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所说不错。自古智能之士,多善用间。
下策:谋远。所谓谋远,即谋其身后,谋其根基,谋其继承人。刘璋之基,其实乃其所行之新政,此犹如变法者也。变更祖宗之法,其利其弊,丞相自然深知。新政愈新,其弊愈深。通常新政之初行者身体力行,励精图治,然则继任者则未必。自古未见有能顺利而成之变法者。刘璋迟迟不东向,也许也有这方面之考量,欲以固其根本之考量。”
“此诚为谋远之策,啧啧,谋其身后,能发人之不敢想,先生之才,真令人叹为观止。”曹操真心赞道。
“丞相谬赞了,所谓上中下三策,不过也多是拾人牙慧而已,诩不敢贪天之功。”
“先生献上中下三策,看来先生也觉得,刘璋此人,非可等闲视之。”
“自然。不瞒明公,自刘璋出英雄令广示天下,诩已开始注意其人。刘璋崛起益州,似横空出世,多有诡谲之处。不能不引入侧目。”
“据报刘璋于用间方面,也是甚为着力,专门有设立机构,后来更一分为二,一则对内,一则对外。先生觉得,刘璋此举,其意为何?”曹操又问道。
“此怕是机密之事,丞相说与诩听,足见丞相信任之深。”贾诩站起来朝曹操深施一礼,然后复又坐下,这才答道:“用间多为机密事,事涉军国大事,非信重之人不可托付。然则,若托于一人,又恐其权重,是以分之内外。不想刘璋竟有此远见卓识。还是丞相慧眼,此人足堪为丞相敌手。诩之三策,丞相可满意,欲取何策以应敌?”
“上策擒王不易,中策用间事繁,下策谋远难期。刘璋,劲敌也,当三策并用!文和可愿助我,效仿益州,掌对外用间事?”(未完待续。)
第27节 教()
(请多支持正版原创,多谢!)
拓跋力微再见到刘璋时,刘璋正在处理一桩涉外事件。
刘璋本来正在州衙和众人议事,忽然有侍卫冲进来报告,说是有羌人聚众闹事。刘璋仔细问了方知,事情牵扯到一桩案子。
平常关于司法方面,刘璋也甚少关心,都是由卫尉实施,法曹裁决,审计监督。这套模式,运作至今,尚无大错。也就是上次,甄家商队的案子,闹过一阵。不想现在,又出了一桩惹出风波的案子。
刘璋等人跟着侍卫,来到现场。
却是在一处刑场。
在城外一处处决死刑犯的刑场。
行刑台上,一个外族和尚模样的人被五花大绑着,跪在台上。旁边一群羌人,男男女女约有百十人,把那和尚围在中间。刽子手早被赶到一边去了。再外围,却是卫尉署的侍卫,强弓硬弩,又把这群羌人围了一圈。而外层,则是围得水泄不通看热闹的凉州百姓。
“听说这异族和尚害死人了。”
“可不是吗,听说害死了李大婶的儿子,刚满周岁的儿子就这么没了,肯定得偿命的。”
“我怎么听说和尚是救人的,说是李大婶的儿子病了,和尚医治救人,只是没救活而已?”
“救人?和尚又不是郎中,那轮到他去救人。”
“那么多羌人又是怎么回事?和尚听说是西域来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不懂了吧,听说那光头和尚是个有法力的,经常去高原传教,所以羌人才护着他。”
“这下难办了,法曹不会把这些人都法办了吧?法曹可是咱益凉新设的衙门,听说比以前朝廷的廷尉署还要权力大,这要是栽了面子,以后还怎么服众?”
“又来人了,快闪开!”
“州牧大人来了!”
……
刘璋领着人往场子中间挤去的时候,四周都是议论纷纷的议论声。
刘璋等人来到场子中间,现场的负责人,杨阜李严姜囧等人,急忙过来见礼。
刘璋摆手示意,让众人无需多礼。
“义山,这到底怎么回事?此案可另有异议,案犯可有不服,可有冤屈?”刘璋有些不满,若是随便一个案子都得惊动他这个老大,那他别想好了,以后还不得累死。
“回主公,此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犯也已供认不讳,并无任何冤枉之处。只是…”
“只是什么?有什么讲不得的吗?”
