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动三国-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时人人都已知道了消息,可是从蹇硕这里亲口说出来,自然意义又大不一样。德阳殿里顿时哭声一片,几个老臣更是捶胸顿足,几乎背过气去,口口声声愿意以己残命换得天子十年春秋鼎盛。

    蹇硕冷眼看了一会他们的表演,突然道:“天子是被合肥侯刺杀的。”

    哭声戛然而止,合肥侯的手下要搞事,这里的人即使没有参与也多少收到些消息,所以城中那般乱法他们也只是不闻不问。原以为合肥侯只是要逃出洛阳,那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日后合肥侯卷土重来之时,说不定还会念及这段香火情分,不会给大家难看。谁知晓,他居然胆大包天弑君,许多人的脸开始变得苍白了。

    蹇硕的语气更加阴森了:“虽然合肥侯已经伏诛,可是还有不少他的党羽趁乱逃出宫去,咱家奉命严查此事全城搜捕。咱听说你们中间有不少人可是与合肥侯走得挺近呀,怎么的?自己把人交出来吧?”

    凉风吹过,德阳殿里几乎滴水成冰,不少人偷眼望向檐外,天空殷红一片,真是个杀戮之夜啊。

    宫外刀光剑影,宫里也是乱成一片,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子驾崩,合肥侯已死,皇位自然是要由两位小皇子来继承的。天子一直要把协皇子立作储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可是何皇后一直不肯附印,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太后如今又是伤心欲绝不能任事,看样子这立储一事要由何皇后说了算了吧。

    可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在这样悲痛或者紧张的时刻,何皇后居然只是匆匆出来看了天子的尸身一眼就掩面而去,据说也是因为伤心过度牵动宿疾,早早送回长秋宫休养去了。

    没有了能主事的人,每个人的心反而更活泛起来了,若是能迎立新天子,这可是从龙之功啊,不如趁此乱局早定大事,日后就算有什么人翻悔,也是木已成舟徒呼奈何了。于是十常侍难得地聚到了一起,各怀鬼胎。

    蹇硕毕岚仗着手里有兵权,强要推协皇子上位,只说是天子遗愿,不容其他人不同意。张让一直依附的是合肥侯,如今合肥侯倒台了,他还要担心自己的事会不会泄露,对皇储之争也就不怎么上心。

    看见其他人或沉默或发呆,蹇硕有些得意地道:“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老毕等会去交代宗正和少府准备”。这时,赵忠慢吞吞地道:“天子尸骨未寒”。

    蹇硕心里咯噔一下,赵忠与皇后娘娘联络甚多,这个他是知道的,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不愿意让辨皇子成功登基,不然他和毕岚什么时候才能混出头来,压住赵忠一头呢?蹇硕道:“正因为天子尸骨未寒,我们才更应该顺从陛下的意愿,立刻”。

    赵忠再次打断他的话:“咱家是说,天子是横死的,虽然首恶已除,可是其党羽还有不少趁乱逃出宫了。而且”,他压低了声音道:“大汉朝立国四百余年,就没听说过有闯宫刺君的事发生过,你手握西园新军,难道不觉得该做些什么吗?天子尸骨未寒,你们就忙着争权夺利,难道不怕被人骂作乱臣贼子吗?”

    张让的靠山倒了台,只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恨不得马上找个下家,不管怎么看,何皇后与何进两兄妹都是现在最大的大腿了,何不顺势改换门庭,也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个干净。他马上附和道:“赵公公说的是,这些贼人胆大包天罪大恶极,若不尽早除之,恐怕会后患无穷,蹇公公还需要多多上心才是。”

