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

    能见度越来越低,放眼望去,天是白的,地是白的,原野山川都是白的,百步之外,几乎就看不见人影。

    罗家军就在这样的恶劣的暴风雪天气里,出发了。

    三万大军,倾巢出动,在漫漫风雪里以多路纵队前进,大雪淹没了路面,队伍在向导的带领下,艰难地向前行军。

    队伍,是悄悄出动的,没有擂鼓,没有喝壮行酒,甚至,行军的时候,连旗帜都卷了起来。

    漫天大雪,遮蔽了队伍的身影……

    ……

    快到傍晚的时候,队伍开到了蔡州城下。

    这一路行军,颇为艰难,大雪淹没了路面,走上去一步一滑,不住跌跤,每只队伍都出现了不少跌伤、冻伤,很多马匹在半路上跌伤了腿,非战斗减员很大。

    士兵们,一个个浑身白雪,在雪窝子里跌得满身疼,手脚都快要僵了。

    各级军官们,不住给士兵们打气,鼓励大家,“坚持,坚持到蔡州,马上就要胜利了。”

    现在,蔡州城,终于出现在眼前了……

    ……

    放眼望去,蔡州也淹没在一片白茫茫的风雪里。

    城头的旗帜,无力地耷拉着,城墙变白了,就象是童话世界里的一个冰晶城堡,城上城下,不见一个人影,只看见漫天的雪花在飘。

    ……

    寇喜的脖子上围着个麻布围脖,以抵挡雪花钻入衣领,他带着一只百十人的精悍突击队,走在队伍最前面。

    这只突击队,每人手里除了自己的兵器,还带着斧头、短把铁锹、撬棍、铁搞……这是准备拆城墙用的。

    他们没穿铠甲,而是在棉衣外面,每人罩了件白色的披风,既能挡雪,又能隐蔽身子。

    百十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地顶风冒雪,走过原野,迈过冰封的护城河,穿过沟沟坎坎……一直抵达城墙根,让寇喜和士兵们意外而兴奋的是:城上根本就没有发觉。

    城头上,看不见一个守城士兵的踪影。

    这……简直就是奇迹。

    攻城的大队人马,已经到达城墙了,可是竟然没被城里的守军发现。

    在自古以来的作战史上,这恐怕也属于极为罕见了的。

    其实这也难怪,寒风呼啸,白雪飘飘,守城的士兵饥寒交迫,有谁会傻乎乎地站在城头上?那会被冻僵的。

    就这样,城外的数万大军,在茫茫白雪中直抵城下,厉兵秣马,做好了攻城准备,而城里还在茫然不觉……

    ……

    寇喜一挥手,士兵们踏着深深的积雪,涌向城墙。

    在头前带路的,是栓子、二柱子等几个松树坡的小伙子,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那一段“偷工减料”的城墙,开始冒着茫茫雪花,用手里的铁锹铁棍,挖掘城墙上的石块。

    虽然按照栓子的说法,有些石块省去了“糯米浆”的步骤,比较好挖,但是,在这样严寒的天气里,施工异常困难,冰天雪地,手伸出来,很快就会给冻僵。士兵们戴着厚麻布手套,依然冻得生痛。

    咬牙坚持。

    士兵们用铁撬棍一点点地锲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清除掉粘合材料,两人一组,撬动石头,反复多次,才能把一块石头给撬松动,再用铁镐挖下来。

    进度很慢,挖好大一阵,才能撬动一块石头。

    百十个士兵,分布在一段几十米长的城墙上,连挖带撬,顶着风雪施工。

    寇喜不住巡回指挥,提醒着士兵们,“小心,别砸脚,小声点儿,别让城头上听到声音……”

    要想一点不出声音,是不可能的。铁器撞上石头,难免会发出“叮当”的响声。好在北风呼啸,满耳朵里都是“呜呜”怪叫的北风搅动雪花声。把施工的声音给遮掩了。

    石头,一块块的拆下去。

    城头上,就象是死了一样,一片沉寂。

    守城的士兵们,也许早就跑到了兵营里,去躲避风雪了吧……

    ……

    天色,黑暗下来。

    雪,越下越大。

    黑茫茫的夜色里,一团团的鹅毛雪,在朔风的搅动下,碰撞翻滚,在空中凝成一团团的雪块,落到地面。

    地上的积雪,几乎深达一尺,道路、沟坎、护城河,全都给淹没了,士兵们每前进一步,都要踏入深深的积雪,再把腿从雪里拔出来。后面的人,再踏着前面踩出的雪窝,艰难地向前走。

