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是皇帝-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忠呜咽着,几乎是将整块梨花酥吞了进去,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着很是可怜。

    “没毒,没毒。。。”王忠嘴中一直说着这两个字。

    许久,卫青这才将刀从他脖子上拿开,他拱手对刘邦说道:“陛下,很快就到燕回宫了。”

    刘邦嗯了一声,将一块梨花酥塞进嘴里,然后拿出一块递给卫青,边吃边对他说:“来,你也来一块,味道很不错。”

    卫青双手接过梨花酥“谢陛下恩典。”

    说完就转身上了马。

    刘邦连吞了三块,这才对王忠说:“你胆子也太小了吧,人家还没砍你呢,就把你吓成那副德行。”

    王忠幽怨地看着刘邦,禁军统领卫青,军纪严明那可是出了名的,死在他刀下的可不止有军中将士,很多宫女,太监也被他送进了黄泉。

    然而这些,他可不敢讲,也不能讲。

    刘邦把剩下的梨花酥包好,交给王忠“等过几天闲了,咱们去野外烤肉,卫卿,到时你也来啊。”

    卫青在马上拱手道:“臣公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

    “随你吧。”刘邦不置可否,刚才也只是客套一下,他与卫青的关系现在还需要保密,不宜走的太近。

    卫青也明白这个道理,朝中形势的复杂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时候,走错一步就有可能是无间地狱,看他新换的甲胄就知道,他是如何的谨慎。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足足走了半个时辰,马车行过大明湖,黑色厚重的燕回宫阙就在眼前。

    众臣早已在真武门前等候。

    卫青快马前行,两侧将士跑步开路,王忠揣着拂尘,高声道:“陛下驾到。。。”

    “恭迎陛下。。。”

    群臣拜倒,王忠拨开门帘,刘邦深吸一口气,下了马车,他挺起胸膛,双手负在后面,跺着方步向前走。

    走到群臣中间时,他展开双臂,沉声道:“诸卿平身。”

    礼部尚书吴应哲躬身走到刘邦面前道:“陛下,大婚礼仪已经准备完毕,请陛下宣诏。”

    说完递来一个金黄色的卷轴。

    这是太后的懿旨,拓太后,皇帝印,由皇帝宣读,以此来昭告天下,昭告群臣,皇后的人选。

    太后敕曰:孤闻治世以文。。。林氏长女,品质德馨。。。伏为苍天告知,受荫祖宗之德。。。封为帝后。

    长长一大截,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说起,将各路神灵都赞颂了一遍,然后告诉上天,祖宗,说林嫣成皇后了。

    刘邦念完感觉气都快断了。

    众臣再次拜倒“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渝贺。”

    礼部尚书举起手臂一挥“礼乐起。。。”

    然后钟鼓齐鸣,原本安静的燕回宫一下子成了歌舞的世界,无数莺莺燕燕的宫女从宫门分成两排,依次涌出。

    刘邦先行,众臣紧随其后,穿过宫门,前面横着一条小河,河面上有一座汉白玉砌成的拱桥。

    桥边,有一顶大红轿子,伴随着乐声,帘子被侍女拉开,一个体型优雅的女子缓缓走出。

    那女子,身披凤衣霞冠,面容精致而又清丽脱俗,薄唇紧抿,口红妖艳夺目,柳叶弯眉,双眸如月,眉心还点着一枚火焰纹。

    刘邦呆住了,身后也传来一阵赞叹声。

    他在刑场见过林嫣,当时的她穿着囚衣,被绑在刑架上,虽然美丽,但哪里有今日这样耀眼,如同天仙下凡一般。

    形容一个女人漂亮,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说法就是美如天仙,刘邦对于这样的描述一向都嗤之以鼻,认为是夸大其词。

    但今天,当见到林嫣的那一刻,他信了。

    世间竟然真有如此美丽的人,火红的嫁衣,火红的嘴唇,火红的眉心纹,整个人犹如被火焰笼罩的精灵,摄人心魄。

    林清徐,还有他的夫人林赵氏牵着林嫣的手走向刘邦,林清徐行跪拜礼,林赵氏行蹲礼“臣为陛下贺,为大渝贺。”

    说罢,就将林嫣的手搭到刘邦的手心里。

    她的手很滑,比最好的美玉还滑,原谅刘邦词穷,只能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两手接触的时候,刘邦明显感觉到,她的手颤抖了一下,下意识地想要从他手里挣脱。

