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不以为意的,让部下继续按照昨日的战术进行进攻,不过这次他把进攻部队增加到了30个牛录,并安排了10个牛录在后方进行支援,以防备明人再次放火。

    但是今日右路军的进攻却大为不顺了起来,突破明人简陋的防线,依然如同昨日一般轻松,但是他们派出进入民居内招降的降人,要么被赶了出来,要么被房间内的人用火器射杀了,还有人干脆又投奔了回去。

    无法招降成功,虽然让岳托等女真将领有些不快,但是他们也没有太过在意。就连岳托自己也认为,只要攻下几所宅院,把坚守的明人斩首立威,剩下的明人很快就会屈服了。

    在岳托的亲自点将下,让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镶红旗将领劳萨带着两个牛录前去攻击最外围的几所民居,以震慑其他明人。

    这场让女真亲贵们以为手到擒来的战斗,很快就变成了让他们感到心惊肉跳的战斗。明人肉搏战的战斗力依然是不值一提,但是明人的战斗意志却和之前有了天壤之别。

    劳萨所带领的两个牛录选择了两个相邻的宅院进行了攻击,这是两个相当普通的北方四合院,除了一个小小的前庭之外,也有一个种菜的后院,每个宅院内大约有六、七十人守卫。

    在劳萨的指挥下,两个牛录都分成了两队,从前庭和后院攻打了进去。从后院冲进去的那一队还好,但是冲进前庭的那一队人,却被正房和两侧厢房窗户伸出的数支三眼铳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从这一刻开始,这些女真人发觉自己遇到了一场从未遇到过的战争模式。在他们眼中,这些懦弱的明人,突然变得疯狂了起来,哪怕是被他们冲近了身边,也没人跪下求饶,不是拿着截短的矛头冲上来拼命,就是无视房间内的其他同伴,直接在近距离燃放三眼铳。

    战斗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但是这两个牛录却当场身亡了13人,还有24人重伤,10余人轻伤。大多数的伤亡都是三眼铳造成的,为了加大近距离的杀伤效果,每个铳管明人都用了二、三个铅子。

    而有些明人为了加大威力,还装填了双倍*。这些三眼铳并不都是合格产品,有些在军器监改制前生产的,就比较粗制滥造一些。而正因为如此,在狭小室内释放这些三眼铳,更是令人胆颤心惊,铳管爆炸引起的碎片飞射,令人防不胜防。

    两座宅院内130多名明人,估计有三分之一是伤亡在了明人自己手中。从两座宅院内抬出的女真人尸体和伤员,让见到这一幕的女真将士们都有些胆寒起来了。

    劳萨亲自检查了自家的伤员,结果他发现那些重伤员基本都是被铅子所伤,在这么近的距离下,这些铅子基本都被打入了体内,如果不取出铅子来,这些重伤员基本都挺不过去。只有那些轻伤员只是受了些皮肉伤,到是还能救治一下。

    不管是劳萨还是其他女真将领,大家都很清楚,自家军中可没有能够救治这些重伤员的郎中,只有一些治疗简单外伤和病情的萨满而已。这些被铅子打入体内的重伤员,基本算是等于死人了。

    岳托希望劳萨带人震慑这些明人,然后让他们放弃抵抗,结果这场战斗却正好相反,受到震慑的反而是女真人自己。

    听到了劳萨的回报后,岳托、济尔哈朗等右路军将领都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岳托下了决断,决心再拿出2个牛录继续清理这些被分隔开来的民居。

    接下去的战斗依然没什么改观,看到了之前两个牛录进攻民宅的惨状,这两个新调来的牛录在进攻时,顿时变的有些束手束脚了起来。

    这些女真人在野外作战时自然不惧怕这些明人,但是在这种狭小而无处躲闪的房间内,即便是再娴熟的战士,反应也完全不及*爆炸的推动力,就算是穿着双重甲,也不能完全防住这些铅子。更何况,每个房间内还不止一把三眼铳在射击。

