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被严颜当众辱骂气的郑雄胡须乱颤半晌说不出话来,无奈这件不光彩的事的确是自己做出来的,若被揪住不放还真是个麻烦,只好强忍怒气说道:“有赵永宁前部先锋,荡寇将军刘子渊可为老夫作证,请勿听小人搬弄是非!”

    “哦?刘荡寇何在?”

    刘启缩在人群中正和刘洪讨论吴韬的来意和严颜出任太守的背景,按刘洪的分析严家的势力很大,若强行清除干净很困难,而且之后固陵郡重新整治需要很长时间,启用严颜的话首先可以给严家中人一个明显的暗示,借此番大败人心不齐的时机动摇叛军中部分人的决心,分裂严氏的实力。

    刘璋很清楚此次严氏反叛的内情,不可能对严家人斩尽杀绝,严颜上位还可安抚严氏族人,对平叛之后郡内秩序的恢复大有好处,此外严颜治军严明连赵笮都不敢小觑,让他来代替赵韪把守益州的东大门刘璋也更加放心。

    刘璋走了一步好棋啊!

    不过看起来了严颜和吴韬好像自己没什么恶意,刘启就对其他的没什么兴趣了,益州复杂的政治形势他才懒得关心,反正在益州待不了几天了,他们爱怎么勾心斗角也和自己没关系。

    正琢磨着怎么收拾了严氏抓紧时间兵发江东,突然身前的众人都闪到两旁看着自己,那边吴韬不悦的再次喊了一声,刘洪干咳了一声轻轻推了自己一把,刘启这才反应过来是叫自己呢,赶紧上前行礼。

    在汉代人与人之间相互称呼是极为讲究的,对地位不低于自己的人当面直呼其名那就是明确的表示敌意,所以当面称呼时只称对方表字,对年长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一般还要加“公”“先生”等尊称。

    在一人面前称呼第三人时,若此人有官职在身,为显尊重则一般称姓氏加官职,比如刘璋身为益州牧,赵笮是永宁郡太守,他们的部下称其“刘府君”和“赵府君”,府君就是对一州或一郡最高长官的尊称,而外人则称其“刘益州”和“赵永宁”,所以在汉代只听对一个人的称呼就可以对其身份地位有个基本的了解。

    可刘启对此还未能很好的适应,在他看来起名字不就是让人叫的吗,何必搞的这么复杂?这人长的阴阳怪气的,说话也不好好说,真是讨厌!

    其实刘启可是冤枉了吴韬,在军中等级分明,对官位或军衔低于自己的人直呼其名是理所应当的,吴韬不管官位还是权力要比刘启高,唤刘启一声“刘荡寇”算很给刘启面子了,结果未料到此君却完全不领情还腹诽了他一番。

    吴韬终于见到了这位短短数月就名震益州的刘启了,心道好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

    “韬久仰刘将军之威名,幸会,幸会!”

    看到吴韬对自己这么客气刘启大感奇怪,口中连称不敢,而严颜则抚须不语,意味深长的打量着刘启。

    刘启报以一个无奈的微笑,当初为了帮助师兄赵笮吞掉严颜的兵马冒充神医给严颜治病,这下穿帮了,可刘启并不担心严颜翻脸,不管目的如何,自己和赵笮给严颜治好了病是事实,否则他现在只能瘫在床上形同废人一个,他手下的一千多人马照样得便宜了别人,这点道理不难想通,严颜除了感谢自己还真说不出别的来。

    吴韬问及郑雄所说城破之时的情形,刘启还是一口咬定郑雄所言属实,以后还指着朐忍诸将给自己行方便呢。

    严颜这才开口冲郑雄说道:“原来如此,是我误会郑老将军啦,恕罪,恕罪。”

    郑雄的火哪里会就此消去,阴着脸抬了抬手连话都没回。

    吴韬作势瞪了那孙忠一眼斥道:“尔等作战不力却要攀咬同僚推诿罪责,论罪当斩!看在庞太守面上暂且饶过尔等,日后在做计较,还不退下!”

    喝退了孙忠,吴韬对刘启笑道:“咱们这就进城去,我要向将军好好讨教讨教用兵之道!”

