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天,张无易让人贴出告示,兴夏会招收护卫队,用以保护灾民们的安全,一旦被招收,安家费银五两,包吃、包住、包穿,初期一个月饷银一两,以后会增长。不过,岁龄必须在十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
这个条件简直太优厚了,一时间,几乎所有符合年龄的青壮年都涌跃报名,不仅如此,连那些年龄超过的人都冒充年龄符合来应聘。
经过一番选拔,张无易最后招收了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之前认定的七十多人全部招收,张无易已经决定,以后会好好培养这七十多人,他们应该是以后自己反清的中坚力量。
第17章 入会()
现在,兴夏军的战队有一百九十多人,不过,除了之前的一个排和侦察班有战斗力外,刚招收的都是新兵,现在可不是乱世,没有被打散的朝庭军队,也没有被打散的起义军,他们都是普通的逃难的百姓,要成为真正的战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无易很想现在就去对付庄家,但却知道时机还不够成熟,一是军队还没有训练完成,二是这些人素质还不过硬,军队的训练倒没有什么,有镖局的老手在,加上五六十杆火枪和手榴弹,张无易自信只要进入庄家大院就能收拾庄家的人,只是要这些刚加的人突然间去杀人放火,他们的心理一定过不去,哪怕那些对官府、地主、恶霸有仇的人也是一样,所以,他必须让新兵们增加对官府、地主和恶霸的仇恨。
要想让民众对满清官府、地主和恶霸充满仇恨,作为后世的人有太多的办法,张无易已经有所准备,在几天前,他就开始从人群中招收说书的、唱戏的、能说会道的,聪明伶俐的的人,然后开始训练他们,这些人当然不是训练当兵,则是让他们讲故事、唱戏。
张无易编了一些小故事,比如后世最有名的白毛女、半夜鸡叫,另外一些讲述广大百姓被欺压、被劳役的故事,比如张无易编写的多收了三五斗,就是讲述一户人家通过辛勤劳动,最后多收了几斗米,本以为今年可以过上一个幸福年,哪知官府凭空多了数种税赋,交完了所有收成都不够,最后被逼得家破人亡。还有一个故事,灾年的丰收,则是讲灾荒年,百姓饿莩遍野,而几名官员与劣坤、恶霸却在一起商讨怎么趁百姓无力交税赋把他们的田地全部霸占,一个个卑鄙手段,一句句诛心的话语,足可以让那些百姓听得热血贲张、怒火满腔。第五个故事叫祸从天降,则是讲述一个恶少在街上见到一名美貌女子,起了不良之心,然后一步步逼得女子一家家破人亡,最后女子被掳,不堪受辱自杀。此外,张无易在这些戏剧后面都留了一手,因为在这些故事后面会出现兴夏军,打倒官府,打倒劣坤、打倒恶霸,为百姓主持公道,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只是现在暂时没有继续演。除了戏剧外,张无易还让那些说书的人开始讲述这些故事,同时,开始宣传兴夏会。不过,他们宣传的内容暂时只陷于兴夏会是一个慈善组织,宗旨就是帮助广大劳苦百姓,而这一次救助众人,也是兴夏会出的手。
通过几天时间的宣传,果然起了极大的作用,那些人看得一个个热泪盈眶、义愤满腔,虽然张无易还没有演出后面部分,那些人已经在大骂那些官员、劣坤和恶霸,犹其是那些兴夏军新兵,里面有七十多人的经历就与戏剧里的内部几乎一样,这怎能不激起他们的仇恨,他们在看完戏后已经不是大骂那些迫害他们的人了,而是大喊杀光他们。
对于这些人的反应,张无易很满意,他相信,一旦某一天让他们加入兴夏会,他们必定会涌跃参加。
三天后,张无易还没有去招集申良等人,他们就主动找上来,自愿加入兴夏会,因为他们也被张无易编出的戏剧感动了,因为他们这一行人的经历就是祸从天降的真实反应。
在一处草棚里,墙上挂着一面会旗,会旗是张无易设计的,他很无耻地盗窃了后世党旗的大体样式,红色的底子,左上角是一把扬起的黄色镰刀,只是在镰刀中是插着一柄黄色的锤子和一只黄色的毛笔,代表很简单,就是工人、农民和读书人。
张无易站在最前面,举起右拳,开始念道:“我志愿加入兴夏会,拥护兴夏会的纲领,……为实现大同社会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兴夏会和人民牲牺一切,永不叛会!”