    当这些女真人失去了一往无前的作战意志,他们给予那些负隅顽抗的明人的压力也就大大的减少了,甚至于这些明人还成功的击退了一次女真人的进攻。

    虽然此次进攻,女真人的损失要较上次为少,但是这场战斗却打的相当难看。看起来这些女真人不像是在同平民交战,反倒是在同势均力敌的敌人作战一般。

    打到了这种程度,就算是岳托也知道这样的战术已经继续不下去了。从城厢外围一直打到遵化城下,起码有数千栋宅院,哪怕一栋宅院死一个人,右路军也要打完了。

    他犹豫了片刻,便授意劳萨等人采用了昨日明人使用的战术,放火烧房子,不再试图俘虏那些躲在宅院里的明人了。

    右路军的作为虽然加快了清理遵化西面城厢的速度,但是却在遵化军民心里证实了,昨日那场火的确是鞑子放的,而所谓的鞑子攻下遵化之后要洗城的传言更是让人信以为真。

    奋战了一日之后,右路军的前沿阵地向遵化城足足推进了300米,距离遵化西门大约还有1200余米的距离。这一日结束之后,后金右路军的进攻部队并没有撤退,而是在一片废墟内建立起了一排用木栅栏围起的营地,似乎准备作为明日进攻的出发基地。

    女真鞑子采用火攻的战术,的确让周三畏和城外防御的遵化军民感到有些头疼。虽然他们设置了防火通道还制定了各种防火措施,但是这只能保证自家控制下街区的安全,不能在鞑子分隔出去的街区内实施。

    周三畏等明军军官意识到,如果不能挫败鞑子的切肉战术,那么这些鞑子完全可以一条街一条街的烧过来,他们除了稍稍拖延了鞑子攻城的时间,并不能给鞑子造成什么伤害。

    周三畏重新去调查了遵化城内的军需物资,想要试图找出一些用得上的装备。最后他找到了*和虎蹲炮两样装备,这些还是戚继光治理蓟州镇时储备的军需。 

第642章 围城战事九() 
虎蹲炮首尾约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大约在36斤上下。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时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可达500米之远,特别适用于在野战时轰击敌军的密集作战队形,有效地抑制其近距离冲锋的攻势。

    这种武器从制造出来就是为了在东南地区的多山地形和水田河流密集区域打击敌人的,戚继光当年镇守蓟州时,都是按照每500人配备3门虎蹲炮的规格来装备这种武器的。

    而大明的官僚体系到了崇祯这个时代,已经变得因循守旧且运转不灵起来了,官场做事讲究的是:无例不兴,有例不灭。这大约也是每个王朝末年官僚体系的通病。

    戚继光制定的练兵办法,随着他离开蓟镇后就人去政息了,但是他为蓟镇军队制定的武器装备方案,却在顽固的官僚体系自我运转下依旧保持着。从京城兵部武库拨付到蓟镇的各种火器,依然按照原有的数目按时运往蓟镇。

    当然在这些火器制造运输的过程中,兵部和蓟镇的文官们都在其中上下其手捞取了不少好处,这也是惯例为什么会一直存在下去的缘由。

    这数十年来堆积在蓟镇的虎蹲炮就算减去飘没和发往军队的部分,储备在遵化城武库内的虎蹲炮差不多有五、六千具,去掉一部分过于粗制滥造的,还有三千多具可堪一用的。

    而*也是如此,不过蓟镇的*都是自制的,以生铁铸成外凸内空的刺球形,放*杵实,插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然后待敌经过时点燃伤敌。

    这种早期的*技术难度不大,只要有原料、铁匠和*就能制作,作为北方最大官营铁厂的遵化城,在关闭铁厂之前曾经大量制作了这种*。当然除了这种技术难度低下的*,还有一种戚继光驻守蓟州时,研制出来的“钢轮发火”*,当敌人经过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

    这种钢轮发火的高技术*固然比人工点火的*要隐蔽有效,但不管是钢轮也好,还是打造钢轮的工匠也好,都是需要大量资源才能制造培养出来的。

    戚继光驻守蓟州时,蓟镇还能制造出合格的“钢轮发火”*,到了他离去之后,蓟镇的军政不断荒废,能够在战场上正常使用的“钢轮发火”*比例也就急剧下降了。蓟镇官兵都清楚这些*背后的猫腻,不过蓟镇数十年未经战事,这些*制作出来也未必会派上用场,因此也没人会指出这个问题。

    等到这次后金绕道破关,进攻的速度又太快了些,这些原本应当埋在各个交通要道用于阻碍敌军前进的利器,现在都还丢在仓库内积灰。现在这些*,除了一部分被运到城头当做守城之用,大多数都丢在了仓库之内。

    而对周三畏来说,这两样武器倒是很适合用来打这种小规模的巷战。后金军队采用的切肉战术,最主要的还在于其前锋部队能够快速突破民兵组成的防线,然后按照街巷进行分隔包围。

    除了靠近西门大道附近的宅院,其他地方的民居多为单层建筑,守备的明人想要攻击鞑子的前锋部队,都需要把大半个身体暴露在外。除了少数配备火绳枪的明军士兵,民兵使用的三眼铳在射程上不及鞑子的步弓。

