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摸了摸下巴,说道:“有民近十万人,如此一来恐怕很难安置啊!”
“主公倒是不必担忧,如今乱世百姓自然是越多越好。江东六郡中的庐江郡,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这四郡人口最盛,总共约有近二百万,但与中原想比却仍旧大有不如,江东六郡任何一郡的土地都顶的上中原数郡,人口却多有不如,十万百姓对于江东广袤的土地来说不算什么,丹阳一郡便能吸收掉这十万百姓。十万百姓分散到郡中各县也没有多少,而且此事自然不用主公操心,吴太守和陆县令自然会解决此事!”陈端摸了摸短须,缓缓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倒也是,在乱世之中,人口永远是最重要的资源。迁山越以实丹阳对丹阳有颇多利处,况且如今自己手下文官稀缺,只能将此事交给吴景和陆航二人。
时间过的飞快,安置山越人的事情还算顺利,虽然期间偶有波折,不过吴景和陆航都是颇有治理地方经验的老练官员,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不在话下。
安置山越人的同时,孙策这边整编降兵的行动也在继续。
根据陈端的统计,此次有降兵7623人,孙策打算从中整编7000人,再从三万余壮丁中征召5000人。
吴景将丹阳府库中多余的3000杆长枪给了孙策,再加上此次从祖郎山寨里缴获的武器装备,还能余出1300杆长枪,1100多把环首刀,300多面圆盾,皮甲百副,铁甲数十副,旌旗锣鼓也多有富余。
说起来,祖郎也算是极其土豪了,起码要比孙策富得多。
此次剿灭祖郎,孙策所获颇丰。除了大量富余的兵器装备和10000精兵,还有祖郎积累了多年的4万石粮食,3000金,一百万余钱。
为了安置近十万百姓,孙策从四万石粮食中拿出一万石分发下去,又拿出1000金和20万钱留给吴景,500金和10万钱留给陆航,其余的钱粮自然被孙策自己全部收下。
毕竟还处于军队的草创阶段,此次新增了一万士兵,孙策的后勤装备压力大大增加,富余的装备和钱粮能够帮助孙策大大减小压力。
由于新增了一万两千士兵,此时在丹阳郡内的孙策军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军队数量的增加使孙策开始调整军队的结构。
黄盖,程普,韩当各自领兵2000,共计6000人,黄盖和程普各领500老兵和1500新兵,韩当除了继续统领500骑兵之外又增加了1500的新兵。
剩余的500老兵和7500新兵全部并入孙策的亲军侍卫司中,孙策的亲军一下子膨胀到了9000人。
还好孙策麾下的侍卫司亲军将领都算是良将,尚能掌控军队。
孙辅,徐琨,孙河,孙海,徐盛,宋谦,邓当,贾华,李襄九人恰好各领一千。
在孙策和众将的整训下,吸纳了大量降兵重新调整后的军队总算是有模有样了一些。
当然,如果单纯从战斗力上来讲,或许还不如来丹阳时的三千人。
若要让军队的战斗力重新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起码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迁山越以实丹阳,整编降兵,调整军队,等到孙策准备率军返回江都时,已经是初平四年的7月末了。
7月末的夏天,知了极多,已经入夜,却依旧叫个不停。
丹阳县城外孙策军营地,帅帐之中气氛有些沉闷。
帐中人不少,孙策坐在正中的案几前面,面色阴郁。
程普,邓当,宋谦,孙江,孙湖,孙辅六人都面露惭色,一旁的陈端也是眉头微皱。
过了片刻,孙策终于开口说道:“这么说来,诸位失败了,丝毫没有发现那彭林的踪迹?”
只见众人一齐下摆说道:“末将无能,还请主公责罚!”
一旁的陈端,眉间的川字纹又深了几许。
“孙江,你来说说吧!”孙策敲了敲案几,开口说道。
“是,主公,末将等无能,率军从一线天小道追击彭林一众,却没想到彭林此人颇为狡诈,出了一线天小道竟然留下多处痕迹,一处往北过江而去,一处往西去荆州方向,一处向东去了吴郡,一处往南去了豫章郡。于是我等分头而行,约定汇合时间,却没有料到都是无功而返!”孙江心中颇为惭愧,说起来这倒也应该是密碟司的责任。
(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孙策的第一个女人要出现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8、孙策大军回江都()
孙策听完孙江的话,敲了敲桌子。
“子正如何看?”孙策看了看陈端说道。
陈端皱了皱眉头,沉默了片刻,握了握手说道:“敢问主公,为何对于区区彭林念念不忘,如今我军光是在这大营里就有一万五千之众,百十号人于我大军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何况诸位将军皆为当世猛将,怎会护不得主公周全?而且主公一身武艺也是极高,彭林不过是一黄巾贼耳?”
