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抬眼看去,奏陈之人乃是谏议大夫赵,听他所奏之辞似乎似乎有理,不免有些意动。

    不料蔡京有脸带怒容,指着赵鼎叱道:“亏你还是朝廷臣,敢出如此藐视朝廷纲纪之言。”又拜倒在御街之下,恨声道:“请陛下斩此奸佞。”

    赵佶这时候对蔡京的依赖和宠信已经大不如前,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喜欢打动兵戈的皇帝,对赵鼎招安的提议并不十分反感,所以并不打算处置赵鼎。

    不料蔡京之后又跳出十数个御史,纷纷弹劾赵鼎有辱国体,理应治罪。赵佶被逼无奈,只得将赵鼎贬斥外出,末了狠狠看了蔡京一眼,硬生生的问道:“依太师之言,梁山贼寇如此猖獗,该掉何方军马前去征剿?”

    蔡京先向童贯,高俅二人看去,见二人一个低头看着手中的笏板,一个侧头与旁边的同僚教头接耳,对自己的目光不理不睬,心知自己圣宠大减,这些昔日的盟巴不得里自己越远越好,哪会替自己解围。蔡京没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奏道:“区区草寇,何须动用大军。臣保举二人,一个姓单名廷珪,一个姓魏名定国,此二人皆为凌州团练使,启请陛下降下圣旨,星夜差人到凌州挑拨这一路人马,定能克日扫清水寇。”

    皇帝赵佶对军国大事兴趣缺缺,哪里知道其中利害,只道如蔡京所言,用此一路人马就能扫平梁山,当下草拟了诏,让政事堂下旨意去催单廷珪,魏定国早日进兵。只有群臣有见识的暗中笑,蔡京真是人老昏聩,前几次朝廷折损了如许多兵马也没奈何得了梁山,如今区区两个下州团练使就能剿除梁山?不过这些大臣也知蔡京失宠,乐的看他笑话,并无人出来指正。

    土山岛,如今叫做青龙岛。青龙寨两年来飞速发展,原先的青龙峰老寨早已无法容纳。朱明鉴于此岛地方颇为广大易于藏兵,早就将青龙寨的大寨搬迁到这里。众头领都嫌土山岛名字不好听,便将土山岛改成了青龙岛。

    “咚咚”青龙岛东南开阔地的军营中响起震天的鼓声。

第三百五十八章:来的正好() 
    中军帐中,朱明稳坐在帅位,虎目微闭,右手手指在身前的小几伴着鼓声轻轻的敲击。帐门不时的撩起放下,帐内明暗教替间,营中领军头领一个个走进来,行完礼便分列两边做好。

    大约一炷香时间过后,鼓声停止。朱明陡然挣开虎目,严肃的目光在两边的头领脸扫过,开口说道:“据山下兄弟来报,朝廷遣凌州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领兵,不日将到梁山。不知各位对此有何想法?”

    “哈哈,朝廷这帮昏官真是越活约回去了,多扫精兵强将都未能奈何得了咱们,居然派区区两个团练使就像对付咱们。我们兄弟员领本部兵马去凌州取那单廷珪,魏定国的头颅。”项充,李兖互相看了一眼,齐声大笑道。

    不料坐在右边首的关胜却眉头微皱道:“项头领,李头领未免太小瞧了天下英雄。关某在蒲东时曾与单,魏二人有过一面之缘,深知这二人的能耐。这二人本身武艺高强不说,还别有奇能异术。单廷珪那厮善使‘决水浸兵之法’,被人称作‘圣水将军’;魏定国这厮精熟‘火攻异术’,阵专用火器取人,十分难防,着实不可小瞧。末将不才愿领精兵五千前去凌州劝单,魏二人来投,如若不降,必生擒来见寨主。”

    朱明听到魏定国善使火器,心中先就有了几分欢喜。青龙寨的秘密武神机营正缺主将呢。如今神机营有凌振,周水,周火带领,可偏偏这三个人都是研究行人才,战阵方面没有什么天赋。以至于明明已经造出了不少能用于战场的火器,可是神机营的战战力却差强人意,朱明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作战,免得打击士气。现在听说魏定国善使火器,又是带兵的将领,可不正是送门的神机营将领。

    朱明想得入神,一时没对关胜的请求作出反应。那边项充却对关胜的话不已未然,跳起来嚷道:“哥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谓异术不过装神弄鬼罢了,我们兄弟又不是没见过。要擒此二人何必劳动许多兵马,我兄弟二人只需本部一千团牌手便可。”说着又朝帅位的朱明瞧过来。

    朱明摆了摆手示意项充坐下,然后笑道:“呵呵,项兄弟如此埋汰异术,可不怕樊魔王听了拿天雷正法轰你。”

