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从此汉贼不两立!
刘璋还通告手下众人,今后凡曹操之人,皆可杀之,不必手下留情。
刘璋是想到了郭嘉,然后彻底怒了。
一个主公犯了错误,不仅仅是主公的问题,也是手下众人的问题。关键的时候,不能加以规劝,不能导向正途,就是这些属下的错误,就是他们的罪孽。
刘璋把对曹老大的愤怒和敌视,直接扩大到整个曹操集团。
如果现在再让他遇到郭嘉,若不就范,绝对难以逃出生天。
这是个律法崩坏的时代!
这是个没有道德公义的时代!
这是个强权和刀剑的时代!
这是个人人都高举正义之名兴风作恶的时代!
初平四年冬,公孙瓒以谋逆罪名杀刘虞。
刘璋想改变什么?能改变什么?
整个天下,整个世界都是如此,个人的力量太渺小,能改变什么呢?
就如郭嘉说的,乱世之中,刘璋这样的,绝对比不过曹操这样的,绝对没有曹操活的长久。乱世之中,讲的是机变通权,凭的是手中刀剑麾下猛士,而不是什么道德公义,更不是什么律法。
刘璋太天真了。
根本不适合在乱世生存。
这样的人,也许会是个好朋友,但绝不是个好主公。
郭嘉从一开始,从两年前的英雄会,就不看好刘璋。一直不看好。
自董卓死后,各地愈来愈呈诸侯割据之态,至初平四年,各诸侯间纷争加剧。
其时,天下主要势力有: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河内张杨吕布、平原刘备、兖州曹操、徐州陶谦、北海孔融、淮南袁术、益州刘焉、荆州刘表、西凉马腾韩遂、交州士燮、丹阳孙策等。还有就是挟持天子的李、郭等西凉铁骑,以及黄巾残部如张燕等。
各势力间,经常你攻我,我打你,再也谈不上和睦和秩序了。至于大汉朝廷,甚至袁绍这个关东诸侯的盟主,都对各个诸侯,逐渐失去控制,天下分崩离析之势势不可挡。
在这天下大变,局势恶化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点点小的有意义的变化,因刘璋而出现的变化,就是,初平四年春,各地的报纸,如雨后春笋一样,开始渐渐的出现在世人面前。
先是冀州的袁绍,出了一个《大汉公报》,紧接着曹操就出了个《汉风》,随后各种名字的报纸开始陆续出现,甚至西凉还出了个《西风》。
报纸虽然掌握在各个诸侯手中,成为各诸侯想要操控舆情,以及为自己涂脂抹粉,攻击谩骂对手的重要工具,但是也为广大百姓了解时局发展,掌握时局动态,提供了以前没有的渠道。
而其中,最受欢迎,最被信任的,还是刘璋的《大汉新报》。一来,大汉新报有先发优势,先入为主;二来,大汉新报走的是低价倾销策略,几乎等同于白送;三是,内容新颖,观点犀利,而且文字浅显易懂,材料详实,论据充分。不像其他报纸,若是攻击评论某人某事,往往华丽丽的假大空,又或者用词艰涩难懂;最后就是形式多样,内容有趣,思想前卫,引人深省。由不得你不看,由不得你不爱看。
总之,是百报争鸣,大汉新报一枝独秀。
刘璋的大汉新报,是刘璋自穿越以来,一直苦心经营的一个东东,从采风、撰稿、编辑、排版、印刷、渠道分发、终端销售,每个环节,都已经成熟成型,自然不是其他人,一时三刻弄出来的类似黑板报之类的东东可比。
可惜的是,目前大汉百姓识字率过低,造成了大汉新报空有其名,没有其实。否则的话,单凭一个大汉新报,刘璋就能呼风唤雨,号令天下了。
就在刘璋在报上大骂曹贼残暴不仁,滥杀无辜的时候,曹操手下的随军谋士,郭嘉戏忠等,也在劝曹操停止杀戮,退兵兖州。
“主公,如今陶谦龟缩不出,我军业已为主公雪耻洗恨,不若就此罢手,回归兖州休养生息为要。”
“奉孝,你不是说过,乱世以力为尊,如今老夫就是要让世人看看老夫的力量,免得随便来个蟊贼,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乱世以力为尊不假,但是如西楚霸王者,攻必克战必胜,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落得个乌江自刎。乱世之中,武力自然是必不可少,但是仍需得有根基为依托。如今兖州,内外交困,民生凋敝,民心不附,实不宜长期穷兵黩武。”
郭嘉一番话,说的曹操脸色铁青,很是有些不高兴。
PS:数据很差,收藏很不理想,求来点儿动力,求收藏推荐打赏
第81节 以正义之名2()
如果要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杀人最多,办的坏事最多,算来算去,大概就是这个叫‘正义’的东东了,如果‘正义’是个东西的话。中国自古就有师出有名的说法,这个名是什么,这个名就是正义之名。而后世的世界也有什么自由民主普世价值之类,高举着此类正义之名的大旗,满世界心安理得的扔炸弹。以此而论,这个叫做‘正义’的东东,绝对是人类世界杀人最多的东东。
曹操以为父报仇的名义,在徐州杀的血流成河。陶谦以对抗曹贼的名义,向附近郡县诸侯发出求援,其中有平原刘备,北海孔融等,囿于大义,相继派兵到徐州,共抗曹贼。
就在郭嘉戏忠等,苦口婆心的劝说曹操退兵的时候,陶谦也在与孔融、刘备等人商议如何退敌。
“令举、玄德,如今曹贼肆虐,为之奈何?”
