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风云动第六十二章离去归来()
赵南星辞职的消息,震惊了朝野。田尔耕一伙对拦路虎的离去拍手称快;东林因为丧失了吏部主导权而捶胸顿足;魏忠贤因皇上的年轻冲动而仰天长叹;齐楚浙等吃瓜党派,终于看见了曙光,开始了蠢蠢欲动。
随后,皇上的一道旨意,又让人瞠目结舌:原户部尚书李宗延改任吏部尚书,而在天启二年接连上书十二道辞呈的刘一燝,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而今年连上十八道辞呈归去的太师史继偕,被皇上直接任命为次辅。
群臣纷纷对这一新的人事任命议论纷纷。李宗延任吏部尚书,群臣认为这是皇上进一步掌控官员任命的权力,这可以理解。加上李宗延向来不事党争,群臣认为还能勉强接受;
刘一燝本为东林成员,后在移宫案中出了大力,后来却因得罪了群臣,而被群臣联手驱逐出朝堂,如今却被直接任命为户部尚书,这让群臣不免内心戚戚;
而太师史继偕,不仅是个刺头,更是与所有党派发生过矛盾。当初也是在群臣的联合攻击下,史继偕选择了愤而去职。如今他怎么又回来了?
群臣扳起指头算了算,六大尚书之中,属于坚定保皇派的已经有了工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刘一燝、吏部尚书李宗延三个尚书。次辅史继偕是皇帝的老师,那更是铁杆保皇派。而首辅叶向高目前的态度也很模糊,说不清会偏向谁。
目前只有礼部、兵部和刑部还在其余党派手里。其中礼部是田党的顾秉谦把持,刑部是东林的曹于汴,兵部的董汉儒谁都不得罪。群臣这才发现,皇上不经意间,已经将原有的朝堂格局彻底打破。如今保皇派成了第一大势力。
而且更让群臣想不通的就是,刘一燝和史继偕在圣旨颁布的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朝堂上,那这两人摆明了早就来到了京城。群臣忽然有了一种被皇上愚弄的感觉,搞了半天我们为了红丸案后的权力真空斗得你死我活,皇上却这么轻描淡写地就摘了果子,这不讲道理啊!!
而户部尚书刘一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清查六部资金的使用。这六部资金的使用也是能查的?结果上任仅仅一天的刘一燝,就与诸臣在朝堂上发生了冲突。许多朝臣愤怒的指责刘一燝因为当年被驱逐一事心怀怨恨,因而公报私仇。
当次辅史继偕呈上清理庸员的奏折时,群臣再次爆发了。因为早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史继偕就曾经这么干过一次,那一次也是弄得满堂风雨。后来阮大铖用他出色的编剧才能,向皇上报告说,史继偕的儿子在外面当海盗。史继偕一怒之下,连上十八道辞呈而去。
当朝臣们被这两个难缠的新任尚书,弄得来焦头烂额之际。一间最普通不过的小酒馆内,科学院教喻韩爌,正在与即将归乡的赵南星小酌。
…………………………………………………………………………………………。。
赵南星一直喋喋不休地抒发着心里的郁闷,韩爌则是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碟茴香豆。见韩爌对于自己的牢骚没有兴趣,赵南星有些不满地说道:“象云(韩爌字)老弟,为何你对于皇上这样的做法,没有一点看法?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啊。”
韩爌呵呵笑着,端起酒杯“呲溜”吸了一口道:“老哥,我们两人也相识了几十年了。这朝堂上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不少。可是,老哥你仔细想想,我们这几十年来,真正做成功了什么事情没有?”
赵南星闻言捋了捋胡子,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道:“这几十年来,你我殚精竭虑地为皇上分忧,又与朝堂之上的奸佞搏斗不止。这难道不算做成了什么事?”
韩爌闻言也不答话,从怀里掏了一颗模样怪异的东西出来。赵南星定睛一看,捏着须根想了想说道:“这东西,老夫见过。好像叫做土豆?”
