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巧劲。而且剑胚和他的巨斧也不一样,如此薄的剑身,李重义一锤下去,只有一个后果就是断成两截,根本不行。
李牧发动技能,敲击声一声接着一声,一声快过一声,右臂抡出了一道残影。如此反复多次,知道炉火重新变回泛黄的火焰,他才停下来。
把剑身放入淬火的石槽中,工作室内顿时水汽缭绕。等水汽散去,李牧把剑从石槽中再拿出来,剑身已经比原来缩小了一圈,但是锋锐却远超从前。剑刃青光闪闪,气势夺人。
再看这柄剑此时的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陨铁剑(可命名):单手剑。陨铁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基础力量要求12。
敏捷+5。
耐力+5。
削铁如泥。
李牧倒吸了口冷气,没想到竟然升级出了一把带有特殊属性的金色装备。系统默认,锻造武器,不带属性是白字,带一条属性是绿字,带两条属性是蓝字,带三条属性是金字。正常情况下,第三条属性也是属性点加成,例如力量。但是这把武器,却是‘削铁如泥’这个特性,意味着更加极品,因为它可以损毁同等级以下的兵刃。
而且,经过升级之后,基础力量要求还降低了3点。也就是说,若在游戏中,可以在人物等级更低的时候使用这把极品武器,若是一个小号拿着它,几乎就是同等级无敌了。pvp的时候,还能损毁别人的兵器,简直不要太爽!
但是现在并不是在游戏中,李牧倒有点好奇,这‘削铁如泥’是不是真的可以‘削铁如泥’。李牧拎着剑,来到码放铁锭的地方,比划了两下,猛地劈了下去!
独孤九没想到李牧会这样做,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心疼地下意识咧嘴。突然他瞪大了眼睛,因为他看到了不可思议地一幕,三寸厚的铁锭,一剑下去,竟然一分为二,而剑刃丝毫无损!
这还是自己的剑吗?!
第321章 无招胜有招()
李牧也是被这柄剑的锋利吓了一跳,但听到独孤九的惊呼,他赶紧把惊讶的表情收了起来,转过身的时候,已然是一副‘基操勿6’的淡然表情了。落在独孤九的眼中,更显高深莫测。
李牧屈指弹了一下剑身,剑立刻发出了清脆的嗡鸣,声音剔透如同金石一般。
“此剑内含陨铁,原本只能算作剑胚,但是经过我的锻造之后,使之发挥出了陨铁应有的特性,如今已经成为了一把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削铁如泥的利刃了!既然它已脱胎换骨,叫原来的名字就不合适了,你再给它取一个新名字好了。”
独孤九忙道:“是大哥赋予这柄剑新生,还是大哥来取吧。”
“唔”李牧也没有推脱,沉吟了一下,道:“既然你我已经做了兄弟,当大哥的也就不瞒你了。虽然哥哥我不会武功,但我是一个武器大师。在研究锻造武器的过程中,对各种武器,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在我看来,剑不比其他兵刃,大开大合。用剑者,招式非常重要。但若过于沉浸于招式,却无形之中给自己筑起了藩篱,想要更进一步难上加难。若哥哥没猜错,你如今便陷入了这种境地,武功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吧?”
独孤九没想到李牧还懂武功,而且一语道破他的症结所在,连忙道:“大哥所言极是,半年之前,我的剑术便停滞不前了!”
李牧接过李重义递过来的牛肉干塞进嘴里补充体力值,一边嚼一边道:“你啊,还是没有参悟到剑术的真谛。与人对战,最重要的是什么?难道是招数的优雅么?非也!与人对战,最重要的是赢!如何快速,省力地击败对手,才是剑术的要旨。初学之时,学习招式是没错的。但你仔细想,你学招式,旁人也学招式。你认出了招式知道如何破招,当你自己使出招式的时候,旁人也知道如何破招,如此,怎么胜人一筹?”
独孤九重重点头,道:“大哥说得极对,所以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出招更快一点。只要我出招比对手快,我便能胜了!”
“想法不错,但是并不能让你更进一步。”
李牧把剑递给独孤九,道:“你快,对手也可以快。只要你出招的时候,心中想着招式,便就存了破绽。如果你想让自己没有破绽,唯有把招式忘却,只盯住对手的弱点,奋力击之。你能看破他的招式,他却看不出你的招式,以无招胜有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独孤九懵懂道:“可是如此进攻,如何防守?”
“若你能看穿对手的招式,乘虚而入,料敌机先,后发先至。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说着,李牧指了指旁边百无聊赖的李重义,道:“你告诉我,那日你俩对掌之后,大个的斧子抡过去之时,用了什么招式?你又是什么感觉?”