“陶使君无忧。彭城古之坚城,城高池阔,又有我等襄助,谅那曹贼无能为也。”孔融应道。
“虽是如此,奈何曹贼暴虐,连累徐州父老无辜受害,谦实在不忍坐视,愧为一方牧守,真真愧杀矣。”
“陶使君勿用太过心忧,备有一策,或可勉力一试。”
“玄德公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备与曹孟德昔日有旧,愿修书一封,责以大义,料曹孟德世代汉臣,幼承庭训,学自孔孟,当幡然悔悟,羞惭而退亦未可知。若其不效,厮杀未晚。”
“既如此,玄德公当速速写来。来人,笔墨伺候!”陶谦一听,立即就命人拿来纸笔,让刘备现场作书一封,然后命人射入曹营。
时曹操正与戏忠郭嘉等商议军情,有士卒报彭城有射出书信,曹操拿过来拆开一看,正是刘备写给他的。
书信大意: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辏Р蝗剩灾卤缓Γ翘展ё嬷镆病D拷窕平硪拍酰怕矣谕猓欢坑嗟常叹嵊谀凇T该鞴瘸⒅保笏匠穑怀沸熘葜跃裙眩涸蛐熘菪疑酰煜滦疑酰
曹操看罢大怒,正欲发作,忽有流星飞探飞报,报说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曹操并戏忠郭嘉等闻听大惊,曹操曰:“若兖州有失,吾等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图之!”
郭嘉因对曰:“主公正好借机卖个人情与刘备,以速速回军兖州。”
操然之,即时答书与刘备,然后火速拔寨退兵。
原来,吕布在李郭倒逼长安的时候,逃出武关,先是欲投袁术,不过袁术担心吕布反复不定,拒而不纳。吕布只得去河北投袁绍,并与袁绍一起大破黑山军张燕于常山。破张燕以后,吕布自以为功大,居功自傲,轻慢于袁绍手下众将士,袁绍由是欲杀之。可惜事机不密,走漏了消息,吕布得知消息后,急忙率部离开袁绍,又转投到河内张杨。
李傕、郭汜等听说吕布到了河内,就写信给张杨,要求诛杀吕布。吕布无奈,又弃张杨而去。是时,陈留太守张邈和陈宫正密谋叛曹,于是吕布通过张邈的弟弟,联络上了张邈和陈宫。
陈宫对张邈说:“今天下分崩,雄杰并起,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时操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潜迎布为兖州牧。
两下合兵一处,这才袭破兖州,进据濮阳。
因曹操领兵在外,后方空虚,这才被陈宫吕布等得了手,整个兖州,也就剩下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告急。
曹军急退,彭城陶谦等人皆不知真相缘由,都以为是刘备的书信起了作用,由是更加敬重感激刘备。
陶谦本就没多少野心,又被凶残的曹操这么一吓,加上南面还有一个自领徐州伯的袁术袁公路,陶谦觉得自己难以胜任这个徐州牧,所以就有了让贤于刘备之意。在庆功会上,当着刘备、孔融、田楷等人的面,陶谦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陶谦言道:“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
刘备听了,急忙推辞,“备受文举所托来救徐州,乃大义所在,何敢无端据而有之,若其如此,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之人矣。”
刘备来掺和徐州,确实是孔融求到他头上了。
曹操出兵徐州以后,陶谦自知不敌,急忙就派人四处求援,向北海孔融、青州田楷等人求援。孔融接到求援信后,就派太史慈到平原刘备处,约以共同出兵,共援徐州。于是,刘备就率本部两千人,以及从公孙瓒处借得的千余骑兵,伙同孔融一起,驰援徐州。
如今,陶谦要将徐州让给自己,刘备虽然心里乐开了花,但是面上却不曾表露分毫,嘴上更是坚辞不受。
徐州别驾糜竺也劝说道:“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不可辞也。”
刘备还是坚词推脱说:“备决不敢应命。”
徐州从事陈登也从旁劝说:“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
刘备则把淮南的袁术拉出来应景,道:“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
