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才隐瞒我!
而且,一旦出事,便准备抛弃我,对吧?”
罗信心中轻叹了一声,他知道今天必须和罗智认真地谈谈,否则会在他的心中留下一根刺。而且罗智这些年的进步,也让罗信有些刮目相看,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小叔,想必你也看出来了,我之所以将爷爷和大伯他们送出京城,便是为了一旦我在京城出事,能够让罗家避免被灭族。
不用看历史,只要看看如今的胡宗宪。我立的功劳要比胡宗宪大的太多,可谓功高盖主。这些年,陛下一直在忌惮我,我过得可谓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若非如此,恐怕我早就被杀,家族早就被连累了。”
罗智回想起罗信这些年遭受的磨难,再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却被如此打压,自己能够做到罗信这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吗?
做不到!
做不到的结果会是如何?
自然是被陛下斩杀,胡宗宪如果没有罗信给他四处奔走,恐怕也离不开被杀的结果,更何况,令陛下更为忌惮的罗信?
想到这里,罗智不由叹息了一声道:“你这些年不容易。”
罗信摇摇头道:“即便是我每日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心中也不能确定就是安全,为了防止到时候牵连的爷爷和大伯他们,所以我先后将他们送走。”
说到这里,认真地望向罗智道:“小叔,不管您是否相信,我不会抛弃你。留在京城的不仅仅有你,还有我的父母妻儿,难道到时候我会将我的父母妻儿也抛弃?”
罗智的脸色一红,有些不自然。
“一切我都有安排,只不过没有让你知道,如果真的我们罗家走到那一步,我自然会带着小叔一家离开。”
“你……暗中有着力量?”
罗信摆摆手道:“小叔,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如果你非要知道,这些日子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等我们回京,您如果还想要知道,我就告诉你。有些事情正是因为我做的隐秘,才没有沦落到胡宗宪的地步。”
“好!”罗智轻轻点头,随后又道:“小叔相信你。”
在胡宗宪离开水师营一天后,便派人送信给罗信,邀请罗信前往大都督府,可谓雷厉风行。而此时在罗信的房间内,罗智和俞大猷都担心地望着罗信,他们生怕罗信一到大都督府,便被胡宗宪给抓起来。
罗智吞咽了一口口水,干涩地说道:“不器,这件事我们要从长计议……”
“有什么可从长计议的?”罗信摆摆手道:“他胡宗宪敢孤身前来,难道我罗信不敢去他那里?”
“不是……”
“没事,明日我们就启程。”
俞大猷的眼中虽然还有着担心,但是更多的却是敬佩。
武人就是如此,就是佩服那些单刀赴会的英雄。
次日。
大都督府。
胡宗宪和罗信两个人单独坐在书房内,罗信来得很快,胡宗宪亲自出门迎接,两个人把臂而入,令关注这里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一个个消息发疯似的向着四处快速送去。
便是嘉靖帝接到了消息,眼中也隐晦地闪过一丝忧虑。如果罗信和胡宗宪真的联手……
但是,这一幕,罗信在曾经给他的心中已经分析到了,所以他也只好等待。等待事情是否像罗信信中所讲的那样发展。
大都督府。
书房。
“不器,我真没有想到你会来的这么快!”
“老哥相邀,不器自然快马赶来。”罗信含笑道。
“如果我不相邀,不器就不会来喽,就像之前你留在水师营?”
罗信默然片刻道:“那个时候我之所以不来,是给老哥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些事情,我还是希望老哥能够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我逼老哥做出决定。”
“可是最终老哥还是被逼的。”胡宗宪的脸上充满了不甘。
罗信摇了摇头道:“是老哥你放不下。”
胡宗宪的神色有些颓然道:“算了,不说这些了。我准备率兵平叛,这一场叛乱必须快速平定,不然蔓延开来,到时候就不好收拾。
*
第1304章 交接()
不器,我从此刻起,将政权全部交给你这个钦差,我只掌握军权。你负责坐镇,我负责剿匪。等战事结束,我就将军权也交给你,解甲归田。”
罗信默默地点点头。
“但是你要为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儿?”