独孤九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脊背仍然有些凉意。当时他的感觉就是三个字,要死了。眼前都被扑面而来的斧影罩住,一片漆黑逃脱不得。
独孤九似乎明白了李牧的意思,道:“我懂了,大哥是说,让我学大个?”
“是也不是。”李牧笑了笑,道:“你与大个不一样,他是天生神力。而且也没学过武功,他使出的任何招式,都是出于本能而已,没有什么招数可言。但在他的天生神力加持下,每一招你都防不住,也守不住。所以他攻击的每一招都是杀招,巨斧抡起的范围之内,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你虽然没有天生神力,但是经验仍可以借鉴。只要你能做到以攻代守,无招胜有招,再配合你这把削铁如泥的利刃,你的剑术必能更加精进。”
李牧说罢,道:“为了让你更好地体会无招胜有招的要旨,我将这柄剑命名为‘无名’。剑无名,招无形。好好领悟,突破现有境界,便指日可待了。”
“剑无名,招无形”独孤九喃喃地念叨着,整个人好似痴了一般。
李牧长出了口气,感谢金老先生。要是没看过神雕侠侣,这段云山雾罩的话从哪编呀。忽然李牧冒出来一个非常有趣的脑洞,独孤求败也姓独孤,该不会独孤九就是独孤求败,独孤九剑就是根据他的名字来的吧?
叮叮当当敲了一阵,李牧也累了。让李重义把呆呆傻傻的独孤九送回去休息,李牧收拾了一下工具,也回后院去了。吩咐丫鬟烧水洗澡,搂着娇妻美妾睡觉觉,一夜美美地又过去了。
次日一早,李牧没有再睡懒觉。因为按照约定,今日便是第一批股东缴纳认购金的时间,李牧约定的地点在工部,在工部新官署的时候,李牧还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地窖,对外宣称是为了储冰用的。
古代没有冰箱,夏天时候想用冰,只能在冬天存储。挖一个巨大的地窖,从河里裁冰运进去,只要冰块足够大,量足够多,便可以留存住,足够夏天使用。不止是工部,长安城的各大府邸内,都设有冰窖。李牧的逐鹿侯府也有一个小型的。
当时李牧提出这个要求,并没有引起注意,只当是李牧体恤工部官员的一个福利。但是在施工的时候,李牧却指使宇文规把地窖的规模扩大了,而且用料也是极为奢侈。一尺厚的青石做墙,水撼砂的地基,糯米混合石粉勾缝,凝固之后坚若磐石,其强度比后世的混凝土还要坚固。若只是当做冰窖来用,根本用不着这样。但是李牧执意如此,宇文规也不敢说什么,反正钱也不是他出,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了。
直到今日,宇文规看着工部门口排成长龙的‘钱车’,才算是明白李牧弄这个‘冰窖’的意思。心中骇然不已,他简直不敢想,难道几个月之前,李牧就算到有今日了么?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太吓人了!
李牧没到,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都眼巴巴地看着坊门口,期待李牧能早点来。终于,李牧兄弟三人骑着马过来了。宇文规赶紧迎上去,离着老远就行礼。
李牧从马上下来,笑吟吟道:“宇文郎中,不必拘礼,如今我已经不是工部的人啦。只是借用一下工部的冰窖而已,你这么客气,我倒是要脸红了。”
宇文规赶紧道:“侯爷说的哪里话,整座坊都是您建造的,没有您就没有工部的今天。到了什么时候,您都是工部的主心骨,工部上下,唯侯爷马首是瞻。”
李牧故作不悦,道:“欸!这话就不对了,你把李尚书置于何地啊?”
宇文规笑道:“这话便是尚书大人说的,我等身为下属,理当遵从。”
李牧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边寒暄一边走,很快来到了冰窖的入口。这个冰窖,说是冰窖,但是任谁看到,都能看出来是挂羊头卖狗肉。眼前这东西,哪里像个冰窖。只见这座建筑,多半在地下,地面上只露出半人来高的四壁,无窗,窖顶是人字形的起脊双坡,也是青石砌成,内部为拱形,很像一个埋在地下的城门洞子。
只有一个出入口,且这个出入口还设有整块石板造就的机关。一个普通的冰窖,要这种堪比墓室的机关做什么?
面对众人的好奇心,李牧半点解释也欠奉。修建这座冰窖的时候,他还是工部侍郎,又是他自己掏腰包,有钱,嚯嚯钱,开心不行吗?
