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论是周定南还是沈晓曼都忽视了既得利益让渡的艰难,也没有想到周定川及其心腹在钢铁项目上的渗透之深和利益之大。
    周定川表面上痛痛快快地辞去钢铁公司总经理职务,撤回蓝星集团总部,但背地里却煽动他的一干心腹集体辞职,对艾丙集团和沈晓曼形成了最后的逼宫架势。
    午后,沈晓曼带着她亲手选聘的艾丙钢铁总经理赵晓强来公司上任。赵晓强是大型国企北方钢铁的中层干部,经过了国企二十年的锤炼,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都相当过硬,如果不是沈晓曼开出了天价高薪,赵晓强未必有辞职的勇气。
    毕竟,这个年月,从旱涝保收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国企跳槽到民营企业,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当然,薪酬只是一方面。赵晓强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看重的不仅仅是艾丙给予的高薪,还有艾丙未来所能给予的平台。在北方钢铁,他基本上就到了天花板,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而作为中层干部,他在北方钢铁的自主权非常有限。
    但在艾丙集团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掌控艾丙钢铁的运营管理,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发挥才智。而且,他对艾丙集团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了解,认定艾丙集团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沈晓曼亲自送赵晓强到任,足见艾丙集团对他的重视。
    但原本说定的上任大会却形同虚设,会议室里只坐着两三个形单影只的中层干部面面相觑。沈晓曼心里一紧,脸色阴沉下去:“怎么回事?管理层呢?两个副总呢?”
    坐在会议室里的三个人分别是综合办的副主任孙小林、供销部副经理巩亚楠、技术中心副主任段杰。
    孙小林脸色尴尬复杂,他起身走过去,将手头上一份密密麻麻摁满了手印的辞职信递给了沈晓曼:“沈总,胡总、孟总和公司所有9个部室的负责人全部提出辞职,这是他们的辞职信。”
    沈晓兰脸色骤变,嘴角一抽。
    赵晓强在一旁也是眉头紧蹙,一言不发。
    若是整个管理团队都集体辞职,他一个光杆司令,是什么都干不了的。
    沈晓曼马上就意识到是周定川在背后作祟。她也明白,这将是艾丙集团接管艾丙钢铁的第一道坎,如果逾越不了,这家企业就要一蹶不振。
    她是何等心胸城府之人,也马上就因此举一反三,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起来,周定川的蓝星团队在钢铁项目上附着的利益蛋糕,不想轻易放弃啊。
    沈晓曼定了定神,尽量舒缓着自己愤怒的心绪:“孙主任,他们的人在哪?已经离岗了?”
    孙小林苦笑:“离岗倒也还没有,他们都在周总办公室那边,帮周总收拾东西呢。”
    沈晓曼眸光中一丝冷漠一闪而逝,她知道现在这节骨眼上不仅钢铁公司的全体员工都在盯着自己,就是赵晓强也在盯着,这事如果处理不好,艾丙接管钢铁公司就是一句空话。
    沈晓曼的第一念头是给周定南打电话质问,但旋即一想,这不可能是周定南在背后操控,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找上周定南,让周家和郭阳的关系因此产生裂痕。
    沈晓曼平静一笑:“孙主任,带我和赵总过去看看大家,问问大家到底是什么想法。”
    ……
    周定川的办公室在钢铁公司行政楼的左侧,是一间很大装修很豪华的办公司,以至于赵晓强跟在沈晓曼背后走进来时多少有点看得目瞪口呆的样子。
    这直接颠覆了赵晓强对于民营企业的印象。
    民营企业也会花钱这么没有节制,在个人办公条件上这么奢侈无度?
    两个副总和9个联名辞职的中层负责人都在周定川的办公室内,周定川和这些人谈笑生风,见沈晓曼突然闯进来,脸上的笑容就瞬间敛去。
    周定川定了定神,面带谦和的微笑起身来道:“沈总怎么过来了?是不是催我走哟?您看,我这不正在收拾东西给新总经理腾办公室的嘛,也顺便跟大家告别辞行。”
    “沈总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对于这家企业的感情,这个项目从无到有,是我和在座的这些人没日没夜干出来的,这么突然要离开,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呵呵!”
    周定川故作感慨。
    沈晓曼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周总对企业的感情,可以理解。只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周总这一次要带着所有的管理团队一起离职呢?”
