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子-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郎他们,此时才知道还有这一幕,一时对钱氏都有些生气。而钱氏也憋屈,“他爹,二郎都已经教了一段时间了,总不能白教吧。”

    二郎听了,却气愤地叫道:“娘,还钱。”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是被他娘给坑的,要不是她收了钱,说不定自己就不会被憋屈了。

    钱氏看着一家子都打定主意要还钱,恨得直咬牙,最后还是把一两银子摔到桌上,气冲冲地出了大堂。

    之后的日子,王鹏在西院留宿时,赵氏天天对着他絮叨,想让他改主意,可王鹏就是不松口补课的事。惹急了,他更是宁可留宿书房,没奈何,赵氏最后只拿到了一个会继续供孙浩读书三年的承诺。

    事情虽然落幕了,可是东西两院的人,都不满意。赵氏觉得东院的人,不过举手之劳,却死活不肯相帮,为人小心眼,爱记仇,因此对东院的人越发记恨;而二郎他们,却觉得不过是个继子,到底哪来的脸,让人家亲生子教他功课的?越发地觉得西院的人是搅事精,不识好歹。

    赵氏看补课的事没戏之后,又把脑筋动到私塾上去了。她觉得,在村里读三四年,绝对是读不出头的,可镇里却不一样,总有几分希望的。于是,新一轮的斗争开始了,赵氏要求孙浩去镇上读书,可钱氏如何愿意,西院多花一分,家里的钱就会少一分。一个继子,能让他读书,就该感恩戴德了,还敢挑?过分!

    王鹏倒是不介意多花点钱买清静,只要花费是可控的,他都不会太在意,可钱氏却说他亲疏不分,直把他吵得头疼。后来没待几天,干脆又去县城了。

第23章 假期归家() 
转眼又是两个月,县学放假了。不过,王睿却没有第一时间回来,他被修理了,在其后的三回月考中,有一次没达到要求,如今被算后帐了。至于这具体标准,自然是他爹定的,从当初镇上的第一被调到了第二。

    这标准看着太高,可王鹏却有自己的考量。在他看来,从镇上往县城走,标准就降一次,那县城到府城呢,甚至将来大郎还会去其他的地方,那又得降多少,标准一降再降之后的大郎,他还有未来吗?大郎将来的前程,该止步于他的天分,而不是因为他把目标定低了而受限,所以在他的预期中,标准可以降,却顶多稍降,该教训还得教训。事实上,若是做完一切努力之后,大郎还是达不到要求,标准自然还是要降的,毕竟虚高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在降之前,他担保大郎一定会先受足了教训,好在目前并没有到那个地步。

    王睿自然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不过,他对课业成绩也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想要取得好成绩,除了好记性外,最好还有广阔的视野,这点父亲搜集了不少书籍,哪怕上面记载的东西并不全,甚至有些是谬误的,但相比旁人,他还是有优势;再来就是经得多,想问题深刻,这点需要慢慢积累,而他有前世的经历,已经算是作弊;最后一点,就是夫子的喜好了。前三点,他自认名列前茅,课业成绩自然是好的,可要保证名次就是难为人了,再说每个夫子都有自己的偏好,哪怕他尽力迎合了,他也不能决定最后是谁批的卷子,所以偶有失手他并不意外。

    对这次被教训,他没什么可说的,可依然架不住心情不好,天天被低气压笼罩。

    这日已是放假的第四天,王睿在床上趴了三天,伤养得差不多,终于可以自如行动了,一早,他们就租了马车回村。

    路过镇上时,王鹏停下车来,又买了不少东西,这才载着满车的东西浩浩荡荡地进了村。

    一到家,不想倒是孙浩先出来了,他看着满车的东西,两眼放光,“王叔,哪些东西是我的?”说来也不怪他这么问,实在是这几回但凡王鹏回家,每次都有他的礼物,所以这次才不问有没有,而是直接问有哪些是他的。至于兴奋,自然是因为这回的东西多,以前虽然也有礼物,但都是些小礼物,这回这满满一车的东西,想来更值得期待。

    结果,王鹏尚未回答,同在车上的王睿,就已经语带恶意道:“没你的份!”他这会心情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心情太好。他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属于孙浩的,可既然他说没有,他爹就不会让它有,尤其是在他刚被揍一顿的情况下。

    事实也的确如此,王鹏虽然不高兴地扫了他一眼,但随后当真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孙浩表示,他的确忘了给他买礼物了,哪怕这话假得,大家都能看出他的言不由衷。

