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前去借兵的地方,正是往南五十里处的留县。此时陈胜王已经败亡,楚国的大政,落在了一个叫秦嘉的人手里。陈胜王出逃时,秦嘉便迫不及待的立了一个叫景驹的故楚宗室为楚王,建都留县。
留县离沛县只有五十里地,因此刘邦这才起意前往秦嘉处借兵。
刘邦到达留县后,刘常满收到公冶长的飞鸽传书,说是秦嘉已经前往彭城,刘邦没能见到他。第二天又收到一封飞鸽传书,说是刘邦准备前往彭城时,被一位客人劝止了,转而拜访楚王景驹派在留县驻守的大司徒宁君去了。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十八章 … 本份(下)—
平时接到消息后,刘常满自然的要分析一下这些消息的含意。
然而这次,刘常满却发现自己根本想不明白,这么大的事情,刘邦为什么会听一位初次见面的客人的劝,更是想不出那位客人为什么要劝刘邦不要前往彭城借兵。因为刘邦本来就是去借兵的,这一停下来,此行任务势必无法完成。
理不出头绪的事情,就不再去想,这倒是刘常满的一贯作风。不过这次刘常满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仿佛丢了什么东西似的,有种深深的失落感。仔细思量后,刘常满突然发现了原因。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韩信走了!
刘常满本来就不是个爱思考的,思路也算不上特别清晰,要不然也不会凭着体育特长才混了个三流大学。所以虽然他脑子里确实装了不少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但却必须得有了什么事情刺激到他,才会促使他积极起来。
比如说帮吕泽走私换马的事情,这走私的办法,完全是因为看到吕泽经商换马的套路后才想起来的。而如果没有路上骑马坐车的痛苦,他就绝不会想起对马具和车轴进行改进;倘若没看到吕台的博陆,他也很难想起做幅象棋出来玩。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有了眼前东西的刺激,他才能想到一些东西,而且还非得手边有合适的条件。就象那个蒸酒用的青铜器一样,有了机缘才能想到它是做什么用的。
至在深度思考,很好的分析局势,甚至能深谋远虑,什么什么之中、什么什么之外,那就更不是他这简单脑瓜所能做到的。
象那次散播谣言,把使用了先进技术的大车换给匈奴太子冒顿,想把马蹄铁献给月氏王等等,这些事情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刘常满事前根本没做考虑,只是临事起意罢了。倘若换了个深谋远虑的,绝对不会这么做得这么蠢。
正因为刘常满不愿过于深入的思考问题,做事又全凭兴趣爱好,所以对于归纳信息、分析时局这些东西,刘常满是极不喜欢的,其实一直都是韩信替他的做的。以前刘常满没感觉到,如今韩信一走,刘常满这才明白过来。
韩信总是将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分析出一些头绪后再与他探讨。到了这个时候,刘常满脑子里已经提前知道的历史知识,就往往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使韩信在惊叹小公子果然天赋奇才之余,顺便得出最切合实际的结论。
当然,由于结论总是和刘常满一起探讨得出的,所以刘常满心里,自然而然的也就认为,这些结论本来就是自己分析得来的。
如今韩信走了,刘常满这才发现,没了韩信的引导,自己在局势分析上,其实什么也做不了。象这次刘邦去留县的事儿,自己根本连这些信息到底代表什么意思都看不出来,更不用说分析出留县、彭城一带的局势走向了。
“唉,想不明白就算了,看样子我根本不是什么天赋奇才嘛。别说和韩信、阿爹这些人尖子比了,就是跟我大舅、丁复这些人比起来,也不见得我就高明到哪儿去嘛。”刘常满突然发现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心里不由得有些索然无趣。
“要不从此以后,就做回我这九岁儿童的本份来?”刘常满晃了晃脑袋,然后抬头看着面前正在荡秋千玩的表妹吕云。
“云儿,想不想再荡得高点?”刘常满笑着问正噘着嘴怪吕禄不肯把自己荡得高点的表妹。
“好呀,常满哥哥荡得最好了!”吕云咯咯笑着,突然两手抓住秋千绳站了起来,把在旁边看着的吕禄吓了一跳。
“好妹妹,你慢点,要是摔下来,爷爷非得打死我不可!”吕禄大叫道。
“哈哈,云儿抓紧了,我来替你荡高点!”刘常满却不管吕禄,飞快跑了过去,抓住秋千底猛的替她荡了起来。
“啊噢,啊噢!”吕云又是开心,又是害怕的尖叫声,响彻吕庄。
“常满呀,小心点,你舅舅可是准备把云儿嫁给你做老婆的,你要把她摔坏了,以后就得娶个瘸腿的!”吕老太听到吕云的尖叫声,急忙从屋里出来,看到是刘常满在和吕云玩,笑着说道。
“没事儿,瘸腿的我也要,哈哈哈!”刘常满笑着回答了外婆。
这种事情,父母是开不得玩笑的,因为他们一说出来就得当真,但爷爷奶奶是不碍的。其实在农村,不光是在这些事情上,很多事情上都是“祖孙不论,父母当真”,这是长久以来的传统,爷孙辈之间要比父子辈随意得多。
因此以前吕释之拿这件事开玩笑时,曾经被吕雉好好的数说了一顿,但吕老太开起玩笑来,大家都笑嘻嘻的听着。刘常满当然知道这种传统,也就笑呵呵的答应着外婆。
但这样一来,吕云可不干了。她狠狠的剜了表哥一眼,又叫道:“奶奶,你怎么老说我的事儿呢!你为啥不说她们几个呢?”