    满眼望去,天地间尽是洁白,黑暗的夜色下,皑皑白雪反射着迷离的微光,世界一片死寂。

    ……

    寇喜的突击队,冒着大雪,顶着寒风,一块块的撬动着城墙上的石块。栓子说得没错,这一段城墙,确实“偷工减料”了,黄泥的坚固程度,比糯米浆差得远,而且它干透了以后,失去了水分,并不上冻。

    经过士兵们的努力,城墙被挖开了。

    一大堆石头,散乱地堆在城墙脚下,栓子当过泥瓦匠,很有经验,被寇喜任命为“工长”,他指挥着士兵们,挖石、运石,不住提醒大家:“注意,上面的快塌下来了,别砸着……”

    好些个士兵,虽然手上戴着厚手套,但是手指上都出了血。大家轮流劳作。

    让寇喜满意的是:城头上,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这么大的挖城活动,一直把城墙要挖出大窟窿了,还没被守军发觉。这真是……奇迹。

    这时候,罗子骞从后面上来了。

    他浑身上下,披满雪花,象其他士兵一样,也变成了一个“雪人”,眉毛都是白的。

    踏着没膝的积雪,艰难地走,脸被北风吹得早就麻木了,感觉不到痛了。

    “怎么样?”他对着寇喜的耳朵问道。

    “快了。”

    就在这时候,城墙上部的石头,因为底下被挖空了,“轰隆”一声,垮塌下来。

    一阵灰尘扬起,淹没了整个“施工作业”区域。

    但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很快又把扬起的灰尘给压了下来。高大的城墙,终于给挖开了。

    “挖开了,挖开了,”突击队的士兵们,一阵欢欢喜喜地轻声欢呼。

第359章 李愬雪夜入蔡州() 
城墙垮塌下来。

    其实,城墙高有三两丈,厚有一丈,全部挖通是不可能的,而攻城部队也用不着那么做。

    只要把某一段的城墙,挖得垮塌,城上砖石坍落,城墙就会形成一个碎砖乱石的斜坡,士兵们就能顺着斜坡登上城墙。

    并不需要把城墙全挖掉。

    现在,城墙垮了,一道斜坡出现在眼前,用不着梯子,就可以直接登城了。

    让罗子骞、寇喜和全体士兵们,都目瞪口呆的是……

    整个城墙上,依然毫无动静,耳边除了“呜呜”怪叫的北风,没有任何从城里传出来的防守部队声音,眼前除了漫天飘扬的雪花,看不见一个守城士兵的踪影。

    真他奶奶的……千古奇迹。

    城墙都挖塌了,守城竟然还没有发现有人来攻城。

    也许,蔡州的淮西兵,做梦也想不到,在这样风雪严寒的天气里,会有人来攻城吧,在他们的心目中,这种天气是既不能行军,也不能打仗的。更别提登城作战了,因此他们都跑到兵营里,抱着被子取暖去了……

    罗子骞这才体会到裴度和李愬,为什么说“风雪天对我们有利”的话了……

    ……

    大军顺着垮塌的城墙,蜂拥入城。

    城里,也是积雪至膝,街道、房屋,全被厚厚的积雪给覆盖了,此时天色漆黑,风雪呼啸,大街小巷,皆空无一人,平常的什么巡逻队之类,完全绝迹。

    罗家军大军入城,如入无人之境。

    一队队兵马,顺着倒塌的城墙进入城里,很快按照预定作战目标,分成数路,向城里疾进。

    说是“疾进”,其实进度甚慢,因为街上根本就迈不开步子,没膝的积雪使人寸步难行。

    但是罗家军毕竟是精兵,士气高昂,风雪严寒,并不能阻挡战斗意志,有很多耐寒能力差,或是身体稍弱的士兵,已经在半路上因为摔伤、冻伤,被紧急撤下去了,剩下来的,全是强壮耐寒的士兵。

    罗子骞跟着先头部队入城。

    他在城里一座石牌坊下的空场里,设立了“前敌作战指挥所”。亲兵们匆匆打扫出一块地面,在牌坊下绑起了“罗”字大旗,并且挂上了一盏马灯。

    这在攻城作战史上,恐怕也是首创了。战斗伊始,便直接在敌人城内设立指挥部。

    昏黄的马灯,在风雪下摇晃着,映照出一丈方圆的地面,各路入城的将领,一队队从牌坊下通过,接受了罗子骞的将令,开往各个方向。

    李愬进入城内。

    他在几个身强力壮的亲兵的保护下,也是跌得鼻青脸肿,满身白雪,下巴上都磕破了。

    “李兄,你怎么上来了?”罗子骞冲他嚷道。

    本来,李愬身体弱,是让他留在后面的。

    “没事……”李愬气喘吁吁地说:“罗郎,快派人直接进攻吴元济的将军府。”

    “郭乐已经去了。”

    “好……”

