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营重地,停下,立刻停下。”
“轰……”
一百多匹战马停在了距离那几个兵丁不足三米之外,那几个兵丁吓得纷纷坐在了地上,一个个见到马匹停了下来,胆怯之心一去,不由羞恼成怒,从地上跳了起来,就要开口大骂,却猛然张着口,僵在了那里。
他们怎么会不认识罗信?
罗信在江浙一代,也曾经亲自带领着他们打过几次倭寇,而且罗信就在前两年,还曾经以钦差的身份巡视南方,杀了很多南方官员,他们怎么会不认识?
“小人……拜见大人!”几个士兵又跪了。
罗信凝声道:“立刻召集所有的士兵,大寨之外列队。”
“是!”
几个士兵匆匆地向着大寨内跑去,很快便响起了鼓声。大寨内便乱了起来,没有了武官,甚至连小旗都没有,那是士兵像是无头的苍蝇一般,不知道何去何从,但是他们知道这是集合的鼓声,便各自在属于自己的营寨内集合。
罗信摇了摇头,向着身后的锦衣卫摆摆手,那一百锦衣卫便飞马冲进了营寨,一边奔驰,一边高喊:
“罗大人有令,大营之外集合!”
一百个锦衣卫,骑着马向着各个方向一边奔驰一边高喊,很快整个大营就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罗大人来了啊!”
“那怎么没有见到咱们的长官?”
“跟着罗大人都在大营外面吧?”
“不可能啊!”
“难道出事了?”
“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会不会出大事啊?”
所有的兵丁都心慌意乱地开始向着大营之外行去,也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心慌意乱,心中便滋生了恐惧,又因为连小旗以上的武将都不在军营,让他们完全没有了主心骨,一个个便小心翼翼地向着大营之外行去,反倒是没有了骚乱。
足足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所有的兵丁在大营前站好了队伍。罗信望着参差不齐的队伍,不由摇头叹息了一声。
卫所都腐烂到根子了。
半个时辰才列队完毕,这要是在打仗的时候,早就被歼灭了。而且即便是列队了,也是毫无章法,参差不齐。
最重要的是,这是士兵中有着六层都是老弱病残,便是剩下的四成也不算是轻壮。就这么一群人,哪来的战斗力?
就这样一群士兵,还有什么保留的价值?
已经有锦衣卫搬来了桌子和椅子,罗信坐在了椅子上,懒得看这些兵丁,闭目养神。近十万的兵丁静静地站在那里,发现确实没有自己的长官,一个个脸上都是惊慌之色。
又过了大约两刻钟,便见到从管道上走来了一队人,那近十万兵丁不由将目光望去,脸色便是巨变,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长官,被绑着向着他们走来。队伍中立刻便起了骚乱。
鲁大庆从马背上取下来一个由铁打造出来的大喇叭,气沉丹田,猛然暴喝:
“安静!”
兵丁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自己的长官都被绑起来了,他们的心中只剩下了彷徨,哪里还敢喧哗?
眼睁睁地看着近七百武官被押到了罗信的前面,然后面对着近十万兵丁,每个武官的背后站着一个持刀的士兵,抬脚一踹,便将那近七百武官踹得跪在了地上。
罗信摆摆手,便见到万大全从马背上,取下来一个大包袱,放在了罗信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打开了包袱。
此时近十万双眼睛都汇聚在那包袱之上,那包袱打开,里面全身纸张,那些士兵便一脸的懵逼,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万大全接过来鲁大庆手中的大喇叭,举在了鲁大庆的嘴边,鲁大庆拿起了一张纸,然后大声地念道:
“千户李胜,与嘉靖二十八年,将五百亩屯田占为己有,强迫卫所士兵为其耕种……于嘉靖三十年,害死卫所士兵沈强,强抢其女儿,三日后,又将其女儿杀害,于嘉靖三十年四月……”
一桩桩,一件件,随着鲁大庆的高声朗读,一个个卫所的士兵开始低声议论了起来。李胜所做的事情并不严密,而且他也没有想过保密,在卫所,他就是王,就是一手遮天,那个士兵没有被他欺辱过?