“那不是就你和你表哥好嘛?你看人家几个都自己在房里玩,就你最爱出来找你表哥疯了!”吕老太逗起孙女来。
“哼,说你说,我就是要出来玩。她们最没意思了,天天在那儿学绣花,闷死了!”吕云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照自己的意思来。
“你就疯吧。看你啥都不学,到时候找不到婆家!”正好从房里出来的大舅母张氏,听到吕云说话后笑骂道。
“人家云儿才不怕呢,这不常满刚才都说腿瘸了也娶她呢,是不是云儿?”吕老太说道,张氏听后,莞尔而去了。
“就是就是,怎么了?哼!”吕云又撅起她的小嘴了。
刘常满发现,自己最喜欢这种气氛。这种温馨融洽的田园生活,能让人心里平静安宁,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幸福感。
来到这个世界后,刘常满体验了许多在原来的社会里,很难体验到的感觉。在马场中的一呼百应,和韩信谈论局势时的指点江山,和吕释之坐镇单父时的指挥若定,被人尊称“公子”“少主”时的傲然尊崇,都不是那时候容易体验到的。
然而刘常满总觉得这些体验里,缺了点什么。虽然这些感觉也很让人陶醉,让人感觉仿佛身处云端里一般飘飘然,但那心,却是空落落的。只有在母亲和姐姐身边,还有这样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才会真正体验到那种满心都是平安喜乐的感觉,自己的心,也仿佛只有这个时候,才算落到了实处。
“看起来,我不是什么能干大事儿人了,我就喜欢做点小事,看点小景色,迷恋点小幸福。难道我果然是个小男人?”刘常满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又再驱除出去,继续陪吕云荡秋千了。
替表妹荡秋千的刘常满,此时已经满心觉得自己是个普通小男人了,不过留守沛县的吕泽可不这么想。他发明的马具、双辕大车、十章算术,可都带给了自己不少实踏实的好处。
等那些骡驹子也都装备了部队后,吕泽仔细回想,这才发现自己这支嫡系部队的建立,有一大半功劳都是外甥的。而吕释之比他还要依赖刘常满,现在吕释之已经形成了习惯,一遇到过于困难的事情,就要找刘常满前来帮忙解决。
第二天一大早,刘常满又被舅舅派车接往丰邑。
“难道小舅又遇到什么麻烦,要让我去给他帮忙?还是又让我进城打探消息去?不过如今是萧叔叔主持内政,他还有什么事情摆不平的?再说城门上都换了当地人,谁都认识自己,也是肯定混不进去的呀。舅舅到底叫我来丰邑干什么,难道又叫我云看死人头?”刘常满坐在车上胡思乱想着。
想着想着,便到了丰邑军营中,中军大帐里众将都在,只是气氛有点沉闷,估计没有什么好事儿。
“满儿,你阿爹那边传来消息,说是秦嘉已经前往彭城,他没能借到兵,只好带人前往拜会驻守留县的宁君去了。”待众人坐定,吕泽向刘常满介绍情况道。
这些刘常满其实已经知道了。看看帐里,刘邦的大部分重要将领都被带上前往留县借兵了,帐里如今只剩下了丁复、吕婴、吕忿几个老熟人,还有就是曹参、纪信、薛欧几个,都是刘邦的手下,吕释之和萧何坐镇沛县,并没有过来。
“你阿爹说宁君为人甚是仁厚,已经答应替他向秦嘉进言,借兵于咱们,让咱们安心等待就是。”吕泽又说道。
“大舅,你让我过来,该是有什么别的事儿吧?”刘常满直接问了出来。
这些情况自己知道得比吕泽还早,吕泽也早就知道自己在吕庄里有一窝能传消息的信鸽,没理由一直说这些没营养的话才是。虽然刘常满没能耐深入分析局势,但这些人的心理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是这样的。”曹参见吕泽有些不便出口,便插口说了出来:“满儿,城里头王陵传出话来,说是你奶奶病重,让你阿爹和你回去送丧,他负责你们的安全。”
