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殿门,蔡商等人急急忙忙地往后殿走去,皇帝一意孤行,‘宰相党’又倾力支持,他们已经无计可施了,现如今,只有太后才可以力挽狂澜。
大臣们下朝,刚走了没几步,突然有人惊呼“你看,天上!”
所有人都抬头看,只看了一眼,就满面惊恐,只见,正南方,一颗璀璨耀眼的星辰,不知何时挂在了晴朗的苍穹之上!
(本章完)
第113章 图穷而匕首现()
太白星见于白昼,主当政者更替。
历史上,但凡出现这种天象,都会有一场可怕的杀戮,到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是一件要命的事!所有人都加快脚步,急匆匆地往宫外走,这个时候,多留皇宫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快走出皇宫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找司天监监正袁啄风,可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没有人不在心里暗骂:“老家伙,你跑的倒挺利索。”
顾让忧心忡忡,他这个时候有些想打退堂鼓了“蔡大人,咱们还要去面见太后吗?”蔡商瞥了一眼悬在半空的太白星,斩钉截铁道:“去,必须去,此天象不正寓意着,朝中有奸佞,意图不轨吗?我等为人臣子,焉有看着君主被人蛊惑而无动于衷的道理?”
“蔡大人所言极是!”其中一个主簿也同意蔡商的意见。顾让叹了口气,尤自祈祷“但愿此事与你我无关。”几个人说罢便直奔太后寝宫。
正往养心殿走,突然听见外面侍卫的惊呼声,刘邦下了马车,就亲眼目睹了这一奇异的天象,他不由乐了“嘿,有生之年竟能见到如此奇观,运气不错。”
他为看到奇景而感到愉悦,侍卫却战战兢兢,王忠更是脸色惨白,几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刘邦感觉十分不解,问原因也不说。他十分有些纳闷“不就是金星昼现吗?至于这么紧张?”
这种天象他知道,在前世的天文论坛上被提起过很多次,据说,是因为金星周围的卫星撞击导致的,后来金卫不见了踪影,这种天象也就变成了传说,不见了踪影。
唐朝的史书记载里,这种天文奇观似乎很多,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如此,到后来,他杀所有和‘武’有关的人,也是因为太白星频昼现,并且有谣言说‘女武当主天下。’
想到这,他不由愣了,“怪不得,他们这么紧张,我怎么忘了,这是迷信天象,鬼神的古代!”他知道这是普通的自然现象,其他人可不知道,万一,有人像李世民那样,猪油蒙心造起反来,那就大大的不妙。
刘邦的脸色变得严肃,他一挥手“火速回养心殿!”同时对王忠道:“你去将司天监监正叫来!”
回到养心殿,刘邦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太白星现是凶兆,必须有人来顶缸,以安民心。可到底找谁?这是个问题。
一盏茶还没喝完,司天监监正袁啄风就火急火燎地跑来了,刘邦看着王忠,后者脸色古怪“陛下,奴婢在半路上碰巧遇见袁大人了。”
刘邦点点头,示意让他出去,阻止了袁啄风要大礼参拜,刘邦开门见山道:“今日天象如此奇异,卿作何解释?”
袁啄风从袖子里掏出两块烧黑的龟甲,指着上面的纹路道:“陛下,臣已经卜过卦。。。”
“卦象如何?”见他都快拧到一起的眉毛,刘邦就知道,卦象肯定不好,不过,这些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卦上究竟怎么说,到底该找谁顶缸。果然,袁啄风支吾了两声,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上面写着:“太白见于正南,南方藩国当主天下!”
刘邦张大了嘴巴,心道“这也行?星星在南面,就说南方的藩王要造反?不过没关系,只要有理由就行。”他仔细想了想,大渝南面的藩国好像就两个,一个楚国,一个赵国。
赵王想谋反,刘邦是相信的,刘安那个伪君子心里若没想过皇位是绝对不可能的,楚王要谋反。。。那就有些牵强了吧?
