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大臣捡起来,翻阅了一下,只见上面文字很少,尽是图形,图形所绘都是一些家庭用品,知道朱由诚没有胡说,不由怒目圆睁。平复了好一阵子,他再把书递给另一位大臣。这位大臣一里的纸质地不同,大小不一,显然不是伪造,也翻阅了一下,又递给下一位大臣。

    就这样,一柱香的时间,群臣全都翻阅了一遍。内侍正想把书交给天启皇帝,他却摆摆手,示意内侍把书递给外面的大臣。天启皇帝早在天启二年就见过这种东西,哪里还有兴趣再看。

    朱由诚没有那么傻,站在那里等那些人看帐本。他自顾自地坐下,一边喝着蜂蜜水,一边大嚼牛肉。他想,要是阿检在这里就好了,没人和自己抢菜,吃啥也不太香啊。

    等殿内大臣看完了,朱由诚咽下嘴里的一大块肉,站起来,说道:“看完这本帐,有谁认为建奴人不该杀的,给本官站起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没人敢站起来,你都说开扁了,有谁送上去给你打呀,你真当你这个武状元是白给呀。再说,看到建奴的抢劫清单,但凡大明人都是怒气勃发,还有谁会为这种丧尽天良的东西求情呢?

    朱由诚环视四周,见没有人站起来,便说道:“对大明大姓,我朱某待之以诚,而对于建奴,我要让他们后悔欺负过大明百姓,把他们送进恐怖的地狱。这次我抓了38个建奴女人,虽然一个个气死无盐,不让嫫母,但毕竟是女人,我准备把她们卖进妓|院。”

    朱由诚这话在大殿里激起了千层浪,大明官员有不少眠娼宿柳,但都是暗地里进行的,像这样明目张胆地在皇宫里大谈青|楼之事的,大概只有朱由诚一个人了。不过,他虽然谈的是青楼,大家却觉得非常解气。建奴以恐怖手段对待大明百姓,大明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恐怖还给建奴呢?孔夫子都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谁期负你了,你就打他丫的。

    有官员站起来刚想说话,看不下去的天启皇帝怒道:“干什么呢?开批判会呀?朱由诚打了胜仗,还有过错吗?再想弹劾朱由诚的,全部给我砍建奴去。别说找不到建奴,大牢里还押着一千多呢。有本事,砍他们去。”

    百官们纷纷坐下,他们也回过味来,今天弹劾朱由诚恐怕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即使找到朱由诚的错,把他送进大牢,那么一出皇宫,愤怒的百姓就会把他们撕成碎片,要知道,朱由诚是才刚刚砍翻建奴的英雄,抓他就等于自毁长城。

    天启皇帝偏过头,悄声对朱由诚说道:“诚弟,看样子还得让袁崇焕那家伙再逍遥些日子了,真想不到,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人缘居然那么好。”

    “皇上,我早就知道袁崇焕没有那么容易倒台。放心,我已经和蓟辽经略使高第谈好了,让他清查宁远士兵,然后按实有人口调拨粮饷,而且是一个季度调拨一次。所以袁崇焕下一步能卖的,只有他自己了,就是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收购。”

    天启皇帝和朱由诚相视一笑,群臣没有听见他们两个商议什么,只看到二人笑了起来,便也跟着笑了起来,顿时大殿里的气氛一片和谐。

    突然,一个士兵快步走进大殿,他在朱由诚的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朱由诚的脸色大变,用力一拍案几,竟然将案几拍得从中间断开,变成为两截,菜盘打翻在地,汤汁四处飞溅。

    群臣目瞪口呆,心里都暗自赞叹道:“朱由诚,猛人也,竟然敢在皇帝请客时掀桌子。”

    大家都悄悄地往后退了几步,尽量离朱由诚远一点。

    天启皇帝也是一愣,心道:“现在可没有人弹劾你呀,怎么突然就生起气来了。刚才人家言词那么激烈,你还是镇定如初,笑脸相迎,怎么一个士兵的轻声细语就把你就气成那个样子了?”

    朱由诚拍完桌子,发了一阵子愣,然后脸色铁青地对着天启皇帝的耳边说了几句话。结果天启皇帝的脸上笑意一收,瞬间布满寒冰。

    “啪”的一声,天启皇帝也是一拍桌子。可惜为了彰显皇帝非凡的身份,他的桌子与别人的桌子不一样,是用坚硬的红木做的。这一拍不但没有把桌子拍碎,反而把手拍肿了。慌得魏忠贤赶紧丢下手中的活,冲上前给皇帝揉手。

    朱由诚转身就走,百官更糊涂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ps:(感谢读友秋涅又投了两张月票。作者君努力写作,努力求订阅、。第二更送到。)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夜宴惊变(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夜宴惊变(下)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困贵阳(上)() 
让朱由诚这么失态的人,大明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检弟。

