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地方,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静得下来。你们要想明白,现在这个时候,真正顶用的是什么?”

    头面人物们面面相觑,谭良栋的话他们都听明白了,现在在永宁、岢岚这两块地方,谁手中握着刀把子,谁就是老大。不管以后怎么样,起码现在谭良栋是强势的一方。

    离开了柳林,谭良栋回到刘垣圪坮,把杨家坡、屈家沟、洪窑的情况跟吴敏报告。根据谭良栋自己的统计,三地一共有两千七百余人,青壮八百,共收集粮食三百八十石。

    接着谭良栋着重介绍了一下柳林的情况,柳林境内有一条清河,虽然现在受干旱影响,水流不大,但用来浇地足够,因此人口几乎没有流失,甚至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流民跑到了柳林,因此柳林人口数要比刘垣圪坮四地加起来的都要多。但是,柳林这个地方,它是以产煤出名,产出的粮食都不够本地人吃的,现在大量外来流民的涌入,柳林面临的粮食压力十分巨大。作为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地主士绅们一方面加紧搜刮粮食,招收大量家丁,守护家资,另一方面不断请求吴堡县令和永宁知府赈粮。

    在谭良栋看来,现在的柳林就是一个火药桶,只要粮食一旦出现短缺,那就会爆炸。

    “那,良栋你的意思是咱暂时先不要管柳林?”

    “对,吴当家,咱根本管不了柳林,那儿的人太多,咱们的粮食太少,根本没法救!”这个时候,谭良栋特别希望卢象升能给自己送来土豆、番薯或玉米三样作物中的任何一个,缺粮啊,真的很缺粮。

    “没办法了,那就先顾好咱这边。良栋,那八百青壮编入你的第三队,要加紧训练,现在我们急缺武器,你的第三队就先拿着农具啥的先凑活一下。‘活曹操’的人已经窜到咱这里了,得去教训教训!”

    (本章完)

第17章 17。争斗,反围剿(一)() 
岢岚州,镇西卫,“活曹操”罗汝才坐在原千户府正厅的主位上,左右两侧则坐着他的老乡兼铁杆心腹。

    “大哥,有一队岢岚这边的人,和‘岢岚盗’碰上了,做了一场。”

    “结果怎么样?”罗汝才问道。

    另外一个心腹满脸不屑道:“大哥,这伙人你也知道,以前就是一伙小混混,咋胡咋胡普通人还行,哪能打得过岢岚盗,我听说还是被一伙后生小子给打跑了。”

    罗汝才点头道:“打不过才正常,岢岚盗可是和镇西卫正面干过的,说起来咱也算是瞅了岢岚盗的空子才占了这镇西卫。不过你们说说,这镇西卫怎么讲也算是朝廷军队,怎么被一伙矿工给打散了?”在占了镇西卫后,罗汝才便让自己手下的老兄弟调查了一下岢岚盗,现在他知道的是岢岚盗主事的两大当家吴敏和杜松,还有最开始是一伙矿工。

    坐在左侧的一长相魁梧的大汉站了起来,道:“首领,你在陕北边地待得久了,不知道这内地的卫所成什么样了。这里不是宣大延绥,卫所早就烂了,那些军户,明面上还算是朝廷军队,背地里还不知道是谁的佃农。”

    “有道理。”站起来说这话的魁梧大汉原先是延绥镇边兵队正,因受不了上官吃军饷太过,便带着自己的心腹兄弟逃离延绥镇,中途碰到了拉起了杆子的罗汝才,不知道该干啥的大汉和自己的心腹兄弟加入了罗汝才的队伍。

    “诸位兄弟,我有一个想法,大家看看怎么样。这镇西卫呢,里面的存粮只够咱吃半个月,半个月后这镇西卫是待不住了,我的想法是咱往南走,搞一批粮食!刚刚大家也都听见了,这地方上的卫所,要比一直追着咱屁股的边兵好对付。”

    众人互相看了看,点头称诺。

    刘垣圪坮这边,谭良栋正带着他的第三队打扫战场。谭良栋处理的这一队小股人马有二十来人,手里拿着尽是些锄头棍子,在刚碰到谭良栋之时,自称是“活曹操”手下的,让谭良栋赶紧投降,好吃好喝的给他们准备着。

    谭良栋懒得搭理,直接带着自己手下的第三队给解决了。不过谭良栋没有下杀手,只是狠揍一顿,顺便把他们的武器、钱粮啥的都给收了。

    打扫完战场后,谭良栋返回后坡向吴敏汇报情况。随着后坡在刘垣圪坮的地位越来越高,手底下的人不断增多,吴敏不再四处乱跑,基本就待在后坡,处理各方面的事。

    “吴当家,找事的给清理了。”