其他的卫所士兵不由低声问起,此事的真假,李胜的卫所士兵,便低声地将事情说得更加详细。
当鲁大庆将那张纸念完之后,场面便是一静。那些低声议论的兵丁也闭上了嘴。望向了罗信。而此时鲁大庆有喊道:
“各位卫所的兄弟们,大家还有什么冤屈可以说出来,罗大人今日前来,就是来为你们做主。”
*
*
第1281章 顺利()
“轰……”
兵丁们又议论纷纷,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满来泪水的跑了出了队伍,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罗大人,李胜那个畜生强抢的就是我的侄女,杀死的就是我大哥,这件事我十分清楚,恳请大人为小人做主。”
“大人……”
“大人……”
一个个士兵跑了出来,跪在了地上,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悲惨遭遇。罗信摆摆手,那些人就是一静,鲁大庆对那些兵丁道:
“过来画押!”
那些士兵便爬了起来,来到了桌子前,在鲁大庆刚才念过的那张纸上按下了手印。罗信让那些人归队,然后凝声喝道:
“杀!”
“大人……”
还没有等李胜喊出两个字,背后的那个五军营士兵已经一刀斩下了李胜的脑袋。
“噗……”
一颗脑袋滚落在地上,一腔鲜血喷射了出来。
“啊……”旁边跪在地上的那些武官惊叫,脸色苍白,一个个大叫了起来:“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啊!”
对面的近十万兵丁脸色变了,这些兵丁哪个没有受过这些武官的欺压?此时看到李胜的脑袋滚落在地上,一个个都觉得吐出了一口闷气。
罗信向着鲁大庆摆摆手,鲁大庆又拿起了一张纸道:
“下面我们来审判万辩千户,大家可以揭发,有受过他欺压的兄弟们,可以出来。”
队伍中一片寂静,那万辩浑身颤抖,牙齿磕得咯咯响,但还是努力地将自己的目光变得凶厉,瞪向自己管辖了那一片士兵。
那一片士兵看到万辩凶厉的目光,不由胆一寒,但是看到李胜的脑袋,又不由胆一壮。
“我来!”
一个老汉走了出来,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向着罗信呼道:
“大人啊,您要为小人做主啊!”
“不要激动,你慢慢讲!”罗信含笑道。
“大人,万辩这个贼子,杀粮冒功,而且他杀的是卫所的兄弟。那些兄弟只是受伤了啊,他就把他们的脑袋砍了下来,冒充倭寇的脑袋交上去……”
“大人!”
“大人!”
“……”
几十个兵丁冲了出来,开始控诉万辩的罪恶。
罗信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这种批斗大会是最有效了,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劳苦大众的思想,将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有了开头,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了,罗信已经懒得管了,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让鲁大庆去做就是了。
当这些人揭发完,鲁大庆便又将纸上万辩的罪行当众宣读了一遍,让那几十个人上来画押,然后罗信喝出一声:
“斩!”
万辩的脑袋就被斩了下来,然后鲁大庆再从桌子上拿起了一张纸,这一张张纸上记录的都是这近七百人的罪行,都是由锦衣卫提供上来的。
连斩两个人,彻底去掉了那些兵丁的担心,也彻底激发了那些兵丁的胆子,纷纷出来控诉,一颗颗脑袋被砍了下来。
这个控诉批斗大会开得很长,近七百人要杀,而且每个人都要被控诉一段时间,鲁大庆再宣读罪行,然后画押,杀头,眼看着天色都黑了下来,也只是杀了四十六个人。这已经够快了,毕竟罗信他们来到大营的时候,都是吃完中午饭,距离天黑也没有多少时间。
罗信决定让这批斗兼控诉大会继续,一直到半夜,再让这些士兵去睡觉,也只有让这些士兵累了,躺下就睡,才没有经历闹事。
谁知道这些士兵中,有没有这些武官的心腹死党,一旦闹事,引起兵变怎么办?