“啊?!”刘常满眼圈顿时红了。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奶奶刘老太对自己和姐姐从来都是慈爱有加。“我上次回去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么快就……”
“满儿,据王陵说她已经是不起了的。你阿爹带兵在外,也没法告诉于他,只有等他回来后再行进城了。一会儿我便去城上叫王陵把你放进城里去!”曹参说道,看起来他们已经是商量过的了。
“好的。”刘常满黯然点头。生养死葬,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父亲回不来,刘常满自然得去代他尽了这份孝心。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十九章 … 人情(上)—
中国永远都是一个讲人情的地方,哪怕是在最不讲人情的战争中也是如此。正因为这样,才会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还能开城放对方主帅回家送丧。虽然说刘季没能回来,但刘老太的葬礼依然办得很风光。
丰邑算不上大,只有两千来户人家,刘老太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老一辈的当然都认识。如此她不幸病逝后,刘邦竟然因为和雍齿之间的事情,闹得连回来送丧都不能,这让丰邑的父老们心里,不由得有些愧疚起来,毕竟雍齿背叛刘邦转投周市,是他们同意了的。
因此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丰邑父老几乎全部到场,齐齐到刘太公家为刘老太送丧。就连雍齿,也按照辈份,在右臂上拴了一段白麻。
同样六十多岁的雍老太公和卢老太公,专门前来安慰刘太公。他们三个,从小就厮混在一起,且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年龄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所以他们在一起,其实也不过相对愁坐,一口接一口的喝酒罢了,根本不用张口把话说出来。
刘常满代行父职,和大伯二伯四叔一起,在前厅里迎接客人。“孝子头,满地流”,但凡前来吊丧的,叔侄四人都要上前磕头为礼,一天下来,把刘常满磕得头晕眼花。
“算了,常满明天别在前面磕头了,孙子辈的嘛,有个意思就行啦。和你哥哥姐姐们一起在后面歇歇好了,看你这额头上给磕得。明天再磕就得磕破了。”刘太公心疼孙子,等晚上吃饭时,便不肯再让刘常满第二天继续去磕头。
“爷爷,我没事。”刘常满头也不抬的回答道。
“傻孩子,你奶奶已经死了,她能知道什么?你尽个心也就是了。外头的事儿才是大事,你阿爹不在,你也不在,尽是些外人,几千人马的,可怎么了得?等后儿把你奶奶送上山,你就赶快回去吧。”刘太公说道。
“没事儿,那不是还有我大舅他们在吗?”刘常满随口说道。
“你大舅又不姓刘!”刘太公说道。突然意识到儿媳妇也在旁边听着,便住了口。
刘常满看了自己阿妈一眼,见她脸上不动声色,也就没说什么。
第三天出殡回来,王陵亲自护送到城门口。出城之后,跟来随身保护的丁义和吕忿这才松了一口气,一左一右护卫着刘常满出城而去。
回头望去,城门关闭的一刹那,爷爷脸上的嘱托,母亲嘴角的叮咛,姐姐眼里欲滴未滴的眼泪,都深深的烙进了刘常满心里。
“满儿回来了?正好,你阿爹那边传过信来,你也一起听听!”见到吕泽却是在中军大帐里,他正召集众人准备议事。
自从刘邦前往留县后,这在丰邑“攻城”的两千人马,完全就是象征性的了。营里的兵丁松懈得很,隔着城墙头吹牛唠客的,互相笑骂的,在东城墙这边天天都有。南城头那一班子更有趣,城上城外两班巡逻的都爱喝两口,天天城上出菜,城外出酒,从城头上拿篮子吊来吊去的对着喝开了!
