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上)-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有声。急视之,一小人
荷戈人;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
隙,意欲遁去。公疾所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
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
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耎'7'。审视,则土偶,片片
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8'。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
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9',奔而出。
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
无履,手弓而腰矢'10'。公方骇,鬼则弯矣'11'。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
之,则又关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
望公力劈。公猱

进'12',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
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人;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
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13'。烛之,则一木偶,高大
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侍旦,方悟
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
形术也'14',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住。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
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

者几人'15'?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
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尤甚耶!”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任侠:负气任力,仗义助人。语见《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季
布传》等。
'2'拳勇:《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拳勇指气力
和胆量。后来多指拳术技击之类武功。
'3'高壶:疑指壶铃。壶铃,一种供习武人提举,锻炼臂力的器械。
'4'旋风舞:指提举高壶作急旋动作。
'5'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公元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
'6'殿试:又称廷试。明清科举,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录取者还要参加复
试和殿试。殿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主持井亲定三甲名次,入三甲者统称进
士。

'7'耎:同“软”。
'8'目注隙中:此从铸雪斋抄本,原作“目注隙中久之”。
'9'剨(hu 
ò霍):青本作“砉”,义同。《庄子 
·养生主》:“砉然响然,
奏刀騞然。”这里用以形容猛力拔关开门的声音。
'10'手弓而腰矢:手持弓,腰插箭。
'11'弯:拉弓;指开弓射箭。弯也作“关”。《孟子·告子下》:“越
人关弓而射之。”
'12'猱(n 
áo挠)进:腾跃而进,轻捷如猿。猱,猿属。
'13'柝(tuō托):木梆。
'14'翳形术:即所谓隐身法。翳,荫蔽。
'15'“世之讲此道”句:意思是,世间讲占卜之道而能准确无误地预言
别人生死的人,能有几个?爽,差错,过失。

野狗

于七之乱'1',杀人如麻。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值大

兵宵进'2',恐罹炎昆之祸'3',急无所匿,僵卧干死人之丛,诈作尸。
兵过既尽,未敢遽出。忽见阙头断臂之尸'4',起立如林。内一尸断首犹连肩
上,口中作语曰:“野狗子来,奈何?”群尸参差而应曰'5':“奈何!”俄
顷,蹶然尽倒'6',遂寂无声。李方惊颤欲起,有一物来,兽首人身,伏啮人
首,遍吸其脑。李惧,匿首尸下。物来拨李肩,欲得李首。李力伏,俾不可
得。物乃推覆尸而移之,首见。李大惧,手索腰下,得巨石如碗,握之。物
俯身欲龁。李骤起,大呼,击其首,中嘴。物嗥如鸱'7',掩口负痛而奔,吐
血道上。就视之,于血中得二齿,中曲而端锐,长四寸余。怀归以示人,皆
不知其何物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于七之乱:指清顺洽年间山东半岛地区于七领导的一次颇具规模的农
民起义,自首事至失败,起伏持续达十五年之久。于七,名乐吾,字孟熹,
行七。明崇祯武举人,山东栖霞县人。顺治五年(1648),他领导起义农民
占据锯齿山。七年(1650),攻宁海,杀死登州知州。后清政府笼络招抚,
授于七栖霞把总。顺治十八年(1661),于七不堪压迫,再度起事,以锯齿、
昆嵛、鳌、招虎诸山为根据地,活动范围及于栖霞、莱阳、文登、福山、宁
海等县。清廷命禁军及山东总督统兵会剿。康熙元年(1662)春,于七溃围
逃去。起义失败后,清廷株连兴狱,对该地区人民进行血腥屠杀。事见《清
史稿》、《山东通志》、《续登州府志》、《栖霞县志》等书有关记载。'2'
大兵宵进:围剿义军的清兵夜间进发。大兵,指清政府军队。'3'炎昆之祸:
玉石俱焚之灾,比喻不加区别,滥肆杀戮。《尚书·胤征》:“火炎昆岗,
玉石俱焚。”昆岗,就是昆仑山,产玉。'4'阙:通缺。
'5'参差(cē。。 n…cī)而应:七嘴八舌地附和。参差,不齐貌。'6'蹶然:
僵仆貌。
'7'物嗥(h áo嚎)如鸱:怪物发出猫头鹰般的叫声。嗥,号叫,一般指
兽类。鸱,鸱鸮,猫头鹰。