众人听到陈端的话都是有些疑惑,皆是抬头看向了孙策。
孙策也知道自己对于此事表现的有些过于紧张了,只是如今才193年,再过7年便是200年,到了那时,若是自己不幸遇刺身亡,那这江东基业又有何用?像历史中一样,将江东六郡,百万子民,十万兵马都交给自己那个天性薄凉的弟弟嘛?
沉默了良久,孙策叹了口气说道:“先父亡故之事,诸位难道忘了嘛?纵使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挡不住刺客暗箭伤人!”敲了敲桌子,孙策又缓缓说道:“况且如今可不止是彭林了,还有逃脱的祖剑!”
“我所惧之事并非一死,太史公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算是我辈之人死得其所,可若是死于刺客,我则难以瞑目!”孙策狠狠敲了一下桌子说道。
陈端一听,心有恍然,轻声说道:“请主公恕罪,以微臣之见,彭林与祖剑二人应该已经出了丹阳郡。而且,两人恐有合流之虞。”
孙策心情有些烦躁,而帐中的气氛也更加沉默。
却见陈端握了握手,又开口说道:“端斗胆请主公对亲军加大投入,扩充侍卫司,密碟司,组建情报司和刑讯司!”
孙策的右手不断敲击着桌子,过了片刻,沉声说道:“传我将令,以密碟司副主事孙江为校尉,拨付20万钱扩充各地密碟,以江东五郡及九江郡,广陵郡为主。”停顿了一下,孙策继续说道:“以密碟司主事孙湖为校尉,拨付20万钱筹备情报司及刑讯司,三司所需人力全部从侍卫司抽调,侍卫司九营将领皆不得阻拦!”
帐中众人一听,皆俯首称诺。
此处事毕,孙策率众军离开丹阳郡,北返江都,丹阳太守吴景,丹阳都尉孙贲,泾县县令陆航出城30里相送。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8月初,孙策领军一万五抵江都。
江都留守别部司马朱治,讨逆将军府功曹秦松率兵5000迎接孙策众军于江都港。
江都港外,数十艘楼船,旌旗蔽日,锣鼓喧天。
孙策一身银甲,站在三层楼船的甲板上,身后是恒阶,陈端,及黄盖等一众将领。
此时的孙策豪情无限,从安葬父亲于江都,辖下兵马不过三千,到马日磾持节抚慰江东表为讨逆将军,如今自己已经拥兵近两万,成为一方豪杰。
虽然如今孙策尚未有自己的地盘,不过如此乱世,有兵有将自然便会有地盘。
况且,孙策已经与陆航等达成共识,最迟明年便会入吴郡剿灭严白虎。
只见这边大船甫一靠岸,朱治与秦松便迎了上来。
孙策踩着木板,跳到了岸上,踩在了坚实的大地上。
“属下拜见主公!”朱治与秦松齐声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扶起了两人,大笑着说道:“我出征在外,多亏二位留守,二位此次乃是大功!”
秦松拱手而立,笑着说道:“大功属下不敢当,倒是君理将军颇有功劳!”
“哦,说说看!”孙策笑着看向朱治。
朱治拱手道:“属下愧疚,不敢称功,替主公留守后方乃是末将应尽之责!”
秦松指了指朱治说道:“君理将军倒是自谦的很,绝口不提这几月来募兵三千之事,如今江都已有大军五千,袁公路送来的装备都尽皆用上,已经训练月余!”
说罢,秦松指了指二人身后五千大军。
孙策点了点头,看了过去,只见这五千大军军容整齐,气势颇足,已经有了那么一两分强军的味道。
“君理好手段,如此一来,我等两万大军,平复吴郡,指日可待啊!”孙策拍了拍朱治的肩膀鼓励道。
“这都是末将应尽之责,主公谬赞了!”朱治拱手谦虚道。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文表,传我将令,加封朱治,韩当,黄盖,程普,徐盛为校尉,孙辅,徐琨,孙河,孙海,邓当,贾华,宋谦,李襄为军司马。校尉各领兵2000,军司马各领兵1000,全军大宴三日,各有封赏!”
秦松微微点头,拱手说道:“属下遵命!”