    郑雄心不甘情不愿的在自己府中宴请了严颜等人,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挨了骂还得好酒好菜的款待上,而更让他心凉的是昔日的文武同僚看出严颜来者不善,一个个都对郑雄敬而远之生怕收到牵连,坐在郑雄旁边的人更是哭丧着张脸闷头喝酒,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灌醉,恐怕郑雄看到此君被抬出府门后利索的翻身下地一溜烟的跑了会气的当场吐血。

    唯有刘启不时摆脱喋喋不休的吴韬和郑雄喝上几杯,初时刘启对郑雄的为人极为不齿,可了解到郑雄原本在军中毫无威信和权利后对郑雄的厌恶轻了很多,指挥上万军队可不是件容易事,起码郑雄没有不懂装懂瞎指挥,而且好歹还对自己临阵脱逃的行为感到羞耻和愧疚,比那些寡廉鲜耻之徒强太多了。

    在城门口郑雄被严颜像训孙子一样当众呵斥,刘启甚至有些同情起郑雄来了,所以看到无人理睬独自喝闷酒的郑雄落寞的样子心中不忍,于是主动将他请到自己身旁不时和他喝上一杯说两句话聊表安慰。

69。死灰复燃() 
    郑雄别提多感动了,差点掉下两行老泪。

    推杯换盏之间很多人都有了醉意,厅中的声音也渐渐的大了起来,一些人借着酒劲开始发起了牢骚,开始听到时刘启很窝火,心道这群人简直太不要脸了,作战时一个个都是缩头乌龟,别人立功后就伸长脖子争功,争不到就犯红眼病,真是一群素餐尸位误国误民的废物。

    坐在斜对面的刘洪听到这样的牢骚再看刘启的脸色就知道他离发火不远了,生怕刘启再像上次动手揍朱充一样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急忙借敬酒的机会使劲向刘启使眼色。

    刘启只好压下怒火扭头和郑雄喝酒,吴韬暗自冷笑一声再次凑过来举杯相敬,喝掉杯中酒后说道:“子渊将军,韬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启心道你总算开始说正事了,精神一振说道:“不敢,使君请讲无妨。”

    “将军屡出奇兵横扫群贼,真可谓用兵如神也,比起古之名将亦不成多让,不过恕我直言,我比将军虚长二十余年,也见过良才无数,可惜皆陷于身边平庸之辈争名夺利中被磨平了雄心壮志,最终或同流合污碌碌无为,或久不得志郁郁而终,若将军长居区区一郡之地,就如同蛟龙困于池塘之内,猛虎囚于牢笼之中,空有惊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呀!”

    说到这吴韬习惯性的顿了一顿,往日拉拢可用之人时一说到这对方眼神中的那种惊喜和期待,甚至受宠若惊都让吴韬感到非常享受,可现在在刘启眼中吴韬看不到任何波动。

    可话已经说到这了,吴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直言道:“我与子渊将军一见如故,愿向我主刘季玉保举将军为左军将军,以将军之才日后定会得我主重用,内扫州中群寇,外征窃国之贼,建不世之功业!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吴韬并未压低声音,离的不远的人都将这一番话听的清清楚楚,很多人惊的目瞪口呆,这小子怎么这么好命!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左军将军不仅高居四品,而且是常设将军,含金量远远高于杂号将军,是在座的绝大部分人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位子,刘启身边的郑雄熬了一辈子才混到常设将军的位置上,即便只有五品也足以让旁人仰望一生,眼见刘启这么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人刚刚崭露头角数月时间,便青云直上坐到四品常设将军的高位,所有在座的人眼睛都红了。

    刘启却淡淡一笑,施礼道:“承蒙使君抬爱,末将万分感激,不过末将才疏学浅尚需历练,实在不敢当此重任,使君美意末将唯有心领了。”

    吴韬送的这份礼的确很有分量,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怦然心动,可惜刘启的心早就飞到江东去了,若顺利的占据江东,那么刘启自封什么州牧,什么大将军的都是小菜一碟,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相比之下虽然刘启对官职品级完全一窍不通,但也不会对一个自身高度及其有限的人给出的承诺产生任何兴趣。

    众人看到这样的好事刘启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一边暗道刘启简直愚不可及,一边心里大为松了口气,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希望别人得到,满腔的嫉意也减弱了很多。

    而一直面沉似水的严颜好像对此漠不关心,可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诧还是被一直暗暗观察的刘洪捕捉到了。

    吴韬心里暗道可惜脸上却仍然保持微笑,若有所指的说道:“刘将军志向高远啊,佩服!来,满饮此杯,请!”