    “哎呀,俺到忘了这一茬,诸位哥哥可要帮俺则个,千万不要说与樊瑞哥哥知道。”项充咂舌道。

    众人皆轰然大笑起来,帐中气氛也为之一松。朱明待众人笑毕才道:“单廷珪,魏定国有这般本事,想来也是难得的好汉,若能投入青龙寨,也是我们一大助力。关将军即与之有旧,便请将军与宣赞,郝思文两位兄弟领五百刀盾手,两千骑军先行。到了凌州那单,魏二人同意投效便好,若是不同意,切勿轻易交战。待我知会过宋公明后,领军前来与将军合兵一处,到时再来擒他。”说完,朱明从几的令箭架抽出一支令箭。

    “谨遵将令。”

    关胜接过令箭,立即与宣赞,郝思文回营准备回营的兵马粮草。

    第二日,朱明送出关胜的先行大军后,传令让李应,扈成准备五千人半月的粮草辎重,自己却登舟向梁山大寨而去。登金沙滩,穿过小寨,来到山前第三关下却发现守将已由解珍,解宝换成了雷横,黄信。想来是宋江,吴用对与青龙寨渊源太深的解珍,解宝守在这样重要的位置不太放心,才换成了自己的心腹。朱明摇头笑了笑,穿过三关,来到忠义堂,却见大寨,龟山寨的大部分头领都在堂中,心里倒也明了了几分,想来宋江也得到了朝廷发兵的消息,正商量对策呢。

    “啊,周寨主来的正好。山下传来消息,朝廷又要发兵来讨伐我梁山,小可正要派人去请周寨主和青龙寨诸位头领哩。”

    宋江见朱明从大门处进来,不由表情有卸惊愕,这次他有意没有通知青龙寨,就是打的不让青龙寨出征,免得朱明再立下战功,对他的位置不利,没想朱明在他们商议怎么出兵的时候闯了进来。以宋江的脸皮,这时候也有些尴尬,不过他随即就反应过来,既然被撞见了,索性将军情说了出来。

    朱明哈哈一笑,前拱手道:“见过哥哥,小弟此来正是为了此事。青龙寨于山下也颇有耳目,对此次朝廷调派的军马知之甚详。据报朝廷所派军马乃是凌州团练使‘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军’魏定国。这二人区区一下州团练使也敢犯我大寨,真是不知死活。小弟听闻之后,气急之下,已派大刀关胜,丑郡马宣赞,井木轩郝思文三个兄弟领兵前去拦截。事后小弟才想起,如今是哥哥你暂代山寨之主,一概军令皆该由哥哥做主,小弟一时情急犯下大错,特来向哥哥请罪。”说是请罪,却是昂首挺立在大堂之中,没有一丝低头认错的模样。

    宋江见状大怒,一张脸黑的跟锅底似的,身子都被气得微微发抖。

    吴用在旁边看得明白,生怕宋江忍耐不住,将事情闹僵,连忙轻咳一声站出来,对着朱明颔首一笑,说道:“周寨主心忧山寨安危,不免行事孟浪了一些,倒也不是什么大罪过。”

    宋江的忍耐功夫倒真是非同一般,分明是已是愤怒到了极点,但是在吴用说完之后他却好似没事人一样,呵呵笑道:“既然青龙寨已经出兵,那兄弟们正好可也免了征伐之苦。只是不知以一寨之力能否敌得住那单廷珪和魏定国。”

    朱明笑道:“多谢哥哥不罪之恩,对付小小凌州青龙寨足矣,只望哥哥能支援些马匹粮草。”

    宋江眼中怒意急闪而逝,笑道:“如今山寨马匹粮草也是不足,这次青龙寨出兵之费就劳兄弟自备可好。”

    “哈哈,既然大寨有难处,小弟自然不敢强求。寨中军务繁忙,小弟这就告辞了。”

    随着朱明的笑声在堂外消失,宋江的脸色沉的的幽幽的寒潭之水。过了半响,宋江把手一挥道:“诸位兄弟各自回寨,且看青龙寨如何对敌。”

    众人散后,宋江还坐在交椅一动不动,只有同样没走的吴用才能听到他坐下的椅子在地板咯的吱吱作响。

第三百五十九章:请求支援() 
    “哥哥”吴用想要出言劝解,可是话还没出口就听见“嘭”的一声。

    宋江突然见站起身来一巴掌拍在身前的案桌,巨大的声响在空旷的大堂中回荡。

    “欺人太甚。”

    宋江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来。

    “哥哥,想那朱明原本不过是桃花山一好色之徒,哥哥爱惜他的武艺才容他在梁山别离一寨,后来虽立了一些功劳,但决计不会影响哥哥在梁山的地位。如今他行事嚣张,山的兄弟也多有不满,早晚要作法自毙。哥哥何须为这么一个狂徒气恼。”吴用一边摇头晃脑的说着,一边走到宋江跟前。

    宋江看了他一眼摇头道:“军师休要小瞧了朱明。青龙寨近年来大肆招揽附近渔户加入,他寨中隐藏人数不下三万,可战精兵超过万五。大刀关胜,病尉迟孙立,铁棒栾廷玉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谓是兵精将勇,不容小觑啊。”

    “哦,我瞧那朱明数次出征,都对所获的钱粮财帛不甚重视,反而喜欢争夺兵甲马匹。青龙寨扩充这么快,朱明拿什么来养活。”

    “军师可知山东最大的私盐贩子出自何地?”