“军饷。”
“你放心,没问题。”罗信点头道:“我也带过兵,自然是知道军饷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胡宗宪目光复杂地望着罗信道:“原本我很担心,我离开之后,南方会出现动荡。毕竟南方那些世家大族很不好对付,有我在这里压着,他们不敢放肆。换一个人来,恐怕被这些世家大族怎么给玩死的,都不知道。
但是有你在这里坐镇,我就放心了。”
罗信的目光一厉道:“那些世家大族如果识趣也就罢了,如果不识趣,我不介意在世家大族中抹掉一个两个。”
胡宗宪心中一凛,他猛然想起,当初罗信可是将南方的世家大族卢家全家抄斩。那股狠劲直接让南方的所有世家大族失声。
“这我就放心了!”
胡宗宪大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苦涩。
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忽然明白了!
嘉靖帝并不是离开他不行,大明并不是离开他不行,南方并不是离开他不行。
以罗信的威望,在南方恐怕做得比他还要好。
是自己膨胀了!
还暗中操作让南方官员联名上书,说什么南方离不开他胡宗宪。现在想一想,都觉得臊得慌。
“不器!”他感慨地望着罗信道:“等我将军权也交给你之后,你便是总揽南方军政大权,你就不怕走上我的老路?”
“不会!”罗信非常干脆的摇头。
“不会?”胡宗宪道:“你以为陛下会无条件的信任你?高拱会支持你?徐阶会放过你?”
“不是,你理解错了。”罗信淡淡地笑道:“我不会向着坐镇南方,甚至做一任的想法都没有。什么时候,陛下让我回京,我立刻回京。”
“你……就真的一点儿不恋权力?”胡宗宪目光灼灼地望着罗信。
“也不能够这么说。”罗信望着胡宗宪的目光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遗憾之色道:“老哥,到现在我也有些不明白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什么意思?”胡宗宪不解地望着罗信。
“老哥你并不是武将,你也是进士出身。当知在地方,你的成就已经做到了最高。在地方不可能在有进步的空间。所以,当初我认为,当剿灭了倭寇之后,你的目光就应该望向了京城,却没有想到,你却打起了永镇南方的心思。
难道治理一个南方,比治理整个大明还有成就感?”
胡宗宪默然片刻,最终却是长叹了一声道:
“我和你不同,你是状元,我只是进士。地方大吏已经是我能够走的最高点,出将入相只是个虚幻。我如果回京,即便是让我入阁,也只是将我闲置几年,然后就让我退隐罢了。”
罗信却是心中摇头,通过自己的分析,嘉靖帝还真是把胡宗宪当作内阁培养的,只不过是胡宗宪自己耐心不够,自己把路走歪了。
都到了这个份儿上,罗信有能够说什么?
“算了!”胡宗宪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不想那么多了,我将这最后一战打好,也算是有始有终。”
“嗯!”罗信点点头道:“老哥,你只要将这最后一战打好,我也好运作。而且你已经将近六十了,这些年在南方都熬垮了身子,将养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
胡宗宪离开了,罗信也忙碌了起来,总理南方政务,又要为胡宗宪做好后勤,每天只有两个时辰的睡眠。
而且最关键的是,罗信此时还名不正言不顺,他只是一个钦差,并没有旨意让他总理南方政务。
但是,罗信也顾不了那么多,他知道只有自己梳理好南方政务,为胡宗宪做好后勤,胡宗宪才能够将这最后一战打得漂亮,只有胡宗宪将这最后一战打得漂亮,他才能够保住胡宗宪。否则,以胡宗宪之前做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嘉靖帝将他杀了,并不奇怪。
当然,他也给嘉靖帝去了八百里加急,将南方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解释了他此时的作为,是为了尽快平叛。
好在罗信在南方有着极高的威望,复兴社的人在南方官场也有着不小的势力,这就显示出当初罗信在南方布局的好处来,虽然也有人不服罗信,特别是徐党的人,让罗信的政务不是那么高效,但是却也算是顺利。
罗信心中也知道,自己此时处于非常敏感的地位。
内阁也好,嘉靖帝也罢,绝对不希望去了一个胡宗宪,又来了一个罗信坐镇南方。恐怕在他们的心中,罗信坐镇南方,要比胡宗宪坐镇南方还来得可怕。
胡宗宪一身毛病,贪污受贿,更是比比皆是。
但是,罗信没有。
胡宗宪在南方有着基础,罗信在南方的基础也不弱。
而且胡宗宪在南方的时候,一直没有掌控市舶司。但是,谁敢说罗信没有掌控市舶司?