让这些人在这里一直站到半夜,又情绪激动地批斗和控诉,到时候就算有人想要组织兵变,绝大多数人也没有那个精力。
再说了……
经过这个批斗和控诉大会,这些兵丁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宣泄,产生兵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罗信向着鲁大庆摆摆手,鲁大庆便将喇叭递给了罗信,罗信站起来道:
“埋锅造饭,吃完饭之后,我们继续批斗和控诉。”
近十万士兵发出了一声好,开始做饭。罗信则是开始将锦衣卫找来,布置任务。
这些近七百的贪官必须要抄家,而且他们占据的屯田必须要封存。否则让那些世家大族趁机掠夺了去,又增加了一份麻烦。
实际上,罗信早已经让锦衣卫对各个卫所进行了调查,从袖口取出一张张纸,递给了一个个锦衣卫,那纸上写的是各个卫所中真正的劳苦大众。琴双挑出来六十个锦衣卫,每两个锦衣卫为一组,总共三十组。每一组按照罗信给出的那些劳苦大众的名单,从卫所中挑选出二百人,在吃完饭之后,连夜出发,带着罗信的命令,向着不同的卫所出发,他们的目的就是去将这近七百武官抄家,田产封存,告诉当地衙门,这些田产不允许出售,等待陛下旨意。
罗信必须去警告那些当地衙门,否则那些县令知府等等,真的能够和世家大族勾结,将这些田产低价出售。
第二个目的,便是将这近七百武官的家产充公,将这近十万兵丁带往北方,那也是要不少钱的。有着这些充公的家产,基本上能够解决一些银钱。
那些人离开之后,批斗和控诉大会继续,一直到半夜,才暂停下来。罗信宣布,明天继续。让五军营将剩下的武官压起来,罗信当夜也住在了军营当中。
批斗和控诉大会持续了五天,第二天便引来的周围的百姓前来观看,而且观看的人越来越多。那些百姓听到一桩桩一件件罪状,俱都义愤填膺。每到一个头颅砍下来,都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五天之后。
三十队锦衣卫也回来了,他们把抄家的银钱换成了粮草,押解了回来。而罗信这边也购买了一些粮草,大军终于开拔,向着北方迤逦而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张居正等人也陆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当他们从锦衣卫手中结果长匣,打开之后,发现里面竟然是圣旨,还有一封信。当他们看完圣旨和信之后,脸色都不由变了。
这是要调兵吗?
*
第1282章 北调()
怎么看怎么不像啊!
调兵,哪里有要将小旗以上的武官全部杀掉?抄家,封存屯田。 .更新最快
陛下和罗信这是要做什么?
没有了武将,只是那些兵丁,去了北方,怎么打仗?
而就在他们迷惑的时候,锦衣卫又给了他们一个大包袱,里面都是那些武将的罪行。看得张居正,陶大临等人色变。再想起罗信心中所传授的办法,一颗心渐渐地安定了下来。只是心中又有了犹豫。
自己究竟要不要将这种变化传递回京?
传递回京说什么?
自己根本就判断不出来,陛下和罗信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而且……
这要是将消息传递回去,一旦出现了什么意外,致使自己面临兵变,那自己说不定就会死在那里。
究竟怎么办?
张居正和陶大临心中都产生了犹豫。
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想传递消息的,因为罗信的计划,已经让他们感觉到危险重重,稍微发生一点儿变化,恐怕自己就会死在这里。
但是,如果不传递消息,至此之后,必定和徐阶,高拱产生嫌隙,以后恐怕再难得到徐阶和高拱的重用。
张居正目光闪动,渐渐地眼中闪烁着不平之色。
“徐阶原本就应该退下去了,而是辅佐自己。但是如今,却将自己推进了泥潭,把自己当做了棋子,一个可以抛弃的棋子,作为他最后一搏。
他的私心如此重,我为什么要帮他?
如果罗信的计划成功了,便是没有徐阶的帮助,我的功绩也摆在那里,仕途必定畅通。如果我将消息传递给徐阶,徐阶必定要破坏罗信的计划。罗信的计划一旦失败,我也必定受到牵连。
到时候,我的仕途再也无望。心学也只能够继续支持徐阶。”
张居正将那些东西又递给了锦衣卫道:“这些东西继续由你们保护,我们加快速度。”
“是!大人!”
陶大临却是最终将消息传递给高拱,当晚,他便去拜访江西知府。
次日。
天刚亮,便从知府衙门后门,一个青年牵着一匹马走了出来。向着城门行去,当走出城门之后,便飞驰而去。
龙虎山。
那个知府家丁奔驰在管道上,此时在龙虎山下,偏远僻静,没有他人。那家丁打马奔驰。
“踏踏踏……”
身后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那家丁不由回头张望,便见到三骑,风驰电掣而来。他的目光便是一缩,他看到那三个人骑的马都是骏马,他胯下的马也是战马,但是和那三匹马比起来,却是差了很多。
那三个人都是儒生打扮,腰下佩剑。
“什么时候,书生的骑术这么好了?”