    酒宴结束后刘洪匆匆和同僚告辞后赶紧回营去寻刘启,吴韬怪异的举动让刘洪心里忐忑不安,哪有如此明目张胆的收买拉拢,他断定吴韬身后的刘璋很可能要有大动作了。

    进到帐内刘洪却发现此君已经呼呼大睡,推都推不醒,这个时代的酒口感并不辛辣,刘启着实喝了不少,可这酒度数虽低后劲却大,五大三粗的亲卫们哪里晓得熬醒酒汤给他喝,所以刘启每次喝过酒后必然大醉而归,不一觉睡到次日日上三竿是不会醒来的。

    刘洪只好作罢,反正弄醒刘启也出不了什么主意,若论用兵之道的话刘启倒是智计百出,可在不动刀枪却同样血腥的权位之争中,刘启就太过稚嫩了。

    现在看似两路大军会师朐忍,不日即可铲平叛军收回鱼复,可在普通人认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旦涉及到政治@斗争,往往结果会变得让人瞠目结舌。

    叛军虽然败退,可实力并未受损过大,严湛手中最少还有两万以上的兵力,若严湛真的豁出去拼个鱼死网破,光是伤亡将士的抚恤也会搬空刘璋的府库,况且对刘璋来说真正有威胁的并非严湛,严湛叛乱的原因刘璋应该很清楚,双方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刘璋真正害怕的是君轻臣重,像赵韪当年一样伙同重臣妄行废立之举。

    刘璋好容易等到这么个天赐良机将固陵郡这一益州门户重地收归自己控制,怎会允许赵笮和庞羲把手伸进来?

    严湛这条老狐狸未尝不明白这一点,只要刘璋给出一条活路严湛只要将赵韪推出去顶罪最多换一个人出任家主,便可将叛逆贼子的身份转变成被诬陷的受害者,用不了多久便可重掌固陵。

    如果刘璋真有此意,那么严颜的起复就不难理解了。

    平叛之功也就没赵笮和庞羲什么事了,刘璋将会派遣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人出任固陵的主要官员,继续利用严氏等本地大族,将盐铁这两样重要物资的出产地,进出益州的门户要冲牢牢握在手中。

    注1: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亦在杂号将军之列。

    另一种是重号将军,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等,是朝廷内名号固定的高级武官,故亦称常设将军,于掌军之外兼参预政事,而在地方上也保留固定名号的各级品级的武官,如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偏将军、偏将军等等。

    决不能让严氏死灰复燃!

    否则的话赵笮根本无法对刘启进行任何支持,因为严氏很快会知道逼他们走投无路起兵造反的人是赵笮和刘启,不想方设法报复两人才怪,赵笮将兵员和物资输出益州就形同反叛刘璋,只要将此事告知刘璋,刘璋还不立即起兵收拾赵笮?

    刘洪端坐于几案前铺开纸笔,时而闭目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他没有好的办法使局势按照对刘启有利的方向发展,只好代刘启将朐忍发生的一切和自己的忧虑写于书信之上向赵笮请教对策。

    “将军快醒……!”

    天还未亮,正做恶梦的刘启就被亲卫摇醒,猛然坐起身来习惯性的抓起身边的惊鸿:“什么事?!”

    亲卫答道:“季胜将军求见,说有要事禀告。”

    刘启急忙随便披了件衣服出了大帐,赵戎上前施礼道:“启禀将军,贼首严通被我军伏兵擒获,正从水路赶回,半日后可到。”

    “太好了!”

    刘启兴奋的跳了起来,严通是严湛的唯一一个嫡孙,这些年严湛对他全力栽培,若砍了这根独苗非把严湛气死不可,就算气不死严湛,主帅被敌方擒杀对军队的打击无疑是极为巨大的,看来收复鱼复指日可待啦!

    “快去告诉振翔和兴霸,还有季休先生!来来来,快进来坐,好好讲讲详细情况。”

    刘启将赵戎和他身后两名风尘仆仆赶回来的信使让进帐中,其中一个施礼道:“启禀将军,我部奉命赶往白泉和鱼复之间埋伏待敌,于三日前未时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发现敌军大队人马,敌军阵容整齐我军人少未敢轻动,直至敌军安营扎寨后于寅时(凌晨三点)出骑军突袭敌军中军营帐,生擒敌将严通,亡七人,伤二十二人。”

    听到有二十九人伤亡刘启很是心疼,这些骑兵可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呀,一共才二百人,一下就损失一成半,也难怪伤亡大了些,叛军没了粮草竟然并不慌乱,能井然有序的撤退,足见严通也不是草包一个,安营后定然也不会麻痹大意,能冲进他的中军并将其一举擒获可不是这寥寥几句话说的那么轻松。

    刘启对两人说道:“好样的,传令下去,给此次深入敌后的弟兄们双倍赏赐,伤亡的将士三倍抚恤!”

    两人极为感激,看到赵戎微微点点头赶紧单膝跪地行礼道:“多谢将军!我等告退!”

