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血战中华-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及士兵们的面,不好开口,袭击事件造成的伤亡很快被统计汇报上来。

    直接被炸死的日本士兵大概有七十人,因爆炸弹出的铁器及冲击波受伤的士兵相对就更多,造成伤残伤达一百二十余人,轻微伤四十余人。这就意味着联队直接损失了二百多名战斗成员,更可恶的是,还要分拨一批近二百余士兵出来照顾、搬运这些受伤士兵,这么算下来,直接加间接就让佐佐木的三十三联队一下减员了近五百名士兵的战斗力。

    这如何能让高傲目空一切、自大不可一世的佐佐木家族最最被看好,最最有发展潜力的伊藤少爷、吞的下这口恶气,他回想起,之前初到中国战场,趾高气昂的带领着2800多人的联队是多么的凶横及顽强,仅在上海一役中便杀敌无数,掠地万倾,斩下不计其数支那人的头颅,这是何等尊耀的功绩。可现在呢?不行,必须把这个侮辱大日本帝国的混蛋找出来。

    佐佐木伊藤开始深思分析整个过程,从第一次爆炸袭击到数辆卡车爆炸袭击来看,间隔时间不长,说明敌人参与组织此次袭击的敌人肯定就在附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还没走远。

    “来人,来人。立即进行内部人员排查,把可疑分子给我抓起来。”佐佐木伊藤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中国人不是常说,“灯下黑”这个典故么?从一开始佐佐木伊藤就没有想过敌人就来自自己的队伍。所以,连续派出的斥候是根本就不可能在附近找到任何参与袭击的敌人线索。

    佐佐木伊藤的命令一下,负责维持联队次序责任的宪兵队紧急出动,分别组成三人小组,分散开,向各支队、中队、小队摸排查。

    何晓峰也看出此时此刻自身处境不利。没成想鬼子的少佐军官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大概位置,将无头苍蝇式的外围地毯搜索,转为内部人员排查。看来自己必须离开,否则,等鬼子的宪兵核对身份的时候,一定会败露。

    想到这里,何晓峰用余光瞅了瞅左右,发现士兵们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都默默的站在那里接受着盘查,何晓峰悄悄的一小步接一小步向着路旁挪去,只要离开鬼子联队,就不会被鬼子围住,这样才能安全脱身。否则,就算具有强大的实力及手段,也不可能在千人的包围圈内,杀出一条血路,这样,可能还没脱离包围圈,就被活活给累死。

    就在何晓峰退到路边的时候,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联队士兵们身上,以至于太过专注没有发现脚下的枯枝,“咔”很清脆的一声,落在何晓峰耳朵里却格外的刺耳,怎么会这么不小心,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他心中暗道,“要糟。”

    一组日本宪兵离何晓峰十来米的地方正在盘问着一名士兵,树枝折断的声音吸引了其中一位宪兵,扭头看向何晓峰,何晓峰立马感觉背后冒出冷汗。

    宪兵朝着何晓峰走来,走到近前,宪兵说道,“大尉,请出示您的军官证。”有道是宪兵见官大一级,就算何晓峰此刻伪装成大尉军官,也不能斥责拒绝他的要求。否则,会被视为藐视军纪,后果更不堪设想。

    何晓峰从口袋里,慢慢腾腾的摸了好一阵子,无奈之下只能拖延时间,摸来摸去在裤兜口袋里找到一个小本子,估摸着应该就是军官证,拿着军官证递给宪兵。

    宪兵有些疑惑的看着何晓峰,他总觉得这名大尉有些古怪,但是,大尉既然把军官证踢给了自己,应该是自己多疑了吧。

    就在宪兵伸手准备接过证件时,传令兵开始传达急行军令,这倒是把何晓峰给绕糊涂了,不过自己倒是借着这个机会逃过盘查,暗暗喘了口气,“不知道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联队前军,佐佐木伊藤觉得今天出师不利,怎么事事不顺,刚刚从前方溃退下来几十名鬼子士兵,叽叽哇哇的汇报刚才被中*队伏击,吃了败仗。

    听完这名士兵的汇报,佐佐木伊藤毫不犹豫的掏出手枪,一枪打中士兵头颅,“我大日本帝国,是不可能有逃兵的。”其他逃回的士兵一看,浑身一哆嗦,吓了一身冷汗。

    “你们是要做逃兵么?”佐佐木伊藤冷着脸盯着这几十名士兵,吓的士兵们,连忙喊道,“愿为天皇尽忠。”