    吴敏让谭良栋先坐下,然后说道:“清理了就行了,刚刚又有两拨过来找事的,都打着‘活曹操’的旗号,我看这活曹操是控制不住自己手底下的人。良栋,咱们现在手底下的人有近两千了,不是个小数目,纪律、规矩都得定好,这个事情要尽快完善,我就交给你了。若没有一定约束,咱们就跟那活曹操一个样了。”

    谭良栋点点头,自从打退镇西卫后,谭良栋就开始考虑这事了。吴敏在打退镇西卫后,趁机把刘垣圪坮的一千三百青壮编成两队,第一队自己亲手掌握,人数八百人,挑出能打敢打的两百人,设八个队正,作战兵使用,剩余的人编为辅兵,分设十个队率。第二队五百人,杜松掌握,编队方法类似于吴敏。在谭良栋拉回八百青壮后,吴敏顺势组建第三队,由谭良栋掌握。

    吴敏、杜松的训练方法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明军将领一样,集中资源打造一支精锐,剩余的人则用来充人数壮声势,或者说是当炮灰。刘垣圪坮的第一队和第二队便是如此,谭良栋自己本不愿按照这样的方法,但最后却无奈的发现,以现在刘垣圪坮的资源,能把最一开始的第三队也就是那一伙少年兵训练好也是很勉强的事,无奈之下,谭良栋只能先顾着少年兵,后来的八百青壮只能用来凑人数。因此,虽说谭良栋的第三队人数要多于杜松的第二队,但战斗力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这也是杜松可以接受吴敏拨给谭良栋八百青壮的原因。

    七月份,在深井水的支持下,刘垣圪坮勉强完成了对糜子的收割,而种的小麦基本颗粒无收。人们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五月份抢种的黍米上,若今年黍米可以达到大旱前的水准,那今年这个年就好熬了。

    八月份,后坡把收上的粮食集中起来,负责后坡后勤的谭良栋把粮食用度做好计划,若不出意外,可以坚持到十月份黍米的成熟。

    在后坡紧张的安排这一年的任务时,一直在柳林留有人手侦查的谭良栋接到报告,有大量官军出现在柳林。谭良栋立刻找到吴敏、杜松,说明了这一情况。

    杜松听完后点头道:“我这边也接到消息了,这段时间刘垣圪坮周边有不少官兵活动,来者不善!”

    吴敏也道:“情况确实不妙,把所有人集结起来,做好准备。”

    杜松走后,谭良栋把自己这段时间整理的纪律手册交给吴敏。吴敏大略看了看,道:“可以,就按这个写的办!”

    谭良栋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为了弄好这个,他可是不断请教吴敏和杜松,看他们怎么训练,和杜松手底下的边兵讨论,忙里忙外,可是给累坏了。

    “良栋啊,这次如果和官兵打起来,你的第三队要出动了,尽快训练,到时不要拖后腿。”

    “是。”

    镇西卫,罗汝才一方也得知了朝廷大军要来清剿的消息,本来准备南下的众人停留在镇西卫,再次找到罗汝才,纷纷询问:“打,还是逃?”

    罗汝才能当上首领,就是因为他的决断力十足,当即决定:“打!”并且沿袭在陕北的战术,裹挟流民和本地流寇,壮大自己声势。同时,还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去联络岢岚盗,带给吴敏一句话:“协同抗敌。”

    集结了全部人手后,后坡三个主要主事聚在了当中的窑洞,商议如何面对当前的局面。

    吴敏摊开了一幅刘垣圪坮及周边的大概示意图,对着谭良栋道:“良栋,这图是你做的,地形你最熟悉,你说咱们守在哪里最好?”这副地图是谭良栋带着第三队的人在刘垣圪坮周边训练时画的,吴敏得知后要了一幅。

    刘垣圪坮整体看起来是个大山坡,同外界的交流主要靠着河谷道。谭良栋指着河谷道说道:“守住这里,对方的大队人马就进不来刘垣圪坮,只能同咱们对峙。而能进来的小股人马,咱们在各村的护村队可以解决。”

    杜松同意道:“确实如此,咱就是在这河谷道打退镇西卫的。”

    “嗯,我已经让人在河谷道这里筑了五道土墙,方便咱们防守。”吴敏坐了下来,“不过我最担心的是,若咱们在河谷道这里守不住,该怎么办?”

    谭良栋犹豫了一下,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就在村子里打!吴当家,外面的官兵抢掠成风,一旦进了村子,遭殃的还是村民,我想大家都清楚这一点。咱们现在不仅是在打仗,还是在保家,每个人都有义务保家,不论男女老幼。”

    “好,说得好!”杜松赞道,“我觉得良栋说得对,吴敏,咱在延绥的时候,每次鞑子扣边,周边的男女老少们可是齐上阵,不管是爷们还是娘们。”

    “保家,哈哈,说得对!良栋,你去说,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高高挂起!”

