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自己这两个义兄,都是侠义豪爽,肝胆相照之人,以后征战疆场,建立功业,免不了要有这样的好哥们,好帮手。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股“扫平天下,踏遍山河”的雄心,在罗子骞的心里油然而生。

    ……

第103章 火冒三丈的秘密会议() 
和王承元分手后,罗子骞随着独孤丘和寇喜,直奔德州。

    罗子骞问道:“二哥,那个没有眉毛的‘金将军’,是怎么回事?”

    独孤丘说:“这人啊,说起来是个怪胎,他是高句丽人,叫金景善,原本是个盗贼出身,后来跟了李师道,充当门客,这人跟地鼠子似的,天性不喜阳光,喜欢藏在暗处,伺机下手,天生的鸡摸狗盗属性,令人不齿。”

    “哦,还有这种人?真是怪物。”

    “李师道手下,这种怪物还多着呢。”

    到了德州城里,寇喜领着罗子骞见到了刺史薛昌朝。

    因为罗子骞是“钦命大臣”,手里握有“调动各地兵马”的铁券,薛昌朝对他以长官相待,隆重相迎,把萧柔等人,都迎进自己的府衙里盛情款待。

    薛昌朝对罗子骞说:“将军,德州形势堪危啊,老节度使去世之后,王承宗屡次命令我,听他调遣,可是……德州军民百姓,无不盼着能够归于朝廷,政令一统,薛某日夜翘首相盼,能够得到朝廷支援……你们此来,真令人兴奋。”

    独孤丘说:“薛刺史,过几天,钦命宣慰使裴武,还有吐突承璀将军,都要到德州来,大兵一到,还怕王承宗做什么?”

    寇喜也说:“刺史,那王承宗在郓州,被罗将军刺了一刀子,腰腹都给切开了,眼下还生死未卜哩。”

    “他能死了最好。”

    “哈哈……”

    ……

    过了两天,宣慰使裴武,钦命招讨使吐突承璀,都轻车简从,悄悄来到德州。

    他们并没带大兵同来,这回到德州,是来召集“秘密作战会议”的。

    与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昭义军节度使卢从史。

    这几员朝廷重臣,齐聚德州,薛昌朝忙里忙外,殷勤接待,而且还得封锁消息,防止被王承宗或是李师道的人探听到。

    对于别人,罗子骞都没什么感觉,唯独对这个吐突承璀,却是心里有一种厌烦感。

    至于究竟是为什么,他也说不明白。

    难道就是因为他“宦官”的身份么?

    不知道,反正就是讨厌他。

    ……

    在刺史府一间宽大洁净的大厅里,“秘密作战会议”开始了。

    卢从史、吐突成璀、裴武、罗子骞、独孤丘等人,都坐在案几后面,而且都是“跪坐”,这种最让人难受的姿势。

    薛昌朝带着寇喜等人,在主位相陪。

    裴武的职务是“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他这回被宪宗皇帝封为“宣慰使”,只是个临时职务,负责对王承宗进行招抚,在这次会议上,是当然的“主角儿”。

    他朝着薛昌朝等人笑了笑,“诸位,此次奉圣命宣慰王承宗,自我感觉,责任重大,但愿别象田茂那样啊。”

    田茂,就曾经在“宣慰”李锜的时候,被杀死了。

    这人说话挺风趣,旁边的人都笑了。

    裴武歪头瞅瞅罗子骞,笑道:“罗将军,田茂被杀的时候,你赶上了吧?”

    “是的,”罗子骞笑了笑,“不过,王承宗和李锜不同,他刚刚自立为王,羽翼未丰,料想不敢那么胡来。”

    他心里说:“我这可是安慰你呢,王承宗敢不敢胡来,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实,老兄,你这份差使……确实有掉脑袋的风险,也真难为你了。”

    薛昌朝说:“前日,王承宗被罗将军一刀刺伤,生死未知,也许他就此能够收敛了呢。”

    “呵呵,但愿吧,圣命不可违,裴某也只好生死淡然,临危赴命罢了。若能平安回来,我请各位吃全羊宴。”

    “哈哈哈……”

    罗子骞简直是很喜欢这个风趣勇敢的“京兆尹”了。

    吐突承璀说:“我担保,裴郎此行,绝无危险。”

    “我艹……”罗子骞心里叫道:“你拿什么担保?”

    吐突承璀微仰着头,撇着嘴角,一脸骄傲和自负,“王承宗不是傻瓜,他若敢击杀朝廷敕使,我将带大军把冀州荡平,当然……荡平冀州,本将军是志在必得,黄口小儿,怎么挡得住朝廷神兵降临?”

