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无冕之王-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娜的脸色很难看。

    事情出了她肯定跑不了,她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这事却又不那么单纯,东方静肯定要借题发挥,趁机对她进行打压。而且,她丈夫盛涛因此被停职待岗三个月,几乎毁了前途。

    一百多号人拥挤在新闻部的业务大厅里,包括郭阳五个人在内。

    东方静脸色阴沉从走廊那头走过来,眼眸中却是光彩叠生。她之前是深城大学的副教授,调到南方晨报来任职,名义上分管新闻部,但对具体的管理和业务根本就插不进手来,安娜把控新闻部密不透风,加上她后面还有总编康秀梅做后台,东方静无可奈何。

    可绿大米事件突发,这就给了东方静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她虽然背了一个处分,但这种形式上的背锅大家都心知肚明,不会影响到她的政治前途。

    可这就给了她一个理直气壮理所应当直接掌控新闻部的机会。

    东方静慢慢走过来,也没有坐下,径自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沉痛:“绿大米的事情,大家都一清二楚了。对于我们报纸来说,这是一次沉痛的教训,教训非常深刻!”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新闻采访尺度有问题,新闻审核有问题,与市场接轨的广告监管机制也出现了问题。”

    “如果我们的广告部门在拉业务的时候,能够多一点责任心,相应的手续和市场准入证明都得到验证,我们何至于现在这么狼狈?那么,一家手续并不健全的皮包公司,推出一个虚假产品,我们就为了一点广告业务费,不经甄别,就一窝蜂地上,进行了大量的虚假宣传,误导了广大读者,谁来承担责任?”

    安娜的脸色铁青,双手紧攥着。

    东方静轻描淡写地开始批评广告部,摆明了就是落井下石给盛涛身上泼脏水,现在开始谈什么监管责任了,尼玛大把大把的广告费进入报社账户的时候,你们每一个人工资奖金蹭蹭往上涨的时候,咋就没有人站出来承担什么责任?

    安娜心知肚明,东方静专门把广告部痛批一顿,一顶大帽子扣上去,主要还是为了针对盛涛。

    东方静批了广告部几分钟,然后批评的矛头又转向了新闻部这边:“新闻采写环节也存在重大责任缺失。怎么就没有把握住一个尺度?无节制把广告软文当成新闻报道来刊发,你们部门的审核尺度在什么地方?”

    安娜再也忍不住了,她脸色涨红仰头反驳道:“东方总,我们的新闻选题可都是经过编委会审核通过了的,我们的记者是带着报社的任务出去专题采访的,出了问题,我承认我们有责任,但把责任都退给我们一线新闻记者,不太合适吧?”

    东方静早就料到了安娜的反弹,她转头望向安娜,神色平静:“把责任都推给你们?刚才的报社党委会上,要求我这个分管副总编向市委宣传部做书面检讨,并给予我行政警告处分!我参加工作接近十多年,还是头一次因为工作受处分!你要说抱怨,我冤不冤?恩?”

    “而且,事前,北方晨报来学习挂职的郭阳同志当面向我们提出建议,说绿大米骗局在北方省已经被曝光……但包括我在内,安娜同志,我们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你还敢说,我们没有责任?”

    安娜脸色羞愤,却是被东方静反驳得哑口无言。

    “这件事影响恶劣,直接导致我们报社失去了公信力。数百名读者在我们报社门口抗议指责,有点还当众烧毁我们的报纸,决定日后不再订阅……”东方静冷冷道:“所以,我们必须要马上公开道歉,对绿大米事件进行后续的追踪报道!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挽回我们流失的公信力!”

    “下面,我宣布报社党委的决定:第一,责成分管副总编辑东方静向市委宣传部做书面检讨,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给予行政警告处分;给予新闻部主任安娜行政警告处分,责成做出书面检讨;给予广告部副主任盛涛停职待岗三个月处理……”

    “成立绿大米事件危机公关工作组,由我亲自任组长。”东方静话音一转:“绿大米事件的后续追踪交给北方晨报的团队来做,因为我们的记者在这件事上对公众失去了公信力。”

    “从今天开始,我会亲自抓新闻部的日常工作,至少在我们报纸渡过本次危机之前,我会每天在新闻部坐班,与大家一起面对和工作。同志们,大家有没有信心?!”