    还没等她得逞,刘邦便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

    乐声音调再次拔高,一排排宫女挥洒着桃花,瞬时,四周变成了花的世界,刘邦牵着林嫣的手踏上了拱桥。

    这里铺着长长的红地毯,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

    童男童女在前指路,身后有舞女轻唱,刘邦听了好一会儿才听出来,她们唱的什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对新人的祝福。

    当两人走到拱桥中间的时候,朝臣,宫女,太监,侍卫,所有人都跪倒在地,行三叩九拜大礼。

    天地间只有他们站立。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圣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祝娘娘凤体安康。”

    万岁称号是皇帝的专属,皇后还没这个资格,不过这并不影响场面之壮大,气势之磅礴。

    群臣见礼之后是外国使臣祝福。

    北秦,梁国,南楚,这三个与大渝交接的文明国度,分别派出了使臣表达最皇帝,皇后的祝福。

    无论他们心中有多么不愿意,但在这一刻也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样,行三叩九拜的大礼。

    因为不如此,他们立刻就会被在场的大渝百官,将士撕成碎片。

    皇帝大婚,普天同庆。

    这是高祖皇帝立下的规矩,太宗皇帝时,有外国使臣不行跪礼,他们立刻就被斩下了头颅,放在了祭拜天地,祖先的灵台上。

    四千字大章奉上,求推荐,收藏啊~~~~~~~~~~~~~~~~~~~~~

    (本章完)

第20章 盛宴() 
刘邦很得意,即便自己是个没有实权的儿皇帝,即便自己名声很臭,但此时此刻,眼前这些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大人物也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给自己行礼。

    这就是皇帝的权力。

    无论这个皇帝再怎么不称职,只要他一天在这个位置上,明面场合里,他都高人一等,是人群中最高贵的存在。

    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是身边的这只金凤凰,她显然还没有高人一等的觉悟,眼神里充满了茫然,还有一丝悲哀以及无奈。

    她的手冰凉冰凉的,好像刚从太平间里出来一样,一下子冲散了柔滑细嫩带给他的美感。

    “作为皇后,王的女人,这样怎么能行?”

    刘邦紧紧攥着她的手,用从电视剧里学到的皇帝说话方式,阴阳怪气地问道:“爱妃,这场盛宴都是为你准备的,可还满意?”

    林嫣身体颤了一下,刘邦戏谑地看着她,没听到想象中娇声娇气地赞美,回应他的却是一个冰冷的眼神。

    女子发育早,再加上她本来就比刘邦大五岁,身高超出刘邦好大一截,林嫣几乎是在俯视他,脸上充满了鄙夷的神色。

    “该死的臭婆娘。”刘邦暗骂一声,男人对于身高很敏感,就像在意小弟弟的长度一样,无论是谁,被一个女人,尤其是比自己还高的女人轻视都会不爽,这是从远古遗传下来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作怪。

    所有人跪在地上,有些好事之人抬起头偷看,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不由低声偷笑。

    刘邦不再得意,他很不爽。

    “平身吧。”他没好气地说完,就踏步向前走去。

    漫天的花雨,无数花瓣飘落,整个燕回宫都被桃花那淡淡的清香包围,沿着红地毯一直向前,穿过午门就到了今日婚礼举行的场所,真武广场。

    这是一片比朱雀广场还要开阔的地方,位于地势较高的午门与燕回宫主殿——宣政殿中间。

    无论站在这里,还是宣政殿,对广场上发生的一举一动都能一览无余。

    规模庞大,这是带给刘邦的第一印象,他目测了一下,这块空地足足有五个足球场大小。

    其次便是奢华,整片广场都由青石地板铺成,平平整整,犹如刀削一般,每一块地板砌的是严丝合缝,完美至极。

    更令人咋舌的是,那些青石板上面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分开来看,是独立的个体,全部组起来却成了一副完整的图案。

    此刻,展现在刘邦眼前的是一朵巨大的菊花,在落日的余晖下,那朵菊花闪耀着橘红色的光芒,尽情绽放。

    “他娘的,这是怎么建的?”刘邦吞了吞口水,心惊不已。

    都说古代的建筑工艺高超,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会精妙到如此地步,单单建造这样一个广场,需要多少石料,多少工匠?

    更别提气势更加雄伟的宣政殿了。

    要知道,燕回宫只是整个燕国皇宫的一部分,充其量算得上是精华所在,如果其他宫殿没有被损毁的话,鬼知道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地方。

    刘跃引以为傲的大渝新皇宫,在燕国皇宫面前就是渣渣,反正刘邦直到现在也没发现,有哪个地方能够比得上这里的。

    由此可见,燕国鼎盛时期是有多么强大,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也逃不出灭亡的命运。

    这不能不让人唏嘘。

    不过这也让刘邦明白了一点,以巨大的人力物力为代价,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才是怪事。

    “万恶的封建统治啊。。。”他在心中叹道。

    思绪如闪电,虽说对眼前的壮观场景感到震撼的不只是他一人,但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司空见惯。

    礼部尚书凑了过来轻声道:“陛下,吉时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还是快些走吧,太后可还在宣政殿等着呢。”

    太后?

