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天气更冷的是帖木儿国将领们的心,因为看不透大明的布置,他们心中更觉惶恐。
可是大明的士兵并没有进攻,只是盯着东方的坚城。
朱棣大手一挥,一支火箭应声而起。躲在赫拉特城外的那个土坑里面的两个秋明道士的弟子,终于等到了行动的信号,他们有些激动地点燃了引线,然后将身子向弯弯曲曲的洞内躲去。
这个洞距离城墙的距离超过五十米,为了防止震动过大,又故意折弯了三次,确保在里面不会被震死。
火绳点燃了,但是双方的阵前都看不到。朱棣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爆炸声响起,忍不住回头看了看秋明道士。
秋明道士估算着时间,笑着跟朱棣点了点头,也让朱棣放下心来。
朱棣的头还没有扭回来,就听到了阵营中的惊叫声,然后一声巨响传来,让阵中的马匹都有些不安地嘶吼起来。
但是这只是开始,因为一声声的巨响连续响起,原本坚不可摧的赫拉特的城墙,在这种剧烈的爆炸声中,犹如泥糊的一样倒塌。
比倒塌更惊人的是爆炸掀起的城防设施和城墙上面的人,他们被这种爆炸炸飞了足有几十米高,无数的人在天上就已经分成了几段。
大明的士兵们欣赏了一出精彩的大戏,但是对帖木儿国的士兵们来说,却经历了如同天罚一样的末日。
因为大明士兵还在一里地外集结,西城墙上原本就站满了士兵,还有无数的将领。
沙哈鲁也在西城墙的上面,不过他的运气比较好,在爆炸的时候,他距离被炸毁的一段城墙较远。
原本驾驶着滑翔翼的观察兵们,正在天上观察着城内的兵力布置,在爆炸声响起的时候,第一时间观察到了无数的士兵被炸死,震死。
四百斤的烈性炸药,即便是一座山也会被炸开,更何况一段城墙。
原本坚实的城墙被撕开了一个近百米长的大洞,炸射出来的城墙碎片成了凶猛的武器,原地变成了一个大坑。
这段城墙两边的士兵们,近处的都幸运地直接死亡,而周边不远处的,也被巨响撕裂了耳膜,甚至是直接震死。
所有人都一片哗然,无数的帖木儿士兵惊慌失措。
虽然距离的有点远,但是沙哈鲁也被剧震给震倒在地,在护卫的搀扶下才站了起来。
一时之间,他的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能看到无数士兵惊慌失措的脸。
他知道大明有火药,他们也有,可是黑火药的威力绝对不至于能直接炸毁巨石垒砌的城墙。
现在看到那段消失的城墙,他很清楚,赫拉特守不住了。
他们的士兵面对对方的火枪只能被动挨打,就是有一些弓箭手能对大明士兵形成威胁,但是躲在盾甲后面的大明士兵们,根本不在乎这一点威胁。
如今城墙被毁,士兵们的士气已经被摧毁,西城这里的投石机也都被炸毁,拿什么来阻挡大明人?
被几个护卫挡在中间的沙哈鲁一直到被簇拥下了城墙,这个时候耳朵才又能听到声音。
明对惊慌失措的子民们,他的心里茫然一片。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造成的结果,难道真主真的不再庇护他们了。
而这个时候,城外的大明士兵们开始了进攻,骑兵压阵,进攻的主要以步兵方阵为主。
几百门火炮在不停地怒吼,今日的火炮仰角都比较高,主要针对的不是城墙,而是城里面的建筑。
帖木儿人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御,他们大部分人还没有从爆炸中清醒过来,就迎来了大明士兵的进攻。
手持钢刀的士兵当然不是手持火枪的大明士兵的对手,没有了城墙的保护,他们只能成为一个个士兵的目标。
沙哈鲁这个时候反应了过来,有些无力地说道“组织所有人马,向东北方逃命吧!”
“陛下……”
“不要再说了,这是我的城,我必须留在这里。”
这个城里原本有近十万人,如今却聚集了超过五十万人。这些人才是帖木儿国的根基,有人才有希望。
虽然不知道能有多少保存下来,但是现在必须尽力一争。
可是他的话音刚落,就被身后的一个护卫一拳击打在后颈,昏迷了过去。
沙哈鲁的幼子托尔巴特小心搂住了沙哈鲁的身体,下令说道“王是我们的希望,绝不能落入大明人之手……即使杀出一条血路,也要把王送到撒马尔罕去。”
他身材强壮,抽出了弯刀大声喝道“为了我们的子女,杀啊……”
但是这个时候,他只顾得想跟大明士兵决战,却忘记了下一条命令,焚烧城内的粮食。
而且,没有火枪,他们凭什么能跟大明士兵交手?
