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游的青壮们拿起手里的器械,紧紧地盯着下游的村民们。
“踢踏踏!”在下游的村民们就要往上冲时,有五骑直接冲进上下游村民之间的两丈空白地,一声“律……”后,为首的骑兵停住,抽出背后的令旗,大喝道:“千总命令,所有人不得再妄动!”
骑兵给村民的冲击力很大,即使只有五骑。下游的村民们止住脚步,上游守着土坝的青壮松了一口气,这么大规模的械斗,肯定会死人的。
下游领头的站了出来,语气有些悲愤:“这位大人,千总大人是要纵容上游的这些家伙筑坝拦水吗?”
“你等先不要妄动,千总正往这里来。”
村民们听到骑兵的话,得知谭良栋正往这来,停住前进的脚步。《土地条例》让谭良栋在村民中间信誉极好,既然谭良栋都亲自来了,村民们觉得一定会有解决办法。
另外一边,谭良栋和五名亲卫正骑着马快速往原水上原村筑坝处赶去。胡振江的消息一到柳林,谭良栋立刻把自己手头的马队全部派出去,分两路,一路去原水,一路去离石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械斗发生。
等谭良栋赶到原水时,上下游的村民们还在对峙,不过气氛没有最开始那般紧张,双方的领头人物站在一圈,谭良栋离得老远都能听到双方大吵的声音。
“谭千总来了!”
有眼尖的看到吕梁营的红旗,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是谭良栋来了。
谭良栋下了马,上下游村子的头面人物聚拢过来,下游村子的一个族长最先开口道:“谭千总,这上游的人是完全不给我们下游人们活路,连筑坝截水这样断子绝孙的事都做得出来!”
“你!”刘族长站了出来,梗着脖子道:“谭千总,今年冬天到现在也没下雪,明年多半又得旱,我们筑坝也是为了找一条活路。”
下游村子的族老们一听这话,纷纷破口大骂:“好你个刘脑壳,你们有了活路,就让我们往死路上走啊!”说着就要上去打刘族长。
谭良栋怒了,“吵什么吵!都闭嘴!”
见谭良栋发怒,族长、宗老们安静下来,不敢说一句话,彼此之间怒目相对。
“从现在开始,我问什么,被点到的人说什么,其他人不许插嘴!”
“刘脑壳,就从你开始,你要筑坝拦水,有没有想过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刘族长咬咬牙道:“想到了,谭千总,我就跟你撂底吧,筑了这坝我就没想过会有什么好下场,到时只要村子里的地浇上水,我就和工作队的去柳林,到时是杀是剐我都认!”
“哼!”谭良栋听了刘脑壳这一番看似舍生取义的话,讽道:“你这是在玩火!今天要不是我来,我看你们肯定会打起来,到时我就不信明年你们村子的人还能安心种地?”
“这……”当时要筑坝的时候刘脑壳脑袋一热,根本没想过后续的事情,上下游村子械斗,即使打赢了,他上原村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安心种地,下游没水浇地的农户们必会再次沦为流民,到时候流民过境,上原村照样完蛋。
“吕梁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护这好不容易的安定局面,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你们这些领头的带头破坏,难道说你们都想回到以前那种四处讨饭的日子?”
谭良栋的一番话让人们低下头,争水的时候大家都只顾着自己的村子,现在听谭良栋这么一说,要是吕梁再次乱了,他们的村子也不会安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半响后,一位下游村子的村老低声道:“千总,你说得有理,但咱现在还是缺水,没水庄稼活不了啊。”
所有人都跟着点头称是,说到底还是缺水,若是水量充沛,谁会闲着没事搞械斗。
谭良栋骑了一路马,挑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对围在自己周围的人道:“你们啊,眼睛就只会盯着河,我们要从地底下取水。”谭良栋曾在刘垣圪坮挖过深井,这个时代黄土高原的地下水还很充沛,若是往深挖是会有水的。
“千总,这打进我们也尝试过,但出不了水啊。”
“你们打多深?”
“这个,最深的有一丈多。”这个一丈是营造单位,换算成现在的单位,这口井有三十多米深。
“那就再往深打,打两丈、三丈!”
“这……”若谭良栋不是千总,这些村老们早就开始破口大骂,挖深井有那么容易吗,即使能挖这么深,到时该怎么把水提出来。
谭良栋继续道:“这挖井的事交给我,你们办不到,不意味着我吕梁营也办不到。那么,你们是不是该散了?”