    他这副模样,罗子骞恨不得过去扇他一个嘴巴子。

    你这不是胡说八道么?王承宗既然敢于造反,他还怕你什么“朝廷神兵”?

    而且,吐突承璀一副高高在上,倨傲自大的模样,跟在紫宸殿里皇帝面前那副俯首帖耳的奴才相,判若两人。

    这让罗子骞更加讨厌他。

    这不是小人得志嘛……

    昭义军节度使卢从史,开口说道:“吐突将军说得极是,皇师远征,必将威震天下,更兼有吐突将军这样雄才大略的宿将,冀州必将一鼓而平。”

    我艹……

    罗子骞心里暗暗叫苦。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咱们是来开战前会议,讨论战法和策略的,你们这样互相吹捧,吹牛皮说大话,这是要误事的。

    我怎么跟这样一群人共事啊。

    他扭头看了独孤丘一眼,独孤丘也是紧皱着眉头,脸色忧虑。

    扭过脸来,罗子骞发现薛昌朝正在拿眼睛瞅他。

    他明白薛昌朝的意思,于是挺了挺身子,开口说道:“各位,恕我直言,前些天罗某深入郓州,探听到了一些确实消息,王承宗和李师道,已经联合起来,密谋造反,他们做了各种准备,除了军马调度,连全国其他地方的呼应兵力,都做了安排,可以说是厉兵秣马,箭在弦上……”

    吐突承璀看了他一眼,洋洋不睬地垂着眼皮说道:“罗将军。你不要妄言军情,长敌人的志气。”

    罗子骞火冒三丈。

    他猛地站起身来(这种跪坐实在是太不舒服了),提高声音说道:“吐突将军,罗某深入敌人阵营,探听到的,都是确实消息,何来妄言之说?咱们有志讨贼,就应该知己知彼,认真谋划,而不是目空一切,闭上眼睛冒充大尾巴狼……”

    “你……”吐突承璀气坏了,冲着他瞪起了眼睛。

    罗子骞毫无惧色,直视他的眼睛,哼了一声,继续朗声说道:“圣上命令我们北伐,是要一战而定冀州,实现江山一统,眼下咱们要探讨的,是如何杀敌破敌,采取什么策略,如何使用兵力,以我之长,击敌之短……而不是耍威风摆架子,盲目自大,那要误事的。”

    吐突承璀那张细腻白晰的脸,因为气恼而变得涨红了,继而又成了猪肝似的紫色。

第104章 下三烂的阉党() 
大厅里,气氛紧张起来。

    吐突承璀气得胸脯微微起伏,脸色极其难看。

    罗子骞心里一阵冷笑。

    奶奶的,你个靠着溜须拍马混上官职的宦官小人,这回外派当了将军,就想大耍威风,玩玩派头,老子才不会尿你。

    若是平时,倒也罢了,你愿意吹牛摆谱,我陪你一笑便了。

    现在,咱们是讨论的军国大事,讨伐贼寇,你不怕误事,我还耽误不起呢,象你们这样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怎么去跟王承宗李师道那样的凶悍之徒打仗?

    国家大计面前,岂容小人作祟?

    罗子骞心里打定了主意,你们要是拿着国家大事作儿戏,我就到皇帝面前,去告你的状。

    实在不行,老子宁可宰了你个狗日的。

    奶奶的。

    ……

    独孤丘在一旁正色说道:“末将以为,罗将军所言极是,咱们在此讨论作战事宜,正应研究谋略,制定大计,圣上对我等前线将士,期盼殷殷,时刻等待着前方胜利的消息,咱们切不可疏忽啊。”

    气氛更加尴尬了。

    吐突承璀脸色虽然难看,气得胸脯快要炸了,可他毕竟是个圆滑透顶的人,一见会议上针尖对麦芒,成了僵局,自己的威风耍不出去了,立刻便即回收。

    毕竟,罗子骞也是宪宗皇帝的爱将,若是搞砸了,也不见得谁占便宜呢。

    “这个……”吐突成璀沉吟了一下,勉强压制着怒火,开口说道:“本将也无他意,讨伐贼人么,自然还得各位将军出马……”

    罗子骞心想:“哼,你还有自知之明啊,我还以为你想亲自上阵呢,你有这个胆量和本事么?”

    “……至于如何定计,这个……咱们慢慢协商。”

    罗子骞看明白了,这个人,其实就是个大草包。他根本就没做好和反贼作战的准备。他也根本不知道怎么打仗。

    宪宗皇帝怎么派来了这么个货?

    旁边的昭义军节度使卢从史挑了挑眉毛,微微一笑,“各位,有话好说,既然是商讨大计,宜同心同德,俗话说,和则利,裂则伤,凡事都须将帅同心……”

    罗子骞阴沉着脸,没接他的话茬儿。

    卢从史,看起来也是个滑头。

    这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那还得慢慢看。不过……这种见风转舵,滑溜虚伪的人,靠得住么?