    周定川故作愕然:“沈总这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听懂。”
    沈晓曼面色冷了下去,她挥了挥手里的辞职信:“两位副总、9个中层,统统给我写了辞职信,周总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周定川皱了皱眉环视众人道:“大家怎么回事?我走,是因为集团行为,我是蓝星集团的高层,现在企业归艾丙集团所有,我这个蓝星集团派过来的总经理离任属于正常的人事调动,你们跟着瞎搀和什么?”
    周定南一脸的无辜状,看得沈晓曼暗暗冷笑。
    副总胡栋站出来大声道:“周总,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都是蓝星集团的人,既然新公司连周总都容不下,我们还留下干什么?我们要一起跟着周总回蓝星,反正这里也没有我们容身的地方了。”
    其他一些中层也情绪激烈地纷纷附和。
    周定川嘴角噙着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料定艾丙集团很难一下子找到一整个管理团队,一旦整个团队集体辞职,这家钢铁公司就垮了。况且,这家公司在技术上的很多机密和图纸,都掌握在他们手里,留给沈晓曼的就只能是一个空壳。
    当然,周定川最终的目的只是要挟,不是跟沈晓曼闹翻,同时也是给蓝星的周定南施加压力。他和他的这些人早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怎么能心甘情愿地放弃这么大的利益。
    所以,周定川假意对众人进行劝说,而众人的反弹就更强烈,办公室里吵吵嚷嚷乱成了一锅粥。
    周定川之所以如此铤而走险,说白了还是因为艾丙和蓝星的亲密关系,他自认为是周家的亲属,也算是郭阳的长辈,无论如何,郭阳还能六亲不认?
    若是大家撕破了脸皮,就两败俱伤吧。
    周定川有恃无恐。
第二百四十三章 应变() 
周遭声音嘈杂,但沈晓曼却凝立在场中神色平静。她就这么肃然而立,没有半点慌乱。这种气度看得赵晓强暗暗赞赏,心道沈晓曼这个年轻女人真的是很不简单。
    沈晓曼环视众人,目光冷漠。
    其实她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她当众给周定南打一个电话,质问一二,然后让周定南承诺断了这批人的后路——你不是要辞职回蓝星集团吗?蓝星不要你们,看看你们往何处去?
    可沈晓曼知道自己不到最后关头,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会破坏蓝星周家与郭阳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将这帮人逼到了绝路上。毕竟,沈晓曼并不愿意让这帮人悉数辞职,至少,现阶段还不行。
    沈晓曼清冷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挨个掠过,淡淡道:“按说这是个人意愿和选择,大家想要辞职离开,我不能强行挽留。”
    “但有几句话我觉得必须要跟大家坦诚讲一讲。第一,因为你们突然提出离职,没有给公司相应的准备时间,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存在违约行为,公司有权按照法律规定扣除你们今年的全部绩效奖金——换言之,也就是说,你们现在离职,除了上月的工资之外,包括本月的工资都拿不到。”
    胡栋等人立即反弹起来:“沈总,我们辞职是迫于无奈,你要是扣发我们的工资奖金,就是违法行为,我们一定会提起上诉的!”
    沈晓曼淡然一笑:“你们都回去仔细看看你们跟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看看上头有没有约定擅自离职构成违约的条款,而且,合同也约定,你们就算是辞职走人,也必须要等公司选定了接替人选之后才能真正离岗,否则,公司有权向你追索损失。”
    “不要跟我争论这个了,没什么好争论的,你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你们自个心知肚明。”
    沈晓曼挥挥手:“第二,不要试图浑水摸鱼,因为你们毕竟都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你们要想离职离岗,可以,公司会安排相应的离任审计,把你们在岗时的所有账目都查个一清二楚……”
    沈晓曼这话一出口,不少中层尤其是胡栋脸色大变。
    沈晓曼这话绵里藏刀,暗含威胁。
    如果沈晓曼真要以查账为由,拖住他们,他们真就很难脱身。不要说胡栋这些人了,就是周定川都听得脸色变得铁青起来。
    沈晓曼左右四顾,声色更加平静:“第三呢,你们必须要想清楚,蓝星集团跟我们艾丙集团的关系,我们本来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本来可以商量,但如果大家非要撕破脸皮,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损害艾丙集团的利益,就是挖蓝星集团的墙角,我相信,蓝星的周董事长不会坐视这一点的!”