    此时,从理论上来说,罗家军已经攻进了城内,但是,实际情况是战斗还没有发生。这种“奇怪现象”让每个人都觉得心里怪怪的。

    从将领到士兵,全都脚步匆匆,精神紧张……

    ……

    终于,攻城行动被发觉了。

    最初的惊叫与慌乱,是从一个更夫开始的。此刻,城里一片风雪中的沉寂,漆黑的夜色,狂啸的风雪,把所有人都给逼进了暖暖和和的屋内,绝没人出来,就算是兵营里箭楼上的哨兵,也抵不住朔风和暴雪,悄悄躲进房内了。

    唯一在外面遛达的人,就是更夫了。

    更夫要负责定时敲打梆子,以提醒城内的居民,到什么时辰了,因此即便顶风冒雪,也要出来值勤。

    当更夫发现……满城里竟然都是攻进来的官兵时,那份震惊简直是难以形容。这是一个令人直欲昏迷的景象:

    一队队满身白雪的士兵,披着白色斗蓬,持刀拿枪,踩着没膝深的积雪,正在匆匆向城里穿插,指挥官挥着红色的令旗,在茫茫雪花里指挥着队伍疾进。

    眼看着……就要包围兵营了。

    这……

    更夫发出了惊恐的叫喊声,紧接着,惊动了附近兵营哨所里的淮西士兵。

    本来,在城墙沿线,分布着好多淮西兵的哨所,紧紧把守着登城马道,但是在这样严寒的雪夜里,士兵们全都躲进了屋内,并且把门窗都关得严严的,在屋里烤火取暖。

    当士兵们被外面的惊叫声引起警觉的时候,罗家军的刀枪,几乎就已经指向自己的鼻子了……

    战斗,在猝然间爆发……

    ……

    “官军入城啦——官军入城啦——”

    呐喊声陡然间响起来,淮西兵被惊动了,一群群从兵营里、哨所里跑出来。

    战斗,在街头开始了。

    漆黑的夜色,漫天的风雪,使人简直难以分辨敌我,双方就在这个严寒的雪夜里,展开了攻守之战。

    但是罗家军是早有准备,淮西兵是仓促应战,这里边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大多数淮西兵,还来不及穿上铠甲,慌里慌张,从心理到士气上,完全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罗家军却是按照预定步骤,迅速分成数路,完成了对淮西兵的包围,他们挥动着手里的刀枪,恶狠狠地杀向处于惊骇中的淮西士兵。

    “杀——”

    一声声呐喊,瞬间打打破了城里的宁静。

    街头巷尾,全都变成了战场,士兵们冒着大雪混战在一起,呐喊声、惨叫声登时与风雪声搅在一起。

    蔡州,乱了……

    ……

    罗子骞把李愬留在指挥所里。

    “李兄,你在这儿坐镇指挥,我到前面去了。”

    “好。”

    罗子骞每逢作战,总要冲在前面,这几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如今有李愬在牌坊下指挥,他就更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前面冲杀了。

    罗子骞带了一队亲兵,跟在弥大通率领的兵马后面,直朝着淮西兵驻扎的兵营奔过去。

    此时,城里已经处处都是喊杀声。

    一处处街巷,都展开了激战,士兵们在风雪里混战,没有队列,没有阵形,完全都是在乱战,积雪过膝,寒风呼啸,这时候双方士兵比的并不是武功与阵法,而是勇气和胆略。

    被砍倒刺倒的士兵,惨叫着扑倒在雪窝里,很快便被白色的雪花覆盖。

    鲜血染红了洁白的积雪,映射着暗淡的诡异的色彩。

第360章 刀枪与风雪() 
弥大通的任务,是率领队伍直逼淮西兵的军营。

    夜色乌黑,白雪皑皑,街巷全被白雪淹没,行军甚是困难,但是罗家军踩着深深的积雪,沿着曲折的街道,一路奋勇向前。

    对于蔡州的地形,事先在练兵的时候,早就经过演练了,即便是不用向导,也不会走错,但是今天的道路……实在是太难了。

    士兵们几乎走几步,便跌在雪窝里,然后爬起来再前进,每个人都变成了雪人。这时候,艰苦的环境,才是真正考验一只军队是否精兵的标准。

    罗家军体现了极高的素质,除了冻伤、跌伤的以外,几乎就没有其它减员,没有人因为风雪严寒而退缩,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在积雪里前进。

    一路上,好几处地方,都在发生着战斗,那是寇喜、欧阳湛等人率领的队伍,在同其它敌人激战。

    弥大通命令:“绕过去。”

    每只部队,都有自己的作战任务,大家要各司其职,迅速将蔡州城里的敌人分割包围,撕裂他们的防守体系。

    尽快全歼敌人!