虽然市舶司提举已经换了几波人,但是毫无疑问,从来没有人能够抹去罗信对市舶司的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罗信为誉为大明军神,在军方的影响力,绝对不是胡宗宪能够相比的。
胡宗宪只是对南方的军队有影响力。
但是,罗信呢?
对南方的军队有很大的影响力,别不信。即便是胡宗宪坐镇东南,但是俞大猷也转投了罗信,而且戚继光早就和罗信志同道合,所以胡宗宪之前,才剥夺了戚继光的军权。
俞大猷和戚继光可是胡宗宪手下最能打的两支军队啊!
在胡宗宪掌控南方的时候,罗信都能够掌控这两支军队,可见罗信在军方的影响力。
这还不算什么,罗信除了南方,在北方的影响力更大,甚至对京城的五军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特么的就恐怖了!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让他坐镇南方,掌控几十万军队,一旦有了异心,谁能够遏制?
*
*
第1305章 弹劾如雪片()
让北方军队,或者京营去攻打罗信?
说不定反而被罗信招降了!
所以,嘉靖帝和内阁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既然嘉靖帝和内阁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罗信此时的局势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随时会被烈火吞噬。
实际上,如今罗信最好的处事方法应该是装聋作哑,对南方不闻不问。等着朝堂派人来。
但是,罗信不能。
如今的南方很乱,白莲教和张道源必须尽快围剿,否则便会变成燎原之势。而罗信想要胡宗宪尽快平叛,就必须保证胡宗宪的粮草,想要保证胡宗宪的粮草,就必须掌控南方政务。
而且,如今的南方官场人心惶惶,胡宗宪的离去,让南方成为一个无头的真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南方官场就乱了。
如果官场都乱了,还有什么不乱的吗?
所以,罗信是真的顾不上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总揽了南方政务。
不过,他还是每天都给嘉靖帝上一份奏章。
奏章的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向嘉靖帝回报胡宗宪平叛的进程。而这次胡宗宪似乎也意识到了罗信为了他,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冒着多么大的风险,也意识到这次他自己最后一次统帅军队。所以不仅在战事上全力以赴,而且每天都给罗信一封信,介绍战事。所以,琴双也每天将战事写成奏章的一部分,给嘉靖帝。
第二部分,就是罗信自己的政务状况,他也写得很详细,让嘉靖帝虽然远在京城,也知道南方的一切。
第三部分,便是永远一个内容,每个奏章的结尾,罗信都会请求嘉靖帝派人来总揽南方政务,摆出一副对南方政务毫无眷恋之情。
但是……
匆匆半月过去,嘉靖帝也没有来一封旨意,而且也没有在朝堂上传出什么嘉靖帝的意思,虽然如今在朝堂上,徐党在疯狂地弹劾罗信。
弹劾的内容有十几条,但是最主要的就只有两条。
一个是将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屎盆子扣在了罗信的头上,言明,如果不是罗信裁军,南方有着卫所足够的军队,根本就不会发生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事情。
第二个就是朝堂并没有封罗信在南方总督,但是罗信却私自总揽南方政务,并且不顾南方官员的抗议,甚至罢免了几个抗议的官员。
罗信这是想要做什么?
难道南方走了一个胡宗宪,又来了一个罗信吗?
罗信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
胡宗宪统军,罗信理政,整个南方如今都落在两个人的手中,这两个人可是穿一条裤子的好朋友。罗信多次为胡宗宪呼吁,他们这两个人一旦联手,会给大明造成怎样的危害?
这些消息,每天都在络绎不绝地送到罗信的手中。罗信依旧保持着平静,每天给嘉靖帝上一封奏章,依旧是老三样的内容。
但是,罗智却是越来越紧张,这些从京城传过来的消息,让罗智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不器,你还是不要总揽南方政务了。你这样,会让你比胡宗宪还处在不利的位置。”
“你真的不想我总揽南方政务?”罗信平静地望着罗智。
罗智不言语了,他不是不明白罗信此时放弃总揽南方政务,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好不容易整合的南方官场,瞬间就会混乱一片,胡宗宪的粮草会出现问题,一旦粮草出了问题,便会影响胡宗宪剿匪。
“可是……”罗智纠结地说道:“你也不能够将整个问题都自己扛啊?”