“此案依正常审判,确无不妥之处。不过,此案确有些特殊,请主公耐心容禀。”杨阜解释道。
刘璋点头示意,“简明扼要,说重点。”
“诺。”杨阜应道:“案犯是一名西域僧人,名叫支谦,其实他虽然是外族模样,却是生在中土。他经常在凉州、羌地等处传教,所以这附近多有其信徒。日前,他在姑臧街上,遇到了一名妇人,妇人抱着自己的病重的孩子,正急匆匆赶去找郎中。案犯一时也是好心,说是可以帮助这妇人看看这孩子的病,结果,病没治好,那孩子是急症,就死了。妇人伤心欲绝,就和家人把这僧人告入了官府。
按照益凉的律法,直接或者间接,致人死亡者,以死罪处。
这僧人,一是冒充医者,二是耽误了孩子病情,最后致人死亡,所以法曹断以死刑。”
杨阜也很郁闷,刚刚任法曹不久,就摊上这样一桩案子。
这个案子,案情其实一点儿也不复杂。
这样的案子,若在其他地方,根本就不算案子,和尚也算不上犯罪。和尚本就慈悲为怀,你孩子病了,我帮你瞅瞅,若是治好了,那是你孩子与佛有缘;若是治不好,那是你孩子尘缘已了,如今已登极乐去了,和尚慈悲为怀,再送你一场法事,往生咒超度一场了事。怎么也不可能被判成有罪,更不可能被判死刑。
但是,这个案子偏偏发生在益凉。
益凉关于杀人罪,定义比较严格。凡是非法致人死亡,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都是杀人罪。
和尚给孩子看病,这是非法,最后孩子死了,这就是非法致人死亡。
而且和尚是主动要求给孩子看病的,属于故意非法致人死亡,所以量刑更重。
当然,这个案子另外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案犯的身份。
案犯是僧侣。
专门强调案犯僧侣的身份,就是因为这个身份有其特殊性。
特殊性有二。
其一,在古代,往往医巫不分家,很多和尚、道士、巫婆、神汉等,也都四处帮人治病,百姓和官府也都习以为常。
但是,这一条,现在在益凉已经明文废除了。
在益凉行医,必须得有官府机构,颁发的认证资格才行。若是没有医生证书,随便帮人看病,出了医疗事故,若是家属不追究还好,若是追究起来,看病的要负法律责任的。
其二,和尚是宗教人士,有信徒,有追随者。
这些信徒和追随者,往往奉教义为天,容易缺乏理性,难以沟通。
当然,这个案子,在普通百姓看来,也是比较同情这个和尚的,也是觉得判得太重了。和尚救人,也是好心,结果人没救过来,却吃上官司,把命都给搭上了,这怎么看也不怎么合理。
刘璋来到那胡僧面前,这是一个年轻的胡僧,也就不到二十岁的模样,面容虽然有些憔悴,倒也安详,不像一般死囚临刑那种神魂不在的。
“兀那和尚,可认罪否?可还有话说?”刘璋问道。
“这位大人是?”
“在下刘璋刘季玉,和尚怎么称呼?”
“见过州牧大人,在下支谦,字恭明。支谦奉我佛旨意,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扶危济困,救死扶伤,何罪之有?”胡僧几句话一说,旁边的杨阜脸色急变。这和尚不老实啊,一见刘璋就立即翻供了。
“喔,有意思。和尚可有杀人?”刘璋又问道。
“和尚只会救人,从不会杀人。”支谦道
“那孩子因何而死?”刘璋问。
“那孩子因病而死。”支谦答。
“何以见得乃因病而死?”刘璋再问。(未完待续。)
第28节 教2()
(请多支持正版原创,多谢!)
刘璋这问题问得有点儿离谱,因为那孩子明显就是得病死了。
“那孩子面红目赤,呼吸短促,虚热盗汗,由伤寒引发急症,怎么不见得是因病而死?”支谦答。
“看来你还真是懂点儿医术。然则,每日患病者无数,可每日也有无数人治好痊愈。何以见得那孩子就是不治之症,必死之病?你既皈依佛祖,该是不打诳语才对,你且老实讲来。”
“和尚实话,确实不能确定那孩子得的就是不治之症。那孩子,从我开始施法救治,到离世为止,前后不过半个时辰。即便这世上有人能治,想来在当时,也是必死无疑。”
“法医何在?可有结论?”刘璋问道。
“属下在。”一个吏员模样的年轻人急忙出来回话:“回州牧大人,那孩子是由伤寒诱发心疾,病势甚急,因此故去。”
益凉现在在医疗卫生方面,已经慢慢正规起来了,就连原来衙门里的仵作,现在也改为法医,需要医学院正式毕业,才能持证上岗。
“若救治及时,可有生还的希望?”