战争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第一二零章 震动()
剧烈的爆炸不仅摧毁了坚实的城墙,西城的防御,还有无数士兵的生命和信心。
西城墙上当时聚集了大批的士兵,他们成为了第一批牺牲者。即使当时没有死的幸存者,也因为爆炸失去了意识,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距离城墙五百米的大明士兵们不会给他们再多的时间,短短的五百米,顷刻之间就已经抵达。
手持火枪的士兵们十人一组,两人持盾,两人补刀,顺带填装子弹,还有六人分成三组射杀敌人。
大明士兵训练有素的第一时间就占据了城墙的缺口,然后就缓慢向前推进。
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的帖木儿士兵们根本无法抵挡漫天的子弹,即便是弓箭,这个时候的作用也不大。
当溃败的局势已经形成,所有人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比其他人跑的更快一点。
十万人的城市,聚集了五十万人。当城墙被摧毁,失败的种子种下,城里原本就脆弱的秩序就完全失控。
这个时候,原本那些卑微的奴兵也露出了獠牙。他们杀死自己的主人,可能就为了夺取一匹能逃命的马匹。
明兵有意只攻击西城,放开了对其他三个方向的包围。但是这种放开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杀,只是为了故意给他们留下一丝希望,削弱他们的抵抗之心。
实际上,以步兵为主的攻击阵势,是因为骑兵已经全部放到了外围剿杀。
大明步兵的进攻并不快速,这里不是大明,赫拉特之外,几百里内都没有一个城市,到处都是草原和戈壁滩。
这些人即使跑了,也无处可逃。
现在放他们逃跑,也只能延缓他们的末日来临。
放慢进攻速度,能有效地减少牺牲,大明士兵的命,在朱棣看来,要比帖木儿人珍贵的多。
在大明士兵已经牢牢占据住了西城的优势的时候,将近十万印度辅军被派上了用场。
他们在滑翔翼兵指引下,在内侍的带领下,去占据城里早已经被观察清楚的粮仓和羊群。
大明士兵只管攻坚,杀人,不管劫掠。而这些印度士兵的任务,就是劫掠和抢人。
按照朱棣给他们制定的规则,他们这些人抢到的物资和金银能保留三成,作战部队能分两成,剩下的五成充公。
但是实际上,他们能落到手的并不多。因为他们要把一成交给自己的王公,自己可以保留两成。
但是金银对他们来说还是祸患,在离开大明军队之前,他们又会用这些金银购买大明的货物或者武器,只有这样,这些财富才是他们自己的。
有內监的人监督,也不怕他们会私藏金银,他们每个人身上有多少金银,早就被领队的內监给摸的一清二楚。
人在军营里,毫无可言,他们就是想藏也藏不住。
实际上,为了保留这些金银,他们会将所有的金银都上缴,內监会给他们开具一张票据。凭着这张票据,回到了柯枝,就能换取相应的物资。
所以从成本上来说,大明这次征召了这么多人,耗费的成本小的可怜。
赫拉特城是黎明时分就被攻破,但是清剿和占领用了整整两天。
除了有一小半人骑马仓皇而逃,大部分人成为了枪下亡魂或者是俘虏。
但是,这里大部分是贫民和女眷,因为沙哈鲁对文人学者,对工匠的重视,大部分学者早已经被转移到了呼罗珊的西北地区和喀布尔地区。
火枪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如今的战争模式。
张昶作为京卫提督,主要任务是协助朱棣管理京卫,拱卫朱棣的安全。
从出征之日,过去了将近一年,一直到今日,才有机会单独领军出征。
他很清楚自己不是才华出众之辈,他能成为京卫提督,主要是因为沾了妹妹的光。
在京城的时候,他做人一直很低调,从不给皇室增添麻烦,本分做人。
但是他的心里,也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
如今他带领金吾卫,府军卫,腾骧卫负责清剿逃窜敌军,这是皇上嘉奖他一直勤勤恳恳做事的立功好机会。
他知道自己才能有限,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真的适应新式火枪的战术。
但是京卫因为拱卫京城,虽然最先换装火枪,但是对野战的战术同样不精。
不过,他有一个好儿子。
张武在羽林卫学接受了最先进的军事教育,追随朱瞻基经历了东瀛战事,南洋战事,在北非,在克里特岛,在北非,都上过战场。
哪怕他是一头猪,都也教出来了。何况,他不仅不是一头猪,还很聪明。
