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虽然有最坏的猜想,但听到这样的讯息,岳托还是在马上晃了两晃,口中一股咸味上涌,他吞了口吐沫,将咸水咽下。

    “讯息可靠吗”

    “贝勒爷,讯息绝对可靠,小人化装成汉人,还在宁远城外转了两圈。”

    岳托再次吞了口吐沫,胸中稍微平和些,他积攒了一点力气,咬着牙,一字一句:“是孙承宗”

    “不是,贝勒爷。根据潜伏的暗探回报,孙承宗仍然在山海关,攻占宁远和锦州的,乃是袁崇焕。”

    “袁崇焕”岳托从脑海中搜寻着,却找不到袁崇焕的影子,“他是什么人”

    “贝勒爷,袁崇焕曾经在宁远和锦州抗击过天命汗,后来被贬职,离开辽东,大约一个月之前,他再次来到山海关。”

    “袁崇焕。”岳托念叨着,“我一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你的尸体会让鹰啄,让狗咬,让狼吞。”

    “贝勒爷,袁崇焕正在从宁远赶往锦州的路上。”

    “啊他现在到了哪里”岳托精神一振,胸中已经不再翻滚。

    “贝勒爷,袁崇焕押着大量的粮草,现在离锦州不到二百里了。”

    “二百里”岳托估算着,以女真骑兵的速度,一定可以在他到达锦州之前,将他拦截下来,“全体下马,稍事休息,补充食物和水分,然后趁着夜色,悄悄越过锦州,伏击袁崇焕。”

    。。。

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 
袁崇焕正在吃早餐,第三师师长刘玉闩就陪在他的身边。

    突然,大地上遥遥传来震动之声,饭桌上汤盆里的汤液,也是剧烈地晃动。

    “不好,要地震了。”袁崇焕大惊,赶紧丢下碗筷。

    刘玉闩侧耳细听,觉得不对,“军座,不是地震,好像是骑兵。”

    “骑兵哪来的骑兵难道是宁显龙来接应我们的”袁崇焕端起饭桌上的饭碗,又巴啦了一口。

    “军座,骑兵来得这么急,不像是接应我们的,除非他们遇上了紧急的事。”

    袁崇焕定定神,已经隐约能听到急促的马蹄声,“难道是建奴来了他们敢越过锦州吗”

    “军座,有备无患。”刘玉闩焦急起来。

    “燧发枪,列阵;火炮,准备。”袁崇焕也觉得应该及早准备,真要是建奴的骑兵来了,枪手们又没列好阵型,那整个第三师就将成为建奴的烧饼,不备踏成肉泥才怪。

    明军的铜号传出急促的乐音,所有的士兵立即放下碗筷,开始步入各自的岗位。

    一千八百名枪手,分列三排,他们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千严阵以待的骑兵。

    但火炮太重,炮手们正在紧张地移动火炮。

    “哒哒哒。”马蹄声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急促。

    火炮还没有到位,袁崇焕大急,听马蹄的声音,如果来的是建奴,人数一定不少,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炮的压制,建奴骑兵的速度根本降不下来。

    “快点,再快点。”袁崇焕不断催促炮兵。

    建奴的马速太快了,已经能看到飞驰的马匹以及马上的人影因为距离较远,马匹看在眼里,和狸猫差不多大小。

    十五门火炮,距离部署到实战的阶段,还差得远,如果前面的枪手不能阻挡建奴的骑兵,那建奴的马匹势必冲入枪手阵中。一旦近战,燧发枪就是一堆废铁,连烧火棍都不如,而且,枪手们的肉搏能力,也和建奴的骑兵远远不在一个档次上。

    袁崇焕头上的汗珠豌豆样不断往下滚,傍边的刘玉闩也是紧张得不行。

    突然,袁崇焕想到一个主意,第三师的士兵有万人之多,那就在枪手的后面,再摆一个枪阵。如果建奴的骑兵冲入前面的枪手队列中,前面的三排枪手虽然失去阻击建奴的能力,但后面三排的枪手可以重新担当阻击建奴骑兵的重任。

    不过,这样一来,前面的三排枪手,可能就要沦为建奴的鱼肉了。

    既然是战争,死伤在所难免,袁崇焕暂时也没有其它的好办法。

    随着令旗的挥动,在一千八百名枪手的后面,相距八十步的地方,又布起一千八百名士兵的枪手阵。

    “哒哒哒。”

    马蹄声越来越刺耳,人和马都出现在袁崇焕的视线中,看装束,皮甲皮帽,身材都是相当的壮实,从马匹奔跑的只是就可以看出,果然是建奴的骑兵。他看了一眼火炮,没有一门部署到位。