    会议开成了这个样子,是罗子骞始料不及的。奶奶的,怎么遇到这么两个货,靠着说些没边没沿没味道的废话,互相吹捧,就能打仗么?就能打败王承宗、李师道?

    你们以为,血淋淋的战场,是阿谀奉承就能通行无阻的皇宫么?

    笑话!

    薛昌朝干咳了一声,慢吞吞地说:“这个……卑职看来,罗将军的话,大有道理,眼下,军情紧急,王承宗与李师道,数万大军虎视眈眈,德州危在旦夕,罗将军,你有何良策,还请明示。”

    他向罗子骞使了个眼色。

    罗子骞明白,薛昌朝的意思,今天的会议要定章程,你快拿主意就是了,不用跟他们致气。

    罗子骞平息了一下心里的怒气。

    他想,不管怎么样,还得拿出作战计划来,吐突承璀不管怎么样,也是朝廷派来的。

    大局为重。

    他尽量放平语气说道:“据末将看来,圣上制定的‘剿抚兼施’之策,甚是英明,宣慰与备战,宜同时进行,德州,应该作为前线战略集结点,秘作部署,至少应派一万大军,先期进入德州。”

    薛昌朝大喜,立刻附和,“此计甚妙,兵马一到,危局立解,是战是抚,都有立足之地,罗郎好计策。”

    吐突承璀没有作声。

    裴武瞅了瞅吐突承璀。

    毕竟,他是军队主帅,是否出兵德州,还得他说了算。就算是块白薯,他也是老大。

    但是吐突承璀的脸上,现出不悦之色,慢悠悠地端起茶杯,一言不发。

    裴武笑道:“吐突将军,我看罗郎之计甚好,你们陈兵德州,等于在背后给我坐镇,我去真定宣慰的时候,就安全多了,国威军威,都是靠实力打出来的。”

    吐突承璀开口了,他说:“出兵嘛,总归是要出的,等我详细斟酌,再定。”

    裴武与罗子骞、薛昌朝交换了一下眼神。

    大家都看得出来,吐突承璀这是在打官腔。这个王八蛋,又开始装腔作势摆架子了。

    罗子骞勉强压抑心里的火气,继续解释道:“眼下,大家都在观望,出兵讨伐王承宗,最要紧的环节,是要牵制住李师道,不让他们互相勾结,避免两面作战,出兵德州,正好敲山震虎,既监视王承宗,又威慑李师道,然后从容用兵,一个一个地收拾……这也是圣上的意思。”

    他想用“圣上”两个字,去压服吐突承璀。

    吐突承璀说:“用兵之计,宜多权衡,等我禀明圣上,详作研判,再作定夺。”

    罗子骞恨不得过去一脚把他踢个仰八叉。

    应该说,这个家伙打仗没谱,打官腔说套话,耍官场上这一套表面文章,还是蛮有两下子。

    可是这样能打仗么?

    等你禀明了圣上,再作定夺,那不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么?

    ……

    薛昌朝瞅着吐突承璀,陪着笑脸说:“卑职以为,罗将军的用兵之计,大有道理,前两天,罗子骞勇闯李师道的府衙,奋神威刺伤了王承宗与李师道,现下他二人正在养伤,全军震骇,正是我们趁机用兵的好时机,大兵一动,李师道料不敢动,若是王承宗敢于造反,可立刻将其荡平。”

    他说完了,瞅了瞅吐突承璀,却一阵失望。

    吐突承璀皱起眉头,浑身是一副不耐烦的模样。

    薛昌朝明白了。

    自己刚才老是夸奖罗子骞,惹得人家不高兴了。

    你越夸奖罗子骞,我越不听你的。

    薛昌朝暗暗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会场上,沉默下来。

    ……

    罗子骞忽然回忆起以前的时候,跟随张子良,讨伐李锜的日子。

    那时跃马冲杀,将帅一心,共同用命,浴血杀敌,何其畅快。

    张子良、独孤丘、海大豹、李云、单芒、丘知二……那些虽然不同隶属,却能团结一致,同心杀敌的肝胆相照的弟兄们,多好啊。

    想起来,心里一片温暖。

    可是现在……

    罗子骞真想一刀杀了眼前这个装腔作势的草包将军。

    奶奶的,可恶的宦官,阉党……

    下三滥。

    没鸡鸡。

第105章 对驴弹琴() 
裴武站起来,冲着吐突承璀拱了拱手。

    “将军,裴某觉得,罗将军之言甚善,兵发德州,是最稳妥之策。”

    吐突承璀面无表情,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没有回答裴武的话。

    裴武脸上一直挂着笑,“将军,请为裴某想一想,我去真定面见王承宗,你们有大兵在我背后,我才有主心骨啊。”

    罗子骞心道:“这话,再实在也不过了。其实……这一趟差使里,最危险的人就是裴武,他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啊。”

    但是吐突承璀这副恼人的“官僚”模样,让人火冒三丈。

    不光罗子骞,薛昌朝、独孤丘、裴武等人,都觉得很是尴尬

    你个王八蛋,在表示你的“威严”么?