    三人分好工后,立刻开始行动,已经是谭良栋跟班的张应宸和刘文景跟着谭良栋去办吴敏交待的事。在路上,张应宸心里很郁闷,这段时间他跟着谭良栋,受了大苦,先是帮着搬粮食,然后是协助记录纪律手册,现在又要跟着搞宣传动员,当然,宣传动员这词是谭良栋给他说的。刘文景则沉默不语,他的性格要比张应宸稳重,这段时间也跟着谭良栋忙了不少事,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对于宣传动员,谭良栋已经有了计划。宣传的本质在于把你想说的话按照合适的方式传达给你的受众,让受众理解并接受,进而达到宣传的效果。对于现在的刘垣圪坮人来说,有两个东西是他们的命根子,一个是手上的存粮,一个是地里还在顽强生长的黍米。这两个东西,一个是他们现在活下来的保证,一个是他们将来活下来的希望,谁敢动这两样东西,他们就跟谁拼命。而现在的后坡,之所以能成为刘垣圪坮的中心,就在于这两者,可以保护人们手上的存粮,可以创造并维护能出水的深井。

    谭良栋就从这两方面着手,动员所有人,包括妇孺。果不其然,对于打自己手上存粮的人,所有的人都抱着敌视心态,特别是对于劣迹斑斑的明军。各家各户都被动员了起来,除了已经在外的青壮,家里的妇孺也都准备好各式各样的武器,一旦敌人冲进村子冲进家里,就跟他直接拼了。

    在整个刘垣圪坮备好战后,“活曹操”罗汝才的人到了刘垣圪坮。与此同时,左卫对外号称的一万大军也全部进驻柳林。

    (本章完)

第18章 18。争斗,反围剿(二)() 
柳林,左卫千户刚安顿好,本地的乡绅、矿主们就联袂而来。不过,他们来的不是时候,千户现在的心情很不爽。在永宁州州府拿到粮饷后,千户就招收流民扩军,直接扩到了六千。其后,在中途又不断吸纳流民,现在左卫人数已达八千,离号称的一万越来越近。但是,带兵打仗这个事情,不是人越多越好,左卫千户就是这感觉,他发现自己根本就协调不了八千人的大部队,这种挫败感让他心情很不爽。

    “你们找本将何事?”左卫千户语气很不善,在没到柳林之前他就派人打过招呼了,直到现在才来找他,刚刚在驻扎营地时可是闹得有些不愉快。

    前来见左卫千户的共有八人,为首的是柳林最富的老贺家掌柜,一脸讨好的笑容:“大人,您带兵前来清剿流寇,一路辛苦,我们几位给您准备了接风宴,您看……”

    千户听后还真感觉到肚子有点饿,气一下子消了,眯了眯眼,笑道:“好啊,正好本将还没吃饭,你们前面带路。”

    宴请左卫千户的地点就在贺家,千户走进席间,看到有不少人在等着自己,其中竟然还有一名道士。陪同在一旁的老贺家掌柜感觉到了千户的疑惑,解释道:“这位道长在真武山上修行,听说大人要来,特地前来迎接。”

    千户点头示意后,直接坐到主位上,道:“我这个人比较直接,就不和诸位客气了,有什么事等咱吃完饭再说。”

    “是是是。”众人陪笑道。

    酒足饭饱后,老贺家的掌柜最先开口:“大人,您看,现在外面乱糟糟的,大人您能不能给拨点人手?”说完递给千户一个小箱子,千户打开箱子瞅了瞅,三个大银锭,约莫着得有一百两。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千户答应道:“好说好说,保境安民也是本将的职责所在嘛!”

    其余的人也纷纷上前,一边请求派兵一边递上东西。最后,千户一共收了五百两银子,也答应了在座大户们的请求,不过让千户感到新奇的是真武山上的道士,给他送了一百两银子的厚礼,让千户很是感慨,这道观的油水不是一般的丰厚啊。

    回到军营后,千户找来自己的心腹百户,递给他一张写着给自己送礼的大户名单,说道:“去调拨一千人,把这几家给守住。”

    百户接过名单,细细看了看,里面竟然还有个道观,抽了抽嘴角,道:“大人,抽一千人是不是太多了。”

    千户听到这话又想起让自己不爽的事,冷哼道:“你懂什么,让这一千人留在柳林,不是能省咱一大笔开支。再说了,打仗还是要靠咱左卫的老兄弟,新来的靠不住。”减掉一千人,千户觉得自己能更好的协调军队。

    “大人教育的是,属下受教了。”

    “嗯,知道就好。你下去告诉传令兵,召集众将前来议事。”

    随后,左卫各百户、总旗、粮官陆续抵达千户所在的窑洞。千户对着众人道:“诸位,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柳林,再往过走就到了岢岚州。我们面对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侵占镇西卫的活曹操,一个是盘踞在刘垣圪坮的岢岚盗,诸位觉得我们先对哪个下手?”