    安娜面色铁青,心里暗骂东方静无耻。

    竟然要借着这个事,小题大做,夺了她的日常管理权限。下一步,搞不好东方静还会有直接的动作,比如她直接兼任新闻部主任,安娜改任副主任。

    郭阳和林美美几个人站在一旁,暗暗摇头。即便是在这种市场化非常深入、体制相当灵活的新闻单位,也存在权利纷争。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东方静完全是借题发挥,借着出事后整顿,生生将自己的手伸进了往常她伸不进来的新闻部。

    没有人知道这事是郭阳在背后推波助澜。深城电视台公开的新闻爆料人是某某职业打假人,郭阳无意中又推动了打假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他后来才知道,深城的职业打假人之所以日后变成了一个产业,主要缘起就是因为绿大米事件。

    但在这件事上,在这场郭阳与安娜的无形博弈中,郭阳完胜。郭阳笑吟吟地带着林美美几个人走过来,越过了脸色青红不定的安娜,走向东方静。

    东方静笑:“小郭主任,最近这两天就辛苦你们跑跑绿大米事件的后续追踪报道,鉴于你们对本市情况不熟悉,张洁——你配合一下。”

    东方静点了张洁的名,但张洁迟疑了一下,还是扭头下意识地望着安娜。

    东方静眼眸中掠过一丝不经意的愠怒,却是一闪而逝。

    郭阳笑:“请东方总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东方静点点头:“我相信你们几位的业务能力,希望通过你们的后续追踪报道,能够扭转我们报社因为绿大米事件树立的不良形象,重建我们与读者的公信力纽带。”

    “好了,大家忙去吧,务必记住,现在是关键时期,不允许谁再掉链子,给报社添乱。”

    东方静眼眸中满是胜利者的笑容:“我会在新闻业务大厅坐班,大家有事随时向我汇报。”

    安娜听了脸色更加难看,嘴角都因为情绪激动发出轻微的抽搐。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切入点(续)() 
郭阳带着林美美几个人离开新闻业务大厅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发现安娜站在原地投过来的愤怒与无奈交织的眼神。他心里明白,经此一事,这个心胸狭隘的女人,肯定是记恨上他了。

    东方静利用他们打压安娜,郭阳也乐得接受东方静利用,因为这是双赢的结果。

    至于跟安娜彻底闹翻,郭阳并不是太在意。他们在南方晨报无非是临时学习挂职锻炼,三个月的时间而已,到时候就拍屁股走人,以后天南地北谁认识谁啊,何必介怀。

    出了晨报大厦,林美美凑过来笑道:“郭阳,我们才能够哪里下手?说起来也真是够尴尬的,昨天还对绿大米大肆吹捧,今天又要指责绿大米是一场骗局,这样翻来覆去,报社还有什么公信力啊?”

    黄萍也在一旁笑:“小林,你管那么多干嘛。人家吹捧是因为收了钱的,现在所谓的处理和改弦更张,实际上就是一种姿态——要不然,你问问他们,以前收的广告费会不会退回去?”

    欧洋嘿嘿干笑两声:“要依我说,有关部门应该勒令给绿大米进行虚假报道的媒体退还广告费才是,这是非法所得啊,理应上缴国库!”

    郭阳眼看张洁从大厦内部走出来,皱了皱眉,嘘了一声:“好了,都别说怪话了。不管以前怎么样,反正现在是我们的选题——我跟大家说啊,一定都要认真来做,我们在这里虽然是临时实习,但也不能浪费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别让人家看不起我们!”

    林美美耸耸肩:“从哪里下手?你有思路没有?”

    郭阳沉吟了下去。

    他心里很清楚,其实现在深城读者希望看到的不是南方晨报矫情的公开道歉,以及为此处理了什么人,而是想要看到对于绿大米事件的后续追踪报道。

    但鉴于明天对此的新闻报道肯定是铺天盖地,加上南方晨报之前的“前科”,要想重新引起读者的关注,必须要找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新闻还是新闻,但由头和切入点很重要。

    郭阳慢慢抬头来望着已经走到他跟前的神色复杂的张洁:“张洁,麻烦你带我们去市里和郊区的几家大型农贸市场转一转吧。”

    张洁讶然:“郭阳,东方总给的任务是追踪绿大米造假后续,你跑农贸市场干什么?”

    郭阳笑了:“我自有考虑,麻烦你带路吧,或者,你给我们说说基本情况,我们自己打车过去也成。”

    张洁皱了皱眉,“算了,我带你们去!”