张无易每念一句,后面申良等人就跟着念一句。
当众人念完后,张无易转过身,微笑着道:“恭喜你们成为光荣的兴夏会员,大家这几天也看了我写的章程,也看了那些戏剧,对兴夏会的宗旨都已了解,以后,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满清王朝,打倒腐败官员,打倒土豪劣坤,让天下百姓不再挨饿,不再受冻,不再受欺压,不再妻离子散,不再家破人亡。也许,你们会说,我们现在才六个人,怎么去实现大同社会?但是,你们也见到了,外面那一千人,在看了我们的戏剧后的反应,只要给他们一定的引导,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同路人,只要我们有千千万万个志同道合之人,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申良说道:“无易,不,会长,这几天,我们看了那些戏剧,才知道百姓的生活是如此苦难,才知道他们如此苦难的原因,才知道为何我们会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一切,都是满清官员、土豪劣坤造成的,我们愿意跟随你推翻他们,为实际大同社会而奋斗终身!”
陈怜月、张含仓、魏怀远、周林启也一一表态,表示与满清及走狗誓不两立。
对于几人的坚决,张无易并不意外,这几人都是清满官员的受害者,已经是反贼,对反清并没有抵触,自然会跟随他。
接着,张无易开始讲解兴夏会的组织结构,其结构与后世差不多,这也是张无易无奈之举,因为他只知道后世的组织结构,而且后世的组织结构和国家部门可是经过先进理念成立的,自有其道理。
现阶段,兴夏会因为初创人少,所以设置的部门很少,兴夏会最高权力机构就是兴夏会执委会,全称兴夏会执行委员会,执委会实际上就是张无易仿照后世的委员会机构弄出来的,执委会最高领导就是会长,下设五名执委,分别就是申良、陈怜月、张含仓、魏怀远、周林启等五人。在执委会下面,分为四个部门,一为党务部,二为政务部,三为军务部,四为司法部。这四个部也很好理解,党务部,就是直接管理兴夏会的部门,包括兴夏会费用、物资、会员等管理,还有侍从司、宣传司、组织司、情报司,警卫司等部门。政务部管理民政方面,包括财政、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医药、建设、警察、税务、审计等部门,军务部就是军队方面的部门,包括政治司、参谋司、装备司、后勤司和军情司。司法部,张无易也是仿照后世尝试司法独立。
不过,张无易并没有喊出什么自由、平等的口号,现在就实行这些根本不现实,他只是从组织结构上借鉴后世,并不是什么都准备照搬。
此外,这么多部门,现在是不可能全部设立的,这只是以后势力壮大后才考虑的,现在只需要设立几个部门就行,并且一人可以身兼几职。
最后,张无易身兼了几职,包括兴夏会会长、军政部部长和兴夏军最高统帅及准备扩大的兴夏军连长。申良兼军政部副部长、副统帅及副连长。陈怜月兼任会务部部长。张含仓身兼政务部部长、财政司司长和后勤司司长。魏怀远、周林启升为排长,并在军政部兼职。而其他大量的位置只能暂时空着。
成立了兴夏会,确定了各人的职务后,张无易开始着手招收兴夏会员。
当初跟着逃出南昌城的虎威镖局众人都与满清官府誓不两立,他们一路逃到这里,已经说明了他们的忠诚,虽然其中也有一定的无奈,但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他们都是坚定的反清志士。
当然,张无易也不是全部都会吸收,以他的想法,兴夏会是一个严谨的组织,至少,要让人知道,不是随便就能进入的,所以,张无易只打算先招收一部分人。
几人经过一番商讨,最后确定了名单,虎威镖局七十多人中,先招收四十五人,其中战队人员全部招收,在后勤队里暂时只招收八人。至于新招收的兴夏兵和一些有技术的人员,则要慢慢观察,总之,宁缺匆滥。
当然,这一批人在被招收入兴夏会之前,必须先学习兴夏会的章程,张无易吩咐人去通知这四十五人,把众人集中到一处草棚中,在这里,已经安放着数排长板凳,四十五人到这里后,张无易把准备好的兴夏会的章程发下去,这是他吩咐人准备的,这几天,他已经大量印制。除了给兴夏会员外,准备吸收的人也会有一本。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篇兴夏会宣言,等于后世的红党宣言,描述了大同世界的美好,同时揭露满清官员、土豪劣坤剥削、欺压百姓的本质,要想实现大同社会,就必须推翻满清的统治,打倒一切贪官污吏、土豪劣坤。上面的内容都是以白话文写的,只要念出来,就算是农夫走贩都听得懂。当然,张无易并不认为百姓们听了上面的内容就会心向兴夏会,但是,他相信必定有人会被上面的内容打动,哪怕一百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被上面描述的大同社会所打动,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四十五人当中只有十一个人识字,张无易倒不介意,这种小册子和兴夏会宣言兴夏会员每人都必须有一本,就算不识字也一样,反正造价不高。但是,以后,他会要求每一个兴夏会员必须识字。