    看来火炮是指望不上了。

    袁崇焕冲着两翼的骑兵大吼:“如果枪手们顶不住建奴骑兵的冲击,你们立即冲上去,先向建奴的骑兵扔下一颗手雷,然后截住他们。”

    “军座,建奴的骑兵就要进入燧发枪的射程了。”观测兵提醒袁崇焕。

    “枪手们准备,进入一百步时,立即射击,尽量将建奴阻挡在外围。”袁崇焕不知道建奴到底有多少骑兵,枪手们能否阻挡建奴的骑兵,但他的表情已经十分淡定,绝不能让士兵看出内心的慌乱。

    “军座,一百步了。”观测兵再次提醒袁崇焕。

    “射击。”袁崇焕低沉的声音,在枪手们的耳边迅速传递。

    “砰。”

    “砰。”

    “砰。”

    六百发子弹急速离开枪口,射向最前面的建奴。

    前面的建奴顿时人仰马翻,部分没有受伤的的建奴,因为没有防备,被前面的马匹绊倒,然后被后面的马匹践踏。

    子弹集中在百步的地方,中弹的建奴并不多,不过数十名,但绝大部分中弹的建奴,都是身被数弹,连一声呻吟都没发出,就已经亡魂三千里。

    岳托听到了枪声,也见到士兵落马,但士兵的伤亡情况暂时不清楚,他并没有停止攻击的意思,袁崇焕夺了他的宁远和锦州,现在就在他的面前,他怎么也不会放过袁崇焕。

    野战是女真骑兵的天下,即使明朝军队的数量较多,但这些豆腐军绝不是女真骑兵的对手,再说,即使打不过,还可以逃跑,反正明军也追不上他的骑兵。

    先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然后再求胜利。

    这是岳托与袁崇焕第一次在战场相遇,他绝不能在气势上输给明军,否则,这些年积累起来的对明军的心里优势,很可能一战而消失殆尽。

    建奴的骑兵只有一个小小的迟滞,又迅速恢复前冲的阵型,再次进入百步的范围。

    “砰。”

    “砰。”

    “砰。”

    又是六百发子弹,又有数十名建奴落马,刚才发生的事情再次重演。

    前面的建奴士兵顿了顿,但

    没有岳托的命令,他们又向明军发动了攻击,弓箭手已经准备好了,一旦进入他们的射程,他们的箭矢就将毫不留情地射入汉人的体内。

    后面的建奴因为看不到前面的情况,马速丝毫没有放缓,和前面的士兵挤到了一起。

    建奴的两列纵队,顿时变成了四列纵队,冲入百步的建奴士兵陡然增加一倍。

    还是六百发子弹,但现在建奴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伤亡的士兵更多,约有百名士兵坠落在百步的死亡线上,受伤的建奴士兵也是大大增加,惨叫声和呻吟声差不多与马蹄的哒哒声此起彼伏。

    建奴有四列纵队,中心地带的两列建奴,受到两侧建奴身体的保护,虽然有一些伤亡,到底还是有人越过了百步的死亡线。

    岳托也发现了女真士兵伤亡惨重,但既然有士越过了明军燧发枪的封锁线,他绝不会让他的士兵停下来。

    第一排的士兵已经装填好弹药,再次向建奴射出他们所有的子弹。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是最前面已经越过百步死亡线的建奴士兵。

    百十名建奴的士兵从极速奔驰的马背上摔下来,他们不是被子弹集中要害,最终流血而死,就是被后面的马匹践踏而死。

    但更多的建奴士兵越过了百步死亡线,他们已经开始向明军放箭还击。

    “不好,建奴已经突破了燧发枪的防线。”刘玉闩发现已经有枪手倒在建奴的弓箭之下,心中大骇。

    袁崇焕也发现了建奴突破防线,他们不仅向明军射箭,很快就会进入燧发枪的盲区,“骑兵,出击。”

    枪手两侧的骑兵,早就做好了出击的准备,看到令旗挥动,他们一夹马腹,尽量将马匹的速度加到极致,增加骑兵的冲击力。

    除了不足百名建奴已经越过明军的骑兵,继续冲击枪手外,其余的建奴都被两侧的明军骑兵截住。

    三队骑兵,像两股育孕了巨大能量的泥石流,在广阔的平原上恣意互相对冲撞击砍杀甚至撕咬。

    建奴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强,但他们的人数较少,只有大约五百名士兵,明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弱得多,但两队明军有两千人,人数是建奴的四倍。

    两股骑兵的战斗力相当,两股洪流的撞击,连地面都产生巨大的震动。

    骑兵的战斗,不是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拼命,双方一触即收,士兵们相互之间的战斗,往往只有一个照面,他们比的是力量,比的是速度。