“若能立即控制住体温,降低心脏负荷,还是可以救的。”
其实,这才是这个案子被引发的关键。
因为那妇人后来专门跑到医院问过了,一问说那孩子若送的及时的话,不至于丧命。所以,那妇人才急了,把胡僧给告到了官府。
“和尚,法医的话,你可听见?你还有何话讲?”刘璋转向支谦。
胡僧脸色一黯,然后又坦然道:“和尚和孩子素昧平生,又无冤无仇,也不曾加一指伤害于他,只有救他之心,从无伤害之意。请大人明察。”
胡僧这么说,周围围观的百姓也是一片的同情之声。
“这和尚是个好人。”
“这和尚不该去救人,这下惹上大麻烦了吧。”
“那孩子分明就是个短命的,急症谁敢说就一定救得过来。”
“看来以后看病得去新开的医院才行了,现在好多郎中都还没有官方认证,估计都不敢随便看病了。”
……
“你也知道他得的是急症?你若真有本事,救了他还好,但你没能救得了,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救他,你自己难道不清楚吗?你既然没能力救他,你既然知道自己没能力救他,你还要勉强救治,那你这就不是在救人了,而是在杀人了。不管这孩子的病,有没有人救得了,对于你来说,你就是在杀人了。
你不是在救人,你是在杀人!”刘璋说到最后,又强调了一遍。
“大人这是强为之罪。和尚说了,和尚只有救人之心,从无杀人之意,和尚也并无任何加害手段于他。他不过是因病而去,与和尚何干?若大人是在下,略通医术,当其之时,该当如何?”支谦据理力争。看来这支谦把刘璋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你说的没错,你表面看来确实没杀他,但你却剥夺了他被治愈的权利。他本来是有机会被治好的,结果遇到了你,你非得给他治病,结果他死了。所以,这孩子就是你杀的,不管他的病能不能治好,从益凉的律法来看,他就是你杀的。因为,你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给他治病。你不是医生,即便你医术高超,但没有益凉官方的认证,你就不是医生。只要不是医生,你就没有权利没有资格,随便帮人治病,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治好了你没有功劳,治死治坏了,你就得担责任。这就是益凉现在的律法。
至于你说的,如果是我,我懂医术,遇到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很简单,我略通医术,那我就只有建议权,我可以建议病人家属采取何种措施较好,听不听则是家属的事情。另外,我若真想帮忙,自然是我比那妇人跑的快,我会抱过孩子,跑去医院,找真正的医生来救治。
你若是帮助妇人,把孩子尽快送到医院,那你就是在救人,不管最后孩子是生是死,你的行为都是在救人。
你现在是自己在那里瞎胡治疗,不管那孩子是生是死,你的行为,都是在杀人。因为你不是医生,治病救人不是你的专业。你非得去治,那你就是在杀人害命。我不知道你以前,超度过多少这样的有缘人,但是在益凉这里,你这就是在杀人,在犯罪。”
刘璋一番话,终于把支谦说得无话可说了。
“和尚受教了。刘璋治下,益凉果有不同之处。逝者已矣,和尚愿意赎罪,愿意赴死偿命。”
那百十个羌人,本来看刘璋过来了,还专门让开了一条通道,方便两人说话。原本以为救人有希望了,结果,刘璋生生又把支谦说得认罪伏法了。这些人一看形势不妙,急忙又把支谦给围在了中间。
“不能杀人!”
“不能杀害大师!”
“大师是好人,谁敢动大师,我们跟他拼命!”
又都乱哄哄的嚷嚷了起来。
刘璋一看,还真是有些麻烦。
按刘璋本意,这个案子确实有些可以酌情之处。可是,古代的量刑标准没有后世那么细致,既然是认定为故意杀人,想要脱罪也不好开脱。这个案子,若在后世,最多也就是个过失杀人,甚至连过失杀人都算不上。因为别人要给你孩子治病,你完全可以不让治啊。
刘璋本来也有心开脱,但是开脱是开脱,却不能就推翻了原来法曹的判决,本来法曹判的也没错,你要是强行推翻原判,这对法曹官府的形象绝对是非常大的打击。所以,刘璋必须得先让案犯认罪伏法。
没想到,案犯是认罪了,这些信徒追随者们又出来搅和了。
他们不知道,他们这一搅和,实际上是在把他们的大师往死路上推。
支谦才要劝阻,却见刘璋脸色一寒,大声道:“法曹何在?”
