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是皇帝-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萍看了一眼天色,嘴角微微翘起,她像是看穿了刘邦心中所想一样轻声道:“陛下,昨儿个西奴国的商人给太后进贡了几桶葡萄美酒,奴婢们力气小没用,太后就让奴婢叫几个禁军卫士前去帮忙。

    奴婢来请陛下,就顺便让陛下的亲卫去了,现在啊,整个养心殿只剩这里的几个人了,陛下说的这么大声,他们恐怕听不见,就让奴婢派人送您去见娘娘吧。”

    小心思被人看破了,刘邦也不觉得害臊“如此也好,母后的事情自然得办!”

    “起驾!”

    玉萍一翻白眼,好似不想再跟刘邦浪费口舌,她喊了一嗓子,四名膀大腰圆的太监就将龙舆稳稳地抬了起来。

    龙舆这东西,全体都由金丝楠木制成,再以铜铁加固,本身就不轻,再加上刘邦的体重,怎么也得三百来斤,普通人虽能抬起来,但绝没有他们这么轻松。

    而且他们的走的还很快,过桥跨阶,丝毫感觉不到颠簸,刘邦心里暗道“果然是练过武的!”只有身怀武艺之人,下盘才如此稳当。

    玉萍跺着宫廷碎步在最前面引路,王忠与另外一个太监分别在左右陪行,很快就出了养心殿。

    望着仿佛镀上一层霜的地面,刘邦的心就如冬日仍挂在枝头的枯叶,瑟瑟发抖,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刘邦心里很清楚,以他和太后的脾气,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快到自己没有一丝准备,措手不及。

    将霍政老母骂了几百遍,他开始想“太后会怎么对待我?是劈头盖脸的骂一顿,又或者是打一顿,还是说把我关起来,甚至,干掉我?”

    刘邦吃不准啊,这几种可能性都是有的,最坏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最大!为何?以前,刘邦的存在对她只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可今晚的事情一出,就已是明目张胆和她作对了。

    要解决这个威胁,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干掉刘邦,就像魏鞅解决曹杰这个威胁一样,毕竟,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不是?

    “霍政这混蛋难道就没想到这一层吗?”

    他心乱如麻,正胡思乱想着,周围忽然暗了下来,刘邦抬头一看,只见皎洁如银的月亮不见了!远处,乌云竟开始迅速堆积,蔓延,该死的天气,又要下雨了!

    “陛下莫急,马上就到了。”玉萍见刘邦有些坐立不安出言安抚道。刘邦瞟了她一眼,没有作答。

    琅琊亭,得名于琅琊山,乃八亭之首。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古树婆娑,碧水潺流,布局之严谨,曲折幽深,景色之瑰丽,富有诗情画意。

    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词赋,当今书圣王释之曾更在此悟道,写下了天下第一书‘琅琊提序’,如今这卷字帖就放在刘邦的卧室里。

    大渝皇宫里也有一座琅琊亭,位处皇宫最偏僻的东北角,这座琅琊亭与琅琊山的的那座不是同一物,却有着很深的渊源。

    这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都是刘邦的便宜老爹,国家被他弄得一团糟,却偏偏附庸风雅,喜欢艺术。

    他是王释之的脑残粉,不但将‘琅琊提序’搜刮进了皇宫,还在皇宫里模仿琅琊山的那座建了一座琅琊亭,就连四周摆设,景致都一致。

    刘邦居住的养心殿就比较靠东,离琅琊阁自然很近,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刘邦就已经看到了琅琊阁前边的那片竹林。

    穿过竹林是一座环形假山,琅琊阁就在假山围绕起来的场地中间,刘邦来过这里几次,也算是熟门熟路,龙舆轻轻落下,玉萍一挥衣袖,那五名太监躬身退下,隐没在了黑暗当中。

    刘邦下了龙舆也不去管她,径直一个人往前走,王忠紧随其后,也想进去,不料被玉萍挡在了外面“王公公,娘娘和陛下说话,外人不便打扰,你还是跟我走吧?”

    王忠打着摆子,可怜兮兮地看向刘邦“陛下——”刘邦心里暗骂啊,“老子如今自身都难保,你进去不是找死吗?”他没有去管王忠,甩开步子进了假山。

    这里很安静,哗啦啦的流水声不绝于耳,隐约能看到前方有烛火闪烁,刘邦环视四周,但油灯的照亮范围实在太小,除了脚下的半丈地方还能看清外,再远处是一片漆黑。

    他调整了一下心情,努力装出一副热忱的模样,“躲是躲不过去的,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随机应变了。”

    走过木头搭建的小桥,一座六丈见方的亭子出现在了眼前,亭子里点着一盏烛灯,石桌上放着一壶酒。

    太后正坐在石椅上,左手放在腿间,右手端着一樽夜光杯,目光幽幽地看着他!

