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船首的斜桅却比其他船只更长,布置了更多的艏三角帆和支索帆,这是一艘标准的三桅帆船,不过采用了大量的纵帆布局。在前来参加典礼的英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眼中,虽然这艘战舰的格局有些怪异,但是帆船两侧上下紧闭的数十炮位,已经证明了这艘船在加装火炮后,在海上将会具有多大的威力。

    荷兰代表威廉。基克看到这艘标准战舰时,也是一脸凝重。原本他以为自己将看到的,会是一艘数百吨的战舰。中国人命名为明级的战舰,其实和荷兰人的武装商船差不多大小,比起那些专业的运输船则还差上许多。

    因此在征讨日本的作战中,荷兰人虽然看到了明国的海上舰队,但也没感到有什么可担忧的。巴达维亚如果能够彻底征服香料群岛和爪哇,那么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军舰和商船也一样是可以将明国的海上舰队隔绝在香料群岛之外的。

    但是,如果明国能够建造出千吨以上的战舰,东亚的海上力量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千吨以上的战舰已经将同等级的商船性能远远的比了下去,想要对付这样的战舰便只能使用同样等级的战舰,拿商船去对付这种战舰,无疑就是送死。

    作为这个时代掌控海洋的霸主,荷兰人其实已经意识到,商船和战舰需要进行分别设计,才能满足商人和海军的不同需求。在像以往那样,随意开一艘船只出海,进行不确定的贸易或殖民航行,已经很难赚回出海的成本了。毕竟大多数航线和陆地都已经被发现,商人和军队都需要的是进行有目的和任务的航行了。

    只不过荷兰人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限于商人的本性使得他们并不愿意去推动这样的航海技术革新。毕竟这样的革新意味着,共和国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到航海事业中去,也使得军舰和商船从此不能再通用。这对于人口只有数百万的共和国来说,不能通用就意味着最大的人力成本浪费。

    但对于大明来说,这个难题本就不存在。大明的水师本就和民间的商船有所区别,因此皇帝的意志很快就成为了现实,这才有了专业化的战舰设计。英国人则对这艘军舰看的津津有味,他们本就有着把军舰从商船设计中独立出来的想法,大明的军舰制造方式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最好观摩机会。

    中西合璧式样的下水礼,让众人都大开了眼界。一个装满了葡萄酒的酒瓶被砸碎在船首之后,船只就在滑道上慢慢向水面退去,直到整艘船只都落在水中稳稳的浮在了水面。不用边上的官吏介绍,朱由检也知道船只下水成功了。

    朱由检这才放下心来,对着身边的船厂官员说道:“把这艘船命名为太湖号吧,今后1…2千吨以内的军舰,就称之为江湖级战舰”

    看着船只稳稳的浮在水面之后,安东尼奥主教对着身边的彼得罗说道:“现在你和那些议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既然陛下能够建造出这样级别的战舰,那么除非荷兰人把主力舰队派来亚洲,否则他们就很难在海上占有优势了。但我们都知道,荷兰人是不可能把自己的主力舰队调出大西洋的,他们毕竟还在同西班牙人作战。

    如果连荷兰人都抵挡不住皇帝的舰队,那么果阿又凭什么抵挡?复国委员会如果什么都不想付出,只想吃现成的,你觉得皇帝还会继续庇护你们吗?”

    澳门市长兼复国委员会议长的彼得罗目光闪烁了一阵之后,终于低声下气的说道:“主教先生,复国委员会并没打算违抗皇帝的命令,只是有些议员还有些信心不足而已。

    既然皇帝已经开始建造远征印度大陆的舰队了,我自然会去说服那些议员,为皇帝征服印度大陆开拓道路。不过主教先生,您确定皇帝会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分享征服印度大陆的利益吗?”

    看着认真注视自己的彼得罗,安东尼奥主教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后说道:“当然,不要忘记了,我们的殿下很快就要为皇帝诞下一位继承人了。只要我们站在殿下的身后,自然会得到主的恩惠”

    太湖号虽然下了水,但是想要开始第一次试航起码也要在一个月后。于是参加完军舰下水典礼的崇祯,便开始巡视造船厂和天津各处的工坊、市场了。

    如果说之前几年天津还在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机坊,那么到了崇祯六年,为了保证海河上的船只航行,天津开始的海河段已经禁止新建水力和风力机坊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提升动力效率和加工精度,成为了各动力机坊的追求。造船厂不仅建造了使用水力和风力作为动力的切削木头机器,还替军器监制作了一台效率更高,精度更高的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

