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孩愣住了,这的时候用上来十几个小孩,带头的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叫石头。
石头看了看汤思贵搁地上的狼肉,有点不大相信地问:“这头狼是你打的?”
“是呀你不相信就问田老师”汤思贵指指身旁的田凤至道。
田凤至看了一眼石头道:“他说得对,这头狼是他在赶来根据地路上打死的,你看看这根枣木棍”
田凤至说着,从汤思贵手中拿来枣木棍展示着说:“棍子上的血迹就是狼血”
石头“哦”了一声说:“你可以不接受检查,可是你识字不?不识字我们教你,识字就上那边的黑板上写5个字来”
汤思贵一怔,看看这个名叫石头的小男孩,又看看不远处的的一张小黑板,不禁讪笑着道:“这是干什么呀?不接受检查要写5个字?”
田凤至笑道:“这就是根据地,根据地现在掀起一股扫盲热潮;男女老少都在认字,我们这位名叫石头的红缨枪队长就想出这一招:在岗哨路口搁张小黑板,让西来东往的人速成认字”
田凤至说着啼笑不止道:“石头他们很有创意,如果你是不识字的人,他们当场教你一个字;如果你识字,那么就得在黑板上最少写5个字;当然多多益善”
“原来这样啊”汤思贵畅笑一声,走到黑板跟前,抓起搁在一旁的粉笔唰唰唰写下“工农兵联合起来”7个大字
石头见汤思贵写了7个大字,又问一声:“你能写工农兵联合起来,会唱工农兵联合起来吗?”
汤思贵被石头问得瞠目结舌,田凤至慌忙上前解说道:“石头,他是汤老师,明天就开始给你们教《工农兵联合起来》”
石头和小伙伴听田凤至说汤思贵是请来的音乐老师,明天就教他们《工农兵联合起来》,顿时欢笑起来。
汤思贵被小孩子的欢笑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田凤至问怎么回事?
田凤至见汤思贵问得认真,便就说出其中的因由。
汤思贵赶来的这个红色根据地,大本营建立在一个叫龙驹寨的村庄里。
龙驹寨是个依山靠水的大村落,是根据地的中心。
红色根据地大本营建立龙驹寨后,在这里修建了一所能容纳1000多名学生的学校;方圆50公里内的适龄儿童,全来龙驹寨住校读。
龙驹寨小学和其他学校不同,每个星期上5天课歇2天,为的就是让远离学校的儿童能回家和父母亲团聚。
田凤至是龙驹寨小学的校长,她毕业于南京中央师专;但对音乐却不专长。
龙驹寨小学有三四十个老师大部分是本地人,对音乐更是比较陌生。
音乐和体育是学校的门面,没有音乐老师咋成?没有办法,田凤至只好跟当地民歌手学唱陕北民歌;学会几首后再教会学生。
但不少学生追求音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上个月,一个首长来学校视察,唱了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歌,同学们觉得很好听,要求老首长教他们唱。
但老首长公务繁忙,丢下这首歌的曲谱和歌词赶往下一站了;同学们便要求校长田凤至教他们唱。
田凤至尽管能把《走西口》几首陕北民歌唱得风生水起,可那是跟民间歌手学来的。
面对老首长留下来的《工农兵联合起来》的歌词和曲谱,田凤至束手无策,因为她连简谱也不识;学校其他老师更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田凤至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在荒郊野外相遇一个把男声《走西口》唱得恢弘、厚重,又夹带着悲凉之感的歌手汤思贵。
经过攀谈,田凤至还知道汤思贵精通音乐,研究音乐;便就像周文王当年相识姜子牙;亲自拉车将姜尚请到周宫。
汤思贵听完田凤至解释一番,禁不住哈哈大笑:“田妹妹如此抬举汤思贵,汤思贵还能不小犬马之劳?小子不是姜子牙,对音乐也是一知半解;但田妹妹如此厚待,汤思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汤思贵说着挥挥手臂对石头和十几个小孩道:“大家明天提前赶到学校,由汤老师来教《工农兵联合起来》……”