    孙浩脸色当场暴红,而孙浩的难堪,终于让王睿出了口心中的郁气。他还是亲子呢,结果被打了,对方一继子,倒是挺亲热,看着就碍眼。

    是夜,赵氏就冲着王鹏哭诉,孙浩这么大的人了,竟被当众驳了面子,日后还怎么做人?这一点,其实王鹏也觉得大郎过了,不过大郎既然做了,那他就得圆回来,当下只表示,他是真忘了买礼物了。可惜,赵氏还是哭个不停,王鹏见了很头疼,想让大郎道歉,是绝无可能的,事实上,大郎这几天对他都没有好脸色;退一步说,就是大郎愿意,他也不愿的,脸面多值钱啊,他怎会因孙浩委屈大郎。不过,为了安抚赵氏母子,王鹏给了赵氏一两银子,说是让她拿给孙浩当礼物,有什么需要的自己去买。赵氏接过银子后,终于破涕而笑,而王鹏见了却是哑然失笑,原来解决方式如此简单,倒是他想多了。不过,这对他是好事,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算个事,还省得他为难了。

    第二天清早,当孙浩精神抖擞地出现时,王睿瞬间了然,看来他爹昨晚补偿过了。好吧,对这点,他无能为力,可要是再找碴,就是他过了,之后,他也就不再管孙浩的事了。

    饭后,大丫她们找来了。

    “让我问爹要钱,补偿给你们,这是怎么话说得?”王睿听了她们的话后,非常惊讶,差点以为听错了。

    而大丫显然觉得父亲该一碗水端平的,进一步解释道:“大郎,家中伙食都是父亲出的,那赵姨娘她们用私房钱吃喝的部分,就比我们多了,所以父亲该补给我们不是?”

    大郎对此抽抽嘴角,心中嗤笑不已,父亲什么时候是一碗水端平的人了?他从来都是最任性的。可想着这话不好直说,而让父亲给补钱这事,他也干不出来,再者说,父亲才是家主,他老去干涉,算什么事了。可被她们这么盯着,什么都不干却也说不过去,最后,他想了想道:“我会跟父亲说,家用的钱不够,让父亲以后多给点,不过以后家中的伙食要过得去。当然,要是持家有方,能有多余的钱,将来大可充作私房钱。至于其他什么补偿不补偿的,你们自己找父亲说去,别找我。”

    随后,大郎就带着他的姐妹们一起去找父亲说家用的事了。王鹏一听就明白,钱氏老毛病犯了,死抠钱,搞得大家都吃不好,不过大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一口答应家用从一月500文提到800文。

    说完后,大郎就出来了,余下的是她们的事。结果,他刚出来没多久,其他人也跟着出来了,显然要钱失败了。他不知道的是,她们要的不仅是补偿,还有零花钱,可惜王鹏一点面子都没给。在王鹏看来,给了她们零花钱,孙浩不就得跟着给了,哪像如今,他高兴了才会给赵氏点银钱,给多少都是惊喜,再说,他不是给钱氏提家用了吗,哪那么多要求?

    之后,就正式进入假期的安排,王鹏从没有让大郎闲着的打算,除了要求大郎将该背的都背了,也带着他出去走走看看。

    王鹏带着大郎走的第一站,其实就是他们自家的铺子,就在镇上的。

    这间铺子,卖的就是粮食,粗粮细粮各种杂粮都有。铺子里看店的,就一个年老的掌柜跟一个年轻的小子,待看到他们父子后,都很客气地喊着东家,少东家。而王鹏带儿子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怎么看账本,怎么算账,他觉得怎么也不能让大郎将来被别人给糊弄了。大郎呢,有前世的底子在,算账一点没有问题,这一项很快就过了,把王鹏乐得不行,只觉得自家儿子就是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

    之后,王鹏就着这个账本,让大郎注意物价,其中白米十五文,白面十三文,杂粮则是八文六文不等。

    大郎看着账本,想着家里的开销。他们家中有十亩地,物价每亩地八两,总共八十两,每年的收益大概在八两左右,不过这是自己种的情况,而她们家租给别人,一年大概能得四到五两。其中,粮食一年的开销大概要二两,余下二三两才是多出来的,而在二郎读书后,家中结余就基本没了。如今,父亲回来后,又多了赵氏两口人,于是额外给了笔家用,一月500文,前段时间又提到了800文,若只是改善伙食其实也尽够了,哪怕天天吃肉都行。

    说起来,他们家算是过得好的,他顺便推算了一下,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其实,一般人家平日也就是杂粮粗饼,一个五口之家(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儿女),若是粮食按七文钱计算,一天消耗两三斤,算个十六文,一个月大概就是五百文,至于菜,开点菜地,或者干脆拔点野菜,也就够了。若是个种地的,这粮食几乎就是省下来的,若是干活的,镇上一个月五六百文的活,比比皆是,养活一家子也不成问题。当然没田的人家,估计家里的其他人应该也是坐不住的,总会找活干。