    其实作为张洁来说,她打心里是不愿意跟郭阳一个人混在一起的,因为这会引起安娜的猜忌。但现在报社的情况错综复杂,东方静亲自坐镇新闻部,主抓新闻采编,如果她这个时候抗拒东方静的工作安排,肯定要撞在东方静的尚方宝剑上变成牺牲品。

    张洁带郭阳一行去了几家挺有名的农贸市场,见郭阳直奔农副产品米粮专区,张洁心头疑惑却没有当面问出口来。

    但时间一长,张洁大概就弄清楚了郭阳的采访思路。他想要曝光的不仅是绿大米,还有市场上存在的一些其他类型的掺假大米,比如剖光打蜡的美容大米,掺加白砂石的伪装大米,添加化工原料的整形大米,等等。

    另外,郭阳还带着几个人跑了一趟深城的技术监督部门和农科所,采访了有关专门和权威人士,请教鉴别各种虚假大米的方法。

    张洁心里有点佩服。

    对于郭阳的新闻敏感,她是暗暗赞赏。

    当下,对于绿大米的各类批评稿明天各大媒体肯定是白遍地都是,南方晨报如果也这样做,虽然没有错,但终归会淹没进同质化的新闻稿海洋中,激不起半点浪花来。

    可郭阳却另辟蹊径,以揭露绿大米骗局为由头,延伸到曝光市场上存在的各类对公共食品安全存在危害的“有毒大米”,顺带连鉴定方法都在报道中详细说明,同时对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一笔带过,即达到了新闻监督的效果,又不至于引起权力部门的反弹,分寸掌握和尺度掌握得恰到好处。

    不出张洁所料,经东方静亲自签发署名为“本报挂职首席记者郭阳”的《从绿大米骗局到公共食品安全的利益链条》以及署名为林美美、欧洋、黄萍等四人的《有毒大米的泛滥成灾,谁之过?》,在第二天的南方晨报刊发之后,社会反响之强烈,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当天的南方晨报销量比正常销量增加了一成多,而还不到上午十点,所有销售点的报纸全部售罄。

    这让本来准备看热闹的安娜等人目瞪口呆。

    本来北方晨报来了几个实习的记者,没有在南方晨报内部激起什么波澜来,但经此一个新闻稿,几乎所有的南晨人都记住了郭阳和北方晨报的名字。

    其实文字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在浩如烟海的同类项报道中脱颖而出,这种节点和切入点的把握,体现出一个新闻记者超强的职业素养和敏感性。

    南方晨报社长兼党委书记老龚捏着今天的报纸,急匆匆走进东方静的办公室,东方静见一把手进门,自然赶紧站起来问候:“龚社长!”

    老龚扬了扬手里的报纸:“东方啊,这位北方晨报来的郭阳不同凡响,视野很敏锐,思路开阔,你问问他,愿不愿意留下,如果愿意,给他一个新闻部的副主任岗位,我们报社也可以聘任他为首席记者!”

    老龚竟然要挖人,这有点出乎了东方静的意料之外了。

    “龚社长,这……”

    “东方啊,我们是市场化的媒体,今后要想生存,特别需要这种思路开阔型的记者,这是一个人才,留在北方那种小报社,就是埋没人才。你做做工作,如果他愿意留下,我们可以作为人才引进来。”老龚笑了笑,“真是不错,一篇轻描淡写的新闻稿,转移了多少读者的愤怒和视线啊,真是四两拨千斤,不简单!”

    南方晨报有一个人才引进计划。

    以各种优惠的条件,从各行各业和全国各大媒体引进人才加盟。老龚肯为郭阳开这个口子,只能说明对郭阳的欣赏和认可。

    ——————————

    老龚和东方静谈论引进郭阳的时候,郭阳正在距离南方晨报社不远处的一家大型卖场前张望。作为北方晨报实习团队的带头人,郭阳打响了头一炮,接下来的新闻报道任务就交给了林美美四个人。

    其实后续追踪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了。

    眼前这家大型卖场名为光明商场。郭阳已经打听清楚了,这是原先隶属于深城商业局的一家大集体企业,因为这两年深城引进和新开的合资和跨国资本卖场高达十几家,光明商场因为不适应竞争和运营模式问题,早已举步维艰,经营不下去了。