    人家裴武大小也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向你求援呢。

    你倒是放个屁啊。

    看着吐突承璀一直默不作声,罗子骞火往上撞,对裴武拱了拱手,“裴长官,罗某愿随你去真定,充任保镖。”

    裴武大喜,说道:“罗将军勇冠三军,天下驰名,你能屈尊陪我……裴某真是感激不尽了,你真是侠肝义胆,忠贞可鉴,好汉子。”

    这话,也是说给吐突承璀听的。

    吐突承璀忽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罗将军不避风险,前往真定,佩服,本将军祝你们马到成功。”

    这话里的滋味,全场的人,全都听得出来。

    他恨不得裴武和罗子骞,在真定被王承宗给杀了呢。

    ……

    会场里的气氛,既尴尬又沉闷。

    每个人都憋着一肚子火。

    罗子骞也想明白了,吐突承璀,就是这么个货,你想劝动他、打动他,说服他,都只是痴心妄想。

    对这样不知人味儿的王八蛋讲道理,根本就是对牛弹琴。不,他哪里及得上牛?顶多也就是“对驴弹琴”。

    而且还是头阉驴。

    这样的作战会议,还能有什么好结果么?

    对这样的人来说,军国大事,就是服务一己之私的儿戏!

    MMP!

    因此,他和裴武、薛昌朝等人,简单商量了几句有关“真定之行”的具体细节,便即散会。

    ……

    裴武感慨地对罗子骞说:“罗将军,烈火见真金,患难见真情,你敢不避危险,陪我去真定,裴某感激不尽,能结交你这样赤诚忠心的汉子,也算是值了……唉,今天德州会议,真是让人失望啊。”

    罗子骞气愤地说:“也真邪了门儿了,这种人,怎么就能得到圣上的信任,统领大兵?简直是……白眼狼戴草帽……”

    “呵呵,”裴武被他给逗笑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种人善于在圣上面前俯首帖耳,阿谀奉承,得到宠信,也不奇怪,至于带兵打仗么……非其所长。”

    “那不是要误国误民嘛。”

    “唉,事情就是这样,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

    过了两天,罗子骞带了萧柔、李栖楚,陪同裴武,前往真定,一路上,罗子骞拿着皇帝发的“诏命铁券”,命令各处驿馆,检查马匹,准备食物,随时侯命。

    驿馆官员问他:“罗将军,有紧急情况么?”

    “你不用问,准备好就是了,不可耽误。”

    他这是为逃跑做准备,如果一旦王承宗翻脸,立刻逃之夭夭。

    一路担惊受怕,这天到了真定城外。

    让罗子骞和裴武没想到的是,王承宗派了数人,排开阵势,在城外迎接,敲锣打鼓,甚是热情。一个副将毕恭毕敬地对裴武道:“王将军本来是要亲自到城外迎接的,前日却突然患了腰疾,不能行走,因此未能出城,还请圣使见谅。”

    裴武有些惊讶了。

    王承宗如此热情恭敬,这是做的假象么?

    一行人马,在前呼后拥之下,进入真定城,罗子骞和节栖楚等人,不敢放松警惕,四下察看,却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现象,街道上刚刚打扫过了,士兵们敲着铜锣开道,百姓们站在街旁看热闹,一派欢乐景象。

    还没到节度使府衙前面,罗子骞看见一大群人马,排成两行,正在等待着迎接敕使。

    又是一阵敲锣打鼓。

    越走越近,裴武和罗子骞并肩而行,忽然看见一个身披黑袍的人,正跪倒在府衙的台阶前,向着这边跪拜。

    “这是……”裴武疑惑地问。

    旁边那员副将恭恭敬敬地说:“这是王将军,在跪迎圣使。”

    “啊?”

    裴武吃了一惊,王承宗亲自跪倒在府衙外面迎接自己?

    这……

    裴武和罗子骞对望一眼,两人都是满脸惊异。

    裴武赶紧快步走上前去,用手搀扶,“王将军,你这可使不得。”

    跪倒在地上的这个人,身体矮胖,圆脸大耳,三绺胡须,正是王承宗。

    王承宗跪地不起,连拜几拜,恭恭敬敬地说道:“圣使乃是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