    蹇硕被张让赵忠压制了这些年,已经有了心理阴影,他转头望向毕岚,毕岚却早已把头低下了。蹇硕暗自琢磨,赵忠这番话,无非是为了拖延时间,不过方才看何皇后的脸色,不是一时半会能好得起来的,大将军何进更是远在幽州,你能拖到几天去?不过几个贼人而已,我一两天就能全部剿除,到时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看见蹇硕点头,赵忠又道:“这次的宫中刺客,实在太过蹊跷,多半是内外勾结所致,执金吾、卫尉、虎贲中郎将这些人都是信不得了,全部停职待参吧。什么时候宫里宫外都平静了,再来讨论立新君的事吧。”

    其他的中常侍都纷纷附议,蹇硕也只得同意。他怒火满胸杀气腾腾,立刻把虎贲、羽林二军的军官全部擒下,连袁术也没放过,再让他的西园新军接管了宫内宫外的防卫,誓要以最快的速度捉到所有的刺客,告慰天子在天之灵。

    

第八百四十五章 乱起(五)() 
当天边显出第一丝鱼肚白,蹇硕也完成了初步的审讯工作,许多大小官儿都承认曾经得到过明示或者暗示,让他们对城中发生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再要追问下去,却又都说不出当时主使之人了。

    蹇硕象是挖到了宝一样,抓不住真凶绝不肯罢休,他的西园新军本来就成军不久,于侦缉方面更是生疏,只是一味的打骂恐吓。有些官员吃逼不过,开始胡乱诬攀仇家和同僚,于是场面更加失控,西园新军缇骑尽出,在城里四处抓人,把整个洛阳城搅得越发乌烟瘴气。

    程昱等人完成任务后,被赵忠偷偷送出了宫,此刻已经安全回到了秋府,还带来了赵忠捎的话“乱,走。”

    程昱对这两个字大惑不解,在他看来,秋明既然放弃了去凉州捞功的机会,就应该趁此乱局在洛阳落地生根,助新皇登位,博从龙之功。典韦却是全程参与了搬尸设局等环节,对秋明闯了多大的祸是非常清楚的,虽然他对天子之死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却也认为秋明此时应该离开洛阳避避风头再说。

    就在程昱和典韦争执的同时,来莺儿却对着襁褓中的秋荷头痛不已。虽然芳泽阁的姑娘很多,却都没有生育的经验,就连厨娘也是因为无法生育而被夫家赶出来的,哪里懂得怎么照顾婴儿?总算有几个曾经帮父母带过弟妹的,胡乱弄了些米汤来喂秋荷。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哪里能喝得惯米汤?秋荷放声大哭,惊得瓦上鸟群纷纷避走。这些鸟群本是被城中杀伐之气赶到这里来的,却哪里敢飞到别处去,于是飞累了又只能在屋子上空盘旋落下,竟似个百鸟朝凤之局了。

    当周泰好不容易寻了只母羊回来时,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他当即大惊失色,连忙把羊扛了进去。说也奇怪,一路上一直在不断挣扎的母羊见到秋荷后居然变得无比温顺,一动不动地任来莺儿挤取羊奶,而秋荷在喝下一小碗羊奶后终于也不再苦闹,安静地进入了梦乡。

    周泰可是费了老半天工夫,据他所说,城中各处都是门户紧闭,哪里寻得到乳娘?就是这只母羊,还是他潜进鸿胪寺内,从一家胡人馆舍中偷来的。

    田丰的眉头皱了起来“鸿胪寺?那些胡人可曾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周泰道“黑灯瞎火的,外面又那么乱,他们哪里敢有什么异动?不过我好象看见有不少人聚在一起商议事情,不知是何道理。”

    这时秋明看程昱和典韦谁都说服不了谁,都有些气鼓鼓的,他插口道“义父让我扰乱洛阳的形势,你们有什么好意见没?”