    “传令,速速追击支那军队,一定要消灭这股抵抗力量。”佐佐木收回枪,心情极其不好的传令开拔。

第15章 一波三折 恼羞成怒(下)() 
相比较,花时间精力去抓捕混迹在联队中的奸细,是根本无法与击溃消灭大量的支那军队,更能让佐佐木伊藤那扭曲的报复意识得到满足,甚至命令部队即使再次受到骚扰袭击也绝不停下。

    何晓峰总算看明白了日军三十三军联队长伊藤的想法,也从其他鬼子士兵嘴里得到了一些信息,看来连长他们是伏击成功,并且消灭了大几十号鬼子,既然连长他们此刻是安全的,自己也该放手一搏,给鬼子造成一些袭扰已经无太大意义,那就直奔联队长去吧。

    1937年12月8日下午时分,一则彻底震惊全日本和民国政府的消息诞生。

    放下心中的担忧,何晓峰此时此刻的心境,也从刚才焦虑不安逐渐变的平静如水,一股出手必胜的自信,重新回到何晓峰的身上,这种感觉倒是让他有些怀念,只是可惜身边再也看不到昔日一同抛洒热血的战友兄弟,或许兄弟们都已不再人世,虽然自己和仇人同归于尽,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抵消何晓峰的思念。

    “头儿,今日有什么任务……快撤,我来断后……等退伍了,给你找个媳妇儿,当我们的嫂子……”片段不断地在何晓峰的脑海中闪现,这本来美好的一切都成了支离破碎的回忆,全都是因为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此野心不彻底灭除,必定死灰复燃。而1937年的右翼势力分子就是这种罪恶的源泉,如果斩断它,后世右翼分子还会出现么?或许答案是会,但是绝对不会如此嚣张,如此猖狂。

    何晓峰瞅准一个机会,喊上一名鬼子士兵暂时离开大队伍,来到一处隐蔽的地方,鬼子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大尉要做什么,只是听从指令一路跟来。何晓峰一回头,迅速将袖口中的尖刀插入鬼子士兵的咽喉处,到死鬼子士兵都不清楚,自己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大尉。

    简单收拾了下鬼子尸体,何晓峰拿起士兵的步枪,他要做的就是狙杀联队长。

    与日军联队的队伍已落下一段距离,何晓峰只能抄近路去追赶,他一路奔跑,不论前方是小山坡还是荆棘之丛,都无法挡住他的脚步,通过那奇特的视觉能力,远远的就能清晰的观察到日军联队的情况,追赶了大约十来分钟,何晓峰总算超过了日军联队,在一处斜坡上布置狙击位,虽然,此时武器不是杀伤力极大专业的狙击步枪,身边也没有观察手的支持。

    但是,何晓峰却觉得战友们的灵魂环顾在自己周围,如神附体般。何晓峰深呼吸一口,努力调息因刚才冲刺奔跑造成的急促喘气,之后,将步枪放在身前,取出一颗6。5毫米子弹,用刀仔细的在弹头上刻出一圈螺纹,因为日军制式6。5毫米子弹的杀伤力有限,通过改造弹道螺纹,加快子弹出膛旋转速度,并且会让子弹射入人体后开裂,伤口都是由内自外产生,就算击中非要害部位,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何晓峰轻轻的拉开枪栓,郑重的将改造过的子弹推入膛中。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猎物进入何晓峰的视野。

    渐渐的,何晓峰看到前方已经可以出现了行驶在联队最前面的摩托车。凝神盯着前方,视觉开始向后伸缩,慢慢将远处的景象映入眼底。日军联队长此刻坐在第四辆卡车上的驾驶室内,他距离何晓峰的狙击位距离大概有800米,而且还是移动目标。

    何晓峰习惯性的将拇指放到嘴角舔了下,他用带着唾液的手指试着风向、内心计算着风速多少。虽然动作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狙击知识及经验技巧绝对不像看到的这么简单容易。

    “风级2,西北偏12度风”经验判断及精准的心算,几乎完美的设定了狙击环境所要修正的影响。刚才,何晓峰在改造弹头的时候,顺手掂量了下子弹的重量,结合子弹射出后的下垂抛物线及外界环境必须修正的角度,完全可以通过动态远焦距的视力来实现距离测算,他将步枪的三点一线准心略微的向左上角抬起大约1毫米不到,并被牢牢的锁定住日军联队长佐佐木伊藤。

    因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不足500米,为了能够击穿车辆的挡风玻璃,一击必杀,必须尽量最大限度利用初速带来的冲击能量。