    “我可以给周董事长打电话……”沈晓曼掏出自己的手机来,声音陡然变得无比冷漠:“大家都确定回到蓝星集团一定会有相应的管理岗位?”
    沈晓曼一刀见血,捅得不少人冷汗直流。
    很多人这才陡然意识到,蓝星集团是周定南的,不是周定川的,周定川充其量就是给周定南打工的,依附于周家生存的远方亲戚。但艾丙的老板郭阳却是周定南的女婿,哪种关系更近,不言而喻。
    一旦触怒了郭阳,周定南那边也没有好果子吃。
    想通了这点,至少有半数的人打起了退堂鼓,懊悔不该跟着周定川一条道走到黑。
    既得利益是很难放弃,但连吃饭的家伙都要没了,还能顾及那么多吗?
    沈晓曼轻轻一笑,转身而去,只撂下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作为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大家能留下来与企业共渡难关,我这里承诺,凡是留任者,岗位工资上浮10%,如果有愿意留下的,就抓紧时间到会议室开会。”
    说完,沈晓曼就扬长而去。
    赵晓强一脸赞赏地追随而去。
    面对重大危机,沈晓曼甚至连请示董事长都没有做,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化解于无形,足以看出她超强的个人能力,以及对于人心和人性的把控。
    而企业管理,说白了,不就是人的管理、对于人心和人性的掌控吗?
    恩威并重,左右逢源,沈晓曼已经具备上位者所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赵晓强跟随沈晓曼回到会议室,笑了笑:“沈总的手段让我叹为观止,不过,恕我直言,这帮人就算是留任,其实也不能完全信任了,我们还是要物色培养自己的人才。”
    沈晓曼笑了:“那当然,但现在临阵磨枪是不行了,暂时还要靠他们来维持公司运转。老赵,这家公司的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复杂,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赵晓强笑而不语。因为这个时候,他眼角的余光已经发现有不少中层干部陆陆续续走到会议室门外了。
    沈晓曼坐在那里神色平静,回来开会的高层没有,但中层有六个人。也就是说,胡栋等五人还是执意要跟周定川一条道走到黑了。
    当然,这说明这五人是周定川绝对的心腹,其中就有财务经理林晓。
    ——————————
    艾丙钢铁的风波郭阳并不知情。一个白天,他坐着公交车在深城转了两圈,初步选定了开设分公司的地方。
    艾丙集团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并走出北方省,必须要在京城和南方省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设立分公司。这次到南方晨报挂职学习,郭阳就有这个想法,暂时还没有跟沈晓曼沟通过。
    第二天上午,林美美几人照常去南方晨报点卯,但安娜的态度还是依旧冷漠,不予安排。受安娜态度的影响,南方晨报人员对林美美等人的态度也很冷漠。
    林美美诉苦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郭阳正在赶往南晨大厦的路上,听闻如此,他心头的怒气就一点点滋生勃发起来,很难遏制。
    郭阳没有迟疑,直接去南方晨报找上了安娜。
    安娜好整以暇地坐在自己的隔断单间办公室里,听着港台最新的流行音乐,直接无视了郭阳的交涉。
    “安主任,我们来南方晨报是学习锻炼,这一点,我们报社和贵报已经达成了合作共识,我希望安主任不要因为个人偏见就破坏合作,中断我们这边编辑记者的实习。”郭阳压住火气,耐着性子道。
    安娜抬头来扫了郭阳一眼,神态骄矜傲慢:“我跟你们说过了,最近这段时间,没有太合适的岗位给你们提供,而且,我们的记者也都不愿意跟你们配合,你让我怎么办?”
    “如果不能互相配合,我希望安主任能给我们提供选题,我们独立出去采访,然后完成任务。”
    安娜撇了撇嘴,不屑一顾道:“独立采访?我们的版面有限,也很宝贵,自己的记者稿子还安排不过来,怎么可能轮到你们?”