    田丰皱眉道“洛阳如今就够乱的了,若是再要扰乱,只怕难以收拾。”

    程昱却摇头道“乱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将军大军回京,谁敢再乱?不过我们出宫时,看见蹇硕正在整顿秩序,以他的能力,只怕更要乱上添乱。不如我们且隔山观火,看形势发展再决定要不要出手。”

    典韦一听正要反驳,秋明摆手道“仲德说的有道理,义父让我们走,也不急在这一两天,我们先观察一段再说吧。”

    天色越来越亮,出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虽然都知道昨夜生了大的乱子,可是亲眼看见道旁一堆堆的灰烬,一层层的死尸,还是让人胆战心惊,几乎连路都走不稳了。街上到处都是西园新军的士兵,一看见形迹可疑的人马上就要抓去过廷狱,更别说再走路打哆嗦的了,于是不知多少人含冤被捕,申诉无门。

    而随着被抓的人越来越多,蹇硕终于感到有些头疼了,他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对这么多犯人一一审问。而且他毕竟不是傻子,也看出有些人是在诬攀,不过每个人都有仇家,蹇硕自然也不例外,当年北部尉曹操把他叔叔活活打死的事,他还一直记在心里呢。曹操现在不在洛阳,他老爹大鸿胪曹嵩可留在这呢,于是在蹇硕的授意下,曹嵩成了第一个被付之诏狱的九卿级大臣。

    曹嵩入狱,这对那些老臣们来说可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他们大都是半夜就赶到了德阳殿,又冻又饿地听任蹇硕折腾。如果蹇硕懂得做人做事,大家相安无事也就罢了,可是如今居然动到九卿头上了,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呢?在蹇硕看不到的角落里,一个临时形成的同盟开始迅速地体现出力量了。

    由于各部官员都还没放出来,洛阳的所有城门也都无人敢随便开启,可是这样的困难绝对挡不住高来高去的江湖人,很快就有许多被豢养的门客、市井中的游侠越城而出,前往各地送信,而城中的几大世家也开始联合起来,准备要向蹇硕施加压力了。

    皇甫嵩的大军刚离了城不久,宿营时就看见洛阳火光冲天,将士们都是内心惊惧,皇甫嵩却只令人值营夜巡,有喧哗者立刻饱以军棍。天明后上路不久,早有几名骑士来报,只说天子驾崩,洛阳城大乱,召皇甫嵩立即回军平乱。

    董卓闻报立即手舞足蹈,恨不得飞回洛阳定日月保乾坤,皇甫嵩却将这些骑士全部就地斩首,对董卓道“我等奉旨平凉州,无天子旨意岂可轻回?这些人乱我军心,不可不除。”

    董卓大惊道“可是据他们所说,天子已经被刺,哪里还可能有旨意发出?”这时李儒轻轻扯了扯他的袍袖,摇头让他不要再出声。

    皇甫嵩拔剑在手“天子龙体如何,不是这几个布衣所能妄言的,我等受君之托,忠君之事,不破凉州叛军绝不轻还。传我将令,大军立刻分成两部,董将军所部只携带少许粮草轻骑突进,一日之内须赶到函谷关,三日之内须赶到长安城下;其余部队随中军结阵而行,到函谷分兵进发,有敢私下议论洛阳的,立斩无赦。”众将轰然应诺,董卓带领着他的西凉铁骑,风驰电掣般率先西进了。

    。

第八百四十六章 乱起(六)() 
继皇甫嵩之后,洛阳附近的其他势力也收到了城中传出的消息,有的无动于衷,有的却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驻扎在虎牢关的河南尹何苗闻报大喜,即刻点兵要杀向洛阳,部将吴匡劝谏道“外兵无旨不得入洛阳,使君若是如此做,难免会落人口实,日后必生事端。”

    吴匡这个人,是上次何苗被擒后,何进硬塞给他的,几乎可以说是何进安插进来的眼线了,何苗虽然气恼却也无计可施。听到他说的话后,何苗冷笑一声“天子已崩,哪儿还能发出圣旨?现在是非常时期,何必那么拘泥于形式?况且我妹妹是皇后,今后肯定也会成为太后,谁还敢说我有什么不对吗?”吴匡叹口气不再说话,何苗于是更加骄狂得意,便令越兮为先锋,浩浩荡荡杀奔洛阳而来。