    “青州窦家!”

    “不错,正是青州窦家。朱明也是青州之人,青龙寨与窦家勾结贩卖私盐,每月进项不下数万贯,何愁养不活三万人马?”

    “什么!朱明居然与盐枭勾结。这等私盐贩子盘剥盐户,扰乱国家盐政,实乃罪大恶极。朱明与之沆瀣一气,是非好汉行径。”

    吴用其实心中清楚,这贩卖私盐都是被官府逼出来的。古代都是盐铁官卖,大宋朝廷如今实行的是蔡京的“盐引法”。各地盐池生产出来的官盐都要封存押运到京师盐院。各地盐商从官府手中购买“盐引”,再到京师取盐运回当地卖出。这一来一去增加的成本多的去了,以此导致市场盐价比官定价格高的得多,别说贫苦百姓吃不起,就是一等一的富贵人家,寻常富人地主也吃不起呀。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盐商无论把盐价提到多高,如果只卖官盐的话他还是要亏。因为宋庭到了这个时候,由于朝中君臣都是奢靡之人,财政早就入不敷出。蔡京首次为相实就像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印盐引,然后逼着盐商俺计划购买,但是每年官盐的产量远远比不过这些盐引的数量,盐商们花了银子根本提不到盐你说这不是坑爹么。于是私盐事业这时候就发展壮大起来,盐商们有营业执照,有销售指标可是没货,但私盐贩子手中有货啊,并且还便宜。因此这时候私盐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市面,正规的盐商所买的眼其实大部分就是从私盐贩子手里买来的。话说私盐贩子的盐哪里来的,当然也是从盐户手中来的。朝廷严格控制官盐产量,而且收购价格极低,盐户们靠给官府煮盐那是根本活不下去的。人民群众为了生活什么都敢干,计划之外在做点私活那是理所当然的了。产,运,销一条完美的产业链形成了,私盐事业怎么会不发展壮大。并且私盐的存在很大程老百姓能吃的起盐的保证,对当时的老板姓来说那是好事。

    吴用与宋江一般虽然考场失意,但都是那种一心想混进体制内的人,对这种挖朝廷“墙角”的行为那是深恶痛绝的。君不见,宋江当年一边花着祖辈贩私盐得来的钱财买名声,一边却要与家中划清界限,就是不想落个私盐贩子之名啊。

    不过他二人也知道要靠贩卖私盐这个名义来打到朱明肯定是行不通的,不说梁山本来来就是落草为寇的强人,比盐枭的社会地位还低,就说山东境内另一个大盐枭那就是郓城宋家啊。老家主宋太公,家主宋清都在山呢,宋江即使名义与江中划清了界限,但你是人家的儿子兄长的实是改变不了的。那这个去攻击朱明岂不是自讨没趣。

    “唉,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同意让他别立一寨。”宋江一边叹气,一边摇头。

    吴用安慰道:“当时兄长也是一片赤诚之心,哪里知道那厮狼子野心。是已至此,只有想法限制青龙寨的发展了。小可有一计,可让青龙寨自败。”

    “军师有何妙计?”

    “哥哥何不休一封,令心腹之人送到青州,让那窦家家主停止与朱明合作。一哥哥如今在江湖的声威,小可断定他必不敢不从。倒是青龙寨失去了财源,人心不稳,哥哥随时可以收了朱明的兵权。此乃釜底抽薪之计也。”吴用轻挼胡须道。

    “军师此计甚妙,宋江自当照办。”

    宋,吴二人在算计青龙寨之时,朱明已经领着三千人马,乘船入济水向凌州出发了。

    凌州,《水浒传》里头说单廷珪,魏定国是凌州团练使,可是宋朝并没有凌州,我这里就把他设定在京东东路淄州的位置。因为原著中曾说过曾头市在凌州西南不远处。段景住从辽东盗马到梁山,经过曾头市,从路线可以推断凌州应该在梁山东北面。后来“宋江大赏马步三军,关胜收服水火二将”一回中在、又曾提到临郡青州有兵马来援,那么凌州应该就在青州旁边,结合水浒中的事大多发生在山东境内,那么凌州就是淄州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本就这么设定,对与不对就不管他了。

