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国公与苏垂圣交换一个眼神。两人读出对方眼中意外。
竟然是六皇子!
苏垂圣厉声喝问。
“你看清楚了?真是六皇子?”
“小的确信无疑。确实是六皇子,不单六皇子,还有丰阳侯”
不等听完,周国公已经破口大骂。
“胡闹!”
苏垂圣让禁卫继续说。
“丰阳侯又带了多少人马?”
“丰阳侯没有带人,只有十几个护卫”
听了这话周国公脸色稍稍缓和了些。谁知那禁卫继续说道。
“但丰阳侯身边亲信已经执虎符前去京郊东营调兵。至于调兵多少,小的就不知了。”
周国公听了这话,气得说不出话来。
“丰阳侯这是要做什么?造反吗!”
苏垂圣眸光寒冷。
“无圣上旨意便擅自调兵,已经罪同谋逆。”
周国公一惊,喃喃开口。
“他他不会的。同朝三十载,你是知他为人的还有六皇子,那孩子不可能做出这种”
目光落在半遮半掩的龙榻上,周国公后面的话却是说不出口了。
苏垂圣眼神冷酷而坚定。
“不论圣上遇害与六皇子有没有关系,他勾结大臣,调兵闯宫。便是大罪!”
说完,苏垂圣转向那禁卫。
“将你所探听到所有消息,一一禀来。”
第1388章 乱之初5()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乱之初5
“主子,六皇子已经带上府兵往宫中去了,丰阳侯也着亲信带虎符去京郊调兵了。”
楼胜恭恭敬敬立在夏卫启身边。将外间的消息一一禀告。
“如此愚蠢,他们是如何觉得老六能够替代我的,这丰阳侯也是真老糊涂了,外孙犯蠢,他也跟着犯蠢。”
夏卫启斜靠在榻上,一脚搭在桌案上,脸躲在厚重阴影中,看不清神色,只听见语气中浓浓讥讽。
“六皇子绵软,那些大臣迂腐,不过觉得六皇子这样子的日后好拿捏罢了。”
楼胜投其所好,顺着夏卫启的意思贬低六皇子。
“那些大臣确实迂腐”
夏卫启动了动身子,调整个更加舒服的姿势。正好露出一只眼睛,迎上窗户漏进来的月光。看着很是渗人。
“不过,我如今这么做,可是在帮老六”
这话明显不需要自己来接。楼胜便恭恭敬敬听着。只听夏卫启继续开口。
“父皇太宽容了他给臣子的信任和权利太大”
“镇南侯、丰阳侯、周国公还有百里云舒。随随便便一个臣子便能轻轻松松调兵出来。”
“这江山再如此下去,很快就要不姓夏了”
夏卫启月光下的眼睛聚起浓浓暗色。柔和的光照下来,似乎全被那颗黑瞳吞没了进去。
“所以我这是在救老六,以免他成了大夏的千古罪人。”
语气中带着些微戏谑,夏卫启头微微一侧,避开了那道月光。重新将自己的脸隐入黑暗。
“宫里那边怎么样了?”
宫外局势已经顺着心意发展,夏卫启问起太极殿的状况。
“他们已经发现了异样痕迹,推断出蔡丰并非自杀。还推断出现场有别的凶手出现。估计已经开始怀疑刺影了”
“不愧是大理寺卿于晋,虽然老,眼睛倒是毒。”
夏卫启听着,真心夸赞着于晋。黑魆魆的影子一动不动。似乎楼胜杀人的痕迹被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
楼胜却有些沉不住气了。
“主子,这样一来,咱们避开所有人潜入太极殿岂不是没了什么作用?”
“谁说没有作用?他们推断出有人杀了皇上,这就是作用。”
“这”
楼胜不明白夏卫启的用意了。
“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要用蔡丰顶名。他不过一个工具而已。让苏垂圣他们自己推断出有人杀了皇上,并且还意欲掩人耳目。这才是今夜潜入的目的。”
“若是做的天衣无缝,所有罪名截止在蔡丰身上,那皇位依旧悬在那里,所有皇子都能够名正言顺的争上一争。我如今一无军中支持,二无外家辅佐。要夺回皇位,十分艰难。”
“而如今有个凶手站在所有人背后。谁也不知他是谁,而最先动的夏怀羿,便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皇上被害,他第一个知道消息,这已经成他最大罪证。”
“哪怕周余贤苏垂圣与丰阳侯交好也无济于事。因为其他皇子很快就会听到这样的传言,六皇子弑君谋逆”
第1389章 乱之初6()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乱之初6
似乎很是得意于自己的布置,夏卫启语气中有着浓浓兴奋。
“等其他皇子得到消息后,苏垂圣他们便难以招架这即将而来的皇位之争。届时,他们不得不需要一个最是名正言顺的皇子来继承皇位。将这场颠簸天下的争斗结束在开始之前。”
抬眼看一眼外间月光,夏卫启开口。
“本宫便在这里等着,等周余贤与苏垂圣来迎朕登基。”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楼胜忙不迭跪下磕头。口中三呼万岁。夏卫启口中不说什么,心中却十分受用。
“起来吧。”
楼胜起身,站在夏卫启身后的身子不禁微微弯了弯,看着十分恭敬。
“主子,小的驽钝,还有一事不明。”
“讲。”
夏卫启此时胸中有股巨大的成就感,十分乐于倾吐。
“贺戟不是已经向主子投诚?如此一来,刺影暴露,主子以后还怎么用?”