本書首发于看書王
:
第369章 知晓内情汤思贵(7)()
龙驹寨小学的操场上站满全校1000多名学生,大家听说新来的音乐汤老师早晨要教唱歌曲;比平时早来了一个时辰。
距离学校远的学生是在家长陪护下,乘坐毛驴车、小推车赶来的。
护送学生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后并未离去,而是站在操场后面的小树林向前观望;看看音乐老师是如何给自己的娃娃教唱歌曲的。
根据地的边区政府没有成立之前,龙驹寨周边村庄的孩子,是没有机会享受上学念这种待遇的;能上学念的是有钱人的娃娃。
边区政府成立后改弦易张,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动员,凡是适龄儿童都要上学;而且不受学杂费。
贫困一生的农民兄弟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好政府?上学不要钱,每天还能免费供应一顿午餐;便就争先恐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念,对民主政府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信任。
这时候,又有音乐老师给孩子们教唱歌曲,家长便想凑凑热闹自己也跟着学几声。
家长们把目光向站满学生的操场上扫去时,便见晨曦映照下,一个高挑个儿,洒脱俊朗的青年教师向操场前面摆好长条桌子走去。
无容置疑,青年教师就是汤思贵。
汤思贵身着传统的玄色长袍,乌亮的头发向脑袋后面梳展开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光着行头,便就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汤思贵走到桌子跟前后,将夹在胳肢窝的教案和教杆放在桌子上,尔后便将昨天夜里加班抄写好的歌谱歌词展开来。
歌谱歌词是抄写在几张大纸上的,汤思贵展开大纸后;就有几个学生跑上来张贴,歌词歌谱被张贴在长条桌子后面的黑板上。
歌谱歌词张贴好后,汤思贵将那枝教杆拎在手中,极为严肃地在学生队伍前面走了两个来去;目不转晴地打量着这些国家的花朵,心中便就荡起幸福的潮波。
汤思贵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一音乐老师的身份出现在根据地边区政府创办的龙驹寨小学校里。
汤思贵壮志满怀地在1000多名学生面前走动时,动作的老练和深沉;根本就不像一个初上讲台的青年,而是一个久站讲台的老教育家。
其实汤思贵老道成熟的上讲台神态,全是昨天在田凤至知道下演练出来的。
昨天上午汤思贵被田凤至领到龙驹寨小学后,便就惊叹不已地窃窃不休,说他没想到边区政府还有这么大的小学;龙驹寨比自己当年在积石县上的小学气派多啦
汤思贵大惊小怪地这里走走,哪里看看时,田凤至已经烧好一大盆热水让他盥浴。
汤思贵浸泡在一只大木盆里面,将这几年积存身上的污垢一股脑儿洗掉;接连换过三次水才感到有点满足。
看着接连被攉掉的三大盆脏水,汤思贵似乎才意识到乞丐生涯的艰辛和耻辱。
然而艰辛耻辱的乞丐生涯,却磨练了汤思贵的意志;要不,一个公子哥的形象会毁了他的一生。
现在汤思贵终于走出乞丐生涯,这要感激田凤至。
汤思贵也没想到,田凤至会这样的善待自己,不仅仅因为自己能教歌曲,似乎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
汤思贵洗完澡后,田凤至请来一个会理发的老师给汤思贵理了一个大背头;换上玄色棉袍,汤思贵便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了。
田凤至笑嘻嘻地将田凤至打量一番,突然说道:“明天早晨你要在操场给1000多名学生教唱《工农兵联合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不是有点胆怯?”