    而不管是火绳枪还是三眼铳,在射速上更是远不及鞑子的弓箭快速。这些鞑子以2寸厚的松木做成大盾居于队伍之前,再以步弓手居后射击。

    除了重火绳枪能够在30步的距离上射穿这些大盾,其他火器基本对这些大盾无能为力,而一旦让鞑子拿着大盾掩护步弓手进入了弓箭射程,基本上明人就无法抬头还击了。

    建州女真人所用的弓多为长稍弓,同明军使用的小稍弓追求射速和射程不同,女真人的弓追求的是威力和准确度,这也同女真原本就是渔猎民族的习性有关,对付山林中的大型兽类,威力要比射程更重要。等到对上了穿着铠甲的明军,能够拥有破甲能力的重箭对女真人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女真步弓手使用的弓力大多在80斤到120斤之间,这种用牛筋牛角制作的反曲复合弓,比起明军粗制滥造的弓箭威力要大的多,采用2两重箭,五十步之内可以做到精确射击,百步之内可以进行有效射击。

    女真弓箭的射击距离已经同明军手中的轻火绳枪不分上下了,但是弓手在一分内可以射出七箭,这还不是最快的速度,而最好的火枪兵也不过是一分钟射出2发而已。

    如果展开对射的话,女真步弓手完全可以压制对面的火绳枪兵。更别提,现在女真人以大盾居前遮蔽后方的步弓手,然后玩抛射覆盖的把戏。

    这还是在狭小的街巷内,女真步弓手无法展开队形,才能让明人依靠围墙、土垒支撑着抵挡一下。

    但是等到周三畏用上了虎蹲炮和*,后金进攻遵化外围民居的行动就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虎蹲炮的有效射程远远超过了女真步弓手,而狭窄的街巷又限制了女真进攻部队的行动。在300步的距离上,两到三门虎蹲炮一次发射,基本就覆盖了整个街道的正面。

    而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2寸厚的松木板也很难抵挡住虎蹲炮发射的弹丸,大盾后面的士兵不是当场毙命,也是骨折肉烂的躺在地上哀嚎了。

    为了避免明人再次装填*,后方的女真士兵只能迅速冲上前去驱赶,而这时埋在前面道路上的*就被引燃,为了保证*的可靠性,周三畏摒弃了钢轮发火装置,只是采用了早期的人工点火*。

    街道两侧的围墙和民宅,完美的遮蔽了点火人的行踪,只要把*的引信用竹管引入到边上的民宅,然后让人按照命令点火就可以了。

    十一月四日,作为后金主攻方向的右路军奋战了一日,打残了8个牛录,这一日的战果也只是烧毁了几栋宅院,后金的防线依旧稳固在了昨日的地界。

    事实上早上打残了5个多牛录之后,右路军底下的各个牛录对于进攻遵化西面城厢的任务,就完全失去了兴趣。分派到进攻任务的牛录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是在春天过沼泽地一般,看到前方有什么不对,就调头逃亡,完全不顾及女真人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会不会被戳穿。

    看到右路军名下的各牛录,特别是两红旗牛录畏战不前的表现,左翼固山额真岳托感觉自己的脸都要被打红了。刚刚分派来的镶蓝旗几个牛录虽然也在磨洋工,但是也没出现两红旗下这些牛录落荒而逃的表现。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岳托反而不敢对这些牛录进行惩罚了,因为这次出征在半路上更改讨伐目标,带领众小贝勒支持黄台吉的,正是他自己。

    此前大军轻易破关而入,各处关口堡寨的明军不堪一击,让后金各旗劫掠到了大量的财物,因此大家都觉得大汗英明,岳托的见识也远超其他人。

    要是没有改变目标攻打明国,就算击败了林丹汗,那些蒙古人除了一身臭烘烘的皮袄和牛羊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们抢劫的。

    明人比草原上的蒙古人富有的多,又比蒙古人还要懦弱,只要攻破了城墙,他们就会乖乖的把自家的财物和女子都奉献出来,因此八旗的中下阶层都劫掠的很开心,自然也就更愿意服从于大汗的命令一些。

    后金三路大军抵达了遵化城下之后,明人采取了和以往不同的守城办法,还把城内的平民给发动了起来。如果这些平民组织起来依然对后金士兵造不成什么伤害,那么后金各旗的女真人也没人会在意明人的这种变化。

    但一旦明人的新战术对各旗士兵造成了伤害,对于这场战争持反对意见的女真亲贵们,自然就开始在私下抱怨了起来,认为这场伐明战争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这么一个遵化城,还没有正式开打,就已经让近20个牛录失去了战斗力,披甲兵的损失超过了300人。这个损失比这次入关以来发生战斗的减员要高出数倍。