“小叔!”罗信认真地说道:“你想着造福一方,除了有治理一方的经验外,还要有面对各种问题的智慧。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你的理想也只是理想。”
罗智站在那里怔忪了良久,最后长叹了一声道:
“我也知道我自己的毛病,胆子小。”
罗信上前拍了拍罗智的肩膀道:“小叔,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不要太过畏惧。
如今我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接下来便是等陛下的消息了。”
罗智喉结蠕动了一下,向着门外望了望,然后压低了声音道:
“不器,你给我一个准话儿,如果陛下要抓捕你,你能够逃得过吗?”
罗信也压低了声音道:“我留的底牌超出你的想象,不管局势严重到什么地方,我们整个罗家最起码,性命无忧。”
“这就好!”罗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一口气刚刚松出去,便听到门外传来鲁大庆的声音:
“大人,八百里加急。”
罗智的手都不由一抖,目光不由望向了罗信。罗信笑了笑,示意罗智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下,才道:
“进来!”
门开处,一个锦衣卫出现在门口,只是介绍了自己,并不多言地取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罗信。罗信检查了一下封印,然后挥手让那个锦衣卫退下。
待那个锦衣卫退下之后,罗信打开抽屉,取出一个小剪刀,剪开了信封,将里面的信抽了出来,展开观看。
这是一封嘉靖帝写给罗信的信,里面先是赞同的罗信的理论。罗信在到东南之后,写给嘉靖帝的第一封信中,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让白莲教和张道源跳出来造反是一件好事,他们跳出来,就把他们剿灭就是了,要比让他们依旧隐藏起来好得多。如今大明识海靖平,也是将内部的毒瘤挖出来的时候了。
嘉靖帝原本是将罗信的观点压了下去,并没有公开。但是,当罗信一天一封信,将胡宗宪围剿白莲教和张道源所取得的不断胜利,告诉他的时候,嘉靖帝便觉得罗信的观点无比的正确。
事情就是如此。
如果胡宗宪失败了,罗信就是大言不惭,看不清形势,势必要承担张道源和白莲教造反的责任。
但是,胡宗宪胜利了,这就证明罗信有先见之明。
*
*
第1306章 应对()
大明朝堂早就知道白莲教和张道源,但是这两股势力隐藏的太深,官府一直抓不到他们。但是,如今他们却跳了出来,给官府彻底剿灭他们的机会。
能够剿灭白莲教和张道源,嘉靖帝自然高兴。这说明他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个盛事的天下。
所以,嘉靖帝在信中告诉罗信,这件事已经像朝堂百官公布了,我在他英明神武的嘉靖帝决定下,罗信的辅助下,以裁军为手段,让张道源和白莲教认为造反的时机到了,最终跳出来为目的,施行的一系列计划。如今白莲教和张道源很快就要被剿灭了,大明将进入一个伟大的盛事。
看到这里,罗信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毫无疑问,嘉靖帝将主要的功劳都霸占去了,在百官面前装逼了。这罗信自然是要配合,承认这一切都是嘉靖帝的高瞻远瞩。
后面写的便是,嘉靖帝封罗信为南方经略,总揽南方军政。便是如今的胡宗宪也在他的节制之下。
嘉靖帝在心中给罗信下达了几个任务。
任务一,要在一年内平叛。
任务二,将官员,世家大族和皇亲国戚在南方占据的屯田都收回来,敢于不还的人,杀。
这些事情做完了,就可以还朝,任命的圣旨很快就到。
又读了一遍,细细地想了一下,感觉没有疏漏之处,这才将书信递给了罗智看。
罗智看完了之后,脸上现出惊喜。
嘉靖帝装逼了!
装逼的结果自然是显现出嘉靖帝英明神武,但是也让徐党那些官员再不敢弹劾罗信造成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了。
这不是废话吗?
皇帝都说了,这是他英明神武的决策,你们这些官员都是渣渣,这么多年,都知道白莲教和张道源的存在,却没有丝毫办法。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