不说楚国是众藩国里最弱的,楚王刘阙自幼落下残疾,左腿很不灵便,是个瘸子。一个身患残疾,又无实力的藩王造反。。。怎么看都是脑残才能干出的事。
赵国离金陵最近,江南九地十五城富的流油,实力庞大,现在万万不能动刘安,非但不能动,还得尽力安抚。
“这样一来,只好就由你来顶缸了。”刘邦脑海中闪过刘阙的音容相貌,似乎是一个很憨厚的人。“怪就怪你生于帝王家吧。”他眼中寒芒一闪,已经对刘阙判处了死刑。
袁啄风看到刘邦这般杀气腾腾的样子,不由缩了缩脖子,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来。
这事他也很为难啊,太白星昼现,一般人是没办法顶起这口大缸的,必须得找个有分量的,宰相?他没那个胆子,六部尚书?还排不上号,太后?这是活腻味了,思来想去,只剩下亲王了。
诸多亲王中,楚王刘阙是最适合的——他最弱,也没什么影响力,就算要整他,也翻不起多大浪花。
这个卦象是他算出来来的,所以他能够想到刘邦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只盼望着皇帝陛下聪明一点,千万不要选刘安。
袁啄风的心思,刘邦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假如没有这份奏折的话,他还会相信,这家伙真卜了卦,但这么短的时间,你就写好了奏折,这就有些猫腻了吧?
说实话,刘邦真的很佩服袁啄风的机智,他很清楚皇帝想要的是什么,也很清楚,朝廷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才配做官啊。
袁啄风被刘邦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臣素闻陛下夜不能寐,恐有不干净的事物,不如让臣好好瞧瞧,看这天子寝宫之中究竟有何妖孽作祟?”
“我什么时候说养心殿有不干净的东西了?”刘邦心中直翻白眼,这个理由找的可真是冠冕堂皇。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袁啄风“如此甚好,袁卿,那你可得好好看看啊。”袁啄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的巨石这才放下去,只要皇帝收留他,就说明,已经明白了他的心思。
想想外面的那些妖魔鬼怪,袁啄风就头皮发麻,现在,袁府恐怕已经被人踏平了吧?
刘邦收起奏折,让王忠送袁啄风去后堂,并令禁军将士严加守卫,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许进去打扰监正做法事。
太后的信到了,让他去承乾宫叙事。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虽然刘邦已经做好了和太后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准备,但真正到这一刻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些发虚。
好在卫青也到了,这给他增添了不少底气,卫青进宫,就说明,皇宫的守卫已经尽在掌控之中。
三万禁军已经开进金陵,城外,姜义的五万河西军严阵以待,有了这些,任她再有天大的本事,刘邦也不怕。
“太白星现,主当政者更替!这话虽是迷信,但放在如今,却也没有说错,从今日起,这所皇宫,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我!”
刘邦眸中寒光一闪,配上天子剑,大步出殿,殿外,五百禁军精卒,披坚执锐,整装待发。
承乾宫。
太后站在窗前,看着天上的那颗闪亮的星辰,满脸愁容,玉萍从门外走进来小声道:“娘娘,司天监监正袁啄风去了养心殿。”
“孤知道了。”
“娘娘——”玉萍欲言又止,太后坐在椅子上淡淡道:“你是想说,要是那天晚上,孤没有手软,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吧?”玉萍点点头,太后突然一把将杯子摔碎在地“你放肆!”玉萍脸色惨白,忙跪地请罪。
太后看着她,眼神冰冷“季儿是我的孩儿,是大渝的皇帝,以前是,现在是,从今以后还是,你明白了吗?”
“是,娘娘,奴婢知罪。”
“玉萍,你我自幼一同长大,情同姐妹,在曹家的时候,你吃了不少苦,进宫后,也没过几天好日子,你恨我吗?”太后语气温柔,似乎换了个人似的。
玉萍咬了咬嘴唇,轻声道:“娘娘,这就是奴婢的命。”
“是啊,都是命,你出去吧,孤想一个人静静。”太后手倚在桌子上,揉着太阳穴,似乎很是痛苦。
玉萍一言不发,出了房间,她眼眶里隐约有泪花闪动,她径直往东走,那里是中御府的方向。“就算是被你记恨一辈子,我也不愿意看到你的梦想付诸东流。”
她刚转过一堵宫墙,就立刻缩了回来,中御府已经有人了,王忠站在中御府前,看着眼前这个带给他无数痛苦回忆的地方,牙齿咬的咯吱咯吱作响。
他一挥手,身后的二百全副武装的禁军士卒立刻将中御府围的水泄不通,王忠踢开哆哆嗦嗦趴在一边磕头的宦官,一脚踹开大门。
几个内侍刚想说话,就看到那些禁军士卒冰冷的目光,听到动静的中御府总管黄解陪着笑脸问道:“哎呦,王公公,你这是怎么话说啊?”
以前高高在上的主管如今给自己低声下气,王忠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鼻孔朝天“咱家奉万岁爷之命,前来缉拿罪犯,黄总管,你最好还是不要过问了吧?”