    后金此次出征虽然接近三万人,但是除了科尔沁部5000骑兵外,最为核心的武力还是八旗披甲兵5000骑,从各牛录挑选出来的摆牙喇兵2000余骑,其次才是各牛录的无甲兵和杂役,还有各蒙古附庸部落组成的左右两营。

    各牛录的披甲兵还算是半农半兵,那么摆牙喇兵就已经是完全脱离生产的职业士兵了,这只类似于后金常备军的精锐武力,现在还没有正规化,只是作为八旗旗主身边的护卫,作为决胜时的突击力量使用。

    摆牙喇兵虽然战斗力极强,但是以后金的国力也不过才养了3000人上下。因此作为后金在战场上的中坚力量,还是八旗各牛录中总数不到20000人的披甲兵。

    不管是蒙古人也好、无甲人也好,这些人损失再多,八旗旗主还可以继续从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有东北山林中的野女真中补充,但是作为八旗中坚力量的披甲兵,每损失一个都会让这些女真亲贵们心疼不已。

    而现在损失的300余名披甲兵大多出自右路军,其中属于两红旗的披甲兵大约又占了三分之二。哪怕岳托现在在两红旗内威望日隆,也同样受到了不小的抱怨。

    特别是两红旗的将士们,还在耿耿于昨日被镶蓝旗烧了后路,而岳托却没有替他们在大汗面前据理力争,因此多有埋怨。

    此刻岳托如果再处罚他们,恐怕就要彻底丧失两红旗对他的信任了。在进攻遵化受挫的状况下,当初支持伐明的人员自然会被代善和莽古尔泰声讨。

    他们不能直接指责黄台吉,自然就会把矛头对准他。就算代善是他父亲,对于他也是一向有所不满的,特别是在他替黄台吉争夺两红旗的控制权后,父子之间的裂隙就更深了。

    越是在这个时候,岳托越是需要两红旗对自己的支持,以避免沦为攻城不利的责任人。而

    明军战术上的变化,中路军负责的北面同样也感受到了。黄台吉比岳托可机敏的多了,几乎在第一次受挫的时候,他就换下了两黄旗,让阿尔津带着镶蓝旗抵了上去,切实的观察了一把明军的新战术。

    四日下午2、3点钟的时候,黄台吉便停下了进攻,命令岳托和济尔哈朗到中路军营地议事,讨论攻城事宜。 

第643章 围城战事十() 
十一月四日黄昏,在黄台吉的大帐内,除了左路军莽古尔泰等几个大小贝勒外,中路军和右路军的女真亲贵差不多都到场了。

    从一日到四日,后金军对于遵化城的进攻连连受挫,这几日他们丢在遵化城外的族人,除了300多披甲兵之外,还有700余无甲兵和杂役。

    战争打到了这个程度,支持代善、莽古尔泰的女真亲贵们的声音顿时就变大了。在这场会议上,代善再次提出撤兵的意见,他认为遵化城久攻不下,大军顿于坚城之下,时间一久必定师老兵疲,一旦明军次第来援,加上拖延下去等到冬季大雪封堵归路,很有可能让众人都难以归家。

    但问题是,黄台吉现在也不能就这么承认失败,然后同意撤兵。在出征的中途改变预定的征伐目标,从原则上来说他已经率先破坏了,后金国内四大贝勒共治的政治默契。如果这次伐明无法取得一个辉煌的胜利,那么就有可能动摇他此前竖立起来的政治威望。

    很有可能在大军回返之后,其他三大贝勒会联手要求他作出一个交代,以杜绝他下次再想独断专行的权力。也许三大贝勒不能拿已经控制了两白旗的黄台吉怎么样,但是这次支持他改变出征目标的一干小贝勒们,必然会遭到三大贝勒的政治清算。

    黄台吉不能任由三大贝勒联手清算自己的支持者,同样也不能让三大贝勒找到借口分裂八旗。因为这两个结果都将会让他失去,短期内整合后金内部各势力,完成后金国内权力统一在他手上的机会。

    而想要避免以上这两个结果,他就必须要坚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或是攻下眼前这座坚城,或是取得一场足以遮掩半途更改讨伐目标的大胜。

    为了能够在这场会议上拥有主动权,黄台吉甚至找借口把莽古尔泰支去了三屯营前线,主持进攻三屯营的战事,为的就是让代善和莽古尔泰不能在会议上联手。

    比起年富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