    一个百户站了出来,道:“大人,我认为先打活曹操,他占据了镇西卫,已然叛逆之举。”

    其余诸人称是,镇西卫是朝廷制式军队的治所,现在被流寇所占,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清除的。

    “好,那就先打活曹操。诸位回去以后,休整一天,明天往镇西卫进发。”

    左卫在柳林休整一天,可把柳林的普通老百姓给祸害了。除了抢占老百姓的住所当营地,还乱拿东西,有那甚者甚至做出强抢民女之事,军纪极其败坏。

    刘垣圪坮,罗汝才的使者见过吴敏,说明了来意,要和岢岚盗一同抗击敌人。谭良栋觉得和罗汝才合作毫无意义,他们有刘垣圪坮作为根据地,现在这个时候根本离不开刘垣圪坮,而罗汝才他们是流寇,走一地吃一地,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吴敏也认为和罗汝才合作没有意义,不过他还是让使者回去转告罗汝才,可以合作,但仅限于互不为敌。

    罗汝才得到后坡给的回应后,当即召集自己的部众,宣布立即南下。部众不解,镇西卫还有些存粮,朝廷清剿的大军还不见影,何必这么忙着走。罗汝才解释道:“岢岚盗要跟咱各打各的,打得好算盘,咱占了镇西卫,那朝廷的人马肯定是先找我们的麻烦。与其待在这等着,还不如直接南下,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人多啊,冲它一波!”此时的罗汝才还不知道左卫的军队已经到了柳林,缺乏情报是流寇的一个硬伤。

    镇西卫的动静很快影响到依附于罗汝才的小股流寇和被裹挟的大批流民,所有人都跟着南下,浩浩荡荡,而南下的方向正是柳林。

    走在最前头的小股流寇最先进入柳林,迎面就碰上了左卫的军队,双方打起了遭遇战。千户得知有小股流寇进入了柳林,立刻命令军队停止休整,立即集合,然而命令终究还是晚了一步,越来越多的流寇和被裹挟的流民进入了柳林,和遭遇的左卫卫所军激斗。已经被卫所军祸害了一次的柳林百姓又遭了秧,流寇冲进了柳林,见什么抢什么。

    大路、街道、小巷、窑洞、庭院,卫所军和流寇的遭遇越来越多,打斗也越来越激烈。随后,被裹挟的大量流民也参与了战斗,无论是卫所军还是流寇,打起来后只要不是自己一方的就乱砍乱杀。

    早先逃到柳林的流民也被迫参加战斗,局势太乱,稍有不慎,就被不明不白的给砍了。有不少柳林本地的居民被突如其来的乱局给吓坏了,逃到后山的矿里。煤窑里的矿工从这些人口中得知柳林的乱局,一个个的都在煤窑把头的组织下,要杀回去。矿工长年干苦力活,身强体壮,手里又拿着矿镐、铁锹,可以直接用来当武器,在把头的带领下,朝柳林奔去。

    矿工的加入让局势更加混乱,无论是卫所军还是流寇,在矿工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是在打斗的,冲上去先杀一波再说。柳林以产煤闻名,本地居民多以采矿为生,返回来的矿工足足有五千多人。

    残酷而激烈的战斗逼退了一些小股的流寇和刚加入左卫的部分流民,这些人找机会退出了柳林,有几股窜到了刘垣圪坮。

    守在河谷道的杜松抓住了一人,很快便问出了柳林发生的事。消息传到后坡,吴敏让所有人提高警惕,防止从柳林跑出的乱兵窜到刘垣圪坮。同时,自己带着留守在后坡的人全部赶到河谷道,加强防御。

    左卫千户在亲卫的保护下,赶到真武山上的道观,立即派出数股小队,联系分驻在各地的百户、总旗,集结人马,不要再分散着打。

    一直在柳林外观察着形势的罗汝才见柳林彻底乱了后,招呼着自己的老兄弟们,全部冲进柳林,专挑大户下手。罗汝才的陕北老兄弟共有八百人,个个都参加过和边军的战斗,对上刚加入左卫的流民,打得十分轻松。即使是对上左卫的老兵,也占了上风。罗汝才也发现了卫所不如边兵的地方,一是武器装备,二是花架子阵形,稍微强冲一下就被打散,根本发挥不出阵形的战斗力。

    守在大户四周的卫所军很快被罗汝才打开一个口子,罗汝才见势立刻带着老兄弟们冲了进去,周边的流寇流民也跟着冲进去。罗汝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