楼胜问得小心。关于刺影,他心中感觉十分复杂。
敌对有之,惺惺相惜有之,戒备有之。混杂在一起,让楼胜很是在意刺影在夏卫启心中地位。
“谁说我要用刺影?”
夏卫启的脸从黑暗中浮起,人坐了起来。露出似笑非笑表情看着楼胜。
“主子不要刺影?刺影的本事可非同小可。”
楼胜有些意外。
“再锋利的刀刃,割到主人的手,也不能用了。”
夏卫启意味深长看了楼胜一眼。半是叙述半是敲打地开口道。
“贺戟今日能为了我背叛皇上,明日便能为了另一个皇帝背叛我。你觉得我会让他活着么?”
说着这些话,夏卫启突然想起皇上眼下药丸前那一番话。
朕希望,你子嗣之中,也会有如此贤孝之子。
这话再度想起,让夏卫启心情更加抑郁。脸上也不由跟着染上戾色。
偏偏光线昏暗楼胜没有看清夏卫启表情。
“贺戟是不能留了,可是刺影若换一统领,倒可以成为主子身边一大助力。”
楼胜的意图很明显了。他看中了刺影这支暗部的力量。
夏卫启听了这话倒觉得好笑了。
“你想要刺影?”
楼胜听夏卫启语气轻松,但还是不敢狂妄。
“奴才只想为主子网罗天下一切可用之人。”
“你有这份忠心是好。可是刺影不行。”
夏卫启说得太果断,差点让楼胜问一句为什么。好在楼胜弯着的脊背压住了他的冲动。
似乎察觉到心腹的失落,夏卫启开口解释。
“我也是这一月与贺戟接触才慢慢深入了解了刺影。这支暗部,与寻常暗卫已大不相同。”
“大夏之国之初有一支天子暗军。当时是为了扫除周室余孽,兼并着处理台面上处理不了的事情。慢慢的,这支暗部隐藏越深。甚至连皇室宗亲都不知其存在,反倒以为是宫中传闻。”
“这支暗部,便是刺影前身了。而不论是立国之初,还是到得今日,刺影的统领,一直出自贺家。如今刺影听着是天子暗刀,却早已沦为贺家私物。”
“这样的刀,越是锋利,越是不能留。”
第1390章 乱之初7()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乱之初7
“国公,六皇子在东门请入宫门。说”
“说什么?”
周国公负手站在寝殿,脸色并不好看。
“说他听闻皇上龙体欠佳,特来侍疾。”
“侍疾?带着几千府兵来侍疾!”
不待周国公说话,苏垂圣冷冷讥讽一声。
来传话的禁卫不说话了。周国公问。
“丰阳侯还在六皇子身边吗?”