却说这一日,孙策的两万大军在江都刚刚宴饮完毕,有一名亲军来报,原来是袁公路听说孙策大胜归来,派吕范前来犒赏众军。
还是孙氏庄园的松涛阁,孙策与吕范相对而坐。
这次不是茶,换上了酒杯。
几样爽口的小菜放在精美的青瓷碟子里,摆在红木桌子上。两人相对而坐,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
孙策拿起红木桌上的青瓷酒壶,给自己面前的酒杯满上,端起来,小酌一口,又拿起银筷夹起几条酸爽的萝卜丝。
吕范摇了摇头,端起自己的酒杯一口饮尽,轻笑着说道:“伯符今日怎么如此懒洋洋?”
“征战数月,突然放松下来,自然有些懒洋洋了,不知道这次袁伯父派子衡来又是何事?”孙策靠在椅背上问道。
吕范轻笑一声,说道:“你那袁伯父可是颇为照顾你啊!”
“怎么?我去征讨祖郎,本就是替他出兵!”孙策又夹起一块撒着卤汁的炸豆腐说道。
“伯符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虽说是替他出兵,不过粮草兵器马匹可都是一件不少。况且,丹阳太守吴景是你母舅,丹阳都尉孙贲是你堂兄,泾县县令陆航与你是同乡,你去救他们不是应有之意嘛?”吕范端起酒杯缓缓的说着。
孙策笑了笑,说道:“子衡就别和我绕圈子了!”
吕范放下酒杯,说道:“这一次你那袁伯父可是大手笔,给你送来了五万石粮草,500匹战马,一万套制式装备。”
孙策倒抽了一口冷气,自己辛苦作战数月,才好不容易缴获了4万石粮食,还留给迁出大山的山越人一万石。如今袁术一下子就送来五万石粮食,果然是大手笔啊!而且南方马匹稀少,500匹战马更是可抵万金,再加上一万套制式装备。孙策实在想象不出来,袁术到底有何想法。
(求收藏啊!!!求支持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9、吕子衡阁中对()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孙策皱了皱眉头,放下筷子说道。
“说起来他倒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其一算是对这次剿灭祖郎的感谢,其二则是希望结好与你,毕竟说起来他对你还是有几分愧疚的!”吕范慢悠悠的说着。
“结好与我?袁伯父麾下将校数百,虎贲十数万,谋士如云,能吏如雨,何须结好与我?”孙策轻笑着说道。
吕范摇了摇头,说道:“伯符何必妄自菲薄,自马太傅表你为讨逆将军,你便已经名声大噪,这次丹阳一役,更是让众人刮目相看。如今已有大将十数人,谋士数人,虎士两万,在这天下也算是一方势力了!”停顿了一下,吕范又继续说道:“况且袁术刚刚被曹操击败,正是颇为虚弱之时!”
孙策笑了笑,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如今我就像是无根之浮萍,空有精兵,却无一处立锥之地,说不定哪日便要树倒猢狲散了。”
“树倒猢狲散!”吕范咂了咂嘴,缓缓说道:“当今乱世,汉室不兴,手中有兵,自然会有地盘,破虏将军昔日在江东颇有威名,我便不信你对那江东数郡一点都不动心?”
“动心是动心,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孙策叹息了一声。
吕范轻笑一声,说道:“伯符何必叹息,若有召唤,我必前来助你,到时一统江东,西进荆州,巴蜀,据南国以待中原之变,进可攻退可守,乃是帝王之业!”
孙策一愣,万万没有想到吕范竟然对自己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过了良久,孙策才开口道:“子衡端是好算计,只是这话为何不曾对袁伯父说过?”
吕范看着孙策,笑道:“我便不信,伯符看不出袁术终难一亡?”
孙策笑而不语,吕范也不强求,依旧自顾自的说道:“袁术志大才疏,若无曹操还能成就一番事业,可惜与曹操为邻,袁术必败。陶谦垂垂老矣更不必提。一统中原者必是曹操。河北之地,公孙瓒,刘虞皆不是袁绍对手,袁绍必然能一统河北。刘表,刘焉不过是守户之犬,冢中枯骨罢了。江东之地,尚且无主,伯符兄一统江东岂不妙哉!”停顿了一下子,吕范继续说道:“袁绍定然一统河北,曹操必定一统中原,北方虽地大人多,却难容二虎,若我所料不错,也就是七八年间罢了,北方必有大战,且此战旷日持久,非数年不能平定。”
“这十数年便是我发展的大好时机,以江东为基业,西取荆楚,巴蜀之地。”孙策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吕范微微一笑,同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子衡好算计,却不知这江东该如何攻伐?”孙策敲了敲桌子问道。
“江东五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人口二百万余,兼有山越人口约百万匿于江东。江东士族不丰,以吴郡为首,吴郡定则江东定。丹阳如今握在伯符兄母舅及堂兄手中,自然无虞。吴郡有一巨寇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伯符以讨逆将军之尊讨伐,名正言顺,至于许贡之流可以弹劾其治理地方不靖,辅以暗手除之。会稽太守王朗为人刚毅,伯符可驱使严白虎残部入会稽,借而攻之。豫章太守华歆清名远扬,深得民心,若伯符平定其余诸郡,豫章则传檄可定。”吕范缓缓的说着。
孙策听了吕范的话,心中颇为满意。
作为穿越者,孙策对于历史的走向一清二楚,吕范说的虽然不全对,也大致算**不离十。
“子衡,可愿助我?”孙策放下酒杯,认真的问道。
吕范闻言便拜,高声说道:“范拜见主公!”