田凤至一说胆怯,汤思贵还真觉得有那么一点。
汤思贵毕竟没有上过讲台,尽管即将面对的是一帮小学生;可是那毕竟要在他们面前展示自己的声腔和动作。
汤思贵不好意思看看田凤至道:“田妹妹,让你猜对咧,我还真有点怯场”
“这很正常”田凤至不屑一顾地说:“我头一次上讲台,胆怯得双腿直打哆嗦,可是几句说完后便就镇静下来;没有什么的”
田凤至说着顿了一下道:“不过你是头一次,凤至得给你训练训练”
田凤至将汤思贵领到四年级一班教室;让汤思贵以音乐老师的身份上台、下台、、演讲、歌唱;田凤至坐在教室里当学生认真聆听,打消汤思贵的登台怯惧感。
田凤至和汤思贵正在四年级一班教室演示,离学校近的一大帮学生闻讯赶来了;大家都愿意给汤思贵当学生。
这样一来,汤思贵的怯惧心理顿时打消,声情并茂地教唱《工农兵联合起来》这首歌曲。
汤思贵教得认真,同学们唱得动情;寂静的校园很快便被歌声占有。
雄壮苍厚的歌声使学校附近的乡民和同学震惊,又有不少同学纷纷加入。
到后来,汤思贵的试唱现场聚拢来二三百人;一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歌曲在边区政府的所在地龙驹寨经久不休地传唱。
凝视着二三百名引吭歌唱的同学,汤思贵突发其想——要是能组织一个学生合唱团,多学几首歌曲,在根据地进行巡回演出,将会极大鼓舞人们的斗志。
汤思贵的提议使田凤至欣喜若狂,田凤至竟然忘情地抱住汤思贵;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
汤思贵摸着被田凤至亲吻过脸庞痴呆呆站着,便见田凤至咯咯笑道:“傻站着干么?告诉汤哥哥,你和想一起去咧”
田凤至说着神情亢奋道:“凤至早有这个想法,汤哥哥这一说,我们便得加紧筹办了”
这是昨天汤思贵从一个乞丐变成音乐老师的事,当然汤思贵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就在昨天晚上,田凤至将自己从坡塄上刷扫来的草屑倒在土炕跟前,用来煨炕时;汤思贵说了声:“我来煨吧,这种活路我从小就会干”
汤思贵说着,便就蹲在炕眼门前,将麦秸、黍子杆塞进炕洞点燃着,最后才将草屑、草渣煨进炕洞附在燃烧着的麦秸秆和黍子杆上。
汤思贵熟练老道的动作把于凤至感动得热泪盈眶,多情的姑娘便从身后紧紧抱住汤思贵说了声:“哥哥,我爱你”
汤思贵当时几乎昏晕过去,从他见到田凤至那一刻起,便就感到她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着他;下午演示唱歌时,田凤至便亲了他一口。
但那时候汤思贵一直认为田凤至是逢场作戏,并未给心上放。
而现在,田凤至竟然将自己紧紧抱住,说她爱他。
这让汤思贵兴奋得不能自己,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不会相信爱情来得这么快。
自己是个乞丐,已从乞丐变成音乐老师八字还没见一撇,便就获得田凤至的爱情,这也太奇葩了吧
可是田凤至抱着他的双手一直没有分开,年轻气盛的汤思贵哪里还能按捺得住,翻过身来抱住田凤至,将姑娘红盈盈的嘴唇吸进嘴里面去了。
昨天很快就过去,现在汤思贵面对的是龙驹寨小学全校1000多名小学生。
汤思贵突然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于是身子一纵跳上桌子扯开嗓门道:“同学们,卑职汤思贵;从现在起就是大家的音乐老师”
汤思贵说着,指指黑板上展开来的《工农兵联合起来》歌词和歌谱说:“今天我们教唱的歌曲是工农兵联合起来,大家要认真学唱;一旦学唱熟悉,我们就组织合唱团,将这些歌曲唱遍根据地的角角落落”
操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连站在小树林中观看的家长也都使劲鼓掌。
汤思贵定了定神,先将《工农兵联合起来》的歌曲自己演唱一遍: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
我们团结;我们前进;
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
我们团结;我们前进;
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
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
龙驹寨小学红色歌曲演唱团很快组建成立,一百二十个合唱队员男女各半。
学生合唱团团长自然就是汤思贵,田凤至是副团长。
边区政府的首长获悉龙驹寨小学组建了学生合唱团后非常高兴,立即委派联络部长薛云峰前来联系;让汤思贵和田凤至率领合唱团赶往黄陵县的部队进行慰问演出。
汤思贵接到任务,对合唱团进行强化训练;学会20首红色歌曲;田凤至则在薛部长的陪同下给合唱团每个小同学赶制服装。
合唱团整齐划一后,搭乘部队派来的军车赶到黄陵县的部队军营进行演出。