    (本章完)

第83章 逃出生天() 
刘邦的心陡然一紧,他忙放下灯盏上前几步下跪行礼“儿臣,参见母后。”太后没有说话,那只举着酒杯的手也一直保持原来的动作,过了许久,她轻叹道:“起来吧。”

    “谢母后!”

    太后将酒杯放下,朝他挥挥手“来,坐这里,哎,真是长大了,现在和我都开始客套了,长大了好啊,做娘的哪一个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儿长大成人呢?就是生疏了些。”

    这是在套我?刘邦心中了然,这个时候可不敢马虎,她看似已经放下了太后的身份,自己却万万不能忘记,非但不能反而要更加敬畏有加才成,他坐在石椅上笑道:“母后这是哪里的话,尊敬母后是儿臣的本分,再说,您虽然是孩儿的娘亲但同时也是大渝的国母,儿臣的母后啊,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嗯,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太后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后,她不发一言,只是看着夜空,目光涣散,竟有些失神。

    刘邦很奇怪,他刚才故意把话题扯到礼数上,就是为了给太后一个宣泄的出口。

    今日他与霍政里应外合,折了她的面子,作为子女,这就是不敬父母,没有礼教。以太后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这个时候就该大发雷霆,痛斥刘邦的。他已经做好了迎接口水的准备,怎么突然就熄火了呢?

    “果然非同一般啊。”刘邦没有为太后未斥责于他而感到庆幸,相反,他的心在一点点往下沉。太后刚才要是借势发火,就说明这是家事与政治斗争无关,母亲教训儿子嘛,天经地义,最坏也就骂他一顿,打他一顿,再关几天紧闭,这一关也就过去了,

    可她沉默不言,就说明此事的性质并非孩子不听话这么简单。也是,你没见今晚宴会上,太后那几欲杀人的模样吗?太后又怎么会如此轻飘飘地放过?

    她想必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刘邦想以家事解决,但这不是她想要的,既然双方无法妥协,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必要了。

    太后在酝酿,刘邦在等待,场面一时之间有些尴尬。

    刘邦其实很想找个话题打破僵局,可他想不到——彼此都是为了天下至尊的权力博弈。

    在这个场合里,没有母子,没有亲情,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代表着沉甸甸的利益,除了这些,任何谈资都只是敷衍。

    所以,他只能等待,好在等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太后只发了一会呆就转过脸看着刘邦问道:“季儿,今晚的事情你怎么看?”

    得,正戏来了。

    刘邦佯装不解道:“母后是说表哥被人杀害一事吗?”太后戏谑地注视着他,那表情好像是在说‘明知故问。’

    被她盯的有些发虚,不过刘邦还是不改天真无邪的眼神。见他充愣装傻到如此境界,太后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这件当然也包括其中,你怎么看宰相提议让你亲政这件事?”

    “母后,儿臣,儿臣——”刘邦小心翼翼地看着太后的脸色,声音已经有了哭腔,嚅嗫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是他来的途中所想的对策,打亲情牌!人都有恻隐之心,但凡她还对自己这个儿子有点感情,就应该不会逼迫的太过分,至少不会要他性命!

    刘邦以人性的角度去猜度太后的心思,这本没有错,只是他低估了太后的决心,低估了权力对人的诱惑力。

    太后无喜无悲,并没有因为刘邦的局促而感到同情,她站起来走到亭子边上,望着混沌的夜空轻叹道:“自高祖皇帝乱世起兵起,我大渝历经六代君王,他们为了这片土地倾注了无数心血,多少人用命守住的江山决不能毁在你的手里,季儿,你退出吧。”

    退出?退出什么?刘邦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祖宗社稷不能毁在我手里?好像我一亲政就要到世界末日一样。”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这事必须得问清楚了。刘邦不解道:“母后这是何意?儿臣有些糊涂。”

    “孤要你拒绝亲政!”太后好像失去耐心了,她不想再和刘邦虚与委蛇,一改常态厉声说道。

    看着她那张在烛光下显得有几分狰狞的面孔,刘邦感觉自己的心跳好像停止了跳动。

    足足过了十几秒,刘邦这才还了魂,是了!不管她在朝堂上如何允诺,此事终归还是要刘邦说了算,只要皇帝说自己还不能亲政,霍政即使说破天,也半点作用不起。

    太后今夜将他召至此地,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刘邦知难而退,自己拒绝亲政。

    “可我能答应吗?”刘邦问自己,得出的答案是不能。

    自己手中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好不容易到手,焉有交出去之理?这一次交出去了,下一次能否得到还是个未知数。

    大臣们会寒心,他们认为这个皇帝是个软蛋,不堪辅佐,百姓会认为皇帝无能,那些虎视眈眈,别有用心的王爷们更会觉得皇帝好欺负。

    人总是这样——逃避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一次让他交出实权,下一次让他交出皇位,他交还是不交?