    这是一种空心圆筒形镗杆,两端都安装在轴承上。在水力的驱动下,它能够精密的加工出精度极高的大炮。

    除了这台机器之外,朱由检还看到了不远处为水池提水的蒸汽机,看着一上一下,永不停歇的提杆,显然要比此前见过的简陋机器效率更高了。他笑了笑,终于还是没询问什么,跟着船厂的管事走向了另一处地方参观。

    就在崇祯在天津四处参观时,身为总理衙门大臣的冯铨也正在和属下商议着,虽然皇帝令他协助户部尚书郭允厚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但冯铨却不想听命于郭允厚行事。

    不要说他这个总理衙门大臣,即便是他的属下也不乐意低户部一头。时至今日,国家的财源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掌管着国库的户部,一个是管理海关的总理衙门,最后一个便是皇帝的内库。

    皇帝的内库大家虽然惦记着,但也没人会明目张胆的去从老虎口中夺食。且这一届的内务府要比之前的太监懂事的多,收入内库的银子还会补贴到军费和教育中去,不向从前那样只进不出。

    至于户部和总理衙门,前者希望将后者也纳入到户部的管理,而后者则死活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还想着绕过户部掌握国内贸易税收的权力。户部官员觉得总理衙门的官员薪水太高,且海关存银太多应当交归国库。而总理衙门的官员则认为户部官员贪腐无能,连国内的贸易税收都管理不好,凭什么来管理自己。

    在这样的矛盾下,想要让双方合作共事,显然就有些困难了。冯铨领了皇帝的命令之后,便同自己的属下商议着,这个五年计划方案要如何制定,才不至于在皇帝面前被户部比了下去。

    冯铨的几名属下大多出自商人或是燕京大学,他们对于数据上的敏感,很快就对如何制定五年计划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根据以上的数据表明,下官等认为。制定五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首先要对过去各地的经济和社会数据有所记录,我们方才有一个基础可以计算。

    但是各县的各项经济数据统计,现在都在户部,只有海外贸易一项在我们总理衙门。若是没有户部的协助,我们根本拿不出可靠的增长计划。而且根据我们的了解,除了北方数省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根本不准确,很难依据这些数据制定计划。

    因此,我们商议了许久之后。认为应当把各地的经济发展计划推给户部,我们只抓住海外贸易制定进出口计划更为安全。另外钢铁、煤炭这些原物料的生产数据也较为真实,这一块只要计算投入和产出比就能估算出每年增产的数目,这一块也可以做”

    听了属下滔滔不绝的报告,冯铨倒是有些头晕。作为一个典型的文人士大夫,简单的数学他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些属下大段大段的数据应用,就立刻让他感到心烦意乱了。

    他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属下问道:“按照你们的说法,也就是说我总理衙门是无法单独制定出一份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方案来的了?”

    几名属下互相望了望,才齐齐对他回道:“的确如此,不过大人也不必担心,户部虽然有数据但是没有人手,他们自己也弄不出方案来”

    冯铨顿时不耐烦的挥手打断了属下的劝解说道:“大家都完不成,还不是一样要合作,郭万舆还是要压在我头上啊”        

第432章 比武和瓷器() 
在西苑精舍的西北角有一间单层的唐式木建筑,地面为架空的柚木地板。这里便是崇祯为自己的修建的健身及学习武术的地方。当然,崇祯并不是想要学成什么武术高手,而只是学习一些基本的防卫技能。

    对于一个经常上战场的皇帝来说,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安全全部托付在旁人身上。当然这所武道馆还有一个功能便是,向崇祯演示集合各地武术家共同研究并简化出来军中格斗术。

    眼下在崇祯的面前,就有两名年青人手持两根木棍,模拟短枪攻击一位手持长柄太刀的中年日本武士。和一般武士不同的是,这位中年武士居然是单手持着一柄一米多长的太刀,而另一手着握着刀鞘。

    虽然是以一敌二,但这位武士却依旧保持着攻击的姿态,他以左手的刀鞘吸引着两名对手的目光,随之而后的便是右手太刀的猛然一击。他的脚下也不断移动着,决不让两名对手并排站立在一起,以确保两名对手呈先后站队的次序,保持在战斗中只面对一个敌人。