至于吕泽这些将领,也明知现在的情况,反正这些人都是经过淘漉磨砺后铁了心跟着的,不用管他们也没关系。因此吕泽除了和曹参一起巡巡营,安抚安抚士卒之外,倒也不算很忙。
唯有这天刘邦派纪信快马传回来的消息,让吕泽几人很是看重,刚刚坐下准备商议,刘常满正好送丧回来了。
甚至来不及问问刘常满代父送丧的细节,吕泽就直接把刘邦送来的信读了出来:“章邯遣将军司马枿(音卉)攻楚,已至砀县。因吾熟悉芒砀地形,今楚王大司徒宁君特请吾会同前往,共抗司马枿。仍烦大兄与曹参驻军丰邑,相机行事,不日定将向楚王借兵,回取丰邑。沛公邦字。”
送信回来的纪信也还在座,读过刘邦捎回来的信,众人便一起问起他当时情形。
纪信便是跟着刘邦上山的役徒之一,对刘邦素来忠爱,又有带兵之才,一直是刘邦贴身卫队的头目。象传达命令、联络吕泽这等事情,虽然也很重要,但一般是由夏候婴、任敖、卢绾三个没有带兵之才的随身侍卫出马的,但这次竟然派了纪信这个能带兵的回来,可见刘邦之意,原本就是让纪信前来告诉大家具体情况的。
刘邦往回捎信时,从来还没有郑而重之的写过书信,这次不但写了书信,还派纪信回来解说,那边的形势,必定很是紧张。不然以刘邦那粗疏的性子,知道庄不识经常以飞鸽传书报讯,也必定不会再专门派人送信回来。
果然在纪信的解说之下,众人这才知道,留县一带的形势,确实已经非常危急了,甚至连沛丰一带,也都处在危险之中。
章邯打败陈胜王后,认为楚地秦嘉等人不足为虑,就派了手下将军司马枿前往攻打,又另派几支部队,分头前往清扫楚地剩余势力,自己则率领二十万大军,回攻南阳郡宋留部队去了。
司马枿率领的部队倒也不算多,只有两万多人,但却都是以正规部队战士为基层军官,又跟着章邯征战了几个月的,战斗力极强。自陈胜王败亡后,属下将领率部队分头逃散,各自保命去了,因此是芒砀山西部一带,防守极为薄弱,没过多长时间,司马枿就攻到了泗水郡治相城。
因相城军民抵抗比较激烈,司马枿一怒之下,攻下后屠了相城,然后沿砀山往北进攻。离相城不远,就是砀县。见司马枿势大,又听说相城因抵抗被屠,砀县便不战而降。
秦嘉此时带着大部队驻扎在彭城和项梁对峙,司马枿攻来时,他也没有在意。此时见砀县也被攻下,根据地留县受到威胁,秦嘉这才以楚王景驹的名义,派驻守在留县的大司徒宁君率部前往,准备将司马枿阻在芒砀山以北。
沛县和留县唇齿相依,因此适逢其会的刘邦也就没有推辞,便带着自己的一百多部下,以沛公的名义,和宁君一起前往芒砀山了。
留县情况和司马枿双方情况,座中诸人都不清楚,所以谁也没法分析出当前的形势。只有吕泽叹道:“留县宁君本是文官,手下想来也没什么精兵。恐怕沛公此行前往砀山,难以取胜呀。”大家也都点头赞同吕泽的说法。
没想到过了六七天,刘邦又派纪信回来传讯说,已经带人从留县前往砀县收取兵马,收获甚大,不日就将带兵回来收取丰邑了。吕泽等人这才喜形于色,连忙问起纪信战况到底如何。
原来,确实如同吕泽所说,宁君和刘邦一起前去阻拦司马枿的战斗,并没取得胜利。
说起来刘邦带去留县的一百多人,正是沛县部队的精英所在,樊哙、周勃、曹无伤等重要将领都在里面,其余的也全是军官。
原本刘邦就是来借兵的,因此带来的全都是军官,专等着借兵后将他们安插进去。毕竟借来的兵估计也不会是什么精兵,不安插自己直属的军官进去,却如何能指挥得动这些乱七八糟的农民军呢?
吕泽所料不差,守卫留县的,确实都是些刚刚招募来的新兵,精兵全被秦嘉带到彭城了。宁君本人又是文官,所以对上训练有素的秦军,怕是没什么胜算。
宁君见刘邦虽然带的人少,但却个个精悍,沛公又是个能打仗的,只凭二千人马便斩杀了泗水郡守、郡监两个大员的事情,整个楚国谁不知道?于是宁君便把指挥权交给了刘邦。危急关头,刘邦也顾不得谦让,便和宁君一起,带领留县的几千兵马,前往砀山去了。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二十章 … 人情(下)—
虽说刘邦对于砀山地形极熟,樊哙周勃等也极勇悍,但对手是率领了两万多人马的秦军大将,手下又全是准正规军,比起刘邦这群刚刚接手的乌合之众来,战斗力要强大得太多了。因此在砀山上接战一番,刘邦也没能取胜,只好退回留县。司马枿趁势杀过砀山后在丹水边上集结,准备攻下留县,收取沛泗之地。
眼见后路即将被抄,留县事态危急,秦嘉这才重视起来。于是便派朱鸡石带领四万精兵前往,在丹水边上将司马枿击得大败溃逃,秦军也被打散了建制,分头逃入砀山之中。
待朱鸡石击败司马枿后,秦嘉又让朱鸡石收兵回彭城防守,传令宁君率部前去痛打落水狗。宁君当然还是让奏请沛公一起前往,秦嘉照准了。
打起顺风仗来,刘邦手里这些乌合之众的战斗力可一点也不差。再加上刘邦所率基层军官,多数是在砀山逃亡时的老兄弟,对砀山里的形势熟悉得很,因此溃逃的秦军很快便被杀的杀、收编的收编,刘邦部队也扩大不少。
唯有宁君出了意外。他在带领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