    双方的骑兵交错而过,在各自丢下数十具尸体后,已经脱离接触。

    现在双方的阵型都有些混乱,最北面是明军的骑兵,然后是建奴的骑兵,南面却是没有多少防守能力的明军步兵,还有近百建奴在明军的步兵阵中。

    明军的骑兵本来就不是**作战的兵种,他们在两侧就是为了保护没有防守能力的步兵枪手们,建奴的骑兵就在枪手的眼皮底下,形式万分危急。

    “掉头,出击。”骑兵团长来不及清点伤亡的战友,立即后队变前队,向建奴的骑兵发动自杀式的冲击。

    建奴的骑兵也许可以向明军的枪手们发起冲击,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就会将后背留给明军的骑兵。

    岳托绝对相信自己的骑兵,他绝不会将士兵们的后背留给明军,向前出击,碾碎敌人,向来是女真人胜利的保障。

    岳托的骑兵也是调转马头,再次和明军的骑兵正面碰撞。

    虽然建奴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明军,但骑兵对冲,他们丝毫不落下风。

    双方再次从队伍的最前面杀到最后面,然后脱离接触。

    冲入燧发枪阵中的近百建奴,已经杀到枪手的盲区,他们扔掉弓箭,用手中的马刀肆意斩杀毫无还手能力的枪手们,明朝豆腐军再次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太熟悉了这种感觉了,虽然在人数他们还抵不上明军的一个零头。

    但明军的枪手,每排有六百人,中间的枪手失去了还击的能力,两端的枪手还是可以射击,虽然这种射击也可能伤着自己的战友。

    马背上的建奴比明军的枪手们高出许多,正是两端枪手们射击的靶子。

    现在已经无法齐射,谁装填好弹药,谁就朝建奴射击。

    这儿是一场混战,在一小簇建奴的周围,枪手们滚趴着,奔跑着,但人的速度怎能比得上建奴的马匹,虽然枪手们都拔出腰间的马刀奋力朝建奴劈砍,但在建奴骑兵的冲击下,不过是像大海中的一盏油灯那样,显得孤独无助也无奈。

    飞舞的四肢伤残的躯体井喷的鲜血还有让袁崇焕感到惊心的惨叫

    但两侧的枪手们也没闲着,暴虐的建奴越来越少,不断有建奴倒在燧发枪下,直到建奴只剩下二十多人。

    建奴显然发现明军的数量太多,他们一时根本杀不完这些枪手,他们注意到明军的军棋,那一定是明军的主帅所在。

    有建奴发出一声长鸣,然后所有的建奴纷纷舍去枪手,向明军的日月旗奔去。

    。。。

第154章 将帅不和() 
“砰砰砰。顶,”

    后面的枪手射击了,只有不到八十步的距离,燧发枪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加上枪手们是齐射,在火力的中心,就是一只兔子也别想通过,何况是是人,还有体积庞大的战马。

    二十多名建奴士兵,刚刚离开明军的枪手阵,就全部从马匹上栽下来,有些人是连着马匹一同栽倒的。

    枪手中的伤兵自动离开,没有受伤的士兵重新列好阵型。

    他们再次端起燧发枪,完全忽视地上的建奴伤兵在哀嚎在呻吟,如果建奴的伤兵企图攻击他们或是准备逃跑,则被补上一枪,直到他们对明军完全无害。

    岳托整理好骑兵,准备再次向明军的阵地扑过去。

    “贝勒爷,我们已经伤亡过半了。”亲兵在岳托还没有放开马缰的时候,小心地提醒他。

    “什么伤亡过半”岳托大惊,他四面扫视着自己周围的骑兵,目测一下,发现只有四百士兵了,“怎么回事,怎么会伤亡过半明军损失了多少人”

    这些问题太难了,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秋风将血腥味不断吹到岳托的鼻子,仿佛在提醒他,女真士兵的伤亡有多少。

    明军的骑兵也停止了攻击,所有的人静静矗立在马背上,一动不动。除了有几匹马在甩尾巴,战场陷入罕见的宁静。

    岳托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么短的时间,他的士兵怎么就伤亡过半了,他向地上的伤兵看去,几乎所有的女真伤兵,都没有能站起来的迹象。

    明军抢手的射击,不过两分钟的时间,加上骑兵出击,总共也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大金国的士兵就损失了一般以上,岳托的脑子暂时还转不过弯来。

    但有一件事他是明白了,以明军现在的战斗力来看,他的十八个牛录应该是被明军歼灭了。

    “贝勒爷,撤军吧明军人数太多,火器又太强。”

    “什么撤军大金国自从天命汗起兵以来,什么时候怕过明军了”岳托阴沉着脸,他的军队损失一半以上,还是他亲自打的仗,这叫他如何向皇太极交代他心中恨起那名多事的游骑,如果不是他多嘴,自己也不会率军来阻击袁崇焕。