“哈哈,这东西叫做红薯。来,尝尝。”韩爌笑着用一把小刀将红薯切成了两半。然后赵南星就学着韩爌的动作,用小刀将红薯去皮后,放了一块到嘴里,感觉味道微甜,吃起来好像有点难以嚼烂,味道很一般。
这时,店小二将一盘子烤得黑黢黢的东西端上了桌,一股粮食特有的味道飘了过来,空气中充满了甜糯的味道,令人食欲大开。
店小二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客官,您刚才让小的把这东西埋在灰烬里,小的事情一多就忘了。这不,等闻着香味的时候,才发现都有点烤糊了。客官,您这是什么食材啊?怎么闻起来这么香,小的在肚子的馋虫都打了几个滚了。”
韩爌见店小二嘴边一抹红色的印记都没擦去,想是刚才便已经偷吃了。不过韩爌并不介意,他拿起一块烫手的烤红薯道:“拿去尝尝吧,这东西叫红薯,在南边很多,在京城倒也是个稀罕的玩意儿。”
见小二千恩万谢的离开后,满脸狐疑地赵南星又学着韩爌的样子。拿起一块烤得流油的红薯,只轻轻一掰:一股浓香伴着热气就冲了出来,里面软糯的东西,就像一块红色的羊脂玉。赵南星轻轻咬了一口,顿时暗暗称奇,嘴里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
韩爌笑着擦去了手上的黑渍道:“梦白(赵南星字)兄,此物味道如何?”
赵南星感慨道:“确实不错,如果作为一门粮食,当是最好不过,只是这东西好栽培吗?”
韩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喝了口茶涮涮嘴道:“梦白兄,老弟我想问问,这东西本来可以作为一门粮食,却为何无人知晓?或者说,根本没人在意这个。你我之前都醉心于朝堂杀伐,却根本没有拿百姓的性命当回事啊。”
赵南星奇道:“我等在朝中与贪官污吏斗争,不正是为了给百姓一条活路吗?”
韩爌笑了笑夹起一快猪头肉扔进嘴里道:“老哥的回答,果然和皇上说的一样。皇上说,这天下最搞笑的事情,莫过于一帮子人在朝堂上斗得你死我活,然后对着灾民说,看,我把贪官打倒了,你们可以回家吃饱饭了。可特么粮食在哪儿呢?你倒是给灾民捣腾出来啊?”
赵南星一张老脸憋得通红,对这话他是一个喷嚏都打不出来。他沉着脸,将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鼻孔里向外喷着粗气,如同一头见了红布,随时准备发作的公牛。
韩爌的指节敲着桌子道:“我的老哥哥,皇上的话可是一点没错啊。皇上说,天下所有的政治斗争,都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百姓能吃饱穿暖,有气力拍着桌子骂娘。任何不以这个为前提的政治斗争,都是耍流氓,是为官者最恶毒的一种行为。”
赵南星闻言,干脆把脸转到一边去,他根本不想再和韩爌说下去。
韩爌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酒道:“老哥,我们在朝堂上杀伐了半天,有谁真正了解过民间百姓需要什么?我们真的做到了以百姓为中心?皇上说过,我们东林不过是以…”
“够了,老夫不想再听。东林党这几年付出了多大代价,死了多少人?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借助南京铸币司假钱一案,开口就要东林缴纳三千万两白银赎罪啊,三千万两,这是要逼反江浙吗?”赵南星低声咆哮着。
………………………………………………………………………………
韩爌毫不示弱地说道:“东林死了多少人?呵呵,那百姓这几年死了多少人?老哥,我查阅了户部的档案,天启元年以来,仅仅三年时间各地便有三十万户消失了,那是一两百万人啊。这户部的统计向来糊涂,实际死亡的人数可能更多。你我可曾关注过?朝堂里谁关注过?
至于三千万两白银,又不是让百姓出,那是让那些吃的脑满肠肥之人出。怎么,他们还想借着这事做文章?那他们可以去做,还可以放手去做。魏忠贤那条老狗早就等着这机会大开杀戒。东林如果想从此消失,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
赵南星狠狠地说道:“为何百姓之死要怪罪在东林头上?皇上为何如此痛恨东林?”
韩爌嘿嘿一笑:“老哥哥,你说错了。皇上是恨朝堂诸公,从来不做实事,只知道高谈阔论。他并不痛恨东林,而是感到痛心。皇上说过,东林本是一股清流,可惜沾染了铜臭。结果沦落成了一股泥石流,走到哪儿,就灭了哪儿。”
接着韩爌摆摆手,示意赵南星听自己说:“皇上对于朝堂之上的人已经死心,因此安排了刘一燝和史继偕回来。就是让他们与朝堂之人耍嘴皮子,而皇上自己则暗中安排人手,继续着自己要做的事情。而能进入这个圈子的人,都是来自科学院的人。”
赵南星闻言,脸色一变道:“你是说,皇上准备将朝堂之人撇开,另外成立内阁?”