废话不多讲,李牧坐在宇文规早就准备好的桌案后,升起一个炭盆,驱散了寒意,开始收钱入库!工部的所有官员,不管是哪个部门的,都拉来充了壮丁。三人一伙,一个记账,两个点算,替换着来。分作五组,同时开工。
时不时可以听到争执的声音。
“这串钱不行,不全是开元通宝,还混杂了五铢钱,不成不成!”
“怎么不成,在西市都能一样的花”
“说了不成就是不成,侯爷定下的规矩,我等听命行事,你要么拿去换了,要么跟侯爷去说,找我们说不着!”
旁边另一伙。
“这些银子,要折价一成三。”
“凭什么折价?告诉你,我可是申国公府上的!”
“哪个府上也不行。你这银子,成色不足。只能折价,我等听命行事,要么你拿去换了,要么你跟侯爷去说!”
争执之声,不绝于耳。但是李牧浑然不在意,他收钱,就一定要足额。不然亏空出来的部分谁补,让他补啊?就算他有钱,他也不能做这个冤大头啊!
在工部官员的吹毛求疵之下,不少人拿来的钱都不合格。想要通融,甚至拿钱贿赂,通通失败了。在李牧的眼皮底下,哪个敢收贿赂。无可奈何之下,出了问题的,都只好回府去换。退股是不可能退股的,这部分的损失,又是一笔不少的钱。
股东们觉得很冤枉,因为市场上的钱鱼龙混杂。这不是他们能决定的,而是社会环境如此。虽然李渊登基之后,铸造了开元通宝用来替代隋五铢,但是铸造量和需求量根本不对等,所以市面上还是有很多隋五铢流通,甚至在距离长安比较遥远的地区,隋五铢的比例还要超过开元通宝。
第322章 系统的基本应用()
古代的钱,与现代的钱不一样。古代钱的价值,重点不在钱的面值,而是在重量上。故此古代的帝王,常以铸钱来剥夺民利。而私铸铜钱的人,也是看中了这点,才屡禁不绝。
在李渊铸造开元通宝之前,大唐沿用的一直是隋朝的五铢钱。但是隋朝的五铢钱,也非常的混乱。这与隋一统天下之前,天下的混乱有关。在隋朝统一之前,南北朝并存。北朝历经五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也历经五代,宋齐梁陈。南北朝共计十个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好皇帝很少,坏皇帝却很多。
每一任皇帝上位都会面临李世民如今的问题,缺钱!缺钱怎么办呢?像李世民这样,穷死自己也不向百姓伸手的皇帝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皇帝,都控制不住自己去剥削百姓。
惯用的手法,便是铸钱。标准的五铢钱,重四克,含铜约三点五克。他们把钱回收,融化,重铸,加入其它‘贱’金属充数,如铅等。原来四克,重铸之后还是四克,只不过其中的铜从三点五克变成了两克。钱的价值,自然就减少了。民间称呼这种手段叫做‘铸大钱’。
这还算好的,更坏的是另一种手段,叫‘铸小钱’。铸大钱还算要点脸,毕竟还掺杂了其他金属进去。而铸小钱,则完完全全地不要脸了。同样是钱回收,融掉,重铸。铸大钱是添加贱金属,铸小钱干脆就什么也不添加。原来的五铢钱重四克,一分为二,每个重两克,强硬规定与原来的钱一比一兑换,硬生生从民间掠夺利益。
这样的做法,自然是要激起民愤的,这也是为什么南北朝不到二百年,历经十国的原因。铸大钱的,多挺一阵。铸小钱的,十几二十年就算多了。
隋朝统一天下之后,隋文帝也发觉了这个问题,试图进行货币改革。但是当时的门阀势力,比如今唐朝要大得多。尤其是南北做过皇帝的家族,虽然已经不是皇室,但是各自的势力依然不小。隋文帝的货币改革,刚开个头,便遭到地方上的阴奉阳违。虽然都叫隋五铢,但是币值仍然龙蛇混杂,各地的钱重量都不一样。
因此,李渊立国之后,便着手进行货币改革。隋末大乱,门阀势力进一步遭到削弱。这也是开元通宝得以铸造的前提之一,但是阴奉阳违还是免不了。随后玄武门事变爆发,李世民登基为帝。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天灾人祸战争接踵而至,朝廷的经济状况反倒不如武德年间,因此也无力继续铸钱,这货币改革也就中途停止了。
如今民间的交易,最受欢迎的货币当然是开元通宝。但是隋五铢也能用,只是价值就要看实际情况了。谁也不是傻子,心中都有数。这些人把隋五铢拿来给李牧,便是想要蒙混过去,李牧岂能让他们得逞?