    来,报信的那名士兵也是一名锦衣卫,他是从贵阳长途跋涉到北京求援的。他本来的目的是兵部,准备从那里搬兵。不过,他一到北京便听说朱由诚已经凯旋,便去儿童乐园寻找,结果扑了个空。得知朱由诚去赴天启皇帝赏赐的夜宴后,就一路追到皇宫。本来外臣非奉诏不能入宫,但今天把门的正好李永贞,听说情况后,便把他带进皇宫。

    他带来的是一个坏消息,朱由检被安邦彦带领十万人马围困在贵阳,情况万分危急。

    由诚在分配剿匪任务时,已经很心地避开贵州和四川两个奢安之乱的重灾区,并特地把信王安置在比较太平的赣州,怎么信王会突然出现在贵阳,而且还被安邦彦围住了呢?

    ÷情得从头说起,朱由检在赣州得到消息,他的诚哥哥居然带着五千锦衣卫北上,准备和辽东的建奴干上一仗。他立刻明白朱由诚把他支到江南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他当累赘。他有心赶到辽东去帮忙,但却碍于他是江南锦衣卫的主帅,不能离开驻地。朱由检虽然冲动,但也知道主帅的重要性,不敢做出有损军队士气的事情,否则朱由诚更会嘲笑他是累赘了。

    他记起朱由诚叮嘱他不要去贵州、四川两省,便派人打听这两省的情况。原来,这两手在是一片大乱,夷族(1956年改称彝族)永宁宣慰使奢崇明、水西宣慰土同知安邦彦正在那里造反呢。这次动乱在历史上被称为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起,一直闹腾到崇祯十年,持继了十七年。波及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四个省。

    由诚的历史不好,他只记得奢安之乱主要在贵州和四川,万万没料到。连云南和广西两省也受到波及,所以他在这两个省投放的剿匪的锦衣卫就倒了大霉。锦衣卫训练充足。士气高涨,真要和奢崇明、安邦彦的部队打起来,也未必会输。可惜锦衣卫犯了分兵的大忌,每队不过百人,这样就被奢崇明、安邦彦的部队各个击破。等到带队的千户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经有四个百户已经全军覆没,还有9个百户被打残,牺牲士兵793人。伤者537人,随军医护人员全部被杀。两个千户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往赣州求援。

    因为牺牲的士兵太多,两个千户没法把所有士兵的尸体带回来,只好焚化士兵的尸体。当熊熊烈火吞没战友尸体的时候,锦衣卫士兵不由大放悲声。而医护兵因为是客青青的部队,未得主将同意前,不得擅自处理尸体,便找来棺材盛敛。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是将近八百个白磁罐子还有六十三口棺材。

    两个千户跪在地下,一个劲地磕头,向信王请罪。

    v王早已了解西南形势。知道这非战之过,道:“此次战败,并非二位将军之过。而是孤之过也。孤没有料到奢崇明、安邦彦的势力已经蔓延到了广西、云南两省。他们两人是地头蛇,熟悉地形,又得当地百姓相助,没有大军,很难平灭叛匪。”

    廷弼也劝道:“你们是去剿匪,而不是平叛。遇上叛匪,能够果断撤退,避免更大的损失,已经是有功于大明。大明的将军也没有生下来就会打仗的。优秀将领能够从胜仗和败仗中吸拳验,而平庸将军失利一次便一蹶不振。两位将军切不可灰心丧气呀。”

    看看骨灰罐,再看看站在一旁的两个千户。朱由检心中波涛起伏,涌起难以言说的感情。他为牺牲的锦衣卫士兵而感到悲愤,这些保家卫国的好儿郎,没有牺牲在靖边的战场上,却被猥琐的乱民所杀,真是让人心痛。听了两个两户讲述被俘士兵的遭遇,让他眼中冒火。更让人鼻酸的是医护兵中的女子,当锦衣卫把她们的尸体抢救出来时,她们都是全身|赤|裸,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但是他的心底也有一丝欣喜,西南大乱,他可以率兵平叛,建立和诚哥哥一样巨大的功勋。

    他下令收缩兵力,把分散于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五省的锦衣卫全部集中起来,准备狠狠地教训一下奢崇明、安邦彦两个叛匪。他没有调集太多的兵力,因为他打听得清楚,朱由诚只带了五个千户和一个医护百户前往辽东。他事事以诚哥哥为榜样,便不想带超过哥哥的兵力去平叛,否则以后见了面,还是要被朱由诚压一头。

