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朕看来,他们这种兴盛不过是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并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后金从立国开始,就必须通过不断的从四周虏掠人口和物资,以供养女真一族,充实后金的人口,才能让后金这个国家勉强运转下去。

    如果建奴一旦失去了进取之心,后金国底层的百姓无法通过新虏掠的人口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后金国又无法依靠本国人口的生产来满足上下的需求,这个国家的崩溃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因此,不管后金国的上层权贵们是不是想要同我大明议和,后金国中下层的百姓都会逼迫上层人士对我大明开战,要么通过战争减少无法负担的人口,要么通过战争劫掠到足够的物资以给养本国人口。

    所以,期待后金军被我们挫败了一次,就会同我们握手言和,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奢望而已。我们这一次挫败他们,不过是让他们知道,到大明抢劫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已。他们也许会虚以委蛇的同我们和平上一段时间,只要他们觉得再次做好了战争的准备,那么就一定会再次侵犯我大明。

    而我大明的内忧,还是各地日益增加的流民,这些流民一部分来自于失去土地的无地农民,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因为灾害,而不得不离开家乡逃难的灾民。

    如果接下去几年我大明真的风调雨顺,那么先生的想法倒也不算错误,只要各地的灾民数量减少了,流民的数量自然也就会减少。而流民的数量减少了,各地的流民暴动和各种社会犯罪的事件就都会得到控制,社会上也就稳定下来了。

    不过将大明的未来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天意上,先生以为这真的好么?朕以为,与其祈祷上苍保佑,倒不如尽人事以待天命。朕以为,人必自助而后有天助之。”

    黄立极沉默了许久,才吞吞吐吐的说道:“陛下携崔氏女回京,莫不是想要启用崔呈秀主持土地改革一事?”

    朱由检有些意外的看了黄立极一眼,才不慌不忙的回道:“先生说的不错,我正有这个打算,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黄立极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崔呈秀昔日掌权之时,一向恃权纳贿,贪婪无度。且其人心胸狭小,同冯铨、吴淳夫等人之间也时常互相弹劾,且公然在朝中结党争权。

    陛下用此人推行土地改革之策,恐怕不仅见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因为其人而平添不少阻力。

    更何况,崔呈秀为魏忠贤的左膀右臂,他若是被陛下重新起用,敢问陛下可是打算让魏忠贤东山再起么?东林党人恐怕会借攻击崔呈秀的机会,抹黑土地改革之策,到时岂不是弄巧成拙?”

    朱由检却摇着头说道:“朕想的倒是和先生不同,自从内阁改制之后,先生所推行的各项改革似乎也陷入到了阻碍不前的地步。

    究其缘由,还是因为那些反对改革的地方官僚同地方士绅联合了起来,他们虽然不能阻止内阁颁发改革法令,但却可以在地方上搪塞拖延内阁法令的实施,让内阁的改革法令在地方上变成一纸空文。

    内阁推行改革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我们已经不能像之前一样,推出几条改革法令,就可以坐着等待这些法令畅通无阻的实施下去了。

    就目前来看,对比起推出新的改革法令,我以为如何落实这些法令在地方上的实施,并对法令实施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才是我们目前最应当关注的。”

    “陛下的意思是?”黄立极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由检思考了一下,才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就目前来看,我们需要分散那些反对改革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能再继续团结下去,分清敌友,各个击破。

    此外,便是培养支持改革的官员,以替换那些顽固愚昧的官僚,他们若是不愿意换脑袋,就让他们换一换位置。如果朝廷在中下阶层的官员中没有足够分量的支持者,我们想要推行的改革最终还是要失败的。”

    黄立极只是思考了片刻,就醒悟了过来,“陛下想要让崔呈秀主持土地改革,就是为了让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和士绅将攻击集中在他身上?

    陛下的想法固然不错,但崔呈秀要是抗不住舆论的攻击,陛下的策略不就失败了么?而且以崔呈秀的个性,臣更担心他干脆在朝堂上结党自保,从而引起党争,到时朝堂官员内部的对立情绪就更严重了。”

    朱由检想了许久才说道:“崔呈秀若是搞得天怒人怨,那就将他撤下来就是了。

    大家受不了崔呈秀的激进措施,那么我们就换一个缓和一点的人上去。如此一来,很大一部分人就会认为朝廷已经做出了让步,也就不会再对土地改革政策有什么反抗举动了。

    就如夫子所云:取法乎上 得其中也。先将崔呈秀推上去,接下来换任何一人主持改革,下面反对的意见都会少上许多。这也是进二退一之策。”

    虽然对于让崔呈秀复出还是有所抵触,但是听过了崇祯的解释之后,黄立极也没有了刚刚那种极力想要阻扰他复出的念头了。

    他只是有些担心的问道:“现在朝中人事并无所缺,陛下起用崔呈秀,打算任以何职呢?”