    我说怎么一直都没见到她的影子,原来是在里面等我啊,接下来是要去拜高堂了吗?

    刘邦这才反应过来,他咳嗽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然后牵过林嫣的手顺着台阶一路向下。

    穿过真武广场,开始爬台阶。

    高高的台阶不知道有多少层,刘邦也没闲心去数,直到他浑身冒汗,这才到了宣政殿门口。

    两侧各站着一个身着青衣的太监,见到刘邦立马扯开嗓子喊道:“皇帝,皇后驾到。。。。”

    说罢便后退到一边,低着头不言语了。

    刘邦看的莫名其妙,自己这么大的架势,就是不喊也知道新郎官来了吧,多此一举,万恶的礼制啊。

    心中痛骂着腐朽的礼仪规矩,脚上却没有怠慢,领着林嫣走进大殿,太后盛装端坐在龙椅旁边的一把椅子上。

    “孩儿参加母后,母后安康。”

    几步上前,刘邦跪拜,林嫣起初还不乐意,硬是被刘邦拉扯着跪下,木讷地说着见礼的话。

    这是林赵氏培训的结果,要是没有培训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岔子,刘邦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这位老娘对她的权势,威仪是有多么的看重,在这么多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和找死没多大差别。

    太后嘴角含笑,满意地点点头,两人起身后,她走到林嫣跟前,摸了摸她的耳朵,看了看她的脖子,还掰开嘴瞧了瞧牙齿,好像在挑牲口一样,林嫣闭着眼睛任她施为。

    这也是礼仪,新婚之时,婆婆要检阅儿媳妇是否合格。

    虽然,皇室选亲之前早就派宫中女仆,给准新娘做了全身体检,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不管有用没用都得走一下过场。

    刘邦看着好笑,强按下也想去试试的念头,按照记忆中的流程对太后说道:“母后以为可否?”

    “嗯。。。是个美人坯子,就是脾气臭了点。”

    刘邦心中一动,这就开始教训了?从人伦上讲,婆婆斥责儿媳妇天经地义,不过新婚之时,一般都会说一些夸赞的话,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不是吗?再者说了,在众人面前对儿媳妇表示不满,这让女方以后如何做人?

    果然,林赵氏闻言扑通一声跪下“这是贱妇的过错,疏于管教了,还请娘娘恕罪。”

    太后不置可否地瞥了她一眼“你的确有罪,教出这样的女儿,实在是有伤妇德,家门不幸啊,皇家与你家联姻这是天大的恩宠,是你三生修来的福分,你应该感谢上苍,感谢皇家,也罢。。。既然她已经进了皇宫,今后就与你没关系了,出去候着吧,你的女儿以后由我管教。”

    “贱妇遵旨。。。”林赵氏趴在地上,三叩九拜后低着头退出了大殿,走到殿门时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林嫣,随后就有太监领她出宫。

    她的工作已经做完了,按照规矩,她没有资格继续留在皇宫。

    林嫣眼中含泪,成为皇后在别人看来是一种荣耀,但对于她却是屈辱,有什么能比看着亲娘被指责,自己还不能说一句话更让人难受的呢?

    太后冷哼一声不满道:“擦干你的眼泪,不要玷污了皇室的颜面。”

    。。。

    看着太后教训人,刘邦心里别提有多爽了,太后就是太后,这气场一般人真心受不了。

    在他看来,林嫣就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女生,脑袋里装的尽是些才子佳人的桥段,心高气傲的她如同一只大公鸡,谁碰她就和谁急。

    这种人放在寻常人家,有可能会被当做姑奶奶供着,但在皇宫,只会死的很惨。

    堂堂皇帝都在夹着尾巴做人,你一个什么也不是的皇后还敢端着,既来之,则安之,摆正态度才是妇人应该有的觉悟。让太后教训教训,好好磨一下性子也好。

    众臣的反应不可谓不强烈,虽然没有人发作,但想必心里早就笑成了花,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快乐,这种人比比皆是。

    林清徐黑着脸满是悲哀,看着让人有些同情。

    不去管众臣百态,礼仪还是要继续的,礼部尚书拱手道:“娘娘,吉时已到,该祭天地了。”

