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礼监-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省的监察御史则是正七品。担任辽东巡按的熊廷弼亦是正七品。

    表面上看,黄彦士不过比陈伦官大一品,但是,这一品的距离却是相当的遥远。

    这,就是京官和地方官的区别。

    黄彦士,随时可以右佥都御史衔巡抚地方,陈伦,却不能。

    吏部选任巡抚要员,也多是从都察院选调,非都察院出身,也要加授左右副都御史衔。

    区区二字,用在陈伦这个沧州知府身上才是实在,他这正五品的知府,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只恨当年内廷那位力使的不到,否则他也不至于外放为官,由户科给事中调任都察院,才是升官捷径。现在,却是要多几年功夫了。

    因而,北直提督学政黄彦士对陈伦而言,不但是上官,更是要官。再加上其是楚党骨干,谈不上有多少风骨的陈伦自是想办法结交。

    魏良臣,只不过是人家结交黄彦士的一个阶梯,或者说一个道具而矣。

    当然,良臣不会将自己当成是个道具,因为,这个事实太过打击人。

    。

    从被关进大牢起,良臣就没喝过水,见刑房的桌上有茶碗,便下意识的伸手去拿。

    可是,良臣的手刚动,五六个人就冲了上来,不约而同的伸手去抢那只茶碗。

    呃?

    大家都渴了?别着急,慢慢来啊

    良臣怔怔的望着抢茶碗的众人,其中一个就是先前威胁要打断他腿的宋捕头。

    “良臣兄弟渴了?”

    宋捕头满脸堆笑,从其他人手中抢过茶碗,拎起茶壶倒满,又体贴的吹了吹,确保不烫嘴,才送到良臣面前。

    这?

    良臣受宠若惊啊,到底是单位里的人,一个个都挺有眼力界的。

    他们,这是知道他魏老三要阔了啊。

    许是宋捕头他们的举动太过丢人,赵书吏看不下去了,轻咳一声,几个抢着给良臣倒水的刑房中人顿时自觉的退了出去。

    宋捕头讪笑一声,他不想出去,他想和良臣兄弟友好的会谈,解决一下双方的分歧,争取达成共识,好携手并进,共创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然而,在赵书吏的目光威逼下,宋捕头还是不甘心的退了出去。

    赵书吏的脸沉的厉害,一丛山羊胡粘在下巴上,看的良臣“咯噔”一下,暗道这老东西还想跟自己过不去么?

    赵书吏压抑着呼吸,缓缓走到良臣面前,尔后轻轻坐下,大约那么三五秒后,他的老脸上突然挤出了笑容,一脸慈祥的看着良臣,和声问道:“良臣兄弟,你家和陈大人有亲?”

    “书办叫我小魏就行。”良臣可不想和这快入土的家伙做兄弟,他顿了一顿,摇了摇头:“我家和陈大人没亲。”

    “噢?”赵书吏的眼神很明确的告诉魏良臣,他不信。

    良臣是实话实说,他和知府大人真没亲。至于赵书吏是信还是不信,他管不着。

    “那,可是家里有哪位在府里做事?”

    赵书吏认定魏家肯定有人在府里,要不然怎么知府大人会为他魏良臣而来。

    外面都传魏良臣是什么神童,省里大人物都夸过,所以知府大人特意过来接见。这个说法,赵书吏是打死也不信的。

    魏家小三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他能不知道?

    好吃懒做,无事生非,偷鸡摸狗的家伙,狗屁的神童!

    只是,眼面前,知府大人却很看重这魏良臣,县尊那边也叫人递话来,要善待魏良臣。

    因此,哪怕知道魏家小三的底细,赵书吏也得当成事来办。他很为难,真是为难,并且头疼,上头的风向变了,万一追究起来,他这刑房负责人是要倒霉的。毕竟,牢里的事情,不光彩。

    唯今之计,也只有安抚这魏家小三,让他见好就收了。

    斟酌了一番,赵书吏平声静气道:“牢中的事情或许是场误会,也许是我们弄错了,良臣兄弟真是无心伤人到时陈大人问起来,还请良臣兄弟实话实说。”

    良臣嗯了一声:“我一直是实话实说的。”

    赵书吏滞了下,换在从前,他这般放低姿态说话,对方得谢他八辈祖宗,不劳他把话说明,就自觉领悟,哪像魏良臣这般,看着就不上道的。

    然而,形势比人强。

    赵书吏再拉不开脸面,也得把当事人给摆平,要不然闹到知府大人那里,说出些不好的事情来,他铁定是要倒霉的。

    “我们刚刚将你大哥放出来了,你爹那里我们也专人照顾着。老夫觉得,你大哥为人不错,忠厚老实,是个人材,所以老夫打算跟县尊说道一下,叫你大哥在六房做个事,你看如何?”