    朱由检对于这个问题倒是胸有成竹,他很快便说道:“朕刚刚说过,改革法令想要落实下去,还需要支持改革的官员的踏实执行。

    中央官校在各地的分校,今年已经推广到了省一级,朕决定明年要将分校推广到府一级。

    朝廷只有切实的掌握了这些地方官员的思想动向和执政能力,并加以培训和思想教育,我们才有可能挑选出真正能干的改革派官员出来。

    朕既然决定让崔呈秀主持土地改革事务,那么起码也要让他先培养出一只能够打硬仗的队伍出来。

    所以朕打算任命他为中央官校的副校长,先负责筹办落实各地分校的建设和官员再教育事务。

    此外,朕还会设立蓟州土地改革小组,让他担任组长,先在蓟州实验和研究,当地的土地改革政策落实方案。待到蓟州见了成效,再推广到北直隶地区…”

    朱由检同黄立极在马车内的商谈,随着马车进入德胜门之后,便被外面人群的欢呼声所打断了。

    在崇祯登基后对出行礼仪的不断变革下,京城百姓对于皇帝出行不再是诚惶诚恐的拜伏在道路两侧,也不是心存畏惧的面壁思过,而是可以心平气和的避让到道路两侧,等待皇帝车驾队伍的通过。

    毕竟崇祯可比他的祖父和兄长要活跃的多,常常离开皇城在京中出行,按照以往的规则礼仪,这无疑让京城百姓过于困扰了。因此在他不断的严令下,除了几次祭祀出行之外,皇帝的普通出行已经简化到了避让车道等有限的几项礼节。

    不过今日返回京城的崇祯,却再次受到了京城百姓的隆重欢迎,毕竟皇帝带回了一次久违的大胜。

    以往辽东明军的胜败,只是让京城百姓感到义愤填膺,但他们并不觉得同自己的生活有关。因为在这些百姓的眼中,就算辽东明军屡战屡败,他们还有一座山海关可以抵挡住后金军的入侵。

    直到这次后金绕道击破了蓟州长城,差点攻入到了京畿地区,才让京城百姓觉得,京畿的安全并不是那么的稳如泰山。

    如此一来,御驾亲征赶跑了后金军的崇祯,自然也就得到了京畿百姓最为热烈的爱戴。看着朱由检打开车窗,向着两侧百姓招手致意,黄立极也不得不承认,此刻的崇祯已然坐稳了皇帝的位置。 

第5章 旁观者() 
当崇祯的车队进入京城时,章正宸也正陪着刚认识的好友吴麟征在道旁迎接皇帝车驾回京。虽然德胜门大街两旁人山人海,因为附近居住的百姓都出来欢迎皇帝归来,所以迎接的人群是人挨着人,非常的拥挤。

    不过因为他们穿着士子的服饰,一般百姓不敢挤到他们身边来,倒是让两人有较为宽敞的视野观看皇帝车驾的通过。

    看着崇祯从首辅的马车内向两边挥手,为人方正,性格古板酷似老师刘宗周的章正宸顿时有些不悦的对身边的同伴说道:“首辅如何能够同陛下共乘一车接受百姓的欢呼,这是无礼之举啊。”

    吴麟征下意识的向首辅马车后方的皇帝座驾看去,发觉车窗内的纱帘掀起了一道缝隙,但很快纱帘就放了下来。虽然纱帘掀起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他已经瞄到有一位少女正坐在皇帝座驾内偷偷观望外面的人群。

    吴麟征也顿时有些不喜的回了一句:“果然无礼。”

    章正宸顿时转头看了一眼同伴,颇为认同的补充道:“圣生兄与我果然是同道中人,黄中五先附忠贤,后阿谀陛下,非正人也。国事败坏到如此地步,便是因为当道者皆是黄中五之类的小人也。圣生兄此次进京,当为社稷匡扶正道,将这些小人从陛下身边驱逐出去才是。”

    对于章正宸此时的慷慨激昂,吴麟征也醒悟了过来,知道他刚刚的话语让这位同伴误解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去解释刚刚自己看到了什么,而是点了点头说道:“羽侯说的是,不过此地不是谈话之所在,我们还是回去再谈。”