那家丁心中怀疑,知道自己的战马跑不过对方,便警惕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锵!”
果然,那三骑冲到他跟前的时候,剑光便也向着他斩了过去。
太快了!
那家丁的腰刀刚刚拔出一半,身体便失去了力量,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个书生弯腰将那个家丁从地上抓了起来,另一个书生拉着那个家丁的战马,风驰电掣而去。
一处山谷。
荒芜人迹。
地面上挖了两个大坑,里面各自放着一匹马和那个家丁。三个书生将土回填,又将草铺回去。其中一个书生道:
“我们可以回去向王头领回报了。”
数日后。
茂盛胡同。
王翠翘看着手中的信,冷冷一笑。
“那个张居正倒是老实,还没有给徐阶传递消息。”
“罗信他们走了?”
苏州。
大都督府内,胡宗宪神色凝重地问道。
“走了,这个魔鬼终于走了!”
依旧是那个胡宗宪的心腹将军,一脸的心有余悸道:
“名字有起错的,称号却从来没有起错的。这罗砍头真是名不虚传啊!竟然真的砍掉了近七百头颅。
他将所有的武官都杀了,便是到了北方边关,如何作战?”
胡宗宪摇了摇头道:“南方卫所的那些武官都已经烂到了根子,他们哪里会打仗?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抗倭的时候,他们除了逃跑,还会干什么?
到了北方,只要琴双将北方边关的那些老兵调过来一批,提拔起来,要比留着那些南方卫所武官强百倍。
只是……”
说到这里,胡宗宪叹息了一声道:“这些卫所兵丁,老弱病残占据六成,这些人估计永远都回不来了。这一去,就是送死啊!”
“朝堂可是够心狠的,如此一来,都不用裁军了。”
胡宗宪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不由叹息了一声。
罗信带着近十万大军开始拔营起寨,他没有去找胡宗宪告辞,他觉得应该让胡宗宪自己冷静一下,思索一下自己的出路。自己总去劝说,反而起反作用。自己是想要帮他,但是不意味着自己允许他造反。
最关键的是,罗信心中十分清楚,胡宗宪如果造反,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他没有那个智慧和实力,更没有一代开国帝王的心胸。
这不就是闹了吗?
所以,罗信也通过不告辞,给胡宗宪一些压力。让他知道,自己不能够再拖了。
道路两旁都是相送的百姓,很多士兵的家属远道而来,哭声四起。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就以南方卫所这些兵丁去了北方,估计十个人能够回来一个就不错了。
此番见面,便是生离死别。
罗信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在这样下去,悲伤的气氛会影响到兵丁,说不定就会现出兵乱,凝声喝道:
“加快速度!”
罗信将近七百的武官斩杀之后,临时提拔了一些兵丁成为新的官员。当然,这都是假的,因为北方边关根本就没有战事,这些南方卫所的兵丁去了北方,就变成了百姓。
但是,那些被提拔的人不知道啊,虽然前途一片黑暗,去了北方可能就是送死。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升官了。所以,这些人还是在心中十分激动的。
罗信的命令快速的传达了下去,这些刚刚升官的兵丁立刻开始催促,大军加快了速度,向着北方行去。
随后数日,四川的张菊,江西的陶大临,湖广的陈瑾,广西的温应禄,福建的周玉,广东的张洵也都按照罗信的计划,成功行事,开始带着大军向着北方开拔。
*
第1283章 又让这小子成功了()
南七省哗然一片,没有人想到这次朝堂派来的人,会如此的血腥,几乎将南七省卫所所有的武官斩杀,抄家,封存屯田。
原本还有些文官和世家大族眼馋那些屯田,但是这个时候,却没有人敢再谈论此事。不过,那些世家大族也在看笑话。他们太了解南七省的卫所兵丁了,老弱病残一堆,而且都烂到了根子里,这样的并去北方和高丽打仗?
恐怕一到北方边关,就是送死吧?
七十几万的人一下子都死在了北方边关,不管那些人是不是老弱病残,对于罗信这个统帅来说,这绝对就是一个大罪,甚至说是死罪都不为过。
他们都在看罗信的笑话,看着罗信怎么死!
而一些文官,却已经提前开始上本,痛斥罗信,张居正,陶大临等人滥杀无辜,为官暴戾,特别是徐党,将所有的火力就