第18章 招收兴夏会员()
张无易开始讲解兴夏会章程的内容。
半天下来,这四十五人熟悉了兴夏会章程,下午时,张无易又开始讲解兴夏会宣言,这一下,四十五人就不淡定了,因为上面描会的大同社会太美了,对于广大劳苦大众,那种吸引力绝对是无穷的,后世太平天国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达到那种规模,打下那么大的地盘,开始时其战斗力那么强,其《天朝田亩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天朝田亩制度》的原则就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其目标就是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社会,说起来,就与大同社会差不多远。再后世的红党就更不用说了。
接着,张无易又开始讲解什么是阶级,阶级的形成、本质,满清的本质,满清的统治会给中华带来何种危害,士坤是怎么压榨百姓的,百姓为什么会那么穷苦,最后提出要实现大同社会,就要推翻满清王朝,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坤,就要进行社会变革。
张无易充分发挥后世的学识,一步步分析百姓受苦受难的本质,后世的学识乃是总结了从古到今的经验,其说服力绝对是杠杠的。
而在兴夏会宣言的最后写道:只有兴夏会,才能救华夏。
经过张无易一番解说,四十五个学员才恍然大悟,纷纷要求加入兴夏会,要为实现大同社会而奋斗。
见到众人如此表态,张无易暗自高兴,不过,他却没有立即批准他们加入兴夏会,而是让他们继续学习兴夏会章程和兴夏会宣言,同时,要求他们深入到百姓当中,了解他们以往的经历,了解他们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分析他们落难于此的原因等等。
张无易这一招很有用处,两天后,这四十五人再次回到草棚里时,他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变了许多,眼睛里充满着坚毅。当张无易问起他们这两天的感想时,他们立即表示已经明白兴夏会宣言上所讲内容,并要求加入兴夏会,要为解救全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而奋斗终身。
张无易眼见时机成熟,这才同意他们加入兴夏会,不过,按照兴夏会的章程,必须有两人以上的介绍人才能加入兴夏会,张无易与申良两人就充当他们的入会介绍人。
当四十五人在会旗前宣誓后,大家都觉得互相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一样了,显得更加亲密,这就是党派的力量,可以把不同的人凝聚起来,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现在,兴夏会已经有五十一名会员,张无易暂时不会吸收会员,不过,招收工作却不能停,这个任务就让陈怜月负责,她带着数名识字的会员开始暗中寻找合符条件的人,开始接触他们,慢慢给他们灌输兴夏会的思想,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吸收他们。不过,那些人当然不可能直接接收到兴夏会中,为此张无易又成立了一个互助会,就是互相帮助的意思,目的就是帮助那些贫苦的人,然后趁机发展兴夏会员,此事也由陈怜月负责。
众人在这里停顿了六天时间,张无易一直在注意着清兵的动向,也许是宁高军被杀,给清兵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他们应该回去讯问南昌的意思,来回很耽搁时间,清兵这些天竟没有出现,张无易想了想也就理解,当初追杀他们的清兵由宁高军带领,宁高军是南昌守备营的千总,他在横峰被杀,清兵只能先回南昌报告此事,再听南昌的命令,南昌离这里有数百里,哪怕骑快马,一个来回也要十天左右,何况回到南昌城还会耽搁一些时间,可能半个月都来不了,所以,清兵不出现也属正常。
清兵不来,正合张无易之意,以后几天,他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训练军队上。
现在兴夏会拥有一百九十多人的兴夏军,张无易把这些兴夏兵合为一个战斗连,战斗连包括一个侦察排,一个警卫班和五个战斗排。