杨阜急忙应道:“属下在,请大人吩咐!”
“聚众闹事,妨害司法公正,该当何罪?”
“回大人,聚众闹事,妨害司法公正,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罚不同。”
“今日这情景,该当如何处罚?”
“今日之景,刑场阻刑,暴力抗法,其罪当诛,当就地处决!”
“那还等什么?!给我全部就地射杀!”刘璋脸色戾气一现,厉声喝道。(未完待续。)
第29节 教3()
(请多支持正版原创,多谢!)
刘璋这边一声断喝,那边李严立即大喝一声:“预备!”
紧接着就要下令放箭了。
现场气氛瞬间凝固。
“慢!”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说话的一个是那胡僧支谦,一个是徐庶。
“州牧大人,他们不过是些普通百姓,是我佛信众,素日多有听我弘法。今日因见我蒙难,这才仗义援手,并无要冒犯大人之意,请大人大人大量,宽恕他们莽撞无礼,和尚自会劝他们自行离开。大人入主凉州不久,万不可轻开杀戒!”支谦急忙说道。
“是吗?”刘璋冷冷一笑,一只手已经慢慢举起,若是落下,那边李严就会下令卫尉放箭了。“他们并无任何冒犯我之处,他们冒犯的是益凉的律法,别说是你求情了,现在就是他们想要自行离开,也是不能了。可知我益凉律法的基础是什么?是无罪不罚,有罪必罚。这些人今日已经是严重违法,想要无罪而逃,那是休想!”刘璋说着,高举的右手就要挥下。
旁边的徐庶,急忙扶住刘璋将要挥下的手臂。
“主公,不急。咱们向来是无罪不罚有罪必罚,这些人既已犯法,不如由卫尉将其全部羁押,交由法曹逐一审判定罪为好。主公若是直接将彼等处决,有些不教而诛。现在凉州的律法还处在试行阶段,凉人很多还不知道那些违法,那些不违法,他们还以为自己是仗义执言,以为自己是正义行为。
就包括这个胡僧,他也不知道,如今在凉州,随便给别人看病是不法行为。他还以为他是在救苦救难,所以他才觉得不服。
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现在对主公治下律法不了解,还是情有可原的。”
徐庶这说的倒是正理。
刘璋入主凉州以来,一面剿匪,一面扫盲,凉州跟几年前的益州差不多,能够识文断字的,没有几个。字都认不得几个,更别谈什么法律了。所以,刘璋给凉州定了个新律法的试行期。试行期一年,以扫盲时间长度为参考。因为刘璋要求,在扫盲的同时,要进行新律法的普及教育。现在扫盲还没结束,新律法试行也不到一年,所以,这个案子,怎么处理还是有回旋的空间的。
刘璋点了点头。
他就是需要个合适的理由。
“来人,将这一干人犯全部拿下,谁敢反抗,当场处决!”刘璋再次下令。
“可不敢再反抗了,若再有反抗,神仙也救不了你们。”徐庶急忙冲那群羌人喊话道。
“大家都听官府的,老老实实的,别反抗。相信官府会秉公处理的。”胡僧支谦也急忙喊道。
侍卫们,找来绳子,冲上前去,很快把百十个闹事的羌人全部捆锁拿下。
等到众人皆被拿下,刘璋这才走到这群羌人面前。
“我现在先不跟你们讨论你们自己的罪行,我先跟你们说说这和尚的罪。
你们也刚才都有听到,这和尚自己已经认罪了。
和尚之罪有二。其一,他不是医生,益凉律法规定,非医不治病。就是说,不是医生,不能帮人看病。否则就是违法。若是非法行医而谋利,官府可拘而刑罚;若是误人性命,百姓可告官追究其刑责。其二,因为他的救治,耽误了那孩子正常的医治时间,导致死亡,属于间接致人死亡。所以,他是蓄意害命,间接致人死亡。按照益凉现在的律法,杀人罪名成立,证据确凿。
现在,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两条益凉的律法,大家记住了,然后你们自己来当回法曹,你们自己去给他判罪,看看罪名成立不?
其一,非医不治病。就是说,不是医生,就不能给人治病,否则就是违法。
其二,非法致死即杀人。就是说,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非法导致别人死亡,就是杀人罪。
好,这是两条益凉现在通行的律法。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法曹,死去的那个人,被和尚耽误了救治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