    可是在何苗还没动身之前,一支谁也料想不到的部队已经出现在了洛阳城门口。原来匈奴单于于扶罗本来已与秋明谈好以牵制乌桓为条件,换取汉家天子支持于扶罗之子刘豹继位。

    于扶罗自知如今的匈奴实力已大不如昔,若是与乌桓骑兵正面冲突,即使赢了也只会是个惨胜。他于是大张声势小心行军,每天只前进个一二十里,希望能够不战而把蹋顿吓退,或者熬到河间胜负已分,汉家天子说不定就会忘掉这事,糊里糊涂混过去算了。

    没想到于扶罗身体极是虚弱,即使这样程度的行军也是捱不住,不出几天竟然暴毙在金帐之中,走出没多远的大军也立刻被他弟弟呼厨泉召了回去。葬了父亲后,刘豹大哭了一场,却忽然打听到乌桓骑兵不知何故已经尽回了乌桓山。刘豹这一下理直气壮,安心等待着洛阳方面的封赏。

    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登也不来,直到呼厨泉顺利地登上单于之位,刘豹才如梦方醒。愤怒的刘豹也不顾他人的阻拦,带着自己亲随的两千精骑气势汹汹地杀奔洛阳而来,要找汉家天子和秋明兴师问罪。

    刚刚渡过黄河,关于天子驾崩洛阳大乱的消息就漫天飞舞。刘豹本是个没脑子的,也不去分辨真假,却欣喜地认为这是天赐的良机,于是马不卸鞍人不卸甲,直叩洛阳城门。

    洛阳是天子居城,城门的守军也比其他地方要多得多,刘豹这么贸贸然跑来攻城,实在和送死无异。可今日事有凑巧,几大世家不久前刚刚派出了信使,远远看见有大批骑兵靠近,都以为是自己的人到了,于是簇拥着夺下守军的武器,开城迎接。那些守军也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主事的人又都还在德阳殿里关着呢,也就没怎么反抗。

    不多时,刘豹来到洛阳城下,看见城门大开,心中倒也有些起疑。对随从的部下道“汉人多诈,这个样子会不会埋伏下什么圈套?”

    随从咬牙道“小王子既然决定来洛阳,就不要再想那么多了,即使我们就此退兵的话,你认为呼厨泉单于会轻易放过我们吗?”

    刘豹的脸一下子扭曲起来,他没有再多说半个字,只是抽出腰刀狠狠往前挥出,两千精骑仿佛被同时抽了一鞭子,呼啸着席卷而进,飞快地跨过了吊桥。

    迎在门口的世家子还在努力地辨认究竟来的是谁家的援军,却不料当头一阵箭雨袭来,瞬间射倒了十几人。这些人中间也有曾到过北疆的,听到熟悉的鸣镝声,声嘶力竭地大喊起来“是匈奴,匈奴前来攻城了。”

    汉初白登之围,是高祖刘邦毕生的耻辱,权倾天下的吕后甚至被匈奴单于污言调戏也不敢反击。虽然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北逐匈奴,最近百年来更是把南匈奴当宠物在养,可是当鸣镝声响起,匈奴骑兵出现在眼前,早已镌刻在骨子里的恐惧立刻重现在脑中。人群发了声喊纷纷走避,通向内城的街道被轻易让了出来。

    刘豹在城中跑了一段,记忆中的几处繁华之地如今都已破败不堪,让他想趁机抢掠都没了机会。他既不象那些暴民手无存铁,也不象某些世家武装投鼠忌器,当即指挥部下打开了几家富户,又是杀戮遍地、烽火连城。

    匈奴兵进城的消息一传到德阳殿,一直在冷眼旁观的三公马上坐不住了,一同要求蹇硕出兵平乱。蹇硕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当即令右校尉淳于琼领军出战,务要把这伙匈奴乱军尽快消灭在洛阳城里。