三生

刘孝廉'1',能记前身事'2'。与先文贲兄为同年'3',尝历历言之'4'。
一世为摚穑5',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以乡先生礼'6',赐
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醪'7'。暗疑迷魂汤得勿
此耶'8'?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俄顷,稽前生恶录'9';
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10'。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
逾。方迾趄间,鬼力楚之'11',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
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
马求乳。逾四五年,体修伟。甚畏挞楚,见鞭则惧而逸。主人骑,必覆障泥

'12',缓辔徐徐'13',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14',不加鞯装以行'15',两
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16',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
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
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而腓字之'17',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
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
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乃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
之。

冥王鞫状'18',怒其狂'19',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
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伏身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
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
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当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20'。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
为人'21',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

诵。辛酉举孝廉'22'。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

于鞭楚也。

异史氏曰:“毛角之俦'23',乃有王公大人在其中;所以然

者,王公大人之内,原未必无毛角者在其中也。故贱者为善,如

求花而种其树;贵者为善,如已花而培其本:种者可大,培者可

久'24'。不然,且将负盐车'25',受羁馽'26',与之为马'27';不然,

且将啖便液,受烹割,与之为犬;又不然,且将披鳞介,葬鹤
鹳'28',与之为蛇。”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刘孝廉:名字未详。孝廉,指举人。详《画壁》注。
'2'前身事:前生的经历。
'3'先文贲兄:指作者族兄蒲兆昌。蒲兆昌,字文贵,“文贲”当因贵”
“贲”形近致讹。《淄川县志》谓兆昌字“文璧”,未知何据。蒲松龄在《蒲
氏世谱》(现存蒲松龄纪念馆)中,曾作如下记载:“蒲兆昌:公字文贵,
明天启辛酉举人。形貌丰伟,多髭髯;腰合抱不可交。所坐座阔容二人;每
诣戚友,辄令健仆荷而从之。为人质直任性,不曲随,不苟合。明鼎革,伪
令孔伟其貌,将荐诸当路,公弗许;强之再三,不可,乃罢。自此日游林壑,
无志进取。因诸父、昆弟朝夕劝驾,勉就公车,至闱中,不任其苦,一场遂
止;后经书业中式矣,衡文者求二、三场不可得,深以为恨。居家闭门自守,

不预世事,遂精岐黄之术,问医者按踵于门,虽贫贱不拘也。松龄谨识。”

'4'历历:分明的样子。
'5'缙绅:语出《庄子·天下》,也作“荐绅”、“缙绅”,插笏于带间。
古时仕宦垂绅(大带)摚耍蛞灾赋剖看蠓颉#6'乡先生:《仪礼·士冠礼》
郑玄注:“乡先生,乡中老人为卿大夫致仕者。”又《礼仪·乡谢礼》贾公
彦疏:“(乡)先生,谓老人教学者。”后世多指辞官乡居有德望的士大夫。
'7'醪(l 
áo劳):未过滤的酒,浊酒。
'8'迷魂汤:迷信传说,人死后服过迷魂汤,即尽忘生前之事。
'9'恶录:迷信传说中阴司记载世人生平恶行的簿籍。
'10'厉鬼:恶鬼。见《左传·昭公七年》。
'11'力楚:用力抽打。楚,牡荆制作的刑杖;这里作动词用。
'12'障泥:马鞯两旁下垂至马腹的障幅,用以遮避泥土。
'13'缓辔:放松马缰;指骑马缓行。
'14'圉(yǔ语)人:本周代养马官,这里指马伕。
'15'鞯装:鞍、鞯之类骑具。鞯,鞍下软垫。
'16'规避:蓄意逃避。规,计谋。
'17'腓(f 
éi肥)字:爱抚喂养。《诗·大雅·生民》:“牛羊腓字之。”
腓,遮庇。字,哺乳。
'18'鞫(jū居)状:审问其罪状。
'19'(zh 
ì制):狂犬。
'20'蒲伏:通匍匐。剖,表白、辩解。
'21'满限:服罪期满。限,指轮回的限期。
'22'辛酉:指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一六三一年。
'23'毛角之俦:披毛戴角之类,指兽类。俦,群、类。
'24'“贱者”六句:这里以“花”比喻“福报”。意思是,世人要获得
或保持其富贵福泽,需要行善积德,从根本处努力。可大可久,语出《周易·系
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这里借指行善的功业。
'25'负盐车:驾盐车,指马驾重载。负,应作“服”;主驾(驾辕)为
服。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谓老骥“服盐车而上大(太)行。”'26'受
羁馽(zhī执):受束缚控制。《庄子·马蹄》:“连之以羁馽。”羁,马笼
头。馽,同絷;为了步调习整,连结马前足的绳索。
'27'与之为马:让他变作马。与,以。下文两“与”字同。
'28'葬鹤鹳:葬身鹤、鹳之腹。鹤、鹳常捕蛇为食。

