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火照耀下,秦绍祖正站在城楼上,一身戎装,他看到城下这些人,大声喝道,“大胆郝明远,竟敢私自带兵围攻京城,意图谋反!”
秦绍祖和郝明远相反,秦家是武将之家,秦绍祖却最后成了文官。但是,他自小习武,兵书也是熟读的。
郝明远回头看向韩望之,在对方脸上也看到了一片错愕。
“太子殿下仁心,你们若此时投降,除首恶外,其余人等既往不咎!”秦绍祖又高声叫道。
郝明远一咬牙,“太子谋害圣上,残害手足,不仁不义!清君侧,护明君,冲啊!”
郝明远让兵士们抬着撞门用的檑木,就往东门冲去。
不想,他们才冲出没几步,军阵中就来传来呼声,郝明远和韩望之一看,军阵中的士兵,竟然接二连三倒地不起。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韩望之大声问道。
“中毒了?”有士兵在呼喊。
一时之间,军阵乱成一团。
胡成和耿大壮在队伍后面,看到前面和身边,居然有不少士兵走了几步后,就倒地了,身上没有任何症状,脸色也安详,看着就像熟睡了一样。
耿大壮走到身边倒地的那人,伸手探了探鼻息,“这是睡着了?”
他这话问出去,没人理睬,谁都知道这些人不会是睡着了啊,几乎片刻之间,就有上万人倒下了。
“不要乱!重新列阵!”郝明远大声下令,有将领也催着士兵们重新列队。
城楼上上的士兵大叫,“英州军听着,你们主将犯上作乱,意图谋反!你们受了蒙蔽,放下兵器,赦免无罪!”
有士兵们听说是攻打京城,心里就犯了嘀咕,不由停步不前。
正在英州军混乱之时,他们的左右两边,忽然冒出了两支军队,看旗帜赫然是京畿道北大营和京郊东营的人马。
这两营人马合起来五六万左右,趁着英州大军混乱之时,从左右掩杀过来。
郝明远刚重新列好阵列,被这一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冲杀,队伍一时之间被冲散了。
城楼上叫投降的喊声还在传来,胡成和耿大壮跟身边的人喊道,“弟兄们,我们上当了!我们听从军令,可是谋反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
两人带头要降,周围人马不少人也跟着放下兵器,几轮冲杀之后,只有郝明远一群人还在负隅顽抗了。
东门城门忽然洞开,两列御林军盔甲鲜明地出城,分左右两列站立,随后,太子楚昭恒一身明黄服饰,头戴金冠,骑着白马缓缓走出,来到了两军阵前。
他看着场中还在厮杀的郝明远等人,对身边的御林军下令道,“射箭!”
郝明远只觉得胸前一痛,低头,就看到一支弩箭穿胸而出,他手中的大刀还挥舞了一下,随后,手一软,大刀落下,自己也从马上滚下。
一名士兵上前,一刀砍下郝明远的头颅,挑在枪尖上大声喊道,“郝明远已伏诛!郝明远已伏诛!”
英州大军听说主将被杀了,再无心应战,有丢下刀枪投降的,也有骑马准备逃离的。
不过,他们外围都是京城人马,逃离的那些,最后都被弓箭射落了。
不过一个时辰,这一场战事就收尾了。
楚昭恒看着地上的那些士兵,让人将昏迷的那些都抬到一边。
耿大壮的那包药,是封平找孙神医配的。这药,是一种蒙汗药,只是药效被孙神医给改良了。吃了这种药,不会立即倒地昏迷,而是要发汗之后才能催动药效。
英州大军一夜急行军,赶到京城时,刚好是药效开始发作的时候,而耿大壮是将药下在水中的,喝到的人不少。
所以,这抬到一边的人,看着就是满满的一大堆。
其余投降的人都被安置到一边看管起来,而地上的尸体也在清理。
楚昭恒回到东门内城楼上,看着京畿道北大营和京郊东营的主将带着麾下士兵们,打扫战场。
秦绍祖看着下面,“太子殿下安排得妙,这次可算是最小伤亡了。”
“这些士兵,本该死在玉阳关,为国而死,而不是死在京城外!”
“殿下,那其余这些士兵呢?”
“这些人,都看管起来。你天亮后和兵部尚书商议一下,尽快再向玉阳关增兵!”楚昭恒只觉得痛心,这支大军,若是直接赶到玉阳关,那还能为国出一份力,现在这样的厮杀,岂不是便宜了北燕人?