赫拉特城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山谷,只有东西方有平坦的通道,南部是高原,北部是山脉。
但是在兴都库什山脉中,却有一个卡罗什山谷,直接通向北方的平原地带。
张昶的任务就是扼守山谷,拦截北逃的敌人。
在张武的安排下,他们埋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伏兵位于山谷口,这支伏兵全是步兵,携带了超过两千米的铁丝网。
而在山谷的出口处,这里也被布置了两道五百米的铁丝网。
超过一万骑兵分成了四拨,两拨藏匿于山顶,两拨扼守山谷进出口。
从一大早开始,这些士兵就在张武的带领下,在山谷后挖掘了一条一米多宽的壕沟,在壕沟的前方,布置好了铁丝网。
赫拉特城的爆炸声,宣告了战争的开始,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仅仅一个时辰的时间不到,就有大队的人马仓皇逃进了山谷。
因为人数太多,留守谷口的一千五百士兵根本没有办法拦截,他们无法抵抗后方源源不断聚集而来的溃兵。
还不到午时,就有超过十万人涌进了这个山谷。
这个时候,不要说张昶了,就是张武也有些傻眼了。
按照他们的估计,道路更加畅通的西北应该是敌人逃亡的主要方向,因为那边是呼罗珊地区的粮仓。
而且西北方向同样也是帖木儿国最富饶的地区,还有高山阻拦。
东北方向除了在兴都库什山脉北麓有一些良田,然后就是荒无人烟的沙漠。
因为这种预计的错误,神机营和京卫的大部分骑兵都布置在那里,这里只有一万两千京卫。
可是现在,他们这一万两千人却要面对超过十万疯狂逃窜的敌人的冲击。
张昶是有些心虚的,但是张武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跟自己的父亲说道“父亲不用担心,敌人胆气已寒,而且还没有火枪,我们虽然只有十一人数,但是人人有枪,再多的人,也只是给我们送军功。”
“十万骑兵啊……”
“请父亲下令,山谷口处开始进行骚扰,让敌人不敢再进,我们这一万人,只要抗住敌人的第一拨冲击,两边都是高山,马不能行,敌人就是碗里的菜。”
张昶一咬牙,大手一挥,一个士兵就向天释放了一支火箭。随后,每隔两里,就有一支火箭升空,不到三十里长的山谷,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山谷入口。
守在山上的士兵不敢再懈怠,只能编成了两个长龙阵型,从山上下来,封住了谷口。
见到大明士兵,那些逃亡的人群不敢再进山谷,向着其他方向逃去。
护送着昏迷的沙哈鲁的火者,还有他的二子阿布勒法特·依不喇王子、三子贝孙忽王子,四子苏玉尔格哈特弥士王子和五子穆罕默德·居其王子见到火箭升空,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一行进入了圈套。
但是他们现在根本顾不上这些,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他们现在唯一的指望。
他们只是略微收缩了阵型,将位于最前方的沙哈鲁给转移到了中军,然后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在他们的前方,是四排已经被张开的铁丝网,这些带着挂刺的铁丝网呈环形张开,在中间一些地方,还用木桩固定了起来。
而在铁丝网的后方,是一条一米多宽的壕沟,因为敌人太多,如今还有上千大明士兵什么都不管,又在挖第二条壕沟。
敌人绝望地冲了上来,站在左前方,被几个盾甲手保护住的张武高高地举起了右臂,盯着前方做出的记号。
火枪的射程虽然有两百米,但是只有在一百米内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在铁丝网困住敌人前进脚步的时候,才是开枪的最佳时机。
张昶没有骑马,而是站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地望着汹涌而来的敌人。看到自己的儿子不动如山,没有丝毫畏惧,他忍不住感叹,当初那个哇哇大哭的小娃娃,是真的长大成才了。
敌人的骏马撞上了第一道铁丝网,即使有马匹躲过了第一道也不可能躲过第二道,何况张武布置了四道。
那些马匹嘶吼了起来,畏惧不已,不敢再向前。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武大手一挥。
站在第一排壕沟里面的传令官立即挥舞下了旗帜,枪声响起。
第二排的士兵等了一息,开枪射击,随后又是第三排……