    自己早已是退无可退,她为何还苦苦相逼?刘邦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凄惨“母后,这又是所为哪般啊?”

    “所为哪般?”太后的声音冷的可怕“你表哥被害,这事跟你有关系吧?”

    “休矣!”刘邦顿觉五雷轰顶,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锦衣卫里有奸细!自己被人给出卖了。

    正打算破罐子破摔,想说“老子才是皇帝,你们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时,他突然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她不可能知道的这么快啊?再说,以魏鞅严谨的性子,这事情知道的人必然不多,且都比较可靠,泄密的可能性很低。”

    “这么说,太后是在诈我?”刘邦极力使自己冷静下来,细细思忖其中细节,越想越觉得太后诈自己的成分更多一些。

    太后是聪明人,就连刘邦都能想到曹杰之死非霍政所为,她不可能想不到,可如果不是霍政那就必然还有另外一股势力掺和其中。

    联想今日在宫宴上,刘邦与霍政的默契,再加上她得到的一些蛛丝马迹,自然而然便能想到,这另外一股势力就是刘邦!

    “他娘的,险些被你得逞!”刘邦心中暗骂,脸上露出一抹不可置信的神色“母后,您是儿臣的亲娘,曹杰更是儿臣的表哥,儿臣怎么会想着害他呢?您冤枉儿臣了。”

    “哦?是吗?”太后又坐回原位,她的语气里寒意不减,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说道:“那你能告诉孤,原千衣卫使胡不归去哪了吗?”

    “胡不归?”刘邦抬起头来“他不是被母后贬为庶民逐出皇宫了吗?”

    “是啊,孤也没想到,一个被贬的罪官竟然还深受皇帝牵挂,不但得到了朝廷尚书的庇护,还整日神出鬼没。

    也罢,毕竟他是为了你才丢掉官职爵位的,你为他谋个出路也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干的什么买卖啊?难不成是鸡鸣狗盗,杀人越货之类的吗?”

    刘邦暗骂“胡不归你这个蠢货,让你低调一些,你尽给老子闯祸!现在也只能委屈你了。”

    “母后,您怀疑他与表哥的死有关?这简单啊,把他抓起来审问就是了。”

    胡不归就算再蠢也应该知道,只要紧咬牙关就没有性命之忧,一旦开口便必死无疑的道理。所以刘邦不太相信他会出卖自己,顶多就是受一些皮肉之苦,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

    “这事蔡商他们自然会办,到现在这个时候,也不怕告诉你,你暗地里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在孤的掌控之中。

    指派胡不归去劫法场,是你一人所为,当着百姓的面许下永不加赋的承诺亦是,和周崇没有分毫关系,回宫途中宰相给了你一封信,信的内容孤也知道。

    至于出宫是卫青放出去的,更是一派胡言,卫青是孤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对孤的忠心没有人比孤更清楚,是王忠那个狗奴才带你从东墙地道里出去的吧?

    随后你与霍政以画传递信息,去清业坊,与梅瑛那贱人喝茶谈天,聊了整整一个多时辰,她给了你一些东西,这些孤都明白。今天你与霍政里应外合,逼孤就范,可堪权谋经典。

    现在,你机谋善变,进退有方,虽入险地却仍不失君主风度,有儿如此,孤心甚悦。

    只是有一件事孤很好奇,自从你伤好痊愈之后,一改往日本色,你能告诉孤,你以前的种种难道都是装出来的吗?”

    听她将刘邦的小动作一一抖出来,刘邦暗道不妙,这是摊牌了啊,别人给你掏心窝子可什么好事,要么关系好到无话不说,要么就是想弄死你,好让你死个明白。

    太后很明显不是前一种。如果师骆那老太婆说的没错,她压根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这便意味着,她已经决定要干掉刘邦了。

    他不敢去看太后的眼睛,不过想也能想到,她此时的眼神很危险,不过说来也奇怪,不知道太后会怎么处置他之前,刘邦还心里打鼓,忐忑不安,结果一出来,他反而不怎么害怕了,即便是最坏的结果。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打亲情牌,妄图让她产生恻隐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这女人现在完全处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边缘境地,自己还需要一些筹码,用来保命的筹码。

    看来,白胡子老头的梗又得再用一次了,古代的人都很迷信,想必告诉她自己乃是上苍的宠儿,会让她有所顾忌——害他就是得罪神灵,要遭天谴的!