    一个冬天的积雪在温暖的春阳下迅速融化,给被封冻了三个月之久的河流注入了活力,充沛的水流使得河面上的船只走的飞快。

    此次出征,虽然走的是水路,朱明却并没有动用水营的战舰。此刻在济水上飞速前进的数十只大小船只都是从李应和扈成收罗来的各式商船,渔船,原本也是水营的战船。青龙寨如今有了叶春这名造船名匠做造船总监,今后将不再缺乏战船,因此这些以前做战船用的船只便从水营中淘汰出来了。

    临近出发之前,朱明接到樊瑞的来信,说是济水帮已经纠集了一批济南府的梁上准备趁新的纲粮入京之前,运送一匹粮食进入东京好大赚一笔。可是济水帮业务萎缩已经有了两三年了,帮中的船只不是变卖就是老坏了,如今剩下的船只的运力不足这批粮食的一半。潘文龙心急之下,尽管万分不愿还是不得通过樊瑞向青龙寨求援。

第三百六十章:意料之中() 
    朱明得知情况之后,就想起了水营这批即将淘汰船只,干脆就用这批船来运送出征的大军,等大军到了凌州之后,在令人将船只送到济水帮。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哩。

    至于为什么会有济南府的梁上在这个时候运送大批粮食进京呢?原来宋朝的东京是当世最大的都会,其中军民人口多达数百万,附近的州县根本无法提供这么多的粮食来养活这么多人。这就需要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来供养皇城脚下的人们。古代的时候没有铁路,公路系统也不发达,最经济可靠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古时历朝历代向京师输送粮食的主要途径就是水路漕运,宋朝也不例外。不过宋代漕运的主要水道不是后世人们孰知的京杭大运河,而是汴河。汴河也是一条运河,他是以卞水为主体,历经数代开凿沟通泗水,淮水的一条运河,能通过淮泗将南方的粮食输送入中原。

    东京开封地处中原,汴河水道都在淮河以北,按现在的说法那就是一条北方的河流。那时候没温室效应,冬天那个冷啊,北方的河流冬天都要封冻。汴河也不列外,这就带来了问题,东京开封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漕运不同,外州的粮食无法运进来。一旦入冬以前,东京粮食储备不足,那就要闹粮荒,到时候CPI上涨起来可不想现在这么温和,粮价一涨就是好几倍,要闹的你皇帝老儿都不安稳。

    而且就是你朝廷准备充足,经过一个冬天三四个月的消耗,等到河流解冻时,东京市面上的粮食也就吃的差不多了,这就给了奸商们抬高粮价大赚一笔的机会。

    近年来,济水水道不通,青州,济南府等这些州郡的粮商只能绕道黄河,而走黄河不仅在路程上要远上不少,且黄河解冻比济水解冻的日期也要晚上几天,这样一来梁商们的损失就到了。待听说如今济水帮能走通济水漕道后,粮商们没就像问道了蜜香的野蜂一般拥到北清镇,请济水帮给他们运粮。

    船队顺流而下,很快就过了济水帮所在的北清镇。朱明站在甲板上看着船队后方河面上的黑点,脸上充满了笑意。那是济水帮的船,船上的正是济水帮帮主潘文龙和青龙寨驻济水帮的头领樊瑞。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呵呵”

    “通哥,何事这么高兴?”朱明喃喃自语时便觉得身后有人接近,听她步履轻盈,便知是女人。这船上敢这般接近朱明的就只有随同出征的扈三娘了。

    朱明伸手搂住扈三娘的纤腰柔声说道:“为夫高兴的是有了这么一回,济水帮很快就能彻底的融入青龙寨。”

    “为什么?”

    “利益使然耳。前次为救杜总管,青龙寨在济水帮大开杀戒,事后潘文龙为形势所迫不得不答应与我合作,可是济水帮上下对青龙寨心存怨恨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要想让这些人彻底的为我所用不是易事啊。潘文龙这人,颇有风骨颇硬,若不是没有办法绝不会轻易低头。这次他想我要船,定是济水帮之人受不了帮粮商运粮入京的巨大利益,迫他向我开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当获取利益的心思压倒仇恨时,济水帮就离不开青龙寨了。”

    “胡说,人心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么?”

    “呵呵,孔夫子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我们这些人在江湖中打滚,在夫子眼中恐怕就是小人了,如不追求利益,岂不是浪费了夫子的一番好意了。”朱明轻笑道。

    扈三娘从小只爱舞刀弄棒,不喜读书,最烦的就是扈太公拿这些大道理来教训她,现在一听朱明说道孔夫子说,顿时就没了兴趣,忙错开话题问道:“我听秦亮那小猴子说潘文龙有个女儿与我一般使得双刀,也会善用套索那人不知是不是真的?”

    朱明想了想道:“好像确有此事,不过我没有亲眼见过。三娘如此问,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