    章正宸看了看左右环绕的杂人,也就默默的点了点头,不再将话题指向了黄立极的道德问题。章正宸安静下来之后,吴麟征一边注视着面前通过的车队,一边开始思量起皇帝此次亲征胜利给朝堂各方势力带来的影响了。

    同还是白身的章正宸不同,吴麟征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初除建昌府推官,任上不仅压制了地方豪强,还捕捉了当地出名的大盗,因此官声甚是不错。不过随后便遇到了父丧回家丁忧,今年丁忧期满,得同年举荐,而重新复起。

    不过他刚一入京就遇到了皇帝亲征,内阁六部都忙于安排皇帝出征的后勤供给,因此他也就一直没有任职,在京城闲居着。在这期间,吴麟征便去拜访了他一向甚为钦佩的刘宗周,交往中倒是同刘宗周的大弟子章正宸熟悉了起来。

    虽然吴麟征能够被性格方正古板的章正宸引为知己,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循规蹈矩之人,否则他在地方任官时,也就不能连破大案了。

    此次后金军队避开了关外宁锦防线,从草原绕道入侵关内,导致京畿一带警报四起,京城附近百姓纷纷躲入外城,而京中官员却手足无措的情景。让吴麟征意识到,曾经朝堂大臣们以为泰山之靠的宁锦防线,对于后金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障碍了。

    既然后金军队能够绕道进攻蓟州,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绕道进攻密云、宣大等地。看起来防守严密的长城防线,倒是成了一道处处都是漏洞的筛子。

    崇祯能够不顾朝中官员的反对,以总参谋部为核心,独自掌控了整个对抗后金入侵的军队和后勤调度,并亲自出征前线,防备后金军突破蓟州防线冲入到京畿一带,应对不可谓不迅速。

    但是随着前线胜利消息的传来,京城的安全再度获得了保证之后,京中那些面对噩耗曾经手足无措的官员,却又好整以暇的开始私下讨论皇帝亲征是不是必要?总参谋部越过兵部和内阁调度军队和地方物资,是不是揽权太过,有武人干政之嫌疑?等等问题。

    吴麟征虽然鄙夷这些官员遇事无计可出,无事则大言不惭的样子,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也还是赞成这些官员们的观点的。

    一个就是总参谋部的权力太大,破坏了兵部的正常运行;二则是皇帝依靠的内阁首辅黄立极一味媚上,不仅没有起到匡扶皇帝治国的责任,反倒是成了皇帝在百官面前的代言人。

    虽然内阁改制之后首辅获得了比从前更大的权力,看起来是文官士大夫们的一次大胜利,但是现在黄立极却并没有将这个权力合适的运用起来,反而让内阁成为了皇帝的附庸,看起来还不及从前,这也是让不少士大夫们感到最为不满的地方。

    毕竟从国初开始,一代代的士大夫们都希望能够恢复宋时,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权力格局。黄立极的作为,显然是让这些士大夫们的政治理想破灭了,这也是不少官员反对黄立极的缘由。

    就吴麟征的政治理念来讲,他也是希望崇祯是一个无为而治的明君,而国政大事应当由内阁全权处理,皇帝只要允诺画押即可。

    不过看着周围百姓对着崇祯欢呼雀跃的样子,他也知道这个想法恐怕是很难实现了。仅仅从京城百姓对于崇祯的支持态度来看,他也不觉得崇祯会是一个安分守己,不愿意插手政务的无为之君了。

    而挟亲征胜利回来的皇帝,接下来必然是声望大涨,只要这场胜利还没有被京城百姓所忘却,崇祯想要做什么,估计得到京城百姓支持的几率是极高的。即便是那些百姓中声望出众的清官名流,此刻想要阻挡在崇祯面前,估计也要被碰个头破血流,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距离吴、章两人不远处的一座临街茶楼的二楼上,刘香和弟弟刘鹏也正站在一间雅座的窗边,观看着皇帝的车队通过。

    刘香一脸不忿的注视着从下方街道通过的庞大车队,口中不由说道:“还是做皇帝威风啊,不过是出京走了一趟,回来就快被这些京城百姓供到天上去了。随便到什么地方都带上这么多人护卫,那些鞑子不早就吓跑了么?”

    站在他身边的刘鹏,顿时有些不乐意的顶了哥哥一句,“兄长还是放尊重一些吧,这里是京城不是香岛,兄长对陛下不恭的消息若是传了出去,难道会有好果子吃?”