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每文重二铢四丝,折合质量约四克。他已经安排了称重的大称,入库的钱,不但要数过,还要称重,避免私铸的假钱混入其中。如此一来慢是慢了些,但是却能保证足额。
至于少部分用不足色的银子缴纳认购金的人,李牧也有办法。直接架上熔炉,直接把银子融了,去掉杂质,浇筑成十两重一个的大元宝,出来多少是多少,杂质您要可以拿回去。历史上的元宝始于元朝,因此才称为元宝。李牧虽然不太喜欢这个来历,但是想到此时是唐朝,元朝还在数百年之后呢,心里的膈应小了不少。而且开元通宝在民间,也有叫开通元宝的。取名元宝,也是顺理成章。
纯银是质地很软的,而且容易磨损,故此在熔铸元宝的时候,李牧也在元宝中添加了‘贱金属’增加强度。他计算了比重,添加‘贱金属’之后的银元宝,一两恰好价值一贯钱。而原本民间兑换时,纯度较高的银子,一两可以兑换一贯多开元通宝。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形成一个规范的兑换汇率,方便施行他的计划。
至于更加稀有的金子,则是铸成了一根根‘金条’。出乎李牧的意料,拿金子来缴纳认购金的人也不少。大概是因为要得太急,有些股东不得已,拿了不少细软来充数。
转眼,三天过去了。除了用粮认购的股份之外,价值一百七十七万贯的铜钱,金银,都已经入了库。为了保护这些钱,李牧还向李世民请了一营禁军驻扎此处,昼夜换班看守,皆配备强弓,冰窖百步之内,擅入者必死。
李牧也趁着盯着入库的这三天,紧急培训出了一批人。入库结束之后,在工部衙署旁边,大唐银行挂牌成立了。所有人都很好奇,李牧搞出来的大唐银行是做什么的。从字面上看,银行,像是储存银子的地方。但是人们想不通,谁的银子不放在自己家里,会放在李牧手里,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也有人跟李牧打听,他也不做解释,倒真像是传闻中的那样,这个大唐银行,就是一个储存银子的仓库了。
临近傍晚,李牧在给大唐银行的工作人员讲完了今天分量的金融知识之后,也到了他下班的时间。但是李牧却没着急走,而是带着李重义和独孤九,来到了冰窖。
在冰窖的入口附近百步之内,每隔十步,地上就有一道青石铺就的‘警戒线’,用来提醒危险程度。若不主动接受盘查,走到距离入口五十步的时候,箭矢就会飞过来了。
即便是李牧,也要进行验证。先出示鱼符,再对暗号,暗号每天早上都会换,力求最稳妥。
目前为止,鱼符只有一对,分别在李牧和把守此地的振威将军手中。权限还没有对第二个人开放,而且就算是这个振威将军想要监守自盗也不可能。因为他进不去冰窖,只有李牧才知道机关。
李牧独自一人进入了冰窖,冰窖内没有冰,不但不冷,反而因地气而有些温度。李牧点燃油灯,冰窖内明亮了起来。一百多万贯的钱财,只占据了冰窖不到五分之一的地方。李牧设计这个冰窖的时候,便是奔着一千万贯的存贮量安排的。
李牧这几天,每天都会来这里一趟。他在做一件事,一件只有他能做的事情。
他在给这些钱‘校准’。
因为系统的存在,只要是‘充值’进了系统的钱,李牧都可以自由地兑换。如果他想,他甚至都用不着熔铸那么麻烦,直接把手放在钱上,‘充值’到系统里,然后再‘变’出来就行了。当然这也就是想想,真这么做肯定是不行的,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但是,校准一下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某个元宝的含银量稍高了一点。他可以把手放上去,把元宝内的银子‘吸走’一点。有系统在,绝对是精准无比,童叟无欺。同样,若哪个元宝的含银量缺了一点,他也可以给补上,有系统坐镇,一丝一毫也不会差。
大部分重铸的钱,无论是铜钱还是银子,都是稍微高了那么一丝丝。李牧这几天光‘吸’,就已经吸出来两千多贯了。
李牧看着在木架上码放整齐,像是超市摆放在货架上的商品一样的钱,心里一直涌动着一个念头。扑上去,把这些钱都‘充值’到系统里,反正也不会有人相信钱凭空变没了,造成一次灵异事件,将近二百万贯的钱就到手了。有了这些钱,还愁系统升级么?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