黄陵县这只部队是西北军58团,团长是莫天伟,就是汤思贵儿时的好友。
汤思贵没想到自己率领学生合唱团慰问的是莫天伟的部队,莫天伟也没想到;当年和汤思贵跑散后这么多年,竟然会在自己的部队相逢。
两人抱头痛哭,诉说离别之后的想念和遭受的苦难;而又为各自能有现在的出境感到高兴。
到此为止,莫天伟才知道他做连长那一年剿灭了土匪涂横山;爹娘被涂横山烧死,妻子、儿子至今下落不明。
莫天伟对好朋友汤思贵身处困境,营救儿子的壮举感激不尽;对汤思贵投奔红区做了音乐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
两人推心置腹絮叨半天,汤思贵才知道莫天伟做团长的这支部队正打算反正投奔红区。
边区政府进一步促进58团官兵早日赶赴红区,特意安排了这次慰问活动。
……
58团的训练场又10个足球场那么大,2000多名官兵正襟危坐;观看小学生合唱团上演的节目。
台上的慰问团的学生合唱团见台下坐满当兵的,一开始吓得不敢上场。
在汤思贵和田凤至鼓励下,同学们才昂首阔步走上台去拍好队形;在汤思贵手风琴的伴奏下,一曲恢弘的《工农兵联合起来》歌曲便就嘹亮响起。
台下的官兵掌声雷动,合唱团又演唱了《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
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边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
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
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
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
本文来自看惘小说
:
第370章 知晓内情汤思贵(8)()
第370章:知晓内情汤思贵8
《十送红军》演唱完毕,台下58团的官兵觉得自己已经是红军了;便就拍起更加热烈的掌声,还有不少人站起来欢呼雀跃。
因为此前,官兵们都接到秘密通知;边区政府的演出慰问团演出结束,他们将会成为红军。
红军的作风和官兵平等的纪律早就在58团官兵之间传为佳话,投奔红军是58团官兵梦寐以求的夙愿。
当然也有不愿意投奔红军的,对于不愿意追随的官兵;莫天伟早就做了安排,将他们调往其他部队。
《十送红军》演唱完毕,接下来的《走西口》是男女对唱,男主角是汤思贵,女主角自然就是田凤至。
田凤至做了一个动作后便就声情并茂地唱:“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汤思贵唱:“哥哥我走西口,小妹妹你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妹妹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田凤至唱:“哥哥你出村口,
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汤思贵唱:“紧紧地拉着妹妹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你不能跟哥一起走,妹妹你等哥哥早回家门口”
两人合唱:“哥哥你我走西口,小妹妹我哥哥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个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地拉着哥哥妹妹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紧紧地拉着哥哥妹妹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只盼你哥哥早回家门口……”
感人神伤的《走西口》使台下的官兵泪声一片,可在这时,练兵场外突然响起枪声。
枪声使演出中断,莫天伟心事重重走上台来;对带队而来的边区政府联络部长薛云峰讲:“有人告密,形势突变,58团被中央军包围了;薛部长带上演出团的学生娃娃赶快撤离吧”
莫天伟说着,便就 安排一个连的 官兵保护学生合唱团撤退。
但形势比莫天伟想象得严峻,中央军早就就把各个出口堵得严严实实,学生合唱团走不出;硬要走出去,掩护他们的官兵就得和中央军接火;死人、伤人难能避免。
薛云峰见形势发展到这种地步,只好让汤思贵和田凤至将学生合唱团聚拢在舞台一角,忠告大家不能铤而走险,等待情况变化。
薛云峰把合唱团安排停当,又对莫天伟道:“莫团长,看来我们事前的安排有很大疏漏,现在不是硬拼的时候;只有软缠硬磨,才能避免牺牲,稍安勿躁;一定要记住,每个兄弟的性命都是很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