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我们也要防范,商人组成的资本阶级利益他们手中的资金,腐蚀我们的官员,影响朝廷的政策。

    对资本阶级的出现,我们所有人的心中都应该有防范。但是,一味的打压,对社会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商品的交易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国家实力的增强。

    如今,五十年过去了,朕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老翁。我大明从当初的年岁不到两千万税赋,到如今税赋已经超过了八万万两白银。

    我大明人口只是增加了不到四倍,税赋却增加了四十倍,这一切,都是科技,工业,商业组合起来之后发挥的力量。

    朕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大力发展商业,工业,科技,而不是因噎废食。

    那么,面对这个新兴的阶级,我们大明应该怎么来进行控制?

    如今朝廷在政策上,将有关国家安全的行业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只让那些商人从事民生方面的行业经营。

    这一项是大明长久发展的基本国策,是不容任何人,任何势力触碰的底线。

    不让商人以资本控制国家,那么我们大明应该以什么作为根本来形成我大明长治久安的基础呢?

    这个社会,究竟以什么模式来进行长久的良性运转呢?是皇权!

    所以在我大明,皇权的尊严不容亵渎。

    但是,皇权也好,百官权力也罢,这些权力的组成,都是由人来运转的。

    没有你们这些官员,朕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也无法实现。没有你们这些官员,朕再大的权力也出不了这个皇宫。

    而且,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在立国之初的皇帝大多是英明的,其后却会越来越昏庸,最终导致亡国。

    这里面固然有皇帝昏庸的缘故,但是在朕看来,更多的是社会整体矛盾的爆发。

    皇帝统管天下,百官治理天下,上与下之间的沟通,联络,不仅仅需要英明的决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畅通。

    那么,朕要问诸位爱卿,究竟用什么来维持整个社会的畅通?是儒家的礼仪廉智信?还是道家的各司其职无为而治?

    朕要的不是人亡政息,要的不是以一家逐百家,要的不是子子孙孙都贤明无比,要的是整个社会不能陷入矛盾重重的境地。

    那么,朕就需要诸位爱卿同心协力,与朕一道,为我大明,为整个天下,制定一套与时俱进的政策。

    这个政策要具有延续性,要具有不能动的核心,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修正方案,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朕从来不奢望天下大同,也从来不奢望人人平等,更不奢望人人廉洁。

    但是朕奢望:不管你是皇族,你是官员,你是武将,你是百姓,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幸福的生活,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都能让上进之人有上进的前途,都能让弱小者得到完善的保护。”

    朱见深在二层的位置上听的惭愧不已,因为他感觉,自己距离一个英明的帝王还差很远。

    而坐在他下方的张瀚,这个时候早就没有了傲气,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外祖父。

    他以为自己想的很多,但是他现在才发觉,原来自己想的这些问题,早就被外祖父给想到了,甚至有了解决的方案。

    而百官一个个也都听的血脉卉张,因为朱瞻基的这些话,虽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要让百官献策,但是实际上,已经把核心问题指了出来。

    那就是阶级!

    欧罗巴的教会统治,一直实行的是愚民政策,但是现在,东西方的贸易交流,已经打破了教会的封锁,人们的意识得到了苏醒。

    在人们意识苏醒的情况下,相对弱小的教会已经无法在一手遮天。

    在东方,以前的历朝历代也施行的是儒家的愚民政策。但是从陛下还是太孙期间,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百姓走向开明。

    所以,大明和欧洲的情况不同,大明现在依旧稳定无比,但是陛下已经在未雨绸缪,想要寻求更好的方法,来稳定发展。

    不想大明像欧洲那样,让那些无义的商人来控制社会的变化,那就只能依靠皇权。

    而皇权的公正,更需要皇帝的英明,这个时候,陛下愿意拿出这个话题来讨论,也就证明了陛下并不相信皇权能一直成为天平上的砝码。

    整个社会,是各个阶层,各色人等共同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优势各个阶层之间共同努力形成的。

    在皇权,官权,钱权之间,建立一个稳定而开明的架构,就是陛下的意愿。

    而这个架构,似乎不仅能限制商人,能限制百姓,能限制官员,也能限制皇权。

    虽然大部分人还没有完全消化掉朱瞻基的话,但是对朱瞻基想要表达的意思,大部分人心里已经有了一点底。

    朱瞻基又说道:“朕在登基之初,就一直在不停地建立法律,修改法律。大明的法律越来越全,越来越多,但是依旧不够。

    今日朕也借着这个机会,与诸位爱卿商议,朕欲重修大明律。

    新的大明律将会以人为本,以国为重。除此之外,就连皇权,也不能逾越大明律!”