    这一点,在铺子伙计身上也得到了证实,他家就是没地的,他爹在其他地方帮工,而他如今才十三,就早早出来干活了,说是要存点钱,将来好买几亩地,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

    在自家铺子研究了几天后,王鹏又带着大郎去走了一圈别的铺子,看各种东西的物价水平。从衣裳鞋袜到布匹,从首饰到绢花,再到街上各种小吃零嘴,都带着他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最后,王鹏又带着他逛了圈书店,里面的书本动不动就一二两银子,笔墨纸砚的也都不便宜。出了书店后,王鹏更是对他说道,“所以说,读书是有钱人的权利,别糟蹋了机会。”大郎听了只是苦笑,觉得他爹真是多虑了,他也得敢啊。

    历时半个月的生活实践课后,父亲带着他再次回到村里,接下来的日子,他该好好读书了。

第24章 二丫的举动() 
自赵氏进门后,二丫眼看着父亲偏心赵氏母子,心里就一直不舒服,而在前段时间二郎跟孙浩冲突后,她就更不自在了。

    看着前世坑了她的两母子,今生照样逍遥,她实在是气不过。而她曾寄予厚望的大郎,跟赵氏她们的冲突,却一直只是小打小闹,从来没有迎头痛击的打算,这让她失望不已,更重要的是,大郎长年不在家,很多时候,根本指望不上。

    再来,她也希望能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一二,重生一回,她再也不想跟前世一样被人随意打发了。按说,这辈子怎么也会比前世过得好的,只是这点好远达不到她的预期。其实,她对未来的评估,取决于父亲的态度,她的婚配对象、嫁妆厚薄,都取决于父亲对她的疼爱,所以当发现父亲除了刚归家时稍有亲近,如今又变回冷淡后,她就坐不住了,心里很不甘心。

    然而,她想来想去,发现自己唯一的筹码就是前世的那些记忆。可惜,她记忆中大部分都是自家的经历,而在大郎活下来后,那些也只剩参考价值而再没有意义了,而除去这些后,她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这日,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近期内有用的事情,着急忙慌地想找父亲时,却发现父亲带着大郎去了县城后,已经挺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来了。

    照说二丫找父亲,父亲一向都是不在的,她也早该习惯的,可这次她却觉得如此的难以忍耐,就在她等得心焦,生怕会错过机缘的时候,父亲终于带着大郎回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确定父亲在书房后,就带上了二郎,急吼吼地跑去告知父亲,说是她得到准确消息,邻府旱情极重,急缺粮,运用得当可以发一笔横财。

    可惜王鹏并不相信她,在他看来,自己在外面行走都不知道消息,她一个窝在家里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当下只挥手让她赶紧走人。

    可二丫如何肯走,她脑子里记得的事情并不多,前世她本就是个内宅妇人,更是个妾室,所以知道的消息真心不多,如今能用的,根本就没几个,这次机会要是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为此,哪怕王鹏再三要求她离开,她还是不肯走,言语激烈地非逼得王鹏听她的,去好好谋划不可。

    后来,王鹏震怒,拍着桌子直吼着让她滚出去,二丫被吓得腿软,最后还是二郎扶着她出去的。

    当大郎听到消息赶到书房时,就看到父亲还在那气得直喘气,“大郎,你说我是不是对她们太好了?”大郎一时哑然,好吗?平日虽然待她们没有打骂,可他同样也没发现他爹哪里对她们好了。

    索性王鹏也不是真的在询问,他接着就抱怨道:“我都说了好几遍了,让她出去,她居然还在那梗着脖子跟我犟,我养她这么大,就是为了让她气我的吗?”哪怕大郎,都不敢跟他硬顶,二丫算哪根葱,她居然敢?!这要不是闺女,而是小子,他早就一顿抽过去了。

    王睿对二姐的胆魄也挺吃惊的,仔细询问过后,倒是建议父亲姑且当真的办,毕竟就算是假的,除了运费,他们也亏不了多少,再来,二姐也没理由陷害父亲。

    王鹏这会冷静下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随后也就当真去安排了。王鹏如今并不是很缺钱,就连将来儿子要用的钱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不过钱这东西嘛,谁也不嫌多。他当初得到这个消息后,狠狠心,拿出了一大笔钱,专门买粮运送过去,不想半月后,果真大赚了一笔,本钱直翻了一番,这还是这么多年来,他赚钱赚的最爽快的一次。当然,这也亏得这次的时间差打得好,跑得够及时,不然被当成奸商典型,就有得玩了。