中弹的敌人和马匹都开始惨叫了起来,人还能控制,但是马匹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开始向后退缩。
短短的一百米距离,这里变成了一处人间惨狱。
向前,是铁丝网,向后,是灭亡。
依不喇王子跳下了马匹,绕向了山坡,向前方冲去,无数的士兵也放弃了马匹,向前冲杀。
但是,山坡上的大明士兵们组成了一个喇叭口的阵势,居高临下地向下射击。
依不喇这个帖木儿国的二王子,还没有冲到近前,就被一枪击中了脸庞。六颗子弹全部射进了他的脸,让他的两个眼睛登时失去了作用。
他捂住了脸倒了下去,身子沿着山坡一直向下滑,最后落在了一根固定铁丝网的木桩边,身子挂在了那里。
他的强壮身体在那里痛苦地抽搐着,口中发出的惨叫声让无数人胆寒。
但是,从山坡上组成了阵势了大明士兵们没有给他们逃命的机会,上万人包成了一个口袋,将十万人围困在了山谷中。
枪声如豆,夺去的却是一个个生命。山谷的低气压让大明士兵士兵们开枪形成的烟雾消散不去,在山谷里形成了一片浓雾。
再也没有人敢向前冲,这美丽的烟雾,在他们的眼里是最恐怖的魔雾。
沙哈鲁这个时候清醒了过来,他顾不得埋怨几个儿子联合火者,侍卫想要把他救走,面临绝境。
他只能下令,全军向前,并且命令自己的侍卫军开始督军,胆敢后退,杀无赦。
这个时候,张武他们这负责正面堵截的六千人面临的压力就大了。
烟雾消散不去,大明士兵根本看不见,也无法瞄准,只能根据命令,向前方开枪。
张武并没有跟对方硬碰硬的想法,而是且战且退。他很清楚,只要让敌人靠近不了自己,拖到最后,胜利肯定是属于大明的。
站在山谷上方的张昶对眼前的局势看的最清楚,他毕竟也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不停地调兵谴将,将优势兵力填补阻击薄弱的地方。
帖木儿人终于越过了铁丝网,不是铁丝网失去了作用,而是因为敌人的尸体已经将铁丝网压住。
这不长的一段,死了无数的帖木儿人,尸体已经垫起了道路。
第一道壕沟依旧如此,如果没有士兵的尸体,马匹根本不能越过壕沟。
可是还有第二道壕沟,来到这里的时候,沙哈鲁亲眼看到自己的五儿子居其被一发子弹击中了脖子,捂着脖子倒了下去。
他的心里悲愤欲绝,他以为自己的国家一点也不比大明弱,他的父亲,还曾经想要去征服那个富足的国家。
但是,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他们简直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这真的是天要亡他们帖木儿国吗?
可是,他再也无法得到答案,因为他的脸上,也被白雾中的一发子弹射中,他仰着头倒了下去。
一阵风吹过,露出了头顶灰蒙蒙的天。
沙哈鲁的死亡让帖木儿人的斗志彻底消失,无数人跪了下来求饶,但是没有接到命令,谁也不敢停下开枪。
张昶不是一个凶恶之人,但是他也很清楚,只有死去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一下子消灭帖木儿国十万精兵,能让他们的国力虚弱一小半,没有二十年,他们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没有了帖木儿国的支持,那个德里苏丹国在印度也就不能再作威作福,绿教最好还是滚出印度的好。
因为了解整个战争局势的重要性,张昶一直没有下令停止射杀,无数的帖木儿人只能向来路回跑,或者是向无人的山坡上逃命。
大明士兵们现在已经麻木了,他们将防御阵型换成了攻击阵型,十人一组,开始猎杀敌人。
从凌晨到午时,从午时到傍晚,一直到天色要黑,张昶才终于下达了停止攻击,打扫战场的命令。
逃出山谷的帖木儿人是少数,张昶也不会在意,自然有神机营,三千营他们那些人去收拾。
今日打死打伤了近十万帖木儿人,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功。要是在一般人,升一个世袭罔替的公爵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张昶并没有当公爵的想法。他是国舅,这个伯爷就是靠妹子挣来的,而且朝廷对他们这种外戚的管制也非常严格。
在他想来,这次大胜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儿子张武,能给他挣一个伯爷当当,也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他还不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