狐入瓶

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1',患之,而不能遣'2'。扉后有瓶,每闻妇翁
来,狐辄遁匿其中。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
置釜中,燂汤而沸之'3'。瓶热,狐呼曰:“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
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祟于狐:受到狐的扰害。祟,鬼神加于人的灾患。《说文》:“祟,
神祸也。”
'2'遣:驱除。
'3'燂(qi 
àn虔)汤而沸之:把水加温直至烧开。燂,烧热。汤,热水。

鬼哭

谢迁之变'1',宦第皆为贼窟。王学使七襄之宅'2',盗聚尤众。城破兵
入,扫荡群丑,尸填墀,血至充门而流。公入城,扛尸涤血而居。往往白昼
见鬼;夜则床下燐飞'3',墙角鬼哭。

一日,王生皞迪'4'寄宿公家,闻床底小声连呼:“皞迪!皞迪!”已而
声渐大,曰:“我死得苦!”因哭,满庭皆哭。公闻,仗剑而入,大言曰:
“汝不识我王学院耶'5'?”但闻百声嗤嗤,笑之以鼻。公于是设水陆道场

'6',命释道忏度之。夜抛鬼饭,则见粦火营营'7',随地皆出。先是,阍人
王姓者疾笃'8',昏不知人者数日矣。是夕,忽欠伸若醒。妇以食进。王曰:
“适主人不知何事,施饭于庭,我亦随众啗噉'9'。食已方归,故不讥耳。”
由此鬼怪遂绝。岂钹饶钟鼓'10',焰口瑜伽'11',果有益耶?
异史氏曰:“邪怪之物,惟德可以已之'12'。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烜
赫,闻声者皆股栗'13';而鬼且揶揄之。想鬼物逆知其不今终耶?普告天下
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无出鬼面以吓人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谢迁之变:指顺治初年谢迁领导的一次农民起义。谢迁,山东高苑(今
属高青县)人,顺治三年(1646)冬率众起事,曾攻陷高苑、长山、新城、
淄川诸县。其据淄川县城,在顺治四年六月。旋遭官兵围剿,血战两月,最
后失败。事见乾隆《高苑县志·灾祥》、乾隆《淄川县志·兵事》、光绪《山
东通志·兵防志·国朝兵事》。
'2'王七襄,王昌胤(清代避雍正讳,改书昌、昌印、昌允),字七襄,
一字雪园,山东淄川人。明崇祯九年丙子(1636)科举人,十年丁丑科进士
清初官至提督北直学政。传见乾隆《淄川县志》。又,后文谓其“不令终”,
所指事状待考。
'3'燐飞,燐火飘动。《淮南子·汜论训》:“久血为燐。”《说文解字》:
“兵死及牛马之血为燐(燐)。”燐火,俗称鬼火。
'4'王生嗥迪:事迹未详。
'5'“汝不识”句,据记载,王昌胤曾两任学政。第一次,以福建道御史
差顺天学政在顺治四年二月,次年罢,见《清代职官年表·学政年表》。第
二次,以监察御史提督北直学政在顺治七年,亦于次年离任,见《清秘述闻·学
政类》。上文既说“公入城,扛尸涤血而居”,应是初罢顺天学政家居时事。
'6'水陆道场,原为佛教举行的一种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法会;诵经设
斋,礼佛拜忏,以饮食供品追荐亡灵。为超度一切水陆亡魂而设,故称水陆
道场。相传始自梁武帝萧衍。后世民间举行此类法会常设僧道两部,故下文
云“命僧道忏度之”。
'7'营营:往来飞动的样子。
'8'疾笃:病重。
'9'啗噉(d 
àn—dàn但但):二字音义并同,吃。
'10'钹(bō拨)铙(n 
áo挠)钟鼓:法会上僧众所用的四种法器。钹、
铙是铜制打击乐,各两片,圆形,中间隆起有孔,穿以革带,对击作响;大
的叫铙,小的叫钹。
'11'焰口瑜伽(qi 
é茄):指招僧众作佛事,以超度亡魂。焰口,佛经