“丰阳侯一直伴随六皇子左右。”
“那就好。”
周国公安心地点点头。只要丰阳侯在,那六皇子就不至于乱来。毕竟丰阳侯好歹也是几十岁的人了。总不会像毛头小子一般冲动。
到这个时候,周国公还是不相信六皇子与丰阳侯会对皇上下毒手。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宫门前,定是受人挑唆。
今夜所有事都发生的太过突然,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拨动着棋盘。事态的发展诡异而难以捉摸。将所有人都蒙蔽其中。如同牵线木偶般被人操纵前行。
周国公甚至有种感觉。他此时做的每一个决定似乎都在那幕后之人的算计之中。这让他感觉无力的同时更觉胆寒,简直如芒在背。
“这样对峙着也不是办法,等其他皇子得到消息,届时朝廷将会大乱。”
苏垂圣说着话站起身来。
“我去东门走一趟。亲自问问六皇子要干什么。”
“还是我去吧。”
周国公也想前去问问老友丰阳侯,为何跟着六皇子胡闹。
“国公还是避嫌的好。”
世人都知道周国公与丰阳侯交好。此时周国公前去与丰阳侯问话,在别有用心之人眼里,就有些不清不楚了。
今夜过去,无论六皇子与皇上的死有没有关系。这等同谋逆的行为已经注定与帝位无缘,甚至有可能身败名裂。苏垂圣劝下周国公,其实是为周国公着想。
苏垂圣是个文人,行事却坚决果断。决定了自己去,便已经往寝殿外走去。
镇南侯知道这种谈判的场面他是没什么作用的,便没有跟苏垂圣争抢。只是看着苏垂圣离去的背影,突然觉得往日里酸溜溜的文人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般讨厌。
周国公知道苏垂圣这个人虽然冷口冷面,但最是正直,便将一腔希望寄托在苏垂圣身上,希望苏垂圣与丰阳侯交谈之后解开误会。
丰阳侯早点带着六皇子回去,他们也好放下心继续找出杀害皇上的凶手。
苏垂圣走后,寝殿内众人虽然看着仍然是各司其职的查案。但是心思却不在此处。
周国公相信丰阳侯与六皇子是清白的,但其他各人却不这么想。
皇上前脚遇害,六皇子后脚就来逼宫。这不是有预谋的是什么?
若是真让六皇子攻破宫门闯进太极殿。他们几人说不定还要被背上黑锅成为杀害皇上凶手的替罪羊。到时候这案子破与不破,还有什么关系。
“苏垂圣去东门与老六谈判?”
夏卫启激动之下站起了身子。眼中热切让报信的暗卫有些害怕。
“是”
“哈哈正想着如何帮老六一把,苏垂圣出来得还真是时候。”
第1391章 始乱1()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始乱1
苏垂圣的尸体被抬进太极殿。因为有皇上龙体在寝殿内的缘故,所以将之安放在太极殿偏殿。
周国公站在苏垂圣尸体边,看着没入苏垂圣胸腹要害的三支羽箭。久不出声。
“丰阳侯这是疯了!”
镇南侯不敢相信丰阳侯真的会对苏垂圣下手。可此时苏垂圣渐渐凉却的身体告诉他。丰阳侯与六皇子是来真的。他们并不在乎一个一品大员的性命。或者说,他们有更在意的东西。
“我不相信那老东西敢造反!我要亲自提剑去问个清楚!”
“站住!”
周国公厉声喝止镇南侯。
或许之前他还以为误会了丰阳侯。以为解开误会便能消弥一场争端。若不是他之前坚持相信丰阳侯此时苏垂圣也不会躺在此处。
此时周国公除了后悔更是有种被老友背叛的愤怒。这种内疚愤怒交织的感觉涨在胸口,让他说不出话来。直到镇南侯嚷嚷着要亲自去问个清楚。
“六皇子丰阳侯带兵造反。你此时出去,是要跟着去送死么?”
周国公与镇南侯一样在久在军中经历杀伐,此时杀气外溢,一殿众人竟隐隐感觉身负重压。
“那你说怎么办!”
镇南侯站在偏殿门口,转过去不看苏垂圣的尸体。声音有些闷闷的。
他与苏垂圣背后有着不同的集团利益,朝堂之上一向不和。但此时看着这个讨厌的磨牙文人悄无声息躺在那里,他心中却并不好受。
怎么办
周国公不露痕迹苦笑一声。他也相问一句怎么办。
皇上去了,去的不明不白。六皇子咄咄逼人,已经拿苏垂圣的性命向众人诏告其决心。他们困守宫中,又能怎么办
刚想叹气一口,周国公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他的话,今夜所有困境或许都将解开
“皇上刚龙御归天,六皇子便勾结权臣擅闯禁宫。此谋逆之罪。”
周国公缓慢开口,斩钉截铁将六皇子与丰阳侯定罪。殿内镇南侯等人早知这事实,但听到周国公亲口为六皇子定罪,还是心头一震。
自古天家无父子,皇位更迭时更是满朝内外的血雨腥风。可他们没料想,他们竟阴差阳错身处这场皇位更迭漩涡的中心。
周国公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寝殿内,激起一阵回音附和。让众人有种恍然如梦之感。等那感觉稍稍褪去,众人心中同时冒出一个共识。大夏何去何从,全在今夜了。
周国公的话还在继续。
“然六皇子天家贵胄,无旨不得惩其罪。国不可一日无君,且眼下情况紧迫。在此朝臣随我前往东宫迎请太子出面掌控大局。平定六皇子之乱。安定朝局。”
“太子?”