    刘香顿时有些恼火的转头瞪了过去,看着刘鹏低下头去,才打量着房间内的几名亲信说道:“今日在这房内的都是自家人,难道还会有人出卖自己兄弟不成?再说了我也只是说说罢了,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你紧张个屁啊。”

    刘鹏虽然畏惧了于兄长的积威,此刻也还是不肯服输的回道:“我不仅是为兄长担忧,也是为自家兄弟们担忧。

    兄长以前一贯说,那些荷兰红毛人可信,结果红毛人的商馆被安南人烧毁之后,他们不是依旧屁都没放一个?兄长找他们一起商议联手夺回西贡,他们除了敷衍之外,还做了什么了?

    现在我们有数百兄弟和数千乡亲还在安南人手里,若是朝廷不愿意出面,天知道安南人会把他们押到什么地方去做苦力去。

    我们这次上京,不就是恳求陛下出面,看看能不能让安南人让步,就算不把西贡吐出来,起码也要将那些俘虏放回来,否则回去怎么和兄弟们交代?

    既然是来恳求陛下,态度起码也得恭敬一些吧?再说了,我们现在都已经投诚朝廷,也已经是陛下的臣子了,身为臣子在背后议论君上,这怎么说也不合适吧?”

    刘香听着弟弟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通,顿时就想竖起眉头骂过去,他正想说投诚朝廷不过是一时之策,只要有人有船,在广东到安南的海面上他们就是王,当了几天朝廷的官就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去向那些达官贵人卑躬屈膝,简直就是软骨头。

    不过他的眼角余光扫过房内的四、五名部下,却发觉居然大多是赞同弟弟这番话语的,他随即缓和了脸色,呵呵笑道:“不过是随口说笑,你何必如此认真。好了,哥哥听你的劝,今后再不说对陛下不恭的话就是了。

    陛下既然已经回京,接下来就要准备如何劝说陛下帮助我们对付安南人了。这海商协会里,数郑一官的势力最大,但是他和我向来不对付,到时未必会帮我们说话。

    不过郑一官的对头许心素据说甚得陛下信任,你去找找关系让我和他见上一面,要是他能在陛下面前帮我们说说话,说不定这次上京之行的目的就能早日达成了…”

    刘鹏听从了刘香的吩咐,带着三人离开了房间,剩下的两名人皆是刘香的亲信,也是保护他从西贡逃出来的左右手。

    看着刘鹏离去之后,一位跟了刘香十多年的亲信看着刘香的脸色,不由凑上去说道:“大首领,这二首领自从当了香岛守备之后,似乎就同大首领疏远了啊。”

    刘香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胡子,待他伸手摸了一个空之后,才想起他仿效关公蓄的大胡子因为逃离西贡时被火撩到,都已经被他剃了去。

    这不由让他有些恼羞成怒的说道:“什么大首领,老子是西贡镇守使。老二这混账,吃了几天朝廷的大米,这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看着刘香发怒,两名亲信顿时不敢再开口说话了。刘香恼怒了一阵,便恢复了镇静,对着两名亲信说道:“我们也该走了,郑一官再混蛋,这时候也要去见见他,不搞清楚他心里的想法,老子心里也不踏实…” 

第6章 宫内() 
东华门外,一群配朱着紫的大太监们正焦急的等待着皇帝的返回,而每隔半个钟头就会有一名小太监跑来向他们通报,皇帝的座驾已经抵达了何处。

    虽然他们都可算的上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在外人眼中地位也不让内阁六部的高官,但是在这种时刻他们却不能出现在迎接的官员之中,只能在紫禁城内等候着。

    然而即便是在等候之中,太监们也分成了不同的几个派别,王承恩、王德化站在最前方,站在他们之后的则是吕琦和张省声,而在这四人之后的便是次一等级的太监们。

    自宫内二十四衙门统合为内务府之后,自崇祯登基以来的宫内权力新格局总算是渐渐成型了。王承恩、王德化这两位出身信王潜邸的太监,自然是最受崇祯信任的第一等级。而吕琦和张省声虽然比之前两位地位稍次,但也是深受崇祯看重的人物。

    这四人基本取代了宫内旧有的势力集团,成为了今日掌控整个宫城的4个势力代表。虽然原本宫内的旧势力并不甘心就此退让,但是在经过了反复清洗之后,这些最为顽固和抱团的旧宦官势力,差不多都已经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些最识时务的人员。

    王承恩在宫门前不停的来回走动着,王德化也同样如此,两人偶然视线交错时都会下意识的错开去。虽然他们都出身于潜邸,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到还不如旁人更为和睦。

    不过王承恩今天倒是没有心思同王德化别什么苗头了,他现在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皇帝身上。自十年前被分配到崇祯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