    此言一出,殿内登时一片哗然。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朱瞻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话也只有他自己能说,其他人谁来说,都是死罪难逃。

    可是朱瞻基似乎只是把这当做一件小事,把话题又转了回来。朕方才说了那么多,也没有将天下社会的利弊说出来,只是说了目前世界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

    所以,综合朕方才所说的那些,朕也给出今日的议题:论社会长期稳定的基本基础。”

    朱瞻基这句话一出,处于他侧后方的彭时立即握笔飞舞,写出了这十二个字的题目。

    随后,四个太监举着这十二个字的横幅,让所有人都能看清这个题目。

    众人纷纷都沉吟了起来,张瀚也不例外。他很清楚,今日自己能得到这个经筵的机会,靠的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特长。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朱瞻基首先就把目标对准了他。

    “广博,朕看到你写的那些文稿,对其中的一些想法,倒是觉得有趣。今日当着百官,朕想听听你是如何想到要帮白人改善处境的?”

第二十七章 白左() 
在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代表张瀚这一类人,那就是白左。

    这个在中国网络诞生的词语,又被西方人以英语的模式翻译了回去,并且引起了社会上的共同反响。

    什么是白左?

    关于白左的释义在网络上不同的群体之间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总而言之,主要是指那一部分有偏见的天真精英主义者。

    他们忽视社会现实,常年使用双重标准,只关心移民、少数族裔,环保等问题,而且对真实世界中的更严重问题无知无觉,沉迷于政治正确,可怜世界上的其他人,认为自己是救世主。”

    虽然这个词语出现的很晚,但是在其前就有退步左派一词来形容他们,而且到了网络时代,白左早就演化了好几代。

    除了最后一代被吸毒者,同性恋占据了群体的主要阶层外,其实前三代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们。

    但是,即便是最早的伏尔泰,距离他出生也还有两百年,朱瞻基没有想到在如今的大明竟然就诞生出了张瀚这样的白左人物。

    不过,他也的确符合白左的标签,天真,偏执,精英阶层,也只有优越的生活,才会诞生他这样不切实际的人物。

    真要是生在一个穷困的家庭,天天连饭都吃不到嘴,哪还有心思去关怀别人。

    其实他们关怀别人倒也没有错,但是错在他们太天真,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反对他们的就是错的。

    他们太偏执,只要不同意我的思想,你们就是邪恶的,就该被打倒。

    他们太高高在上,根本不知道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把真正严重的问题视而不见。

    在第二世,朱瞻基曾经在研究过白左主义在叙利亚战争中的推波助澜作用,以及他们用难民将欧洲搞的一塌糊涂之后,然后又互相推卸责任的闹剧根源性。

    第一代的伏尔泰和卢梭,他们提倡的是爱与包容,却又不爱身边的人们,反而推崇其他地区被奴役的人民。

    但是到了第二代的黑格尔他们,就变成了绝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

    黑格尔派成天聚在柏林酒吧里吹牛比,用从黑格尔那里学来的辩证法变着法儿黑他。

    这伙人的套路基本跟明朝末期的东林党,十九世纪帝国主义争霸的套路是一样一样的。

    那就是既勾结又斗争,有时候他们互相吹嘘,你说我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我说你是后德意志哲学最闪亮的星。

    有时候又相互看不起而互喷,他说你是黑格尔的走狗,我说他给费希特舔屁股。

    有时候合伙骗个炮,有时候互相挖墙角,在他们既勾结又斗争的过程中,这几种重要思想逐渐完善成型。

    直到他们中间的一个有志之士厌恶了他们无休止的空想和互喷,以及打着爱与包容的幌子骗炮生涯,毅然脱离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小酒馆,写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雄文,这个青年人的名字叫马克斯。