    车辆还在靠近,近了,更近了。

    750米,730米,700米,680米……

    “嘭~”何晓峰手中的步枪,再也耐不住寂寞,发出争鸣般的怒吼,枪口一股青烟徐徐散去。

    前方车队突然发生了骚动,佐佐木伊藤怎么都想不到,他没有率先进入南京城,就在路途中被人狙杀。“八嘎……”满怀悔恨的佐佐木伊藤,盯着眼前带着弹孔的玻璃,说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

    何晓峰干净利索的一枪,直接命中佐佐木伊藤脑门,他也不敢过多停留此地,简单的清理了下狙击位残留物,趁着日军联队混乱之际逃离了这里。

    ……

    步兵第三十旅团指挥所内,佐佐木到一少将愤怒的将能够拿到手里摔烂的东西,全部摔在了地上,地面残留着各类残体,刚刚接到前线来报,他的侄儿子佐佐木伊藤玉碎归国了。他无法相信这信息是真的,一名极有未来发展空间的佐佐木家族的新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在了还未打响的战役之前,更让人无法接收的是,竟然没有抓到杀害伊藤的凶手。

    发了一通怒火,佐佐木到一渐渐的冷静下来,不能因为个人情感影响,坏了大日本帝国侵占中国的伟大计划。三十三联队现在原地驻扎在汤山附近,必须派遣一名能力极强的军官继续指挥这支敢打硬仗的先头部队,考虑来考虑去,佐佐木到一想到一人,此人还在总参谋部就职,但是其一线作战的指挥能力绝对没有问题。

    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摇了几下,“给我接通参谋部总长的电话。”

    电话打了有近一个小时,终于,参谋部的藤野总长总算同意这位老友的恳求,调拨野田谦吾大佐担任伊藤之后的三十三联队长之职。佐佐木到一动用自己在军部的关系网络,很快就将此事办妥,野田谦吾大佐择日就将赶赴汤山,接过步兵第三十三联队的指挥权。

    这名有着“血屠夫”称号的野田谦吾,是佐佐木到一对南京战役投入的,最最具有杀伤力的一招,由此可见,佐佐木到一的仇恨之心有多么强烈,杀光支那人,为不明枉死的侄儿报仇。

第16章 国之耻辱 逃之夭夭() 
时间倒退到1937年12月6日。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内,蒋中正正在与几名高官及*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对抗日军进犯之事,而面对日军势如破竹的进攻态势,不断有前线战报传回*最高统战部,什么“上海失守、江宁句守告急”等等诸如此类的紧急军情,让蒋中正头疼不已。

    想当初,白崇禧、王耀武等深通韬略的国民党高官不止一次劝谏过蒋中正,死守南京徒劳无益,南京的军事地位价值不高。但是,蒋中正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劝谏,就算他深知白、王二人说的极有道理,可只要打这一仗,才能向全国百姓证明自己的抗日决心,只有留守南京,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援和关注,一旦撤离将面对的负面影响极大。

    但是,随着战事不断升级及战况急转直下,蒋中正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日军借上海之战得胜的气势,长途奔袭兵锋甚锐,如遇无人之境。国民党军队虽然奋勇抵抗,却节节败退,尸积如山。蒋中正用血本打造的几个德械师眼看着就要打光了,而国际社会的救援行动还仅仅停留在舆论压力、不断谴责的阶段,无论蒋中正如何呼吁国际救援,欧美等列强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如果再继续下去,蒋中正担心自己的下场,就是家底拼光。一旦失去了这些装备精良武器的军队,就算能够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将日寇驱逐出中国,一个没有军队支持及保障的国家领袖又有何用?在“人多就称王,枪多就称霸”的大环境下,国内还存在着不少实力派军阀,如果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他们还会听自己的话?

    与此同时,之前四川军阀就曾致电请求由十万川军坚守南京城,蒋中正一口回绝他们的提议,原因是四川军阀提出了一个让蒋中正无法接受的条件,“不受节制,不与中央军混编。”这条件直接意味着,放了一只随时会吃掉自己的老虎到身边。

    中央军与地方军的派系之争,黄埔系与军阀实力派间的明争暗斗,都是蒋中正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校长,学生以为,您应该退守重庆才是,以校长的高瞻远瞩来把控整个战局。切可不亲身试险,留在南京实在凶险万分,学生愿誓死保护校长。”一名长相猥琐的军官,借以顾大局为理由,希望蒋中正离开南京,并随同一起离开。