孔融一听,就骂刘备糊涂,道:“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不管众人如何劝说,刘备还是坚持不肯。
就连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都看不过去了,也都出言相劝道:“既承陶公相让,兄且权领州事。他既真心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刘备听了,怒叱手下众人道:“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于是众人再不敢言语鼓噪。
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只是不受,但是惧怕曹军卷土重来,于是就又道:“如玄德必不肯从,此间近邑,名曰小沛,足可屯军,请玄德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何如?”众皆劝刘备留小沛,刘备遂从之。谦乃表刘备为徐州刺史。
曹操屠徐州,刘备救徐州,陶谦让徐州,吕布袭兖州。
就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局中,时间已悄然来到兴平元年,公元一九四年。
PS:数据很差,收藏很不理想,求来点儿动力,求收藏推荐打赏
PS:创建了个书友群426733303,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进来一起讨论
第82节 天火为谴1()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是刘焉的寿诞之日,刘焉的六十大寿。
过年的时候,刘焉和费氏,就跟刘璋说了,说寿诞要和刘璋的婚礼一起操办。刘璋无奈也只得同意。虽然他和阿奴认识还不满三年,不过算算日子也相差无几。于是,一边安排人通知马腾,一边安排人通知阿奴的阿姆。另外刘璋这边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开始张罗结婚大事,以及刘焉的六十大寿。
因为不管是婚礼,还是贺寿,都要在绵竹举行,所以又多了不少事情。
刘璋没操办过什么婚事,自己以前也没结过婚。所以,一应事务,全都推给了徐庶还有费氏。
安排人制作嫁衣,还有新郎的礼服。
安排迎娶嫁送事宜。这个比较麻烦,因为是在绵竹成亲,刘璋阿奴都在成都,阿奴的家人还远在山里,至于马云禄更是远在西凉,不太好安排。最后商量来商量去,都统一安排到绵竹,一应迎娶嫁送事宜,也就走过过场,也就在城内走上那么一圈就可以了。
安排司仪礼仪之事。因为阿奴不是汉人,而马云禄又有氐人血统,所以礼仪上要事先沟通妥当。最后还是商定,以大汉的婚嫁礼仪为主,至于送亲的队伍,自己有什么风俗礼节,则以各自习俗喜好为宜。
安排酒席寿宴等。其实,两厢比较的话,刘璋的婚礼还真不是大事。真正的大事,是刘焉的六十大寿。刘璋的婚事,算是给刘焉的六十大寿的祝寿礼。
婚礼、寿宴,这些自有人去操心,刘璋只当自己是个摆设,有需要用到自己的地方,随便拿过去用。
说起来,自从南中回来,眨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这一年,蜀郡在文事武备两方面都有了不小发展。
文的方面,年初的定的几个目标,也基本都顺利实现。成都的自来水系统,以及地下排污系统,大致建成。排污系统,成都的地下,两横两纵的排污系统,另外是两横两纵的自来水排水系统。虽然都是在地下,不过一个是排污,一个是管道上水系统。
排污系统,比较简单,直接在地下挖好通道,然后把污水通过通道排出城外,城外有污水收集池子,可以采集为肥料,供乡农使用。
自来水系统,相对要复杂很多。
首先就是要修水塔,学府和成都府衙,各修了一个,府衙的水塔负责整个成都城内的供水。当然输水管道通达的地方。水塔需要抽水系统,蓄水系统,供水系统。抽水系统,通过翻车,将井水抽到高处的水塔上,水塔上修了个蓄水池,抽上来的水都倒入了蓄水池。蓄水池采取了几个简单的净水措施,包括沉淀、过滤等简单的净水措施。供水系统,则是通过管道,把水供应到用水的人家。