    王鹏事情忙完后,发现又到沐休了,这次他又带着大郎一起回来了。此时,王鹏神清气爽,哪还有当初的怒火,一回来,他就对着二丫大加犒赏,表示以后有门禁的书房,可以随时对二丫开放。随后,他又专程去了趟镇上,足足给二丫买了一马车的东西,四五件漂亮的衣裳,成套的首饰,还有好几匹颜色鲜亮的布匹,绣花鞋,零零总总各种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应有尽有,最后甚至还给了五两银子的零花钱。这副架势,把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羡慕的够呛,就是家里待遇最好的大郎,看了都有些眼红了,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饭桌上,王鹏对着二丫那是夸了又夸,赞了又赞,直说二丫是他最优秀的女儿,最能干的帮手,是他的福星,二丫听着乐眯了眼。旁人倒罢了,大郎听了,心里有几分不自在,这些话还是第一次被用到他以外的人身上,这么想着,神色中不免带出了几分,结果被父亲狠狠地瞪了一眼,这才讪讪地换了表情。

    随后,大郎也不自讨没趣了,干脆就埋头吃饭,自父亲回来,他吃的一直都是白米饭,只是在吃了两年粗粮后,如今他吃起饭来,总是显得倍加珍惜。王鹏在热烈地夸奖过二丫后,再一次不经意地扫过大郎时,发现大郎吃得格外珍惜后,突然就心疼了,他拍拍儿子的背,说道:“睿儿,这两年你受苦了。”

    王睿就算神经再粗,这话也不好意思应,他跟家里人过一样的日子,怎么就他受苦了,那其他人该怎么想?他用眼角余光轻扫了下桌上的其他人,果然,大家的脸色都有些黑,他爹可真会给他拉仇恨。王睿轻咳了下,“爹,我挺好的。”

    王鹏很是不以为然,“好什么好,看你吃饭都吃得这么珍惜,爹看着都心疼了。你以前什么时候这么懂事过,那时候,没有几荤几素,你根本就不动筷子,天天要爹哄着才肯吃饭。”

    王睿难得心虚了下,“是这样的吗?呵,呵呵,我都忘了。”随后又极快地来了句,“爹,我现在长大了。”

    王鹏笑了,“好,长大了好。”顿了顿后,又补充了句,“不过,以后想吃什么就跟爹说,不管要吃什么,爹都给你买,爹还不至于穷得养不起儿子。”

    王鹏说完后,饭桌上就没人说话了,气氛也沉闷了很多。王鹏本就不是什么感情细腻的人,完全没有察觉,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屑在家里掩饰任何情绪,只管照顾儿子。

    这日,饭后消食的时候,二丫突然表示她不能吃独食,她希望父亲能给全家上下都买礼物,当然,如果说这话的时候,别特意去看大郎的话,就显得更有诚意了。大郎听了当场难堪,吃独食还真是他的专用词,这会,却只能强装听不懂。

    二丫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突然想明白了,不对大郎夺宠,她们的地位就高不起来,只有让父亲对大郎失望疏远了,父亲才会留意她们,这算是她从前世得来的经验。在她心目中,好儿女的形象,应该是大方得体,不吃独食,懂得分享的,可事实上她有些想当然了,王鹏听着并不高兴。说到底,大郎这独一份的待遇,本就是王鹏的意思,二丫这不是在挑衅大郎,而是在挑衅他这个当爹的。

    不过,王鹏毕竟是历练老了的人,自是一点都没让人看出来。不仅如此,王鹏更是慈爱地夸赞道,二丫是个好孩子,能时时刻刻都记挂着家人,随后更是表示,一会就去镇上给全家都买礼物去。

    其实,王鹏心里却是暗搓搓地想着,要真这么惦记家人,就该在还没给她买礼物前说,而不是给她买完之后,才过来说漂亮话。二丫这根本就是一副占便宜没够的架势,完全是慷他人之慨,要不是看在她还有用的份上,他都要翻脸了。不过,如今他还指望着从二丫那得到更多的信息,将来好再赚个几笔,所以这会对她的小心思,只能统统当作不知道了。

    转眼又是半月,这日,王鹏正好空闲,他特意去找二丫,打算探听下还有没有什么可用的信息。结果就听二丫说村里的私塾不好,二郎最好去镇上,甚至县城读书,王鹏想想也就答应了,表示回头就送去镇上书院。二丫看他答应得爽快,顿时又觉得亏了,于是又提了个要求,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