    这位武士的腕力之强,对战斗间距离的判断之精确,使得他面前的两名年青人坚持了一分钟不到,就先后败下了阵来。这样的结局,让败下阵来的吴殳、张玉川面色通红,跪坐在皇帝身边的石电脸色也有些发黑,他正打算向皇帝请求亲自上阵,会一会这名日本武士时,崇祯却轻轻拍手说道:“果然不愧是宫本武藏,的确够资格教授千代的剑术了。”

    看到战胜了吴殳、张玉川却一滴汗都没流下的宫本武藏,朱由检这时候倒是真的确信了,这位应该就是他记忆中那名被后世日本人吹捧的剑圣,而不仅仅是同名同姓之人了。

    从天津返回京城之后,他偶然听说丰臣千代聘请了几名日本武士作为养子的剑术教习,其中有一人叫做宫本武藏后,一时猎奇便请了这名武士来宫内演武,顺便检验一下编练了数年的刺刀术。

    不过很显然,宫内的侍卫包括石电的徒弟,都不及宫本武藏的技艺高强。看着恼羞成怒的石电想要亲自上场,朱由检赶紧喝止了这场比赛。

    如果这人真是宫本武藏的话,那么除了剑圣这个名头之外,他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外号:杀人魔。宫内侍卫也好,石电的徒弟也好,平日里习武终究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在战场上遇敌,很难对普通人刀剑相向。

    但日本人却不同,日本武士砍杀平民并不是罪过,只要你有正当理由或是强横的身手。日本虽说在形式上统一了,但各个藩国之间依然是存在着独立的法律系统,杀人的武士逃亡到其他藩国去,基本上就算逃脱了惩罚,除非受害者有权有钱,可以令自己的家臣和门客去追杀。

    宫本武藏在未成名前就以嗜杀而号称,而他砍杀平民的理由并不是受到了冒犯,而是想要磨炼自己杀人的技艺。他的剑术正是在杀人中不断获得了提升,在成名之后方才稍稍收敛一些。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的恶名,使得宫本武藏并不受幕府和一些大名的待见,令他始终难以踏入仕途。也不知他是怎么混入到丰臣千代身边,前来了明国。

    对于这样一位用人命堆出来的剑术高手,把比武就视为比武的宫廷侍卫们自然不是对手。朱由检也不愿意一把年纪的石电去对阵年富力强的宫本武藏,他只是猎奇而不是真的欣赏武术么。

    听到了皇帝的称赞,宫本武藏迅速的跪拜了下去,他以生硬的中文说道:“多谢陛下称赞,这些年轻人的武勇也相当不错,刺刀术也很是精妙,只是他们都少了一点杀气,否则认输的就应当是小人了。”

    对于宫本武藏的乖巧,朱由检还是很满意的。他随即命令侍卫取了一些银元和一枚铜牌放在了宫本武藏面前说道:“你的武艺出众,朕希望你担任军中剑术教习,你可愿意?”

    宫本武藏抑制住激动,把额头紧紧贴在柚木地板上回道:“小人愿意。”

    宫本武藏刚刚走出门口,石电和几位同对方较量失败的弟子就过来向皇帝请罪了。朱由检微笑着安抚道:“石师范不必过于焦虑,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有失败了一次,就要问罪的,这样下去朕的身边还有人吗?

    不过此次武艺演示,还是有很多经验教训可以汲取的。首先就告诉了我们,闭门造车是不成的,不管是文化也好、科技也好、武术军械也好,只有不断同周边各国交流才会有所进步啊。朕希望石师范和各位,不要再抱着留一手的门户之见了,这对于武术界并没有什么好处”

    从武道馆返回精舍,正准备去洗澡的朱由检突然叫住了王承恩说道:“王伴伴,你去同冯铨说一声,让他从海关调拨一些银两出来,准备明年在北京举办一场东亚运动会,邀请各国派出人员参加,另外再举办一场围棋大赛,以促进我国同东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王承恩虽然不知道皇帝的用意,但是却很快的应承了下来。在他看来,皇帝吩咐的这些事情,就是想要让京城热闹热闹,这才是皇帝该有的兴致。

    八月十三…十五日,崇明岛及上海再次出现了大风,大风引起的潮水又一次冲垮了崇明岛的外堤。这一次的潮灾比起五月份的那次还利害,把整个崇明岛的低洼处全都淹没了。不过由于此前低洼处各村听从了朝廷的命令,在村子边上修建了高大的土墩,岛上又建立哨警制度。