    ……

    弥大通率军涉雪前行,还未接近敌人的兵营,看见敌军已经迎头冲上来了。

    前面,白雪映衬下,一片黑压压的人影,乱糟糟地象是羊群一般,沿着街道跑过来,同时发出乱哄哄的叫喊声。

    这是淮西兵,不必辨认军服,从他们慌乱的身影,凌乱的阵形上,一眼便可以分辨出来。

    弥大通将大刀一举,“杀——”

    “杀——”罗家军士兵们早就按捺不住了,大家冒着严寒风雪,闯入城内,等待的就是这场战斗,此刻一见敌人迎头上来,当即呐喊一声,各举兵器,向前冲杀过去。

    前面那只人马,发出乱哄哄的喊叫声,有人举着刀枪迎战,也有人,扭头往回就跑,显得阵形无比混乱。

    而且……更可笑的的,冲到跟前才发现,有些士兵手里没拿武器,还有的连衣服也没穿好。

    这哪象一只迎战的队伍?

    ……

    原来,对面冲过来的淮西兵,确实是从兵营里出来的,但是,并不是来准备打仗的,他们是在逃跑。

    这里有个缘故。

    一直以来,蔡州城内,都把东面的李光颜大军,作为主要对物,因此防守的重点,一直也在东城,在他们看来,李光颜的十万大军,是最大的威胁。而西面的罗家军,虽然英勇善战,但是充其量不过两三万人,并不足虑。

    何况,还有大将董重质,率领数万人马,挡住了罗家军的脚步。

    至于李愬的部队,在吴元济等人看来,根本就不够成威胁,一个书生,几千士卒,癣疥之患罢了。

    因此,东城才是他们重点关注的。

    今天对于蔡州城的攻击,是东西两面,同时夹攻,李光颜的大军,在罗家军开始“挖城”的时候,从东面也同时开始了强攻。

    他们并没有“挖城”,而是采取的“驾梯登城”方式,十几架云梯,铺在城墙上,士兵们爬梯而入。

    这种方法可是苦了士兵们了,这样的雪天,这样的严寒,光是把云梯运到城墙脚下,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每一架云梯,几乎都付出了冻伤数名士兵的代价,这才运抵城墙下。

    幸运的是,同城西的罗家军一样,李光颜大军,直逼蔡州城下,一直没被城里的守军发现。

    等到士兵们沿着云梯爬上墙头了,还没看见一个守军的影子。

    士兵们一个跟着一个,沿着云梯直冲入城。

    但是,风雪呼啸,不断有士兵在滑溜溜的云梯上,掉下去,摔到城下。这天气,太恶劣了。

    到后来,负责指挥攻城的马少良,干脆在每架云梯下,都设置一只救护队,专门负责抢救摔下来的士兵。

    城头上的积雪,被冻住了,光滑无比,战战兢兢爬上来的士兵,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走上城墙,不断地跌着跟头,一直冲到城墙下的哨所。

    直到李光颜的忠武军人马破门而入,哨兵里的哨兵这才从睡梦中醒过来,惊慌中迎战,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被忠武军士兵乱刀砍死。

    大军涌入城内。

    应该说,城东的防守,还是比较严密的,忠武军入城,还是很快引起了注意,两座兵营里的士兵,同时发觉情况有异,赶紧奋起反击。

    但是,这时候组织反击,已经晚了。

    忠武军几万士兵,蜂拥而入,源源不断如不可阻挡的海潮,冲下城墙,分数路入城,很快便冲到兵营跟前,漆黑的夜色里,密如蚂蚁般的士兵们呐喊着冲杀起来,让城里的淮西士兵登时便头皮发麻。

    因此,淮西兵的反击,就象淹没在大海里的船,很快便被风浪打翻,被忠武军杀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

    弥大通遇到的这一只人马,其实正是从城东败退下来的。

    罗家军遇到这样的败兵,直如虎趟羊群一般,一片呐喊声,举着刀枪冲杀过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登时便杀了个人仰马翻。

    “杀——”士兵们不顾风雪,向前猛攻冲,只一个冲锋,便把淮西兵给赶了回去。

    尸体,乱七八糟地扑倒在地上,被赶上来的人踏倒在雪窝里。

    弥大通举着大刀,高声怒喝:“杀过去,不投降的,杀无赦。”

    大家一路向前掩杀。

    ……

    这时候,全城已经乱了。

    守在蔡州城内的淮西兵,尚有三四万人马,但是分散在好几个兵营里,当他们从梦中惊醒的时候,已经陷入东西两面夹击的天罗地网。

    冲出兵营的士兵,立刻陷入混战。

    一条条街道,一个个空场,全都变成了战场。

    漆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