黄解眼中闪过一抹冷意“王公公说笑了吧?这是中御府,一直都是由太后娘娘执管的,都是太监,哪有什么罪犯?”
王忠懒得跟他废话,一摆手“进去,搜!”如狼似虎的禁军士卒立刻从门外涌进,内院子里,有十几个耍枪举巨石的壮实太监,见到禁军冲进来,都不由握紧了手里的武器。
这些是中御府的供奉,都是身怀绝艺的高手,他们虽然是宦官却不用干杂事,太后用他们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上次胁迫刘邦的就是这些人,差点弄死自己,刘邦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些人放在宫里是一个变故,需得提早清除,王忠就是负责人。
“杀!一个不留!”
王忠发完命令就缩在后面,那几个供奉见状,不甘坐以待毙,竟操起武器朝禁军杀了过来,棍影重重,石锤四飞,声势极为骇人,有好几个禁军士卒被石锤,棍棒砸飞,口中血沫涌出,眼看是活不成了。
“结阵!”
禁军队率见点子硬,也认真起来,战阵结好,那几个供奉武艺虽高,却也无可奈何,盾兵在前,枪兵在后,一轮交锋之后,那十几个人就满身伤口。
“放箭!”
队率再次发令,十几个人再厉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也无法抵抗万箭齐发,一轮箭雨,所有人都被射成了刺猬,躺在地上,有几个命硬的,还睁大了眼睛嚷嚷,队率冷笑一声,抽出佩刀,脖子上一抹,便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又往剩下的人身上各捅一刀,待确认全部死绝,这才向王忠回报“公公,十三个人,全部伏法,剩下的人该怎么处理?”
王忠脸上有种病态的兴奋,浓浓的血腥气让他无端生出几分男子的悍勇来,他回头看了看瘫软在地上求饶的黄解不屑道:“万岁爷只让咱家处理这些人,其余的就由万岁爷决定吧,收兵!”
(本章完)
第114章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承乾宫。
刘邦到时,太后正在花房侍弄花草,热衷权力,擅于玩弄人心的她和别的女人一样,也很喜欢这些争奇斗艳,五颜六色的植物。在众多奇花异草中,太后独爱牡丹。
大老远就能听到侍女报喜“娘娘,小五,小六,开花了,还是紫红色的。”小五,小六,这是太后给她最喜欢的两盆牡丹取的名字。
“哟,还真是,紫气东来,姹紫嫣红,如此富贵的品种真是难得一见。”太后见到那两盆尽情绽放的花卉,心情甚是愉悦。
她摆摆手示意刘邦也过来看,刘邦走到跟前,抚摸着妖艳的花瓣笑道:“不知道这两盆花食了多少血肉,才开的如此灿烂。”
太后随后嗔怨地看着刘邦道:“季儿,母后在你心中就是这样一个狠毒的女人吗?”
“母后不要误会,孩儿并没有这个意思。”
“哎,都说儿大不由娘,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不仅不听话,还对做娘的有了偏见,可悲啊。”太后说这话的时候,神情落寞,似乎是肺腑之言。刘邦不知道该怎么接,只好沉默不语。
跟着她一路走出花房,当太后看到在外面守候的卫青时,她的脸色明显有了些变化,因为她看到了卫青手里的棠溪御剑。
“微臣,见过娘娘!”卫青脸色如常,躬身施礼。
太后的表情恢复正常,招呼宫女们给刘邦准备山楂水,酸梅汤,几人来到花园边上的亭子里坐下。
“最近天气炎热,最容易上火,来,尝一尝,消消暑气。”她从侍女捧来的瓷罐里舀了一碗冰镇过的山楂水,递到刘邦面前。
刘邦接过瓷碗,看着碗里犹然冒着丝丝寒气的液体不知道该喝还是不该喝,犹豫了几秒钟,刘邦还是打算喝了它,毕竟这是一个母亲的一片心意,为人子女这点孝道还是要尽的,他不相信,太后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对他怎么样。
谁料想,碗刚递到嘴边,却被卫青一把给拦住了,“陛下,且慢!”刘邦抬起头看着他,卫青叫过旁边的一个宫女“你先喝!”语气强硬的不容拒绝。
宫女战战兢兢地接过卫青手里的山楂水,一饮而尽,过了好几分钟,见她无恙,卫青这才对刘邦点点头。
“你怕娘害你吗?”