镇南侯惊讶转身看向周国公。
“皇上虽龙御归天,太子却早已是皇储。国之根本稳固,即位名正言顺。”
镇南侯还想再说什么,周国公打断他。
“六皇子逼宫,不过为了皇位。他罪同谋逆,你我却无旨问罪于他。不迎太子登基,难道真要等六皇子闯进宫来登上那龙椅?!”
第1392章 始乱2()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始乱2
“可是可是”
镇南侯皱眉。他曾与夏卫启有过节。夏卫启那残酷性格至今让这个军旅出身的侯爷心有余悸。
在一众皇子中,他并站队支持某个,但对夏卫启他却是一万个不支持。甚至在前段时间秘密议储时,他就是力主易太子的人。
如今听周国公竟要迎太子进太极殿,镇南侯心中很是不愿意。
“我还有一万兵马增防了京畿守备。我现在就亲自出宫去调来这一万兵马,去东门将六皇子与丰阳侯拿下。他们身边只有几千府兵,我要拿下他们容易得很”
周国公摇摇头。
“丰阳侯也已经调兵了。京畿守备的兵马不能调动,不能让丰阳侯的兵马进城。”
“那我还”
镇南侯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周国公打断。
“你还不明白吗?我担心的并不是一个六皇子。那几千兵马就算是闹到后日,也不见得会攻破三重宫门。更不消说宫中还有一万禁军。”
“那你为何如此急切去迎东宫?”
镇南侯怒道。
“杀害皇上的凶手还没有找到。谁都有嫌疑。你不怕”
后面的话镇南侯到底是有了顾忌没有说出口,但周国公也能明白镇南侯的意思。长叹一声,周国公眼中溢出忧色。
“我自然知道杀害皇上的凶手没有找出。此时迎新帝登基太过潦草。可是你我别无他法。”
“你方才还说你并不担心夏怀羿那小子。你如若担心外面,我去带兵守宫门,那些娇滴滴的府兵,老夫还不放在眼里!”
镇南侯拍拍胸口。整张脸因为激动而泛起红色。
“我确实不担心六皇子,但是我担心其他皇子”
镇南侯油盐不进让周国公有些动怒。沉声冷脸的样子很有威仪。见周国公动怒,镇南侯收敛了些,听周国公把话说完。
“只一个夏怀羿不足为惧。但我担心的是其他皇子。夏怀羿身后有丰阳侯,其他皇子身后也有外家与妻族。”
“一旦皇上驾崩的消息传出。其他皇子便会带着他们身后的势力蜂拥而至,届时这一万禁军能做什么?别说宫城,京城,甚至天下都会大乱!”
镇南侯从没想过这些,此时听周国公将局势分析给他听,这才意识到情况紧急。
“可是万一太子登基依旧挡不住那些皇子作乱呢?夏怀羿可是连进宫都敢强闯。”
“新帝若早早登基,便能下旨问罪六皇子。届时你我调兵容易许多。朝廷一旦运作起来。便容不得六皇子与丰阳侯胡来。”
“皇子们虽然背后有人支持,但皇帝却只有一个。你我手中兵马稳定局势虽然吃力,但你别忘了,还有百里云舒在。他虽不参与皇位之争,但一旦新帝即位,破域军也绝不容许犯上作乱。”
“再者”
周国公目光投向东宫方向。
“东宫那位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想从那位手中夺走皇位,呵”
镇南侯被周国公的冷笑感染,不禁打个激灵。目光跟着投向东宫方向。眼中与周国公一样,是对大夏未来的茫然。
第1393章 始乱3()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始乱3
最终还是镇南侯妥协。他并非输给周国公的主张,而是败给局势。局势需要东宫那位,他逆流而上,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至于其他人,更是没有什么意见。于晋老了,一双小眼睛精光四射,除了案情之外,口口声声但凭国公主持大局。镇南侯忍不住背后嘟囔一声老狐狸。
而太医院院使更是没什么发言权。算是身处漩涡之中的局外人。但作为留在这里为数不多的朝臣,周国公还是问过院使想法。
胖乎乎的小老头唯唯诺诺唯恐自己说错话,只道国公英明。看得镇南侯直皱眉头,恨不得将这个胖子一脚踹得滚出去。
周同光未发表任何意见。皇上在自己护卫之下遇害。他心中已将自己当作罪臣,不愿去做这种逢迎新帝的事。摇摇头迈出偏殿跪去了寝殿。
打算守皇上最后一程。或许也是他身为禁卫统领的最后一程。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