    “母后明鉴,听儿臣细细道来!”刘邦添油加醋地又讲了一遍他是如何梦游天庭,观赏星辰生灭,宇宙沉浮,随后被天帝邀请去喝酒论道。

    在此之间他还借用了一下宇宙大爆炸相关的知识,说的是言之凿凿,仿佛煞有其事,总之,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老子是货真价实的上天之子!

    果然,太后听罢脸色立刻就变了,时青时白,表情甚是精彩,她即便见多识广,可哪里听过这番论断?见刘邦说的有板有眼,心里已信了八成,再加上刘邦这一个月来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当下这心态就不一样了。

    “天佑我大渝啊,竟给我大渝降下如此一位真龙天子!此乃国之幸事,当饮酒为贺!”太后端起酒壶就给刘邦斟满一杯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殷红如血的酒液配上玲珑剔透的夜光杯,在烛光的照映下,散发出格外妖艳的颜色,刘邦见将她唬住,心中不由也豪气大发,接过酒杯,便以袖遮脸欲饮。

    刚打算一饮而尽,透过衣襟缝隙,他看到,太后那双丹凤双眸里吞吐着令人心悸的寒芒,就像是眼镜蛇即将准备狩猎时的目光!杀机已是无法抑制!

    不好!

    刘邦心中大惊,此时,天际一道惊雷闪过,随后闪电如同银蟒划破了黑暗,刘邦一下瘫倒在地,酒水洒了一地,周围被溅到的花草瞬间枯萎!

    (本章完)

第84章 百态() 
这一道闪电惊雷来的不可谓不及时,刘邦爬起来,一下子扑到太后的怀里,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看起来好不凄惨“母后,孩儿害怕!”太后的眼神呆滞,望着浑身哆嗦的刘邦她哽咽了半天硬是没说出一句话来。

    末了,她只是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抚摸着刘邦的头,一言不发。

    霍政何许人也?自己与他斗了这么长时间,她哪里不知霍政此举是为了打击自己而利用刘邦?

    皇帝心思重,可手段稚嫩,尚无一点执政经验,如果自己退居二线,朝堂上便再无抗衡霍政的力量,这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被霍政为首的门阀势力蚕食干净,付诸东流。

    霍政不会放过她的,他会利用皇帝将自己一点点逼入死境!等到刘邦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再将皇帝一脚提开,到那个时候,刘家几代人历经艰辛打下来的江山就要换做他人姓氏了。

    她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就将刘邦叫到这里来,想劝他拒绝亲政。却不料,刘邦鬼精鬼精的,没有半点要放权的意思,她心中是又觉得好笑又觉得不满,于是便不再与他周旋,索性将刘邦背地里干的那些勾当全部抖了出来。

    愿意是想让皇帝知难而退,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个猜测,却让她知道了一件惊天大事。

    “皇帝是得到神启的真龙天子!”这可不得了,自三皇五帝之后,有哪个君王还自证天命神授的?

    这事真假与否并不重要,可怕的是一旦被别人知道再加以渲染,皇帝执政的合法性就再无破绽,这张底牌再加上霍政手里的那道先帝遗诏,足以让她寸步难行,束手无策。

    惊怒之下,一直压抑着的杀意瞬间不受控制,鬼使神差地给刘邦倒了一杯作以防万一之用的毒酒!

    人心就是这么可怕,杀机一起再无情义可言,她刚才眼见刘邦就要饮下鸩液,心中竟然没有半点不忍。

    直到方才这一声惊雷才将她从魔鬼的国度中拉回人间,她如梦初醒,见刘邦被吓得像一只鹌鹑一样,她时而愧疚,时而怜惜。

    她怎么忘了,刘邦平生最怕的就是打雷!在他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每次天上一打雷,他就哭着喊着要找娘,往事不堪回首,记忆的闸门一打开,从前那些和刘邦朝夕相处的日子便浮上心头。

    “再怎么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啊,我刚才竟差点亲手杀了我的儿子!”各种情绪一齐涌出,太后冰冷的心理防线一下子被击的粉碎,抚摸他的手也不由温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