    “张少校所言不错,而且现在与日寇交战越发激烈,委员长,您应该速速打算才是。”白崇禧仍旧不忘劝谏。

    “委员长,现在战线已经打到南京外围,如果此时不走,再走就难了。”王耀武也配合白崇禧的言论,进一步鼓动蒋中正已经松动的心。

    考虑了许久,蒋中正总算下定决定。对身旁的侍卫长说道,“忠淼,安排飞机去武汉。另外,分别通知子超、孟潇、铁侬来见我。”

    “是,委员长。”侍卫长王世和,字忠淼,谦卑的微微躬下身,退出蒋中正的房间。

    ……

    三人分别接到总统的召唤,都在赶来的路上,唐生智(字孟潇)最先赶到,王世和向蒋中正通报了一声后,唐生智进到蒋中正房间,“孟潇兄,喊你来,我有一番难言之隐,要与你诉说,现在抗战不断升级,为了指挥全局,我不得不暂时离开,将来我还会回来的!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之陵墓所在地,我希望孟潇兄能够坚守南京。”唐生智一听,立即并拢双脚,回道,“愿为校长分忧。”

    “我就知道孟潇是值得托付的。”蒋中正又与唐生智谈了一小会儿后,唐生智便急忙离去布置南京防线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林森(字子超)也赶到了,“子超兄,这么晚还劳烦你过来一趟。”

    “委员长半夜急招,必定是有大事商议,森怎可不速来。”林森激动的看着蒋中正。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其他事,之前不是商议过将政府迁移到重庆。子超兄,此事进行的如何了。”“委员长,此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过几天,森也会最后赴重庆就职。”“恩,好的很,我也将离开南京,或许先行武汉,再去重庆,请子超多多费心,操持政府事务。”“应当,应当。”两人又简单的谈了下政府的一些工作内容,林森就离开了总统府。

    ……

    而最后一名到达的是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长的萧山令(字铁侬)。“铁侬,你可来了。”蒋中正上前抓住萧山令的双手,一脸激动之色。

    “校长,深夜寻山令有何吩咐?”萧山令一副正直的面孔,看着蒋中正。

    “我已决定暂时离开南京,并将南京的卫戍任务交给了唐孟潇,但是,我心里放心不下,希望留下你来做卫戍守军的总督战官,为整个南京守军督战,而且我刚刚写好了一道手令,如果实在万不得已的,你可以直接逾越唐孟潇总领南京守军军务,就算南京不幸被围,我特许你组织力量突围,希望能再重庆见到你。”蒋中正从桌上拿起一张手令,递给萧山令。

    萧山令双腿一并,行了个军礼,“请校长放心,铁侬誓死保卫南京。决不让日寇进犯分毫。”

    “好,好的很,有铁侬在,我甚是放心。”蒋中正笑着说道,实则内心还在担忧。

    ……

    南京军用机场。

    “委员长,飞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起飞。”王世和想蒋中正汇报行程准备情况。

    “恩。”蒋中正点了下头。

    “夫人,这里风大,请速速登机。”蒋中正轻轻的拍了拍站在身侧的宋美龄,关心的说道。

    “darling,离开这里,我深感伤怀,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宋美龄回头看向南京城方向。

    “很快就能回来,有美国、德国的支持,一定会回来的。”蒋中正安慰着宋美龄,扶着宋美龄登上了“美龄号”专机。

    飞机很快驶上跑道,并且不断加速,然后在跑道的尽头一飞冲天,离开了南京城。

第17章 亲如兄弟 战歌悲戚(上)() 
唐生智急匆匆赶回到指挥部,立即连夜召开军事作战会议,参会的人员都是此次南京卫戍守军的重要将领。会议还未召开,气氛就显得十分压抑紧张,“我想大家都知道召集此次会议的目的了吧。”

    “……”端坐在会议桌前的众将领都沉默无语,谁也不愿意多说一句。

    “你们不说,我就来告诉你们,现在全中国都在看着南京,我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此战我们必须守住南京,这也是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如果,我们守不住南京……那我们就与南京同覆灭。”唐生智的语气越来越沉重,最后几乎是拍着桌子说。

    “愿同钧座誓死保卫南京。”在座将领统一“唰”的站立起来,齐声道。

    唐生智要的就是自己手下这句话,气势绝对不能低,更何况手上除本身守卫南京的军队外,还新近接管了从上海战役败退下来的德械36师,87师,88师和中央军官学校组建的教导总队,共计30万大军,唐生智还是十分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最新情报,日军投入南京战役的主攻部队,有第6师团、第9师团、第16师团及114师团,预计超过7万的兵力。

    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一方面让唐生智感到安心,但另一方面,上海战役的惨痛教训,也时刻警醒自己,当初,委员长可是投入了近7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