中饿鬼名。密宗对饿鬼施食超度的仪式,称为“放焰口”。瑜伽,指瑜伽僧,
即密宗僧侣。密宗僧侣常受请为人念经作法事,故又被称为应赴僧。瑜伽,
梵语,与物相应之义。相应之义有五(境、行、理、果、机),密宗取行相
应之义,认为手结密印、口诵真言、心观佛尊,这能身口意“三业”清净,
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12'“惟德”句:只有凭借崇高的德行,才能消除邪怪之物。已,去,
消除。
'13'股栗,双腿抖战,极端畏惧。栗,通慄。

真定女

真定界,有孤女'1',方六七岁,收养于夫家。相居一二年,夫诱与交而
孕。腹膨膨而以为病也,告之母。母曰:“动否?”曰:“动。”又益异之。
然以其齿太稚,不敢决'2'。未几,生男母叹曰:“不图拳母,竟生锥儿'3'!”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真定:旧县名,今河北正定县。界:谓境内,域内。'2'齿太稚:年
龄太小。不敢决,不敢肯定是怀孕。
'3'“不图拳母”二句:想不到拳头大的母亲,竟生下个锥子大的儿子。
不图,没指望,没料到。拳、锥,形容微小。

焦螟

董侍读默庵家'1',为狐所扰,瓦砾砖石,忽如雹落。家人相率奔匿,待
其间歇,乃敢出操作。公患之,假作庭孙司马第移避之'2'。而狐扰犹故。一
日,朝中待漏'3',适言其异。大臣或言:关东道士焦螟'4',居内城,总持
敕勒之术'5',颇有效。公造庐而请之'6'。道士朱书符'7',使归粘壁上。狐
竟不惧,抛掷有加焉。公复告道士。道士怒,亲诣公家,筑坛作法。俄见一
巨狐,伏坛下。家人受虐已久,衔恨綦深,一婢近击之。婢忽仆地气绝。道
士曰:“此物猖獗,我尚不能遽服之,女子何轻犯尔尔'8'。”既而曰:“可
借鞠狐词,亦得'9'。”戟指咒移时'10',婢忽起,长跪。道士诘其里居。婢
作狐言:“我西域产'11',入都者一十八辈。”道士曰:“辇毂下'12',何
容尔辈久居?可速去!”狐不答。道士击案怒曰:“汝欲梗吾令耶'13'?再
若迁延,法不汝宥'14'!”狐乃蹙怖作色'15',愿谨奉教。道士又速之'16'。
婢又仆绝,良久始甦。俄见白块四五团,滾滾'17'如毬,附檐际而行,次第
追逐'18',顷刻俱去。由是遂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董侍读默庵:董讷,字默庵,一字兹重,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人。
康熙六年丁未(1667)科探花。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兵部尚书、江南总督
等官,《清史稿》二七九有传,又见《山东通志·人物十一》。董讷任侍读
学士在康熙二十二年前。董任馆职时曾僦居北京西河沿某空宅,以狐祟徙去,
又见于《旷园杂志》卷下(《说铃》本)。
'2'怍庭孙司马第:此据铸本,底本误“第”作“等”。按,作应作“祚”。
孙光祀,字溯玉,号祚庭,其先平阴(今山东省平阴县)人,通籍后迁居历
城(今济南市)。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科进士,历任礼科给事中、兵部
右侍郎等官。传见《山东通志·人物十一》。据《清代职官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