    马克斯跟第二代白左分道扬镳的标志就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终结》。

    这篇牛爆的雄文被中文编译翻的跟《妙法莲华经》差不多,大部分人不知所云,但是如果看原版或者英文版,就不难看出全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第三代白左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的快速变化之后,他们对许多主义都失望了,迷茫了。

    他们以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德里达和萨特、福柯,这些人为首,建立了一个个学术圈,在学术上的确有一些成就,但是已经开始跟最开始的白左有了显著的区别。

    他们喜欢扩大影响力,宣传自己,但是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

    让那些跟着偶像和导师后面起哄哄,喜欢在反战游行上骗炮的平庸之辈,变成了后现代白左的祖辈。

    从二战后反战的迷茫的一代开始,到了嬉皮士,雅皮士年代,这些白左就已经真正变质。

    他们就像专家变成了砖家一样,只会瞎比比,却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精髓。

    在朱瞻基的前世年代,白左在歪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受到鄙视。

    总之,他们就是一群源于西方文明自身,但又异化成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并将西方文明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副产物错误的当作西方文明本身的人。

    社会中的剥削、贫富差距加大、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垄断、单向度的人、娱乐工业化和环境污染当然是文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这些只是资本主义和文明的副产物,白左的却把它们当作了资本主义和文明本身,不加分辨地反对。

    比如他们为了宣传个性自由,要求把吸毒,同性恋合法化。政府针对非法移民的阻碍,他们往往将人道主义搬出来。

    为了宣扬同性恋,竟然让异性有权利想去男厕所就去男厕所,想去女厕所就去女厕所。

    让他们却忽略了社会公德与秩序,更对因此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视而不见。

    后世白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浅薄无知且狂热的排他,浅薄乃是因为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所致,而狂热的排他性则是浅薄的副产物——反正他们很难听懂不同的观点,所以干脆也就选择根本不听了。

    所以到最后,人们会发现当代白左们的话没有逻辑,上来全是论断,没有论证,上来全是呐喊。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异端,需要消灭,打倒。

    因此,朱瞻基对白左是十分厌恶的。

    当然,用辩证主义思维来看,如今的白左思想才刚刚萌芽,像张瀚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他从小接受的学识,让他能够系统地看待整个社会问题,并且可能有一些解决方案。

    朱瞻基不指望他能成为马克斯,但是只要能成为伏尔泰,卢梭,黑格尔那样的人,让他去欧洲引领社会的变革,也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变化,一切都能控制在大明的手中,真要让欧洲自由发展,还会难以控制了。

    如果大明用军队去征服欧洲,那人们会团结在教会的羽翼之下,让反抗主义意思想弥漫。

    大明不像十九世纪的欧洲,他们需要东方的资源,所以在占领不了清朝的时候,他们扶持代理人,掠夺利益。

    对大明来说,已经占据了其他大洲,只给白人们留下了一个贫瘠的欧洲。没有足够的利益,派兵,派人,费心费力去征服他们,实在不划算。

    而让通政司,让张瀚这样的人去欧洲搞分裂,搞破坏,搞引导,能起到的作用比占领欧洲要强的多了。

    如何利用张瀚这样的人,就成了朱瞻基考虑的方向。

    让他成为欧洲的启蒙之父,这并不艰难。只要大明保护好他,不让教会暗杀了他,他的一些思想绝对能在欧洲掀起思想的浪潮。

    当民众与教会背道而驰的时候,当他们发现自己只能仰仗大明才能有发展的时候,当他们缺乏各种生产资料的时候,欧洲的混乱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而这个过程中,大明可以利用人才虹吸原理,将欧洲的有识之士吸引过来,更增加了欧洲发展的难度。