韩爌点点头道:“正是如此。礼部、兵部和刑部的人,之所以没有更换,是皇上认为,没有更换的必要。礼部执掌的事情在皇上看来,根本是莫名其妙;至于兵部的人,皇上早就失去了兴趣,都懒得搭理他们;而刑部在皇上看来,只要是个正直的人就行,无关党派之争。”
………………………………………………………………………………。。
赵南星皱着眉头想了想:“皇上掌握了吏部、工部和户部,就是为接下来的事做准备的?兵部可是掌控全国兵权啊,皇上为何也不要?”
韩爌笑道:“老哥知道皇家科学院的全称是什么吗?是皇家军事科学工程学院。里面所有的学员,明面上是学生,实际都是军官。
至于这些都是什么样的军官,我相信老哥不久就会看到,因为山西有一百五十名学子正在来京的路上。皇家军事科学工程学院,不久还会面向全国招生,只招16岁以上,24岁以下的学子,有无学问均可,关键是要有一技之长。”
赵南星吃惊地问道:“皇上这是要干什么???皇上准备领兵出征?”
韩爌意味深长地说道:“难道不行吗?咱大明成祖皇帝,可是早就定下了北狩的规矩啊。”
赵南星大惊失色道:“北狩?那可停止一两百年了。皇上这是要效仿成祖?”
韩爌点点头道:“老哥,皇权要开始恢复了。”
“那你为何不阻止皇上?这要出大乱子啊。”赵南星急道。
韩爌也不答话,只是沉声低吟道:“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随后,韩爌站起身来,走到窗口前,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道:“老哥哥,这首词,就是皇上的志向。老夫闻之,痛哭状若孩童。这才是我大明的皇上啊,老哥!!”
赵南星不知所措地坐在椅子上,他万万想不到皇上竟有如此雄心壮志,也万万想不到,皇上竟然在暗中做了这么多事。
原来,所谓重审红丸一案,不过是皇上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而布下的一颗棋子。可笑朝堂中人,为了皇上布下的诱饵,争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皇上早已把他们排除在了未来的新内阁之外…
赵南星喝了一口酒,感觉寡淡无味,他叹口气苦笑道:“老夫终于懂了。也罢,此番归去,当个闲云野鹤,再不问朝堂之事。”
韩爌诡异地一笑:“想走?老哥哪也去不了。”
“…??”
第一卷风云动第六十三章新的开始()
赵南星对于韩爌强制将其留京的做法强烈不满。留京就算了,把自己藏在别院内,又是几个意思?而且这处别院实在是太幽静了,晚上居然还能听见野兽的嘶吼声…
赵南星在别院小楼内指天骂地的时候,三天前带着部分家当,提前离京的老仆突然出现在眼前,哭天抢地地告诉他,他在过运河的时候船沉了,可怜家里那头老驴了额…
赵南星闻言后略一思索,便长叹一口气道:“算了,不回老家了,老爷我决定留在北京当个教书先生。”
站在一旁的韩爌笑道:“怎么,梦白老哥又想留在京城了?”
赵南星苦笑道:“冬天的运河早已结冰,船只多是在冰面上借助绳索浮行,要沉水里还真得费点功夫。再说就算船沉了,冬天的运河水能有多深?我家老驴不至于会被这点水淹死。”
韩爌闻言笑道:“怎么,老哥不怀疑这是皇上留你在京的手段?”
赵南星摇摇头道:“皇上不会做这种事,至于谁做的,你我心知肚明。”随后他双手作揖道:“老弟啊,老哥现在可算是身无分文了,不知道科学院那里,可否为老夫谋个差事?京城米贵,居之不易,家中尚有十余口人需要养活啊。”
韩爌哈哈一笑道:“老哥说话就是风趣。老哥这几日心浮气躁,都没发现老弟的这处幽静别院位于何处吧,来,且随我出门看看。”
一来到屋外,赵南星惊奇地说道:“这里像是北海西面??老弟,你何时有这钱财?再说这里可是皇家别苑啊…”
韩爌背负双手,看着周遭一片白茫茫,顿了片刻道:“是啊,不久之后,中海、南海、北海,就将是皇家科学院的内湖。这里将成为别有洞天之地。”
赵南星捏了捏胡根疑惑地问道:“整个中南海?这皇家科学院得有多大面积?”