刘邦清晰地看见了太后眼中那一抹萧索,失落和无奈的神色,心里不由也有些感慨,母子间从往日的亲密发展到如今的互相戒备,甚至是仇视,不得不说,是人世间的悲剧。
“母后不要多心,卫卿也只是尽臣子本分罢了。”刘邦笑着,从侍女手中取过木勺,又舀了一碗山楂水,一饮而尽。
“卫青,你出去,孤想和皇帝单独聊几句。”
刘邦没有说话,卫青也站在旁边仿佛压根没有听到她的话一样,太后嘴角有些哆嗦,秀眉微簇,那股平日里身居高位养出来的威严气势散发出来,她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卫青,孤的话你没听到吗?”
卫青依旧不为所动。旁边伺候的宫女,内侍都已经开始打摆子了,谁都看得出来,太后发怒了。
“卫卿,你先出去吧。”刚才刘邦只是想让太后明白,卫青如今效忠的人是谁,目的达到了,就没必要把场面弄得太过生硬,太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诺!微臣告退!”卫青一拱手,转身离开。
太后似乎被气的不轻,额头的青筋都已经冒出来了,刘邦也不去管她,又舀了一碗酸梅汤,细细品酌。
足足过了半晌,太后这才控制住情绪,她意味深长地看着刘邦道:“季儿,母后从前真是小瞧你了,能告诉母后,你是什么时候收服卫青的吗?”
到这个时候,说了也无妨,刘邦想了想笑道:“已经有一段日子了,那时候孩儿每日总是心惊肉跳,晚上做梦都梦到有人要加害于我,不得已,孩儿只能找一些自保的手段。”
话说到这份上,想必她也该知道刘邦的意思了。
果然,太后不再做过多掩饰,她挥退左右,轻声问道:“如此说来,那姜义也效忠于你了吧?”
刘邦冷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难道母后觉得他不应该效忠于我吗?”太后瞳孔骤缩,似是想到了什么十分可怕的事情,她压低了声音问道:“你究竟想干什么?”
“没什么,只是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东西罢了。”
听到这个答案,太后仿佛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突然就苍老了好几岁,她喃喃自语道:“季儿,你何必这么着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拿不走,你如今这么做,可知道后果吗?朝堂上那些支持你的人,他们没安好心。。。”
“没安好心,谁?霍政吗?”刘邦心中苦笑,他当然明白霍政有自己的心思,不过他即便再怎么坏,也不至于威胁到他的生命,他的皇位。
太后就不同了,她只要掌权一日,刘邦就得提心吊胆,谁知道,哪天她再来琅琊亭那么一回?
况且,‘宰相党’没安好心,他扶持的那些‘太后党’就安好心了吗?不把他们清理出去,这个国家迟早完蛋。
想到这,刘邦也不打算再装腔作势,既然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遮遮掩掩的,格调可不高。
他站起来望着天空的那颗太白金星冷声道:“事到如今,孩儿也不想再瞒你,你扶持的那些人,孩儿很不满意。”
“你想怎么对付他们?”
“很简单,就像他们对付钟建德一样,说实话,孩儿以前很害怕杀人,但自那以后,孩儿觉得,有时杀人一种很简洁,很有效率的手段。”
太后惊讶地看着刘邦,眼神复杂,沉默许久,她才吐出几个字来“季儿,你真的长大了。”
相比与太后的讶异,听到这句话的刘邦几乎没把眼睛瞪出来,他原以为太后会苦口婆心劝诫,或者大发雷霆警告,甚至出言威胁,可刘邦万万没有想到,她最后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看太后一半欣慰,一半痛心的神色,刘邦彻底懵了,因为他现在完全看不懂太后究竟是在扮演什么角色,擅于权谋的女政客,还是费劲心思,教子成才的慈母?
“母后,你——”刘邦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来的时候可没有料到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
好在太后一瞬间又回归到了正常频道,见刘邦已经铁了心要夺权,她也就打消了要继续谈判的念头。
太后也站起来,指着太白金星道:“这颗凶星又出现了,袁啄风第一时间就跑去了养心殿,他是怎么说的?”
“这才对嘛,什么场合就要用什么身份,你这样换来换去,让我很不适应啊。”刘邦心思陡转,未加思索就说了实话“太白经天,见于正南,南方藩国当主天下!”
此话一出,太后的脸突然之间就没了血色,整个人仿佛被五雷轰顶一般,后退了几步,扶着栏杆这才站稳,她颤声问道:“你打算牺牲谁?”
刘邦看着她的举动,很是疑惑,牺牲谁?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太后紧盯着刘邦,眼中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冷色“说,你打算牺牲谁?”
被她猛然间散发出的寒意震了一下,可能是刘邦出于自保的潜意识,他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