    昨天郭阳和张洁他们采访回来,眼见光明商场正在关门停业。今天早上郭阳来问了问,因为资不抵债连续亏损和拖欠货款,光明商场正在深城商业局的主导下准备破产清算关门大吉。

    郭阳瞬间就产生了并购的念头。

    把艾丙购物开到南方最前沿的大城市来,以深城为依托辐射南方沿海城市,这是他从一开始就确定的战略思路和整体规划。

    艾丙集团要想在南方立足,第一步涉足百货零售业是一个极佳的起点。

    但现在艾丙集团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因为赵三的缘故,郭阳临时将艾丙集团的资金抽调到了艾丙钢铁的并购上,这个时候,估计集团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流动资金量了。

    但资金问题同时又不是问题。

    艾丙购物作为艾丙集团的子公司,已经通过借壳上市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这样的项目并购就是二级市场的利好消息,股价还会大涨。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利用银行和股市的钱来完成并购……郭阳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郭阳给沈晓曼打电话过去的时候,沈晓曼正在给艾丙钢铁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会。

    郭阳并不知道,艾丙集团掌控艾丙钢铁公司的进展并不是太顺利。不甘心交出权力和利益让渡的周定川,在一计不成又生恶念,因为财务经理跟随他一并辞职,所以公司的财务账目就是一团混乱,而且明显其中有人捣乱,出现账目缺失。

    更重要的是,技术部经理也在这一次逼宫辞职的名单上,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部分关键技术图纸的丢失。

    这直接触怒了沈晓曼。

    太过分了。

    赵晓强和所有在座的中层经理人面面相觑,望着脸色铁青的沈晓曼,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了。

    沈晓曼缓缓站起身来,嘴角微微有些哆嗦。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气。

    她本来看在周定南的面子上,为了维护郭阳与周家的亲戚关系,对于周定川的出格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看来,周定川不但肆无忌惮,还有故意捣乱的嫌疑。

    当然,沈晓曼心里也很清楚,周定川之所以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销毁证据,避免他主持钢铁项目建设期间的各种猫腻暴露出来。

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腕女强人() 
沈晓曼决定给郭阳打电话,说清现状,然后说明她即将要做的事情。

    毕竟郭阳是周家的女婿,事关周家的亲属,沈晓曼自然要征求下郭阳的意见。

    沈晓曼还没有打,郭阳的电话就进来了。

    沈晓曼没有离开会议室,当着赵晓强所有人的面接起了电话:“是我,郭阳。”

    沈晓曼对郭阳直呼其名,赵晓强等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传言不虚,沈晓曼和幕后大老板关系匪浅。

    “晓曼,我有个事跟你讨论下。”

    郭阳的话还没有说完,沈晓曼就叹了口气,轻轻道:“还是我先说吧,有些问题必须要马上解决了……”

    沈晓曼就当着众人的面开始给郭阳简单讲了讲艾丙钢铁面临的管理困境和周定川等人在背后的利益阴谋。

    郭阳那边沉默了一阵,才道:“晓曼,当初我们约定得很清楚,这种管理上的问题,你不该找我说。这是你总裁的权限之内的事情。我之前讲过,我们做事,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第一出发点,不能因私废公。”

    “按照你的思路和想法去做,不要说一个周家的远房亲戚,就是涉及小冰的父亲,我们也不能无原则无底线让步。”

    “这种人得寸进尺,不能太宽容了。”

    沈晓曼深吸了一口气:“那我就明白了,我以前总想着顾及下周家和周董的面子,但现在看来,我们越是讲人情,他们就越加蠢蠢欲动。”

    沈晓曼说话间冰冷的目光也从会议室里坐着的一些人身上掠过,即便是现在这些留下的管理人员,也未必就跟艾丙一条心,她是心知肚明。

    这一次,所有人都盯着她,如果不能处理妥当周定川这件事,日后企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艾丙钢铁,就是顶着艾丙两个字而已。

    郭阳又跟沈晓曼谈了谈并购深城光明超市的事。沈晓曼这才起身离开了会议室,在会议室外跟郭阳往深处谈了谈。

    实际上,沈晓曼并不是太赞同艾丙集团现如今到处铺摊子,因为不光是资金的问题,还有管理的问题,人才的问题,等等。旗下企业越来越多,但管理人才却越来越缺,在南方省设立分公司的战略思路没有问题,可问题的关键是谁来负责南方省的业务呢?

    对此,郭阳只说了两个字:“挖人!”

    沈晓曼忍不住笑了起来:“郭阳,我们的想法越来越不谋而合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正准备去京城一趟,通过猎头公司帮集团从各大企业挖一批现成的人才进来。”

    郭阳也笑:“我们两个要是思路分歧,以后还怎么共事?晓曼,你尽快来深城一趟吧,我们面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