战斗连连长为张无易,副连长申良。
侦察排排长为猴午细,副排长为陈明略。
警卫班的班长是一个叫秦大关的青年,现在二十三岁,此人并不是虎威镖局的人,而是中途招来的,他还有一个母亲,他是YS县人,家里遭灾,被乡里恶霸趁机霸占了家财,他去理论,结果被关到牢里,严刑拷打,他一怒下从牢里打出来,带着母亲连夜逃出YS县城,从此四处流浪,此人的武功很高,但却不利用武功为非作歹,所以这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艰苦,直到被张无易这一行人收留,他就参加了兴夏军。此人的武功与申良都差不多,已经达二流上层,差一点就能达到一流之境,加上他对官府、恶霸无比痛恨,有一身武功却不为非作歹,所以张无易就升他为警卫班班长。
其他五个排长分别是魏怀远、周林启、以前的镖师赵德、魏阿受,最后是苏代洪。
其余虎威镖局的人被打乱,成为那些士兵的班长、副班长。
作为一个连队,按后世的设置,还要有通讯员、炊食班,通讯员可以由警卫班代替,炊食班暂时不需要,但以后会设置的。
此外,张无易还让任大启带着几名铁匠开始打造火枪,火绳枪并不复杂,主要是枪管,不过,任大启以前并没有打造过火枪,但张无易作为后世人,自然知道怎么打造枪管,他的方法就是打造出铁坂,然后把铁板卷成筒,就成了枪管,再用铁丝把枪管箍起来,虽然很笨重,而且枪管承压也不够,但基本能用,在枪管后面又制造出枪膛。除了枪管和枪膛外,自有人制造其他部件。
虽然能打造火枪,但这效率太低,四五天时间,任大启带着一帮人只打造出二十多杆火枪,这还是在有铁的情况下,这让张无易也无奈,现在没有根据地,也没有正式的工厂,他的一些后世方法,比如流水线作业根本无法使用。
不过,除了火枪外,其他一些武器制造的速度却还不错,比如手榴弹,虽然张无易还无法设计出不用点火的手榴弹,但点火的手榴弹也不差,这几天时间,他足足制造了数百颗手榴弹。
至于在火枪上安装刺刀,张无易暂时没有做,因为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他现在暂时无法大量制造出刺刀和能使用刺刀的火枪,此外他也不想让官兵把这个技术学去了。
三天后,张无易在大坝中阅兵,现在,兴夏会已经有统一的服装,张无易设计出后世的简单军服,现在的条件太过简陋,军服比较简单,有点像后世八路的服装,包括帽子、衣服、皮带、裤子、绑脚、鞋子,不仅如此,他干脆设计出军衔,在军服的肩膀上显示出来,军衔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一旦长官陈亡,军衔高的人自动就成为长官,这样能避免军队到时群龙无首,一溃千里。此外,张无易还让所有士兵把头剃成光头,对于脑袋后面吊着一根猪尾巴,张无易是深恶痛绝,当初,满清剃头令杀了上千万人,而且到现在一旦发现有人没有剃头,就会杀无敕。张无易知道一旦不留辫子,很有可能遭到满清的重点打击,但他确实忍不住了。而光头比留汉人传统发型要好一点,至少,满清还是同意和尚剃光头的。所以,就要看满清怎样认定兴夏军的辫子问题了。
经过五六天的训练,兴夏军已经初具模样,与真正的军队比起来也许战斗力不行,但站立、列队还是有板有样,看着近两百人分成数队,排着较为整齐的队伍从眼前走过,张无易暗暗摇头,训练时间太短,虽然看上去队伍还算整齐,但气势却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训练才行。不过,随即他就释然,五六天时间,能列队行走,已经是他尽了最大努力的结果,否则,可能那些新兵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见惯了后世军队那种整齐队列的张无易自然看不起兴夏兵的队列,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像申良、陈怜月、张含仓等人却看得张口结舌,哪怕原来虎威镖局有上百的镖师,也从来没有排列过如此整齐的队列,整齐的队列,确实会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
“师兄,想不到几天时间,他们的气势都变了,你这种训练方法还真行,现在,他们应该是强军了吧?”陈怜月在一旁喜滋滋地说道。
张无易摇头道:“什么强军,他们现在就是花架子,不过,也不算花架子,因为兴夏军的军官都是身经百战的镖师,有了他们,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应该很强的,至少,对付一般的土匪、护院应该没问题。至于普通的清兵也应该有一拼之力,但比起身经百战的清兵来,可能还差得远,比如不久前与罗刹和准噶尔战斗过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