    熊廷弼也是个不安份的人,他自从辽东败退之后,一直想起复,但始终没有找到机会。这几年窝在锦衣卫西镇抚司,他感到骨头都快酥了,再不打仗,他的一身武艺和谋略都要丢掉了。这次好不容易捞到一场硬仗打,他不由老怀大畅。可是他看到朱由检调兵,他的白毛汗都快吓出来了。

    朱由检只调五千余名士兵,而且还不全是骑兵,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步兵。按熊廷弼的想法,这次打仗应当把江南的锦衣卫全部收缩在一起,然后以雷霆之势给奢崇明、安邦彦重重一击。可是朱由检只肯集中五千士兵去平叛,再多一百户也不愿意增加。天哪,你知道奢崇明、安邦彦手底下有多少人吗?二十万人,五千人马对上二十万,那还能讨得了好吗?是的,锦衣卫确实是大明目前最强的士兵,因为锦衣卫每天都在训练。明朝两天训练一次的部队已经算是强军了,传说中难撼如山岳的戚家军就是两天训练一次。相比于其他部队,锦衣卫的战力那可是强太多了。可是所谓恶虎架不住群狼,锦衣卫以一敌四没问题,但以一敌四十行吗?

    朱由检却很乐观,道:“没事。奢崇明、安邦彦联军确实有二十万之多,但分驻各地,给了我们一一攻破的机会。诚哥哥曾经说过,贵州穷山恶水,难以养兵,他们如果驻扎于一地,单粮草转运,就足以拖垮他们的军队了。”

    熊廷弼却忧心忡忡地说道:“大人,天启二年二月,安邦彦和宋万化以十万兵马围困贵阳,围了十个月,城中饥谨,以人肉为食。围城前贵阳有四十万人,到解围时就仅剩两万人了。这说明两贼势大,不可不防啊。”

    “没事,奢崇明、安邦彦起事前各府富足,攻破一府足以让二贼抢掠到足够的金银和粮草。但是经过五年动荡,贵州各府疲敝,民不聊生,再攻城掠地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据我得到的消息,此二贼现在龟缩于桂云黔川四省交界处,没有攻打城市的打算。正所谓柿子捡软的捏,此时不欺负他们两个,等他们休养生息,再打就难了。”

    ps:(感谢读友秋涅又投了两张月票。作者君努力写作,努力求订阅、。)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困贵阳(中下)() 
“将军,我只是一个小的探马,哪里知道有没有埋伏,主力部队在哪里”

    v王没有说话,拔出一把小的绣春刀瞄着俘虏的肚子。绣春刀自然还是那把从朱由诚那里抢来的,他的个头已经长高了许多,小的绣春刀已经不太合用了――当匕首太长,当刀又太短,可是信王就是舍不得扔。熊廷弼拔出刀,试了试刀口,然后盯着俘虏的头顶。

    俘虏哆嗦了一下,杀猪也似地喊道:“好啦,我说,我说。我们的主力在水西(今天的毕节市)的山区,具体哪里不清楚。为了防止大明从广西调兵进入贵州,大王派威史日则大将军在荔波县驻守,兵力大约有两千,至于有没有设下埋伏,小的真的不知道啊。”

    v王点点头,把手往下一挥。熊廷弼正想上去处决俘虏,忽然,一位千户冲了上去,一刀从俘虏的腰部砍过,俘虏顿时断成两3。。截,鲜血流了一地。

    俘虏挣扎着说道:“你你骗骗我”

    廷弼笑道:“我们可没有骗你。没人答应你,你老实招供以后就放你走,全部是你自愿招供的。”

    v王冷着脸对千户说道:“曹化彰,你行啊,杀俘虏倒杀得很痛快,希望打仗的时候,你也有这么勇猛就好了。”

    曹化彰哭着拜伏于地,道:“王爷,我的手下就是在这附近被夷人伏击,死伤惨重。我一见此贼,恨不能生吃其肉,这才忍不住砍了他一刀。王爷放心,遇到敌人,我会带领士兵奋勇杀敌。为弟兄们报血海深仇。”

    说着,他卷起袖子,露出胳膊,上面刻着一个仇字,大概是用刀刻的,现在已经结痂。

    由检轻叹一声。带队走了。

    俘虏还没死,在地上挣扎。不过,他很快就解脱了,一名士兵一刀将他的首级枭下。这名锦衣卫并不是可怜他,而是在收集人头。大明的战功都是计算首级的,最贵的人头是建奴的,十两银子一个,而蛮夷的人头,兵部没有悬赏。大概也值个五两银子。蚊子再小也是肉,和朱由诚混久了,信王可不舍得丢掉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有了足够的银子,才能买新衣服讨好周盈盈不是?士兵将脑袋砍下,控干血液,然后用石灰腌了,丢在一个大铁箱里,这就算是首份平叛的战功了。