    “我也觉得我大哥人不错。”

    良臣缓缓点头,然后,然后就没下文了。

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三更)() 
这是一场交易,赤果果的交易。

    赵书吏以给大哥弄份工作为条件,换取魏良臣识趣,尽量将事情往小了说。

    这样一来,大家都好。

    左右,一场误会而矣。

    你魏良臣也没少块肉,掉块皮,见好就收,得点实惠,这事便过去吧。

    自古以来,衙门里的饭碗可都是吃香的活。

    赵书吏许诺给大哥良卿弄个差事,不管塞哪房,走出来都是有面子的,也算是个镶铁的饭碗。

    或许,不用良臣奋发,大哥就能提前娶个寡妇进门,尝一尝女人的滋味。

    只是,良臣不能这么轻易答应了。因为,他觉得这种事情可以谈,没必要真的撕破脸皮斗到底,那对谁都不好。不过,既然可以谈,当然要尽量争取更多的好处。

    不多要点,也对不住二叔。

    九千岁的两个大侄儿,能这么叫人白整了么。

    再者,难得知府都来了,有这么一张虎皮在这,良臣不借势,也是对不住人家知府老爷大老远的来一趟。

    辛苦钱,总得良臣替知府老爷代收了吧。

    但是这种话不能良臣自个提,得让对方主动提。他自己提要求,容易被人看穿底线,不利于谈判。

    所以,他没吭声。

    至于底线是什么,良臣也没有。反正,县里让他满意就行。

    “良臣兄弟,你也算是见个世面的,当知道六房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夫也不敢打包票,县尊那里就一定松口呢。”赵书吏老来成精,当然也不会主动退让。他这话听着是诉苦,实际却是威胁。

    良臣依旧是“嗯”了一声,什么也不说。

    他的确是见过世面的,在家里混的这两年,县里上下也摸得门清。六房中人,不管哪一个,干什么的,出来都是叫人巴结的主。便是不巴结,也没谁敢得罪。为啥,因为人家是公门中人。就算是个看大门的,那也是衙门里的人!

    六房,一个萝卜一个坑也是事实,好差事,有油水的都叫士绅们给承包了,不少岗位还是父子世袭,爷死孙继的。

    大明朝皇权不下乡,地方治理靠知县一人肯定管不过来,这六房的设置和地方里正、乡老便是朝廷放给士绅们的骨头。

    多少人想进六房而不得门路,现在赵书吏答应把大哥弄进来,那可是天大的好事。要知道,他大哥良卿可是大字不识一个。

    然而,正因为大哥不识字,所以良臣才不能就这么答应,因为他敢确定赵书吏帮大哥弄的差事绝对是没什么油水的,估计多半就是跟着下乡跑跑腿之类的活计。

    这,当然不能让良臣满意。

    他不松口,坚决不松口。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赵书吏见魏良臣不为所动,不由暗骂一句,然后面上轻笑一声,道:“良臣啊,你看,这件事县里是做的不对,对不住你,但谁也不想这样老夫也听说了,你家条件差,大哥都二十几了也没讨着媳妇,这回他若是能进衙门当差,指不定就能讨上媳妇。到时候说不得老夫还得去讨杯喜酒喝你看,这事咱们是不是就这样定了?”

    良臣也是暗骂一声,这老狐狸把自己家摸的一清二楚,换着花样逼自己松口。他想了想,一脸气愤道:“书办的好意我领了,可我跟大哥在牢里可是叫人欺负的惨了,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你放心,这件事老夫一定给你个交待。”

    这件事,赵书吏爽快应承下来,胡三瞎了眼睛,自是犯不着再跟他算账,牢里另外几个家伙,挨个打板子,总是对得住你魏良臣了吧。

    你魏良臣要是还不满意,可就是真不识抬举了。说一千道一万,伤人眼珠的可是你小子。

    赵书吏连出气的条件都答应了,良臣倒也愣了下,片刻之后,方才说道:“我家的地叫县里给征了,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赵书吏眉头皱了下,道:“户房那边我去打个招呼,不征你家的,如何?”

    一连几个条件对方都应了,还不征自家的地,良臣一时也不知道还要提什么条件,可又不甘心就这么答应下来,便道:“我再想想,行吧?”