他看了一会儿,只觉索然无味,带着人回到皇宫中,处理其他事务了。
借着召集百官进宫守灵之机,他将济安伯等人严密监视起来,待看到济安伯府的管家去找东门的人时,他又趁机将东门那批人全部关押了。
随后,他拿了元帝的虎符,调了京畿道北大营和京郊两营人马。京城内的将军他不敢用,其他主将又一时来不及赶到,他索性启用了秦绍祖,命他来协调。
秦绍祖以前也是上马打过仗的,现在,又是敌寡我众,还预先知道了对方的打算,那安排起来简直是易如反掌。
他将两处人马安排在城外埋伏,又将京郊北营的人马和守城人马混编,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郝明远这群人带兵往口袋里钻了。
济安伯没法送信出去,郝明远和韩望之不安之下,只好仓促动手。
所以,这场战事,人数虽多,胜负却没什么悬念。
解决了英州大军,楚昭恒命人拿着元帝虎符,到各地调兵,又将元帝死讯诏令全国。
楚昭业安排在京城外的死士们,也被官府安排的巡逻士兵们绞杀,这些人再悍勇,到底架不住官兵人多,一下子,京城内外就被肃清了。
377章 造雪为城()
楚昭恒昭告全国的诏令,此时,还是未能送到玉阳关。
玉阳关的大雪,已经停了。关内关外,铺上了厚厚一层大雪,几乎有半人厚。
这一场雪,连着几日,在城外驻扎的大军中,甚至还有人被冻死。
战祸,暴雪,玉阳关的百姓们,几乎被迫都要往关内逃命了。
大雪停后,紧接着出了太阳。
颜明德带着大家,登上玉阳关城楼,只见城外的北燕军营中,北燕人正在铲雪,他们将雪滚成一团,然后将那些雪都推到了玉阳关外两三里的地方,那雪堆越堆越高。
北燕人看到大楚人在城楼上走来走去,还嚣张叫骂着。
大楚的士兵们虽然气愤,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的箭矢不多了,明知道北燕人在挑衅,也不敢一通乱箭射过去。
“北燕人是想将雪堆成雪城吗?”黄岐嘀咕。
“现在天寒地冻,北燕人将雪堆到与我们的城楼高度后,只要将水浇在雪堆上,让雪墙冻得厚实,他们就可在对面射箭了。”颜煦看北燕人的举动,已经有了猜测,“估计待他们将雪墙砌好,就要攻城了?”
听他这么一说,几位将领再仔细看对面,果然,北燕人看着杂乱无章地堆雪,但是,他们都是将雪摆成方形一个一个叠起来,就像砌墙叠砖一样。
他们不仅是将军营中的雪运出,看他们那样子,还从其他地方将雪给运过来。
前些时候的攻城,因为大楚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可以从城墙上往下射箭,阻止攻势。
若是北燕人也筑出了城跺,他们就可以在城跺上射箭,掩护士兵们攻城了。
“那我们就干瞪眼,看着他们造城?”夏仲天问道。
“最好能在他们城跺造好之前,我们就出城,与他们决一死战。”楚昭业看着对面的形势,冷静地说道,“看北燕人现在的速度,最多四日,他们就能造出五个与玉阳关齐高的城跺,到时,就是他们猛烈攻城之时了。”
“看样子,北燕人也遇到麻烦了,他们这样做,也有逼我们出城一战的意思。”楚昭业看着对面的行动,判断道。
“那还等什么?马上就出城去,和他们打一场吧?”黄岐急了。
其余人都苦笑了一下,黄岐也反应过来,他们的兵力,可比人家差远了。
颜明德跟大家说,“我们前几日倒是觉得有个机会,只是有些冒险,不如我们去议事厅,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黄岐等人当然想听听颜家父子有什么好主意,一群人走下城楼。
颜宁没有跟着大家立即离开,这种时候,正是中午,她站在城楼上,看着对面,只觉北燕军营中埋锅造饭的炊烟很小,甚至,还有士兵赶着一群马离开军营,往银山那边赶去。
北燕军营里,正如楚昭业所猜测的那样,的确也是有麻烦。
首先,他们的粮草也不多了。为了节省粮草,他们的战马,一天也只能给吃一顿,而且,不打仗的时候,他们还只给马吃个半饱。士兵们舍不得马挨饿,只好每天赶一批马到银山边上,找些雪下的草料吃。
其次,北燕都城那边,最近的来信少了。苏力红在想是不是留守都城的四皇子,要有什么动作。
难得的,苏力红和五皇子都有志一同地觉得,应该速战速决,尽快赶回都城去。
苏力红想了造城的计划后,北燕国主大为赞赏,将此事让他督办。