    虽然打听到夷人驻扎在荔波县。但锦衣卫赶路时依然心翼翼。

    大明天启六年三月二十五日,锦衣卫快出庆远府(今天的河池市)时。斥侯突然汇报了一个特殊的情况,前方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小镇,周围全是水田,官道穿镇而过,这很正常,奇怪的是小镇的房屋特别新。

    廷弼不以为意。道:“看来,庆远府的知府倒是个心系百姓的能臣啊。百姓的房屋一定是在安邦彦造反时被毁,想不到这么快,知府就帮百姓修好了房屋。”

    u然没有可疑之处,锦衣卫自然是脚步不停。往小镇方向而去。

    半天的时间,锦衣卫赶到小镇前。

    镇的中间是一条官道,两边是云贵常见的吊脚楼,楼的后面是大片农田,种的是水稻,已经放满了水,但秧苗还没有插下去。也就说,通过小镇只能走中间的官道,绕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镇的人见到大批军队来到,纷纷躲进楼里,门窗全部关得死死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整个小镇顿时一片死寂。

    曹化彰轻笑一声,正要下令士兵继续前进,信王突然说道:“慢,不要过去。”

    熊廷弼疑惑地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这个镇子有问题。”

    “没有吧,人都躲进房子里了,还能有什么问题呢?”

    “你不觉得镇子太安静了一点吗?诚哥哥曾经说过,一个城镇再怎么安静,也有三种声音无法控制,一种是儿童的哭闹声,一种是狗的叫声,还有一种是鸡鸣声。可是这个镇子,却安静得出奇,你们不觉得有点诡异吗?”。

    众将一头,齐声问道:“确实有问题,不过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吗?”。

    “看出有问题,还去踩陷阱,你们是勇敢,还是莽撞呢?如果这房子里堆的全部都是易燃之物,等我们的军队经过这个小镇,他们将前后通路堵死,一把火烧起来,千军万马也逃不出去。”

    众将都吓出一身冷汗。

    曹化彰怒道:“要不咱们一把火把这些房子全点了,反正里面堆的都是引火之物,让他们自食恶果。”

    “算了,”信王轻叹一声,“我不是诚哥哥,没有他那么聪明睿智,也没有他那么杀伐果决,万一万一我要是弄错了,伤了百姓,怎么办?我看,我们还是在离小镇三百步的地方扎下营寨。反正现在已经到了下午的申时四刻(现在的下午4点),差不多也到了安营扎寨的时候。大家提高警惕,给我盯紧前面这个小镇。”

    熊廷弼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得低声应喏。众将一齐指挥士兵安营扎寨。这条路的两边尽是稻田,里面都有水,所以营寨只能扎在官道上,成了一条长龙,导致准备的栅栏不足,士兵们不得不走到很远的地方砍伐树木。为了保卫信王的安全,帅帐安排在营寨的中间。

    再说小镇最边上的一间吊脚楼里,一个黑影看见锦衣卫居然停步不前,急得直跳脚。

    另一个黑影道:“苏呷阿渣,镇定,镇定。你以后是要接替我的位置的,这么没有城府,今后如何服从?汉人胆小,见我们吊脚楼雄伟,怕倒下来压死他们,所以不敢进来。我听说他们的皇帝下了死命令,要他们增援贵阳,而想进入贵州,只有我们这一条路。他们再怎么能耽搁。只能耽搁一两天。现在是我们和他们比耐心的时候,谁忍得住,谁就赢了。等他们进入我们的小镇,我们就把藏在两头的车子推出来,然后把整个小镇点着,看他们死不死。当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现在我威史日则要火烧金甲兵。看他们身上金光闪闪,一定全部都是金子,等烧死他们,我们就去抢金子。”

    原来,威史日则听说有军队准备从广西进入贵州,急忙派军队到这里堵截。想到明军恐怖的战斗力,他们不敢力敌,想起放火的阴招。可是贵州山谷虽然众多,但现在是春天。放火不易。而且以明将的精明,经过山谷的时候,一定会派斥侯反复侦探,放火很难得手。

    他想破脑袋,终于想出这么一着,在信王的必经之路上临时搭建起一座小镇。他害怕泄秘,把周围十里的百姓,不管是汉人、苗人。还是夷人,全部杀了个精光。小镇的每间房子里面都堆满了引火之物。只要一个火星,就会立刻燃起冲天大火。

    苏呷阿渣挠挠头,道:“早知道明军那么胆小,咱们就把吊脚楼做矮一点,省得他们那么害怕。”

    威史日则深有同感,点点头。

    这两个乡巴佬。只见过贵州小镇里的矮小房子,便觉得自己的房子冠绝大明。如果把他们带到北京,或是南京,见见那些临街的两三层的楼房,怕不要把眼珠子都惊得掉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