    太后嗯了一声,递给吴应哲一张写好的黄帛,又交给刘邦一张,她一挥衣袖,长裙拖地,率先走出大殿。

    刘邦与林嫣跟随其后,下了台阶,走到已经布置好的祭台前,太后先上了祭台,说了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话,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告知天地大渝皇帝娶了皇后云云。

    旁边有宗人寺的官员在一旁做笔录,等到太后全部念完,刘玄德捧着一本金边小册子还有一把小刀放在林嫣手上。

    林嫣拿起小刀割破拇指,在上面盖了手印。

    皇室宗籍,以血为墨。

    这一刻起,她就是真正的皇族中人了,除非皇帝下旨,且经过太后同意,才能废除她的身份。

    刘邦与林嫣再次给太后行礼,磕完头,两人一同上了祭台,焚香烧纸,供奉三牲。

    他展开黄帛,这不是懿旨,而是圣旨,由宰相亲自撰写,加盖了皇帝,宰相,太后,三方印玺。

    朕以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灵改卜,王者所以膺图。。。

    大赦天下,这就是圣旨的内容。

    加恩于海内,施威于八方,君权神授,上天之子的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众臣跪拜。

    礼部尚书高声道:“礼成!”

    立刻,宫女走到林嫣跟前,盈盈下拜,然后取出红布盖在了她的头上,搀扶着她离开了。

    (本章完)

第21章 礼物() 
大婚之礼完毕,场面一下轻松了许多,许多人揉着腿,窃窃私语,似乎是在议论刚才发生的事。

    太后盈盈一笑,拉着刘邦道:“你父皇孝期还没过,庆典用度不能逾制,场面冷清了些,委屈你了。”

    啊?这还叫冷清?

    刘邦张大了嘴巴,很不可思议,太后嗔怒道:“发什么癔症,母后原本想为你举办全城宴的,好让天下子民看看你的威风,可礼就是礼,没办法啊,不过和林氏那等女子也没必要,等以后季儿找到称心人,咱就废了她,重新给你办一场婚礼,季儿,你觉得如何?”

    “但凭母后做主。”

    “嗯,那咱们这就进去吧,祭朝马上开始了。”太后满意地点点头,拉着刘邦的手走进宣政殿。

    刘邦心中一沉,这才是今晚的重头戏啊。

    祭朝之说并非古来有之。

    古史有记载:臣见君谓之朝,君见臣谓之会,此为朝会之来由,朝有大朝,常朝之分。

    大朝,一般是皇帝在元旦,新年之初会见群臣,总结今年的工作成果,计划来年的工作安排,常朝则是皇帝每天与众臣相会,处理公务,自秦以来,常朝有早朝,午朝,后成惯例。

    高祖皇帝喜欢宴请宾客,经常在祭典之后,于宫中设宴,后人仿之,始有晚朝一说,亦曰,祭朝。

    这是一种家宴性质的朝会,所以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要说规矩嘛,只有一条,那就是群臣百官参加祭朝前,必须洗脸,洗手,主要必要,洗一下脚也是要的。

    宫中不提供水盆,所以要洗只能去大明湖,好在大明湖就在燕回宫边上,走几步路就到。

    大臣们一走,燕回宫瞬间变的冷清了许多,太后拉着刘邦坐在了上位,坐在侧位的是一干王爷,公主。

    赵王依旧是那么出类拔萃,坐在右方首座,齐王只逊一筹,落座左方,至于其他的王爷,刘邦压根连名字都没记住,更别提了解了。

    “十二弟今日大婚,为兄特奉上这枚兰陵玉作为贺礼,江南贫瘠,还请莫怪。”刘安笑盈盈地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刘邦。

    玉质透彻,握在手心温软细腻,绝对算得上是极品美玉,刘邦拱手谢道:“九哥美意,小弟嫣敢嫌弃?”

    因为是家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所以就少了许多君臣之礼,只以血缘长幼称呼。

    赵王送礼了,齐王自然也不例外。

    他哈哈一笑“九弟说笑了,江南是天下共知的富庶之地,要说穷,我那里才真叫一个穷,北秦鞑子每年都来抢掠,再加上旱灾,哎,实在是惨不忍睹,就连军中粮饷都经常凑不够啊。”

    说完,他拿起案桌下的一把硬弓递给刘邦“十二弟,这把三石弓是哥哥的挚爱,今日你大婚,哥哥就把他送给你了。”

    刘安笑道:“三哥,十二弟是皇上,你送弓箭,难道要皇上去打仗不成吗?”

    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