    窗外有人朝赵书吏招手示意,赵书吏见了,点了点头对良臣道:“好,你再想想,我出去一下。”

    “书办你忙你的。”良臣将空了的茶碗放回桌上,偷偷朝外看了看,发现来的是主薄。

    王主薄等赵书吏出来后,将他拉到一边,低声问他:“魏良臣谈妥了?”

    “还没,”赵书吏朝屋里看了眼,苦笑一声,“这小子滑头的很,想借着这事敲县里一笔。”

    “钱能解决的,就不是事,你赶紧,有什么先答应下来,为难的,我和县尊说。”王主薄又告诉赵书吏,知府大人要亲审魏良臣伤人一案,已命人去将胡三带来。

    “陈大人要亲审?”赵书吏愣了一下。

    王主薄道:“知府大人对这小子好像很看重,县尊交待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事解决好,万万不能再出什么差子。”

    赵书吏忙请王主薄回禀县尊,魏良臣这边,他保证不出差子。

    王主薄不放心,叫他赶紧进屋劝说魏良臣,自己则亲自到牢里去交待那几个犯人。胡三那边,带过来后,王主薄也得亲自出面叫他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上上下下环节,都能做到万无一失,如此,才能叫县尊满意,叫府尊满意。

    回到刑房,赵书吏很是热情的给良臣倒了水,坐下问道:“怎么样,良臣兄弟,可决定了?”

    “书办,我想了想,我和大哥都受了伤,我爹也叫人打了,这医药费总得给些吧,我父子三人都受了伤,农活也干不了,县里是不是能给贴补些银钱,我家也好叫个工。另外,我这准备府试的,被这事一耽搁。”赵书吏出去时,良臣已是想好条件了,这会直接开列。

    赵书吏不待良臣把话说完,打断他,直接问道:“行了,你说吧,要多少钱。”

    “这”

    良臣一脸迟疑状,在那做出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最后,给了五十两的数目。

    五十两可不少,能买好几亩上等水田。

    奈何,明知魏良臣是要借知府的虎威敲县里的竹杠,赵书吏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只是,他道:“钱,老夫代表县里可以答应你,但是,你不能反悔。等会知府大人要重审你伤人案,到时,你什么都不用说,明白吗?”

    “明白!”

    良臣一脸感激的样子,小鬼难缠,他没有功名在身,眼下是靠了知府的虎皮,可这知府总不能天天在肃宁吧。

    所以,做人还是得低调些,要将赵书吏他们这些人放在眼里。等自己腰杆子硬了之后,才能和他们秋后算账。

    赵书吏上午过堂时的嘴脸,良臣可没忘,还有那吴德正,这些,他回头都得记下来。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 
和赵书吏达成一致后,双方愉快的从刑房走出,一直等着的宋捕头看到赵书吏脸上洋溢的笑容,一颗心也是踏实下去。

    很快,良臣被再次带到了大堂上。

    上午主审的县尊颜良已然在堂下听审,主审的换成了胸前绣着熊图案的知府陈伦。

    没了三班差役的威武声,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注视的目光。

    虽说知道这位府尊老爷是自己的虎皮,向着自己,但是良臣还是老老实实的上前,准备跪下。

    陈伦拍了拍惊堂木,问道:“堂下可是魏良臣?”

    “正是学生!”良臣恭声道。

    “你乃读书人,本府免你下跪。”陈伦很是赏识的看了眼魏良臣,视线落在听审的颜良脸上,“肃宁县以为如何?”

    见官不跪是有功名的特权,魏良臣不过是个儒童,哪能享受这权利。只是知府大人发话了,颜良哪敢有意见。

    “那,便审吧?”

    陈伦笑着一拍惊堂木,命将伤者及一干人者带上堂来。很快,胡三和牢中那几个犯人就被带上大堂。

    胡三的眼睛上用布蒙着,布上有血迹渗出,看着很是可怖。这让良臣竟是起了些许愧疚之心,但想那时被胡三教训时受的苦楚,尤其是那叫人窒息的可怕,这些许愧疚立时就烟消云散了。

    他,从来是一个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之人。

    现时不报,只因报不了。

    不过,没关系,他有小本本。

    ……。。

    胡三显是被吩咐过什么,入堂之后,很是老实的低下脑袋,既不敢看堂上官,也不敢看魏良臣。

    不像其他苦主一样,上堂之后就大声喊冤,然后痛骂凶手。

    那四个做证的犯人也一个个变了模样,其中两个还对良臣挤出了点笑容,和上午判若两人。

    见状,良臣自是有数,他们,肯定是被刑房的人“教育”过了。

    陈伦按例说了一番,强调律法严明和公证性,然后让证人陈述。

    “回大老爷话,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最先做证的犯人所述,不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良臣是信了。