然后就是输水管道。因为采用了焦炭炼钢,所以蜀郡的炼钢水平大为提高。另外,工科院采用了刘璋提议的,螺纹套接技术,使得输水管道最终得以联结到千家万户。中国古代,以前的套接技术,主要是用楔入的方式。是刘璋首次将螺纹技术引入了过来。当然,螺纹不仅仅用到了管道套接,还有螺丝,螺帽,螺丝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齿轮。由于有了螺纹技术,机械设计方面,就更为灵活,工科院的机械设计能力得以突飞猛进。也是因为这个螺纹技术,才有了管道输水系统的出水端的,水龙头开关。
再有就是健全蜀郡的三级教育系统。这个目前也推行的差不多了。各个乡里皆建了蒙(小)学,以启蒙教育为主,收录的都是幼童。在县里建了县(中)学,收录的是各乡里学习优异之学生。再往上就是成都学府,学生也将会从各个县学录取。三级教育系统的健全建立,等于是正式把文化教育纳入了官府的工作范围之内。
有了健全的三级教育系统,以后蜀地再不会担心人才链的问题了。
其实,历史上的三国魏蜀吴之中,蜀国偏居一隅,到了后期,不管是文还是武,人才方面都出现了断层,都无法和魏吴相抗衡,以至于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说法。尤其诸葛亮死后,除了姜维能独当一面外,余皆碌碌。而姜维也不是出自蜀中。
武备的方面,也有不少进展。
自从刘璋平定南中以后,新军声望大涨,前来报名当兵的络绎不绝,加上刘璋在南中的时候,又招了不少蛮人勇士入新军,如今新军已有五千,南中一千,蜀郡四千。
无当飞军也多了一倍,两百人了。
所以会有这么多成绩,最主要还是钱粮券的发行,以及商法试行,还有联行运作的良好。如今的成都,由于联行的运作,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商业公司,甚至可以说是商业帝国。因为,整个联行的后盾,是成都学府的各个科研院,还有成都府衙这个行政资源。
成都府衙也是联行的幕后推手。
府衙上马的大量工程项目,给整个蜀郡也带来了勃勃生机,大量的农闲的农民,可以出来务工,不但带动蜀郡的基础建设,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整个蜀郡进入了以基础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进而拉动商业需求,促进消费需求的快速发展通道。
除了蜀郡自身的发展以外,由于刘璋新政的辐射作用,也带动了周边郡县的发展。也因此,刘璋在蜀地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源。这个政治资源,主要是人望和民心,至于钱财,刘璋大部分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身自己所获甚少。用费氏的说法,就是刘璋如今缺乏一个内宅的当家人,弄的内宅和府衙之间的财务不清晰,搅和在一块了。
费氏说的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刘璋眼下也没有额外的打算,肉多也是烂在自己的锅里。刘璋也知道这样公私不分不太好,但是眼下他也没精力去分那么清,另外也缺乏可用的商业人才。本来商业人才就稀缺,更不用说,用来管理内宅的商业人才了。刘璋自己不是那块料,阿奴也不是那块料,至于那个西凉的马大小姐,若是嫁过来的话,估计也不是那个料。
至于南中,因为引入了蜀郡外来的支持,经济民生已经开始大为改善。另外,成都府衙南中分校业已筹建,并且已经开始在南中进行大规模的扫盲活动。
PS:数据很差,收藏很不理想,求来点儿动力,求收藏推荐打赏
PS:创建了个书友群426733303,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进来一起讨论
第83节 天火为谴2()
(推荐一本峰凌暄大大的新力作:穿越清末重生为龙)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这天的绵竹,如节日一般热闹。
先是迎亲的两支队伍,绕城转了一大圈,敲锣打鼓的出去了。然后,没多久,送亲的队伍,又载歌载舞的进来绕城晃悠了一大圈。
其实阿奴这边送亲的,早一天就到了绵竹,然后早上一大早又出得城外,等到迎亲的队伍过来,这才二次入城,吹吹打打载歌载舞的入城。
至于西凉这边,消息也早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