孙策一把拉起吕范,轻笑着说道:“子衡何必多礼?”
却说孙策扶起吕范,坐在红木椅上敬了吕范一杯酒。
过了片刻,孙策缓缓开口说道:“却也不瞒子衡,前几月,我征讨祖郎时,曾与泾县县令陆航密谈一番,达成了协议!”
“主公,却不知是何协议?”
孙策捏了捏下巴说道:“严白虎为祸乡里,有人却不能保境安民,世叔陆航对吴郡太守盛宪和吴郡都尉许贡不满久矣。所以,世叔请我率兵讨伐严白虎,以平靖乡梓。”
吕范笑了笑,说道:“如此一来,主公入主吴郡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只见吕范轻轻放下酒杯,缓缓说道:“一来,主公身为讨逆将军,而那严白虎却自称东吴德王,为祸乡里,乃是朝廷叛逆,主公讨之,责无旁贷。二来,吴郡士族请求主公出兵平靖乡梓,出于同乡之谊,主公也是不得不去。如此一来,主公攻打严白虎自然是师出有名!”
“此言妙矣!”孙策大笑着说道。
孙策又夹起一筷子爽口的萝卜丝放进嘴里,满饮杯中的江东大曲。
“子衡以为何时用兵为宜?”
吕范皱了皱眉说道:“如今是八月初,主公如今拥兵两万,其中有5000老兵,7000降兵,8000新兵。也就是说经过阵仗的有12000,其余8000都是新兵蛋子。不过这8000新兵中有5000山越人,稍加训练便是强兵。”
孙策听着点了点头,却见吕范继续说道:“严白虎虽说只是一个匪寇,却已经在吴郡为祸多年,其人势力颇强,拥兵数万,以范之浅见,若要击败严白虎,我军必须训练数月方可。”
“范以为主公可在年后出兵,过年时大宴众将士,携士气而攻之,吴郡必可一鼓而下,况且有吴郡士族为内应,此战易耳!”吕范笑着说道,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风范。
孙策大笑着拍了拍手,说道:“子衡,好手段!”
八月中,贾华与宋谦率军护送孙策之母吴夫人及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四兄弟和小妹孙尚香自曲阿入江都。
江都港口,孙策携诸臣属迎接母亲及弟妹。
这月份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孙策一身轻便的白色吴服,站在江边。诸臣属都随在孙策身后,周围约莫有两千侍卫司亲军列队警戒。
不远处,隐约能见有七八艘大船缓缓驶来,船头高悬孙字大旗,那正是宋谦和贾华率兵迎接吴夫人和孙权等人的船队。
船队快到江都港时,数十艘艨艟,走舸,斗舰便迎了上去护卫着船队入了港。
(第三更,求收藏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0、听香水榭家宴()
当先一艘三层楼船很快便靠了岸,却见吴夫人抱着孙尚香站在甲板上,身后是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四人。
几个军士抬着几块木板搭上楼船,孙策踩着木板大步上了楼船,身后是一个撑着大阳伞的亲兵。
“儿子拜见母亲!”孙策一上船,便大礼参拜。
吴夫人一身素服,云鬓上插着一根金钗,只见她忙放下女儿,上前几步,扶起儿子,仔细端详着儿子那张越发成熟俊朗的脸,摩挲着儿子下巴上青色的胡茬,不住的说着:“我儿长大了!”
“儿子不孝,不能承欢于母亲膝下!”孙策再次跪在母亲面前说道。
“伯符莫要自责,好男儿志在四方,你能继承你父亲的遗志,母亲就很欣慰了!”吴夫人扶起孙策,指着身后的三个儿子说道:“况且,还有你四个弟弟和尚香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