    这犯人说的是,魏良臣入狱之后,看到胡三欺压同室另一犯人,其他人敢怒不敢言,于是魏良臣铤身而出,痛斥胡三。于是遭到胡三毒打,被其按在地上掐住脖子,为自保,魏良臣情急之下伤了胡三的眼珠。

    接下来三个犯人的证言一模一样,皆称魏良臣是被胡三毒打在前,生命垂危,为求活命方才伤了胡三眼睛。

    同时,他们着重强调了魏良臣是如何抱打不平,铤身而出,朗朗千言,令得胡三既羞又恼,终下毒手。

    为了让证言更具可信性,一个犯人还掀起身上的伤疤展示,指称这些伤都是胡三在牢中殴打所致。

    真是禽兽!

    良臣看了眼那犯人身上的伤势,痛骂一声。那伤,看着至少八成新。

    再看那胡三,好像木头一样,对这些人的痛骂和指责充耳不闻,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自己争辨也没用,还是平时他真是这么对“室友”的。

    坐在那听审的颜良嘴歪了又歪,他很想站出来痛骂这些家伙,因为他们说的和上午完全不同。

    可,最终,他没敢站起来。

    风向,变了。

    这魏良臣,上面有人啊。

    证人陈述完毕,陈伦一拍惊堂木,怒喝一声:“胡三,他们说的可是真的!”

    “回…回大人话…小的,小的知错了!”胡三很悲愤,却是不得不承认这些人说的是真的。

    陈伦冷笑一声,再次看向颜良:“肃宁县,事情已然明了,按律当如何判?”

    颜良暗叹一声,起身拱手道:“大人,按律,胡三伤人在前,魏良臣乃见义勇为,过失伤人,故不需收监,责其给付胡三药资即可。”

    陈伦点了点头,看向魏良臣:“你可服判?”

    “学生服判!”

    良臣当然服判,傻子也看得出这堂上官全然偏着自己了。给些药费,也是常理,毕竟人胡三瞎了眼睛。县里给的五十两,分他胡三三五两就是。

    “胡三,你如何说?”

    “小的服判。”

    “既然如此,本府宣判,魏良臣无害人之意过失伤人,不需收监,判赔胡三药费千文。”顿了一顿,陈伦又道:“胡三身为服法之人,却于狱中行凶伤人,致使纠纷,本应重判。念其态度老实,又无恶迹,责杖三十,监期延长三月。”

    “我…”

    胡三心里真是憋屈,眼睛瞎了一只不算,仅得千文药费,还得被打三十杖,多关三月,真是有冤无处说去。

    陈伦命文房写下判词,宣布退堂。自始至终,都未提及魏良臣是如何被下狱的。魏良臣也不会蠢到要求知府大人再给自己向知县老爷讨个公道。

    有些事,心照不宣了。

    退堂之后,陈伦特意让人将良臣带过来,先是将那两张墨宝还给他,只字不提那张司礼官帖和提督学政书信于他的事,只关切的问良臣于狱中可曾受了伤,要不要紧之类。

    言语之间,满满都是爱。

    “学生还好,只些许皮外伤,不打紧,休养一阵,便无事了。”良臣识趣的配合,将脖子上被木枷勒出的印痕“不经意”的展示给陈伦看。

    一边的知县颜良见了,有些尴尬。

    让颜良吃惊的一幕发生了,陈伦竟然拍了拍魏良臣,轻叹一声,然后难过的说了句:“都怪我,来迟了,叫你受罪了。”

    唔…

    这下,魏良臣也无语了。府尊大人这句话,透着的不仅仅是爱了,还带着无限的基情。

    他打了个寒颤,难道这位知府大人也惦记自己的小鸟了。

    正发愣时,知府大人低声问了句:“金公公可好?”

    “好,他老人家身子好的很。”良臣是硬着头皮说的这句,因为他不认识金公公。

    “这就好。”陈伦轻轻点头,一脸惆怅,“说起来,我也好几年没见过干爹了。”

    良臣根本不知道如何接这茬,说多了,他可是会露馅的。

    似乎,宋献策又给他埋了个钉子。

    好在,因为有外人在的缘故,陈伦没有与良臣再多说他干爹、司礼秉笔太监金忠的事,而是告诉良臣,他亲自为良臣作保,下月良臣尽可放心去府城参加府试。

    “多谢大人!”良臣连忙感激道。

    “不用谢我。”陈伦笑着摆了摆手,也不在意颜良就在边上,很是笃定道:“以你的才华,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