    他多么希望没有遇到那名游骑,多么希望没有来偷袭袁崇焕。

    “贝勒爷,天命汗在锦州也曾遇到过战事不利的情况,他也是果断是撤军如果锦州的明军知道我们在这儿,一定会派兵拦截我们”

    “锦州”岳托的脑子被秋风一吹,刚刚清醒些,现在又惊出一身冷汗,他现在只有不到四百人,还是刚刚战斗过的败军,如果锦州的明军阻止他回到广宁,即使部下能保护他的安全,但士兵们的伤亡一定不会小,也许这四百人就留在锦州了。

    岳托进退两难,退兵吧,自己偷袭不成,还损失六百多士兵,一定会遭到明军的耻笑,回去之后,不仅其他的旗主会看他的笑话,甚至还会革了他的旗主的职位;如果不退兵,以现在的战场情况看,他不把裤子都输光才怪。

    部属看出了岳托的犹豫,“贝勒爷,明军造出了新式的火器,射程远远超过我们的弓箭,一定要及时报告大汉。”

    “对,报告大汗。”岳托就坡下驴子,“我们不能全部丧生在这儿,必须有人将这儿的讯息带回去,传令,撤军。”

    岳托说撤就撤,女真士兵调转马头,再也不看明军一眼,将近四百士兵,向北方绝尘而去。

    “军座,建奴撤兵了,要不要派骑兵追赶”刘玉闩见建奴没有被全部消灭,觉得有些遗憾。

    “建奴马快,我们的骑兵根本追不上。”袁崇焕转身看到火炮,灵机一动,“让炮兵开上几跑,就当是为建奴送行吧”

    “轰隆”

    “轰隆”

    “轰隆”

    十五枚炮弹离开炮筒,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从枪手们的头顶呼啸着飞过,直接瞄准建奴的骑兵飞去。数发开花弹,落在建奴的骑兵队伍中,激起一片片血花,马腿折断,士兵坠马,十几名建奴士兵离开了他们的旗主,被孤零零地留在空旷的平原上。

    炮手们再射出一轮开花弹,建奴已经逃出了火炮的射程。

    “左翼骑兵出击,将前面的建奴斩首。”建奴的士兵虽然被开花弹所伤,但还没有死透,况且袁崇焕还要他们的首级回去领军功,“步兵打扫战场,割下建奴的首级,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掩埋,防止发生瘟疫。”

    斩下首级掩埋尸体打扫战场搜查身体,所有的事情忙完之后,已经是晌午的时间了。

    “大家先休息一会,吃过午饭再出发。”袁崇焕一面让炊事兵准备午饭,一面让军医医治受伤的士兵。

    战场上的伤亡情况已经统计出来,第三师一共收割了六百二十七具建奴的首级,但自身也有伤亡,已经死亡的士兵二十七人,受伤的士兵达到八十六人,其中还有一十六名士兵伤势非常严重,能不能活下去还说不定。

    趁士兵们在吃饭的时候,袁崇焕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孙承宗的军报,在军报中,他详尽地说出了发生在锦州以南的阻击战,便于孙承宗给兵部写军报。

    另一封信是直接写给朱由检的。在袁崇焕离开京师之前,朱由检就告诉他,火炮手雷与燧发枪等,都是新式武器,它们的真正效果只有战场上才能检验出来,因此他要求袁崇焕将这些形式火器的利弊及时反馈到京师,甚至给他本

    人,以便根据战场的使用效果,及时对这些新式火器进行改良。

    今天袁崇焕遇到岳托的偷袭,火炮因为太笨重,移动极为不方便,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袁崇焕直接上疏朱由检,说出了火炮的弊端,期望火器局能够对火炮进行改良。

    袁崇焕将伤兵留下,让他们随信使一道,回到宁远城中医治,他则随着第三师,押着大量的粮草,继续向锦州挺近。

    远在山海关的孙承宗,接到袁崇焕的军报,再次惊讶得上下嘴唇都合不拢了,“这袁崇焕,到底是怎么打的仗短短一月时间,不仅收回了宁远和锦州,还重创了广宁的守军。”

    孙承宗的问题同样没人能回答,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袁崇焕现在不在山海关。

    袁崇焕已经占领宁远和锦州,又重创了广宁的守军,以他的性格,下一步的目标一定是广宁。孙承宗担心,袁崇焕的步伐太快,战线拉得太长,他的第一军只有三万人,既要驻守宁远和锦州,又要面对广宁的建奴,士兵的数量难免不足,所以,他将暂时在山海关无所事事的第二军也派到前线。

    根据朱由检的圣旨,第二军和第三军本来就受袁崇焕节制,再说,现在袁崇焕的第一军已经收复了宁远和锦州,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