北燕国主在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待了这么久,也有些烦了。大楚人就像老鼠一样讨厌,他们就躲在洞里不出来,还是不是要来偷营,让他很恼火。
苏力红带着人,站在一个雪跺边,也在看着对面的玉阳关城楼。
他比较了一下高度,觉得雪跺的高度还不够,“你们带人,去银山那边再运雪过来,务必要快,最好三日内将这雪跺给造好。”
他下完令,就看到对面城楼上,一个红色的身影看着这边,他直觉地,就觉得那人应该是颜宁。
颜明德的女儿,因为她,自己在国主面前,失去了威信。虽然拓跋焘临死前还帮自己澄清,说玉龙玉佩是他偷的,但是国主本就是多疑的人,再加上五皇子在边上的挑拨,国主将自己手中的兵权,分了一部分给五皇子了。
原本,此次南征,北燕大军尽数听命,现在,自己却连国主的中军都进不去了。
颜宁!他心里念了一下这个名字,没想到,自己留下的玉龙玉佩,却是害了自己!当初,自己以为颜宁颜烈虽然是颜家人,但是脾气直爽,没那么多心思。
大楚人,天生就是玩心眼的啊。他不由感慨了一句。
可惜,大楚居然到现在都没增派援兵过来,待到玉阳关城破的时候,颜宁这个女子,可就跑不了了。沙场,本不该女子来啊。
苏力红有些同情颜宁,不过,他并不会放缓筑城的速度。
颜宁远远地,感觉有视线在盯着自己,她四下看了一眼,就看到雪跺下站着一群人,虽然看不出脸,但是看那大旗,就知道是苏力红了。
她看看距离,暗道可惜,随着羽箭量少,她的箭筒里,留着的二十支羽箭,可舍不得轻易动用了。这种距离,肯定射不中,还是不要浪费箭矢了。
颜宁想着,吩咐士兵们继续对着北燕人动向,自己带着人也下了城楼。
她走到议事厅外,看到议事厅内一片安静,众人脸上都是脸色沉重。她知道,必定是父亲跟大家说了他和大哥他们的打算。
这种战法,无异于以卵击石,难怪大家都脸色沉重了。
“颜大将军,我们就不能再等援军吗?”曾城问道,“我们人数太少,这要出城去打,万一没打到中军那里,人就没了,那……那不是城也守不住了吗?”
颜明德看曾城说完,徐阳等人也看着自己,只好再次说道,“曾将军,刚才我已说过了,我们城中粮草不多了。”
378章 尘埃落定()
“昨日我们又点了点粮草,若是这样吃下去,可能只够吃个十天左右了。北燕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攻城,为了有力气打仗,我们得让将士们吃饱。”
颜宁走进议事厅,听到曾城的问话,直接跟大家说道,“但是我们派去京城报信的人,还没音信传来。现在又大雪封路,跑不了马。”
颜明德在边上点了点头,表示颜宁说得对。
他见大家埋头沉思,站起来,走到放在议事厅正中的舆图面前,指着从玉阳关到京城的路线图,说道,“我们的人到京城报信,等圣上再调兵过来,这一来一回,至少也要二十多天。城中要是断粮十日,只怕等北燕人攻城时,我们都拿不了刀了。”
“不是说北燕人也缺粮吗?”曾城又问道。
“他们缺,但还有北燕国内在送过来。我们这里,大雪阻路送不过来。再说,只怕要调集这么多粮草,也不是易事。”
南州缺粮时,元帝调集了楠江一带的府库运粮,这事,在座的将军们也都知道。
他们听颜明德这么一说,也明白他的意思了。
大楚现在同时在打两场硬仗,同时供应南北两地百万大军的粮草,调集起来并非易事。何况,各地府库也没有充裕。而北燕,可只跟大楚在扛着。
曾城张了张嘴,无话可说了。
夏仲天听了颜明德的话,知道眼前是进退维谷了,与其等到粮草断绝时,还不如主动出城一战,好歹也是机会啊。
“也不能光想着成了的事,万一败了,守城就是问题了。”徐阳顾虑地道。
“是的,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出城一战,还要留十万人在关内守城。万一败了,这十万人就得抵御北燕大军至少二十天。不过,若是只有十万人,那粮草就充裕了。”颜煦很现实地说道。
黄岐苦笑道,“能不充裕吗?到时五十万人死外面,十万人吃剩下的。”
“那大家的意思是……”颜明德又问道。
“谁去攻打中路?”曾城又问道,百万大军中想杀北燕国主,无异于自杀了,谁去攻打,等于就是去送死了。
他怕颜家父子以势压人,把别人送出去送死。
“我带兵攻打北燕国主所在的中路,我儿颜煦攻打北燕太子所在的左路,其余几位将军出城之后,负责分散北燕兵力。”
“那守城呢?”