    “况且,我们这两天还是在做竹香米推广的选题,你口口声声说是骗局,仿佛我们南方晨报从上到下都是傻子一样……怎么,如果郭主任愿意做绿大米的选题,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机会。”
    郭阳深吸了一口气:“安主任,绿大米就是一场骗局,如果你能抛开对我个人的偏见,理智的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郭阳冷冷一笑,转身就走。他发现再说也没什么用,这个女人刚愎自用,极其傲慢,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经营绿大米的这家企业与她们之间有太深的利益关系。
    郭阳走出南晨大厦,抬头望了望晴空浩瀚,嘴角掠过一抹决绝和冷漠。
    绿大米的事情,他本来想点到为止,该说的话说到,该尽的心尽到,尽人事听天命。但现在看来,如果不捅破绿大米这层虚假的窗户纸,安娜这个女人根本就是不长记性。
    郭阳打车去了不远处的一家商场,直奔绿大米的柜台,买了一斤绿大米,然后又打车去了深城卫生食品监督局。
    听闻有人来举报绿大米欺诈消费者,食品监督局的人很是吃惊。但这个事也不能全凭郭阳嘴上说说,要拿出实打实的证据来。
    况且这还关乎有关部门的审核把关严不严的问题,里面或许还同样存在利益问题。所以郭阳在食品监督局这里碰了壁,执法部门不予受理。
    郭阳无奈,灵机一动,通过鼎文传媒南方分公司找上了深城电视台的关系,对方同意以新闻调查的形式对绿大米进行某种解析式曝光。
    实际上鉴别所谓的绿大米非常简单,简单到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很容易曝光的东西流行了好几个月,一方面说明盲从的消费理性缺失,另一方面也只能说是舆论的**控消费者被误导了。
    郭阳给深城电视台新闻三十分工作人员演示的鉴别方法没有半点技术含量,先将绿大米在清水里浸泡上十五分钟,而常规淘洗一般不会浸泡这么久的时间,这大概是绿大米迟迟没有显出原形的关键因素吧。
    而且,商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鼓吹一种观念,绿大米不能过多淘洗,因为会流失宝贵的营养成分。
    真是天大的笑话啊!
    绿大米在清水里浸泡十五分钟之后,用手搓洗,绿色一扫而空,而将米捞起,哪里还有半点绿色?
    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制作人意识到这将会产生极大的曝光效应,提高收视率,立即点头同意在当晚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中播出,而相关的检验也由电视台委托有关科学机构同步进行。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切入点() 
有些事就是这么简单,一旦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根本不堪一击。深城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对绿大米涉嫌造假曝光之后,深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旋即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立即介入,一夜之间,绿大米就从市面上流行的健康食品变成了一场惊人的商业骗局。
    绿大米在深城十几家大型卖场的专柜被撤下,经营绿大米的商贸公司绿洲公司被工商部门查封,第二天一大早,不知道有多少人蜂拥而至,拥堵在各大卖场门口,要求退货退款。
    从市场宠儿变成过街老鼠众矢之的,对于南方晨报来说,最难堪之处莫过于前期对绿大米的宣传推广过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了报纸的公信力,不少读者甚至打电话到报社进行谩骂指责,搞得晨报狼狈不堪。
    这倒也算了。今天的晨报本来有大半个版面都与绿大米的宣传有关,清晨时分被通知撤版,二十多万份报纸由此作废,损失惨重。
    安娜带着张杰几个编辑记者临时加班拼凑新版面,加印重新发行,忙得焦头烂额。可到了十点多的样子,越来越多的读者拥堵在晨报大厦门口,指责报纸误导消费者,要求给一个公正合理的说法。
    南方晨报临时召集党委会和编委会,面对群情鼎沸,做出了在头版刊发关于绿大米事件宣传报道把关不严的公开道歉信。
    东方静在党委会上提及此事,主动做检讨,北方晨报来学习挂职的首席记者兼新闻中心副主任郭阳曾经向她提过相关的建议,但没有引起她的重视。
    南方晨报社长老龚立即拍板,后续关于绿大米事件的追踪报道以及这一次晨报的危机公关,交给北方晨报来的这个团队来做,东方静作为分管领导全程监管。
    不要说要给读者一个交代,就是宣传部门的监管也逃避不过去,这事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为晨报背锅。整整一个上午,南方晨报党委会都在讨论和争论这个问题。东方静再三权衡斟酌,知道只有自己出来承担了,因为她分管新闻采编业务。
    因此,最终南方晨报党委会决定,要求分管副总编东方静向市委宣传部做书面检讨,给予她行政警告处分。同时,也给予新闻部主任安娜警告处分,广告部副主任盛涛因为招揽广告业务把关不严,承担主要责任,给予停薪待岗三个月的处理。
    中午十二点半,东方静召集新闻部和广告部全体人员会议。
    安娜的脸色很难看。
    事情出了她肯定跑不了,她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这事却又不那么单纯,东方静肯定要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