村老们不说话,空口白话他们是不信的,非要看到谭良栋挖的深井出了水他们才会信。
“你们啊……这大冬天的,土地被冻得这么硬,根本不适合挖井。”
人们还是不说话。
谭良栋气道:“好好,那我就给你们挖口井看看。老郭,把离石水那边的村老们给我叫来,就说我谭良栋要给人们挖深井!”
“是!”
(本章完)
第87章 87。打深井,压水机()
冬天的黄土高原,地表十分坚硬,黄土在寒风下被冻得比冰块还坚硬。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下挖井,是很不划算的事,但谭良栋无法,为了让村民们安心,只能在这样的天气下开挖。
挖井的地点选在上原村,这让刘脑袋很高兴。若是这井挖成了,上原村的村民们是第一受益者。
相比较当初在刘垣圪坮,此时已是千总的谭良栋能动员的力量很大。在决定挖井后,谭良栋派自己的亲卫回柳林,把炼铁坊的大师傅们都请来,再让白世镜发动商会的力量,把擅长打井的师傅们也请来。
在谭良栋等着师傅们到来时,上原村的护村队赶到筑坝处。离石水上对峙的村中族老们也被亲卫老郭“请”了过来,不过只来了一半,另外一半说是要等着消息。
随后,胡振江和李琦也赶到上原村。胡振江见到谭良栋,在谭良栋旁边低声道:“千总,这事太鲁莽了,深井靠谱吗?”
谭良栋没有回答,反问了一句:“涛起,你在村子里跑了这么久,各村的水井一般有多深?”
胡振江迟疑了一下,回道:“二、三尺深吧。”
“一般的在二、三尺深,深一点的在六、七尺深。”谭良栋道,也就是说,这时代的水井一般只有六到七米深,深一点的有十多米。
在前世,曾经有这么一个理论,在黄土塬上,地下水储水层一般在离地表二十米处,这与黄土本身的性质有关。上原村地势平坦,是一块较大的黄土塬,再加上这个时代很少利用较深层的地下水,谭良栋对挖深井还是很有信心的。
谭良栋从地上挖起了一把黄土,道:“土里还是有水分的,若是把井再挖深点,出水的机率会很大。”
胡振江也挖起了一把土感受了下,点了点头。
下午,白世镜带着商会从府城招募来的打井师傅和炼铁坊的大师傅们,赶到上原村。
白世镜在来之前就对打井的师傅们强调了这是为吕梁营做事,自《土地条例》推行之后,吕梁营的势力迅速扩张,打井师傅们对吕梁营也不陌生,对给吕梁营做事不敢懈怠。
谭良栋找到打井师傅,道:“诸位,大冬天的把你们请来,很不好意思。但是,现在这口井不得不打,你们也看到了,河那边正有人对峙着,若是这口井打不好,后果你们也是知道的。因此,麻烦诸位了!”
打井师傅们知道眼前的谭良栋是吕梁营的千总,是官,一个官员对他们这些匠人如此客气,打井师傅们感觉到脸上有光,纷纷道:“千总放心,我们一定会把井打好!”
“好,那就开始吧。”
打井的第一步是找合适的打井点,若是在夏天,可通过植被来判断,一般长有茂密植被的地方地表以下就有储水层。但现在是大冬天,没有植被。
不过这难不倒那些打井师傅们,在打井行当干了这么多年,师傅们的经验十分丰富。只见打井师傅们拿着个小铁铲,到处翻地,把铲出来的土用手搓,用鼻子闻。
过了许久,打井师傅们确定了挖井的地点,谭良栋把打井师傅和炼铁坊的师傅们聚到一块,把自己关于深井的想法讲了出来。
打深井,关键的地方在两处,一是打井,在挖掘的过程中,随着深度增加,越下面的土层越松软,极易引发坍塌。
二是如何取出深井的水,常用的做法是做一个木轱辘,挂上水桶和长绳子,靠人一桶一桶往上提,但谭良栋要挖的井至少有二十米深,像这么深的水井一般都是漏斗形,越往下越窄,即使大量蓄水,水层也不会低于十米,必须得换一种方法来提取水。
这里谭良栋想到了在后世自来水还没有彻底普及之前,农村家庭使用的压水机。压水机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强把井底的水压上来,考虑到大气压强的极限值,压水机可以提取地表以下十多米的水,其原理跟这个时代用的鼓风机基本一致。