“由我女儿颜宁,率领十万人守城。三殿下作为监军,自然是一同在城中守城的。”颜明德直接说道。
曾城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颜家父子将最难的活都抗走了,他还能说什么?
“不如由我带兵会会北燕太子吧?”黄岐主动请战道。
颜明德摇了摇头,“黄将军,不是我托大,我颜家跟北燕人打交道多,颜煦对北燕人也熟悉。若大家没有异议,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黄岐一想,也没什么好争的。出了城后,他们这五十万人,其实都一样危险,毕竟到时候百万北燕大军碾压过来,无论怎样都讨不了好。
“好,干一把!颜大将军,你是主帅,你说了算。”夏仲天赞同了。
黄岐也点头,“为国征战,马革裹尸也是荣耀。”这话,有些丧气,但是,却是实在话。
楚昭业看了看在座的几个人,感激地说道,“众位将军为国一战,我深表佩服,请受我一礼。”
他这礼,施得诚心诚意。此时,他是代表大楚皇家,拜谢了几位将军。
几位将军谦辞了几句,他们也没羡慕颜宁和楚昭业守城的。说实话,到时候要靠十万人守住玉阳关,只怕难度更大。
“要是能把北燕骑兵给弄掉,我们胜算就大了。”黄岐嘀咕。
“北燕骑兵为主,哪可能啊。”夏中天直言。
众人也没有其他话说。
“那让大军休整两天,第三天,我们出城去,和北燕人决一死战!”颜明德当即决定了。
众人领命退下,回到各自军中准备备战。
楚昭业走出议事厅,心情有些沉重,要守住玉阳关,比他预计的要难。
也不知京城何时尘埃落定,他一边想着,一边带着李贵,慢慢走回客院。
一个护卫走过来,“殿下,有人从京城那边来送信了!”
“是谁?人在哪里?”楚昭业意外地问道,“怎么进来的?没人看到吗?”
那护卫在前带路,一边回禀道,“没人看到,殿下放心吧,那人是扮成流民,混进城里来的。”
楚昭业点点头,走进房中,看到一个灰衣男子,冻伤了好几处,衣衫狼狈,但那脸他认识,是自己培养的死士。
“殿下,京城里,圣上驾崩了!”那人一看到楚昭业,也不拖泥带水。
楚昭业一惊,“你们如何知道的?”
“宫里传出的消息,当天,百官都被召集进宫去了。”灰衣男子说道,“韩州牧一直等不到京里的消息,也没收到殿下的回信。他不放心,就让属下来玉阳关看看有何变故。属下到了冀州时,听到了圣上驾崩的消息。”
“除了这,还听到什么消息吗?”
“没了,属下在冀州就听到了这消息,然后属下就一路赶着到边关来。”
“消息确实吗?”
“确实,冀州州牧已经告知全城了,只是玉阳关不好走,不然,朝廷应该派人告知了。”
楚昭业一闭眼,父皇驾崩了?
他对元帝之死没太多想法,毕竟元帝的身体,本来就很不好了。
可是,楚昭恒就这么大方地公布出来?
“你在冀州待了几天?有没有遇上其他送信的人?”
“属下在冀州耽搁了四天,消息一确实就赶来了,没碰上别人,沿路也没见其他人记号。”
楚昭业只觉心中涌上一阵失望,郝明远这批人,应该是完了。
不然,元帝驾崩这样的大事,济安伯不通知自己,韩望之一定会加急送信的。四天,足够到冀州了。
“李贵,安排他下去歇息。”李贵答应了一声,让一个护卫帮忙扶了灰衣男子到后面歇息。
安顿好以后,他回到房中,楚昭业还是坐在那张椅子上,没有移动过。
379章()
楚昭业一个人坐到深夜。
郝明远未必就完了,若真是完了,他还有京郊西营,还有一搏的资本,只是,带走京郊西营这一营人马,玉阳关该怎么办?
他做事一向果决,现在,却又遇到了难题。
他是要放弃玉阳关搏皇位,还是守住玉阳关呢?
这是楚昭业的难题,别人自然不知道。
玉阳关里,大家都知道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