    淳于琼这些年专心王事,武艺倒是有些退了,不过上官有令,自然不敢不从。他见刘豹部下骑兵众多,恐怕混战起来不利,便把部队一字排开,自己抡起大斧直取刘豹。

    刘豹连续打破了好几家的门户,虽然抢了不少好东西,可是这些金银细软之物放在马背上既占了空间也消耗了马力,况且手里的钱财一多,来时的愤怒绝死之心早已不知抛到哪里去了。他挥刀挡了几斧,大叫道“好斧法,我不如也”,拨马回头便走。

    淳于琼大喜,急忙奋起直追,却没留意他的兵都已经是摆开了的,一时间哪里跟得上来,刚追出一箭之地,就发现四周马影重重,竟然被匈奴骑兵包围住了。

    刘豹返身大笑道“兀那汉将,看来也是有把子力气的,却是个十足的蠢材,不如归降了我,共取汉家江山。“

    淳于琼大怒“胡狗,汉家江山岂是你能痴心妄想的?大汉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你们只管上来吧。”

    刘豹马鞭一挥,四周的匈奴骑兵尽都取弓在手,瞄准淳于琼便射。眼看淳于琼避无可避,就要被乱箭穿心,街道另一头忽然响起了沉重急促的马蹄声。

    刘豹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马上判断出来的至少是千人以上的骑兵,而且训练有素,绝不是散兵游勇可比。他心中大惊,也顾不得再伤淳于琼,只令部下严阵以待。

    。

第八百四十七章 乱起(七)() 
不一会,这支骑兵就拐过街角来到眼前,淳于琼一眼认出为首的乃是袁绍家的大公子袁谭,当真是喜出望外,大声招呼道:“袁公子,请协助擒拿这些异族乱贼。”

    却说袁谭带着这一千多骑兵从汝南出来,本指望建功立业,闯下一番名声。没想到保护的金兰谱居然是个假的,洛阳之战又只分配了拦水坝、烧军粮这样的任务,完全体现不出存在感。最后论功行赏,秋明自己也只得了个簪袅,更别说为袁谭讨赏了,于是袁谭只有闷闷不乐地困在家里,等候父亲返回。

    昨夜乱时,叔祖父袁隗再三嘱咐,袁家上下不得出门一步,袁谭虽然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今天城中乱象更盛,袁谭袁尚虽然心痒难捱,也只能对坐长吁短叹。突然收到袁隗从德阳殿传来的消息,让他们兄弟放手去做,闹得越大越好。袁谭心花怒放,立刻领人冲出了家门,

    刚刚击溃了一伙趁火打劫的暴民,就有人告知有匈奴骑兵在前方为乱。袁谭还在犹豫要不要避开这些匈奴人,袁尚亮出桦木弓大叫道:“洛阳是天子居城,岂容异族作乱,大家一起杀贼啊。”说完,他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袁谭担心幼弟有失,也只能指挥其他人紧随其后,没想到刚好把淳于琼救下来。

    刘豹只扫了一眼,就知道来的这些骑兵不是能轻易吃下的,而且这里毕竟是汉人的地盘,若是耽搁久了只怕会有更多的敌人纠缠上来。他见袁谭年轻,便安排两名当户上前夹攻,意欲把袁谭擒下后逼退这支突如其来的骑兵。

    匈奴的当户相当于大汉的杂号将军,非武力超群者不能胜任,两人齐上,袁谭就有些手忙脚乱了。淳于琼抡起斧头正要上前助阵,袁尚暗中拈弓搭箭,正射中一名当户的左目,坠地而死。

    刘豹大吃一惊,这个小男孩不过七八岁年纪,居然箭术如此高超,看来是大有来历的。。他抢了这么久收获颇丰,现在只想安全退回草原享受富贵,又怎么舍得与袁谭拼死拼活?于是他命幸存的当户带少量兵力断后,自己却带着大队人马夺路而走。

    这名当户甚为骁勇,仅用二十多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