    单独面对赵戎时刘启略有些别扭,因为赵戎总是板着一张脸,像是自己欠他几百两金子一样,和他说话也是一问一答,一个字能说明白绝不说两个字,挨了半晌总算挨到刘洪等人到来刘启才长出了一口气。

    听到这个消息高鸿等人都快马加鞭赶到刘启营中道喜,他们都认为平叛之日为时不远,唯有刘洪心里清楚局势的发展绝非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反复思索却想不出好的办法,只好将刘启,高鸿,赵戎和甘宁请到一所帐内商量。

    甘宁一战成名,除了刘启以为都被这甘宁所创造出的奇迹震撼了,同时也不再强烈排斥甘宁进入他们的圈子里。

70。怒火() 
    听刘洪说完刘启大发雷霆,气的跳起来一刀将面前的矮几劈成两半:“老子们差点把命填进去才保住朐忍,就换了这么个结果?!”

    “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刘洪等人好容易夺下刀将暴跳如雷的刘启按回座位上,刘启一巴掌将歪倒在地的一半矮几彻底拍的散了架,大吼道:“即刻出兵,直捣鱼复,将严湛老儿碎尸万段!”

    “将军且慢,此时出兵万万不可!”高鸿和甘宁立即争着要做先锋,刘洪则赶紧劝说刘启:“鱼复尚有兵两三万,兼有城池所依,就算我军五千精兵尽出又岂能一战功成?况且庞曦和刘璋本就忌惮将军,定然会在后暗中阻挠,只借口延缓我军粮草调运便是大患,将军内有掣肘,外难速决,此战断无胜望,将军三思啊!”

    刘洪主要担忧吴韬等人在背后捅刀子,而赵戎却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严湛的两三万兵马在他看来更是草鸡土狗不值一提,自己手中的精兵岂是一群乌合之众可敌的?

    不过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即使双方实力差距再大,攻坚的话己方的伤亡也不会是个小数,赵戎时刻牢记赵笮的嘱咐,保存实力要紧,出了固陵可是刘表的地盘,还不知今后会有多少波折,如果任由这位公子哥这么挥霍的话,恐怕到了江东他就成孤家寡人了!

    赵戎可不怕得罪刘启,话说的很不客气:“将军之志止于鱼复小县?如若如此恕难从命,末将就是拼着受府君责罚也要领兵返回江州去!”

    “这……你们……哎,我叉!”高鸿和甘宁有些尴尬,两人对视一眼又赶紧分开目光悻悻的退后一步默认不语,刘启无奈只好把头一扭独自生闷气。

    眼前这么好的立威的机会不用却反要白白送给严湛,怪不得历史上刘备取益州时可谓轻而易举,本来刘备受阻于绵竹还折损重要谋士庞统,可另一路的诸葛亮和张飞赵云却一路顺风,除了严颜略作抵抗外其他郡县守军望风而逃,甚至主动迎奉,足见刘璋对地方的控制力有多弱。

    刘启怎么也想不明白,刘璋身为大义所在,手中又有兵又有钱,像严湛这样的刺儿头跳出来一个收拾一个,看以后谁还敢不服?

    实力不足韬光养晦?狗屁不通!

    什么时候才算实力充足?

    最后刘启得出一个结论,历史的评价是公平的,刘璋根本就是一个草包,怪不得赵韪要把他扶起来呢。

    其实刘璋是死是活刘启等人才懒得关心,刘启在乎的是怎样收拾掉严湛,将盘踞鱼复多年的严氏铲除,建立倾向自己的势力。

    可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单纯在战场上,吴韬和严颜居心叵测怎会让刘启如意?就连朐忍的大部分将领都对他心生嫉恨之心,刘启感到很郁闷,好容易手中有了精兵强将,可还是和想象中驰骋疆场大杀四方的目标遥不可及。

    对于这种战场之外暗地里的较量,赵戎和高鸿甘宁可不在行,三人只好都看着刘洪,可这种层面的较量刘洪却也根本使不上劲,他现在的身份已经很明朗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和刘启关系的密切,在外人心中等于打上了赵笮一派的烙印,他的话吴韬绝听不进去半句。

    正在五个人一筹莫展之际,亲卫进账来报:“启禀将军,太守严颜遣使请将军过府一叙。”

    “轰走轰走,老子没空!”刘启不耐烦的说道

    在江州时自从严颜让出兵权揭发严湛之后就一直称病不出,赵笮再三相请都被婉言相拒,铁了心不为赵笮效力,现在不知和刘璋有什么交易被提拔为固陵太守,彻底断了刘启对严颜的企图,刘启虽然明知严颜注定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可就像费劲心机为自己做了一道好菜却被别人吃了一样,心里一时半会平衡不过来,用这种赌气的方式向严颜表达自己的不满。

    刘洪怎会看着刘启发这种毛孩子脾气,急忙干咳几声打断刘启接口道:“好言回复来使,就说刘将军稍事准备,一个时辰后前往拜见严太守,万万不可无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