在桥上望着远处缥缈的灯火,灯火葳蕤,在暗夜里闪烁着足以刺瞎人们眼眸的光亮。

    女子微微眯眼,脸上犹带着思念,她站在桥边,注视着街市,可却仿佛远在天涯。

    邢红梅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

    啊,她原来与自己一样,也不是人类呵。

    但却又隐隐有所不同,邢红梅觉得,她仿佛是在注视过去,她很久以前仿佛就在这里伫立着,注视着扬州的兴衰起落。

    那时,扬州歌舞升平,拨琴的乐姬弹着古琴,歌女唱着濡软的小曲,君王在宫殿里大笑,怀抱着自己的宠妃。

    但是那些日子,都已经随着战火,被葬在了历史的深处。

    灰烬中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王国,还有许多人的青春与单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邢红梅的脸上流下两行清泪,那女子回头看来,柔弱一笑,摇了摇头,转身汇入了人流。

    邢羽苦涩一笑,叹了口气。他低头看向邢红梅,却看到了邢红梅脸上的泪痕,他蹲了下来,轻轻给她拭去眼泪,柔声说道:“不要难过了,你不会遇上鹊仙那样的事情的,我向你保证。”

    邢红梅身体一颤,脑海深处闪过了一些模糊的画面,高楼深宫,帝王君临,秋天的落叶从她身畔稀疏落下,她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宿命,她抬起头,倔强的说道:“拉钩。”

    邢羽伸出手,承诺道:“我保证,不会让人伤害你。”

    邢红梅点了点头。

    “也不会让你遇上鹊仙那样的生活。”

    邢红梅开心的笑了笑,她摸了摸肚子,有些窘迫的说道:“哥哥,我肚子不舒服,我先回去了。”

    邢羽还没有说什么,邢红梅就转头跑了开来,口中揶揄的话语从风中传来。

    “哥哥,那个姐姐往桥那边走了,你快去追啊。”

    邢羽恍然失笑,看着邢红梅跑向竹楼的身影,无奈一笑。

    他转身看向大桥的另一侧,苏雅朦胧的身影缓缓走下桥去,彳亍在江畔,她留恋在江畔,脸上带着没落的笑容。

    邢羽微微一叹,走上桥去,从人流中穿过。一瞬间,他忽然感觉自己与街上的人有太多的不同,他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过客,在追寻着自己的记忆与过去,等到他找到的那一天,他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桥上人流拥挤,邢羽艰难走过桥去,看着苏雅的背影在人流中缓缓移动,她在卖小首饰以及巧果的摊子前驻足留恋,时而轻轻拿起来在手中打磨首饰,品尝巧果。

    临近七夕,街上人流极多,未出阁的少女们随着女伴一起来到街市上游玩,公子哥们三五成群的在集市上漫步,身后跟着自己贴身的仆人,整个集市喧闹的像是一场烟火大会。

    微微凉风吹来,冻得邢羽一个哆嗦,他走下石桥,在一个买古玩的摊子前停了下来,暗暗关注着苏雅的动向。

    “公子,来点古董?这里有大汉的青铜雕塑,还有战国时候的古卷,保证让您……”

    摊主的呼唤声,邢羽并没有去听,他放下手中拿起的古玩,渐渐靠近苏雅,他像装作一个好久不见的老友那样,和她打个招呼,也想和她并肩在这集市上行走。

    如水的夜色凉薄了邢羽眼中的热切,但是苏雅仍是感觉到了,她转过身来,看见了邢羽,微微一愣后,展颜一笑。

    她放下手中的胭脂,缓步走向邢羽,停在了邢羽跟前不远处,“公子,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我看到你在集市上,就像上去跟你打个招呼来着。”邢羽嘿嘿一笑,挠了挠头。

    他心里微微有些紧张,这是之前所不曾有过的。

    给邢红梅讲述了鹊仙的故事后,邢羽心里微微泛起涟漪,他知道自己喜欢苏雅,但是他却没有勇气面对这件事,他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只能默默地,注视着苏雅。

    “公子也逛夜市么?”苏雅笑了笑,微微偏头。

    “我刚刚陪我妹妹来逛,她肚子有些不舒服,便先回去了。”邢羽解释道。

    苏雅闻言点了点头,心中顿时了然,原来那是他的妹妹。

    她抬头看向远方的灯火,轻声问道:“公子,能陪我在这走一走么?”

    邢羽闻言一愣,急忙点了点头。

第23章 朦胧() 
江畔凉风习习,撩人心弦。

    邢羽与苏雅并肩走在喧闹的集市上,低着头,互不言语。集市上的叫卖声此时仿佛远在千里之外,灯火通明的街上,行人们匆匆走过,背影寥落。

    邢羽心里犹豫着,不知道该聊些什么。

    他想起自己在阳台上默默观望的时候,心里忽然有些温暖。

    “花朝节那天,你去给知府他们弹琴了么?我在楼上听到琴音从江中响起,那么好听的琴音,我想一定是你吧?”

    “公子见笑了。”苏雅贝齿微露,含蓄一笑,“奴婢虽然谈过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