韩爌微微一笑道:“皇上说了,以后的皇宫将只是办理公务的地方。大明帝国的真正核心,将会存在于中南海。再说,也没有那里比一个军营里更加安全。”
赵南星沉思了片刻道:“难道,皇上要把中南海变成一个大军营?这如何使得。”
韩爌笑道:“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施行军事化管理的区域,真正的军营设立在什刹海。当然这一切都还在建设中。”
“可是,建设这么大一片区域,需要不少钱啊,皇上哪儿有这么多钱?”
“老哥,你忘了?皇家科学院那不是有三千万两嘛。”
“可是,你昨天不是告诉我,皇上打了个五折,只需要他们出一千五百万两吗?再说这里需要建设的面积太大了,这点钱财也不够啊。”
“嘿嘿,老哥,这你就不用管了。皇上说过,这谈判都是把利益往高处说,然后再来谈。给了他们这么大个优惠,他们还想怎样?他们自己做了亏心事,不得付出点代价?皇上说他有办法从他们手里弄到另外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一千五百万两,用来进行皇家科学院的初期建设还是够了。皇上也没打算一次性建设完毕。老哥啊,你先在此处安顿下来。后天就是天启四年一月一日,皇家科学院正式成立,且随我去看开院典礼。对了,老哥的家人也会迁居此处。现在应该在来的路上了。”
……………………………………………………………………………。。
乾清宫内,朱由校看着风尘仆仆的信王,不由得上前紧紧抓住弟弟的胳膊道:“好小子,真有你的。把这一百五十个学子都安全带回来了,我还真怕路上出点什么事。”
信王嘎嘎笑道:“哥,以后有啥事就交给我。皇弟,保证完成任务。”说罢,信王就打了几个喷嚏,一连串的鼻涕,顺着两个鼻孔就淌了出来。
朱由校把手帕递过去,没好气地拍了弟弟脑袋一下:“不把身体保养好,怎么完成任务?擦擦鼻子吧,这么大人了,一点不注意形象。”
信王咧嘴笑了笑说道:“哥,这傅山还真有本事啊,只写了一封信给晋阳学院,居然就有这么多山西学子过来。真是想不到啊。对了,哥,你为何不从江浙一带选学子呢?”
朱由校淡淡一笑道:“江浙?那里的学子与江浙商人纠结太深,我可不想把中南海变成第二个东林的大本营。快去洗把脸,再擦点旱獭油,脸上都吹成什么样了。你嫂子还说明年就给你说个媳妇儿,你这模样可不行,别把人小姑娘吓跑了。”
信王一听,立刻把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不不不,我不要娶媳妇儿。我这儿科学院的事都忙不过来,娶什么媳妇儿啊。哥,不说了,我还得去趟科学院,找徐院长给我批改作业。”见信王一溜烟的跑没影儿了,朱由校也不禁哑然一笑。
…………………………………………………………………………………
翻了翻桌上的山西晋阳学院学子名单,朱由校看向了北海方向:他刻意不招江浙学子的原因,就是不愿意给江浙商人机会,或者说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古今中外,商人与政客相互勾结本也是常事,可如果这些商人有了太多其他的想法,那就必须要整治。对于这点,朱由校在后世看得太多。
山西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让这里的学子不仅与商人关系匪浅,还与当地边军及塞外多有联系,形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样一来,以后对山西动手时,便于分化打击。
而江浙的政、商、军,三者历来就是铁板一块,想要吃掉他们很不容易,没有一副好牙口的话,当心崩了牙齿。
而且目前的大明,控制住山西商人,就控制住了女真的经济主动脉,也能将摇摆不定的蒙古,继续绑定在大明的战车上。如果要是先对江浙商人下手,那才真的要大乱。在没有足够的商业和军事实力之前,江浙就还是放一边吧,让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再折腾一段时间。
朱由校想到此处,打开了桌上的一个箱子。首辅叶向高将箱子交给自己时,一脸尴尬地说道,这是江浙商人有感科学院发展艰难,为了大明的千秋发展大计,特意奉上一千五百万两的银票。
这帮混蛋,短短几天时间,就在京城中筹集了这么多银两,看来这帮混蛋的能量不小啊。好啊,看看是现代工业力量强大,还是小农作坊更胜一筹。这些土老肥,不是喜欢把银子藏家里听响吗?看劳资怎么搜刮你们…
朱由校合上箱子,开始刷刷书写起来………《关于南海高尚社区可行性计划书》…
…………………………………………………………………………………。
明朝在改建皇宫时,为满足皇家的御用需要,在皇城内和紫禁城外之间建立了各种机构、仓库、作坊等,一共建有十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