    因此在外堤被冲破的时候,就已经把大部分村子的村民给叫醒了。虽然村子被潮水给冲跑了,但是大部分村民都躲上了土墩,等到了宋应升从上海派来救人的船只。这岛上的数万百姓,最终只损失了十分之一人口。

    一年之内连续遭受两次大灾,死亡的人口超过五千,这样的惨剧终于让崇明岛的百姓醒悟了过来,朝廷立主修建环岛石塘并不是想要巧令名目从他们身上捞钱,这的确是关切到自身利益的工程。

    而此前在当地一些大户煽动下,拒绝崇明岛并入上海市的民间舆论顿时消失了。崇明百姓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支持崇明岛、上海、嘉定及松江各县并入上海市的坚定支持者。宋应升因为应对灾害措施得当,也被相邻地区的百姓们所称颂。

    上海警备一师在五月份出兵救灾时还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在获得了来自总参谋部的嘉奖和被授予了模范师的称号之后,在八月份接受命令出兵救灾时就积极多了。

    之前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去救灾,也是因为自己是外地人,和本地百姓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犯不着要冒险去救不相干的人。不过现在么,得到了这么多荣誉之后,他们终于认可打仗和救助百姓抵抗灾害是同等重要的任务。

    而且救助百姓可比冒着敌人的箭雨冲锋强多了,不仅能够获得战场上的荣誉,还能得到受灾百姓的感激。不知不觉之中,原本一直被喊成北方佬的上海警备第一师,渐渐同当地人熟悉了起来。

    就在宋应升一步步整合地方势力,把崇明、嘉定、上海、松江合并为上海地区时,他的兄弟宋应星在景德镇,联合官窑的工匠烧制出了大块的陶瓷地砖和陶瓷卫生器具,还有更为精美的骨瓷。这数年里,景德镇的瓷器年产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达到了二千五百万件,其中一成为精瓷。

    改良机器和使用煤炭燃料,使得景德镇瓷器产量的上升之余,也使得粗瓷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开始成为普通市民能够大量消费的厨具。而精瓷也开始固定于六、七角一件,上品则从1、2元到百余元不等。

    总之,在陶瓷地砖和陶瓷卫生器具没有烧制成功之前,光是传统瓷器的年销售量就已经达到了近500万元,税收为15万元。于此同时,宋应星不仅整理出了陶瓷烧制技术和市场上的陶瓷品种分类,还建立了陶瓷技术学院,打破了原先父子、师徒相传的技术陋规,这极大的促进了陶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的分类雏形开始出现,意味着更为专业化的瓷器工人出现了。加上各种替代人力劳动的水力机器,在景德镇瓷工没有增加多少的状况下,各瓷器厂的产能却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宋应星对于这些整理出来的瓷器技术和水力机器制作方式并没有敝帚自珍的念头,在是上书崇祯,认为应当在大明其他地区进行推广。宋应星认为,粗瓷的技术含量不高,如果能够在使用地进行制造,那么附近的百姓就能够买到更为廉价的瓷碗。

    而陶瓷地砖和陶瓷卫生器具对于原料的要求不高,如果能够在交通方便的福建进行制造,不仅容易运输至各地,福建的众多河流也可以加以利用,制造出比景德镇成本更低的瓷具等等。

    朱由检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在他的建议下,景德镇开始派出工匠向各地传授制瓷工艺,并收取专利授权费用。福建、广东、上海、山东开始筹建或扩大瓷器厂了。        

第433章 作战方案的选择() 
八月的京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武英殿内外绿树成荫,隐隐弥漫着一股桂花的淡淡香味。东配殿内的总参谋部会议室大门忽然就打开了,随后一群穿着新制服的参谋们依序从会议室内走了出来,彼此之间还在不断小声议论着。

    随着这些参谋们的离去,会议室内又再度安静了下来。一脸沮丧的茅元仪看到房间内没有外人之后,不由上前走到还在整理文件的孙承宗面前,颇不甘心的说道:“老师,为什么您最后选择了孙伯雅的作战方案,学生怎么思考,也不认为他的方案胜过了学生的方案。”

    孙承宗不由停下了手中收拾文件的动作,侧着耳朵倾听了一会,只听得外面只有几只秋蝉在有气无力的叫着,他这才漫不经心的问道:“你的作战方案很不错,但这真是你内心的想法吗?”

    茅元仪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好半天才回道:“当然,这份计划虽然有其他参谋们的建议,但主要部分都是学生亲自写出来的,还请老师明鉴。”

    听到茅元仪没能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