铁坊的大师傅们听完谭良栋的话后,把谭良栋描述的压水机画了出来。谭良栋很庆幸炼铁坊有这样的技术人才,在科举为王的时代,大师傅们掌握的知识并不被主流认可为学问,只有经义之学才是读书人心中的学问。
其中一个大师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千总,这样的压水机设计的确是巧妙,但如何才能保证不跑气?”后世的压水机用的是橡皮活塞,并在压水时往机子里灌进水,增强密封性。
“牛皮,可不可以?”谭良栋道。
说话的大师傅思索了一会,道:“牛皮应该可以,再灌进水后应该不会跑气。”
关于密封性,匠人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概念。北方蔬菜种类少,人们在冬天吃的都是在秋天腌制的大白菜。主妇们在腌制过程中,把白菜放进专门腌菜的坛子里,在盘状坛口盖上碗,并在碗边和坛边的空间里倒入水。
人们虽然不懂为什么这样做,但知道这样做放进坛子里的白菜不容易坏。这种专门用于腌菜的坛子后世还在卖,设计得很精巧。
“行,那就开始吧,挖井过程要稳。”
“是,千总。”
在上原村挖井,上原村的村民不可能光看着,刘脑袋招呼青壮们,从土坝上撤下来,协助师傅们挖井。
谭良栋要给村民们挖深井的事已经传开,刘脑袋也放心让自家村子的青壮离开土坝。
人多力量大,一天后深井就挖成了。刘脑袋在挖井的过程中,算是明白了谭良栋的那句,“你们办不成的事,不代表吕梁营办不成。”
实在是太奢侈了,井挖到五米以下后,便用铁支架作支撑,铁支架要比木头稳固得多。在挖到一定深度后,为了引水方便,炼铁坊的大师傅们将做飞雷炮的厚铁皮做成粗铁管,顺着冒出来的地下水插下去。
无论是铁支架还是粗铁管,都不是村民们能买得起的,或者说想买都买不到。
最后,井在挖到十八米深时便开始大量出水,打井师傅们测了一下出水速度后,认为这口井挖成了。
在井水积蓄到十多米深后,水不再继续涨,炼铁坊的师傅们打造了一根十米长的细铁管。打造这根铁管可不容易,先是炼铁坊的铁匠用铁皮压型,然后浇铜汁粘接铁管,最后组装成十米长的细铁管。
“长铁管卖相真不咋地。”这是长铁管给谭良栋的第一印象。
压水机纯木制,只在关键的地方包有铁皮。
后续的工作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将压水机安装完毕后,上原村的村民们欢喜不已,刘脑袋看着做工精细的压水机,笑呵呵的。别的不提,光是那些铁架子和铁管就让人感觉很踏实。
“千总,这第一管水……”刘脑袋端着一盆水,对着谭良栋道。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出水了。
“我来吧!”谭良栋接过水,这口井他动员了不少力量,花费也不菲,但这一切都值得,只要顺利出水,这样的打井模式便可迅速推广开来,对缓解旱灾很重要。
(本章完)
第88章 88。准备()
“出水了!”在谭良栋把盆里的水灌进压水机,再压动木杆,连续几次后,压水机前的木管流出了水,并且水量随着谭良栋压动木杆的频率加快而增大。
围观的人们见压水机压出水来,纷纷欢呼起来,既然上原村的黄土塬可以做出这样的水井来,那他们自己的村子里也可以。
刘脑袋很得意,要不是他筑坝拦水,上下游的村民们就不会在上原村这里对峙,谭良栋也就不会在他们村子里打深井。
井打好之后,谭良栋把各村的族老、上原村的护村队和李琦召集在一块,问道:“李琦,你是工作队的,上原村的土地情况你了解吧?”
李琦回道:“千总,了解。”
“那我问你,上原村的上等田有多少亩,下等田有多少亩?村子在明年主要种什么?要种几茬?”
工作队的任务就是清查土地、人口,李琦很快就回答了谭良栋的问题。
“不错,刘脑袋,你们村的井已经挖好了,现在是特殊时期,什么样的地、什么样的庄稼浇多少水,老农们应该都清楚。刘脑袋,你能配合好李琦完成井水的分配工作不?”