    这就是张瀚这种人的用途,而且,朱瞻基还不能让他坏了自己的事。

    所以,今天的这场经筵,主要就是为了从思想上彻底征服他。

    只有他用这种被征服的思想,才会积极投身解放欧洲人民的大义中去。至于大明,已经比他期待的更加文明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听到朱瞻基的问话,他起身先向朱瞻基抱拳长揖,然后又面对百官说道:“陛下方才针对欧罗巴和大明的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小臣受益甚多。小臣一直在研究大明与西方的不同社会架构,对于双方的不同,也有一些浅薄的见识,还望陛下与诸位大人校正。”

    朱瞻基点头道:“但讲无妨。”

    张瀚对着朱瞻基点了点头,面对百官说道:“我大明以皇权为尊,欧罗巴,包括大食,波斯一带,都是以神权为尊,这是双方在社会架构上最大的不同。

    但是,仅仅是神权和皇权之分,却并不是两种架构之间最根源的差异,真正的差异,不在皇权,神权,而在于阶级相通。

    我大明乐户罪户虽然还是贱籍,却也跟普通百姓一样,有着向上发展的渠道。

    只要肯读书,有一技之长,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个普通百姓,通过读书,通过钻研格物,就能变成技师,变成官员,只要不怕死,能领军,就能成为将军,成为勋贵。

    而勋贵阶级,官员阶级,如果违法,就有可能变成罪户,变成平民。这一点,才是我大明真正领先欧罗巴和波斯,大食人的地方。

    他们的社会架构僵化,百姓最多只能变成骑士一级,成为了贵族,就永远都是贵族。而领主对属地上的贵族还没有裁决权,这就导致了整个社会犹如一团死水。

    他们只有教会的通道在打开着,可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会的势力大增,教会势力大增,转过来又压制王权,压制处政权,让他们的百姓无所适从,民生越发艰难。

    小臣以为,欧罗巴也好,大食人,波斯人也罢,他们想要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打开阶级之间的通道,只有这样,流水才会不腐。”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你倒是看的清楚,但是欧洲的落后,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张瀚侧身行礼道:“陛下,小臣以为,只有池塘里的鱼多了,收获才能更多。”

    这个时候,朱瞻基就不方便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因为他的话就是金口玉律,他说出反对意见了,就绝对没有人敢反驳。

    所以他望向了跃跃欲试的张海问道:“广渊有何见解?”

    张海怕自己的弟弟今日成为众矢之的,从而连累到张家。所以他率先反对道:“陛下,鱼多了固然是好事,但是谨防养出了能吃人的大鱼。”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望向了举起手来的解云。“解爱卿有何不同意见?”

    解云才华绝伦,在内阁又是以急先锋出名,他躬身道:“臣今日上朝,遇到一小商户之子不愿去学堂,遭到小商户一顿暴打。臣欲阻拦,却师出无名……臣只想问张骑都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欲如何?”

    张瀚摇了摇头说道:“子犯错,父亲打儿子天经地义,下官自然也没有管教的道理。”

    解云又问:“这还是我大明子民的事,都不便插手,那欧罗巴的事务,关汝何事!汝既不在外交部当值,又不再通政司当差,更没有朝廷征召,为何要对那欧罗巴事务如此上心?陛下,此心可诛!”

    张瀚被对方说的脸色一红,却又不甘比解云如此诬蔑,接着就想反驳。

    李贤这个时候出来充好人了,他故意打断了张瀚的话,捻须笑道:“解学士稍安勿躁,张骑都尉如此有心为善,此乃好事。恰好今秋淮河泛滥,良田毁坏无数,像张骑都尉如此心忧天下,不知可有意前往救灾?”

    张瀚脸色尴尬起来。户部尚书白圭却又问道:“东洲南大陆的去年年报,苏王下辖之地发生地震,死伤逾千,当时张骑都尉可是在南大陆,可曾有效力之举?”

    见一众大臣抨击起张瀚的圣母表,而他无话可说,朱瞻基不得不出声了。

    他虽然见不得张瀚的圣母表,但是现在既然想要利用张瀚,就不能让大臣们把他一棒子打死。

    像张瀚他们这样的白左,轻重缓急不分,间疏远近不分,立场本来就禁不住质问。

    你连自己的身边人,自己的亲人都照顾不过来,却要跑去帮助异族人,怎么反驳屁股都是歪的。

    朝廷大臣哪个不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之辈,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老奸巨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