刘脑袋赶紧点头道:“能,肯定能!”这么一口深井造价不菲,谭良栋没要上原村一分钱,把井水的分配权交给工作队的人,很正常。
李琦也道:“千总放心。”
谭良栋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其余的村老道:“你们不要着急,每个村子都会挖深井。不过,等井挖好后,都要按上原村的模式来,都明白吧。”
“明白,明白。”村老们争先恐后的回道,看情况谭良栋给各村挖深井是免费挖,条件是村子必须配合工作队的工作。
胡振江暗自点头,同村民们打交道,你说得再好听都没用,只有实实在在的给人好处,人们才会信服你,拥护你。
村老们散去后,上游守在土坝前的青壮们拿起手里的工具,把简陋的土坝给掘了,下游的青壮们在各自村老的带领下缓缓散去。
离石水的村老们也离开,往回赶去。在离石水坐镇的是卢象升,挖一口深井和后续的工作一共花了三天时间,为了防止离石水上下游对峙的村民发生械斗,卢象升在接到谭良栋的消息后便赶到离石水,亲自看着对峙的村民们。
在上原村的离石水村老们全程参与了深井的挖掘,在压水机出水后,村老们立刻赶回去,把上原村发生的事告知了村民们。同原水一样,在卢象升的监督下,离石水上游的村民们把筑的土坝给掘了,然后在各自村老的带领下缓缓散去。
卢象升松了一口气,也就是他艺高人胆大,要是换一个纯文官,根本不敢到这样的对峙现场,更不敢管这样规模的乡村械斗。
等谭良栋回柳林后,卢象升也赶到柳林。一见面,卢象升就道:“这次争水不简单,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谭良栋赞同道:“肯定有!”各村争水,虽从根本上是由缺水引起的,但上下游各村那么快行动起来,没有其他人的挑动这是不可能的。
《土地条例》和工作队下乡,损失最惨重的莫过于各村乡绅,其次就是各县的衙役吏员。县官不下乡,非要下乡也是衙役吏员们拿着号牌下乡,毫不夸张的说,这些衙役吏员们就是村子的土皇帝,连族老村老们都不太敢惹。
吕梁营用刀子强制推行《土地条例》时,衙役吏员们不敢轻举妄动,等工作队下乡、护村队完善,吕梁营各部撤出村子后,衙役吏员们就开始行动起来。毕竟是多年的地头蛇,对村子的影响不小。
卢象升了解自己的同僚们,都是宁少一事绝不多事,让他们直接出面对抗吕梁营和他卢象升,知县们是不会做的,但手底下如何去做,他们是会默认的,出了事手底下给背锅,得了利也少不了他们的。
“看来,得清除一批蛀虫了!”卢象升道。
谭良栋点头道:“确实如此,这些衙门小吏最是可恶,吃拿卡要、灭门抄家,做得太多了!”
“良栋,你的吕梁营人手多,调查后给我一份名单。”
“好,若是抓捕的人手不够,我这边也可以帮你出。”
“到时再说。还有一件事,你要帮各村的人挖深井,手头还宽松不?”
谭良栋苦笑,怎么可能宽松,铁料、人工都需要钱,谭良栋为此还准备专门招一批矿工组建土工队,算下来,半年来从晋南商人手上赚的钱基本都得花出去。
卢象升见状,道:“良栋,我让四县县令出点东西,能出多少是多少。也趁着这个机会看看,哪个能合作,哪个要反对!”卢象升这话说得很霸气,他实在是受够了同僚们的庸碌无为,捞钱的时候比谁都积极,做事的时候都是缩头乌龟。
谭良栋虽然以吕梁营为重,但谭良栋做的很多事都是有利于百姓,比官府要做得好,这也是他和谭良栋能合作的根本原因。卢象升是个高傲的人,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那些庸碌的同僚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卢象升离开后,谭良栋立刻让新组建的调查队下到各村,调查这段时间和村老、族老们接触过的人。
衙役吏员下乡虽不是大张旗鼓,但也不会遮掩自己的身份,调查队很快就查到了一份名单。
各县的衙役吏员都参与了,就连卢象升的中阳县衙都有人,谭良栋拿着名单,让亲卫老郭给送到卢象升手上,然后把李鹤轩叫来。
自从李鹤轩的警察队被拆分成三部分以来,直属李鹤轩的警察队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罪营、协助胡振江的工作队抓捕罪犯。
“鹤轩,现在罪营有多少人?”
“千总,有一百五十七人,大多是被俘虏的流匪。”
“留一部分人看管罪营,剩下的人你带着,去中阳县衙协助卢象升卢县令,帮忙抓一些人。”
“是!”
卢象升拿到名单后,气愤不已,特别是上面还有他中阳县衙的人。整个中阳县衙被卢象升清理了很多次,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
本来卢象升没想过找谭良栋借人,但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